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2700000007

第7章 篆刻艺术的兴起及发展(3)

林皋(公元1658年——1726年以后),字鹤田,一字鹤颠,福建莆田人,因官侨寓常熟,在虞山之麓筑“宝砚斋”。他精于篆刻,成熟很早,16岁时刻的印就被当时著名学者钱陆灿赏识,称他是“晚年印人中第一友”。他的篆刻师学汪关,所作章法简繁相参,疏密处理周详;刀法稳健,挺拔遒劲而不事修饰;篆法多用小篆、缪篆,古雅清丽,为时所重,当时的书画名家和收藏家王翬、恽寿平、吴历、高士奇、扬晋、马元叹、徐乾学诸人用印多出其手。久客太仓,为王时敏作印尤多。后人称其为莆田派;也有人将他和汪关、沈世和合称为扬州派;又因其印风与东皋印派相近而归入“东皋派”。

林皋的篆刻,当时对浙西一带影响较大,向他学习的人很多,但他们之追求林皋篆刻的形式,流为一种“习气”。林皋著有《宝砚斋印谱》二册。

高凤翰(公元1683年——1749年),字西园,号南村,山东胶县人。他诗书画印均有声于当时,八九岁时就爱好刻印,后来又精于诗书画成为名家,是画史上“扬州八怪”之一。他认为篆刻应直追古印,要洗去“图书习气”(大概指宋代那种盖在鉴赏图书上的印),所以他的印很雄健,拙中有势,具有个性,为世所重。55岁时因生病而右臂残废,就坚持用左手书画刻印,毅力惊人,并取号为“废道人”、“尚先生”。他的白文印很粗壮,而且用楷书入印,别有特色。还擅长雕琢砚台。他和郑板桥是好友,替郑板桥刻过许多印。著有《砚史》。“家在齐鲁之间”作于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雄浑厚重,朴拙大气,印文内容与他的里籍相符,应是他的自用印。高凤翰传世印章的实物仅有数件,故此印尤为世人所重。

沈凤(公元1658年——1755年),字凡民,号补萝、凡翁、谦斋,江苏江阴人。他是王澍的学生,博才多学,擅长诗、书、画、印。搜访古今名迹甚多。有一次,客人拿来汉印三千多方,沈凤日以继夜摹拟,篆刻更为进步。著有《谦斋印谱》。

高凤冈(公元1688年——1753年),原名翔,号西堂、稚堂,江苏扬州人。善画山水,能诗,工缪篆,篆刻师法程邃。

潘西凤(生卒年未详),字桐冈、悔桥,号老桐,浙江天台人。寓住扬州,也是王澍的学生,与郑板桥交往甚密,精于治印和刻竹。他与高凤翰、高凤冈、沈凤同在扬州,郑板桥辑有《四凤楼印谱》,其实,他们的篆刻风格并不“同”。他刻的“画禅”一印风格古朴,刀法刚劲。

汪士慎(公元1686年—1759年),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等,安徽歙县人,寓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他一生清贫穷困,但很乐观,淡然自适地过着“一椽深巷住,半榻乱书横”的生活。他的篆刻与高翔、丁敬齐名。54岁时左眼病瞎,67岁右眼又瞎,生活更为潦倒。但他常自我安慰:“从此不复见碌碌常人,觉可喜。”他用“心”来“观”世上的美丑,练习用手摸索写字作画,经过一番努力,“工妙胜于未瞽时。”金农看到他的草书大为赞叹,于是两人常在一起谈诗论画,互相鼓励。

“尚留一目着花梢”白文印,是汪士慎人生经历的传真写照。此印具有汉印整齐茂密的特点,篆法工稳自然,不随意增减,一任天成。在章法上,“尚”、“梢”二字较小,一头一尾,作斜角呼应。该印文字横画多,汪士慎在处理印面时,把右行的字形、笔画安排得清晰,用刀起讫分明,线条富于变化,把左行处理成漫漶朦胧状,这样两行一清晰、一朦胧、一工整、一漫漶,增加了该印的趣味。

巴慰祖(公元1744年——1793年),字予籍、子安,号隽堂、晋唐、莲舫等,安徽歙县人。工隶书,擅山水花鸟画,对书画古器的收藏极富,所仿青铜器,几能乱真。治印初学程邃,后来变更风格,改宗汉代古印,构思奇巧、章法绵密、字体工秀,得汉印之神而又有自己的面目。他的篆刻章法多巧思,风格不与程邃相同,形式多样,直追秦汉,在当时的影响较大,但可惜流传的作品极少。

所刻“己卯优贡辛巳孝廉”朱文印,篆体近寸:六朝、唐、宋之朱文印,但线条较粗,笔力厚实,稳健圆转,布局子和而谨严,规矩而不滞。“孝”上部拉长,以对称“己卯”占地,也使“廉”宇缩短些。印字形活泼,篆法和刀法均显得柔和、徐缓,体现了巴慰祖的风格。

丁敬(公元1695年——1765年),字敬身,号钝丁、砚林,别号龙泓山人、孤云、石叟、胜怠老人等,浙江钱塘人。

丁敬在青年时代就勤奋读书,颇有艺术修养。在丁敬的时代,篆刻艺术之风已在文人中非常盛行,但有很多庸俗不堪的作品,篆刻艺术在普及的基础上有待提高。那时大多数人是学以程邃为代表的“徽派”。在江浙,因受林皋印风的影响,同时有些人基础薄弱,没有领悟到前人精华,却吸收了糟粕,形成了一股竞趋时尚的庸俗习气。丁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脱颖而出了。

浙派兴起于清代中叶,与皖派一起被称为清代最主要的两大流派,其开山祖就是丁敬。

结习未除(清丁敬)

他好金石,工篆刻,家富收藏,学习秦汉印篆和前人长处,又常探寻西湖群山、寺庙、塔幢、碑铭等石刻铭文,亲临摹拓,不惜花重金购得铜石器铭和印谱珍本,精心研习,又不囿成规,因此技法大进。他擅长以切刀法刻印,作品苍劲质朴,独树一帜,别具风格,开“浙派”之先河,与蒋仁、黄易、奚冈等并称“西泠八家”,为“西泠八大家”之首。他的印谱,海内奉为珍宝,日本名士也争相高价购买。著有《武林金石录》、《砚林诗集》、《砚林印谱》等。

蒋仁(公元1743年——1795年),原名泰,字阶平,号山堂、吉罗居士等,浙江仁和人。

蒋仁比丁敬约小48岁,他非常佩服丁敬的篆刻,师法其法,并能以拙朴见长,有所发展。他的作品强调“神韵”,这种神韵要再胸中先酝酿,乘兴而成。所以赵之谦评他的篆刻:“神至处,龙泓(丁敬)且不如。”蒋仁常用颜体行书刻款,别具一格。

黄易(公元1744年——1802年)字大易,号小松、秋庵,又号秋影庵主。浙江钱塘人。

他的父亲黄树谷是诗人,因而从小受家庭教育,勤于治学。他亲受丁敬指导篆刻,作品风格雄健浑厚。喜欢研究六书、金石碑版,爱用汉魏六朝碑版文字入印。他常常把刻印当做检验学书功力的标尺。他还擅长篆隶书法和山水画。著有《小蓬莱阁金石文字》、《小蓬莱阁集》《秋景庵印谱》。

奚冈(公元1746年—1803年),原名钢,字铁生、纯章,号萝龛、蝶野子,别号鹤渚生、蒙泉外史、蒙道士、奚道士、散木居士、冬花庵主,浙江钱塘人。

他诗词书法都很好,尤其擅长画山水、花卉,篆刻也受到丁敬指导。他善于把书法理论用于篆刻,一洗宋、元印章中轻媚的习气。著有《冬花庵烬余稿》、《蒙泉外史印稿》。

龙尾山房(清奚冈)

陈豫钟(公元1762年—1806年)字浚仪,号秋堂,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他出身金石世家,对文字学深有研究,擅长画竹兰,书法得李阳冰,篆刻早年师法文彭、何震,后学丁敬,作品工整秀致,刻小印非常出色,其边款常作密行细字,功力极深。著有《求是斋集》、《求是斋印谱》。

陈鸿寿(公元1768年——1822年),字子恭,号曼生、曼龚、曼公、恭寿、种榆道人等,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篆刻师法秦汉玺印,旁涉丁敬、黄易等人,印文笔画方折,用刀大胆,自然随意,锋棱显露,古拙恣肆,苍茫浑厚。为西泠八家之一。著有《种榆仙馆印谱》、《桑连理馆集》。

赵之琛(公元1781年-1852年),浙江钱塘人。字次闲,号献父、献甫,又号宝月山人,斋号补罗迦室。

赵之琛是浙派篆刻的代表人物,继“西泠四家”(丁敬、蒋仁、黄易、奚冈)之后,入列“西泠后四家”(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前后四家合称“西泠八家”。篆刻拜陈豫钟为师,又取黄易、奚刚、陈鸿寿三家的长处;他能于多方面吸取艺术营养,对秦汉以及明清各家都善于取精用宏,在篆刻技法上可谓集浙派之大成。在嘉庆、道光之后声名卓著,效仿者甚多。著有《补罗迦室集》、《补罗迦室印谱》。

侠骨禅心(清赵之琛)

钱松(公元1818年—1860年)初名松如,字叔盖,一字耐青,双有铁庐、西郊、未道士、西郭外史、云山和山人、老盖等别号,浙江杭州人。

钱松的篆刻,受到浙派诸子尤其是丁敬、蒋仁等人的影响。但他在刀法、篆法上都有所蜕变,因而最终蹊径独辟,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他的用刀,以切带削,轻浅取势,富有顿挫起伏,故线条更为古厚生涩。他的一些以披、削用刀为主的作品,对吴昌硕有所影响。在篆法上,钱松方圆兼使,故面目丰富多样,意境极为高古。他在浙派中独树一织,这是钱松胜于同时代西泠诸家的独到之处。

翰墨缘(清钱松)

董洵(公元1740年--1809年)字企泉,号小池,又号念巢,浙江山阴人。

青少年时的董洵在私塾读书就开始学篆刻,并倾心于诗、书、画。他上师秦汉,旁收唐宋及明文彭、何震、苏宣、程邃及清丁敬诸家的优点。所作虽专法秦汉,但结构多变化,无妍媚之态,别有新意。刻款也潇洒自然。著有《小池诗钞》、《多野斋印说》、《石寿轩印谱》。

邓石如(公元1743年—1805年),初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遂以字行,后更字顽伯,因居皖公山下,又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安徽怀宁人。清代碑学开拓者和奠基人。邓派(亦属皖派)篆刻领军人物、细朱文发展转折人物。在中国书法、篆刻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

邓石如出生于寒门,又住在僻乡,见闻有限。后经梁巘介绍至江宁,成为大收藏家梅镠的座上客。邓石如住在梅家,如饥似渴地把全心倾注于琳琅满目的碑拓之中,花了五年时间,临摹过几百本碑帖,学成了篆书;又花了三年时间,把隶书学到手,终于成为清代杰出的书法家和篆刻家。他在书法上苦心钻研,悟出了“求规之所以为圆,与方之所以为矩者”的妙理,并运用到篆刻艺术上,创造了“圆劲”的一派,后人称为“邓派”,这在篆刻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创新。他还吸取罗聘“刚健婀娜”的画梅理论,灌注于自己的篆刻创作之中。“婀娜”是一种阴柔的美,如果片面地追求,容易变成纤弱;“刚健”是一种阳刚之美,把“刚”和“柔”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达到完美的境界。

一日之迹(清邓石如)

邓石如的朱文印,线条婉转,夸张屈曲,又很刚健;白文印也流动圆转,独创一格。他的篆刻艺术成就,在我国篆刻发展史上尤其重要的意义,这就是“印从书出,书从印入”,把篆刻与书法紧密联系起来。著有《完白山人印谱》。

吴让之(公元1799年——1870年),原名廷飏,字熙载,后以字行,改字让之,亦作攘之,号让翁、晚学居士、方竹丈人等。江苏仪征(今江苏扬州)人。清代篆刻家、书法家。

石寿斋(吴熙载)

他原是包世臣的入室弟子。善书画,尤精篆刻。少时即追摹秦汉印作,后直接取法邓石如,得其神髓,又综合自己的学识,发展完善了“邓派”篆刻艺术,他颇能领悟邓石如的“印从书出”的道理,运刀如笔,迅疾圆转,痛快淋漓,率直潇洒,方中寓圆,刚柔相济。其体势劲健,舒展飘逸,婀娜多姿,尽展自家篆书委婉流畅的风采,无论朱文白文均功夫精熟,得心应手,技术上已如庖丁解牛。吴让之在继承邓石如的基础上有所创建,特别是那种轻松淡荡的韵味,直达书印合一的神境。晚年运刀更臻化境,在浙派末流习气充满印坛的当时,将皖派中的邓派推向新的境界,对清末印坛的影响很大。吴让之亦擅书法和绘画,一生清贫。著有《师慎轩印谱》。

吴咨(公元1813年~1858年)字圣俞,又字哂予,号适园,江苏常州人。

吴咨生平博览金石文字、秦汉碑版,通六书,古文功底很深。篆刻宗邓石如,每印章法皆苦心安排,舒畅妥帖。能融会秦汉、宋元,印文处理善变化,分朱布白颇灵巧,平中有奇,奇不失稳。喜用金文款识字入印,流动飘忽,别有情趣。

赵之谦(公元1829年-1884年),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伪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浙江绍兴人。中国清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

赵之谦的篆刻成就巨大,对后世影响深远。尽管赵之谦一生所刻不到四百方印作,但他已站到了清代篆刻的颠峰。其中诸多的历史经典,影响着后来的吴昌硕、黄牧甫、齐白石、赵叔儒、易大厂等篆刻家,直至现在这一百多年的整个篆刻史。

他的篆刻开始学浙派,后来又学邓石如一派,由于写得一手好篆书,又擅长绘画,在北京又致力于文字训诂和金石书画考证,所见极广,篆刻突飞猛进,创造了自己的风格。

同类推荐
  • 十五少年漂流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十五少年漂流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学校体育运动会的准备工作(上)(学校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实用方法)

    学校体育运动会的准备工作(上)(学校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实用方法)

    学校体育是加强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练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对青少年品德陶冶、智力发展、审美素养的形成以及学生体质的增强和国民健康素质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冒险追踪记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冒险追踪记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傲慢与偏见(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傲慢与偏见(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夜航

    夜航

    《夜航》是一本关于暴风雨、星空和寻找的不朽浪漫小说,被全球亿万读者誉为非常值得收藏的书。在这部惊心动魄的故事里令我欣喜的是其中的高贵气概。人的弱点、自暴自弃、失落感,我们充盈于耳,今日文学太擅于揭露它们了,这才是更需要有人给我们指出的。小说并不是在讲述一段冒险失败引人同情的故事,而是在展示人类的力量。如果没有一批坚毅的先驱,夜航事业怎么会从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成熟。在小说的结尾处,面对一次夜航失败,牺牲的飞行员里维埃被作者描述为伟大的、凯旋的,“他肩负着自己沉重的胜利”。《夜航》中来自黑夜这半个世界的守夜人用他们的奋斗故事告诉我们:幸福是获得的过程,是对责任的承担。里维埃与飞行员们的幸福与我们日常所说的个人幸福不同,即便非常清楚每一次夜航都是生命的冒险,但是这群志同道合的人为了航空事业,为了征服黑夜而不断进行着战斗。
热门推荐
  • 神祇起源

    神祇起源

    神临之变,结束属于科技的末法时代,开启属于修神者的神临时代。当神话时代中神灵们的力量,被人类通过解封基因奥秘一一重现,陆青书一个神临时代的弃儿神秘重生,获得开启仙道的契机。他将力挽狂澜于即倒,为族群逆天改命,还是仙道独行?神与仙,究竟是造物主,还是基因更强的人类?人类,究竟是神仙创造,还是基因退化后的仙神?仙神起源,进化之秘,这就是神话封仙的故事……书友群:企鹅群747339059
  • 故事会(2016年1月上)

    故事会(2016年1月上)

    旅途无聊怎么办?看《故事会》。赋闲在家怎么办?看《故事会》。书价虚高,又想看故事,怎么办?看《故事会》。《故事会》汇集了我国时下最精彩故事,每个故事具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和恒久趣味的特点。
  • 如果可以,我也想嫁给初恋

    如果可以,我也想嫁给初恋

    我曾确定他也喜欢我。那个初恋,谢谢你呀,虽然、我们只属于那段时光。
  • 太上九赤班符五帝内真经

    太上九赤班符五帝内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仙界归来

    仙界归来

    仙界一代通天巨擘魂飞魄散,一缕魂魄回归到地球上原本的身体之中,唐修惊讶地发现仙界过去了一万年,地球上才过去了一年时间。
  • 你是成长的光

    你是成长的光

    “白然也不知何时,就突然爱上了人间烟火,市井里的味道。可以是吵杂的,比如叮铃叮铃的电车和夹着公文包的脚步声。也可以宁静的,像雨后泥泞却依旧热闹的傍晚,夕阳支起最后的一束光,下班的人们赶回家的晚饭。”高中的时候的他们,虽然行为能力像孩子一样单薄,但成长的内心却早已成熟。他们在努力的爱上这个世界,背负起家庭的负担,承担起爱的责任,在错与纠错之间成长。这样的年华,注定了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纯净的半成年。
  • 逆命神魔

    逆命神魔

    从一个被人抛弃的高中生,到被人仰慕的绝世强者,他不信命,更不信天命,即便是命中注定他也要改变,一切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不受天的控制,不受命的束缚!
  • 系统是暖男

    系统是暖男

    见过逗人玩的系统吧?见过来报仇的系统吧?见过养成系统吧?见过攻略系统吧?那你见过整天想着和宿主恋爱的系统吗?!系统君:我是个会卖萌,会深情,会认真,会做饭的暖男,姑娘,要来一个吗?
  • 李希凡文集(第五卷):艺术评论集

    李希凡文集(第五卷):艺术评论集

    《李希凡文集(第五卷):艺术评论集》共收录作者关于艺术评论方面的文章83篇。主要为两个部分:一是在作为被*钦点的“小人物”登上历史舞台之后,李希凡先生从1955年至1986年在《人民日报》文艺评论部工作期间,发表的大量文艺评论以及戏剧电影评论文章。二是1986年后,李希凡先生出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担任《中华艺术通史》总主编,他对于《通史》的编纂、革命历史题材剧的改编、古典名著的影视改编等,发表的颇有影响的文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