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100000018

第18章 北大学生的出国集体无意识 (2)

中国现在的各种人才是越来越多,甚至都快泛滥了。很早的时候甚至缺少本科生,现在连北大清华毕业的本科生都感觉到找工作有很大的压力,于是就去考研。在北大有这么一种说法,到了大四以后,保送免试读研的人过的是猪的生活,整天什么也不用做,只管玩到大四毕业等着研究生入学就好了;而找工作的人过的是狗一样的生活,写简历,去招聘会,在偌大的北京城里为了笔试、面试四处奔波,甚至还要到别的城市去考试,直到拿到了公司的offer,心里才算安定下来,不然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整天惴惴不安;而考研的人的辛苦就不用说了,整天学习,外面的人为了考北大可以在西门外找个极其简陋的屋子住上一年,北大的人想和人家竞争,你就看着办吧,于是就过着猪狗都不如的生活。压力迫使一向有优越感的北大学生选择了继续深造的道路,哪怕有再大的艰难困苦。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北大学生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和发展而出国,到今天想更好发展的北大学生迫于压力不得不出国,我觉得可以从中看出中国的进步,还有北大的悲哀。北大必须要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

作为从蔡元培先生起就主张要深研学问的中国最高学府,北大人为了“镀金”而出国是有问题的。我觉得所有的北大人都应该对自己进行激励,那就是,一旦有机会,作为曾经有幸进入北大学习的幸运者,都应该为这个社会尽可能多地做贡献,而不是“独善其身”地活着。那么,“镀金”去,就是可耻的。这几年的时间,没有用来为社会做些什么,只是为自己的生活提供一个更好的起点,有什么值得赞扬的?事实上,很多这样的人都留在了美国或者是别的什么地方,使北大落得个“外国的人才储备库”的名声。其实,这样的人留在外面不是什么损失,无关轻重。他们也能算是人才?北大是主张精神独立的,在社会不良风气下被压倒了,无论什么时候的北大,他们都不可能受到认可和接受。

当然,还有其他情况,不过显然都没有这两种心态普遍。如果说,我们批评为了“镀金”而出国留学的人是因为他们没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依附于社会的不良风气,出去又不专心于学问,那么还有些人真的是连意识都没有了,他们根本不清楚自己出国是为了什么。北大的学生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现实,他们做事情的时候大多会仔细计算一下成本和收益,所以,两相比较,“镀金”的人就选择了出去。而有些人就是根本没有搜集具体的信息,他们很多人甚至可以用无知来形容,只是来北大的时候就抱着出国的念头,于是就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最后也有可以成功出去的,但是以后的路还是要一步一步地走下去。不是说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做人很踏实,其实他们只是没有个人生规划,最后还是以失败者的面目出现为多,和那些明确要出去“镀金”的人相比,就更加可悲了。

“失败者”掠影

在北大清华,出国申请是比较容易的,这从每年毕业生成功出国的比例就可以看出来,这也是北大清华让别人羡慕的原因。据说北大曾经有一个班级开班会,班长说,这是我们在中国的最后一次班会了,下次我们就要在美国开班会了。一位南京大学法学院的学生也喟叹说,北大清华出国的人太多了,所以只怕资本主义的建设还是主要靠他们啊。不管怎么说,这都可以说明北大清华出国人数确实比别的学校高出不少,而且也因为这个很受外校学生的羡慕。如果冷静地分析,一所著名大学受人尊敬的原因之一居然是她可以成为通向国外高校的绿色通道,或者说出国的跳板,其实也真够悲哀的。回到正题,我们更想说的,每年毕业生20%的出国率后面隐藏的也许是30%的申请率,换言之,还有更多的人无法成功地走出国门。他们可以姑且称之为出国群体中的“失败者”吧。

北大97级经院E君,学习成绩很好。大家都知道,在北大的文科院系,甚至全国所有的大学,似乎都有一种倾向,就是男生的学习普遍没有女生用功,结果呢,成绩也自然没有女生优秀,最后保送免试读研究生的时候也大多没有机会。但是这位师兄确实让大家佩服,因为他居然可以在他们班上争到前五名,最后获得了保送免试读研究生的机会。应该说,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是在经济院系,保送读研的比例本来就很小,而且就业的压力很大,大家都拼命想读研究生的情况下,能保送自己院的研究生真的是很理想的出路了。但是,他放弃了这个机会,因为他想出国。长话短说,最后的结果就是他虽然放弃了保送读研究生,但是也没有能够出去。

每年北大都会有很多公司来开校园招聘会,大约在11月会到一个高潮。这个时候,下定决心找工作的毕业生们就会努力地奋斗起来,不会散漫:为了面试笔试,或者仅仅是递交简历,大家都会一大早就起来。其实北大人的就业压力还是很大的,关键在于一个标准问题。虽然到处都在报道,北大的毕业生供求比例是多么悬殊,但是月薪1500的工作会有几个北大人愿意去做呢?于是大家还是要努力找一个好的工作。当然,这个时候,还有忙着要出国的同学,或者要考研的同学,目的是可以找一个工作保底,这样如果失手还有退路。

可惜,这样的想法往往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一是因为这几项事情其实都有很大的工作量,如果不是全身心投入进去,可能什么都得不到;其次就是,用人单位是真心来招聘的,是付出成本的,他当然希望你是一心想工作的。反之,如果你仅仅是想留个后路,人家一是在你身上浪费了成本,同时又错过了把别的同学录用的机会。所以,如果你和招聘的人说,我想出国,那么对不起,你是一定没有机会了。也有的同学,他想出国,可是不说,隐瞒着,但是用人单位也有对付的办法,就是让你尽早签约,那么你要是想出国就准备付违约金吧。所以,最正常的情况就是,申请出国失败的人,考研不幸失败的人,和前一个学期还没有着落的人,在大四下半年的时候,还有一次机会,那个时候还会有一批公司和单位到学校来招聘——但是据过来人说,那时的公司和单位理想的就不多了。

所以,那位可怜的仁兄,现在没有什么好的工作可以做,只好到处游荡。为了出国,他放弃了保送读研究生的机会,原先已经收到了一个不错的外企的录用通知,可是人家让他签约的时候想来想去还是没敢签,当然可能也没有想到就会出不去吧。毕竟,北大的经济院系想出去不是很容易,而理工科出国容易的缘故也不是因为大家有多么的优秀,用一位劳动经济学老师的话来说,那只是因为学起来很辛苦,所以别人不愿意学,就从中国这样的国家引进廉价的劳动力来弥补空白而已。相反,经济法律这些专业,在人家国内就很热门,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也很有社会地位,那么为什么还要你中国人去争抢有限的工作岗位呢?所以,在理工科学生大批大批地涌出国门的同时,文科出国的还只是少数。

也有很多出国就成功的了,譬如另一位97级的牛人,本科毕业后就直接去了剑桥念管理学硕士,现在进了LEK——一家不错的咨询公司。但是这样的幸运儿终究是极少数,更多的人被拒或者被迫换了专业。有一位F君在北大读书的时候是学经济的,后来一心想出国,本科毕业的时候去了美国。但是学不了经济了,于是百般无奈之下只好改成了社会学专业。他的同学,也就是我们的师兄师姐,现在在北京工作,偶尔还会回北大来玩,说起他的时候就忍不住笑,因为F君老是和他们抱怨,说出去以后很苦,新的专业以前没有涉猎过,而美国大学的学位又出奇地难拿,只怕没个四五年是毕业不了了。

出国:值不值得?

如果用笼统的一句话,我们可以说北大的毕业生出国,最直接的目的都是希望人生能够有更好的发展,能够有更加理想的职业之路,对于掌握自己的人生方向可以积累起更多的能量。但是,时过境迁,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上个世纪初时那个积贫积弱、民不聊生的旧中国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以年均两位数的经济增长速度创造了“中国奇迹”,经受住了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经济发展前景让全世界刮目相看。可以说,现在的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好的发展机会,那么,是不是那些想出国的同学都必须要出去才可能获得一样的发展机会呢?

同样,在一百年前的中国,北大的自然科学是几乎没有基础的,如果你想有什么成就,那么到国外去是必不可少的程序。而现在,北大虽然离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还很大,但是在国际上的地位还是在日益提高。2002年5月14日,由校长劳伦斯·萨默斯率领的哈佛大学代表团访问了北京大学,萨默斯校长向数百名北大师生做了题为《全球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的演讲。萨默斯还回答了演讲现场的北大师生及部分媒体记者的提问,强调了哈佛大学对中国文化历史及科学研究的日益重视。在随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萨默斯校长高度评价了北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性和独特的见解,他相信,北京大学在未来国际交流合作中将会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他还表示,哈佛也将会逐步加强对中国的了解,增进与北大的交流与互动。

英国牛津大学校长克林·卢卡斯教授也于2002年7月21日访问了北京大学,并接受了北大校长许智宏院士亲手颁发的北大荣誉博士学位。这是克林·卢卡斯教授继1998年来京参加北大百年校庆后再次访问北大。东京大学校长也在2002年7月访问北大。从2001年5月到2002年7月底,至少有6位世界排名前25位的大学校长访问北大。2002年4月12日,英国剑桥大学校长亚历克·布鲁斯率7位知名教授访问北大,被北大授予名誉博士学位,并把这一天确定为北大的“剑桥大学日”。2002年5月和10月,耶鲁大学校长和莫斯科大学校长曾分别访问北大。这些名校校长每到北大都要进行讲座,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北大显然已经成为名校校长的讲台。

校长们的光临说明北大的地位的确在日益提高,而就学生的角度来说,北大的魅力也是不容忽视的。现在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有近20名学生在北大学习,哈佛燕京学社每年从美国选派10名亚洲学和中国学最优秀的博士生来北大学习;2002年6月,北大与莫斯科大学签署了联合成立“北大—莫大联合研究生院”的协议。

中国的高速发展为很多人提供了创造和积累财富的机会,同样的,北大人也一样可以获得这样的机会。出国留学可能意味着原有社会关系和资源的消失、学科专业的放弃以及个人认同与价值实现的重新界定。当许许多多在国内的机会成本日趋提高,那些盲目崇尚出国的北大人群真的应该深刻地反思自己:出国到底为了什么?

在一个持续发展和开放的社会里,出国应该是一个持续稳定的现象。北大、清华如此大规模的出国风潮是否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觉得有待商榷。出国咨询专家徐小平先生认为,许多出国或准备出国的人往往没有认真地、明确地界定自己的人生计划、职业规划和家庭计划等,他们单纯的“为出国而一定要出国”的现象,其实是一种无意识行为,这种并不成熟的“出国无意识”往往给出国者带来极大的伤害。

当然,我们从不反对北大人出国,我们反对的是盲目的、无意识的出国风潮。



同类推荐
  • 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发生和心理发生的研究(睿文馆)

    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发生和心理发生的研究(睿文馆)

    本书是埃利亚斯的成名作,出版后轰动西方世界,成为畅销书。人们通常把文明看成一种现成的财富,但作者认为文明是一种过程,是历经数百年逐步演变的结果,是心理逐步积淀规范的结果。而且,作者推翻了传统社会学把人和社会看成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实体的两分法,提出两者不可分割,正是宏观的社会和微观的人之间的互动激荡形成了文明的进程。总之,本书提供了一种新的历史研究方法:不仅研究社会经济,而且考察人的情绪气质和思维方式的变迁;不仅重视重大事件,也从小处着手,探讨人的行为举止,日常生活,以小见大。是一部将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经济学、种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熔为一炉的百科全书式的人文经典。
  • 一个医生的非医学词典

    一个医生的非医学词典

    这本“词典”有近千个词条,包括哲学、科学、文学、医学、宗教、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赋予现代词汇全新的诠释与内涵。  这是一个医生放下手术刀,在工作之余、旅途之中执笔剖析诊治社会病症之作,是一个医生对社会、人、事物的一种另类思考和感悟。一种后现代文化与智慧的表达,一种脱俗的、似不经意的,更是深刻、泼辣的理性认识。它也许是一种调侃,却绝非庸俗的黑色、灰色或黄色幽默。它可能看似怪异,却着力维护人性,维护真、善、美,揭露虚伪、空话、大话、套话的假、恶、丑,用意在于分清是非,明辨荣辱。
  • 生命语文

    生命语文

    本书从生命语文的内涵、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文本的阅读,以及课堂空间的构造等四个方面,细致阐述了她所提倡的“生命语文”理念和教学实践过程。作者对“生命语文”的创造性的教学探索,表现出了全新的语文教学价值追求和有效的教学能量——既能深入文本的内部世界、领略文本世界内部构成的绚丽风光,理解和建构文本意义,赋予文本以“活”的生命,又能在建构文本世界的同时建构自我世界,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与语文的文化意蕴和诗性内质的体验和感悟、对话与交流,涵养文化精神,陶冶情感与心灵,建构人格与灵魂,使得学生在学语文的过程中提升生命质量。
  • 人之废除:从高中英语教学出发反思教育

    人之废除:从高中英语教学出发反思教育

    《人之废除》是英国作家C.S.路易斯于1943年在杜伦大学的演讲稿,于同年出版,副标题为“从高中英语教学出发反思教育”。作者呼吁年轻人动用他们的想象力和感受性来体认和接纳柏拉图哲学体系所传授的、圣经启示所聚焦的、通往真理和品格的道路,并且援引中国儒家和道家文化中的“道”(the Tao)一词为其命名,彰显了其普世性的内涵。这在当时是一个具有前瞻性且颇具深度的主张。作者认为,在当时的英国,教育忽视了对最基本的道德和价值体系的教授和传达,片面狭隘地强调“理性”原则,使学生对伦理和道德的理解流于表面和功利。路易斯指出,这将对社会产生根本性的危害。
  •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是由全球久负盛名的哈佛大学尼曼基金会集聚全美杰出新闻记者和非虚构作者,分享他们独到的创作经验。涵盖各个方面,从寻找一个好的主题、搭建故事的叙事结构、塑造作品品质,到撰写和出版你的第一本书,是新闻、电视、广播、纪录片等从业人员,以及自由撰稿人的必读参考。
热门推荐
  • 你是我注定的劫

    你是我注定的劫

    “嫁给我!给你两百万!”“好!”愚人节的一场交易,她成为了他的协议妻子。可谁能保证,他们不会在这场交易里丢了心,动了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国际传播策划

    国际传播策划

    新世纪以来,国际传播政策、责令及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提高国际传播效果、优化国际传播策略重要途径的国际传播策划日益受到关注。由张艳秋和刘素云主编的《国际传播策划》由学界和业界专家联手打造,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国际传播策划的综合性研究著作,采用了理论梳理及案例分析相呼应的编写方式,以求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国际传播策划》既可以作为国际传播人才的培训教材,亦可作为媒体从业及研究人员开展国际传播策划与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胡兰成、桑弧与赖雅,谁是张爱玲一生挚爱? 闫红以史料结合张爱玲小说、信件,将张爱玲与母亲、父亲、姑姑、弟弟的纠结亲情,与炎樱、苏青、傅雷、柯灵、夏志清、宋淇、邝文美、庄信正等人的复杂友情,与亦舒、三毛、水晶等粉丝的往来渊源,特别是与桑弧、胡兰成、赖雅、佛朗士几段情缘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闫红眼毒心静,笔下有理也有情,腾挪自如地刻画民国女子的缠绵情事之余,也大刀阔斧地书写了时代边缘的落叶长风。与其说她用文字去写张爱玲,不如说她用文字去演张爱玲。
  • 影响一生健康的误区

    影响一生健康的误区

    本书从生活起居、饮食习惯、运动健身、职业健康、心理保健、两性健康、疾病医药等七个方面讲解了种种容易被忽略的影响健康的习惯误区。
  • 可我还是不曾拥有你

    可我还是不曾拥有你

    曾经拥有,得到失去,我们有过快乐的时光,我们曾经拥有过彼此,那么真切。.曾经,我们甜的心都要化了,可如今我弄丢了你,我开始怀疑,是不是,我从来没有爱过你…….不然,我怎么会亲手对你造成那么大的伤害…….
  • 慧缘佛医学

    慧缘佛医学

    慧缘佛医学是慧缘上师数十年来对佛教医学研究应用和教学的总结,有很高的研究和实用价值。 慧缘佛医学的问世,不仅向人们揭示了佛教医学的奥秘和特点,其最大的愿望是给各寺庙有志研习佛教医学的僧尼法师们提供一本完善的学习范本,也给对佛教医疗学有兴趣的各界人士提供了一本参考书,书中较详细地介绍了佛医学的来龙去脉,佛教医学神秘的特点及运用方法,并将现代中西医学理论和方法与之相结合,使佛教医疗学更趋于完善,也使之更便于学习和运用。 由于本书是向人们提供一种古老而新颖的医疗保健和养生方法,其中许多方法对很多疑难杂病具有独特和神奇的疗效。
  • Saint George for England

    Saint George for Engl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说话的分寸办事的尺度(大全集)

    说话的分寸办事的尺度(大全集)

    说话是一门情理交融的艺术。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机,要用不同的言辞去表达。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本书从“道”和“术”两个层面,为读者阐明讲话的技巧和原则,帮助读者尽兴讲谈,又不失分寸。
  • 一盘玉棋300年

    一盘玉棋300年

    “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是一本荟萃了中国当代故事文学创作精华的大型书系,不仅囊括了故事界优秀作者的短篇精品力作,还首次整合了《故事会》杂志创刊以来内容厚实、情节曲折的中篇故事资源。这些故事发表时就在社会上不胫而走,而今经历了岁月的考验,仍脍炙人口,令人叹为观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