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贤妒能几乎是人的本性,所以《庄子》中有一句话叫“直木先伐,甘井先竭”。一般时候人们多选挺直的树木来砍伐;水井也是涌出甘甜井水者先干涸。人也如此,有一些才华横溢的人,因为锋芒太露而遭人暗算。《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正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大智若愚,不仅是一种自我保全的智慧,同时也是一种实现自我目标的智慧。俗语说“虎行似病”,装成病恹恹的样子正是老虎吃人的前兆,所以聪明而不外露,才有任重道远的力量。这就是所谓“藏巧于拙,用晦如明”的道理。现实中,人们不管本身是机巧奸猾还是忠直厚道,几乎都喜欢傻乎乎不会弄巧的人,因为这样的人不会对对方造成巨大的威胁,会使人放松戒备。所以,要达到自己的目标,没有机巧权变是不行的,但又要懂得藏巧,不为人识破,也就是“聪明而愚”。
大智若愚并非让人人都去假装愚笨,它强调的只不过是一种处世的智慧,即要谨言慎行,谦虚待人,不要太盛气凌人。这并不是一种消极被动的生活态度。倘若一个人能够谦虚诚恳地待人,便会得到别人的好感。若能谨言慎行,更会赢得人们的尊重。
在复杂的世界中,一个人如果能用大智若愚的方式去生存,那他就能够避免很多羁绊,达到一种逍遥的境界。
放下争执,处世让一步为高,遇事退一步为妙
人与人之间难免发生误会和矛盾。如果用争斗的方法,你绝不会得到满意的结果;反之,如果用让步的方法,收获会比预期的高出许多。善于忍让,有助于爱情的美好;善于忍让,有助于事业的成功;善于忍让,有助于人生的圆满。
英国作家王尔德曾经说过:“你如果想要快乐,就该把忍耐带回家去。”生活中许多事当忍则忍,能让则让。善于忍让,宽宏大量,是一门学问,一种境界,一种智慧。处在这种境界的人,少了许多烦恼和急躁,能获得更加亮丽的人生。忍让是通向幸福的钥匙,是一段悠扬的旋律,更是一曲优美的赞歌。
一忍波澜消:世间多少事尽在一忍中
在现代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里,芸芸众生,迥然不同。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就不可避免要同其他个体发生千差万别、千丝万缕的关系。事物之间总是相互制约的,一个人在社会中同样也不能够随心所欲、无拘无束。
忍让是一种美德,同时也是一种涵养。忍有极大的好处,我们认为,忍是修身养性的前提,忍是安身立命的法宝,忍是众生和谐的祥瑞,忍是成就大业的利器,忍是生财致富的妙门。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为了长远的考虑,不必计较一时、一事之长短,没有什么不能忍的。
忍,即是忍让,是人生当中的一种智慧。在家庭、工作、公共场合或者出行中,我们都应该好好地学习这门学问,这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不无裨益,能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否则,烦恼就会不寻自来。
常见到一些司机朋友因为一些小摩擦而拳脚相向,以致头破血流。在这当中,互不忍让者有之,财大气粗者有之,恃强凌弱者有之。在这些冲突当中,有些事情从本质上来看都是微不足道的,只要双方忍一忍,就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这样就可以给他们的生活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烦恼。
曾经有一个人在澳大利亚开车,违章把一个白人的车撞坏了。那个白人下车后没有生气,反而十分关切地问他:没受伤吧?在得知对方身体没有任何事情之后,那白人才耸了耸肩膀,幽默地说:剩下的是保险公司的事情了。这真是大智慧呀!不想发生的事情既然现已发生,吵一架又于事无补,还不如早点儿把事情了结,回家喝杯茶,晚上睡个好觉。
让我们学会忍让吧,在自己出行的时候,在没有交通灯的十字路口速度放慢些,这样你就很有可能更快而且更安全地到达目的地。
人都是凡夫,凡夫的心千变万化,凡夫的念头随境界转变,相处当然困难,唯一的原则就是忍让。古人常说:“处事难,处人更难。”要放宽自己的心量,学着能够容忍、忍让,避免一切的冲突和摩擦,护持这个道场的戒律精神——六和敬。六和敬的意思就是忍让,不能忍、不能让,和敬就被破坏掉了,这就是戒律讲的“破和合僧”。五逆罪里也有破和合僧,这是堕阿鼻地狱的业因。在五逆罪里面,另外的四条很难犯到,这一条却十分容易犯,而且你可能不知不觉就犯了,只有做到一心向道、能忍能让的人才可以避免。
这就如同惠能大师所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他只认为生死事大,所以才会有这样高的警觉心。一心一意要了生、死、出三界,世间一切与他没有关系。顺境、逆境一切都随顺,他以了却了生死为重任。我们念佛人以往生为第一要务,除了重视往生以外,没有什么事情值得放在心上。就真正慈悲之人来说,在遇到违规、破戒、作恶的同参道友的时候,不仅能够做到容忍,同时还要用智慧、善巧去感化他们,这样就是做到了大慈大悲。
“百丈清规,君子健行。自强不息,天降大任,劳其体力,劳作能够调剂一个人的身心,一个人不劳作,就自然会老弱得很快。”忍是人生智慧中必不可少的,忍是一种心法、一种涵养、一种美德。忍并不是怯懦的借口,而是强者的胸襟。
忍一时自然风平浪静,退一步自会海阔天空
在这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里,我们和别人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磕磕碰碰,出现点摩擦,在所难免。此时,如果仇恨满天,得理不饶人,后果只能是两败俱伤、鱼死网破,而如果采取忍让之道,则会“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哪个更划算,不言自明。
中国历史上,凡是显世扬名、彪炳史册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无不能忍。人生在世,生与死较,利与害权,福与祸衡,喜与怒称,小之一身,大之天下国家,都离不开忍。现代社会中,许多事业上非常成功的企业家、金融巨头亦将忍字奉为修身立本的真经。因而,忍是修养胸怀的要务,是安身立命的法宝,是众生和谐的祥瑞,是成就大业的利器。
忍是一种宽广博大的胸怀,忍是一种包容一切的气概。忍讲究的是策略,体现的是智慧。“弓过盈则弯,刀过刚则断”,能忍者追求的是大智大勇,决不做头脑发热的莽夫。
忍让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法宝。忍让之苦能换来甜蜜的结果。
《寓圃杂记》中记述了杨翥的故事。杨翥的邻居丢失了一只鸡,指骂说是被杨家偷去了。家人气愤不过,把此事告诉了杨翥,想请他去找邻居理论。可杨翥却说:“此处又不是我们一家姓杨,怎知骂的是我们,随他骂去吧!”还有一邻居,每当下雨时,便把自己家院子中的积水放到杨翥家去,使杨翥家如同发水一般,遭受水灾之苦。家人将此事告诉杨翥,他却劝家人道:“总是下雨的时候少,晴天的时候多。”
久而久之,邻居们都被杨翥的宽容忍让所感动,纷纷到他家请罪。有一年,一伙贼人密谋欲抢杨翥家的财产,邻居得知此事后,主动组织起来帮杨家守夜防贼,使杨家免去了这场灾难。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本名重耳,未登基之前,由于遭到其弟夷吾的追杀,只好到处流浪。
有一天,他和随从经过一片土地,因为粮食已用完,他们便向田中的农夫讨些粮食,可那农夫却捧了一捧土给他们。
面对农夫的戏弄,重耳不禁大怒,要打农夫。他的随从狐偃马上阻止了他,对他说:“主君,这泥土代表大地,这正表示你即将要称王了,是一个吉兆啊!”重耳一听,不但立即平息了怒气,还恭敬地将泥土收好。
狐偃身怀忍让之心,用智慧化解了一场难堪,这是胸怀远大的表现。如果重耳当时盛怒之下打了农夫,甚至于杀了人,反而暴露了他们的行踪,狐偃一句妙言,既宽容了农夫,又化解了屈辱,最终成就了大事。
忍让是智者的大度,强者的智慧。忍让并不意味着怯懦,也不意味着无能。忍让是医治痛苦的良方,是一生平安的护身符。
忍辱负重是成就大事业必备的关键能力
做人就要培养一种大度,这是为人处世的最基本原则。人不是万能的,总有很多事情因自己没能力解决而无可奈何,这时候,常常需要忍耐。暂时的忍辱负重,可能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因为意气用事会导致错失良机。
我国古人就深谙忍让的道理。古人所说的“和气生财”,就是指人们通过忍让来达到和气的目的。他们懂得忍让并不是懦弱地躲避,而是有意识地避害,为有朝一日东山再起。楚霸王项羽尽管号称“霸王”,但是最后却败在韩信手中。之所以如此,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他不懂得忍让。
花开花落总有时,天时未到莫强求。忍是一种人生中的智慧与策略,一种为了度过艰难时期的策略。在潜伏时期,应当隐忍待机,不可妄动。所以,要学会隐忍。隐一朝,忍一时。隐一朝不是永远的隐。忍一时是聪明的选择,它需要一种眼力和志向。无眼力者不能审时度势;无志向者从不肯潜伏。
忍是隐的保证。忍不住一时之苦、一时之寂寞、一时之耻辱、一时之诱惑、一时之挫折、一时之委屈、一时之困难、一时之野心,就会把策划好的计谋打破,导致功亏一篑,半途而废。为了隐藏的实施,往往要学会忍。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越王勾践的惨败,败到了为吴王夫差驾车的地步,他却能够做到忍辱负重,复兴国家,最后终于打败吴国,雄霸一方。从这里可以看出:善于忍耐,在该出手的时候当仁不让,才可以曲径通向成功。
苏洵云:“不有所忍,不可以尽天下之利。”忍是一种智慧的生存方式。就像弹簧,聚集起千钧之力,在需要时爆发。“忍”为成功贮藏起无穷的力量,可以使人抓住机会降临的瞬间。
古代的先贤圣人也都是在逆境当中隐忍,自强不息,最终有所作为而流芳千古。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而著《离骚》,左丘失明始有《左传》,孙子膑足而著《兵法》。人生中有困难并不可怕,它能够激发出人们潜藏于内心当中的无限能量,使人们摒弃“谦虚”的伪装,最终成就一番大的事业。
忍让能让人获得机会,争取更大的空间。它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表现在于具体环境里理智地区分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什么是原则问题,什么是非原则问题;什么必须现在解决,什么可以暂缓解决。《菜根谭》中说:“舌存常见齿亡,刚强终不胜柔弱;户朽未闻枢蠹,偏执岂能及圆融。”牙齿是刚强的,可是却经不起虫蛀菌噬,常被腐蚀至脱落。舌头是柔软的,虽经酸甜苦辣,却毫发无损。这里提倡的就是一种貌似软弱、实则刚强的做人智慧。
忍,是避免风险与烦恼的有效方法。《增广贤文》以较多篇幅说明了忍的价值:“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依《论语》载,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更是广为流传。
至于我们常说的“坚忍”,则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坚”,是坚持目标与信念。二是“忍”,是忍受一切不公正、伤害、压力与屈辱。总体来说,就是为了坚持自己的追求,而忍受一切难以忍受的东西。成语“忍辱负重”,说的也是这个意思。金庸的小说名篇《倚天屠龙记》中,武当派掌门人张三丰对此作过妙解:“不忍辱焉能负重?”——不忍受侮辱,怎么能够担负重任呢?
忍是非常务实、通权达变的生存智慧。凡是生活中的智者,都懂得忍之道,他们总是以表面上的退让、割舍和失败来换取对方的认可,从而在根本上保证了自己更长远或更大的利益。
忍让,是理性的以柔克刚、以退为进,顾全的是大局,着眼的是未来。它是人生智慧中不可或缺的,它是一种心法、一种涵养、一种美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忍学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必修之术。
让人三分不为输,处世让一步为高
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人要做很多事情,有时可能一帆风顺,有时就可能有许多不如意。不管在哪种情况下,人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最终使命是追求属于自己的成功。特别是在不如意之时,要能承受别人的嘲笑,这是一种雅量,同时也是忍的标志。时刻要记住:让人三分不为输,退一步海阔天空。
有些人喜欢争强好胜,这是他们固有的性格,在外表看来似乎是英姿勃发、颇具阳刚之气。其实不然,一个真正有气度的人,是善于忍耐的,在有理可争的情况下,他还学会了善待对方,而不是只求自己痛快而耀武扬威。有些人因芝麻大一点小事想夺回自己的面子便结伙成群,聚众欺人,或是干脆凭一时之勇就“提刀问斩”。在处理事情时,不可冲动,要学会忍耐。其实许多事在心静下来之后很快就能发现冲动是不应该的。
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经常都可以看到这种场面:因为话不投机或者是为了蝇头小利,闹得面红耳赤,轻者怒目相视,重者大动干戈,事后都感到后悔不已,甚至带来不可弥补的重大损失,这些都是不知忍让造成的恶果。或许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忍让的重要性,或许他们认为“忍”有伤大雅,而忍让的对立面“冲动”就成了其寻衅滋事的最好理由。实际上,在日常琐事和生活细节上能够做到忍而不发、淡泊于事,才真正不失君子风度。所以,凡事都要坚守心灵的“防护堤”,学会忍让,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更好地把握自己,永远坚持“让人三分”的态度,做一位心宽体胖的“忍”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