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9400000012

第12章 犹太巨商的成功启示

犹太商人是世界公认的第一商人。从罗斯柴尔德到索罗斯,从洛克菲勒到彼德森,众多犹太商业巨子的功名事业令世人翘首瞩目。为什么耀目全球的光环总是频频落到这个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四百分之一的民族呢?

特殊的历史经历和特殊的民族文化铸就的犹太商人,无疑是当今世界商界一支最为耀目的奇葩。

经营之神——哈默

阿曼德?哈默这位美国实业界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曾被人称为“经营之神”、“幸运之神”。1898 年 5 月 21 日生于美国,在上大学时,即开始经营父亲留给他的药厂,获得很大成功,成为当时美国唯一的大学生百万富翁。1921 年,哈默赴苏联,成为贸易代理人,获得巨额财富。1956 年,58 岁的哈默收购濒临倒闭的西方石油公司,逐步使其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1974 年,哈默的西方石油公司年收入高达 60 亿美元。哈默一生与东西方政界领导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在全世界享有盛誉。从他经营的各种行业来看,可谓无往不胜。无论是与苏联人做粮食、铅笔、毛皮生意,帮赫斯特卖珍玩,还是经营威士忌酒、石油,都一一获得大利;从他对手的角度来看,也不得不惊呼:“哈默是无敌的”。

然而,“无敌”的哈默,“经营之神”哈默,却栽过一个不大不小的跟头:对方出了远不是他能接受的价,他坚决不要,可几次较量后,他不得不接受对方的条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吃到一块好牛排委实不易。受此启发,哈默踏入养牛业这一行。牛要卖得出好价钱,很大程度上系于种牛的血缘、质量。

正好,当时有一头名叫“埃里克王子”的得奖种牛,在密苏里州拍卖,这头种牛被养殖专家誉为本世纪最佳种牛。最开始,哈默想出个“大价”,用 1.5 万元买下。但一个叫奥布莱恩的企业家比他出得更高价,以 3.5 万元将它买下了。退而求其次,他以 2.75 万元买了前一年国际种牛赛冠军——“野蛮王子”来繁殖牛群,到后来一年收入上百万元。这使他更加感到“埃里克王子”的可贵。

正在这时,一位兽医告诉他一个好消息:“埃里克王子”患了阳痿病,而且据他的分析:它的病仅是心理上的,而非生理上的,还可利用其精液进行人工授精。

听到这个消息,哈默心花怒放,当即打了个电话给奥布莱恩:“奥布莱恩,老朋友,把您的‘王子’卖给我,怎么样?”

“我很乐意这样做。”奥布莱恩的答复竟是出奇的爽快。

“好,你打算出什么价?”

“10 万元。”

这一棒简直把哈默打昏了。他不由吼骂起来:“您疯了吧?我刚听说您这头牛不能再生育了,而且一年多没有生育过了。”

“那您为什么要买呢?”对方竟反击说,“我知道您想干什么。大学里已经派人来讲过。‘埃里克王子’还可以作人工授精的种牛呢。”

原来对方已洞察了自己的心思,哈默有些气馁了。他当即以很委婉的语调向对方讨价还价:“我也仅仅是碰碰运气而已。谁也没真正证明它还能生育。这样吧,‘埃里克王子’已给您服务这么久了,我一分钱不少,照原价给您,怎么样?”

“10 万元。”对方寸步不让。

“我们折中一下,7.5 万元,不过您得让我做次试验。好不好?”,哈默说。

奥布莱恩稍微沉吟了一会,接着说:“好吧,你来吧!”

哈默带着兽医去了,试验结果十分满意。于是他掏出 7.5 万元的支票交给奥布莱恩。

奥布莱恩接过支票看了看,又把它还给哈默:“钱不够。”

“怎么?不是讲好 7.5 万元的吗?”

“不,我没有同意 7.5 万元成交,我只是同意你到这里来做试验。”

这简直是十足的无赖!哈默简直气昏了,转身就走。奥布莱恩则在背后微笑着目送他。

次年 12 月,最负盛名的芝加哥国际牲畜展览会开幕了,哈默带着一头年轻母牛参展。此时的哈默尽管在养牛界已经很有名气,但可惜的是,他的牛却从未得过芝加哥展览会的世界冠军。而这一次却大不相同,这头母牛也是“埃里克王子”的后裔,当它还是牛犊时,哈默就出了 5000 元的高价将它买下,同时又请一些最有名望的专家来饲养。这次他志在必得,养牛界的许多同行也认为冠军非它莫属。可没料到,这头母牛仅得一个亚军。冠军还是被“埃里克王子”的另一“女儿”抢走了!

“奥布莱恩,我愿意出 10 万元……”,哈默屈服了。

终于,这笔生意,还是以比奥布莱恩当初买入价高 6.5 万元的价格成交了。

经常有人向哈默请教致富的“魔法”。他们坚持认为,哈默发大财靠的不仅是勤奋、精明、机智、谨慎之类应有的才能,应该还有其他“秘密武器”。

在一次晚会上,有人凑到哈默跟前向他请教“发家的秘诀”,哈默皱皱眉说:“实际上,这没什么。你只要等待俄国爆发革命就行了。到时候打点好你的棉衣尽管去,一到了那儿,你就到政府各贸易部门转一圈,又买又卖,这些部门大概不少于两三百呢!……”听到这里,那个人气愤地嘟哝了几句,转身走了。

其实,这正是哈默 20 世纪 20 年代时在俄国 13 次做生意的精辟概括,其中包含着他生意的兴隆与衰落、成功与失败的种种经历。

1921 年的苏联,经 历了内战与灾荒,急 需救援物资,特 别是粮食。哈默本来可以拿着听诊器,坐在清洁的医院里,安稳地度过一生。但他厌恶这种生活。在他眼里,似乎那些未被人们认识的地方,才是值得自己去冒险、去大干一番的战场。他做出一般人认为是发了疯的选择,踏上了被西方描绘成地狱似的苏联。当时,苏联被内战、外国军事干涉和封锁弄得经济崩溃,人民生活十分困难;霍乱、斑疹伤寒等传染病和饥荒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采取了重大的决策——经济政策,鼓励吸引外资,重建苏联经济。但很多西方人士对苏联充满偏见和仇视,把苏维埃政权看做是可怕的怪物。到苏联经商、投资办企业,被称作是“到月球去探险”。

哈默心里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但风险大,利润必然也大,值得尝试。于是哈默饱尝在大西洋航行的晕船之苦和英国秘密警察纠缠的烦恼之后,终于乘火车进入苏联。沿途景象惨不忍睹:霍乱、伤寒等传染病流行;城市和乡村到处都有无人收殓的尸体;专吃腐尸烂肉的飞禽,在人的头顶上盘旋。哈默痛苦地闭上眼睛,但直觉告诉他:被灾荒困扰着的苏联目前最急需的是粮食。他又想到这时美国粮食大丰收,价格早已惨跌到每蒲式耳一美元。农民宁肯把粮食烧掉,也不愿以这样的低价送到市场出售。而苏联这里有的是美国需要的、可以交换粮食的毛皮、白金、绿宝石。如果让双方能够交换,岂不两全其美?

哈默从一次苏维埃的紧急会议上获悉,苏联需要大约 100 万蒲式耳的小麦才能使乌拉尔山区的饥民度过灾荒。机不可失,哈默立刻向苏联官员建议,从 美国运来粮食换取苏联的货物。双 方很快达成协议。初战告捷,没 隔多久,哈 默成了第一个在苏联经营租让企业的美国人。此后,列宁给了他更大的特权,让他负责苏联对美贸易的代理商,哈默成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美国橡胶公司、艾利斯—查尔斯机械设备公司等 30 多家公司在苏联的总代表。生意越做越大,他的收益也越来越多。他存在莫斯科银行里的卢布数额惊人。

第一次冒险使哈默尝到了甜头。于是,“只要值得,不惜血本也要冒险”,成了哈默做生意的最大特色。

1956 年,哈默已经 58 岁了,他感到自己的实业已经做得差不多了,便移居洛杉矶,准备用游泳、日光浴、捐赠珍藏等活动来消磨自己的余生。没想到命运再次将哈默推到他一生最赚钱的事业——冒险性很大的石油行业中去。

朋友告诉他:20 世纪 20 年代初期创立的西方石油公司,正处在风雨飘摇的困境之中,这家公司请求哈默给予帮助。对石油行业还是外行的哈默,同意借给 5 万美元作为尝试,让该公司钻两口油井,将来得到的利润各分一半。哈默的打算是,如果这两口井是枯井,这笔钱可以根据当时的规定,作为亏损从应缴纳的税款当中扣除。

出乎哈默意料的是,两口井都出了油。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一下子上涨了。初次尝试的成功,引起哈默在石油行业进行冒险的极大兴趣。1957 年,他干脆把借给该公司的贷款转化为股票,成为西方石油公司最大的股东,当上该公司的总经理。

1961 年,西方石油公司几乎用完了 1000 万美元勘探基金,但仍无所建树。哈默计划集中余力,攻克难点。这计划吸引了一个名叫鲍勃的青年地质学家。他向哈默建议:旧金山以东有一片被德士古石油公司放弃了的地区,这个地区可能有天然气田,西方石油公司应该把它租下来。哈默接受了建议,汇集了一大笔钱,投入这一冒险活动。这个地质学家的挖井定位为距离那几口废井大约 600 英尺的一块空地上。当钻到 8600 英尺的深度时,终于钻出了加利福尼亚的第二大天然气田,价值约 2 亿美元。几个月以后,又在附近钻出了一个蕴藏量丰富的天然气田。

犹太哲言

哈默的成功源于他过人的胆识,敢 于冒险的勇气和看准时机绝不放手的坚定信念,这样才会使他一次又一次获得成功。

金融界的拿破仑——索罗斯

乔治?索罗斯 1930 年出生于匈牙利的一个犹太律师家庭。二战期间,随全家流落到瑞士。1947 年他移居英国,并在 1949 年考入伦敦经济学院,获得国际金融的硕士学位以后,开始正式进军伦敦金融证券界。1956 年,在美国通过建立和管理国际投资资金积累了大量财产。1 971 年,与 另一投资奇才詹姆斯?罗杰斯合伙成立了“量子基金”,开始了他的国际投资生涯。1979 年索罗斯在纽约建立了他的第一个基金会——开放社会基金。1 984 年他在匈牙利建立了第一个东欧基金会,又于 1987 年建立了苏联索罗斯基金会。他为基金会网络提供资金,这个网络在 3 个国家中运作,遍及中欧和东欧、前苏联和中部欧亚大陆,以及南非、海地、危地马拉和美国。这些基金会致力于建设和维持开放社会的基础结构和公共设施。索罗斯也建立了其他较重要的机构,如中部欧洲大学和国际科学基金会等。索罗斯曾获得社会研究新学院、牛 津大学、布 达佩斯经济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1995 年波伦亚大学(意大利)将最高荣誉——Laure Honoris Causa 授予索罗斯先生,以表彰他为促进世界各地的开放社会所做的努力。

索罗斯和巴菲特、林奇一样,不相信证券市场是有效的,他认为金融市场技术分析是没有任何理论根据的,真正有用的还是基本面分析,尤 其是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索 罗斯在 1989 年 11 月柏林墙崩溃,东西德统一以后,就已经敏锐地意识到欧洲货币汇率机制已无法继续维持了。因为这种机制要求欧洲各国的经济发展需齐头并进才可以实现。但是德国的统一使其经济发展远远超过了其他的欧洲邻国,因而其他欧洲国家指望依靠德国的货币政策是不适当的。当时英国的经济处于不景气的状态,利率已经很高了,而用提高英镑利率的办法来支撑英镑的币值,可能会严重损害英国的经济,对英国经济雪上加霜。于是英国要求德国降低德国马克的利率,以减轻国际汇价对英镑的压力。但是德国统一以后,为了重建东德,造成了经济过热、开支过高的现象,德国政府不得不以维持高达 10%的高利率政策来降温。因此德国中央银行拒绝了英国的这一要求,于是矛盾进一步激化了。

1992 年 8 月,正像鲨鱼闻到血腥一样,索罗斯以 5%的保证金方式大量抛空英镑,购 入马克,英 镑对马克的汇率降至联系汇率的下限。当索罗斯听到英格兰银行将动用 120 亿美元去买进英镑时,他豪气冲天地说:“我正准备拋空这个数量。”至此,发动了历史上第一个投机资金挑战欧洲货币汇率的战役。在市场巨大的抛压下,9 月 16 日英格兰银行被迫宣布两次提高利率。如 此一来,反 而导致英镑再次下跌,最后只有宣布退出欧洲货币体系。英镑汇率由 1 英镑:2.1 美元下跌到 1.7 美元,“量子基金”获利 20 多亿美元,索罗斯个人收入达 6.5 亿美元,在 1992 年的华尔街十大收入排行榜名列榜首,创历史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索罗斯的成功还来自他对成功的强烈欲望,这也是他与合伙人詹姆斯?罗杰斯分手的原因之一。索罗斯的过百亿“量子基金”一直保持高水平的增长率,他主张尽量追求最大的回报,正如他说:“重要的不是你是对的还是错的,而是当你正确的时候你赚了多少钱,在你错误的时候,你损失了多少钱。当你对一项交易充满信心的时候,你要尽可能多地获取!”曾经作为索罗斯“接班人”的人几乎众口一词,表示他们从索罗斯那里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便是“有风使尽帆”,在开始的时候投入少量的资金,当 某种倾向逐渐明显时,再 慢慢加大筹码。

驰骋金融界的索罗斯对金融业及其游戏规则有着自己的理论。在索罗斯看来,市场并非总是对的。索罗斯从另一个角度对传统智慧做出了否定。索罗斯说:“现在最流行的说法是‘市场总是对的’,我的立场刚好相反。我假定市场往往都是错的,即使我的假设确定有误,我也会利用这些假设作为所谓作业假设。”

很显然,“市场总是对的”这一命题要求投资者必须顺从市场的变化,但 是这样的顺从常常是十分盲目的,投 资者在顺从时会迷失方向。一个能动的投资者(索罗斯倡导的真正意义或高效能的投资人)是不满足于这样的顺从的,并且认为盲目顺从市场的指导思想——“市场总是对的”的命题是错误的。索罗斯如此论证该命题的错误性:

当潮流或趋势出现时,追随者总希望潮流如愿进行并为之做出积极努力。但是潮流不是一成不变的,潮流会逆转,会改变方向,追随者先是一窝蜂地追随潮流,助长潮流的发展,然后是一味追随形成的定式并力求维持这种定式,追随主体变成偏见主体,最后被转变了方向的潮流所害。索罗斯假设“市场往往都是错的”的命题说明,市场存在着与偏见主体的意愿目的不一致的固有矛盾,主体以偏见即知性、完整性参与市场,最终必然以失败告终,这也就是索罗斯潮流理论所指“始于自助,终于自败”的道理。

一个纯粹的潮流追随者很难逾越“始于自助,终于自败”的规律,除非他懂得自省,懂得市场并非总是对的,懂得何时追随潮流,何时不追随。在索罗斯看来,缺乏必要的自省功夫,会阻碍你理解市场往往是错误的这一命题的真谛,更无助于保障投资收益。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索罗斯的投资理念是建立在一定的自省观念上的。他的自省以反华尔街传统智慧为主要内容,基于两点:一是不要盲目追随潮流,潮流是会逆转的;二是作为潮流追随者,自己会犯错误,走向潮流的反面。现实或市场的错误源于主体思想的错误,而逾越两者的错误靠的是自省,可见自省的重要。也正是基于此,索罗斯时刻强调投资者要与市场保持适当的距离。许多投资者以为每天紧盯电脑行情报价机,不放过每一个可以看到的市场分析、评论文章,就可以在市场上赚到钱,或者每周在办公室中待 80 个小时以上,但是投入大量时间和赢利是不成比例的,大部分人都是以亏损告终。索罗斯作为华尔街著名的投资大师,有他独特的工作方式,他每周工作不会超过30 个小时,更多的时间里,别人看到的都是他在休假或者是在娱乐。但他自己却说:“那其实是工作的一部分,只有远离市场,才能更加清晰的看透市场,那些每天都守在市场中的人,最终会被市场中出现的每一个细枝末节所左右,最终就失去了自己的方向,被市场给愚弄了。”这充分说明了索罗斯确实是一个非同一般的投资大师。

1987 年,他出过一本《金融炼金术》,可惜看得懂的人很少,曾有人将它比喻为催眠药。他创造了一种“反射理论”,认为人们的认识会改变事物,而事物变化又会反过来改变人们的认识。索罗斯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予他最大的教训就是:期待出乎意料的事物发生并做好准备应对它。他认为每个人都会因一些先入之见而妨碍他们正确认识现实,但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并不总是反映现实的。股票的价值和外汇的价值取决于人们的主观认识。这种现实与对现实的认识之间的差距,就创造了有机可乘的机会。

在 1997 年开始的亚洲金融风暴中,由于错误地估计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同时过于感情用事,索罗斯犯了投资大忌,他没有选择在1998 年去进一步攻击最弱的日本市场,而是选择了中国香港市场。在中国香港政府动用了 200 多亿美元的干预下,这场世纪豪赌激战异常惨烈,比之 1992 年的英镑战役有过之而无不及,使索罗斯遭遇了历史上最大的挫折,惨遭“滑铁卢”之败,“量子基金”也面临信任危机。

被称为“金融大鳄”的索罗斯因行善而获得第二届“代顿和平奖”。因特网上这样描述:“挑起亚洲金融风暴、导致无数人陷入经济困境的 72 岁大炒家索罗斯,因为行善成为第二届‘代顿和平奖’得奖者。得奖原因是他捐出巨款,给波斯尼亚地区的人民在战后重建生活,并成立量子基金支持慈善活动。”

亚洲人对商人的情感可以说是“恨爱交加”。因恨,所以有“奸商”之谓;因爱,所以有“儒商”之盼。高尚的道德和肮脏的金钱,对于满脑子都是“东方价值观”的人来说,总是有那么一丝缝隙怎么也弥合不了。

这种“恨爱交加”自然来自于人们对道德的无限扩大,或者说,人们把伦理层面的道德和商业领域的道德给弄混了,虽然都希望这二者能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也的确有完美融合的人和事,但为人的道德准则和为商的道德准则毕竟是不一样的。就拿索罗斯个人来说,也并不是一个“金融大鳄”的评语就可以“盖棺论定”。索罗斯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采访时曾说:“我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在世界一些地区,我因迫使英格兰银行屈服和使马来西亚破产而出名,即作为投机者和魔鬼而出名。但在世界其他地区我则被视作‘开放社会’的捍卫者。”索罗斯目前在许多地方都有捐款,他曾表示,在 80 岁前,会将所有财富全数捐出。

犹太哲言

投资者务必要反省自己囿于成见所形成的对市场的认识,并 勇于否定流行的观念及传统的智慧,只有这样才能看清本质,才能获得充分的投资收益;真理与成功总是属于独创者的,真理与成功不可分。

报业奇才——奥克斯

奥克斯是一位犹太人,他的父亲 1845 年从德国移民来到美国,1858 年奥克斯出生。因为家庭经济不佳,奥克斯童年就辍学,在家里做帮工,晚上读夜校。他当过药房和杂货店的童工。14 岁时,他在《洛斯威利记事报》找到一份杂工。后来,老板见他年轻,脑子灵,就安排他当排字学徒。奥 克斯如许多犹太人一样,受 了家庭传统教育,干什么工作都认真钻研,努力干出一番名堂。两年后,他成为一位正式排字工。干了一年多,他被《论坛报》聘为排字领班。在报社当排字工人乃至排字领班中,奥克斯时刻注重学习,对报业各环节工作很快熟悉,并且与该报的营业经理保罗及编辑麦哥云交往密切,成为知交。后来他们三人于 1877 年合办一家报纸,名叫《漆坦加隆快报》,但报纸仅仅经营了几个月就倒闭了,奥克斯只好另谋生路。

1878 年,城内另一家《漆坦加隆时报》也面临倒闭,正以廉价寻找买主。奥克斯是个忠贞于报业的人,以 500 美元买下这家报社。当时他的资金不足,把一半股权让给他人,他控股一半主持经营。奥克斯动脑筋、想办法,把这份小报办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发行量增加数倍。一年多以后,获利甚丰,该报的股值升了 20 倍。奥克斯想:这份报纸被别人控股 50%,自己再怎么努力创收,也要把一半的利润分给别人,很不合算,长此下去,会有碍于该报的发展。现在趁着本报股值暴涨,劝那些股东出售其股权是个绝佳机会。据此,奥克斯与有关股东协商,最 后,他 以 5500 美元购入他人控制的那 50%的股权,使该报社成为他独资经营。《漆坦加隆时报》在奥克斯独资经营下,更加发展迅速。1892 年,他花了 15 万美元建成豪华的报社大厦,并投资购进新的印刷机,使该报的印刷和发行进入现代化水平。在当时的地区性报纸中,它是首屈一指的。随着设备的更新,奥克斯声名鹊起,竞 争力加强,很 快成为一位富豪。奥 克斯与其他犹太企业家一样,从来不满足于现状,他计划到全国最大的都市去拓展业务。1896 年,正逢米勒接手的《纽约时报》债台高筑,银行催收很急,不得不出让股权。奥克斯抓住这个机遇,认购了该报 75000 美元债券,获得其1125 股,另保留 3876 股让他在 4 年之内购买,即凑足 5001 股,成为控股股东。在奥克斯未加盟时,《纽约时报》共发行 1 万股,每股100 美元。奥克斯在该报临危之时只用 75000 美元便获得 1125 股,并保留 3876 股购入权,这是十分优惠的。而这对《纽约时报》来说也是上策,因为该报在当时债台高筑,声誉日薄,一般人是不会购入这类企业的股权的。因此,这是次双赢的合作。

1896 年 8 月 13 日,《纽约时报》因奥克斯加盟而改组,奥克斯以董事局主席身份接管该报。他主持后,对该报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是对报纸编排上的变革,大量增加经济和金融新闻。奥克斯这一动作是很有远见的,当时纽约经济正在起飞,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地改观,人口大量增加,报纸增加经济和金融的新闻迎合了市场的需求,使该报发行量迅速增加。《纽约时报》在奥克斯刚接手时,每日发行量只有 9000 份,而当时的《记事报》日销 30 万份,《世界报》也日销 20 万份。自从奥克斯改革编排后,两个月内,使《纽约时报》日销量增至 4 万份,一年之后再增至 7.6 万份。

奥克斯第二招改革措施是,他的《纽约时报》定价为 1 美分 1 份,只是其他报纸一半的价钱,看 起来是不足弥补报纸的发行成本。但 是,奥克斯另有图谋,他的目的在于刺激发行量,发行量多了,厂商就会更多地在本报登广告。广告的收入增加,远比报费收入多,报社更为合算。在这种策略指导下,《纽约时报》到 1900 年日销量突破 10 万大关。这时,奥克斯增购了那 3876 股,他正式成为《纽约时报》的控股股东,其领导地位更加稳固了。随着业务的发展,奥克斯斥资250 万美元,于 1904 年兴建《纽约时报》大厦,并将纽约市第 42 街至 47 街命名为“时报广场”,大 厦高为 22 层,在 当时的美国实属罕见。因此,《纽约时报》名声大振,促进了其发行量。以后,奥克斯改革通讯设备,以新闻快捷和独家报道为竞争手段,使该报权威性增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前,《纽约时报》的发行量成为美国各类报纸之首,年赢利 2700 多万美元。1935 年 4 月 8 日,奥克斯与友人共进午餐时,因脑溢血去世,享年 77 岁。此后,《纽约时报》由奥克斯的家人连续接任,至今该报仍是其家族后裔任董事局主席。

《纽约时报》之所以能发展成为世界十大名报之列,与其创始人雷蒙的创业功绩分不开,但更重要的是奥克斯在该报危难之时挽救了它,并把它办得比以前更辉煌,从中可窥见犹太人的经营本领。

犹太哲言

成功的经营离不开精明的头脑和正确果断的判断力,奥 克斯的成功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同时也证明了犹太商人高明的经营本领。

通讯之王——路透

英国的路透通讯社是世界上最古老、最著名的新闻通讯社之一。它的成功,与其创始人保罗?朱利叶斯?路透的传奇经历密不可分。这个曾被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称为“无所不知的人”,原名伊斯拉埃尔?贝亚?约瑟法特,于 1816 年 7 月 21 日出生在德国小城卡塞尔一个犹太学者家庭,并在此地完成小学教育。1829 年,老约瑟法特不幸逝世。年仅 13 岁的路透,因为家庭经济拮据不得不中止学业,来到哥廷根市他叔父开办的一家银行做小职员。哥廷根当时也是德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大学城,以哥廷根大学为中心,汇集了许多德国著名的科学家在此工作。因而路透得以结识在当地担任天文台台长的著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1833 年,高斯领导铺设了从天文台到哥廷根大学研究所之间长达 4 公里的电报线,并在实验时成功地拍发了世界上第一封完整的电报。路透观看并细致地考察了这次实验的进展情况。这无疑对他日后热衷于利用新的通讯技术传播信息产生了深刻影响。

19 世纪 40 年代初,路透离开居住了十多年的哥廷根,来到首都柏林寻求发展。不久与银行家马格努斯的女儿伊达?伊丽莎白?克雷斯蒂娜?马格努斯相爱,并为此于 1844 年改名为保罗?朱利叶斯?路透。

1845 年,路透与心爱的伊达?伊丽莎白?克雷斯蒂娜?马格努斯结为伉俪。随后在岳父的资助下,路透在柏林开设了一家兼营出版业务的书店。当时欧洲政局动荡,工人运动方兴未艾,人们对议论政治的读物很感兴趣,精明的路透也开始印刷和发行一些有关政治内容的刊物和书籍,获得了不小的成功。但是,在 1848 年欧洲革命的日子里,反动的普鲁士当局对新闻出版工作不断加强防范措施,对政治言论防范尤严,路透断定继续在柏林经营出版业务不会有好结局,弄不好连自己也会被投入监狱,于是,他毅然决定到舆论控制稍显宽松的法国巴黎去另谋出路。

1848 年末,路透举家来到巴黎。凭着他经营过出版业务,能熟练使用英、法、德 3 种文字的优势,路透很快便在一家由查理?哈瓦斯经办的通讯机构找到了工作。这家通讯社在当时也颇有名气,每天都能从欧洲各地收集到各种主要报纸,路透负责从中挑选一部分有价值的内容译成法文,作为哈瓦斯通讯社的新闻稿,提供给法国及国外订户。但是,路透是个独立性极强的人,他不甘心于仅为他人做嫁衣,想要自己干一番事业。几个月后,当他了解哈瓦斯通讯社的整个工作程序,熟悉了收集信息、寻找客户以及其他经营情况后,便离开了哈瓦斯通讯社,并于 1849 年春天在巴黎开始独立经营新闻业务。路透的服务对象是德国的地方报纸,它们都希望刊登法国的消息,路透每天把一大堆法文报刊粗略浏览一遍,从中选出适合德国人口味的新闻材料编译成稿,特别注意收集那些政治、金融等方面的内容,偶尔也译一些法律纠纷方面的报道。由于经济拮据,他们无法雇佣职员、租赁办公室,便由妻子做助手兼打字员,起居室作办公室。尽管夫妇终日疲于奔命,收益仍不理想,加之法国当局也加强了对新闻的控制,他们不得不于当年夏天结束了在巴黎经营新闻的活动。

尽管在巴黎经营新闻事业的尝试失败了,但路透创建自己的通讯社的希望和信心并没有因此失掉,他在积极寻找机会。

1849 年 10 月 1 日,普鲁士国家电报局开始在柏林和亚琛之间开辟电报业务。德国人沃尔夫很快在柏林开办了一家通讯社。路透觉得这是机遇,很快便在亚琛开办了另一家通讯社。由于他精于搜集金融方面的信息,深受当地商人和银行家们的好评。

1850 年春,法国在巴黎和布鲁塞尔之间开辟了一条由政府经营的电报线路。在亚琛初获成功的路透马上想到了布鲁塞尔和亚琛之间仍有 1130 多英里没有电报联系,加之火车速度极慢,无法解决快速传递消息的问题,专职邮差、骑马信使、电报线接力都因代价太高而不可行。面对这种情形。路透想出了用信鸽传递新闻稿件的绝好办法。

因为火车跑完布鲁塞尔到亚琛之间的距离需要 9 小时,而训练过的信鸽则只需 2 小时,路透便向亚琛一个兼营信鸽业务的老板盖勒租了 40 只信鸽,开办了他的信鸽传递消息的业务。他的这一创举,曾在几个月里获得巨大成功,以至柏林的同行沃尔夫和巴黎的哈瓦斯都不得不佩服他的精明。同年年底,布鲁塞尔和亚琛之间的电报联系开通,巴黎和柏林间也架设了直通电报线,路透信鸽传递信息的优势顿失,业务急转直下。当时他曾想重返巴黎开辟天地,但考虑到哈瓦斯已在巴黎形成很大势力,又 受到法国政府的种种限制,只 得另作打算,一时陷入了一个决策困境。

恰在这时,路透结识了德国著名机械制造公司的创始人、电讯工程师西门子,两人都是富有事业心的人,所以一见如故。在西门子的建议下,路 透于 1851 年夏天移居英国伦敦,并 于同年的 10 月 14 日,在伦敦皇家股票交易所附近租下两个房间,正式建立路透通讯社。这成为路透新闻事业的转折点。11 月 13 日,横贯英吉利海峡的海底电缆正式投入使用。路透立即借助这股东风,把欧洲大陆发来的金融、商业信息编成“路透社快讯”,供给英国的交易所、银行、股票商和投资、贸易公司,同时向巴黎、柏林、维也纳、阿姆斯特丹等地发布商情消息。短短几个月后,“路透社快讯”的名字便在欧洲大陆传开了,甚至东欧的商人们也纷纷要求路透做他们在伦敦的代理商,并向他们发送商情信息。

然而最初几年,路透社在伦敦新闻界并没有打开局面。报界并不重视路透社的新闻,也拒绝订购他们的“快讯”。1855 年,英国废除了“印花税”法,刺激了一大批“廉价报纸”的出现,它们都需要新闻来源。这无疑给路透通讯社拓展业务领域带来了新的前景,通讯社也适时地采集发布政治、经济、军事、民事等多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通讯社也对各大报纸开展了宣传攻势。第一个目标就是销量居伦敦报业第二位的《广告晨报》。

路透亲自来到该报所在地,向该报发行人詹姆斯?格兰特进行游说。格兰特起初并不热心,路透诚恳地提出:“我们愿意免费为您提供路透消息两周,以作试验。”格兰特很受感动,也觉得条件优厚,就同意了。结果反映不错,《广告晨报》便成了路透社的订户。很快地,《每日电讯报》、《标准报》和《先驱晨报》等 6 家报纸,也被路透以类似的方式争取过来。

与此同时,路透也深知,新闻稿件的质量是争取客户的最基本的条件,他通告派驻欧洲大陆各地的记者,务必尽心尽力,和各报社派驻当地的记者抢时间、争速度,用先进的通讯手段击败他们。路透社记者果然不负所望,发往伦敦的新闻不仅速度快,而且时常有一些是独家新闻,受到各大报纸的欢迎。

1859 年 1 月 4 日,法皇在巴黎杜伊勒斯宫举行的新年庆祝会上,公开对奥地利驻法大使说:“真遗憾!贵国政府和我的关系不如从前那样友好了。”这是一个重要的政治信号,嗅觉灵敏的路透社记者,马上意识到法国将有重大举动,并把这一信息电告了路透,路透立即指示该记者密切关注这一势态,尽可能早地得到有关消息。当该记者了解到法皇将发表重要讲话时,他重金买通了一位法国宫廷官员,让他秘密抄写演讲文稿。两人协议,只能在法皇发表演讲时才可公开。为了和各报社记者竞争,路透预先包租了法皇发表演说当天从巴黎到伦敦的电报线路,剥夺了各报记者当天使用电报线的机会。

2 月 17 日,法皇的演讲按原定计划开始,巴黎的路透社记者立即把预先抄好的演讲内容发往伦敦。路透的翻译人员一小时内就译出了英文译本。这次讲话是法皇向奥地利宣战,因而内容十分重要。路透马上派人将演讲全文和消息送往各报社。这时,各报社的记者们还在巴黎等着向伦敦发送电稿呢。

4 月 16 日,法奥战争爆发。路透同时向交战双方派记者,进行随军“双重采访”,因此收集到许多真实的第一手材料。鉴于当时的一般报纸记者喜欢使用华丽的词藻,并且喜欢发表带有明显政治倾向的议论,路 透决定反其道而行之,要 求其记者务必贯彻新闻报道的“迅速、准确、客观、公开”的准则,在报道战况时不夹杂情景描写,不无端发表议论,而是用最经济的笔墨直陈其事。结果,即使是对这场战争的高潮——索尔菲利诺大会战,路透社的报道也极精练,总共用数百字的篇幅,就把这次战斗最关键的场景叙述得清清楚楚。这是路透社第一次正式报道战争,但它所创立的简洁客观的新闻风格,立即受到欧洲各国新闻界的欢迎。

两年后的 1861 年,因林肯总统发布《解放黑奴宣言》而导致美国南部叛乱,从而爆发内战。路透社和英国各大报纸都向北美派遣了记者进行跟踪报道。当时,因为 1858 年铺设的大西洋海底电报线路中断,这些驻美记者只能依靠大西洋邮轮将新闻稿送到英国南部的安普敦港,然后由乘快艇的迎接人员接收后再电告伦敦。在这样的情况下,路透社总是能领先一步。

随着路透通讯社声誉的提高,它的势力也在不断扩张。1865 年,路透社成了总资本为 25 万英镑的股份有限公司。1870 年,它与巴黎哈瓦斯通讯社、柏林沃尔夫通讯社,缔结了划分采访和发布新闻范围的协定。随后美联社也参加了这一协定。路透社获得在美国、埃及、土耳其及远东广大地区的采访垄断权。

1866 年 4 月,路 透社在当时东印度公司控制下的孟买建立了分社,并在加尔各答等印度城市和斯里兰卡雇用了兼职记者。1871 年,路透社上海分社和新加坡分社建立,准许兼职记者代发新闻。不久,横滨、东京、长崎、澳大利亚、新西兰分社也相继建立,成为国际著名的新闻通讯社。

路透于 1878 年退休,1899 年 2 月 25 日去世,享年 83 岁。他的继任者、长子赫伯特秉承路透的作风,使路透社的势力不断扩大,保持着国际著名通讯社的领先地位。

犹太哲言

路透的成功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能和雇员之间保持良好的友谊关系。良好的关系使路透社员工能同心同德,为路透社的事业发展尽心尽力。

商界预测家——格林斯潘

严格来说,我们并不能把格林斯潘归入商人行列,但作为影响美国甚至是全球经济的重要人物,他一生中的发展轨迹值得我们去了解。

格林斯潘于 1926 年 3 月 6 日出生于曼哈顿,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他是由母亲抚养成人的。在乔治?华盛顿中学时,格林斯潘显示了他的数学天赋,但他首先从事的却是音乐。

20 世纪 40 年代中期,他在纽约著名的吉拉德学校接受了两年培训,因为他演奏低音单簧管和萨克斯管技巧过人,因此入队当了一名爵士乐演奏员。但他周围全是专业乐师,在这些天才面前,他感到很自卑,开始怀疑自己音乐生涯的前程。当时,聪明绝顶的格林斯潘遇到幕间休息,总是躲在角落里阅读经济和金融方面的书籍。巡回演出一年以后他离开了乐队,开始在纽约大学就读商业经济学。

经济学就像得体的上衣一样非常适合格林斯潘,他于 1948 年以最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又于 1950 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并开始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师从著名经济学家、商业周期理论大师、原美联储主席亚瑟?彭斯。这时,他和亚瑟?彭斯共同搞研究,两人成了挚友。凭着对数字天生的爱好,以及对金融的浓厚兴趣,格 林斯潘迅速地从各方面汲取知识,并 开始形成自己的一套想法。

到了 1954 年,格林斯潘的婚姻宣告终止,他也中断了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的博士课程。当时他才 28 岁,就同一位年纪稍大的纽约债券交易人——威廉?图森联手,他们共同创办了一家咨询公司:图森?格林斯潘公司。在此后的 20 年里,格林斯潘一直把这家公司当做自己的职业基地。

1958 年图森去世后,他接过了公司的领导权,扩大经营,开发了一批在金融和制造业领域颇具影响的客户。同时,格林斯潘还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新颖奇特、有利可图的小天地,即向高层企业管理人员提供经济分析意见。这种工作不仅在思维上有挑战性,也特别适合格林斯潘发挥个人才能,他也因此变成了一位富人。

直到 1977 年,格林斯潘才被母校纽约大学破格授予经济学博士学位。这段时间对他来讲极有价值。作为一名经济顾问,他学会了如何使用复杂的定量技术去预测分析宏观和微观经济动向,与此同时,他独创了一种“从最基层做起”的分析方法,而这种方法成了他在美联储的标志。他从最小的细节开始,如库存量、产品交货时间等,研究许多数字。

格林斯潘于 1968 年开始涉足政治。1974 年夏季,赫伯特?斯坦思告知尼克松总统他不想再继续担任经济顾问委员会主任一职,白宫方面就此考虑聘请格林斯潘担任该职务,但 格林斯潘坚决不干。而 这时,亚瑟?彭斯,这位格林斯潘在纽约大学的良师益友,出面规劝当年的好友。彭 斯自 1970 年以来一直担任美联储主席。他 对格林斯潘讲:“ 图森?格林斯潘公司成立 20 年了,假如这时离了创始人还不能运转,这就正好说明这家公司存在着严重问题。”格林斯潘认为彭斯的分析语重心长,便同意担任这项职务。

格林斯潘是担任经济顾问委员会主任这一重要职务的第一位“商业经济学家”,他很快就发现要对付许多商业方面的挑战。而他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却是在 13 年之后。

1987 年,格林斯潘担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他的任命一宣布,道?琼斯指数竟下降了 22 个点;债券价格下滑得更厉害,在一天之内降到了 5 年内的最低点。在东京,美元对日元的汇率由 1:145跌到了 1:142.5;在巴黎,美元对法国法郎的汇率下降了 2%。这位新任的美联储主席不得不马上对付通货膨胀。在 7 月份,原油价格跌到了每桶 11 美元;而到了 8 月,又猛涨到每桶 22 美元。价格的暴涨连同其他通货膨胀压力,促使美联储于 1987 年 4 月将贴现率提高了0.5 个百分点。然而,危机四伏,接连不断。在经过一周的惨重损失后,到 10月 19日这一天——不久就成为臭名昭著的“黑色星期一”——股票市场大幅度地下降了 508 点,造成账面损失高达 5000 亿美元。对大多数观察家来说,这个时候真是可怕之极。但是,面对挑战,格林斯潘挺身而出,发表简要声明:根据需要,向金融体系注入资金,以防止金融崩溃。市场很快就平静下来,在短短几个月内,人们挽回了黑色星期一中所遭受的全部损失。

这种有效的干预,对格林斯潘来说还只是开头。股票大跌几个月后,美联储又调高了利率。这是一个惊人的举动,而且传递了两条有关信息:首先,格林斯潘已下定决心抑制通货膨胀;其次,他相信1987 年的股票大跌与其说是危机,倒不如说是对经济的调整。他高瞻远瞩不让短期波动影响到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

在经济领域取得胜利后,格林斯潘又面临着重大的政治考验。保守的共和党总统乔治?布什正争取连任,大多数悲观的华盛顿内部人士预测:格林斯潘不会对利率采取什么行动来支持布什,尽管当时迫于通货膨胀的压力,很明显需要再次调高利率。这时,格林斯潘惊人的举措出台了。在共和党全党大会召开前的几个星期,美联储将贴现率提高了 50 个基本点(整整提高了 50%),这一来几乎窒息了原本就不景气的经济。但事实证明,格林斯潘成功地使美国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增长,他也因此被认为是影响美国经济的举足轻重的人物。

犹太哲言

格林斯潘说:“我只想做大多数学院经济学家从未干过的事情,检验一下我的理论在现实世界中是否真正行得通。这就好比吃花生,只有不停地吃,才会不觉得累,因为未来是不可知的。”正是由于他对未来的预测和把握,他才能洞察经济风云的奥秘,获得成功的先机。

里治曼家族的奋起

里治曼这个名字在美国和加拿大是家喻户晓的,因为在美国和加拿大有很多地产是属于这个家族的,同时里治曼家族还在加拿大开发石油。这个家族的名字在这两个国家的各个城市都显赫地出现,人们一见到这个名字的招牌或广告,自然联想到这里又是“里治曼地产王国”的地盘。据有资料报道,该家族资产超过百亿美元。

里治曼兄弟的发迹只不过三四十年,充分显示出犹太人经商的高超本领。里治曼兄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定居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他们家世代没有从事经商的人。他们的父亲大卫?里治曼是从事学术研究的,他知道本行发不了财,所以教育儿子不要再步他的后尘。他语重心长地对幼子说:“森姆,男人步入社会,最重要的是选择职业,做父亲这一行是永远不能发达的,你不如到国外去碰碰运气,一有机会便做个商人,这是我们犹太人的本行,也可能从此斩断穷根。”

森姆听了父亲的话后,随身只带上旅费就出发了。他先到了西欧,在那里做些苦力活。不久,二战爆发了,森姆辗转到欧洲各地,过着极其艰苦的逃难生活。二战结束后,森姆在巴黎住了下来,希望在这个浪漫之都找份工作。但由于当时时局不济,极难找到工作。他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想起了父亲的话“一有机会便做个商人,这是我们犹太人的本行”。于是,森姆想到现在去做生意说不定是一个机会,他用仅有的几十个法郎作为成本,在街边流动摆卖香烟和糖果之类的小商品。不管白天黑夜或风雨交加,坚持摆卖。

经过几年的卧薪尝胆,森姆的小生意做得有起色了,他租了一个小铺子开店。为了节省费用,他自己直接到生产厂家进货,一切工作由自己包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子女也长大了,长子阿尔拨,次子保罗,三子拉富都可以成为小店的助手。他们一家人起早贪黑地经营,几年后,有了一点积蓄。森姆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认识到,欧洲是个福利社会,环境虽好,但地方小,市场回旋余地不大,加上税收率高,经商不如美国、加拿大理想。他经过反复思考,亲自到加拿大、美国考察,决定向这两个市场进军。

1956 年,森姆决定派三儿子拉富前往加拿大创业,在那里设立一间瓷砖公司,从事瓷砖买卖。战后的加拿大经济已经开始恢复发展,建筑业兴盛,对建筑材料的需求很大。森姆把法国优质的新款瓷砖销往加拿大,迎合了顾客的需求,生意十分好,一年多就赚了不少钱。森姆看到加拿大市场的前景,于是决定举家迁往那里生活,亲自管理瓷砖公司的工作,使该公司业务更为迅速的发展。森姆?里治曼一家到加拿大两三年后,在瓷砖经营中逐步与建筑行业建立了密切的关系,身为犹太人那种经商灵感由此应运而生,森姆觉得在加拿大地产业更大有作为。因此,里治曼父子决定利用买卖瓷砖业务,从中了解市场动态和熟悉地产客户,把自己的瓷砖生意作为跳板,尽快打入这个大市场。与此同时,里治曼父子还把瓷砖经营范围扩大,经营所有建筑材料、装修材料。随着业务范围扩大,接触的客户面也大了,更有利于进入地产业市场。里治曼一家的发迹,最突出的一点是深谋远虑,循序渐进,从来不搞盲目行动或急于求成。为了涉足地产业,他们先做试验式经营。他们自有的建筑材料需要租用大量的仓库作为货物周转之用,为此要支付不少租金。里治曼父子决定自己建一座大仓库,这样既可省掉每年支付的大量租金,又可探索如何经营地产业务。里治曼兄弟在试建自己的仓库地产时,善于精打细算,节省各种不必要的费用,最后造价成本比别的厂家同类规格建筑低了几成。他们从中积累了经验,此举又使里治曼的建筑材料公司成为一个大型企业,声名鹊起。随着年龄的增大,森姆渐渐觉得体力衰减了,而 3 个儿子自从到加拿大开展业务后,已逐步成熟,在经营魄力和策略上,甚至超过自己,于是他从 60 年代起退休了,让儿子们放手大干一场。里治曼三兄弟虽然个性不同,但他们在家族事业上却团结一致,协调如一人,直至发展成为大型跨国公司,兄弟间也没有为家产而纷争,父亲创立的公司由他们兄弟三人发展壮大起来,到今天仍是大名鼎鼎的里治曼集团,这也许是犹太人的一种优良的家庭传统。

60 年代初,加拿大工商业迅速发展。特别是多伦多市,由于当时最主要城市蒙特利尔的法国后裔闹独立,很多厂商转移到那里投资或经营,这 样刺激了多伦多的房地产业连年成倍增长,价 格也随之上涨。里治曼兄弟认识到时机成熟,把大量资金投入地产业,自购土地进行厂房、仓库建设,然后将其出售或出租。就这样,里治曼兄弟的房地产业越来越兴旺。到 1963 年,他们的工业楼宇已是多伦多屈指可数的建筑。

机不可失,时不我待。里治曼兄弟在 1965 年以 2500 万加币收购了多伦多市一家面临倒闭的房地产公司,从中获得 600 英亩的地产和几幢已落成的住宅大厦。里治曼兄弟利用这块地皮及楼宅,发展商业和住宅区,用于出租。这一举措由于购入成本低,建成后出租,租金收入不菲,为此获得了极丰厚的利润,使“里治曼王国”的建立又迈进了一大步。

继多伦多市的房地产业开发后,里治曼兄弟逐步向温哥华、渥太华、蒙特利尔等大城市渗透,在加拿大各城市投资建筑楼房,大多数用于出租,少量用于出售。到 70 年代,在加拿大,他们集团建造的商业楼宇,如店铺、写字楼、厂房等比重缩小了,原因是市场趋于饱和。

里治曼兄弟为力求更大的发展,经过一番市场考察研究后,决定以美国市场作为新的目标。70 年代中期,美国纽约出现了金融危机,经济呈现混乱局面。许多财团因资金流通不畅,慌了手脚,纷纷把产业出售,以 图应急。里 治曼兄弟以其机敏的眼光和经营房地产的经验,意识到时机已来临。他们果断地投入 3.2 亿美元,在纽约最繁华的曼哈顿地区购入 8 幢商业大厦。1 977 年是那里房地产价处于低谷时期,这次购入后,不到 10 年时间,这 8 幢大厦升值至 30 多亿美元。里治曼兄弟继这一行动后,继续更大的投资,用 15 亿美元在纽约兴建“世界金融中心”。如此庞大的投资行动,使美国各界人士无不惊叹或担心。但实践证明,里治曼兄弟是成功的。“世界金融中心”建成后,几年间租金收入就超过 10 亿美元。进入 80 年代,里治曼兄弟又在加拿大多伦多投资大工程,耗资 12 亿美元建成近百层高的多伦多商业大厦,是目前加拿大最高的楼宇,专供写字和商业用楼租用,出租率也很高,投资回报率也较为理想。

在 70 年代末,加拿大海湾发现蕴藏石油。不久,一家加拿大海湾石油公司成立,投入不少资金开采海湾石油,经过几年的建设,已具一定规模。但由于种种原因,该公司资金周转不足,在尚未正常投入生产之时已难以为继了。此时,海湾石油公司找到里治曼兄弟,最后,他们以 30 亿美元收购了这家公司。从此,里治曼集团涉足石油业。里治曼集团获得了加拿大海湾石油开发权后,再分步投入 33 亿美元,使该公司成为石油开发、原油精加工、石油副产品综合利用的基地。

里治曼兄弟虽然十分富有,但生活一直俭朴,保持着犹太人的传统。

犹太哲言

里治曼家族的成功离不开他们具有精明的头脑,能够审时度势,善于精打细算,这也是犹太民族所共有的特性。

金融巨子——摩根

一提起华尔街,大家可能都知道它是当代世界的金融中心之一。但它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金融中心,是与摩根家族的成功分不开的。可以说摩根家族的成功,是华尔街成功的契机和缩影。在摩根家族励精图治,不 断创造经济奇迹的过程中,摩 根无疑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是摩根家族的基石,也是华尔街新纪元的开创人。摩根家族创造的“摩根化的经营管理体制”至今仍影响着华尔街的一切,这一经营思想与战略,贯穿在资本主义经济由幼年迈向壮年的全过程。

摩根从少年时代就开始游历于北美与欧洲,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只有在德国哥廷根大学求学的情景,使他记忆犹新。他隐约感到那里决定了他未来的一切。

哥廷根大学,是欧洲历史最悠久,众多世界名流学者聚集的学府。17 岁的摩根,也慕名而来。在这里,他接触到来自众多国家的热血青年,他们时常在下课之后,沿着舒缓流淌的莱茵河,边漫步边争论着天下大事,畅想各自的未来。每当这时,摩根心中便升起一种难以遏制的激情。这一座校园使他感觉到世界脉搏的跳动,摩根为哥廷根而感到骄傲。

从哥廷根大学毕业后,摩根来到邓肯商行任职。摩根特有的素质与生活的磨炼,使他在邓肯商行干得相当出色。但他过人的胆识与冒险精神,却经常害得总裁邓肯心惊肉跳。

当邓肯听到这个消息时,不禁冒了一身冷汗。“这家伙,拿邓肯公司开玩笑吗?”邓肯严厉指责摩根。“去,去,把交易给我退掉,损失你自己赔偿!”邓肯吼道。面对粗暴的邓肯,摩根决心一赌。他写信给父亲,请求父亲助他一臂之力。在望子成龙的父亲的默许下,摩根还了邓肯公司的咖啡款,并在那个请求摩根买下咖啡的人的介绍下,摩根又买下了许多船咖啡。在摩根买下这批咖啡不久,巴西咖啡遭到霜灾,大幅度减产,咖啡价格上涨两三倍,摩根旗开得胜。

与邓肯公司分道扬镳后,在父亲的资助下,摩根在华尔街独创了一家商行。与 众多白手起家的大财阀的发迹史一样,摩 根财产的聚敛,首先也是从投机经营开始的。

1862 年,美国内战正酣。当时,政府为了稳定开始恶化的经济和进一步购买武器,必须发行 4 亿元的国债。数额这么大的国债,一般只有伦敦金融市场才能消化掉,但在南北战争中,英国支持南方,这样,这 4 亿元国债便很难在伦敦消化了。如 果不能发行这 4 亿元债券,美国经济就会再一次恶化,不利于北方对南方的军事行动。当政府的代表问及摩根,是否有解决办法时,摩根自信地回答“会有办法的”。他毅然承担了帮助政府消化其中 2 亿元国债的任务。

摩根对自己的自信并不过分,他的确有着与众不同的谋略手段。他首先向美国的报界与新闻界施加影响。他经常主动出席有着众多报业、新闻界人物参加的各种聚会。在席中,他向这些人宣讲自己对美国经济发展趋势,以及战争将会产生的变化的看法。摩根的观点,通过媒介宣传,为更多的美国人所认知。另外,对于那些在美国有着巨大影响的报纸,摩根向他们出以重金,使这些报纸最终能很有力地、不失时机地配合他的推销活动。

摩根从缅因州到弗吉尼亚州、从纽约州到加利福尼亚州进行了一系列的游说演讲。他大肆宣讲爱国主义,激起人们为民族独立、为正义而战的高涨热情。他带头为前线捐款,亲自走街串巷大声疾呼,同时辅以新闻界的推波助澜,使购买国债成为表现爱国主义最好的体现。很快,这 4 亿元的国债在美国本土奇迹般地消化了。当国债销售一空时,摩根也理所当然、名正言顺地从政府手中拿到了一大笔酬金。舆论界对摩根开始大肆吹捧,摩根变成了美国的英雄,白宫也开始向他敞开大门,摩 根现在可以以全胜者的姿态出现了。正 是由于他的成功,联邦经济被有力地推动了,北方的军事进程也开始加快,摩根也昂首阔步向另一个目标迈进。

摩根的成功还有一个原因,这就是他有着比别人更胜一筹的谋略。

从投机开始发迹的摩根,现在已聚敛了一大笔财富,此刻,他的精力已从简单的商业投机,转移到对银行投资业的开发上。

1871 年,普法战争以法国的失败而告终,法国因此陷入一片混乱中。给德国 50 亿法郎的赔款,恢复崩溃的经济,这一切都需要有巨额资金来融通。法 国政府要维持下去,就 必须发行 2.5 亿法郎的巨债。

然而,面对法国经济的崩溃,加上变数多的政经环境,谁又敢来承担这 2.5 亿巨债的发行呢?法国的罗斯柴尔德不敢,英国的哈利也不敢,可偏偏摩根敢冒这个险。不过,他有自己的想法。

能不能把华尔街各行其是的所有大银行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规模宏大、资财雄厚的国债承购组织——“辛迪加”呢。这样就能把需由一个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分摊到众多的金融组织头上,这 5000 万美元,无论在数额上,还是所冒的风险上都是可以被消化的。当他把这种想法告诉亲密的伙伴克理姆时,克理姆连忙惊呼:“我的上帝,你不是要对华尔街的游戏规则与传统进行挑战吧?”

克理姆说得一点儿也不错,摩根这套想法从根本上开始动摇和背离了华尔街的传统与规则。当时流行的传统与规则是:谁有机会,谁独吞;自己吞不下去的,也不让别人染指。各金融机构之间,信息阻隔,相互猜忌,互相敌视。摩根的想法正是针对这一弊端的。各个金融机构联合起来,成为一个信息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的稳定整体。对内,经营利益均沾;对外,以强大的财力为后盾,能够建立可靠的信誉。摩根坚信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他要克理姆把这消息透漏出去。消息一传出,好比在平静的水面上投下一颗重磅炸弹,引起一阵轩然大波。“他太胆大包天了!”“金融界的疯子!”摩根一下子被舆论的激流卷入这场争论的中心,成为众目所视的焦点人物,但他并没有被这阵势吓倒,反而越来越镇定,因为他知道这正是他所预期的,机会女神正向他走来。逐渐地,在摩根周围反对派与拥护者开始聚集,他们之间争得面红耳赤。由于双方各有理由,辩论了很久,也不见分晓。最终人们知道了决定这场争论的不是别人,而恰恰是摩根。于是,人们把平息这场争论的希望寄托于摩根,不知不觉地把华尔街的指挥棒给了摩根。

利用舆论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是摩根此次成功的关键。摩根说得好:“只有强者才能控制舆论。”因此,摩根对于舆论的利用,不仅说明他对舆论有独具慧眼的认识和娴熟的战术技巧,更反映了摩根无论是战略思想,还是敏锐的洞察力、决断力,都是超乎寻常的。他能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形下,表现得泰然自若,最终取得胜利。这一切都表明,他 的胜利是一个强者的胜利,而 不仅仅是利用舆论的胜利。

他的成功,改变了美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在华尔街则更是如此,他的经营思想与管理方式成为华尔街纷纷效仿的模式,其影响力至今尚存。

摩根作为开创华尔街新纪元的金融巨子,他赚的钱不下百亿,但他死后其遗产只有 1700 万美元。摩根从投机起家,却对投机深恶痛绝,并因此成功地针对华尔街的这一弊端加以改造,革新了符合时代精神的经营管理体制。

摩根在他将度过 76 岁生日时死去,他成功的经营战略,至今仍影响着华尔街。

犹太哲言

金融家的财源应是进行投资的产业界,而不是投资本身。

影业帝国的创始人——杰克?华纳

杰克?华纳于 1892 年 8 月 2 日出生于加拿大的一个鞋匠家庭里,父亲本?华纳是波兰犹太人,在 19 世纪末的移民潮中来到加拿大。杰克出生两年后,本?华纳举家迁居到美国俄亥俄州的扬斯顿。后因为一个银行家的帮助,全家放弃经营了一辈子的修鞋业,转而开拓肉制品业务。

7 岁那年,杰克被送进了学校。他每天上学前 3 小时就要起床给顾客送肉,但这样的半工半读式的学习生涯也没有能维持多久。由于家里缺少劳动人手,杰克在 12 岁的时候就不得不辍学开始在商店里帮忙。但杰克很快就厌倦了这样的生活,为了摆脱这种乏味的生活,杰克在人家举行婚礼或生日聚会时就跑去表演节目。不久,他离家出走,到 俄亥俄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各地巡回演出,并 给自己起了一个“童声歌星莱昂?朱亚多”的艺名。

杰克的哥哥萨姆劝杰克不要去做演员梦,建议他选择与电影有关的职业,如电影售票员或经纪人。因为电影行业是一门新兴的行业,不仅能赚钱,而且有无限的前途。杰克采纳了哥哥的建议。于是,兄弟俩拿出来了各自的积蓄并把家里拉车送肉的老马作为抵押买了一部电影放映机。这样,12 岁的杰克和他的哥哥萨姆闯入了一个他们一无所知的行业,试图在这一新兴的领域发展。华纳兄弟初闯电影业就身手不凡,尽管这一行业才不过 10 年的历史,他们公开放映的第一部影片是埃德温?S?波特拍摄的《火车大劫案》。这部片子虽然只放映 12 分钟便结束了,但是由于它是最早的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片子,因此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开始的时候,华纳兄弟没有自己固定的电影院,只是带着放映设备四处巡回放映。有时在室内,有时就在公园露天放映,但他们的收入也非常可观,第一个星期的门票收入就有 300 多美元,比他们的父亲在肉制品店一个月挣的钱还多。不久,华纳兄弟有了自己的第一家电影院,他们给电影院取了一个金钱味十足的名字——宝石。宝石电影院设在宾夕法尼亚州的纽斯宇市。1912 年,华纳兄弟开始自己生产影片,开拓影片发行业务。到 1922年,华纳兄弟已经在无声电影时代平稳地立住了脚。

20 年代中期,他们在好莱坞林阴道建立了自己的摄影棚。20 年代,有声电影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能通过扩音器的电气录音和“三级真空管”的音响放大办法而解决。于是制造无线电器材的大电气公司成了有声电影专利权的所有者。当时,这些专利权主要垄断在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西方电气公司集团和德国的 A?E?G、托比斯公司、克兰影片公司的手里。西方电气公司曾建议那些同样受摩根财团控制的美国大电影公司采用它的录音技术。但是这些大电影公司却满足于无声电影的现有成就,认为这一新技术是洪水猛兽。一旦采用,必会危害好莱坞的霸权,没有人敢冒险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于是西方电气公司选中了华纳兄弟作为合作者,因为杰克?华纳和哥哥萨姆?华纳不仅富于开拓精神,而且对于在电影院里用扩音器代替管弦乐队的方法非常感兴趣。此时,华纳兄弟的小影片公司已经收购了维太格拉夫这家古老的公司和一个由 15 家影院组成的小放映网。然而华纳兄弟如果采用这一技术就会因资金用于扩大经营而吃紧。于是,他们决定只将最后的资本用于拍摄著名歌手阿尔?乔逊主演的歌剧《唐璜》,结果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票房收入达 350 万美元。《唐璜》的成功显示出了有声电影的无穷魅力和潜在的巨大市场。1927 年,华纳兄弟又拍了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的《爵士歌王》,仍由阿尔?乔逊主演。这部片子很大程度上是杰克?华纳的自传或是他少年时代歌星梦的重温。《爵士歌王》的上映取得了比《唐璜》更大的成功,票房收入达 500 万美元。而且,这部片子还在好莱坞刮起了有声电影的一股飓风,好莱坞的电影公司看到有声电影的巨大优势,纷纷进军有声电影领域。《爵士歌王》的成功,宣告了有声电影时代的到来。华纳兄弟电影公司也因此而一路成为电影业巨头之一。

30 年代,尽管美国经济处于大萧条时期,但是华纳兄弟公司却仍有了长足的发展,和米高梅公司、派拉蒙公司一起成为当时的三大影片公司。在这一时期,华纳兄弟公司推出了一系列以大城市强盗歹徒为题材的影片,如爱德华?S?鲁滨孙主演的《小恺撒》等,给影坛带来了一股警匪片的旋风。除此之外,华纳兄弟公司还推出其他片子,多是取材于现实生活,用写实的手法刻画社会问题。与竞争者的影片公司相比,华纳兄弟公司制作的影片更加切合时代。1940 年,华纳兄弟公司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上千名员工、每年推出 50 多部影片的“影业帝国”。在二战期间,杰克用电影与法西斯进行斗争,支援世界反法西斯的正义事业。他不仅从财力、物力上支持拍摄军事影片、以用来快速培训战争所急需的军事人才,而且还根据在美国破获的一个德国间谍网的真实事件拍摄了《一个纳粹间谍的自白》等。为此,他一度受到了纳粹的恐吓,以致他不得不在贝弗利山的住宅周围布置警卫。但是作为犹太人的杰克没有被吓倒,反而动员整个好莱坞一起同纳粹进行斗争。

战后,受到行业内部的压力,华纳兄弟公司电影业巨头的地位开始动摇,政府也开始干预电影市场,勒令电影制片公司关闭自营的电影院。同时电视的迅速普及直接挤占了电影业的市场。电影业大有走向衰落的势头,许多制片公司一筹莫展。然而杰克坚信电影业自有一片天地,不是电视业能够全面占据的。因此,杰克迎难而上,拍出了《马德雷山的宝藏》和 《无故的反叛》等 几部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影片。杰克的努力表明,在电视业的挑战面前,电影业不是只能坐以待毙,只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电影业就会重新赢得观众们青睐,再现其特有的魅力。杰克给战后死气沉沉的美国电影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犹太哲言

杰克的努力表明,在电视业的挑战面前,电影业不是只能坐以待毙,只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电影业就会重新赢得观众的青睐,再现其特有的魅力。杰克给战后死气沉沉的美国电影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股票大王——约瑟夫?贺希哈

约瑟夫?贺希哈,这 位股票大王,正 是一个从贫民窟中走出来的人。让我们从约瑟夫?贺希哈苦难的童年开始,去追索他曾走过的苦难历程。贺希哈的故事将告诉人们该怎样去面对苦难,该如何去奋斗;又该怎样面对生活,如何去回报社会。

1908 年 5 月,熊熊大火烧懵了 8 岁的小约瑟夫,也把他烧成了一个小乞丐。与母亲和兄弟姊妹们赖以栖身的小房子只剩下断壁残垣……

兄弟姊妹们都被别人领养走了,当一对老年夫妇要领养小约瑟夫的时候,小约瑟夫仿佛才从梦中惊醒,“就是当乞丐我也要和妈妈在一起”。小约瑟夫从小失去了父亲,再不能离开母亲了。

小约瑟夫不懂,为什么有人享福,而有人受苦。他也想要去享福的世界,逾越那条贫富的鸿沟。

他和母亲住在位于纽约布鲁克林区的杂乱肮脏的贫民窟。不久以后的一天下午,母亲不幸被大火烧伤,只好住进医院。她住的是乱哄哄的大病房,那些有鲜花、有地毯、有白衣天使特别护理的病房,母亲却无缘问津。饭店、食品店比比皆是,而自己却饥一顿饱一顿的在垃圾桶里找东西吃,这一切都是因为没有钱。那声鄙夷的“穷鬼”刺痛了小约瑟夫的自尊心;那块饼干不重却砸碎了小约瑟夫的心。小约瑟夫暗暗发誓,决不再受金钱的奴役。

1911 年,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曼哈顿区百老汇街纽约证券交易市场熙熙攘攘。年仅 11 岁的约瑟夫也在这里穿梭着,想着一无所有也可以转眼成为百万富翁。他的血液在沸腾,他惊呼:“这里才是我的天堂,我一定要加入这个行列!”

1917 年,当约瑟夫 17 岁的时候,他不再受雇于人。虽然倾其所有他也只有 255 美元,但是他要开创自己的事业了。

在最初的一年里,约 瑟夫炒股一帆风顺,赚 了 16.8 万美元。然 而,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他,由于买下了大量因战争结束而暴跌的钢铁公司的股票,转眼又赔得只剩下 4000 美元。实践证明,约瑟夫自身的知识和经验还不足以控制变幻莫测的股市。为此他疯狂地学习并遍访各路股票高手。他没有被困难吓倒,他想,现在总比初涉股市时的本钱多,一定要再干下去。

1924 年,约瑟夫经过分析发现,未列入证券交易所买卖的那些股票,实 际上是有利可图的。这 些股票利润虽然不算太大,但 风险极小,他就把精力放在了这些股票上。开始时资金不够,他就和别人合资经营,不到一年,他就开设了自己的证券公司——贺希哈证券公司。到1928 年,他就成为股票经纪人了,每月收入达 28 万美元,那年他才28 岁。在当时的金融业中,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能拥有这样一方领地,的确不多见。

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美国,又从美国蔓延到西欧,工农业生产下降了三分之一。美国的生意已经很难做了,今后的道路应该怎么走?1933 年,他在多伦多开设了证券公司,成为当地屈指可数的大经纪商。4 月,他与加拿大产业巨子拉班兄弟联袂开设戈纳尔黄金公司,以每股 20 美分的廉价取得该公司 59.8 万股的上市股票。在他们的参与下,股价扶摇直上,3 个月后涨至每股 25 美元,他见股价涨得过热,料定会出现大的滑坡,因此他又悄悄地卖出。果然不出所料,一个月后股价大跌,为此他又因先见之明而赚了 130 万美元。从 1933~1963 年的这 30 年间,约瑟夫不仅拥有了金矿,而且还吞并了诸如铀矿、铁矿、铜矿、石油等矿产业。除此之外,房地产生意也做得很红火。他的事业蒸蒸日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凭着对股票投资的天赋,凭着对股票事业的执著,更凭着他的智慧和胆量,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成为了亿万富翁。

约瑟夫从衣衫褴褛的乞丐成为拥有亿万的富翁,但他从未忘记与自己患难与共的伙伴,更没忘记他那受尽苦难的母亲。他所信仰和奉行的是:去探索善良吧,那是一片广袤而静悄悄的领域。

约瑟夫始终不能忘记自己曾经有过的那段生活。因此,他向学校捐款,使贫穷人家的孩子也有机会受教育;他向盲人医院、孤儿院捐款,使残疾人和无依无靠的孤儿能活得更幸福。他特别喜欢资助那些贫穷而富有才华的学生们,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都投入到艺术之中。有人这样做是为了赢得公众的欢心,从而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但约瑟夫不是这样,他不准下属和捐赠单位宣扬。因为他在追寻着自己年轻时由于生活所迫而没有上成大学的美好的梦。

约瑟夫的事业并不只是做股票投机生意,他的慷慨大方而又悄无声息的捐赠,对艺术的热爱和对艺术人才的关爱,都是他人生价值的体现。做股票投机生意获取金钱只是他实现人生价值的经济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谈不上捐赠也谈不上追求艺术。约瑟夫说做股票投机生意使他体会到生命的乐趣和生命火花的激荡,使他感觉自己还年轻,还有敏捷的思维,还能和年轻人搏一搏。约瑟夫说,一时的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身个性的充分展现。他有句很潇洒的话:“不要问我能赢多少,而要问我能输得起多少。”

犹太哲言

从约瑟夫的传奇经历中不难发现,通向财富的道路就在脚下,只要执著地去追求,用心地去把握机会,果断地运用自己的胆识,财富就会源源不断地滚来。

同类推荐
  • 怎样一眼把人看透

    怎样一眼把人看透

    从别人的举手投足之间看透其心意,从别人的小习惯、小细节中识别其才干和为人,从眼神和话语中判断出隐含的动机。本书教会你如何看人、识人,还告诉你如何随机应变,相机行事,让有才能的人为你所用,并可轻松绕过人生路上的陷阱。
  • 永恒的处世哲学

    永恒的处世哲学

    本书收录了多篇讲述人生哲学的精美文章,内容包括:“友谊”、“人生的点金石”、“自我分解”、“坦白”、“友谊的整补”等。
  • 低调是一种大智慧(精华版)

    低调是一种大智慧(精华版)

    低调是一种做人处世的大智慧。低调是表示一种谦虚谨慎的生活态度,低调是不张扬的处世经。低调是暂时隐藏自己的能力,不到处炫耀自己,张扬自己,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有的人确实很聪明,但因为不懂得低调做人的道理,结果一事无成,甚至是落得了很悲惨的结局。这样的人在历史上大有人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很多。其实,聪明是一笔财富,关键在于人怎么使用。懂得低调的人会使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那是因为他们懂得低调,懂得深藏不露,不到火候不会轻易使用。一味地耍小聪明,时时处处显露精明,不仅不会帮助你成功,反而会招灾引祸。低调是一种更具智慧的竞争策略,低调是一种更高境界的自我保护。
  • 我们爱说话2:开场白、场面话、客套话

    我们爱说话2:开场白、场面话、客套话

    在生活当中,我们的每一个思想,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会通过心灵运行的规则反映在生活经历上,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关头只有那几步,特别是在关键的时候。活动上一段热情洋溢的开场白,迎宾时一段文采飞扬的场面话,答谢时一段感人至深的客套话,都能使你的才华得到充分的展示,同时让你的形象熠熠生辉,让你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爱戴。翻开本书,从理论到实践,从语言规则到表达技巧,从礼仪习俗到禁忌,全方位提高你的说话能力,让你一鸣惊人,扶摇直上,给自己创造一个更加精彩的人生。
  • 思考的艺术

    思考的艺术

    我们每天都在思考,但是思考是什么?怎样的思考才是好思考?我们却不能作出清晰的回答。我们经常会天真地、直觉地、下意识地去思考、作决定、下判断,而这样得出的结论却往往与真实相去甚远,看似合理实则荒诞。因为我们很容易自以为是,犯“想当然”的错误,掉入思考的陷阱里,导致偏差、谬误、幻觉、错误……本书是一本了解思维谬误、澄清思维误区的入门书。全书小中见大,包罗万象,以显微镜般的观察聚焦人们常犯的思维错误,列举了55种人类常见的思维误区,引用生活趣事、名人轶事、历史故事、爱情关系、人际关系、投资之道、心理实验等论述,生动形象而又具体雄辩地指出思维之错在哪里,并且给出了纠正的办法。让读者熟知思考方式的隐形陷阱,少犯错误,提高生活与工作效能。
热门推荐
  • 独家盛宠:偏偏喜欢你

    独家盛宠:偏偏喜欢你

    她隔着晦暗不清地光线,看他棱角分明的脸,“爱我?你怎么证明?”他将手中烟头捏灭,摸出军靴中的刀,眼皮都不眨一下,用力扎入自己肩头,“够吗?”她往前,盯着他,一下一下,重重戳着他的胸口,“怎么不往这里戳?”他低头看她,在弥漫地血腥味中低声回答,“我还要留条命,带你回家。”
  • 安武林的阅读成长书(套装共6册)

    安武林的阅读成长书(套装共6册)

    《安武林的阅读成长书》套装共分为6册,分别为《开满鲜花的小路》、《飞上天的自行车》、《一座颠倒的医院》、《地上的星星》、《一个书呆子》、《男孩不怕羞》。收集了安武林100余篇短篇童话,近70首诗以及作者对童年和少年乡村生活、学校生活以及家庭亲情的真实表达与再现,汤素兰评价说:安武林的作品喜欢写细小的事物与细小的对象,写童话的他像是一个手持显微镜的孩子,将世界一寸一寸地看过去,于是,充满了惊奇与赞叹。
  • 师傅坑我修仙

    师傅坑我修仙

    仙帝为求突破,穿越位面到地球,竟然泡网吧玩游戏,开着外挂爽翻天,竟然从外挂中领悟天道突破成神!他把修仙当游戏,给了我一本游戏指导,一本游戏外挂,小爷从此开挂修仙,忘了,我还进了天上那群神仙的微信群!
  • 重生之弃妇皇妃

    重生之弃妇皇妃

    前世,为了扶他上位,她一身伤痛,被灭满门,最后却落了个囚禁冷宫,断手断脚的下场!重活一世,她荣耀而归,发誓逆天改命,绝不再听天由命!再遇渣男,她深知他冷酷无情只为江山社稷!想利用?做梦!今生,她左有高贵太子,右有江湖侠客。只是夫君应该怎么选?前世凄凄惨惨戚戚,今生从头再活。是他,抑是他,还是他,将是她今生的良人。
  • 在母亲的温柔中行走(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

    在母亲的温柔中行走(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

    亲情如一首永远唱不倦的老歌,古老的曲调中饱含浓浓的真爱;亲情似一杯淡淡的绿茶,虽不浓郁但却散发着淡雅的醇香;亲情似大海里的一叶小舟,于惊涛骇浪中承载着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的誓言。拥有亲情,便拥有了世间一切的美好,让这浓浓的爱、悠悠的情化作一缕春风,吹来桃红柳绿,吹开心底似锦的繁花……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在最无奈的十字路口,亲情是最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成功到达目标。
  • 冬妹

    冬妹

    李君如(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央直属机关侨联主席):“真善美是在同假恶丑相比较而存在的。”《冬妹》讲述一个从山村走出来的农村姑娘的故事。在我看来,小说主题就是“寻找”二字:前半部是在茫茫人海中寻找亲生父母,后半部是在社会中寻找生活,全书就是在人生路上寻找真善美。而这寻找之路步步惊心,迎候她的假恶丑让她渐渐成熟起来。小说成功塑造了一位饱尝辛酸却不失真善美情怀的女性形象。《冬妹》一书中冬妹自幼与父母失散,像一棵路边小草,既任人践踏、饱受伤害,又坚韧顽强、不甘堕落。为了生存她做过一些令人鄙视的事,但她不断反省、不断修炼,通过自己的奋斗,过上了健康体面的生活。
  • 乘梦飞翔

    乘梦飞翔

    本文讲述了一个热血沸腾的少年,在看到家乡贫穷而落后,生活拮据不堪的境况后,决定外出拜师学艺,让家乡辉煌起来。不料在求学途中,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少年也因此得到历练,学得不少知识,交得不少能人,最后终于到达善才门,求得老师,学成本事,最后辉煌了家乡!在完成了家乡的建设后,他的义弟开始了投军报国之路,开始了另外一个传奇的梦想征程,在此过程中,他战功赫赫,终于为一个贤名的君主平定了乱世。之后在张权的举荐下,丁绪伸再次出山,为这个国家的建设出谋划策,多年的建设之后,这个国家终于得到了空前的鼎盛,民力物力大增,边境和平。不久之后便开设了教育,让所有贫苦的人和富有的人同样可以读书学习考取功名,多年之后又诞生了一个传奇的读书人物。
  • 乌尊

    乌尊

    修行者的江湖风云起,风雨楼少年惊空出世。惨剧血仇,生死博弈;玄门之争,妖魔大战。看少年如何蜕龙重生,踏碎虚空,星辰大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万界之无限战争

    万界之无限战争

    神秘紫光闪击地球,一切都变了!万界紫光游戏系统开启!从板砖钢管到飞机战舰,从哥布林到恐怖岛,从仙界仙人到星际怪虫……游戏高手田天乐意外成为了神选之子,从此开启了紧张刺激的异界之旅,一点点揭开这一切背后的大阴谋。“叮咚!恭喜玩家田天乐出色完成本次任务,神力+1,可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祝你生活愉快!”恐怖又搞笑,没时间解释了,快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