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3300000023

第23章 屋影人踪/晓图(1)

晓图祖籍海宁。上世纪80年代留学德国,后在美国两所高校获建筑双硕士学位。创立亚奇达设计室和房地产公司。

“又买下了一栋投资房!”申住长长出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这房子的钥匙由财产管理公司粘在煤气表上了,你要自己去找。”过户律师关心地补充,显然以为申住不知道。是的,这是那种近年来充斥市场的“白菜房”,也就是那些因为原房主无法支付房屋贷款而由贷款方收回房产权,再折价出售的房产,美语叫Foreclosure,也就是丧失赎取权的意思。这种房子在过户时多半没有现成配好的钥匙给买主。申住心里想着,嘴上也不多说,拿起文件夹主动伸手和那位肤色里透着健康和黝黑光泽的律师道别。同时也没忘记拿起桌上签名用过的笔,这是纪念品,没见过奥巴马总统签署文件时一支一支地换笔吗?那可是留给他人的礼物啊!

说起来,这已是申住买下的第十二栋“白菜房”,从2008年冬以来,平均每年四栋。刚开始还挺谨慎的,但随着美国房价均值的逐年持续下跌,早先刚上市就被一抢而光的局面不再,反倒是充斥市场的“白菜房”迟迟不见有人开价,所以申住砍价后买到手的几率也就高了起来,今年才过了八个月就轻松地拿到了这第四栋房子的产权。

走在律师楼旁边大树成荫的林间道上,申住的心情似乎很愉快,脚步也比平日轻快了许多。但这难得的轻松并没有持续太久,当视线穿过硕大而空旷的停车场,从老远的地方就一眼瞥见自己那辆产于1993年的丰田车,现实立刻把他拉回到2011年夏末初秋的艾城。

这艾城按通俗风水的说法可是块宝地。北边枕着似青龙若玄武的阿普拉契亚山脉,那可是美国东部最长的山脉,春夏秋三季,郁郁葱葱,浓郁的绿色远看几乎变成深蓝,故此段也叫蓝岭山脉。到了深秋则五彩缤纷,落叶如画。冬天又会换上白雪素袍。艾城的东面密林成片,南边是平坦的丘陵和沿海平原,泥土呈红色,恍若朱雀之乡。再往东朝南就是浩瀚的大洋。艾城内一条恰搭胡姬河缓缓流过,似美丽的丝带围绕在城市的肩头。这里还是美国文学名作《飘》的诞生地,市内有其作者的文物馆。所以,在此地买房置业的华人多少又比在其他处可多吸纳一些人杰地灵的精气,在积累生活基础的同时又有一分精神上的附加值。

但就是这样一座美丽的城市,2008年开始的美国经济大衰退还是给她刻下了深重的伤痕。居民的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三年后的今天竟然排到了全美丧失自住房比率最高的第三名。“白菜房”真可说是铺天盖地。当地的报上说,今年8月份本州丧失赎取权的房屋数量已排全美第四名,而其中大部分就集中在艾城。在城内许多较老旧的社区,几乎每条街上都可见到门前插着广告牌的待售屋。一栋栋空屋,缺乏管理,就像在这个南方大都市原本健康的身体上发满了水痘,虽然不至到没救的程度,但眼下看上去却多少有些触目惊心。

申住在艾城已生活了十多年,其间搬了三次家。先是在市区买下了自己拥有的第一套不动产。那是一栋“康斗”(Condominiums,集体住宅)的一个单元,三房二卫在二楼,是那种一梯二户两层楼的类型,外墙还有四面红砖,在绿树成荫中显得既现代又兼具传统的亲切感。三年后他就搬到了位于市郊的大房子。那是一栋新建的花园房,有五房三个半卫生间,半个是指没有洗澡设备的卫生间。宽敞又开阔的厨房,家庭起居室上方挑空设有大排高窗,后院是建设商留下的自然状态的茂密树林。房前的车道成轻松的弧线划过,与略为弯曲的街道恰成美好的衔接,是个风水上的佳作。申住当时那个高兴呀,真正是美国梦得到实现的时候。新婚燕尔,妻子就怀上了一个大胖小子。人们常讲的美国梦五子登科——房子、妻子、儿子、金子(收入)和车子,在短短几年内就齐全了。也许唯一不够好的是两辆车子都没换新的,基于现实的考量嘛,申住想,没必要更换。就这样,其中的一辆就一直开到了今天,虽然并不破烂,却也相当老旧。

在这宽敞明亮的房子里一住就是八年。八年的时间中国当年的抗战都结束了,这段房缘也因为子女读书的需求而告终,毕竟这个学区不够好。孟母三迁,为的是让儿子有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以免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申住生在中国,长在“文革”以后的文化教育环境下,自然知道科学文化的重要性,所以对学校的教学成果也就格外看重。这次搬家时,美国的经济大衰退已有半年,当时感觉虽然房价在跌但经济的大层面好像没有什么影响,所以他在更远的市郊、坐落于恰搭胡姬河边的乡村俱乐部里选中了一栋红砖房。面积更大,卫生间增加到四个半。社区里高尔夫球场、网球场、健身房、俱乐部应有尽有。茶余饭后,信步走去,处处是鸟语花香,生活环境很是美妙。申住想,美国梦至此,不亦乐乎!

哪知道对他而言,这时的大衰退还只是刚刚演了个开幕式。7月初搬家时的纸箱还没全开封,9月份就传来李曼兄弟银行地震山摇轰然而倒的冲击波,公司解雇员工的潮流像山洪海啸般扑来。事情发生在申住身上是在深秋的11月中旬。那个秋天好像格外寒冷,10月底万圣节的晚上,开车带孩子出门去讨糖,冷得发抖,经过的社区街道,虽然仍然有大户人家的尽兴装饰,但总体的肃杀萧条气氛真是从未见过。

申住开始了他每天绕着房子散步的日月。刚搬过来时整天忙,几乎没有时间出来走动,现在好了,时间倒成了丰富的财富,不花精力去打发反倒成为多余。对许多人而言,倾销时间到诸如忧虑、气馁、顾影自怜是轻而易举的事,或者沉迷于自我麻醉之中,比如整天看电视或喝个酩酊大醉,以期抛去眼下的烦恼和困顿。申住总算保持了清醒的头脑。虽然这几种情形也都多少在他身上留下影子,最终他选择了多散步和早上打太极拳。这是个健康的选择。屋前大道光明,屋后小径通幽。早上散步健身鞋总是沾满晨露,几乎要湿到袜子;晚饭后散步又总能踢到别人打飞的高尔夫小白球。每逢此时,他总喜欢用力把球踢飞掉,好像能把心中的郁闷踢走一样。这段时间,他的足迹遍及房子四周的每一个边边角角,连社区里常来常往的乌鸦似乎也认识了他,只要飞过总会向他打招呼,“呀呀”地叫,晦气大概再没有比此更明显的了,总惹得他用力拍手又顿脚的,奋力赶走这晦气。

这是他来美国后的第十七个年头。但他和房子打交道的缘分,可是要追溯到三十多年前上小学的时候。当时还处在“文革”十年浩劫的尾声,父亲居然凭着脑中残存的一点资产阶级思想买下了一栋属于自己的私房,而他所有的同学可都是住在社会主义的公房中。他家原来住的也是公房,因为公房是按照户口本上登记的人口数量来定分配的面积大小的,无奈父亲不在本地工作,家里只有母子两人,所以只分配到六个平方米大小的一间房,是那种在吴越市老式两层木板楼房的楼梯间下面的一小间,据说解放前是人家用来做厨房的地方。申住同房子打交道就从搬家前后父母请木工、泥水匠来翻修刚买的私房时开始的。那时“改革开放”这个组合名词还没发明,中国12亿人口还在“革命运动”中上下扑腾。在整修这房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发出来的兴趣,后来演变成为对各种建筑式样的好奇,最终促成了申住在考大学时填报了全国名牌的建筑学院,立志要为己为人建造舒适的住房、美好的家园。

当申住为求学深造终于踏上美国这块新大陆,他发现首要的任务却是要找到一个遮风挡雨的栖身之地。还好,校园四周出租的民房很多,虽然好坏参差不齐,但对于年纪轻轻、初来乍到又囊中羞涩的申住来说,有地方住就好,能有个地址可以给远方的家人写信就足矣。一天奔波下来的结果是,他和另外两名同是刚到的新生合租了一个套间。那是一间卧室套一间起居室,厨房和厕所要出房门穿过楼梯间到屋子的后半部。房子一共三层楼,房东出租给了三组不同的房客,申住他们住二楼。房子就在校园一侧的交通干道旁,车来人往十分热闹。大学生们经常开着高音喇叭驾车招摇而过,留下一阵阵开朗又有点放肆的喧闹声;临街的窗户内定格了三张初而惊奇、继而不屑、再而见怪不惊的东方面孔。

其实,这个套间本来只有一间卧室,现在却要住三个人,申住同其他两人不熟,一天之前三个人还都不认识,但他们俩是坐同一架飞机到的,所以申住就自愿选择在起居室里搭床放箱子。这是他在新大陆的第一个家。不过,大概很少有人把这样的居住环境当作家的。申住至今还记得,有一次他在图书馆自修结束,和住在隔壁的同学说回家时,那同学一脸的惊讶和些微的调侃:“回家?那也叫家吗?!”当时倒没什么感觉,现在想想有点儿心酸。

研究生两年一晃而过,这年夏末申住碰巧和另外两位校友一起租到校园旁的一栋小洋房里。三层楼的房子体量裁剪得当,小巧玲珑外加带有维多利亚风格的建筑装饰,很是耐看。一楼租给了学校员工及家属,申住他们从廊子下另一个门进来,租下了二楼还有三层的阁楼。三间卧室加起居、厨、卫俱全,起居室外还有个阳台,用推拉窗围住,冬天太阳晒进来就是一个顶好的日光室。二楼中央是个不大不小的厅,棕黄色的木地板透着光泽,再衬着棕色的木门框、踢脚板和天花板装饰,十分的古色古香。两个室友,一位女生刚从上海来美留学,因为有先来的老同学帮着,一下就找到申住这里。另一位幼年时移民来美,上海话已经夹了生,倒还是常和这批留学生混在一起。三人相安默契,俨然是一出电视剧《老友记》(Friends)的简易翻版。当然那时比《老友记》的播放还早了两年。后来申住曾几次开玩笑说我们那时怎么就没有想到要去找电视台来采访呢,也可赚些版税什么的,总比在外面打工强啊!

就在这栋楼里,申住经历了他生命中不堪回首的一段磨难。那是他们搬进去几个月后。他在写毕业论文的同时因为已无奖学金而外出打工维持生计。当时是1990年代初期的经济衰退刚开始复苏,工作难找,所以申住和大部分中国来的留学生一样,并不急着从学校毕业,而是一边写论文一边打工以等待时机。岂知校外打工的第一天晚上,走在路上却在完全不知所以的情况下给不知从哪里窜出来的一辆车撞到了。醒来时已在医院的急救室,冻得浑身发抖。朦胧中听见有人说:“幸好不用锯腿了,但情况严重,不可大意!”

同类推荐
  •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段渝主编的《巴蜀文化研究集刊7》内容介绍:伊尹是商王朝开国的辅弼良臣,一名伊挚、尹挚,单称伊,又名阿衡,辅佐成汤伐灭夏桀,建立了商王朝。汤之后,太甲不遵汤法乱德,伊尹放太甲,摄朝政,保证了早期商王朝王室政权的平稳过渡。伊尹的治国大略流芳后世,到春秋战国时期乃有伊尹学派形成。
  •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纯洁如水月夜白,朦胧中芳香飘来,细寻找,山崖小花独自开,泉涧霜草衰,风雨吹不败,东方即白斜雾霭,冬雪融化春徘徊,馥艳轻盈云绿黛,满山满谷花盛开,微笑中,人人钗头有花戴
  • 召树屯:傣族民间叙事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召树屯:傣族民间叙事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召树屯》是一部傣族民间叙事长诗,它源于傣族佛教典籍《贝叶经·召树屯》,是一部佛教世俗典籍故事。王子召树屯与天上的仙女喃婼娜相爱,喃婼娜为他留在了人间。父亲为了寻回女儿,发动了对召树屯部落的战争,召树屯率军出战,喃婼娜在家中受到奸人污蔑,险些丧命,无奈飞回天上。召树屯得胜归来,得知妻子离开,踏上了寻妻的道路,历尽千辛万苦,他来到天上,寻回爱妻,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 菊与刀

    菊与刀

    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20世纪初女性学者。她受恩师法兰兹·鲍亚士(Franz Boas)的影响,提出了文化形貌论(Cultural Configuration),认为每种文化都如人类个体一样,有其个性与特征。她的代表作品有《文化模式》(Patterns of Culture)与《菊与刀》(The Chrysan the mum and the Sword),其中后者因成功运用“文化模型”理论来诠释日本文化而影响深远。
  • 盛唐见证:大明宫(文化之美)

    盛唐见证:大明宫(文化之美)

    在大唐几百年的历史洪流中,大明宫始终巍然屹立。王维曾写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足以窥见当时之盛况。作为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这里曾经充满了后宫的勾心斗角,朝廷的尔虞我诈,也见证了一代代帝王的文才武略,感受到黎民百姓的悲苦与安康。推开大明宫的斑驳城门,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朝代的恢弘盛世。
热门推荐
  • 屠夫十字镇

    屠夫十字镇

    《斯通纳》作者约翰·威廉斯另一佳作。与《斯通纳》不同之处,在于更想了解世界的真实。它们同是一个有关面对无意义事物的坚忍,有关天真所致失败的故事。与坚守信念的斯通纳不同,这是一个带着激情、对未知充满好奇的年轻人,渴望寻求真实的世界:他所相信的,不是爱默生和梭罗等人的信念,而是相信背后的看见——除了旷野与经历,没有什么比内心的冲动更真诚、更迷人。同时,他在某种意义上又与斯通纳相同,他们做到了自我的实现。也许,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这样的冲动、激情,也造就了如今的自己。对年轻人的心灵进行的深入思索。作者约翰·威廉斯说,当一个从哈佛辍学的年轻人,来到西部看到了自然,看到了旷野的真实面貌,对他来说,会发生什么呢?这就是小说开始的地方。《屠夫十字镇》讲述的是一个在1873年从哈佛辍学的年轻人安德鲁斯,受爱默生和梭罗等人的自然观念影响,带着寻找美好、希望和活力的冲动,来到屠夫十字镇,并跟随猎人米勒和其他两人(剥皮人施耐德和随营干杂活的查理·霍格)进入科罗拉多山区猎捕野牛。他们各自带着不同的目的和想法,踏上了这次前途未卜的旅程。他们经历重重困难,还丢掉了一个人的性命,重回屠夫十字镇,这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中外名人故事(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中外名人故事(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走近英雄、接近名人,令人感慨颇多:他们天赋的秉性令人称羡不已;他们顽强的意志令人啧啧称奇。打开这本《中外名人故事》,就像走进了先贤们的心灵世界;阅读名人的故事,就像与先贤对话。它能使我们洞察人生,丰富阅历,从名人的人生道路中获得珍贵的人生启示,从而激励我们学习和继承名人优秀的品质。本书用简练生动的语言讲述名人的人生、讲述名人在一生中经历的风风雨雨,重点剖析名人的成败之道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暗伤

    暗伤

    《暗伤》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发表的几篇小说,所涉及的内容很广泛,有描写城市边缘人生活的《独来独往》、《蓝的火》,有描写年轻人之间美好情愫的,如《窗外的阳光》、《香水百合》、《风中尘埃》、《我依然在这里》、《弯月下的歌谣》。更有描写生存的困境窘境的,因为人生并非只有花开月圆,我们时常要面对生活的暗礁,这就有了《暗伤》、《女人》、《梨花朵朵白》。鉴于篇幅所限,我挑了九篇进入这本集。希望你愿意看它,并喜欢它。
  • 总裁妈咪很风流

    总裁妈咪很风流

    匈牙利的夜晚,灯火辉煌。深蓝色的多瑙河蜿蜒曲折,流淌至天与地交汇的尽头。它缓缓地流淌,映倒着这座已有百年的城市,静静地倾听这座城市的所有心事。匈牙利,在夏末秋初的傍晚是最美丽的,透出一种静谧的天生丽质。河畔的一座精致别墅中,此时却激情四射!夜幕笼罩的卧房里狼藉一片,白色的大床上,纠缠不清!床上的女子风情万种,鲜艳的红唇在那个金发碧眼的匈牙……
  • 划在玻璃的声音

    划在玻璃的声音

    江北生于吉林省吉林市,毕业于吉林医学院。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有作品被《小说选刊》转载,并选入《2010年中国年度短篇小说》。秀艳四仰八叉地躺在乡政府门前的水泥台阶上。那个下午,太阳还很刚烈地挂在天空,一股股黏稠而暧昧的风,幸灾乐祸地穿过围观人群汗巴流水的脸,一头钻进张着嘴的毛孔,躲着阴凉看着热闹。张秘书在二楼的办公室探出脑袋,看着窗外的情景。脸上呈现着无奈和烦恼的神色,眉毛鼻子都像被线吊起般地揪揪着,嘴里没发出任何声音,但是心里已经破口大骂了。
  • 白古天下

    白古天下

    敢打敢拼,热血江湖,手摘日月,脚踏星空,我名古天,谁与争锋?
  • 有疾不求医:昏君在侧

    有疾不求医:昏君在侧

    生与死,其实全不必在意。举国被灭的那一刻,她存在的意义就只剩下了一个。郁长宁却没料到,在这漫漫长路之上,竟有人愿等着她,携手长安。◆——“哦?立后?”男子不甚在意地把玩着手上的扳指,忽然停了手,道:“小事一桩,便立阿宁为后罢。”这话一出,全场哗然。“求皇上三思!”灰发老者痛心疾首道:“宁携人乃前金遗民,怎可册封为后?这绝不是明君所为啊皇上!”“皇上三思!”朝堂上,求他收回成命的声音此起彼伏,他却勾了唇笑。“非明君所为?丞相怕不是忘了——”晏南鸿顿了顿,接道:“朕乃昏君。”
  • 换世奇侠

    换世奇侠

    天道不仁,世道艰险。被载入史册的终已死去。这是一个带着英雄联盟的人却做了强盗头头的故事。……傲气傲笑万重浪,热血热胜红日光。胸襟百千丈,眼光万里长。昂步挺胸大家做栋梁。———男儿当自强
  • 异世杀者

    异世杀者

    一个少年杀手踏入另一个世界,一切为了活下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