登陆注册
3159000000023

第23章 两岸“先经”与“后政”的关系之辨(1)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王英津

自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但遗憾的是,随着两岸经济的热络交流与合作,两岸政治关系却裹足不前,呈现出“只经不政”的局面。针对这一事实和现象,有人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决定政治的原理,认为两岸“只经不政”是暂时现象,“由经入政”是一个必然的自然而然的能动过程,不必人为推进;也有人因当下台湾方面“只经不政”而对我们“先经后政”的对台政策产生了动摇和怀疑。那么,如何科学看待当下的“只经不政”以及如何实现“由经入政”就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相关学术理论与国际实践,拟对如何观察和解释两岸“经济-政治”关系互动提供一个合理的视角与方法。

一、两岸“先经”能否带来“后政”:从马恩的“经济决定政治”说起

在大陆,很多学者受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决定政治原理的影响,认为两岸经济互动必然会带来政治协商与对话。这种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与经济关系原理的一种误读,是片面的“经济决定论”。那么,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与政治关系的原理,以及如何运用这一原理来指导我们观察和分析当下两岸“经济-政治”关系的互动呢?我们尚须回溯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始论述。

马克思和恩格斯出于创立唯物史观的需要,注重从经济的角度来把握政治。1845至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把政治同一定的生产活动方式联系起来,用“历史——经济的观点”来分析问题。随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着作中都反复强调不能就政治谈政治,而应从社会经济关系的深处来发现政治本质的规律性。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来看,政治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一般说来,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只要经济基础发生变化,政治上层建筑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任何时候,我们总是要在生产条件的所有者同直接生产者的直接关系——这种关系的任何形式总是自然地同劳动生产方式和劳动社会生产力的一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当中,为整个社会结构,从而也为主权和依附关系的政治形式,总之,为任何当时独特的国家形式,找出最深刻的秘密,找出隐蔽的基础”。“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的基础。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之所以紧扣经济关系来谈政治关系,是因为他们以前的唯心主义学派都本末倒置地离开经济基础来谈政治,如黑格尔等人就把历史看成是“绝对观念”的体现。为此,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对经济和政治的关系作出了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解释,认为经济与政治之间存在着决定与被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互动辫证关系。一方面,经济是政治的基础;另一方面,政治又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但它又不是简单地被经济所决定,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政治上层建筑经常并不紧跟经济基础、经济条件的变革而变革,它往往会落后于经济基础并与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相矛盾。以上便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与政治关系原理的基本观点。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上述原理来指导我们发展两岸关系无疑是正确之举,但由于部分人片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与政治关系的原理,甚至对该原理中的个别概念存在误解,加之简单、机械地照搬套用之,导致了实践中的以下两种错误认知或观点:一是从经济决定政治出发,认为只要两岸经济互动到一定程度,政治对话与协商一定会自然而然地实现,该观点把两岸经济互动与两岸政治互动之间的关系简单地理解为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过分夸大了经济互动所能产生的实际功效。二是因两岸政治对话与协商暂时难以取得突破和进展而产生悲观情绪,开始怀疑我们“经济先行”政策的正确性。导致这两种错误认知或观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没有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决定政治”中所指“经济”的内涵。“经济决定政治”这一论断中的“经济”,其含义是指客观存在的生产方式、生产力等物质条件。这可以从恩格斯的另一段论述中得到证明,他说:“我们视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用以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的方式来说的。因此,这里面也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和装备。这种技术装备,照我们的观点看来,同时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从而在氏族社会解体后也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统治和从属的关系,决定着国家、政治、法律,等等。此外,包括在经济关系中的还有这些关系赖以发展的地理基础和事实上由过去沿袭下来的先前各经济发展阶段的残余,当然还有围绕着这一社会形式的外部环境。”可见,恩格斯在这里使用的“经济”概念大体可包括生产的交换方式、生产的技术装备、地理环境和传统残余等,这些方面均属于生产方式的范畴,他在这里并没有把具体经济工作纳入到作为历史决定性基础的“经济”的范畴。

分析至此,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决定政治”中“经济”的涵义与两岸经济互动中“经济”的涵义是不同的,笔者将这些不同概括如下:(1)马克思、恩格斯是从论证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来使用“经济”这一概念的,这里的“经济”是指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生产力;而两岸经济互动中所使用的“经济”概念指具体经济交流活动,这里的“经济”同政治一样也属于人的社会实践的范畴,而不是作为社会存在的客观物质基础。从唯物史观上讲,经济交流活动与生产方式是有区别的,其区别就在于经济交流活动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种实践活动,属于主观能动性的范畴;而生产方式则是客观的经济活动,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可见,作为生产方式的“经济”和作为人们生产或营利活动的“经济”是不能混为一谈的,而我们在讲“经济决定政治”时,恰恰是常把两个“经济”概念混为一谈的。(2)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决定政治的论断是从哲学层面上来讲的,是形而上的宏观论述,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总体规律和历史进程的概括。如同“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个结论,其就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律来说其无疑是正确的,但倘若简单套用,就会犯“机械论”的错误,因为实践中并不排除在某个特定阶段出现停滞或倒退的情形。而我们在论述两岸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时,却不能从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来阐述,而应从两岸关系发展的具体工作和具体实践活动方面来阐述,更不能简单地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决定政治推论出两岸经济互动必然带来两岸政治对话与协商的结论。

第二,忽视了政治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领域。虽然经济是政治的基础,但政治并不是完全被动地、机械地、简单地受经济的制约。在一定条件下,政治也会对经济起到决定性的反作用。对此,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明确提出了“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不肯定这一点,就是忘记了马克思主义的最起码的常识”。列宁的这些论断既说明了政治属于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范畴,它以经济为基础,又说明了政治对经济的能动作用。毛泽东在其《矛盾论》中就指出:“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论者,然而,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东西,在一定条件下,又转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当着政治文化等等上层建筑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发展的时候,对于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革新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东西了。”人类社会实践也表明,虽然经济是政治的基础,但政治并不是简单地被决定而失去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就当下两岸关系来说,两岸经济互动并非必然带来政治上的互动(协商与对话),因为两岸政治关系是一个相对独立于两岸经济关系的另一“存在”,其一旦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不能简单地由“经济决定政治”而误认为两岸“先经后政”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能动过程。众所周知,政治问题的解决通常除了依靠经济手段之外,还得依靠政治、军事、文化、法律等其他手段。两岸政治关系的推进,除了通过“经济先行”为其创造基础性条件之外,还得综合依靠其他各种手段,特别是要有政治上的思维和操作。

二、德国处理“经济-政治”关系的经验和启示

在现实工作层面上,尽管不能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简单地推出具体经济关系决定政治关系的结论;但也不能否认经济互动对于政治互动的基础性作用和重要影响。德国统一案例表明,尽管两德经济关系不能简单地决定其政治关系,但却为两德政治关系的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和条件。

两德之间的经贸往来开始于双方在1951年所签订的《柏林条约》,该条约并于1960年、1972年不断加以修订,对两德间的货物、服务业往来以及付款的方式都做了明确的规范,使两德之间的经贸往来能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经贸形式。在这套特殊的贸易形式下,联邦德国将其视为德国内部的交易行为,使其在实际运作时凸显出不同于国际间经贸往来的特定措施。两德这种特殊形式的经贸交易方式,亦受到国际间的认同,1951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多奎瑞议定书”,以及1957年西德在参与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所签署的《罗马条约》,其中“两德贸易与相关问题协定书”中若干条约,即授予西德联邦政府制定对东德贸易政策的权限,使两德经贸往来不至于脱离国际经济组织的相关规范。两德之间这种特殊的经贸交易方式,受惠最大的还是东德。就东德而言,西德是它仅次于苏联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在两德贸易中,东德不但享有西德所提供各项优惠条件,东德的产品也可在德国的名义下进入欧洲市场的其他会员国。

概括起来,东德从西德的获利,主要表现在:其一,东德经常得到西德提供的数额巨大的低息和无息贷款;其二,在“德意志内部”贸易方面,除了东西马克按1:1官方比价(东西马克按在国际市场上的实际购买力的比价为100:12)结算之外,东德每年仅免除关税这一项就可得到价值数百万(民主德国)马克的好处;其三,东德通过西德与欧共体各国进行贸易,同样也从免除关税中得到许多实惠;其四,东德每年可从西德与西柏林之间的公路和铁路等交通方面得到过境费达数十亿西德马克;其五,西德公民(包括西柏林人)每次进入东德须交入境费25西德马克和手续费5西德马克,这样,东德每年可从数百万西德公民的入境这一项费用上得到数千万联邦德国马克。此外,东德还从两德的科技合作等项目上得到西德的经济和技术援助。东德虽也了解西德的真正意图,但巨大的现实利益使其不愿破坏这种特殊的经贸交易方式,实践证明两德间这种特殊的经贸交易方式,实为维持德意志民族共同体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也为后来两德关系正常化互动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两德经济交往的基础上,西德为了加强和推进双方民众的社会、文化等相关领域里的互动与交流,以克服两德间日益加深的疏离感,维持德意志民族的一体共识,甚至不惜牺牲经济上的利益,以换取东德的合作与支持。譬如,从1987年9月1日起,把发给每个到西德旅行、探亲的东德人的“欢迎金”由30马克提高到100马克,东德人在西德乘火车减价50%,乘坐其他公共交通工具或进出文娱场所,或免费或优惠。东德虽担心扩大人员往来会给它带来消极影响,但又希望从西德尽可能获得经济好处,因此在人员往来问题上总的是不断有所放松。虽然东德在20世纪70年代即开始大力推动“划界政策”,企图从形式上与社会文化上切断其与西德或整个德意志民族的联结,但是强大的经济诱因却使它无法拒绝与西德的各项交流。两德的频密交流,增进了双方民众的了解,维护了双方民众对于整个德意志民族的情感,为日后德国统一奠定了最深层的基础。

同类推荐
  • 做最好的团员

    做最好的团员

    这是一本自身建设手册,再现了中国共青团光荣历程中革命先辈们的英雄事迹和优良传统,饱满热情的诠释了有志青年的光辉形象。
  • 论美国的民主

    论美国的民主

    本书是法国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托克维尔在美国进行长期考察后写出的一部举世公认的世界名著。本书前半部分包括美国的种族状况、英裔移民带到北美的影响、美国联邦制的优点以及与其他国家联邦制的比较、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关系、政党产生的原因、政治社团的作用、舆论的作用等方面;中心思想是阐明美国的民主、自由、平等是如何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体现的。下半部分是以美国的民主思想和美国的民情为背景分析了美国人的哲学观念、宗教思想、科学理论、文学、艺术、社会心理、民族性格等方面。
  • 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8年4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海南省人大会堂出席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 民主不是万能的

    民主不是万能的

    《民主不是万能的》内容简介:中国如何积极融入世界,又如何在世界的游戏规则下发展自己?站在中国的立场读懂世界,站在世界的立场读懂中国。跨国公民的中外生存及比对、刘瑜、加藤嘉一等跨国公民观世界看中国。
  • 自由的基因:我们现代世界的由来

    自由的基因:我们现代世界的由来

    本书讲述了自由的故事,解释了为什么自由与其说是“西方的”、毋宁说是“英国的”独特发明。它向我们揭示了欧亚大陆西端一角的居民如何偶然间发现了国家是个人的公仆而非主人的观念。这一革命性观念创造出了财产与契约的概念,反过来又推动了工业化和现代资本主义进程。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同一种语言,同样的圣歌,同样的观念、盎格鲁-撒克逊式自由、重新发现英国、自由与财产、第一次盎格鲁圈内战、第二次盎格鲁圈内战、盎格鲁圈在全球等。
热门推荐
  • 励志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励志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悦余生

    悦余生

    她永远记着他对她说的:“遇见你之前,我没喜欢的人。遇见你之后,我想和你度余生。”若说她这一生的求而不得在遇见许城之后,便成了欢喜。许城从未想过,有一天,他会这样爱一个人。有多喜欢呢,有时明明看着她,就像在凝望一个招摇过市的梦,如此欢喜。国民男神许城恋爱了!这个消息像个炸弹,在网上形成巨大的蘑菇云!众粉丝们哭唧唧,微博工作人员对许城恨得牙痒痒,这家伙,一有什么事,自己就得加班。微博瘫痪之余,粉丝们还是搜索到故事的女主人公的部分信息,看之前:哼,没人配得上我的哥哥。看之后:这个小姐姐是真实存在的吗?哭,怎么看都般配啊!27岁的许城遇见18岁的叶夕雨,他表示:既然那个对的人迟早会来,那晚一点又何妨。晚点遇见你,余生都是你。
  • 寓意编

    寓意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美漫世界当宅男

    美漫世界当宅男

    穿越漫威,好死不死的还被老妈以一个交换生的身份给送到了纽约,在这片危险的城市丛林中,梁月决定作一名宅苟......ps:这其实是一本披着美漫皮子的诸天穿越文。ps.1:美漫世界作为主世界,诸天世界下副本...Ps.2:一切从MC开始...
  • 赶考时代(一)

    赶考时代(一)

    那是黑暗笼罩的季节,也是阳光普照的季节。雨,终于停了!久违的太阳又重新回到这连绵数百里的湘西大山。整个大山被十几日的连阴雨刚刚洗过,显得格外清新。空气中,人们都能闻到野花和泥土的芳香。水雾在阳光的照射下蒸腾着,一抹淡淡的彩虹挂在翠绿的大山之间,洁白的云朵一动不动地挂在天空,山里没有一点儿风。野花在明媚的阳光下顾盼多姿,滴滴露珠颤巍巍地沾在草叶上,哪怕蝴蝶扇动一下翅膀,那露珠也会轻轻滑落。山涧的小溪“哗啦啦”地流淌着,小溪的两旁开满了金黄金黄的山油菜花,蜜蜂忙碌地采着花蜜。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爷爷进城

    爷爷进城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 上清散

    上清散

    玉帝开琼帘,集僚卿,大会文武合议。玉帝令文曲星君开读了天齐仁圣帝君奏章。原来东岳忽来群妖,为首一个熊山君法力通天,力大斗恶。并有七个头领与三万喽妖。如今临了东岳,帝君与他数战,胜他不得,急唤三山炳灵公助阵。才将将抵住。如今苦支无益,没奈何一道奏章说与天庭。
  • 遥遥万里你最迷人

    遥遥万里你最迷人

    小剧场:-那头正在看书的宋晞迟手机响了一声,他没理。过了会儿,抬眼一看备注“浅浅”,立刻摸过来打开。像小猫似的声音透过手机传过来,挠得人心里痒痒——“听说,我迟到那天是没有老师检查的,学长为什么把我叫回来单独写一些多余的信息呀。”宋晞迟勾起嘴角,放缓声音——“因为学长喜欢你。”-绝世小甜文,男主宠妻高手。
  • 路边捡到一只猫

    路边捡到一只猫

    七月十五的雨夜,秦思思把一只瑟瑟发抖的流浪猫捡回了家,从此,她的人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过来一起睡。”“休想!”“以前不是一直一起睡的吗?”“以前你是只猫。”“我现在也可以是只猫。”话音刚落,高大的身影消失了,一只全身墨黑发亮的猫慵懒地蜷在床头,深紫色的眼睛微微眯起,卖萌似的冲她唤了一声:“喵……”粉丝群:81705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