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9000000018

第18章 推进两岸政经良性互动的策略思考(1)

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单玉丽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经济决定政治,同时政治服务于经济,对经济有着巨大的反作用。目前,两岸经济合作已进入深水区,尽管其中的影响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两岸政治互信不足,政治对话滞后于经济合作的发展,已严重制约了两岸经济合作的深化。因此,必须在进一步拓展经济合作空间的同时,尽早展开两岸政治对话,强化政治认同,扩大政治共识,累积政治互信,为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保驾护航,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一、以“九二共识”为基础的政治认同是推动两岸经济合作的主动能

两岸关系最本质的内涵是政治关系,是上世纪40年代末期中国内战导致的两大政治集团对立形成的两个政治板块。就政治关系而言,“中国只有一个,应当统一,也必将统一”。台湾在其制定的“国家统一纲领”中也明确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以和平方式解决一切争端。”在两个政治板块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国家的代表,台湾是中国的组成部分,这早已在联合国记录在案,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公认的客观事实。1972年美国政府在《中美上海公报》中也明确指出:“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蒋介石、蒋经国在台湾主政期间都一再强调“大陆、台湾皆中国领土,不容割裂”。1978年,大陆改革开放,为振兴中国经济,使两岸化干戈为玉帛,开启了两岸经济合作的大门。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号召两岸“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呼吁两岸实行“三通”(通航、通邮、通商),“欢迎台湾工商界人士回祖国大陆投资,兴办各种经济事业”;1987年台湾解除“戒严令”,开放民众到大陆探亲,1989年5月原则允许有条件地开放对大陆间接投资,并开放民间团体赴大陆参加国际商展活动,并于1990年7月颁布《对大陆地区间接输出货品管理办法》,开放24类2500项产品赴大陆投资。至此,两岸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基础上,迎来了第一波台商投资大陆热潮。据大陆海关统计,仅1992年,两岸贸易额达到65.79亿美元,其中,大陆出口58.81亿美元,进口6.98亿美元;同年台商投资祖国大陆协议金额达到55.43亿美元。

在两岸经济合作取得成效的推动下,1992年,两岸启动了分离40多年后的首次政治对话,即“汪辜会谈”,达成了以坚持“一中原则”为核心的“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合作很快从试探性、局部性向稳定性、多领域的方向发展。至2005年,两岸贸易总额达到912.3亿美元,是1992年的13.8偌,其中台湾对大陆出口746.9亿美元,进口165.5亿美元;台商对大陆投资103.6亿美元,是1992年的1.9偌。

2005年4月,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国共两党达成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推进“两岸和平发展”的共同愿景。2008年国民党胜选上台,同年6月13日,海协会与海基会在北京恢复了中断9年之久的商谈,之后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包括《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海峡两岸海运协议》《海峡两岸邮政协议》和《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等,推动两岸实现了全面“三通”,有效促进了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的全面展开。

2010年6月29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署,标志着两岸经贸关系进入正常化、制度化、机制化新阶段。2012年8月,两岸又签署了《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和《海峡两岸海关合作协议》,有效促进了两岸经贸绩效的大幅增长。据大陆统计,2012年两岸贸易总额1689.6亿美元,其中台湾贸易顺差954亿美元。从2008年12月两岸“三通”至2012年10月,两岸进出口贸易总额累计为5542.7亿美元。其中,大陆自台湾进口额为4384.0亿美元,对台出口额为1158.7亿美元;台湾大陆贸易顺差3225.3亿美元。2012年大陆批准台商投资项目2229个,实际使用台资金额28.5亿美元;截至2012年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88001个,实际利用台资570.5亿美元。与此同时,大陆赴台投资也取得新进展:台当局“经济部投审会”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陆资赴台投资案达138件,年增35.29%,投资总金额达3.28亿美元,年增650.11%,陆资赴台投资的件数与金额,皆创开放以来新高。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形势下,两岸金融合作也取得突破性进展,构建了两岸货币清算机制,不仅便利两岸资金往来,而且降低了汇率风险和经营成本。

目前,两岸已签署18项协议,成立了“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和“投资工作小组”、“研究咨询小组”、“两岸产业合作工作小组”等执行管理机构,第一批两岸经贸社团的办事机构已挂牌运作。目前,两岸已构建四大机制化交流平台,即作为政党交往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平台,作为授权协商的“两会商谈”平台,作为民间交流的两岸“海峡论坛”平台以及以两岸企业家为主体的“紫金山峰会”交流平台。除此之外,还有大陆各省市为发挥比较优势,推动对台经济合作而构建的许多综合性或专业性两岸交流平台。这些平台尽管定位不同,功能各异,但都不可或缺,彼此间相互衔接、互动互进,形成有机整体,不仅共同推动着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也不断加深着两岸同胞的情谊。

纵观30多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不难发现,两岸经济合作取得的成果都是在“九二共识”基础上获得的。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过程中,经济与政治密不可分,“经中有政,政中有经”,经济合作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公权力的推动。“九二共识”是两岸经济合作稳步发展和深化的主动能。

二、政治互信不足是制约两岸经济合作深化的主要瓶颈

两岸经济合作关系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由于两岸政治议题一直没有破题,政治关系虽有认同而互信不足,致使经济合作难以深化。因此,在学术界一度出现了对“两岸政经相悖”的担忧,一些台湾学者认为:两岸经贸合作对大陆的经济意义远低于台湾,而吊诡的是,台湾一方面吸吮大陆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却豢养出越来越强的“台独”与“独台”意识。两岸经济合作的开展和人员交流的增加,并没有增进台湾人对大陆的政治信任。2009年5月,台湾“行政院”研考会的民调显示,在2007年至2009年连续三年的民调中,台湾民众认同是台湾人分别为63%、67%和65%,而认同中国人的分别为15.4%、13.6%和11.5%。中国人认同比重出现下降趋势。2009年5月台湾《中国时报》的民调显示,倾向“台湾独立”的民众比例为33%,比2008年3月大幅增加15个百分点;认为两岸政策维持现状或更保守者的民众比例高达68%;有47%的民众抨击马英九的两岸政策过分倾向大陆。这是因为当前台湾民众对“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民主、自由”等政治价值理念认同乃至于“共同家园认同”等还有偏差,影响到政治互信的建立。

台湾出现国家、民族认同缺失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历史因素,二是“台独”势力的干扰。

就历史原因而言,台湾地区400年来经历了荷兰、西班牙、日本等殖民统治,以及郑成功、清朝和国民党政府的统治,近代独特而悲惨的历史经历造就了今日台湾民众的独特心态。特别是日本50年的“皇民化”教育和国民党50年的反共灌输,沉重的历史经历给台湾民众心理埋下了刻骨的伤痕,形成了强烈的“台湾意识”、“台湾情结”。

在“台独”势力干扰方面。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开始,由于李登辉、陈水扁当局强力推行“台独”路线,“台独”思潮逐渐泛滥、“台独”势力活动猖撅,致使台湾社会出现了愈演愈烈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政治互信等问题,使台湾社会陷入蓝绿尖锐对立,两岸政治僵局难以破解。

如上所述,1992年两岸两会达成“九二共识”的核心是坚持“一中原则”,即“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以谋求国家统一为目标。在李登辉亲自主持制定的台湾“国家统一纲领”中,也明确指出,“大陆与台湾均是中国的领土,促成国家的统一,应是中国人的共同的责任”。然而,到1999年李登辉却反其道而行之,公然抛出“两国论”,为岛内“台独”势力推波助澜;2000年民进党上台,加紧推行“台独”路线,大肆鼓吹“一边一国”,否认“九二共识”,挑起“统独之争”,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本土化”、“去中国化”的歪风,利用台湾民间独特的历史悲情,不断强化所谓“台湾主体意识”“台湾主体文化”,造成台湾民众政治认同分化扭曲。一些人否定“一中原则”,一些人基于选举考量,从眼前政治利益出发,在“一中各表”上做文章,影响到两岸之间的政治互信和经济合作的深化。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两岸有关方面和经济学家都认为,两岸经济合作已进入“深水区”,进一步强化政治共识,增进两岸政治互信至关重要。虽然ECFA早收清单涉及800多项减税商品,但这只是两岸贸易8000多项商品的一小部分,两岸经济合作深化还有很多事情可做。目前两岸经济合作步入“深水区”的一个突出表现是:两岸两会领导人例行会议由一年两次减少为一年一次,每次签署的协议也从最多的3项减少到1项,每项协议协商的时间越来越长。如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议已分别进行了多轮商谈;争端解决协议商谈也未完成;一些合作领域如两岸民众所期待的合作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渔权也无法做到。

两岸经济合作处于“深水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缺少政治层面的制度支持与保障。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的进展集中表现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上,虽然公权力在其中发挥了作用,但政治认同基础只是建立在对相互共同利益的共识上,缺少政治互信对经济合作制度的保障。尤其是台湾方面更多的是基于有利于台湾经济发展的考量,而并非是两岸的共同发展。这也是两岸协商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二是两岸经济合作的特殊关系是史无前例的,无论是政治互信的累积还是经济合作的深化,都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需要两岸共同摸索。而显然台湾在如何突破两岸政治议题方面,既没有准备好,也没有多大的意愿。三是由于ECFA后续协议的商谈范围广、内容多,涉及的技术性、政治性问题更加复杂,双方主谈业务部门要在目前政策、体制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进行充分沟通和调整对接存在困难。四是当前经济发展的起伏波动和不确定性已大大超过理论的预期,后续议题协商缺乏实践参考。这些“深水区”难题的出现和解决,都不可避免地会触及政治议题。增进两岸政治互信越来越成为深化经济合作的必由之路。

同类推荐
  •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制度化理论研究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制度化理论研究

    本书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制度化”为研究主题,在考察和平发展思想提出过程与背景、和平发展局面面临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探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的内涵、阶段、特征、任务、矛盾、动力、主体等相关理论概念。重点探讨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化框架,认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化建设基本任务是要建立起经济、社会、文教、政治与军事安全等五大支柱,分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制度化框架建构的路径,提出“巩固与深化两岸政治互信”、“构建两岸和平制度化的机制”、“推进两岸社会一体化工程”与“营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环境”是推进制度化框架建设的有效与可行路径选择。
  • 蓝色战略2:南海篇

    蓝色战略2:南海篇

    “政治家”与“政客”的一个最大区别在于:在面对对外事务时,政治家往往是把一切分内之事都做好之后,再由军方去完成剩下的部分;而政客则必然是把一切都搞砸了以后,才把一个烂摊子丢给军人。菲律宾前领导人与越南在南海问题上的种种恶劣表现,可以说是对上面这句话最“完美”的诠释。媒体上很多学者、专家都在很认真地讨论中国与这两个国家之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而其实真正出问题的不过是这两个国家的内部。
  • 忧患百姓忧患党:毛泽东关于党不变质思想探寻

    忧患百姓忧患党:毛泽东关于党不变质思想探寻

    本书从“毛泽东关于保持党和政权永不变质战略思想”概念的提出、产生的根源、发展脉络与最终形成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对于读者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权的独特性和优越性等方面有着特殊意义,能够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加深对开国领袖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认识。
  • 政务微博实战宝典

    政务微博实战宝典

    “政务直通车”作为中国首个政务微博运营系统,利用大数据运算,已经被上千家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使用。在众多部门的使用过程中,我们收集到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政务直通车”得以不断发扬壮大。
  • 卓越城市创新街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卓越城市创新街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当今中国发展下如何走好创新城市建设发展之路?在知识与创新主导的、城市追求卓越发展的新时代,创新街区广泛兴起,成为卓越城市的“城兴人、人兴业”发展新逻辑的关键动力。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随笔一二事

    随笔一二事

    阴暗的木屋内,沈清不知疲倦的摸索着,妄图从这该死的牢房逃出去。
  • 我真的是宰相儿子

    我真的是宰相儿子

    重生到大宋宰臣家里,原想过点向往的生活,直至有天出门被人欺负开始,越来越多的麻烦开始出现。怂是不可能怂的……(三百万字精品完本无敌文《大宋最强纨绔子弟》可宰)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自幼父母双亡,沦为乞儿。为了出人头地投靠青帮头目黄金荣;献媚于黄金荣的大老婆桂生姐;镇压工人武装,杀害共产党人取宠于反动势力;上攀“天子”蒋介石;中靠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下用青帮、“恒社”等帮会社团组织……一步步登上了民国年间名噪一时的“教父”宝座……本书除了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杜月笙用刀枪、鸦片、赌器、官印、女人、金钱,凭借黑道势力发迹于十里洋场的过程;同时又客观的记叙了杜月笙在抗战时期不惧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坚持支援国共抗日、并清剿汉奸特务的业绩;描叙了他对蒋介石攀附、希翼、失望、离心的四个阶段;刻画了他从“教父”宝座上跌下来,客死在香港的结局。
  • 今昔岁月

    今昔岁月

    本书是作者的回忆录,包括“少年时期”、“投笔从戎到部队转业”、“在阿城的二十年”、“改革开放来到四川”、“在东方电气集团”等部分。
  • 祀义篇

    祀义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墓王爷太腹黑,神医娘子很白痴

    古墓王爷太腹黑,神医娘子很白痴

    她刚帮一男病人插尿管,咋就无缘无故的穿越啦?穿越也就算了,还穿越到死人古墓里!这男人死就死了,还非抓着她的手不放!救命啊!咦?…喊救命的是他?好吧!既然穿越过来刚好带有吊瓶先给他输液,扎两针先!救醒他非但不说感谢,还总是损她,捉弄她!还说她最最心爱的护士服是丧服!本故事纯属虚构
  • 银发打工者(上)

    银发打工者(上)

    这是一位打工老人的故事,几年前写了个初稿便放下了,但是,心里边却一直放不下来。这个故事如同被岁月浸泡的酒,开始品尝是苦涩的、酸成的,可泡着泡着,却泡出了一种异样的滋味来。愈久愈浓,愈浓愈香,竟使人惊叹生存时空的变幻和命运转换的神奇。——题记。在深圳和东莞这样的城市里,早些年几乎是见不到外来的银发老人的。只有近年来,因为一些打工仔打工妹在这里发迹并完成了初期创业的艰辛,才将他们的父母从内地一一接过来。名日享受生活,实则帮助他们照顾小孩。这些老人无事可做时,会迈着一种散漫而落寞的步态,徜徉于街头巷尾,花间树下。这个时候。
  • 恶魔总裁之倾城虐恋

    恶魔总裁之倾城虐恋

    林帆刚从夏威夷度假回来,一下飞机就接到死党叶璐的电话,莫名其妙让她赶紧跑路。她以为又是恶作剧,还饶有兴致地调侃她,后来看到父亲也发来让她快跑的短信,才醒悟。可是已经来不及了,白千逸派来的人已经出现在她面前,慌不择路的她在机场狂奔逃跑,看到一辆西尔贝想都没想直接劫车。可是她万万没想到她上的车才是真正的贼船,那个被她坐在屁股下夺走钥匙自称千俊臣的男人就是来抓她的白千逸。毫无疑问这是白千逸设好的局,而她刚好愚蠢又无厘头地自投罗网了。一直活在骗局里的她,给白千逸当免费保姆,被他各种捉弄和陷害,这都不算什么,更要命的是她居然慢慢爱上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