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1500000004

第4章 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关键(1)

珍惜孩子的自我独立意向

很多妈妈说,2岁左右的孩子是最难带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2岁左右是孩子独立性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此时孩子会表现出最初的自我概念,以第一人称“我”称呼自己,开始出现“给我”、“我要”、“我会”等自我独立性意向,并对父母的安排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反抗。不了解孩子的父母也许认为:这孩子变得不听话了!其实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是孩子独立个性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发展现象,也是孩子的一种进步。

一天早上起床,妈妈给3岁的奇奇拿来了衣服。奇奇手一摆,说:“我不穿这一件!”奇奇跑到自己的衣柜前,把衣服拿出来摆了一地。他拿着这件看看,又拿着那件比比,不知道穿哪一件好。最后拿着一件蓝色的棉衣说:“妈妈,我要穿这个。”妈妈说:“宝贝,穿这一件会很热的。你看,外面的人都穿着短袖衣服。”奇奇爬在窗台上向外一看,果然人们都穿着短袖。“不,我就要穿它。”奇奇还是坚持自己的决定。奇奇不顾妈妈的建议,穿上了那件蓝色的棉衣。然后,奇奇高高兴兴地下了楼,到了小区,他遇到了小花。小花说:“奇奇,你穿棉袄啦!”奇奇得意地点点头。他俩刚玩了一会儿,奇奇就满头大汗,热得受不了,最后跑上楼大声说道:“妈妈,太热了,我要换衣服!”妈妈笑了。这次,奇奇又从那一大堆衣服里面挑来挑去,不过他挑了一件白色的短袖,又出去和小伙伴玩了。

奇奇不愿意穿妈妈拿出来的衣服,要求自己选择,而妈妈允许了奇奇的尝试。这种做法是明智的,她懂得放手让孩子自己选择,尊重孩子的独立意向发展,不仅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宽松的成长氛围,也让奇奇在尝试中逐渐明白了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从2岁左右开始直到学龄前,尤其是4—5岁的孩子,已有了越来越强的主观能动性,对成人的指挥和安排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选择意识。如果父母处理不当,一味训斥、惩罚,就会导致孩子以后遇事缩手缩脚,或者形成过于执拗的性格,即使意识到错误,也仍然逆向而行。所以,家长一定要珍惜孩子的自我独立意向,懂得尊重他们的决定,并有意识地支持和帮助他们学会独立。

1充分尊重孩子

不要当众斥责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等,这样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在与孩子交流时,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方式,并认真听孩子讲话,让孩子明白你很尊重他。让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要避免使用命令式的口吻,防止他们产生对立情绪或厌恶心理,应多用“请”、“谢谢”、“辛苦了”等词汇表现出平等对待孩子的态度来。

2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大部分家长很少给1岁以内的孩子提供练习坐、爬、站立、行走的机会,经常将孩子抱在怀里哄逗,或让他们躺在床上,或让他们坐、站在带围栏的小床里。这种保护看似是对孩子安全的考虑,实际上在不知不觉中家长已经为孩子设定了过多的限制,剥夺了他们主动探索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权利,极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发展。父母应该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不要压制孩子的独立活动意向,解放他们的手脚,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性,为形成良好个性打好基础。

3将劳动游戏化

独立性和勤劳、不畏艰苦是密不可分的。简单的劳动就能让孩子从小体会劳动的不易,收获劳动成果的喜悦,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意识。不过劳动比较枯燥,孩子即使表现出愿意劳动的意向,也会因为没有情趣而坚持不下去。孩子对游戏活动有强烈的兴趣,所以让孩子在做象征性的劳动时不妨将其游戏化,这样他们就会以极大的兴趣积极参与。如果能经常地坚持训练,他们就会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4给孩子提供恰当的支持

父母是孩子强有力的依靠,如果孩子在进行某种独立活动时能得到父母的支持或满足,就会逐渐形成“自尊”、“自豪”等最初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态度。当然,支持应当遵循科学,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来决定支持的程度。比如,在喝水时,孩子可能刚开始并不知道如何用杯子直接喝,或用勺子将水放到嘴里,需要父母将喝水的动作分解,并配以适当的语言讲解,使孩子明白其中的意思。

给孩子最大限度的尊重

我曾经问过许多妈妈一个问题:“你尊重你的孩子吗?”

有的妈妈回答:“是的,我尊重他。”

也有相当多的妈妈作出另一种反应:“什么?尊重?小孩子懂什么,怎么尊重?”

父母是爱孩子的,但是,说到尊重,就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了。其实,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是社会上的一个独立个体,就应该获得受尊重的权利,其中就包括父母对自己的尊重。因此,父母应最大限度地尊重孩子,一个被最大限度尊重的孩子和一个经常被忽视的孩子,日后的成长可能会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

一次,美国的一家男主人在家里举办宴会,因为他是一所大学的副校长兼系主任,所以学校里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了。宴会开始之前,男主人端着酒杯在客厅和几位教授高谈阔论。这时3岁的小儿子鲍勃跑过来喊爸爸,这位爸爸马上对其他人说了声“失陪”,然后当着大家的面蹲在儿子面前,问道:“嘿,伙计,有什么事?”小儿子把手上的玩具递给爸爸,说:“爸爸,这个盖子打不开,您能帮我把它打开吗?”“哦,我很乐意为你效劳。”爸爸帮他打开了盖子,小儿子高兴地说了声“谢谢爸爸”,然后跑开了。

男男是一个中国男孩。一年春节,家里来了许多客人,妈妈正忙着给客人做饭菜。男男找不着自己的变形金刚,就到厨房缠着妈妈给他找:“妈妈,您帮我找一下,要不我就不能玩了。”妈妈很生气地说:“没看见我正在忙吗?找不着就不玩了,玩其他玩具不行吗?”男男只好不高兴地呆在自己的房间里,看看这个,摸摸那个,一副很无聊的样子。

在高朋满座的场合,当年幼的鲍勃要和爸爸讲话、为一个无关紧要的小事让爸爸帮忙的时候,爸爸立即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把他的事当作头等大事来办,而不是推开孩子,说自己正忙没有工夫,或者是训斥孩子,这充分体现了爸爸对孩子的尊重。而男男的妈妈却正好相反,她以忙为由拒绝了孩子的请求,还当着客人的面喝斥孩子,这是对孩子极大的不尊重。

在我们身边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受到父母充分尊重的孩子,大多待人友善、懂礼貌、举止大方、自我独立意识强。这就是孩子受到应有尊重的良好反应。相反,如果孩子一直在不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他自然不懂得自尊、自爱,同时不知怎样尊重他人。所以,望子成龙的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千万不要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那么,家长究竟应该如何做,才是对孩子的最大尊重呢?

1要明白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要尊重孩子,首先应当将孩子作为一个有思想、有看法、有需求、有情感、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不仅正视他的存在,更要通过细心观察、自己领悟来理解他的愿望。当看到孩子的努力时,不管他获得的成就大小,都要用适当的方式予以赞扬,让孩子感到自己的存在和重要性。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建立起来。

2要正确理解“尊重”

有些家长对尊重的理解比较片面,认为尊重孩子仅仅是满足孩子的需要,对孩子姑息迁就、百依百顺。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使孩子养成“任性”、“唯我独尊”的坏毛病。真正的尊重体现为对孩子的肯定与赞扬,多鼓励孩子,把孩子当朋友。比如,许多家长不肯给予孩子一点鼓励,一旦孩子出现什么过错,不是挖苦就是讽刺,孩子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自尊心还受到了严重伤害。

3尊重孩子不分年龄和场合

尊重孩子应该从小开始,并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使孩子意识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家庭成员之间是平等的。比如,父母和孩子说话时最好蹲下来和孩子平视,避免孩子有“低人一等”的感觉;不要一遇到问题就劈头盖脸地训斥孩子,而是要与他和颜悦色地沟通,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和他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更不能用“不争气”、“没出息”这类的话来“激励”孩子;想让孩子帮忙时要说“请”,孩子帮忙后要说“谢谢”;误会了孩子或说错了话,要向孩子道歉,一声“对不起”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时能培养孩子尊重人的习惯。

给孩子“受苦”的空间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一句人尽皆知的俗语,在今天仍是真理。但是,父母总是舍不得孩子吃苦。将孩子养育在蜜罐里的父母大有人在,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原本无私的“爱”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变质,最终成为让孩子在成长中吃尽苦头的“罪魁祸首”。

高山的父母是一对农村夫妻,他们平时省吃俭用,但从来不亏着儿子。高山小的时候,妈妈总是对他说:“你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家务活不用你干,想买什么你就说话,妈妈给你买。”一次,高山看见邻居家的小强拿着一辆赛车玩,那是小强爸爸从城里带回来的。高山也想要,可当时家里连生活费都不够,于是妈妈卖了一头猪,凑够了钱,给高山也买了一辆。一年暑假,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户外实践活动。高山想参加,但妈妈说太苦,有蚊子,有虫子,要走山路,没让他去。就这样,他们靠种地辛辛苦苦把儿子养大,供儿子上完大学。大学毕业后,高山上了班,有了收入,父母就不再给他零花钱。可是进入社会的高山不但要用好的、吃好的,还要追流行,钱根本不够花。最后,父母卖了房子,把所有的钱都给了儿子。哪知儿子竟很快又把钱花光了,父母这回真的是没有办法了。“如果你们不能给我提供一辈子的优裕生活,为什么让我从小就养成这种习惯?”儿子用埋怨的口气说。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为了儿子辛苦了一辈子,最后换来的却是儿子的怨恨。

高山的家境并不富裕,但父母就是不吃不喝,也要让儿子过上和有钱人一样的生活,而且他们把正常的社会锻炼看作是吃苦,不让儿子参与。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高山根本体会不到钱的来之不易,慢慢对养尊处优的生活习以为常,直到走进社会,才发现自己的收入根本养不起自己,从此生活在痛苦之中。表面上看,他们是“爱”儿子,结果却“害”了儿子。所以,合格的家长,应该懂得顺应孩子成长的需要,学会转变观念,支持孩子去“受苦”。

1父母要真正认识“受苦”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家长认为艰苦的生活环境离孩子越来越远,没有必要再让孩子去吃苦。其实,让孩子“受苦”并不是让他们去过父辈们当时的生活,而是通过让他们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让他们理解父母的不易,逐渐提高独立生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2舍得让孩子“受苦”

有很多家长懂得让孩子受点苦的重要性,但就是不愿意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吃苦受累,他们心疼孩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一辈子替孩子遮风挡雨,不如教会他们如何面对风雨,这样孩子才能在离开家长的保护后展翅高飞。

3让“受苦”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

让孩子受点苦,不是一本正经地对孩子说:“今天,我就要让你尝尝受苦的滋味。”而是让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劳动,通过劳动获得生存的本领与成功的喜悦,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增强生存能力。当孩子在劳动中尝到了“苦”,自然也就能感受到父母的“亲”,在责任与意志面前不仅会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会努力做到“家里的事情帮着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同时学会尊重和体谅,常怀感恩之情。

在“兴趣”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很多妈妈意识到应该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在具体执行上却不知该如何下手。要怎么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孩子,不引起小家伙的逆反与抗拒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动力,特别是注意力较差的孩子,如果能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论学习内容多难,都可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童童今年上幼儿园大班,妈妈总想着让他学一样乐器作为特长,来适应现代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一天,妈妈带着儿子来到一位开琴行的朋友家,想让他先试学一下。没想到,童童见到钢琴后没有妈妈想象中的那么兴奋。他用稚嫩的小手触摸着琴键,似乎不太感兴趣。上了几次课以后,他对钢琴课越来越抗拒,每次要妈妈哄上好半天才肯出门。直到有一天,童童说:“妈妈,我不想学钢琴。我能不能学模型制作呀?”听了童童的话,妈妈恍然大悟。“是啊,孩子对钢琴不感兴趣,我不能强迫他学钢琴。但孩子对模型制作感兴趣,我怎么就没有发现呢。”于是妈妈一口答应了童童。

每个周六的早晨,童童都早早起来,让妈妈送他去学模型制作。一天,老师告诉童童的妈妈,说童童表现得特别好,通常能一个人完成一些简单的制作。每次上完课回到家,童童都要爸爸给他找相关的材料,自己在家里继续练习。一次,爸爸看到童童被难住了,就主动过去帮他,没想到童童却拒绝了爸爸的帮忙,说:“我能解决,老师说我能参加比赛了。”一天天过去了,妈妈发现童童每次制作模型都能坚持40分钟左右,而且兴趣盎然。

同类推荐
  • 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

    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

    教育做不到的,就交给阅读!用一本书,柔软孩子的心。用一本书,燃起孩子的行动力。通过阅读,让孩子学会迎战未来的27种关键能力。人际关系、外表、友谊、爱情、挫折、自我与梦想,甚至网络发言等,这些课本没教,家庭也很少谈论,但却是我们的孩子每一刻都可能面对的困扰与问题。在阅读推广方面获奖无数的怡慧老师,不但以耐心、同理心去倾听孩子的心声,还陪伴孩子们一起面对困难和挫折。同时,她精选出300本足以让孩子、父母或师长阅读的好书。她希望在成长的路上,书会温暖陪伴孩子们,既为他们解惑,更能培养出未来所需的各种关键能力。
  • 心理营养:林文采博士的亲子教育课

    心理营养:林文采博士的亲子教育课

    正如身体的健康需要物质营养,孩子心灵的成长与心理力量的强大必须获取足够的心理营养。在成长的不同阶段,给足孩子恰当的心理营养,也就给了他一生幸福的底层代码。
  • 新生儿婴儿护理实用百科

    新生儿婴儿护理实用百科

    《新生儿婴儿护理实用百科》内容全面,信息量大,指导性强,依据0~1岁不同月龄宝宝的生长与发育特点,介绍了饮食喂养、日常护理、常见疾病防治、能力训练与游戏等多方面内容
  • 老师妈妈

    老师妈妈

    每个孩子都有特殊的天赋,孩子需要通过教育来获得发展,而教育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离不开妈妈和老师。不管孩子的父母贫穷或富有、渊博或粗浅,都有责任和权利营造家里的秩序,让家成为孩子在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机构。书中以孩子的心理、潜能、习惯、道德、宗教信仰、观察力、语言文化等方面为切入点,采用了众多生动的事例,用通俗的语言,将妈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一一剖析,并针对妈妈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以此表达了作者幼儿教育的理念。可以说,本书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读之,能让妈妈对培养孩子更有信心!相信,通过努力,每一位妈妈都可以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
  • 80后如何做好爸爸妈妈

    80后如何做好爸爸妈妈

    初为人父母,还不怎么太会念“育儿经”,却已经天花乱坠地幻想起孩子出生以后的情景,可不得不泼你冷水:按照目前的状况看,年轻人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面对妻子带来的最好礼物,作为80后的我们,也许还真的不能胜任爸爸或妈妈一职。虽然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如何让80后父母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孩子?如何让小宝贝规避自身成长中的坏习惯?如何让小宝贝得到最适合的教育方式?也许这才是80后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最值得深思和解决的问题。
热门推荐
  • 最后一个盗墓人

    最后一个盗墓人

    尸骨堆积的山洞叫食人洞,我和一群大学生无意中跌入一神秘甬道内,周围的人一个接着一个离奇失踪,我陷入巨大危机中,经过生死考验终于解开当年的秘密——甬道下竟是巴蛇族的祭坛……神秘少女、通天铜柱、奇异文字……
  • 把话说到客户心里去

    把话说到客户心里去

    《把话说到客户心里去》以心理学知识作为理论基础,引证了许多经过科学检验的心理实验,汇集了大量相关的销售实战案例,提炼出了在销售中卓有成效的各种心理策略。每种心理策略都环环相扣,直击销售全流程中客户的各种心理,让读者能够轻松应对并掌握客户的心理变化,从而改善人际关系、提升销售业绩。
  • Honore de Balzac

    Honore de Balzac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胜任才是硬道理

    胜任才是硬道理

    一本真正关注员工命运的书!本书指出:未来,我们很难靠学历取得终身受雇的机会,却可以靠培养和提高“胜任力”而存活下来!书中倾囊相授培养和提高“胜任力”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大量案例总结,激发读者的潜能,是职场人士提升自我、改变人生命运的必修课!
  • 婚姻不是爱情的穷途末路

    婚姻不是爱情的穷途末路

    《婚姻不是爱情的穷途末路》全书共分6辑、42个小节,每个小节都包含几个小故事。《婚姻不是爱情的穷途末路》对于爱情与婚姻,每个故事都有深刻的感悟,《婚姻不是爱情的穷途末路》教女人理性对待爱情,智慧对待婚姻,你会发现婚姻不是坟墓,而是温暖的巢穴,是我们休憩、滋养身心的场所,向前拼搏的加油站。
  • 逆天归来:重生异能女王

    逆天归来:重生异能女王

    一场以命相搏的复仇路上,被送到精神病院的云邈儿意外重生到十年前。重生前被人陷害一无所有,今世她将重新来过。窥生死,控言行,能瞬移,守亲友,为自由,她翻手之间风云再起,却有人挡在她成神路前,布着千年棋局令她臣服。顺者昌逆者亡,是为棋子还是脱颖而出?“若天压我,劈开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无名少女强势崛起,带异能军团逆天而战!势力倒戈,乱世重现,三界纷争,因她而起……
  • 王者荣耀之大神扛鼎

    王者荣耀之大神扛鼎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这是一个电子竞技风靡全国的时代,王者荣耀更是拥有粉丝无数,韩东一个拥有着唯一一个自制英雄的玩家,成为了全国的焦点。魔王降临,杀戮再起!系统在韩东耳边低语:“你永远无法带领这群小学生超神。”韩东默默回应:“我就是神!”
  • 重生还是人就很幸运

    重生还是人就很幸运

    有人重生成了一只松鼠,有人重生成了一棵草,有人重生成了猪,有人重生成了一只史莱姆,还有人重生成了游戏boss。所以重生为人,已是人的幸运。他不是去填补曾经的人生,而是去开始新的冒险。(此简介看似有点内容,实则与内容毫无关系)
  • 龙虎中丹诀

    龙虎中丹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儿童教养课

    儿童教养课

    一般来说,教养与知识学养没有直接的联系,所以你会看到成绩好的孩子也会乱扔垃圾,而成绩差的孩子并不一定不会孝顺父母。而在这个强调综合素质的时代,不仅需要技能型人才,更需要有气质、有风度、有内涵的人才,即有教养的人才。为此《儿童教养课》分别从礼仪、社交、自控力、规则意识、习惯、性格、气质、品质等方面全面阐述了一个有教养的孩子必备的素质,并给予了科学的建议和指导,旨在帮助父母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养土壤,帮父母把孩子培养成有教养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