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很狭窄,他说他本来有套宽敞的住房,但为了妻子的医药费而卖给了别人。刚一进门,我就被他妻子的一张笑脸所感动。她坐在沙发上,从她身上能够看出受伤的痕迹。他妻子的微笑正如他示人的微笑一样温暖而平和。从这张笑脸上根本找不到那种重伤在身、贫困交加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厌世、焦躁、淡漠与敌视的神情。那张脸虽清瘦苍白,但洋溢出来的微笑却如花般灿烂、鲜丽,使整个房间弥漫着一种醉人的温馨。他们好像完全不顾忌我这个外人在,他坐在妻子身旁,微笑着问她好点没有,他妻子也微笑着抚摸着他的脸,问他累不累,那情景让人羡慕而感动。此时,他的女儿放学回来了,身上散发着一种青春活力,脸上的微笑一如她的父母。我在那份温暖和美丽的微笑中还读出一种自强与希望。
我明白了他们一家人为什么在接踵而来的不幸中,仍能示人以如花般的微笑,更深深感受到那种蕴含在微笑后面坚实的、无可比拟的力量——那是一种对生活巨大的热忱和信心,一种高格调的真诚与豁达,一种直面人生的成熟与智慧。我想,这才是支撑起一个幸福家庭的基石啊!只有具备了这种微笑如花、淡然如云的人生态度,才能战胜人生的不幸。
在生活中,任何人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难免遇到困难、挫折甚至不幸,如果你遇到这些,你能像文中的人物一样微笑如花吗?
就算你很穷,身遭不幸,你也不要忘记微笑,因为在微笑面前,任何困境和不幸都可以被锤炼成通向平安幸福的阶梯。
从今天开始,我要笑遍世界
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家、美国杰出的演说家、励志畅销书作家奥格·曼迪诺,一生饱受命运的折磨,备尝人生的艰辛。他出身于一个平民家庭,当过卖报人、公司推销员、业务经理。他所选择的道路坎坷崎岖,满含着辛酸,但他始终用积极的人生准则去面对一切,用微笑来迎接每一天升起的朝阳,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价值。终于,在35岁生日那一天,他创办了自己的企业——《成功无止境》杂志社,从此步入了富足、健康、快乐的乐园。
在《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一书中,奥格·曼迪诺这样表述了他的“笑对世界”的人生态度:
我要笑遍世界。
只有人类才会笑。树木受伤时也会流“血”,禽兽也会因痛苦和饥饿而哭嚎哀鸣,然而,只有我才具备笑的天赋,可以随时开怀大笑。从今往后,我要培养笑的习惯。笑有助于消化,笑能减轻压力,笑是长寿的秘方。现在我终于掌握了它。
我要笑遍世界。
我笑自己,因为自视甚高的人往往显得滑稽。千万不能跌进这个精神陷阱。虽说我是造物主最伟大的奇迹,我不也是沧海一粟吗?我真的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吗?我现在所关心的事情,十年后看来,不会显得愚蠢吗?为什么我要让现在的微不足道的琐事烦扰我?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能留下多少日落的记忆呢?
我要笑遍世界。
有一句至理名言,我要反复练习,直到它深入我的骨髓,出口成言,让我永远保持良好的心境。这句话,传自远古时代,它将陪我渡过难关,使我的生活保持平衡。这句至理名言就是:这一切都会过去。
我要笑遍世界。
世上种种到头来都会成为过去。心力衰竭时,我安慰自己,这一切都会过去;当我因成功扬扬得意时,我提醒自己,这一切都会过去;穷困潦倒时,我告诉自己,这一切都会过去;腰缠万贯时,我也告诉自己,这一切都会过去。是的,昔日修筑金字塔的人早已作古,埋在冰冷的石头下面,而金字塔有朝一日,也会埋在沙土下面。如果世上种种终必成空,我又为何对今天的得失斤斤计较呢?
我要笑遍世界。
我要用笑声点缀今天,我要用歌声照亮黑夜;我要在繁忙的工作中忘记悲伤;我要享受今天的快乐。它不像粮食可以贮藏,更不似美酒越陈越香。我不是为将来而活,今天播种今天收获。
我要笑遍世界。
笑声中,一切都显露本色。我笑自己的失败,它们将化为梦的云彩;我笑自己的成功,它们回复本来面目;我笑邪恶,它们远我而去;我笑善良,它们发扬光大。
我要笑遍世界。
从今往后,我只因幸福而落泪,因为悲伤、悔恨、挫折的泪水在商场上毫无价值,只有微笑可以换来财富,善言可以建起一座城堡。我不再允许自己因为变得重要、聪明、体面、强大,而忘记如何嘲笑自己和周围的一切。在这一点上,我要永远像小孩子一样,因为只有做回小孩子,我才能尊敬别人;尊敬别人,我才不会自以为是。
我要笑遍世界。
只要我能笑,就永远不会贫穷。这也是天赋,我不会再浪费它。只有在笑声和快乐中,我才能真正体会到成功的滋味。只有在笑声和快乐中,我才能享受到劳动的果实。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会失败,因为快乐是提味的美酒佳酿。要想享受成功,必须先有快乐,而笑声便是那伴娘。
我要快乐。
我要成功。
宽心快乐多,喜气多一些心中快乐多一些
快乐是人生的主调,世界上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感觉不到快乐,不过是因为他们自己的愚昧和怯懦,不过是他们没有用心去对待生活。只要尽你所能,用心去体会,你可以快乐度过每一天。
快乐是一种心态,一种情绪。这种心态和情绪与挫折和失败无关。如果天下的人们用鲜花铺满自己心灵的春天,用快乐填充自己的平常生活,一个脚印接着一个脚印地走,那么每一个脚印都将是一首成功的歌!甩掉所有负面情绪,用乐观的心态去勇敢地面对一切吧!
宽心快乐多,快乐就是让自己快乐
英国《太阳报》曾以“什么样的人最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活动,从应征的八万多封来信中评出四个最佳答案:
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
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
为婴儿洗澡的母亲;
千辛万苦开刀后,终于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医生。
其实这一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答案不同,只是因为每个人的关注点不同,每个人对快乐的感受不同,达到快乐的条件不同。
第一个答案告诉我们,我们必须工作,有工作,就会使人快乐;
第二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必须充满梦醒,对未来充满希望;
第三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一定要心中有爱,那种无私的、不记报酬的爱;
第四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一定要有能力,要有助人为乐的技能。
有一位老师教小学生写作文,题目是:“快乐是什么?”
一个小女孩写道:“快乐就是在寒冷的夜晚钻进厚厚的被子里去。快乐就是让自己快乐。”是的,快乐就是让自己快乐。
历史学家维尔·杜兰特希望在知识中寻找快乐,却只找到了幻灭;他在旅行中寻找快乐,却只找到了疲倦;他在财富中寻找快乐,却只找到了纷乱忧虑;他在写作中寻找快乐,却只找到了身心疲惫。
有一天,他看见一个女人坐在车里等人,怀中抱着一个熟睡的婴儿。一个男人从火车上走下来,走到那对母子身边,温柔地亲吻女人和她怀中的婴儿,小心翼翼地不敢惊醒婴儿。然后这一家人开车走了,留下杜兰特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深思。他猛然惊觉,原来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都蕴藏着快乐。
人是需要享受生命的。无论你多忙,你总有时间选择两件事:快乐还是不快乐。早上你起床的时候,也许你自己还不晓得,不过你的确已选择了让自己快乐还是不快乐。
快乐是一种权利,快乐的人生没有条件
莎士比亚在《奥赛罗》一剧中写道:“快乐和行动,使得时间变短了。”不论时间长短,都应该让你的时间充满愉悦的铃声。对于快乐,一部分人一笑置之,因为他们是无知的一群人,他们不懂得快乐的真谛。
快乐是真实的,是发自内心的。除非获得你的允许,否则没人能令你苦恼。
你每天都应该记住:快乐是你赠送给自己的礼物,不是圣诞节的点缀,而是整年的喜悦。
快乐与血液循环两者都是健康生存的必要因素。快乐本来就出自人的心灵和身体组织。我们快乐的时候,可以想得更好,干得更好,感觉得更好,身体也更健康,甚至肉体感觉都变得更灵敏。一项研究发现,人在快乐的思维中,视觉、味觉、嗅觉和听觉都更灵敏,触觉也更细微。人进入快乐的思维或看到愉快的景象,视力可以立即得到改进;人在快乐的思维中记忆大大增强,心情也很轻松。精神医学证明:在快乐的时候,我们的胃、肝、心脏和其他内脏会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几千年前,贤明的所罗门有一句格言:“快乐的心犹如一剂良药,破碎的心却吸干骨髓。”犹太教和基督教都把欢乐、喜悦、感恩、开朗列为通向正义和美好生活的途径。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研究了快乐与犯罪行为的关系之后,得出结论说:古老的荷兰格言“快乐的人家无邪恶”在科学上是站得住脚的。他们发现,大部分罪犯出身于不幸的家庭,或有一段不快乐的人际关系经历。耶鲁大学对“挫折”做过十年研究,结论是,我们所说的不道德和对他人的敌意,很多是因为自己的不幸才造成的。
辛德勒博士说:不快乐是一切精神疾病的唯一原因,而快乐则是治疗这些疾病的唯一药方。看来,我们对于快乐的普遍看法有些是本末倒置的。我们说:“好好干,你会快乐。”或者对自己说:“如果我健康、有成就,我就会快乐。”或者教别人:“仁慈、爱别人,你就会快乐。”其实更正确的说法是:“保持快乐,你就会干得好,就会更成功,更健康,对别人也就会更仁慈。”
快乐不是挣来的东西,也不是应得的报酬。快乐不是道德问题,就像血液循环不是道德问题一样。快乐与血液循环两者都是健康生存的必要因素。快乐不过是“我们的思想处于愉悦时刻的一种心理状态”。如果你一直等到你“理应”进行快乐思维的时刻,你很可能产生你自己不配得到快乐的不快乐思想。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说:“快乐不是美德的报酬,而是美德本身。我们不是由于抑制欲望而享受快乐,相反,我们享受快乐才能抑制欲望。”
追求快乐并不是自私。很多人不敢追求快乐,因为他们觉得那样做是“自私”或“错误”的。无私的确能带来快乐,因为它不仅使我们转向自己以外的东西,不注意自我反省、自己的过错、烦恼或“自满”的骄傲,而且使我们能够创造一个新的自我,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充实自己。人类最快乐的东西就是想到有人需要自己,想到自己很重要,很有能力帮助别人得到更多的快乐。然而,如果我们从快乐中探讨道德问题,认为它可以作为无私的一种报酬,那么,我们就很可能因为想得到快乐而觉得有罪。快乐是存在和行为的自然附属物,不是一种报酬和奖品。如果我们因为无私而得到快乐的报酬,就会导致一个荒谬的结论:想要快乐必须不快乐。
如果这里牵涉到什么道德问题的话,这个道德问题应与快乐和不快乐无关。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不快乐的态度不仅痛苦,而且卑下。还有什么能比憔悴、哭泣和哀怨的情感更卑下、更不值钱的呢?还有什么能比不快乐的表现更容易伤害别人?还有什么比不快乐更不利于克服困难?不快乐的态度只能加剧和延长困境,使不利的情况更加不利。
快乐不在未来而在现在。很多人不快乐,因为他们总是企图按照一个难以实现的计划而生活。他们现在不是在享受,而是在等待将来发生的事情。他们以为等自己找到好工作之后,买下房子以后,孩子大学毕业以后,完成某个任务或取得某种胜利以后,就会快乐起来。这种人一般都以失望而告终。
英国文学家查斯特·菲尔德伯爵指出:快乐是一种心理习惯,一种心理性格,如果不在现在加以了解和实践,将来也永远体会不到。快乐不是在解决某种外在问题后产生的——一个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还会出现。生活本身就是一系列问题。如果你想要快乐,你就快乐吧,不要“有条件”的快乐,而要把快乐当成自己的一种心理性格。
心中有尊笑面佛,快乐就藏在我们心中
快乐从哪里来?快乐的密码就在我们的心中,当我们悲伤或者痛苦的时候,打开自己的心灵,清扫心中郁积的消极情绪,让快乐释放出来。如果我们希望自己永远快乐,就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内心,而不是靠外界条件去影响自己。
一个烦恼少年四处寻找解脱烦恼之法。有一天,他来到一个山脚下。只见一片绿草丛中,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横笛,逍遥自在。
烦恼少年走上前去询问:“你能教我解脱烦恼之法吗?”
“解脱烦恼?嘻嘻!你学我吧,骑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么烦恼都没有了。”牧童说。
烦恼少年爬上牛背,拿过笛子,越吹越烦,不灵。
于是他又继续寻找。走啊走啊,不觉来到一条河边。岸上垂柳成荫,一位老翁坐在柳荫下,手持一根钓竿,正在垂钓。他神情怡然,自得其乐。
烦恼少年走上前去询问:“请问老翁,您能赐我解脱烦恼之法吗?”
老翁看了一眼少年,慢声慢气地说:“来吧,孩子,跟我一起钓鱼,保管你没有烦恼。”
烦恼少年坐了下来,拿过鱼竿,越钓越烦,不行。
于是,他又继续寻找。不久,他路遇一位在路边石板上独自下棋的老翁,烦恼少年正欲上前寻找解脱之法。
“哦!可怜的孩子,你继续向前走吧,前面有一座方寸山,山上有一个灵台洞,洞内有一个幽谷老人,他会教你解脱之法的。”老人一边说,一边自个儿下着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