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听差人回来详细描述,大喜过望,顿时对这个“行将就木”的病老头放松了警惕。但是最后,司马懿来了一个大翻身,司马家夺了曹家的江山,他的儿子建立了晋朝,取魏自立,成了江山的主人。虽然司马氏成功地避过了这一招,但从过程来看,也的确惊险,由此更加说明这一招的厉害之处。
历史上另一位打仗很厉害的名人是南宋的岳飞,他可就没这么幸运了。他的军事才华极高,战场上打得金兵抱头鼠窜,闻岳家军而胆丧。岳飞的职业技能和工作素质确实高,但是在处理同事关系方面,他是十足的一位“小学生”,缺乏人际交往智慧,不懂“讨好”之道,既得罪了皇帝,也得罪了不少同僚,还不受江南地主阶层的喜爱。
他的梦想是北伐,迎回二帝。这个梦想是他自己的,却损害了一大群人的利益,所以大家都不认同。皇帝想:“你把那两个窝囊废接回来,让我怎么办?我这皇帝还当不当?”同僚想:“你把功劳都立完了,还有我们的份吗?”江南的那群地主算的则是经济账:“我们出钱让你北伐,拿下的土地又不归我,这种亏本的买卖我们不干!”
诸多因素综合起来,决定了赵构和秦桧想收拾岳飞。但他们的第一步不是派几个钦差把他五花大绑扔进监狱那么简单——那样军队还不造反了啊——而是升职!
他们把岳飞从宣抚使升为了枢密副使,名声是好听了,官位挺高,估计薪水也涨了。但是,兵权没了。从此以后,岳飞的手下一个兵都没有,这就在程序上先断了岳飞领军造反的合法性。
军权没有了,岳飞就没有办法正大光明地调兵。然后就是分解岳家军,把岳飞的心腹和老兵旧将们分别调开,零散地插到各军,使其形不成合力。这些事都做得差不多了,才把岳飞送上了风波亭。可怜一代名将,被“升职”这一招给整下了马。
你职位升了好大一截子,实权却降得更多;名声高了,薪水多了,说话的声音却弱了。关键就看你升的什么职,把你调到了哪个部门,掌握哪一类资源。如果从副经理升到经理,从经理升到总经理,那没话说,这不光是职位升了,权也大了,但如果是从市场部调去了人事部,从市场主管升为行政总监,不好意思,级别是高了,但你的权没了,因为你从一线部门的实权人物变成了二线部门两手空空的花瓶。
这样的升职,让你哑巴吃黄连,有苦也说不出!由此可见,在职场中,整人的办法除了降职开除,还有升职。可以说,升职整人法有时比降职还阴险狠辣。因为罢官免职,顶多甩手不干,落个清闲,没有名利了但也没了“头衔”上顶着的风险;降职叙用,还可以戴罪立功,有翻盘的机会。但是,如果想整你又给你升职,那结果往往就是最坏的了,因为对手是想把你从他的地盘上连根拔除掉,并且不准备给你一丁点翻身的机会。
“谁是你的老板?”
要职位不如要资源,这是生存的至理;要名声不如要实惠,这是混社会的真理。有的人坐在很高的位置上,背后却是悬崖;有的人椅子很破,却上能通天、下能入地。职位的高低无所谓,关键是他的背后站着谁,他控制了多少资源。
为什么说有些职位不高的人,他们握在手里的实权和拥有的能力反而不小呢?因为权力的评价标准,不是看你戴了多大的帽子、坐了多宽的椅子,而看你的手能伸多长,是遮了半边天,还是只遮住一小块云彩。
打个比方说,一座学校的名誉校长,肯定不如他手下的教导处主任实权大。一家公司的副总经理,也肯定不如级别在他之下的财务总监工作起来更有成就感,因为一家公司可以有四五个副总经理,但只有一个财务总监。
能量大小的区别,就在实职还是虚职,对具体事务有无影响力,还有这个人的背后站着谁,谁是他的后台,或者他拥有多大的权力,能做成多大的事。很多人这辈子只能做一个小小的芝麻官,可他的触角能达到的范围、他能散发的能量,比一些所谓的大领导范围更广更大,也更具体。
就拿古代的宫廷来讲,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大企业。皇帝身边一个割了命根的小太监,不过是一个伺候皇帝老子吃喝拉撒睡的“保姆”,却能把朝廷大员的小命捏在手里。几句好话能让一个人平步青云,几句坏话能让丞相级别的高官丢掉乌纱帽,甚至掉脑袋。当着很大的官,管理着全国几十个州县政务的人,可能还不如一个给皇帝倒尿壶的人有话语权。
想想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这样一类人呢?他们不当官,不做生意,平淡无奇,但就是能在关键时刻决定一些事情的结果。
清代最有名的两个太监,一个是安德海,另一个就是李莲英。前者恃功骄横,后者是清代的厚黑第一宦,精通在宫里混的各种“规则”。这两个人,便堪称太监中的极品,职小却权力大,恣意妄为,在当时为害极广。
安德海进宫当太监的时候才10岁,这么小的年龄,就已经展现出了“职场油条”的本性。他办事灵巧,懂得察言观色,深得主子的欢心,成为最高权力者身边的大红人,对国家的走势都起到了不可忽略的巨大作用。
比如在1861年,他充当了那拉氏和恭亲王之间的密使,奔走于热河和北京之间,辛酉政变之所以能一举成功,他在其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成为慈禧的心腹后,觉得受了宠,就开始自恃功高,干预朝政了。
别看他官微职小,一出手就不简单,奔着亲王皇族就去了,不但打压恭亲王,还挑拨两宫皇太后之间的关系。除此外,像疯狂敛财、骄横处世之类的事情,更不在话下。到最后,终于落得了一个身首异处。
说起李莲英,更是尽人皆知的一名权宦。他在清宫长达52年之久,是慈禧太后最为宠爱的贴身太监,同时他也是清代权势最大、财富最多、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大太监。政府的行政机制内没有他的位置,可他就是能呼风唤雨,干扰朝政,决定那些高官的命运。对内,他对主子卑躬屈膝,无所不从;对外,他凶狠残暴,无情无义。朝廷上下的高官权贵,无不对他巴结奉承,否则就要倒大霉。很多人的事业毁掉,就是败在了自己最亲近的人手中。这表明,活在这个社会,不管是当官,还是做生意,或者做其他的任何事,都必须看清周围的人,要小心他们扯着你的虎皮,为他们自己做大旗。
一个小小的秘书,握着领导的大印,假传圣旨,只手遮天,权力简直没有边界。他们能借助领导的关系和影响力,办成很多违法乱纪的事,用你的影响力,去替他的私利开路,压倒那些职位比他高许多的人。
有些没有头衔的人权力也很大,比如一些管理者的家属或者亲近的人。本来他们只是毫无职位的平民百姓,却也可以成为不可一世的特权阶层。有一次我去洛杉矶的一家华人公司参观,就看到董事长的一个女性亲属在公司走来走去,昂首挺胸,还训斥了一名员工,好像公司是她的家一样。
我就问旁边陪同的接待人员:“她是贵公司的高管吗?”接待人员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摇摇头:“不是,她经常来公司玩,我们都习惯了。”哦,我顿时明白了,原来只是一个老板的亲属在这里体验当主人的感觉。她在这里一点职位都没有,但因为背后站着董事长,竟然对公司的行政主管都横鼻子瞪眼睛。我当时就断定,这家公司将来能发展壮大的机会是极其渺茫的。后来果然验证了我的判断,在金融危机中,许多重要位置的人才纷纷跳槽而走,没有人对这里有一丝一毫的留恋。
西汉武帝时期的豪强郭解,不过是淮南王公主的马夫和护卫,相当于今天的司机兼保镖,却由此一步登天,借机吞并土地,建立了自己的庄园。当时,对于郭解是人人畏惧,地方官避之唯恐不及,哪里惹得起呢!人们不是怕郭解,而是怕背后的皇家势力。
由上可见,小职位大权力,往往具备两个共同点:1.都有一个靠山。
2.职位大小无所谓,能调动的资源才重要。所以,职位的高低与实权的大小有时并非一回事。身在职场摸爬滚打的你,首要看重的不应是职位高低,而是掌握了多少资源,可以做成什么样的事情,这才是全世界每一个国家的社会生活和各个领域中的最重要的权力定律。
权力和能力无关
有人站在山上,有人站在山下,虽然站的位置不同,但是两者眼中看到的对方是同样大小的。人的高低起伏、上上下下,并不完全由自己的能力决定,而是取决于其他看起来并不重要的因素。
在社会上,我们经常会发现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一个人的能力和他所处的地位未必一定成正比。在更多的时候,它们反而会成反比。
你越是才能出众,有很强的手腕,越是身居于下位;越是资质平庸,没有过硬的能力,反而越能步步高升、荣显无比。
有时候,有能力的往往没有权力;有决定权的却往往没有能力。想做事而且能做事的人没机会,有机会的却做不成事情。
这听上去不由得令人气愤,就像南方一家公司的陈先生对我抱怨的:“在公司的招聘会上,我被面试官投了全票,第一轮就被录取;在试用期,我的业绩是最好的,但转正比别人迟了两个月;在这两年的工作中,同事公认我的能力最强,早就该升到市场部主管的位置,但上周结果出来,让人大跌眼镜,竟然是一个以拍马屁著称的家伙,他除了给领导端咖啡非常及时外,还会什么呢?”
类似陈先生的境遇如果讲起来,全世界各个国家都会有无数的人有一肚子的委屈。是的,你很有能力,你配得上拥有一定的地位和话语权,但是,你就是得不到相应的权力,只能接受一个不公平的结果。
这很不公平,但这却是古往今来普遍存在的一条定律。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们的本性都是嫉妒强者,生怕被强者比下去。所以,凡是能左右你前途的人,他们首先看重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是不是听话,是否对他有利。在权力的金字塔结构中,处于上层的人,他们在提拔一个下层之人时,当然不会允许这个人威胁到他的权力。
因此,在权力与能力的博弈中,我们就看到了“能臣”与“奸臣”的共同存在,他们永远分不出胜负,也相依而存。背后,其实是权力制衡与秩序控制的因素在主宰他们的共生。
在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从历史的这段记载看,他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但他遭到了楚怀王的疏远和大臣的陷害。在楚怀王死了以后,他继之又遭到了顷襄王的流放,最后自己还投身汨罗江死了。相反,楚王身边的那帮奸臣们,比如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等,反而一个个禄位长保,位子坐得稳稳当当。
长期宦游于权力游戏和名利博弈中的人,都很擅长揣着明白装糊涂,明明有自己的能力和见解,但就是装疯卖傻,做事喜欢随波逐流,从不站在众人的对立面上。这样做有一个好处,他们的官位可以保得长久!
因此,能力差照样能获得高地位、高待遇,就看你怎么运作,如何选择阵营,还有怎样避免成为领导的眼中钉和杀一儆百的典型。
现实中的一个怪象则是,一个人所处的职位越高,他就认为自己的能力越高。
在两种情况下,人们最容易吹嘘自己的能力。一是恋爱中的男人。他们的许诺要远远大于他们的能力。但是,女人很是受用。二是升职的男人。当了县令,就想当知府,而当了知府,又觉得自己应该去六部。他们认为自己的能力随着“官阶”而提高。
人的欲望总是不断膨胀的,不断增长的虚荣心也会让人看不清自己的本来实力。有句俗言说,一个人只有在如厕时,才能发现自己不过如此。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人们在外面闯,在办公室互相吹牛侃大山时,大都沉迷于自我幻想的一种状态中,觉得自己真的无所不能了。
他们被名利牵累,被向上爬升的欲望捆绑,只有进了厕所,才突然意识到:“哦,原来我还是这样的,依然摆脱不了吃喝拉撒睡,没什么大不了的。”
职场亦是此理。人对权力和金钱的追逐是无止境的,今天当了科长,觉得自己能当处长,当了处长,又认为自己可以当局长。买彩票今天中了两千,就觉得明天能中一万,后天可以一夜暴富了,凭空就认为自己的本事增加了。
这就是职场的一种奇特现象:职位越高,收获越多,他就觉得自己能力越强,越应该得到更多。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十五日,安史之乱猝然爆发了。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之名引兵南下,唐玄宗对安禄山的图谋不轨没有丝毫察觉而未加防范,因此安禄山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所到之处,地方官吏不是弃城逃跑,就是开门迎接,大军长驱南下,进攻势头直逼两京。安史之乱的消息刚刚传到长安,就引起了朝堂上的一片恐慌,坐在龙椅上的唐玄宗也是焦虑万分,如坐针毡。
这时候的朝中,不但没有太多的军队防御,而且有才干的将领也相当匮乏。唐玄宗认为封常清可以胜任与安禄山对抗的重任,于是就向他询问计策,封常清一听玄宗对自己如此看重,不由得心花怒放,大言不惭道:“今太平积久,故人望风惮贼。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诣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棰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献阙下!”皇帝听了很高兴,觉得有封常清在,自己又可以高枕无忧了。
封常清吹牛不打草稿,低估了安禄山的军事实力,也高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