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3700000019

第19章 甘肃秧歌

甘肃省位于黄河上游,地形狭长、复杂,各地区自然生态互有差异。代表性秧歌有最具黄土高原特色的“陇东秧歌”,集说、唱、舞蹈于一体的“地蹦子”,及舞者头顶灯碗表演翻、滚、爬等技巧性较强的“顶滚灯”,与龙舞、狮舞穿插表演并有机地配合龙舞、狮舞、旱船的“地滚灯”和相传已久的女子舞蹈“云朵子”等。

1、甘肃秧歌的流传和演变

明朝中叶后,由于朝廷对西北地区采取军垦戍边、屯田农耕的政策,大量移民涌入。依靠劳力资源的传输,西北地区尤其是甘肃的人口总量迅速增长,这种人员的大规模流动迁徙使一些民间舞蹈得以交流、传播的范围扩大。古丝绸之路沿线这种状况尤其明显。如南方的采茶舞、花灯秧歌、拉花秧歌进入甘肃的陇东、陇南及河西地区,逐渐成为民间社火中的主流秧歌舞蹈。而当地原有的太平鼓舞、攻鼓子舞、腰鼓舞、羯鼓舞、旋鼓舞等也受其影响,由单纯的鼓舞变异为“鼓子秧歌”流传在上述地区。

2、讲究的队形

明清时期流行于甘肃的鼓子秧歌按偶数搭配人员,队形排列讲究对称,以圆形为中心,千变万化。一般两把“丑伞”带八“鼓”、四“棒”、八“花”、四“花伞”,整队秧歌少则五六十人,多则二三百人不等。

3、传统的队形变化

队形变化有许多传统的阵势,如“双开花”、“燕子尾”、“仙牛汲水”、“闯王进京”等。

4、锣鼓拉花大秧歌

甘肃永靖地区非常流行的锣鼓拉花大秧歌,因保护即将收获的庄稼,每逢秋收季节,民众自发组织起来到周围地区表演,逐渐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形式,流传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第一节架子秧歌

永靖地区早年流行的秧歌叫“耍故事”(又名“花伞秧歌”),鼓子秧歌的许多表演特色也极大地影响和丰富了它的的表现手段,后来在秧歌舞蹈中加入了武术的套路,称为“架子秧歌”。

1、架子秧歌的舞队组成

“架子秧歌”角色众多,整个舞队由单人、双人及群舞组成,领头的是“舞先生”,他身穿长袍、口戴黑髯,右手持马尾拂子、左手握平顶圆伞,是整个秧歌队的总指挥,“舞先生”的即兴表演往往令人绝倒。

2、表演形式

秧歌表演包括串街、进村、耍大场、跑阵势、演场、收场六种形式。

3、变化多端的队形表演

其队形跑阵变化多端,如单队穿插的龙盘尾、扣心斗、黄牛瘪、竹篮挎花、葫芦带结子、卷爆仗,双队穿插有剪子股、二龙吐珠、勾心斗、大推磨、三龙绞柱、彩云遮月、牡丹开花、遍地开花等。

第二节拉花秧歌

1、拉花秧歌的历史渊源

流行于甘肃秦安地区的拉花秧歌(也叫“蜡花灯”)是一种较为古老的女子秧歌舞蹈,该舞开始是为了表达词赋的情感,相传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从其伴唱的词赋亦可看出它绝非近人之手笔,如流传至今的四六越调《玉腕托怀》的唱词,是明代中叶秦安文学家胡缵宗罢官归里后所作,此外,清嘉庆时秦安翰林张思诚也写过不少蜡花词赋,可见当地拉花秧歌的久远。

2、拉花秧歌的表演动律

表演者左手持花盆灯、右手持彩扇,向左右拧身摆头,形成全身的曲线摆动,其移胸摆胯的舞姿很可能是古代“西凉乐”的动律特点。

第三节秧歌子

流行于甘肃河西的“秧歌子”是一种说、唱、跳结合的自娱性舞蹈,除春节外,还在民间求水祈雨时节(如二月二、五月十三)表演,但从不参加跳神活动。

1、“秧歌子”的地域分布

“秧歌子”除酒泉、张掖、嘉峪关外,在兰州、临夏、武威、白银等地也有,但因地域差异而在舞蹈表现上有所不同。

2、“秧歌子”的表演特色

酒泉“秧歌子”表演细腻,而其他地区的则粗犷壮观。

3、“秧歌子”的音乐表现

音乐以打击乐为主,“鼓子”手晃小鼓,“蜡花”敲击堂锣,“棒槌”互相撞击,加之场外的大锣、大鼓烘托气氛,更有名目繁多的各种阵方特色。

第四节和政秧歌

1、和政秧歌的历史脉络

和政秧歌,始于明,盛于清,演变于民国,发展于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更加繁荣壮大,它是由祭祀活动演变而成的娱乐活动。

2、和政秧歌的发展

和政秧歌演变为文娱活动后,通过文化交流,不断地充实和丰富内容,如秧歌从宗教活动中汲取了音乐营养之后,才有了伴舞的乐队。现在秧歌中演奏的唢呐曲牌中有不少就是神曲,或表演中带有一些宗教色彩,如“牛犊爷”借用巫师羊皮鼓,旱船有扮演观世音菩萨的,无疑是受祭祀的影响。

“春牛”来源于古代以牛祝岁的习俗,以体现各族人民共同祝愿农牧业丰收的愿望。“舞狮”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通过丝绸之路由西域传入。到了明代,大量汉族移民入迁,又带来了南方的旱船、鞭子、竹马灯等。

民国初年来河州地区经商的山西、陕西商贾又传进了“跑驴”,逐步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和政秧歌在清代之前一律为“地蹦子”,民国初,有少数人开始踩五寸跷子,大多数仍徒步表演。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青海马家军一个连驻防和政,春节时士兵玩起了高跷秧歌(跷高3尺)和四大光棍、打狗熊等,很受群众喜爱。受此影响,和政县城附近的群众也相继玩起了高跷秧歌,从此县城附近高跷秧歌逐渐取代了“地蹦子”之后,和政秧歌经过不断的更新、完善,形成了今天这样一个综合性的歌舞表演形式,成为了群众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

3、和政秧歌的表演特色

和政秧歌作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艺术,具有丰富多彩的形式和鲜明的特征,和政秧歌节目丰富、阵容庞大,演员多达二百多人,形式多样,有说有唱,亦唱亦舞,并伴有武术、杂耍、杂角表演,气氛热烈、异彩纷呈。

(1)和政秧歌的舞队出场程序

和政秧歌由“前五角”、“中三角”、“后五角”以及“串火杂角”组成,行进和演出都按前后顺序进行,只有杂角可以穿插在队伍中间,任意发挥,随处表演,以取悦于观众。

(2)舞队组成

“前五角”为流星、仪仗队、旱船、四大光棍、乐队。

“中三角”人数最多,为秧歌的主体,排在“前五角”之后,是由霸王鞭、膏药灯、身子组成,其中身子是和政秧歌的精华所在,身子属行进和进场后“舞花场”最为壮观。

“后五角”是秧歌的最后一部分,是由鼓、锣、钹、唢呐等组成,由一位玩手手持牛尾巴制成的拂尘来指挥。

“杂角”是正角之外的角色,主要有妖婆(男扮女丑角)、鬼子(男丑角)、笑和尚、黑驴、春牛、竹马、社火官、货郎等。

(3)动作特点

“中三角”行进时表演节奏慢,动作简单,场地表演则节奏快而动作复杂,整个过程在进场和退场时最为精彩,表演者大步奔跑、摇身狂舞,此时满场彩带飘扬,鞭炮齐鸣、锣鼓震天、全场雷动,表现出“社火”独有的热闹、红火和欢快的气氛。

“杂角”的表演形式不拘一格,主要以滑稽动作和幽默语言来打趣逗乐观众,以此增加秧歌的趣味性。

第五节陇东秧歌

1、原始的“陇东秧歌”

“陇东秧歌”是甘肃民间秧歌中具有鲜明艺术风格和突出表现力的舞种。因受外来文化冲击较小,因此至今保持着较原始的风貌。突出的特点是舞者不使用任何道具,徒手表演。舞蹈憨厚粗犷、稳健有力,具有黄土高原人民勤劳、朴实、直率的性格特征。

2、“陇东秧歌”历史发展脉络

(1)起源与祭祀

从前秧歌只是社火里的一种形式,陇东社火起源于古代祭祀仪式,秧歌最初也是人们表达对神灵的虔诚和敬仰之情的一种方式。在一些偏僻的山区,有些秧歌队还保留着传统的习俗,首场表演必须是在庙院或神殿里举行,其次才是庄头院落。到一家农家院落演出时,还要绕着庄子(院子)走一圈,以示镇灾驱邪,求得一年平安吉利。

(2)队形与巫符

从“陇东秧歌”的许多队形图案中可看到原始信仰的影响。如民间叫做“八字套”的秧歌队行就与巫师、巫婆卦爻或占卜时用的“符”相似,还有“挂四斗”、“跑四门”、“跑九曲”等队形图案全与巫符相类同,并且每一图案阵势的基本法则也都以阴阳为纲纪,又根据阴阳的观念,给舞蹈图形制订了一些具体原则,如面向,根据“乾为天,坤为地”、“天尊地卑”的观念,约定“面南背北”。还要根据“五行”来定位,“五行”是八卦中所表示的五个方位:“金(西)、木(东)、火(南)、水(北)、土(中)”。如“跑四门”就是指金木水火四个方位。

(3)陇东秧歌的革新

说起“陇东秧歌”名称的由来,还要从20世纪30年代陇东成为陕甘宁边区时,经政府和部队的新文艺工作者命名算起,并逐渐得到当地百姓的认可。随着边区根据地的建立,为了适应当时的革命形式,新文艺工作者对传统旧秧歌进行了革新,创编出大批的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既舞又唱的新秧歌剧,其代表作有《新开荒》、《桂姐防线》、《二流子转变》、《放脚》、《新十字绣》、《开荒》等。这些秧歌剧结合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对整个边区的新文化运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陇东秧歌”的表演

“陇东秧歌”是在“社火”或“地故事”之中表演。当地社火队的活动从每年腊月开始筹备,以自然村、镇、县城各街道为单位组成若干个社火队伍,于农历正月初三到正月二十期间走庄串镇地表演。走着表演称“过街”,在空场原地表演称“打场子”。

4、趣味盎然的大庙会

据说在旧时,每年农历的正月二十曾经是这里一年一度的大庙会,陇东地区众多社火队云集到此表演,围观的群众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社火队里的秧歌表演者装扮成古代传说中的角色或现实中的各类人物,其中最可看的是由男性扮演的“害婆娘”和“丑老汉”这两个角色,害婆娘脸上画浓妆,手持一棒槌,耳坠红爆竹或红辣椒。丑老汉鼻梁上画以豆腐块,手拿烟袋锅。两人相互逗趣,以扭捏夸张的动作形态,自由穿插在秧歌队中,不时地引发观众的哄笑声。

第六节云朵子

1、历史悠久的“云朵子”

“云朵子”,又名“地云子”,流传于西峰市一带,尤以寨子、秦坝岭村为盛。“云朵子”历史悠久,据西峰一些高龄民间艺人回忆,清末时西峰的民间社火中已有这个舞蹈。多少年来,它一直随春节民间社火演出,颇受群众喜爱,是寨子、秦坝岭两村社火队的传统保留节目。

2、“云朵子”的艺术特色

(1)演出形式

“云朵子”系女子舞蹈,一般不少于五人,以八人为宜。在表演上,有时边歌边舞,有时只舞不歌,两种形式交替运用。

(2)唱段内容

歌词共有四段,大意是描写自然风光的美丽,反映人们热爱生活、追求幸福、安居乐业的纯朴感情。

(3)风格特点

“云朵子”的舞步轻盈平稳,全场自始至终走“花梆步”,按当地老艺人的叫法是“刹跺步”。

(4)角色装扮

演员化装成古代少女,身系“花盘”垂于脚面,舞起来就像仙女一般。由戴爱莲编导的著名舞蹈《荷花舞》就是采用了“云朵子”的表演形式,加上新的内容编排而成。

(5)独特的道具

“花盘”子上置有数朵荷花,因而亦叫荷花灯。20世纪50年代前,用的是荞面灯,是由荞麦面和水捏成灯碗状,蒸熟即成。也有用大萝卜旋成灯碗的。灯芯固定于灯碗中间,碗里灌上清油,点燃捻子即可。50年代后,这种古老的油灯逐渐被淘汰,代之而起的是装有干电池的小灯泡。

同类推荐
  • 但得爱书人似我:过有思考的教书生活

    但得爱书人似我:过有思考的教书生活

    本书收录了作者从教20余年来的60多篇教育随笔,清晰勾勒了作者成长的历程。这些随笔,既有作者对教育理性而又深刻的批判,又有作者寻找有意义的教育的执着与坚守。本书分五辑,分别从读书、课堂、家教、师友、人生等五个维度,叙写了作者自我成长的精神之旅。本书作为“书生教师轻随笔书丛”之一。
  • 教你制作日常电子(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

    教你制作日常电子(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教你制作日常电子(最新版)》是一本自然科学类读物,系统的介绍了有关生物标本创意制作等方面内容,并附有具体的操作过程和实践步骤。《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教你制作日常电子(最新版)》不仅能丰富青少年朋友课余生活,提升其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其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协调发展,从而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 非洲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非洲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简·爱(中小学经典阅读名家名译)

    简·爱(中小学经典阅读名家名译)

    1.教育部推荐书目,语文新课标必读。2.特邀北京市特级教师王俊鸣老师为本系列图书撰写序言、著名翻译家李玉民老师撰写前言。3.多位名校特级教师联合推荐。4.本系列图书精选了国内近现代经典名著,以及宋兆霖、李玉民、陈筱卿、高中甫、罗新璋、李辉凡、张耳等多位著名翻译家的国外经典名著权威译本。深入浅出全方位解读经典,以专业品质为青少年打造高价值读物。5.提倡经典精读,引导青少年回归阅读本质。6.《简·爱》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一部关于平等爱情的不朽经典,一问世就引起轰动,一百多年来盛行不衰。
  • 教你学成语(下)(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

    教你学成语(下)(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热门推荐
  • 说话的智慧与禁忌

    说话的智慧与禁忌

    《说话的智慧与禁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寓理于简单明了的故事之中,通过正反对比的方式,告诉每一位读者,成功的说话方式要遵循哪些原则,失败的说话方式在措词和形式上存在哪些错误。
  • 武林里的一个侠盗

    武林里的一个侠盗

    “悲风冷雨月正昏,莫笑君子入寒门。曾为红颜追情笑,如今已是梁上人。”与其说小偷是他的职业,倒不如说是他的爱好。偷东西并不会给他带来罪恶感,他喜欢逍遥自在但又不缺银子花的生活,小偷倒似乎是最适合他的职业了,江湖上的人也都因他这种放浪不羁的个性给他起了个“盗痞”的称号,而我想要讲的,也就是他的故事...
  • 随身带着兽人军团

    随身带着兽人军团

    杀死兽人,召唤兽人!杀死更多兽人,召唤更多兽人!杀得越多,召唤越多!异界兽人入侵地球的时代,复活的少年获得了“收割兽人灵魂”的能力,一支无敌的兽人军团开始显露狰狞……
  • 随身系统有点坑

    随身系统有点坑

    因为品尝上古年间的一道美食,美食家林玄意外穿越到未来的修真界……林玄睁开的第一眼,便是“啊”的一声,竟然附身到一位六岁小女孩身上。这时,脑海中的吞噬系统传来了一句话,“脱离女身,唯有吞噬天材地宝。”于是,林玄开启了自己的吞噬之路。凤髓,吞吃;龙胆,吞吃;麒麟肉,吞吃……从此,他的修真之路变得与众不同…
  • 正邪天下(1)

    正邪天下(1)

    一段师门恩怨引出一场天下动乱。武林之争始于绝世奇人空灵子所创“天平六术”。空灵子六位逆徒横行江湖,扰起一场血腥风雨。两位神秘少年便在这风雨江湖中同时崛起,各凭绝世智谋在武林中卷起一股狂潮,心怀圣意者,却魔缘不断,而心怀邪念者,却机缘连连,更统一邪道与正道相持不下,然而,自古正邪不两立,他们终因不同的信念而决战武林。
  • 堕落的瞬间

    堕落的瞬间

    嗜血女杀手偶然被接受变异基因疫苗注射,成为了最后一个基因异变携带者。变异基因使她的形象彻底改变,她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在博士的基因实验室里偶然见到另一个异变的自己取名幻影,于是她脱离组织一边应付仇人的追杀一边,接受组织的围剿,一边寻找另一个真实的自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尘网劫

    尘网劫

    才人经世,能人取世,晓人逢世,达人玩世,名人垂世,高人出世。——怎奈,堂堂谪仙,误入尘网,一去三十载。世云:仙人入世。
  • 虚枉世界

    虚枉世界

    末日浩劫之后,众生尽数复苏虚妄的世界,真实的囚笼,永无止境该如何获得终结
  • 玉锁姻缘(民国佳人完结)

    玉锁姻缘(民国佳人完结)

    【民.国年间四大家族的故事】虽然那个时代是灰色的,但爱情是没有历史的。一段老套的包办婚姻,不一样的是唯美的画面。胡府之清冷,何府之豪华,女主不甘于沉寂的性情,男人逃婚,女人原该守着那个孤寂的家,等待男人回心转意,而她不会!“即使我爱的死去活来,也绝不容许自己留下来……”民.国立,大清皇帝退位。那些末世的皇室及官宦人等,又该何去何从?【韩玉露&胡云山】韩玉露——书香门第,官宦后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腑有诗书气自华,人淡如菊,原本温婉的大家闺秀,却不裹脚,不扎耳眼,她有着古典女子之柔美,又有着新时代女性之刚强。胡云山——苏州首富次子,上海滩首席风云人物。英俊潇洒,受新思想薰陶,不满父亲凭‘金风玉露一相逢,云开雾散现青山’而包办婚姻,于新婚夜逃婚。她不甘被弃,也于新婚次日,易名韩冰剪发离家,咫身来到上海,做了何府的西宾。他与她有缘亦是无缘,有缘则失之交臂,无缘却又再次重逢,重逢后,是夫妻团聚,还是各寻幸福?【胡佳红&何靖华】胡佳红是忠良之后,幼时被寄养贫寒之家,何靖华是宦门之子,家财万贯。为寻表妹,佳红来到何府,何靖华不嫌贫爱富,爱上不为富贵折腰的佳红。【何雯蓝&谭庆生】何雯蓝出身豪门,洁身自爱,谭庆生是上海都军,为筹措军费与雯蓝等相知相交。【胡慧珊&溥宽】胡慧姗是豪门之女,溥宽是护法军成员,亦是清末皇族,为了心中的理想,顾大家而舍小家,她则云,男儿志在四方。可是在他被击落与滔滔河水中,她缘何抑郁成病,惨淡深闺悲夜永,灯前愁煞未亡人!一群大男人与一群小女子的故事,他们顶天立地,为朋友为正义,挥金似土。她们柔美动人,却有着男人的所没有的刚柔并济。此书中人物众多,性格各异,男性我独爱袁克文,女性我则最爱谭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