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8400000019

第19章 情丝离殇--独酌爱情苦酒(3)

鲁迅一走,许广平也是命苦的人,失去了丈夫,自己一个人带着孩子,因此,在萧红心中,她觉得最痛苦的就是许广平了,她吩咐萧军说:“既然住得很近,你可替我多跑两趟。别的朋友也可约同他们常到她家去玩。鲁迅没完成的事业,我们是接受下来了,但他的爱人,留给谁了呢?”

她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心细如尘,又敏感如丝,她体会到更多的痛,也同样能够体会更深的爱。她看任何东西,总是很透。

她想着给鲁迅出版全集的事,认为中国人集中国人的文章总比日本人收集得方便,而日文版的鲁迅全集11月份就可以出版了。这使她佩服不已,因之也更加焦急,跟萧军说,她要找胡风、聂绀弩、黄源诸人商量立即做起来。她觉得,自己应该为鲁迅做点什么。

萧红没有按约定的期限在东京住满一年,她提前回国了。此刻的她,已经归心似箭,再也容不得在东京驻足。

12月间,大约萧军曾经写信劝她归去,所以她会在几封信里一连谈及,但是,声明还没有这个意思。当时,她的弟弟张秀珂已经到了上海。

也就在这时,情势发生了变化,萧军再度坠入爱河了。是他的甜蜜再恋,却是他的晴天霹雳。

萧军在晚年承认说:“那是她在日本期间,由于某种偶然的际遇,我曾经和某君有过一段短时期感情上的纠葛--所谓‘恋爱’--但是我和对方全清楚意识到为了道义上的考虑彼此没有结合的可能。为了要结束这种‘无结果的恋爱’,我们彼此同意促使萧红由日本马上回来。这种‘结束’,也并不能说彼此没有痛苦的!”

其中说的“某君”,就是离日返沪的许粤华。

萧军也同样有他的痛苦,在这期间一个人拼命地喝酒。黄源把他喝酒的情形告诉了萧红,她看不清他埋藏在深海的心,所以她也只能心系他的健康,这样对他说:“清说,你近来的喝酒是在报复我的吃烟,这不应该了,你不能和一个草叶来分胜负,真的,我孤独得和一张草叶似的了。我们刚来上海时,那滋味你是忘记了,而我又在开头尝着……”

她一遍一遍地尝着苦。一片草叶,迷失在一程又一程的跋涉中。

大约启程回国前夕,萧军在信中向她坦陈了自己的隐情。对此,萧红表示出了唯“五四新女性”才有的理解和宽容。她说,发生在男女之间的爱情,只要是真诚的,哪怕带着点“罪恶”,哪怕对她构成了侵犯,她也是可以接受的。她崇敬真正的爱情,甚至于这种爱伤害到了她的感情。

再经受尘世一番又一番风雨后,她心中的智慧之光渐渐苏醒。漫漫前路,她将不会再度迷失。

4.疯长的墓草

1937年1月中旬,萧红回到上海。

第一次来上海,这里是异乡;如今再一次来到上海,却是归乡客。同样的地方,同样的风景,却再找不回当时的心情。所有爱与伤愁,散在时光的长河里,随着浪潮奔流到海。

萧红和萧军把家从北四川路搬到吕班路,住进一家由俄国人经营的家庭公寓里。

吕班路是一个很有劲的地方,行人很少,周围一片静寂。弄堂里是一排西班牙式楼房,里面有些空房出租,房客大多是白俄,许多文化人,包括一群东北作家都集中居住在这里。

安顿下来以后,萧红就去拜谒鲁迅墓。

阴沉的天气,如同萧红阴霾的心,沉甸甸的,却找不到一个发泄的出口。落叶簌簌地飘着,萧红和萧军踏着走进万国公墓。在墓前,她看见了鲁迅的瓷半身像,看见了地面上许多巳经枯萎的花束,但是她却偏偏觉得那花是美的。因为回忆似乎总是比现实珍贵。

四周长满了青草。她想象着,再过一些时日,墓草就将埋没了墓碑。

萧红将手中的鲜花轻轻放在上面,又在近旁拔了一株小小的花草,竖在墓边的泥土里。然后,她对着鲁迅墓深深鞠了一躬,低下头,默默垂泪,泪点破了心海,回忆一圈一圈地涤荡。使得她心中涌出一阵阵几近崩溃的

离去时,刚刚走了几步,她突然急转身,奔到鲁迅墓前,扑倒在地上,放声痛哭起,情感太深,也就没有了坚强的力气。

生活还是要过,未来的路还是要走,咽下悲伤的泪,她依然要更加坚强地走着她的人生的。

回国以后,萧红的一头烫发又变成了平顺的短发,穿着也十分朴素,完全回到了过去的样子。发型和着装可以回到过去,可是时光易逝,难再倒回,她再也回不到过去的光景和心情。

她在文坛的地位可跟从前大不相同了。许多刊物向她约稿,许多活动请她参加,显然,她和萧军已经进入了名作家的行列。

开始时,她努力振作,看上去要比刚到上海的时候好很多,她一心都扑到了文学上。然而,似乎所有美好的时光总是太短暂。

萧红的心中始终方不下旧时光,哈尔滨时代是她所纪念的,“牵牛房”的一段日子,始终是她心里的一片抹不去的阳光。如果能回到从前那般单纯的境地里去,该有多好!她常常在心里这样念着、盼着、回忆着。却眼看着现实把回忆里的甜美梦境推倒。

许粤华怀了孩子,得做人工流产的手术。这样,萧军便忙着照顾她,无暇顾及萧红了。

文艺界的活动,萧军多是自己应酬去,编刊物也是以个人的名义进行的。他们不常在一起,作家白危在马路上见到他们,也是一前一后地走着,萧军大踏步走在前面,萧红在后面跟着,并排走着的情况很少。一对原本相爱的人,渐渐分离成了两个独立的个体,过程中的疼痛,也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够懂得。

当两个人都各自独立,彼此的棱角会互相划伤。

张秀珂曾经回忆说,他经常见到两个人起冲突,而对于两人之间的冲突,萧红一直抱持沉默的态度,即使对胞弟也不愿说出真相。

强者使用暴力,弱者作心理的抵抗,就是这样,两个人才能够得以维持表面完美的和平。

有一个日本作家来到上海,特别想见见许广平和一些进步作家。在一家小咖啡室里,聚集了萧军、萧红,还有另外几位。梅志、靳以……他们都见证了家庭暴力的事实。

萧红的右眼青紫了很大的一块,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怎么啦,碰伤了眼睛?”

“我自己不加小心,昨天跌伤了。”萧红平淡地回答,又补充说道:“黑夜里看不见,没关系……”

“什么跌伤的,别不要脸了!”萧军在一旁得意地说,“我昨天喝了酒,借点酒气就打她一拳,把她的眼睛打青了!”

“不要为我辩护,……我喝我的酒……”他就是这样的决绝,完全不给她为他辩护的机会。

萧红的眼中涨满了委屈的泪水,一份感情,走到了如今的境地,怎么能不让她伤心。

萧军是个决绝之人,爱的时候,情深意切,舍尽生命的待她。然而,当爱随着岁月逝去,他便匆匆撒手,不留办点情分。

萧红,从爱,到伤害,都一分一分地用力承受。

这样一对角色,似乎是浓缩了世间不少眷恋的影子。

时间仿佛倒退到一年以前,萧红又常常一个人往许广平那里跑。然而,这个时候,鲁迅已经不在了,她也再不似从前的那个萧红了。物是人非,她无法回到最初,她只能在这份越走越冷的感情里,体味亘古的荒凉。

她一去,又是一坐半天。她的痛苦,只能向许广平一个人倾诉。这时,许广平就像母亲一样,安慰她,让她在跟前慢慢地舔自己的伤口。当她诉说着的时候,有时遇到梅志进来,也并不避忌。

朋友们都知道,对于二萧之间的感情事,他们也是无力回天,情易逝,人还在。他们劝慰萧红,希望她珍惜身体。

朋友们的劝慰,萧红当然是很感激,然而,内心的伤痛依旧无法抹平。

快乐的时光又总是那么的短暂,痛苦的时光总是会被恶意的拉长。萧红只能独自度过这段难熬的日子。

她尽量地让自己沉浸在写作中去,专注到另一件事中,心中的愁苦偶尔也能放一放。想法是好的。可是每当提笔写到一些感性的情节时,她又很不自觉地会想起来,情绪时不时地再心中汹涌地波动,痛苦堵住了她的胸口,闷得她好似要难以呼吸。这时候,她会从屋子里溜出来,像一个无主的孤魂,在街上游荡着,任周围人声车声总耳畔掠过,任一段段街景从眼风中流走,她荒凉空旷地望着远方,穿越时光,走进回忆里……

鲁迅逝世时,许粤华同胡风、黄源、周文和萧军等一起值夜守灵;从她以雨田的笔名发表的纪念鲁迅的文章看,她对鲁迅有着很好的理解。再加上在日本时她对自己关爱有加,所以

一天,萧红到黄源家去,正好遇见萧军在同黄源、许粤华夫妇说话。但是,萧红一出现,他们的谈话就突然停止了。萧红向许粤华招呼道:“这时候到公园里去走走多好呀!”见到许粤华躺在床上,窗子敞开着,她说:“你这样不冷吗?”说着,要把大衣给她披上,黄源说话了:“请你不要管。”

萧红沉默,心中却很不是滋味。

她想: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呢?为了对待萧军,竟然拿我出气了。可是,我们之中谁和太太们的友谊不是建立在做丈夫的朋友身上呢?谁不是一旦和朋友决裂,就连同太太作为一体而摈弃的呢?

萧红忽然看清楚了自己,和作为男人的附属物而存在的事实,一种悲凉之感。

如今种种,她的心中更是诸多感叹。感一段韶华易逝,叹一声情字两难全。

她同萧军的爱,经历了种种辛苦,好不容易得来,因此,她心中一直有一种不灭的信仰,就算是在日本时,对于和萧军的爱,萧红还有些自信,总以为他们的爱,在苦难里已经融为一个整体,也就不会轻易被割离的。生生割离的剧痛,她是不能承受,而萧军也同样如此。

所以萧红回来,她要以独立地展示自己,希望自己曾经选择的男人也同样地选择她,而且无悔于这种选择。这是她的自信,也是她的性格。他相信萧军会欣赏这样一个独立的自己。

然而,情运难测,她所有关于萧军的爱的幻想一一幻灭。萧红终于发现,萧军没有悔意,他不但不爱她,甚至连起码的尊重也没有。爱已从指缝中流走,摊开手,满是伤痕。

萧红始终还是没办法公开决绝地与萧军分手,她还是没办法承受这样隆重正式的分离。然而,情已至此,已经无法再继续,进退两难之间,她选择了逃离。

她想到去北平,住一段时间再作打算。总之,她要离开上海,离开萧军,以及他的朋友们!

她把前往北平的想法正式向萧军提了出来,至于理由,仅说是出于怀念而已。从现在开始,好像她变得不那么坦白了,经历了太多伤害之后,她已经渐渐学会保护自己,将自己的心事藏匿起来。

萧军虽然对北平的印象并不算太好,为了弥补对萧红的过失,也就同意了她的决定,让她先到北平,自己随后再到。

近期,他虽然变得粗暴,但是旧情旧事,他是不能不系念的,陪萧红在北平住上一段日子,或许会生出一点感情来,至少两个人的关系不至于太僵。

同类推荐
  • 曹操:逐鹿天下五十年

    曹操:逐鹿天下五十年

    朝堂之上,大奸大忠者都差不多,唯有曹操大不同!曹操一直是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这样一个官宦子弟,却趁着时代之机,于黄巾起义时崭露头角,统一北部中原,成就了不朽的功勋。曹操,一个惯用计谋,权术的人,往往将对手整得焦头烂额,他做事不虚伪,敢作敢为,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有情怀的人;同时,曹操也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猜忌心极重的权臣,也是一个柔情万丈、诗才横溢的普通男人和诗人。
  • 安全保护证(小经典系列)

    安全保护证(小经典系列)

    《安全保护证》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著名诗人、作家帕斯捷尔纳克40岁以前写的第一部自传体随笔,该书是在奥地利作家里尔克的影响下创作完成的,作者在自传中大量地阐述了自己对艺术创作的看法。它带领读者穿过一个隐晦的回忆录作者的散文的迷宫,进入诗人的内向性的核心。在书中,作者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感受和联想,随处可见;他的文笔同时还具备一种通感式的感受力,能轻松跨越人与事、自我与世界的界限,游刃有余。
  • 梁漱溟人生智慧书

    梁漱溟人生智慧书

    梁漱溟先生提出了自己的志愿:愿终身为民族社会尽力;并愿使自己成为社会所永久信赖的一个人。在确立了这个志向之后,他的生命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不断地为家国民族而四方奔走,风雨无阻,毫不游移。一条清晰的人生轨迹呈现在后人面前。
  • 人民艺术家李默然

    人民艺术家李默然

    本书详尽地描述了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的人生和艺术道路,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这位曾经是只有小学三年级学历的苦孩子,经过极其艰辛的努力,创建李派话剧艺术,终成一代大师的过程。特别对经典作品《甲午风云》《报春花》《李尔王》《夕照》等的创作细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再现,既有花絮趣事,又有艺术珍闻。
  • 中国大政治家的故事

    中国大政治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热门推荐
  • 本心斋疏食谱

    本心斋疏食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飞仙武神传

    飞仙武神传

    武林大会?呵,一个能打的都没有;武林四泰斗?哎,徒有虚名罢了;扫地神僧,嗯,有两把刷子啥?问我怎么这么牛?因为我是外星人,在我面前你们都是战力为五的渣渣当传统武侠遇上外星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各位看官请慢慢看来~
  • 自励:成就强大的自己

    自励:成就强大的自己

    《自励:成就强大的自己》论述如何达观生活,实现自信人生。指出自励是一种坚忍,一种风范,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一种超然的人生境界。学会自励,能在失败与挫折中磨炼出一颗坚强的心,是每个渴望成功的人必备的要素。《自励:成就强大的自己》旁征博引,列举事例,使读者于轻松阅读中告别烦躁、焦虑和不安。
  • 我爱你,我有罪

    我爱你,我有罪

    产房里,我难产九死一生,他却搂着小三站在我面前。我以为怀孕期间丈夫出轨,已是最大的痛苦,谁知这只不过是阴谋的冰山一角!--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星际之超能女汉

    星际之超能女汉

    米满儿才刚招到人手,准备大展宏图,结果却食物中毒,刚起步就下线!(短暂的女汉人生,就不多做解释!)
  • 成功要读心理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成功要读心理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人生在世,内心深处总希望自己有所成就,希望自己能够成功。其实成功并非一场竞赛,也不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它是你生来就具有的权利。每个人内心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禀性和天赋,你只要按照自己的禀赋和天赋来发展自己,不断地去努力奋斗,就不会埋没自己的潜能,就能获得应有的回报。本书从心理学角度告诉读者在成功中要注意的细枝末节,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自我认知心理学、目标心理学、兴趣心理学、逆境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思维心理学、潜意识心理学、性格心理学、习惯心理学、气质心理学、情绪心理学、记忆心理学等与成功有关的重要心理学知识,为广大读者提供走向成功的实用方法和技巧,解决那些阻碍成功的心理弊端。
  • 龙灵之约

    龙灵之约

    魔神族强势,压迫各组。在万年前龙族和人类约定每隔万年让龙族皇子帮助人类。人类即将灭绝,怀有龙灵血脉的孩子为了活下去为了族人,伙伴。会成为人类的希望吗?
  • 生命册

    生命册

    《生命册》作者李佩甫习惯于从中原文化的腹地出发,书写平原大地上土地的荣枯和拔节于其上的生命的万般情状。在他的笔下,乡村与城市、历史与现实、理想与欲望并置,其试图从中摸索出时代与人的命运之间的关联。《生命册》中,既有对二十世纪后半期政治运动中乡民或迎合或拒绝或游离的生存境况的描摹,亦有对乡人“逃离”农村,在物欲横流的都市诱惑面前坚守与迷失的书写。而横亘在所有叙事之下的,则是古老乡村沿袭而来的民间故事和传奇。在这里,民间世代相传根深蒂固的意识已经植入“背着土地行走”的“城里人”的灵魂记忆中,为“城里人”在新的价值观面前的迷茫和困顿提供了某种意义上的反哺和滋养。
  • 享利四世(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集)

    享利四世(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集)

    《亨利四世》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中最成功、最受欢迎的一部,被看成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代表作。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反映亨利四世和他的王子们与反叛的诸侯贵族进行殊死斗争的过程。莎士比亚突破传统历史剧多条线索交织发展的网状结构,采用了两条线索平行发展的结构——以亨利四世为代表的宫廷生活线索和以福斯塔夫为代表的市井生活线索。
  • 快穿之一切随缘

    快穿之一切随缘

    (女主表面佛系+逗逼,实际偏执+牛逼。1v1爽文宠文大甜小虐。)木舒榆对待生活的态度就是一切随缘。她只想晒太阳谁知道一不小心绑定了一个系统,攻略?逆袭?不存在的!系统:人家宿主哪一个不是殷勤攻略的,为什么它的宿主就喜欢晒太阳。木舒榆:什么?三千世界崩溃了就没有太阳了?来来来,赶紧的!干完好晒太阳。木舒榆:什么?谈恋爱?不存在的!她只想晒太阳!某男:舒舒~我叫太阳,来吧,给你晒。QQ书友群:1084934923欢迎小伙伴来玩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