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3700000015

第15章 陕西秧歌(1)

陕西的秧歌形式多样,风格迥异。最具代表性的是陕北高原的陕北秧歌,它借助丰富多彩的阵图变化,热情而粗犷的肢体语言,纯朴而优美的歌唱,高亢而欢快的锣鼓乐,抒发着陕北人民热爱生活、勤劳质朴、善良淳朴的内心情感,并作为表达人们愿望和精神寄托的一种文化形态,得以较完整地世代相传下来。1942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兴起的新秧歌运动揭开了革命文艺的新篇章,从此,亿万军民扭着“翻身秧歌”,打着“胜利腰鼓”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它不仅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舞蹈事业的发展基础,同时为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繁荣和创作新民间舞蹈、广泛普及群众舞蹈活动做出了历史贡献。

第一节陕北秧歌

陕北秧歌舞历史悠久,相传北宋时已有,原为阳歌,“言时较阳,春歌以乐”。《延安府志》记有“春闹社,俗名秧歌”。形式多样,是一种民间广场集体歌舞艺术。

1、拜年“排门子”,十五“转九曲”

陕北地区对灯节中表演的各种民间艺术泛称“闹秧歌”、“闹社火”,保持着诸多古老的习俗。如陕北的绥德、米脂、吴堡等地,每年春节各村都要组织秧歌队,演出前先到庙里拜神敬献歌舞,然后开始在村内逐日到各家表演,俗称“排门子”,以此祝贺新春送福到家,这是古代祭社活动的延续,十五日灯节这天,秧歌队还要“绕火塔”“转九曲”。而这天的闹无宵,转九曲,就是陕北闹秧歌的最高潮。

“绕火塔”也叫“火塔塔”,先用大石和砖垒起通风的座基,上面再用大块煤炭搭垒成塔形,煤炭之间有空隙,填入柴禾、树枝以便燃点。由于当地煤炭质量好,又有柴木助燃,所以在十五日的夜晚点燃后,火焰照红夜空,秧歌队绕塔高歌欢舞,非常好看。此习是古代“祀太乙”“积薪而然”求火消灾驱邪的遗风。此风俗在清代县志中有记载,如《绥德县志》载“并以煤块积垒如塔,至夜,然(燃)之,光明如昼。”《米脂县志》载“铺户聚石炭垒作幢塔状(俗名“火塔塔”),朗如白昼。”

2、陕北秧歌的表演特色

(1)陕北秧歌的种类

陕北秧歌主要有“大秧歌”和“踢场子”两大类。

(2)陕北秧歌的表演特点

大秧歌,是一种在广场上进行的集体性歌舞活动,规模宏大,气氛热烈,动作矫健豪迈,情绪欢快奔放,并伴有狮子、龙灯、竹马、旱船、跑驴等社火节目。传统大秧歌是扭完后停着唱,群众叫“敲起来扭起来,不敲不扭唱起来”。扭大秧歌领头者叫伞头,一手持伞;另一个舞者身挎一串铃,手拿佛尘,称之为马排子,走在伞头后面。锣鼓琐呐一响,伞头带着秧歌队,在前开路,变化各种队形。最红火的要数邻村互访彩门子秧歌,秧歌队进门要过彩门,对方秧歌来迎接。这时如两军对阵,一问一答,答对了方才接回村里。表演程序一般是伞头起唱,多为见景生情,即兴创作,锣鼓间奏,群众合唱最后一句。

“踢场子”秧歌又叫“小场子”,参加人数为偶数,分二人场、四人场,八人场,是陕北秧歌中的双人对舞。男角叫“挂鼓子”,“挂鼓子”的动作朴拙,有武术的爆发力。女角叫“包头”,过去均由男子扮演,“包头”的动作质朴、活泼,具有农村妇女的特点。男戴彩扇,女舞彩绸,舞蹈动作丰富,豪迈粗犷,潇洒大方,充分体现了陕北人民淳朴憨厚、开朗乐观的性格。逢年过节,城乡都组织秧歌队,拜年问好。村邻之间还扭起秧歌互相访拜,比歌赛舞,热闹非凡。

3、陕北秧歌的表演动作

陕北秧歌表演形式,主要特点是“扭”,所以也叫‘扭秧歌”,即在锣鼓乐器伴奏下以腰部为中心点。头和上体随双臂大幅度扭动,脚下以“十字步”作前进、后退、左腾、右跃的走动。上下谐协,步调整齐,彩绸飞舞,彩扇翻腾,同时还可以伴随着唱。

4、陕北秧歌的艺术特色

(1)角色

秧歌舞主要有三种角色,即伞头、文、武身子和丑角。丑角也可不要,也可和霸王鞭结合起来。

(2)活动形式

在活动形式上,有大场秧歌、小场秧歌。

(3)服饰

服饰可为现代装,腰系红绸带。表演时,男女队身着彩服或带云角装的秧歌服,男的用毛巾包头,女的手持彩肩、汉巾。

(4)道具手中道具可以是镰刀、锤子,可用花伞、虎撑。在大场秧歌和小场秧歌中,包括一些道具舞,如“狮舞”、“龙灯”、“水船”等。

“虎撑”:陕北秧歌的领头人叫伞头,一手持伞,一手持“虎撑”,两种道具都有吉祥的含义。伞,寓义庇护众生,风调雨顺。虎撑与唐代名医孙思邈有关。据说孙思邈曾为老虎治病,为便于观察和治疗,曾用一铁圈撑开老虎的嘴,这铁圈就叫“虎撑”。后来,虎撑演化为串乡治病的民间医生手中发出声响的“串铃”,成为民医的标志。它在伞头的手中,则成为消灾祛病的象征物,又是指挥秧歌队表演和变化队形图案的响器。伞头是秧歌队的领头人,通晓传统秧歌唱段,能即兴编唱新词,根据场地气氛或各家的情况出口成章。演唱时,他领唱,众队员重复他最后一句,形式简朴、热闹,词句生动、易懂,唱得观众皆大欢喜。

第二节洛川老秧歌

流传于洛川县京兆乡、城关镇及皇陵、富县等地的秧歌,是一种不同于陕北大秧歌的古老传统形式,当地群众称之为“老秧歌”。

1、敬神和自娱

“老秧歌”既具有传统秧歌的祭祀性质又具有一定的风俗特征。旧时秧歌组织皆以庙会社祀为中心,围绕着庙会、寺院附近的村庄,形成一种民间群众性的秧歌社祀。表演程式以敬神为先,演唱《十柱香》、《求雨歌》等歌曲,在《四六曲》的唱词中我们可以听到:“进得庙院敬神灵,渴望玉帝显神通,一盼来年风雨顺,为民求得好收成。”这说明秧歌与祭祀的关系。敬神后,秧歌队要在广场上表演,俗称“打官场子”,然后再挨家挨户上门拜年,当地称“送秧歌”。在另一首唱词中我们还听到:“过了一年又一年,村村秧歌闹得欢,虽说秧歌不好看,敲锣打鼓太平年。”更是当地每年春节闹秧歌这一民俗特征的真实写照。虽说秧歌不好看,但是闹得欢,可见秧歌已经成为当地百姓欢度春节、喜庆丰收、抒发情怀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

2、洛川老秧歌的艺术特色

(1)老秧歌的日、夜演出异同

老秧歌常和文狮子、旱船、推车、芯子、高跷组成综合性的春节社火舞队。白天游村转乡在街上演出,俗称“打社火”,秧歌队只相随在社火队尾做行进表演,以烘托气氛。晚间在场地表演时,称“唱秧歌”,重点突出老秧歌。

(2)曲调特色

晚间表演“唱秧歌”时,唱的曲调以当地民歌小调为主。短的曲调以伞头即兴编创的贺词、祝语和吉利话为主,长的曲调称“套曲”,也有称“背弓调”的,具有一定的叙事性和故事情节,如《小女子告状》、《琴房送灯》及《张生戏莺莺》、《八仙过海》、《刘备战东关》等。

(3)演出特点

洛川老秧歌另一特点与陕北秧歌中的大秧歌相似,也是“唱则不舞、舞则不唱”。民间流传的说法亦与陕北大秧歌相同,是“敲得紧扭得欢,不敲不扭唱起来”。唱到高潮时,伞头在场中一人领,围观的群众齐声和,气氛红火,颇具我国古代散乐表演的某些遗风。

3、洛川老秧歌的表演特色

(1)常见队形

老秧歌常见的队形有“圆场”、“龙摆尾”、“蒜辫子”、“蝎子拧尾”、“白马分鬃”等。

(2)表演角色

表演人数不限,男女各半。女的扮小旦,又称“拉花”或“包头”。男的扮“相公”,如同传统戏曲中的小生。此外,秧歌队中还扮有老婆、老汉、以及算卦先生、乞丐等各种角色。还有丑角人物。

(3)表演动作

①女角基本步伐为“躜躜步”,跑时,双脚跟踮起,用脚尖向前小跑,双手提裙子,随着身体左右扭动不停地交替向前划圆,使裙子上下翻飞。因而也称为“提裙子秧歌”。

②男角走前退后随意扭动。

③秧歌队中扮老婆、老汉以及算卦先生、乞丐等各种角色及丑角人物,他们头戴红帽子,手拿蝇甩子,身背一串马铃,往返穿插于秧歌队中,表演幽默滑稽,有时还加一段干嘴子(即快板)、打口哨等,以活跃气氛、增添喜剧色彩。

第三节城关秧歌

城关秧歌又称“鬼拉腿秧歌”、“步步双”,流传于洛川城关镇。由于表演时突出双腿向后拉、蹉和颤动,形成轻盈、欢快、活泼的动律特色,给观众有种新颖,独特的感觉。

1、城关秧歌的发展及演变

20世纪30年代,东北军张学良的部队驻防洛川,为庆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他们曾扭起秧歌进行抗日宣传。当地老艺人受到启迪,大胆地进行吸收和借鉴,使全身颤、抖、扭与拉腿后蹉步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了新鲜的秧歌动律和形象,并将原有锣鼓乐改为由唢呐、笛子等演奏,以东北民歌小调进行伴奏。但它并不是简单地生搬硬套,而是融合发展,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当地一种独特的秧歌表演艺术。

2、城关秧歌的表演

城关秧歌表演时,人数不限,但必须是男女成双成对,均着传统戏曲服装,男扮“相公”,女扮“小旦”。舞者手持各包花灯或彩扇、绸巾,边扭边相互挑逗,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另有一人扮丑旦,手持两根棒槌,往返穿梭于舞队之间,插科打诨。

第四节京兆秧歌

京兆秧歌主要流传于洛川县城南的京兆乡。它是在传统老秧歌“提裙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京兆秧歌的表演特色

1:表演规则

表演人数不限,但必须是五人一组,每组二男三女,表演时少则五六组,多则十几组。

2:角色装扮

①“伞头”为男角,身着长袍,头戴瓜皮帽,右手持蝇甩子、左手执伞灯、扮丑相,在前开路。

“锣手”亦为男角,扮丑相,身着秧歌彩服,手执马锣。

②三个女角均作彩旦扮相,头饰彩花额子,身穿彩服,跟在丑角身后:

其中一女扮“提裙子”,腰系白褶裙,双手提裙子两侧下角,边扭边舞。

另一女角一手叉腰,一手持彩扇,以扭为主,名曰“走扇”。

第三名女角手持小镲边扭边击,称“走铰子”。

3、表现场景

相传这五人一组反映的是过去富豪人家赶会的情景。打伞者属花花公子,提裙者扮小姐,走扇、走铰子、锣手均为丫鬟和家员。舞蹈表现公子向小姐调情戏耍的过程,以打击乐伴奏,动作古朴,节奏欢快,各组演员在伞头的指挥下,一会儿成排,一会儿围圈,队形变化,穿插有致。

第五节地社火

“地社火”流传在秦岭以南的洋县、城固县、佛坪县一带,以洋县最为盛行。在宝鸡市千阳县称“地台社火”,咸阳市的淳化、旬邑等县又称为“地故事”。在陕西,社火是芯子、高跷、竹马、旱船、狮子、龙灯等的通称,是一种靠扮演、造型、技巧取胜的民间艺术形式。

1、“地灶火”与古时的驱傩仪式

“地灶火”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和欢迎。过去,每逢元宵节闹社火时,当地群众就自动出来组织地灶火,游乡串户,挨门拜年表演。特别是正月初五清晨进行的“扫五穷”活动,更显示了地灶火与古老的驱傩民俗有着密切的联系。

初五凌晨,社火头便组织七八个演员扮做门神、土地、张天师、灵官、财神以及福、禄、寿等神,然后敲锣打鼓挨门入室清扫。舞者手拿扫帚、鸡毛掸子,不停地在床上、桌下、门后、墙角清扫,示意将晦气和穷气扫掉。

2、“地社火”的组成

社火分大耍和小耍,一队地社火约三十多人,其中除了打击乐队外,包括灯头(即社火头),拨戏人(又称社火母子,即总导演)、拦门人(即前台总督),另有马牌(联络人)二人,其他二十多人,分别扮演所演剧目的各种角色。在传统地社火表演程式中,第一晚演出前,先由灯头率全体社火队去村外土地庙焚香敬神,祈求风调雨顺,万事如意。然后才能进行正式演出。

3、社火表演的精华

社火中的精华,是一种高难艺术,即在一个专用的桌子上,固定一根形状各异的拇指粗的钢筋,约两米高,用色纸在上面做出各种造型的东西,如棉花、果树、纺车、布机,龙、虎等世间百物,然后按其内容把男女小孩(年龄一般4~5岁)装扮成戏剧人物,站立顶端,少则一人,多者十余人。或并立,或叠置,或横卧,或倒立。有的双臂摆动,像在行走,有的似荡秋千,高悬在3丈虚空,场面惊、险、巧、奇。

4、“地灶火”传统的表演剧目

“地灶火”表现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据不完全统计,经常上演的剧目有一百多个。其中传统折子戏有《千里送京娘》、《保皇嫂》、《青石岭》、《三结义》、《五台会兄》、《秦琼卖马》等,也有取材民间生活、反映夫妻逗趣或劳动生产内容的小品,如《大婆娘点豆》、《花换布》、《三官锄地》、《亲家母打架》、《捉蛐蛐》、《打枣》、《追姑娘》等。

5、“哑巴戏”的表演

尽管各地社火称谓不同,但其表演形式和内容以及风格特色等基本一致,均是在热烈、欢快的锣鼓伴奏中,由两三个演员登场,不说不唱,仅依靠动作、手势、哑剧表演等手段,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故事情节,因而当地群众又称之为“哑巴戏”。由于故事内容基本上靠演员不停地跑动来表现,因而民间又称为“跑灶火”。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爱因斯坦传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爱因斯坦传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乐读经典(中等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乐读经典(中等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本书主要包含六个板块,分别是古诗韵律篇、现代诗风篇、名言警句篇、英语佳句篇、创业经典篇、高邮风情篇;作品主要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特点,撷取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部分精华和现代文明中的励志良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 雨点儿(青少年整本书阅读书系·名师讲读版)

    雨点儿(青少年整本书阅读书系·名师讲读版)

    本书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的经典童诗与童话合集,收录了入选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雨点儿》《阳光》等优秀作品。金波的作品诗中有画,那摇绿了树枝的风,那漂白了鸭羽的水,还有小鸟、蝴蝶和遍地的花朵都在报告着《春的消息》;金波的童话中有诗,那忙碌的雨点儿,如跳跃的音符,如诗歌的韵脚,好一派诗情画意。
  • 长腿叔叔(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长腿叔叔(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长腿叔叔》是一部充满爱与奇迹的成人童话。该书讲述了女主人公茱蒂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她早已经厌倦了孤儿院按部就班、枯燥乏味的生活。在她十七岁的时候,幸运女神忽然降临。茱蒂高中时的一篇作文获得了神秘的董事先生的赞扬,并决定资助她去读大学。她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位神秘的先生,只是偶然看见了他投在墙壁上瘦长的身影,所以茱蒂戏称他为“长腿叔叔”。上了大学的茱蒂犹如获得了重生,每天都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她一有空就会给这位神秘的先生写信,报告自己在大学里的点点滴滴。尽管先生很少回信,但她和神秘先生之间的联系却从未间断。
  •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3(上册)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3(上册)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3·上册 感冒俗称伤风,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指的是人体在一定诱发因素作用下,感染上致感冒病毒,从而出现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发热等症状。普通感冒潜伏期短,一天左右,起病较急,一般伴有轻度发热,体温多不超过39℃。常咽痛、头痛、全身乏力,并有鼻塞、喷嚏、流涕、胃不适等,有时有轻度咳嗽,如果无并发症,则多在3~5天症状减轻、消退。全年都会发生,以冬末春初季节较多。
热门推荐
  • 使用系统需充电

    使用系统需充电

    别人家的主角,英雄救美都是一言不合大打出手,打不过别人的他只能当街普法,嘴炮劝退。【说吧,你要多少度电才能喂饱你。】【先来它一个亿.】【你怎么不去抢?】为了给自家狗子充电他从南祸害到北,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冰河纪——冰河之上发现无名男尸,户外主播为何惨死冰原,是脑子的缺失还是观众的无奈,敬请关注本直播间,让我们跟随镜头走进主播的第一视角.【今天带代大家一起吃蓝蓝路好不好!那谁,放下那个包装袋,啊?!!已经吃了,算了,多喝点水别噎着。】其实这是一本正儿八经的科幻文来着,人类的过去与未来我们一起见证。
  • 恶魔首席的弃妻

    恶魔首席的弃妻

    从小到大都是平平凡凡的小人物方以桐,为人非常胆小,连进夜店的胆量都没有。可却在她结婚前一晚上被她准老公…抓奸在床?天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谁能来告诉她?为什么她会遇到这么狗血又不可思议的事情?“你让我觉得恶心。”黑白两道都称为魔王的封彦辰被自己将要娶进门的心爱女子扣上了一顶如此讽刺又大顶的绿帽。恨不得抽她筋,扒她皮,可是…“别再让我看到你,否则我一定会让你生不如死。”这句话说给她听,同时也是给他自己一个警告。既然对她下不了杀手,那就慢慢折磨她。如果再次见到她,他一定把他受过的痛苦加倍奉还在她身上,让她生不如死……一瞬间她从将要迈进豪门的美好灰姑娘变为一个被人人唾弃的弃妻,灾难也是从那一刻开始。
  • 阿长与《山海经》(经典悦读)

    阿长与《山海经》(经典悦读)

    《阿长与山海经/经典悦读》从鲁迅作品中精选了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的篇目,题材上偏向于作者年少的成长故事,对亲人、朋友的回忆、对生活经历的记录等,主要包括《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鸭的喜剧》《我的个师父》《琐记》《一件小事》《社戏》等。
  • 国色天医

    国色天医

    狼山里土生土长的小姑娘一朝进入朝夕生死不定的生死营中,出身卑微生如蜉蝣,却遇上一个个生命贵人,坚定且执着于活着。纵然乱世残酷冷刹,人命如草芥,她仍旧为小弱狼心中的朱砂痣,为安国禽兽王的心头血,为云国白衣仁君暗藏的明珠,更是是无人之巅帝王的国色天医!
  • 挟持全人类

    挟持全人类

    我叫唐玄奘,不是取西經的那個,是被困在遊戲的那一個。.由於系統在新手村出現BUG,於是為了補償我的損失,我獲得了一個特殊能力:厄運製造機。怎麼着?敵人在用排山倒海的攻擊技能打我的時候,我該讓他踩屎還是踩蕉皮?
  • 残颜公主

    残颜公主

    她,残颜;他,短命。一场被迫的婚姻,两颗心的沦陷。他要用她的命去救小妾。而那个因为失忆蛊,被她遗忘的人,却心甘情愿,舍命救她。“女人,你会忘记我。不过,记得,不管我在哪里,永远都会守护着你,直到你再也不需的一天。”
  • 最后的反攻

    最后的反攻

    【免费新书】我叫吴之凡。上天无意赐给我一个老婆。我的老婆叫蓝雪。蓝雪是卧底的女警花。从此后我的生活失去平静,我必须全力以赴捍卫我们的婚姻,即便十面埋伏危险重重,我也得奋力向前,维护我们的尊严。
  • 傲娇影帝之奉婚不可违

    傲娇影帝之奉婚不可违

    梅言瑾作为影视界中年轻一辈的实力代表者,颜值和气质放在那帅哥美女扎堆的娱乐圈中也是相当出众的,出道多年更是零绯闻,这让粉丝无比放心的同时也有人认为梅言瑾只喜欢男人。但是有一天突然有一个无名路人爆出来一张梅言瑾与一个女人相拥的照片。梅言瑾的大院发小们纷纷露出了老母亲微笑。粉丝:“这是假的,坚决是假的。”梅言瑾的工作团队以及经纪人:“这是哪个何方神圣,想见。”而远在西南的一众少年刚刚结束任务,悄悄的围坐在一起盯着手机屏幕上显示的一张图片:“这是队长没错吧。”然后才知道自己的队长被一头“猪”给拱走了。(甜宠,男女都强,本文所涉及到的都是虚构,请不要与现实所联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星奕英雄传

    星奕英雄传

    世间奥秘,纷繁万维。一沙中可见世界,万物中可得通法。一切皆握于至尊上帝之手。人者,只可寻宗而自处,难掌自身之命运。但,有机缘得天厚之辈,也可得尝所愿,或光宗耀祖,或逍遥宇内,或惩奸除恶,或雄霸一方,或终成眷属,或痴顽终老。本书所记之人,将游历四方,翱翔星海,遍寻强者,体察生灵,走出奇伟瑰丽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