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义”的沙哈尔老师
知道沙哈尔老师有过这样的经历之后,我渐渐对自己的一些没有得到优异的科目有所释怀了。
11岁放弃自己的篮球梦之后,我开始打壁球,那段时间我每天都打壁球,我的生活也是围绕壁球展开。每天跑步,打球,上学,放学,打球,锻炼,写作业,睡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得很艰苦,不过身体上的痛苦始终比不上心理上的疲倦。我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没有休息,始终感觉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以致到了关键比赛就紧张无比,输掉了本该赢的比赛。每次我都告诉自己,如果我能赢得这个比赛,我就会开心,会平静,因为我付出了这么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最后我打进了以色列全国壁球比赛的决赛,但是却输掉了。数月以来,我都沮丧万分,即便我是打进决赛的年纪最小的选手,即便我击败了排名比我高的选手。但是我还是继续坚持努力训练,后来我又打进了决赛,这次我赢了。
那个时刻我高兴万分,对自己说,这所有的都是值得的,因为我终于可以开心了。我和家人朋友一起外出庆祝,4个小时后我回到了家,睡觉前我想再次回味一下经历过的喜悦和兴奋。我坐在床上,难受感又回来了,我哭了起来。这不是喜悦的泪水,而是无助和痛苦的泪水。我以为这仅仅是大喜之后的大悲,会很快过去,但是它一直没有退去。数周后,我告诉自己,我要成为世界冠军才会真正的快乐。
我去了英国,去模仿世界冠军的训练方法。他每天跑7英里,我就跑7英里;他每天在健身房锻炼3小时,我也跟着做。有时我会成为他的陪练,训练越来越刻苦,不过提高也很大。半年后,我已经成为了他的固定陪练,跟随他到处旅行比赛。不幸的是,伤病找上了我,还好不是严重的伤病,我依然坚持刻苦训练,一直坚持了4年。伤病越来越重,直到20岁时,医生告诉我,你可以继续职业壁球生涯,不过背部必须做手术;要么就干脆放弃。于是,我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考到哈佛读大学。
沙哈尔老师进入哈佛前的经历竞如此曲折,这是我们第一次听他如此详细地分享这一段遇见幸福课的过程。
在这里,生活又开始重复,不过不再是壁球,而是学习,它成为了我生活的中心。但是那种难受感又回来了,我对每篇论文都要求完美,每项作业必须毫无瑕疵,我变得不再快乐。大二那年,我对自己说:够了,虽然这里有最好的学生,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学环境,但是我一点都不开心。这和外部环境无关,肯定是我自己出了问题。就在那时,我决定把焦点转移到哲学和心理学,想知道快乐的意义,我如何才能变得快乐。后来我才知道,自己是完美主义者。
原来老师也是完美主义者!事实上在哈佛,有很多人都有完美主义的情结。可能是因为他们本身就很优秀,所以倾向于各方面都做得最好;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害怕失败,所以即使是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也力求尽善尽美。相信当同学们知道沙哈尔老师有过这样的经历之后,我渐渐对自己的一些没有得到优异的科目有所释怀了。
没人可以冒犯你的“安全底线”
追求完美的人可能过于“执着”,少了一些变通的智慧。当一件事情没有做好的时候,他们的心理安全感会大大降低。
完美主义者通常不愿意接受自己做不好一件事情的事实。内疚和自责会让原本优秀的他们长期生活在失望之中。沙哈尔老师的运动生涯中就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追求完美的人可能过于“执着”,少了一些变通的智慧。当一件事情没有做好的时候,他们的心理安全感会大大降低。
沙哈尔老师用一个故事说明了什么是“心理安全感”。
以前我有一位师姐,艾米,做的论文是关于医院医疗过失的调查。如何减少医疗过失率?它不光会造成物质上的浪费,更会威胁病人的生命健康。她的导师,海克曼曾经对团体组织做过调查,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这些团体组织会表现的更出色。于是,艾米想将导师的研究结果应用到自己论文中,想证明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比如更好的团队合作,更有效的指导等,医院的表现会更出色,当然这是导师的结论,除此之外,医院的医疗过失会减少。
很长一段时间的辛勤工作后,她将结果报告给了导师,数据分成两组,一组是执行了那些特定条件下的医疗过失率,一组是没有执行特定条件。
导师却表示质疑——她的研究结果很有价值,不过与期待的相反。那些执行特定条件的医院,医疗过失率反而上升了。这在其他领域都已经得到证实。好吧,既然数据没错,我们必须尊重结果,现在回到医院去找出现这些结果的原因。
她回到医院,突然意识到了问题所在:那些医疗过失率上升的医院并没有出现更多的医疗过失,他们只是汇报了更多的医疗过失;事实上,那些纸面上医疗过失率降低的医院,出现了更多的医疗过失,他们只是没有汇报而已!毕竟过失可大可小,有些可以隐瞒,有些却包不住。他们的主要错误是没有汇报出来。
于是,艾米的研究方向变成了“心理安全感”,意思是:你在工作中谈论或者汇报错误、过失时感到的安全感。
那些“心理安全感”水平较高的组织,员工不惧怕谈论出现的种种过失。他们是学习型的组织,懂得如何从失败中学习、成长。
不论是作为领导者管理团队,还是作为父母管理孩子。如果被管理的一方和你讨论错误的时候感到安全,他们就不容易走进“完美主义”的怪圈,因为他们不害怕错误,敢于面对它,就更容易取得成功、获得快乐。华盛顿砍断了爸爸心爱的樱桃树,他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样说明他有很不错的心理安全感,而在他的人生成长中也会经历无数次类似“无心犯错”的故事,他只要勇于面对,就能从中收获不少东西。
完美主义的人缺少的正是心理安全感。他们如果觉得自己一旦承认不能做得很好,就会被他在意的人轻视或者批评,而这归根结底是一种逃避问题的态度。
有目标,就有快乐生活的动力
其实,达成目标本身不会给我们带来快乐,达成目标的过程才会带来快乐。
目标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如果你能够正确回答这个问题,你就不会被“完美主义”禁锢。
正确理解目标,能让人快乐。而错误地把目标的达成当成衡量自己的标准,你就会成为一个痛苦的完美主义受害人。
什么是正确理解目标呢?
其实,达成目标本身不会给我们带来快乐,达成目标的过程才会带来欢乐。哈佛学生曾就东西方的快乐文化展开过辩论。双方有很多共识,不过有一点分歧是关于目标的。东方佛教认为人们应该追求一种无欲无求、很自在的状态。沙哈尔老师觉得这是一种很理想的状态,不太现实。排除那种每天静默8小时,坚持30年的人,作为普通人类,不太可能实现这种出世的状态。西方人设定目标,比如想赢得冠军,想在银行谋职等,是一种追求,对成功和幸福感都很重要。
但是,东西方相同的地方是着眼于现在。而目标的作用正是解放自我,享受现在。
当你在路上漫无目的的瞎逛时,肯定不如目标明确、有终点的旅行那般快乐,后者更能让人欣赏旅途中的风景,而漫无目的地旅行可能只能享受那种焦虑的心情——当然,刻意的漫无目的本身就是一种有目的的行动了,和这里说的“漫无目标”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