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5200000001

第1章 钟灵古镇的历史沧桑(1)

螺洲名称的由来和螺女神话传说

顾名思义,洲者,应为河流中泥沙土石从上游往下游冲淤而成陆地,既可成为农田,又可拓为人居之所。螺洲位于闽江下游,是由闽江这条河流长年累月从上游往下游冲积沙土堆积成洲屿并不断扩大为平阔原地的。查看民国十九年(1930年)绘制的《螺洲全图》(见下页),螺洲位于福州城原郊区南台岛东南端,亦即南港乌龙江(流经福州城区的闽江被横亘江心的南台岛分隔为南港乌龙江和北港马头江两支)北岸。乌龙江东向流经螺洲前,又为江中长条沙洲(螺洲人俗称之为“对面洲”,今称之为龙祥岛,岛上有江中村,洲西头则为陆家村)所隔而又分流成两支:螺洲前的江面通称为螺江,在洲岛南侧的江面则称为淘江。近已通车的螺洲大桥则是横跨乌龙江、龙祥岛的。按清乾隆福州府志记载:螺江在方山下,江水自西而南经此。而方山,据民国闽侯县志载,在清廉里,因“遥望端方如几,故名”,而“五峰林立,皆有虎形,又名五虎山”。螺洲位于方山北,故面临螺江水,面对五虎山,是一处风光旖旎、钟灵毓秀的好地方。

按《螺洲志》记载,螺洲洲地约二里许。螺洲陈氏族谱所附洲图记载:全洲面积约三千亩,而1992年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出版的《闽海过帆》说“螺洲面积约六平方公里”,应可信。

螺洲是一块四面环水的洲地,洲内河道纵横,分割成许多大小不一的小洲浮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洪水的不断冲淤,可能再加上人为的填浦扩地,才形成古螺洲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宽约1公里的连片的土地(这里所说的螺洲,是指未改镇治前的原螺洲)。

对于“螺洲”这个名称,历来存有两种说法:

一是《螺洲志.小序》所云:“螺洲之名何自昉乎,或谓川光镜静,而洲澹拖,隐约状如青螺,故名。”另有宋淳熙年间梁克家所撰《三山志》地理类文中亦认为“螺洲洲形也,在大义西北,纳龙泉坑溪”。再按沈瑜庆、陈衍等共撰的《福建通志.河渠》一书,也表示了“洲以形名”的同样观点。

二是根据相传螺女的美丽神话传说而定称“螺洲”的。相传古时有一名叫谢端的村夫,一天在江边偶然捡到一个大螺,回家后便放在陶缸中加以喂养。以后,他每日归来发现不知何人已为之煮好饭食,但却非邻里所为,遂生疑而暗中窥探,终发现螺女所为。螺女自称为白水素女。于是,“江”便称之“螺江”,“洲”遂称之“螺洲”。这个民间传说其实是来自晋代陶渊明所编《搜神后记》中“白水素女”神话故事(东晋干宝《搜神记》亦有所述):

晋安帝时,侯官人谢端,少丧父母,无有亲属,为邻人所养。至年十七八,恭谨自守,不履非法。始出居,未有妻,邻人共愍念之,规为娶妇,未得。端夜卧早起,躬耕力作,不舍昼夜。后于邑下得一大螺,如三升壶,以为异物,取以归,贮甕中,畜之十数日。端每早至野还,见其户中有饭饮汤火,如有人为者,端谓邻人为之惠也。数日如此,便往谢邻人。邻人曰:“吾初不为是,何见谢耶?”端又以邻人不喻其意,然数尔如此,后更实问,邻人笑曰:“卿已自娶妇,密著室中炊爨,而言吾为之炊耶?”端默然心疑,不知其故,后以鸡鸣出去,平早潜归,于篱外窃窥其家中,见一少女,从甕中出,至灶下燃火。端便入门,径至甕所视螺,但见女,乃到灶下问之曰:“新妇从何所来,而相为炊?”女大惶惑,欲还甕中,不能得去,答曰:“我天汉中白水素女也。天帝哀卿少孤,恭慎自守,故使我权为守舍炊烹,十年之中,使卿居富得妇,自当还去。而卿无故窃相窥掩,吾形已见,不宜复留,当相委去。虽然,尔后自当少差,勤于田作,渔采治生,留此壳去,以贮米谷,当可不乏。”端请留,终不肯。时天忽风雨,翕然而去。端为立神座,时节祭祀,居常饶足,不致大富耳。于是乡人以女妻之,后仕至令长云。今道中素女祠是也。

对“螺洲”名称由来虽有二说,但螺洲民众从古至今似更采信后说。为此,民众于吴厝村仓里巷口,特立明代闽中十才子之一的王偁题写的“螺仙胜迹”石碑以示纪念,并且在洲尾村建螺女庙(螺洲曾建有多处螺女庙,然今仅存此庙)以香火供奉螺仙。店前天后宫后殿也塑有“螺仙洲主”神像以敬祀。

螺洲这个岛村开发较早。《搜神后记》所载,晋安帝时侯官人谢端为螺洲“躬耕力作”的村民,如确有其人其事的话,则螺洲的社会历史就很悠久了,然涉及的只是螺女神话中的人物,并缺乏史料记载,故无法加以考证。不过,按《晋安志》、《螺洲志》记载,唐宋时已有人群入居螺洲了。根据始建于宋代的螺洲孔庙这个历史遗存,足以说明螺洲当时生产应有相当发展,社会文明已相当进步。否则怎么可能在这么小的农渔岛村盖起如此壮观的孔庙呢!

再是,根据有关谱牒记载,吴、陈、林三个姓氏族群卜居螺洲几乎都在宋末至明初,至少也都有六七百年左右的历史了。而位于店前村的古迹天后宫和华严寺也都建于明代中叶,无不证明螺洲开发之早。

螺洲的历史沿革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东侯官为原丰县,十二年(592年)时改原丰县为闽县,螺洲始归其辖属,时螺洲分属安仁乡之仁惠里与温泉乡(宋以后为开化西乡)永福里;清时属白湖区;民国时属闽侯县白湖区螺鳌乡;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闽侯县改称林森县;1950年春始又复称闽侯县,县府首驻义序,继迁尚干,随后才移转螺洲,同时闽侯地区专署也曾设址于此;1958年一度划属城门乡;1970年为战备原因,闽侯县治改迁甘蔗,螺洲划入福州市朝阳区(即今仓山区);1975年又划归福州郊区管辖;1977年至1978年成为郊区人民政府所在地。

1981年开始筹建螺洲镇,1984年从城门镇析出,并将杜园、鳌山、天福、乾元四个村从城门镇划出纳归于新成立的螺洲镇。城镇面积也扩为6.4平方里,共辖七个村、一个居委会。现在螺洲全镇人口约为三万多人。虽然近年来有不少外地人入迁,但陈、吴、林三姓居民仍是螺洲人的主体。

螺洲原是一个开发较早的古渔村。据《螺洲志》所载,唐宋时便已有人择居本地。但真正形成渔村规模,当在陈、吴、林三姓先民卜迁此地之后。螺洲的陈、吴、林三大族姓先民,几百年前都是从河南固始南迁来闽的。只是他们的先祖一般都在入闽后某一时期分某一派支辗转多地,最后才卜居于此。

三个族群中,店前村陈氏家族的人口最多。由于三族姓均重视教育,所以子孙成才后多外迁出故土,造成了旅居在海内外的族人远远超过在乡的人口。

此前,螺洲原住民有什么族姓,有多少居民,又何时外迁何地,因缺史书记载,故无从稽考。

据《螺洲志.小序》对螺洲的评述:“吾乡人以地盛,亦地以人传,其地清流环绕,可以通瘴恶,故春夏无瘟疫之灾。其田沟渠四达,大泽疏沦,故三时无水旱之虞,此地为之也。其俗崇师儒而敦礼让,劝服贾而力耕作,故淫佚争讼之风不概见。其第宅园亭无奢靡之观,而于桥梁道路必缮治完固,盖先辈自奉俭约而乐于义举,此风相沿为已久矣。若此者,则人为之也。”这说明螺洲自古以来,即为物华天宝之地。

过去螺洲人大多从事农耕,主要是种植水稻、红薯等粮食作物,同时也大量栽种柑橘、蜜桃、荔枝、龙眼、茡荠等水果以及甘蔗等经济作物。由于本地水土好,生产的福橘曾名扬四方,因此,螺洲又有橘乡的美称。

记得新中国成立初,笔者还在读小学时,影片《闽江橘子红》曾选在螺洲橘园拍摄。当时,剧组挑选了螺洲中心小学包括笔者在内的一批小学生,去帮助挂纸制红橘子。不期忽然下起雨来,工作人员又让我们把已挂好的假橘子摘下来。我们也就没看到拍摄场景而深感可惜。

其实,除了在岸上定居的陈、吴、林三姓居民外,在螺洲还有一些长期以船为家的所谓“曲蹄仔”(他们长期以来一直受旧政府的压迫和不公正的社会歧视,不允许他们移居陆上,而成了水上的“吉普赛人”),又称“疍民”。他们多姓欧、江、翁、刘、林等,平日主要以打鱼为生,偶尔也兼揽散货运输或到有钱人家里打些短工。很少人知道这些疍民来自何方。他们长期在水上生活,常年飘泊不定。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先后移居到螺洲对面的龙祥岛并成了江中村的陆上居民了。

新中国成立前的老螺洲只有店前、吴厝和洲尾三个村落,分别为陈、吴、林三族姓村民的聚居地,由于南畔乌龙江,面对五虎山,风景优美,交通便利(过去主要靠渡船载人运物,去福州城多乘白湖船至白湖亭登陆后步行或坐人力车赴市区,也可乘小渡舟经杜尾至排下西赴福州城的;凡去马尾、尚干、南屿各镇的都要分别搭乘“马尾渡”、“尚干渡”、“江口渡”),水产丰富(时乌龙江中产有丰富的鱼虾,所以才有许多要靠网鱼捕虾为生的疍民落脚螺洲江边),空气新鲜,气候宜人。随着螺洲经济的不断发展,由西往东临近江边的地方辟建了一条广阔的石板道(过去依次称白湖道、马祖前、泰山道、盐仓道、奶奶道、螺仙道、狮公道、泰山前、敬经道、大王道、大埕道、观澜道等,即每隔一段便有一个标志性的地名称呼)。而石板道里侧,盖有联排高大的清式大宅或庙宇,许多院宅门墙都涂成灰白色,颇显古朴庄严。如从江上向北望去,则给人以整齐、大气、壮观之感。过去,在未修建防洪水泥堤之前,江边是每年端午节观看龙舟竞渡的最佳场地。

同类推荐
  • 我为大唐做贡献

    我为大唐做贡献

    大唐贞观,山河壮丽,风景秀美,唐太宗治世兢兢战战,群臣更是忠心辅佐,然就在这贞观之治之下,在长安古都外,一位少年郎却是愁眉不展的盼着……秦叔宝快点病……太子快叛变……李治快上位……
  • 月朝直播间

    月朝直播间

    刚准备结婚的王正宇,忽然穿越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似乎是唐朝。没有金手指,没有生存技能,万念俱灰之下掏出手机,发现居然还能上网。未婚妻给他发了一条消息,问他在哪。很快,全世界都知道他穿越了,普通人觉得很新奇,学者和政界人士也十分关注。甚至不少人要求他自杀,避免引起蝴蝶效应,改变这世界的此时格局。
  • 我的系统不厚道

    我的系统不厚道

    ……“考古是指研究古代,那你这个考功又是什么?”【研究主人的功绩。】“你就不能一次性做个自我介绍吗?”【不能,我紧张。】……所以这是一个反射弧很长的系统?直到第一个任务完成领取奖励的时候,叶小枫才发现自己居然遭遇了坑B系统:武力值0,人品?不存在的。主角光环都罩不住,只能凭“真本事”闯出一条生路。
  • 隋末我为王

    隋末我为王

    牺牲了,穿越了,是隋末,还在卖力表演花样作死大全的隋炀帝已经蹦达不了几天,王世充、李密、窦建德和翟让等一干猛人已经在迅速崛起,老李家也已经在默默的积累实力,等待时机准备出手。没钱没权没地盘,连吃饭都成问题,凄惨到未婚妻家里一再登门退婚,陈应良一度打算去抱老李的大腿,上天却开了一个玩笑,陈应良突然发现,新的自己竟然和老李家有仇!陈应良怒了!既然你老李家不给我出头之日,那你老李家也别想有什么出头之日!且看我如何报仇雪恨,夺你老李江山,抢你李二媳妇!至于你其他的隋末牛人,都给哥为老李家陪葬吧!我来隋末,我要比老李家做得更好!我来隋末,我做主!我为王!
  • 大汉厨道

    大汉厨道

    何为厨道?海纳百川,集各家之所长,动手前先要挑肥拣瘦,在将对手洗净切片,加入各种香料烹制入味,让他含泪吃完三大碗,最后发至肺腑的说一句,真香。
热门推荐
  • 洞神八帝妙精经

    洞神八帝妙精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睡眠管理手册

    睡眠管理手册

    自远古以来,睡眠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发现日常生活的压力超过了我们负荷的能力。睡眠不足是人们觉得困的最常见的一种原因,而且在现代它几乎成为最普遍的一种病。然而,还有一些人认为毫无理由的放弃生命中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睡觉是一件很难理解的事情。
  • 在美国访学的日子

    在美国访学的日子

    本随笔集收入了笔者在美国波士顿大学访问学习期间的大部分随笔文章,内容触及生活、学习、文化差异等诸多方面。文章皆为笔者个人心情的真实抒写,以女性的细腻与敏感,记录了自己作为一位博士妈妈独自带着五岁的女儿在异国他乡学习生活的种种感受。其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感动,也有无奈。这些文章不是旅美指南,它们可能只是越来越多的赴美访问学者尤其是那些带着孩子远渡重洋的妈妈们的一些侧影。
  • 游戏里的旧时光

    游戏里的旧时光

    这是个年代特殊、物质匮乏的时代,孩子们极少有现成的玩具,以至于人们会将一切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好玩的东西,全部自制成游戏玩具。一根粗铁丝,可以做成满地轱辘的铁环;一块榆木疙瘩,可以削成滴溜乱转的陀螺;几根羽毛和几枚铜钱儿,可以做成上下翻飞的毽子;几块石头瓦片加上些烂泥巴,可垒成城堡行营供孩子们任意攻打与防御……作家赵冬用细腻而温馨的笔触,为我们介绍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游戏,讲述一个个游戏背后的故事,展现那些特殊年代特有的风采和味道。
  • 不可放弃的努力

    不可放弃的努力

    让阅历浅的人看了不觉得深,能让阅历深的人看了不觉得浅;它尽管不能激励读者成为伟大、超凡的圣人,但至少能激励读者成为高尚、幸福的好人。
  • 旷古东方

    旷古东方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何以为天?何以为地?成神之路,源自混蒙。
  • 你与星辰共目之

    你与星辰共目之

    繁星耀眼却不可及就像十六七岁喜欢的你一样那么近却又那么远我曾想过我跟你表白的样子我想那会是在温暖的午后因为你说过脸红红的样子很可爱每次我都很想告诉你我的喜欢但是…大概是命运的捉弄吧直到了长大以后才发现当初自己那么喜欢你追星在你眼里看来不过是一时的新鲜感但却不知我喜欢你如追星一般持久、不求回报以前的我以为我可以借此来隐藏我对你的喜欢后来我发现我错了那不过是你离开的理由后来的后来,故事也还没有结束…我以为明星都是会发光的,后来发现在你眼中的我才是发光的。
  • 湮灭降临

    湮灭降临

    生命,是浩瀚世界中特别的存在。人,兽,诸神,或是魔王,都是这样的存在,绝无仅有,独一无二。每一个生命都有着不同的命运。不同注定不平等,命运有喜亦有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弋毁泰成

    弋毁泰成

    世三棋,分阴阳,合对而行,至时战,胜子败亡,双子往界,统阴阳,战四皇,人去往安乐,九世贯长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