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3900000016

第16章 《孟子》的哲学思想(2)

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则为无力人矣;今曰举百钧,则为有力人矣。然则举乌获之任,是亦为乌获而已矣。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第二章)

孟子就曹交关于“人皆可以为尧舜”的问题作了回答。他认为,凡事都在乎做,不肯做则举不起一只小鸡,肯去则可以成为乌获。人人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的善性,只要按尧舜之道切切实实从孝悌做起,就都可以成为尧舜。

综上所述,孟子主性善之说,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而仁、义、礼、智这四种品质都是先天固有的。他要求人们通过存心养性,使这些品质扩而大之,以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孟子这种性善理论对后来儒家思想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第二节关于仁政论

春秋末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所谓仁就是“爱人”,他认为仁是贵族才能具备的一种品德。孔子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反对国君横征暴敛,反对用残杀的手段统治人民。他提倡“为政以德”即主张对劳动者实行怀柔的政策。到了战国中期,孟子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把孔子的“德政”思想发展为更为完善系统的“仁政”学说。这为后来我国封建社会的儒家奠定了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孟子的性善论是为其政治主张服务的,他要求统治者从天生的“恻隐之心”出发,“推己及人”。“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第七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公孙丑上》第六章)作一个行“仁政”的“仁君”。“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他说:“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尽心上》第十五章)又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离娄上》第十一章)“仁政”就是“先王之道”,就是古代“圣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究竟怎样才能行“仁政”呢?

孟子首先提出了“制民之产”的主张。他在《梁惠王上》中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第七章)

孟子认为,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却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只有士人能够做到。至于一般老百姓,如果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便也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这样,就会放荡邪僻,无所不为。等到他们犯了罪,然后对他们施加刑罚,这等于设下罗网坑害人民。哪里有仁爱的人做国君却做出陷害人民的事情来呢?因此,英明的君主规定人们的产业,一定要使他们上足以赡养父母,下足以抚养妻儿,好年成,丰衣足食;坏年成,也不致饿死。然后再引导他们走上善良的道路,他们就容易听从了。在这里,孟子强调指出,只要人民有一定的维持生计的产业,就容易接受为善的好思想,就不会去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为了实现“制民之产”的理想,孟子又提出了“井田制”的主张。所谓“井田制”,就如孟子在《滕文公上》中所说的: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第三章)

孟子讲述了井田制的具体实施方法,即每一平方里的土地为一个井田,每一个井田有九百亩,当中一百亩是公有田,以外八百亩分给八家作私有田。这八家共同来耕种公有田。公田上的农事完成了,然后才敢去做私田的事情。孟子希望滕国君臣们结合本国的实际去实行井田制。这是治国的方法之一。

孟子的“井田制”,是一种托古改制的主张。它是夏、殷、周三代古田制的变革。《滕文公上》一篇说: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彻者,彻也;助者,藉也。龙子曰:“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贡者,挍数岁之中以为常。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为虐,则寡取之;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之,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民父母也?(第三章)

孟子指出,夏代每家五十亩地而实行“贡”法,商代每家七十亩地实行“助”法,周代每家一百亩地而实行“彻”法,实际上税率都是十抽一。“贡”,是根据耕地的收成,按若干年收成的平均数作为征收标准的一种定额献纳赋税的制度。“彻”,是春秋以前通行的一种按当年的实际收成抽取十分之一的税法。“助”,是借民力助耕公田的一种劳役租赋制度。古代贤人龙子说:管理土地的税制没有比助法更好的,没有比贡法更不好的。孟子引龙子的话,认为“助”法最好,“贡”法最不好。“贡”法是比较若干年的收成得一个定数。不分丰收和灾荒,都按这一定数来征收。作为百姓父母的君主,使老百姓辛辛苦苦不得休息,终年地辛勤劳动,却不能供养自己的父母,还要去借债来补足赋税,使老人、小孩饿死而抛尸于山沟之中,那作为百姓父母的作用又在哪里呢?孟子又说:《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为有公田。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同上)

孟子引《诗经》上的话,说明殷、周时代都实行井田制,都是实行“助”法,希望滕国也应该考虑实行减轻百姓痛苦的“助”法税制。孟子认为,只要能实行井田制,就能实现他所构想的王道乐园,如《梁惠王上》所说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第三章)

实行了井田制,在生活物资十分丰富的基础上,再认真办好学校,反复地讲明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养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能把国家治理到这种境界,就是王道的成功。所以,孟子把井田疆界的理正,提高到“仁政”的开始。他在《滕文公上》中说:子之君将行仁政,选择而使子,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孟子认为实行仁政,一定要从划分和清理井田的疆界开始。疆界没有理正,井田的大小就不均,作为俸禄的田租收入也就不会公平合理,所以暴虐的君王以及贪官污吏一定要打乱正确的田间限界。田间限界正确了,分配人民以田地,制定官吏的俸禄,都可以毫不费力地作出决定了。一个国家要富强就得发展农业生产,要发展农业生产就得管理好土地,所以孟子十分强调实行仁政必须从理正井田的疆界开始。井田疆界整正了,分田制禄也就合理了。

孟子在实行井田制主张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取于民有制”,反对过分的剥削。他在《滕文公上》中说: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第三章)

孟子认为,贤明之君一定认真办事、节省用度、有礼貌地对待臣下,尤其是征收赋税要有一定的制度。他引用阳虎的话意思是说,要发财致富便会妨害讲仁爱,要讲仁爱便不能发财致富。仁爱的君主态度恭敬,必然以礼待下;生活节俭,必然取民有制。孟子还劝诫当权者应该轻徭薄赋。他在《尽心下》中说: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第二十七章)

古时征赋役有规定:夏季征收布帛,秋季征收谷物,冬季征发劳役。孟子认为君子对这三种赋役只能使用其中的一种,暂缓使用其他两种;如果同时使用两种赋役,就会迫使老百姓饿死;如果同时使用三种赋役,就会迫使父亲和儿子不能相顾。言下之意,统治者如果加重百姓的各种赋役,老百姓受到摧残,国家就会败亡。孟子就在《梁惠王上》里揭露魏国贫富不合理的现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第四章)

孟子认为贫富悬殊的现象,实际上是执政者带领禽兽来吃人。人们厌恶禽兽互相残杀,而执政者却率兽而食人,这不是失去了仁爱之心了吗?

孟子还认为,争取民心是实行仁政的一个重要方面。他在《梁惠王上》对惠王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挺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第五章)

孟子认为只要有一百里见方的小国就可以行仁政而使天下归服,何况大国呢?大王假若向百姓实行仁政,减免刑罚,减轻赋税,叫百姓能够深耕细作,早除秽草;还使年轻的人在闲暇时间来讲求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办事尽力和待人诚信的道理,而且在家里用这些道理服事父兄,在外事用这些道理侍奉尊长,上朝便来尊敬上级,这样就可以使他们拿着棍棒去抗击秦国、楚国的身穿坚实盔甲、手持锐利刀枪的士兵了。这就是说,老百姓生活富足了,深得民心了,一旦发生战争,他们就会奋勇抗击敌人。孟子又在《公孙丑下》中强调人心向背的重要性。他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第一章)

孟子论述了战争的胜败决定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决定于施行仁政与否。他先以两个“不如”指出“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性,然后以攻城得天时而不能取胜和守城得地利而弃城逃走为例,说明不管攻城者获得多么有利的天时,守城者占有多么优越的地利,若没有“人和”,也必将以失败而告终,从而为论证“人和”的重要性提供了有力的论据。孟子提出争取“人和”的关键在于“得道”,而“道”的得失,又决定“助”的多寡,亦即得“人和”与否,从而说明施行仁政对取得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凡是“失道”的君主,不管他有多残暴,迟早总会被推翻的。《梁惠王下》有记载: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第八章)

孟子告诉齐宣王说,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这类人,我们都叫他作“独夫”。桀、纣就是这样的独夫民贼,商汤王、周武王兴兵讨伐他们是正义的。孟子在《离娄上》又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第九章)

孟子认为,夏桀和商纣两个暴君失掉天下,是由于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失去人民的支持,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到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的支持,就得到天下了。得到人民的支持有办法:得到民心,就得到人民的支持了。得到民心有办法:人民所需要的东西给他们,为他们积聚起来,人民所厌恶的东西不要加给他们,如此而已。因此,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的思想。他在《尽心下》中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第十四章)

孟子认为百姓最为重要,没有百姓就没有国家;国家制度是为百姓而设的,所以国家的重要性次于百姓;君主是为百姓办事的公仆,所以是不重要的。所以得到百姓的欢心、便可做到天子,得到天子的欢心便可做诸侯,得到诸侯的欢心便可做大夫。诸侯危害国家,就得废掉旧诸侯,改立新诸侯。孟子这里强调了立国以民为本的重要性。

孟子还提出君主应该与百姓同乐的思想。他在《梁惠王下》有一段与齐宣王的对话: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

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手?”(第二章)

同类推荐
  • 老胡同

    老胡同

    《民国趣读 老胡同》是追忆当年在老北京四九城之胡同里所发生的有纪念意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面的文字集纳,作者皆为民国之大家,如冯友兰、章士钊、周作人、何思源、高兴亚、张申府、张岱年、张恨水、姚雪垠……这些文字从不同侧面叙述了民国时期老北京城的胡同里所发生的一些历史事件、名人轶事、文人故居等,通过这些文章即可让我们看到当年老北京的各个小胡同都发生了什么、住了些什么样的文人政客。这些作者同时也是亲历者,在他们笔下,有家事的细琐,有国事的波澜,如今去读,情景犹如历历,这些情景连缀成锦,让那段时光变得华丽有光彩。
  • 中国现代文化论争

    中国现代文化论争

    本书是一部系统论述中国现代文化论争的学术专著。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文化史中的重要范畴,是文化延续发展互为因果的两个重要方面。文化冲突通过言论所表现出的不同思想观点的冲突就是文化论争。中国现代文化论争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方方面面。本书仅围绕着白话文与文言文、新文学与旧文学、反孔与尊孔、基督教存废、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科学与玄学、中国本位文化与全盘西化、中医与西医等八个方面的论争展开讨论,探讨不同论争观点提出的背景、动机,论争的内容及其结果,进而展现中国现代文化曲折发展的基本线索。本书史料丰富,见解中肯。
  • 世纪大讲堂:中国的困惑

    世纪大讲堂:中国的困惑

    《世纪大讲堂》是凤凰卫视中文台一档坚守“思想性、学术性”,有着强烈文化抱负的周播节目,在中国文化界、传媒界有着极高的口碑。本书以“经济转型、宪政反思、医疗改革、教育回归本质”等社会焦点问题为核心,与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一起反思中国三十年改革取得的经验与成绩,并对其中的社会冲突矛盾和未来前行路途中的困惑进行思考。
  • 云南故事:我的中国梦

    云南故事:我的中国梦

    本书选取“中国梦·云南故事大型征集活动”评选出的部分优秀作品,作者通过自己的故事,讲述了云南在实现“中国梦”征途上的砥砺前行、昂扬奋进,传递普通人逐梦、驻梦、筑梦的奋斗历程,充分展示了云南各族人民富有时代特色的风貌和情怀。内容包括对云南的珍爱之情、对故乡的发展之梦,既有常年守护雨林的小姐妹真情告白,也有基层干部的工作随想,还有知识青年的云南记忆和海外游子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本书是一本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价值于一体的、完美的语言文化读本。书中内容包括:琅琅上口的谚语,充满智慧的歇后语,诙谐幽默的精彩对联,深入浅出的日常俗语,知识丰富的谜语,意境优美的唐诗宋词,是浓缩了中华民族文化经典的优秀读本。
热门推荐
  • 重生九零小财迷:老公超凶猛

    重生九零小财迷:老公超凶猛

    一朝重生,肥女阮绵绵重返十五岁。“变美变瘦狂挣钱,变成富婆包养小鲜肉”是阮绵绵重生后的最大信念。可明明她都已经身价过亿了,为什么还有男人想要强行“包养”她?“喂,你别乱来!我这个人很有钱的!你得罪不起哦!”“哦?”男人微微眯起了眼,尾音拖得老长:“那你可还记得你的第一桶金是怎么来的?”八年前他一番浴血厮杀方才继承整个陆家,全部心血都毁于“热心市民”的举报之下。她喜滋滋抱走三十万赏金,他却损失亿万,险些保不住家主地位。“那你到底想要怎样?”“我当然是想要你……用一辈子来还。”
  • 大鹤山人词话

    大鹤山人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三国之暴君吕布

    重生三国之暴君吕布

    都市特种兵附身吕布,携暴君系统,右手方天画戟,左手射日神弓,胯下赤兔马,以暴制暴,杀戮三国。结义关羽,召唤猛将,项羽战夏侯,秦琼诛文丑,飞将李广神箭战黄忠,寒面罗成枪败赵子龙,与周瑜斗火攻,剑败刘备,诗胜杨修,为小乔,冲冠一怒战孙策,为兄弟过五关斩六将。本书讨论群:742030212,欢迎兄弟们进群讨论)
  • 异界精通

    异界精通

    林岚表示第一次穿越有点慌,不能说穿越就穿越啊,最起码要让他试一下。不然到别人穿越的时候说根本不是这样的,压根没有这样的能力就不好了。
  • 家,爱的港湾

    家,爱的港湾

    每个人都有家,都有家不同的故事,家,是一辈子的牵挂,不管你身在何方,心系何处,天涯海角,沧海桑田,只需要一声温柔深情的呼唤,就能让我们泪流满面,家,是我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家人和我们血脉相连,牵动着我们的心,在不同的城市,千家万户中有我们的身影,每天上演着不同的家的故事,我们身份各异,来自不同城市,境遇不同,有着不同的人生......
  • 北斗实验室

    北斗实验室

    博物馆收到一份匿名包裹,包裹里是一份年代久远书籍,书籍名为《北斗七星》的手写笔记,作者天枢,但是看笔记不是一人所写。
  • 王牌

    王牌

    在扑克牌中,最为邪恶的一张牌叫做小丑,嗜杀、夺命、人间人死、鬼见鬼愁,但是,在小丑的之后,还有一张牌,就叫做……王牌!这是一个空战为尊的世界,战机成为了战斗的主导,在这里王牌就是绝对的核心,就是天空的主宰!贫民区出身的岳鹏,原本一事无成、碌碌无为,混迹在贫困的边缘,在偶然收到一份神秘礼物后,从此命运出现了巨大的转折,他找到的人生的道路,并且通过坚毅与刻苦,迈向了通往空战王牌的道路……
  • 净灵师

    净灵师

    都市里流传着一个传说,有一个神奇的报刊亭,它能帮助人类解决所有不可思议的事,只要你愿意付出代价,它就能为你解决一切……
  • 少女小渔

    少女小渔

    张艾嘉执导同名电影,著名导演李安监制,刘若英倾情主演。在严歌苓的诸多作品中,中短篇小说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少女小渔》集结了严歌苓所创作12个精彩的“海那边的故事”:《少女小渔》《红罗裙》《海那边》《抢劫犯查理和我》《风筝歌》《失眠人的艳遇》《吴川是个黄女孩》《茉莉的最后一日》《拉斯维加斯的谜语》《青柠檬色的鸟》《女房东》《密语者》。主打篇目《少女小渔》,讲述了江伟和女朋友小渔,千里迢迢从中国大陆来到纽约。由于无法取得居留权,小渔在唐人街当非法劳工。江伟也是以学生身份来美,半工半读,为了摆脱困苦的生活,他被迫安排小渔与年届六十的意大利老头Mario假结婚,希望让她取得绿卡。
  • 犀利雄辩的世界演说

    犀利雄辩的世界演说

    本书收入了世界著名的演说,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黑格尔——在海德堡大学的演说、伽利略——在受审法庭上的演说、李大钊——在天安门集会上的演说等,这些演说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让人们领略到了思想巨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