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8700000053

第53章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带动经济发展

伴随国家工业化的进程,必然会出现城市化。城市化最大的特点是集聚效应,表现为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城市化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作为增长极,有利于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产业发展与城市化

关于城市的起源,国内外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大体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是防御说。认为古代城市的兴起是出于防御上的需要。在居民集中的地主或氏族首领、统治者居住地修筑墙垣城郭,形成要塞,以抵御和防止别的居民、氏族、国家的侵犯,保护居民的财产不受掠夺。

二是社会分工说。认为随着社会分工逐渐形成了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在原始社会后期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不仅产生了以农业为主的固定居民,而且带来了产品的剩余,创造了交换的前提。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随着金属工具的创造和使用,引起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产生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使固定居民脱离了农业土地的束缚。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促使专门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人的出现,从而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分离,并形成城市和乡村。

三是私有制说。认为城市是私有制的产物,是随着奴隶制国家的建立而产生的。

四是阶级说。认为从本质上看,城市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统治阶级奴隶主、封建主用以压迫被统治阶级的一种工具。

五是集市说。认为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集市贸易,促使居民和商品交换活动的集中,从而出现了城市。

六是地利说。用自然地理条件解释城市的产生和发展。认为有些城市的兴起是由于地处商路交叉点、河川渡口或港湾,交通运输方便,自然资源丰富等优越条件的原因。

上述种种说法,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对城市的起源作出了回答,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要从经济上去寻找。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某一民族的内部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所以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当然,生产力的发展也离不开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经济基础离不开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归根结底,城市的产生取决于自然、地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诸方面的因素。

考古资料证明,世界最早的城市是位于约旦河注入死海北岸的古里乔,距今已有9000年左右。考古学家发现,那里堆积有从中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晚期厚达17层的文化层,遗址范围达4万平方米。《圣经》上称为“棕榈之城”,曾繁荣一时。从17层发现围绕居住址有厚1.5米,高9米的围墙,并有瞭望塔,居住有约2000人。城市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综合体,不可能是在某一天突然出现,而是有个逐渐的深埋过程,必然经过一段漫长的历史发展时期(朱铁臻,2007)。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城市出现的时代也不同。中国古代的城和市的兴起都比较早,原始社会后期都已经出现。《黄帝内传》、《世本》、《淮南子》、《吴越春秋》等古籍,都记载黄帝“筑城”或“鲧作城郭”。而且还特别说明“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显然是防御工程,这时的城郭还谈不上城市。考古证明,我国筑城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后期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代,分别在山东、河南和湖南发现了这样的古城。河南省郑州市北发现的古城距今已有5300年的历史。

城,就是用土夯筑而成的高大墙体,展成一线称长城,围成一圈就是城。市是交换货物的地方,开始是物物交换,货币产生以后就成为买卖的场所,即市场。《易·系辞》:“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原始社会虽然有城有市,但并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还称不上是城市。中国城市的出现应该始于西周,因为夏商的都城是否设市,既无文献上的依据,也没有考古上的证明,只有西周的都城丰镐设市,有《周礼·考工记》为证。在中国只有到了城内或城的附近设市的时候才出现了城市。因为人口众多和有市场是城市的基本标志,二者缺一都不能称为城市。根据中国历史的特殊情况,当在城中或城的附近设市,把城和市连为一体的时候,就产生了中国早期的城市。《周礼》就有提及司市,市的设立与管理已成为政府行政职能的一部分。市场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平市”、“均市”、“止讼”、“去盗”、“除诈”等。市有市门,定时交易,“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证明市区狭小,必须分次聚合才能满足交易的需要。日本人认为,“‘城市’一词的语源,出自中国,当时有商贾‘集中之地’、‘市’、‘都’的意思”。

中国城市出现于西周,但在西周的文献中尚未发现有“城市”一词。不难看出,城市兴起在前,概念形成在后,也符合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只有到了春秋战国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出现城市的概念势在必行。《诗·庸风·定之方中》,苏秦在游说齐缗王时说:“通都小县,置社有市之邑,莫不止事而奉王。”《战国策》和《资治通鉴》中都有“城市邑”的称谓,也同样指城市。《战国策·赵策一》,赵曾割“城市邑五十七,命以为齐,而以求安平君而将之”。《资治通鉴·周郝王五十三年》,韩国为了阻挡秦国,愿献城于赵,“城市邑,言邑之有城市者,指言大邑也。”只有大邑才具备城市的资格。《韩非子·爱巨》才明确提出了城市的概念,他说:“大巨之禄虽大,不得籍威城市。”城市一词终于成为反映特殊地理实体的准确概念,一直沿用至今。

概括地说,中国早期的城市,是在城内设市以后产生的。后来,随着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在一些交叉路口、水陆码头、军事要塞或人口集中的地方形成了城市。这些城市并不一定筑城,但它们都是真正的城市,因为这些地方既有众多的定居人口,又有市场,符合早期城市的基本条件(陈桥驿)。

国内外学者从经济、社会、地理、历史、生态、政治、军事等不同的角度,对城市下过各种各样的定义,地理学认为它是“一个相对永久性的高度组织起来的人口集中的地方,比城镇和村庄规模大,也更重要。”例如拉泽尔就说:“城市是占据一定地区、地处若干交通通线的永久性的人类集聚区。”经济学则把城市看做是工业、商业、信贷的集中地。对于社会学家来说:“城市是当地那些共同风格、情感、传统的集合。”另外,还有人口学、政治学、建筑学等学科关于城市的概念。因此,要给城市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正如美国城市学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指出的,“人类用了5000多年的时间,才对城市的本质和演变过程获得了一个局部的认识,也许要用更长的时间才能完全弄清它那些尚未被认识的潜在特性。”概括学者对城市的定义,不外乎以下几种:第一以居民人数作为城市概念的标准;第二,以行政区划的建制规定作为标准;第三,以居民密度的大小作为标准;第四,以拥有的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作为标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很早就对城市有过较为精辟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经写道:“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

列宁也曾说道:“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的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

斯大林是这样论述城市的,他说:“它们是文化最发达的中心,它们不仅是工业的中心,而且是农产品加工和一切食品工业部门强大发展的中心,这种情况将促进全国文化的繁荣,将使城市和乡村有同等的生活条件。”

根据以上的若干论述,可以对城市的一般特点进行抽象,大体有以下几点:一是集中。城市是人口、资本、消费、文化等的集中之地,集中是城市的本质特点之一。如人口的集中成为衡量城市规模的一项重要指标。美国人口普查局规定2500人以上者称为城市(应该包括小城镇),2500人以下者称为村庄。我国规定,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为特大城市,50万~100万人口的为大城市,20万~50万人口的为中等城市,10万~20万人口的为小城市。由于集中就容易形成规模经济和减少交易成本,发挥市场调节经济的功能。二是中心。城市是某一或大或小区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综合的中心或某一方面的中心,中心又是城市的另一个本质特征。这个本质特征使城市具有发展极、增长点的功能,起到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三是有别于农村聚落的高级聚落。聚落属于地理空间概念,对于聚落有各种各样的分类,其中一个被广泛采用的分类是把聚落划分为农村型聚落和城市型聚落两大类。城市的发展水平高于农村,这是城市的又一本质特征。我国对于城市的本质和特征最权威的提法,已经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之中,即:“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现代工业及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

根据以上对城市本质特征的认识,可以将城市定义为:城市是一定区域内人口、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的集中之地和中心所在,并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形成发展的一种有别于乡村的高级聚落(何党生,2006)。

一个大中型城市的形成,往往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极点(简称发展极),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法国发展经济学家佛朗索瓦·佩鲁首先于1955年提出了发展极理论,随后英美经济学家在此基础上又提炼出了增长点理论,被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用来解决各种不同地区区域发展与规模问题。

佩鲁的发展极理论强调资源配置应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产业部门,由它们带动其他部门成长和发展。它的核心是,在经济增长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在一些地区或大城市的集聚,形成一种资本与技术的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的辐射作用的发展极,发展极通过吸引力和扩散力不断增大自身规模并对所在部门和地区发生支配作用,从而不仅使所在部门和地区迅速发展壮大,而且带动其他部门和地区发展。

发展极在某些地区或大城市的集聚形成经济活动中心,这些中心具有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交通运输中心、服务中心、决策中心(如政府所在地)等多种功能,能够产生吸引或辐射作用促进自身并推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的经济增长。

发展极具有的吸引和扩散作用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的创新与扩散。发展极中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推出新技术、新产品、新组织与新的生产方法,一方面从其他地区或部门吸引来最新技术和人才,另一方面又将自己的新技术推广和扩散出去,对其他地区和部门产生技术影响。二是资本的集中与输出。发展极中一般有大量的资本和生产能力,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也可以输出资本建立生产基地和分支机构以扩大自己对原材料、农产品、半产品的需要。

佩鲁运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提出了发展极形成至少需要的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家群体和企业。企业家具有高度的洞察力和冒险精神,敢于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影响和带动一批追随和模仿创新企业的新企业形成新的增长中心。二是必须有规模效益。要求发展极所在地区或城市不仅要集聚大量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部门,而且要集中相当的周围环境。发展极的建立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人力、机器设备、熟练劳动力等要素的供给及基础设施等,也就是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投资和生产环境,才能吸引厂商、投资、人才和技术。

发展极理论的政策主张是,资源配置应集中在发展极,以“极束式”极点增长及其带动作用代替“平面式”板块式增长,这样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同类推荐
  • 新中国反腐简史

    新中国反腐简史

    《新中国反腐简史》这部著作全面、系统而又概略地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阶段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情况,展示了我们党通过扎实的反腐倡廉工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不懈探索及巨大成绩。我相信,这部著作的出版,对于深入学习和研究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继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共产党人不是狭隘的经验主义者,但我们是实践论者,始终重视实践经验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联邦党人文集(英文版)

    联邦党人文集(英文版)

    在美国政治文献中,除了《独立宣言》和《联邦宪法》之外,就属《联邦党人文集》最为重要了。它是美国建国时期最重要的一部政论著作。它是最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的政治制度和美国宪法的权威著作,被誉为美国宪法的"圣经",最好地表达了美国立宪建国的根本意旨。它是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约翰·杰伊和詹姆斯·麦迪逊三人为争取批准新宪法,从1787年10月27日开始到次年5月28日在纽约《独立日报》、《纽约邮报》、《每日广告报》等报纸上共同以“?普布利乌斯(Publius)”的笔名发表的一系列论文文集。
  • 党委中心组学习参考

    党委中心组学习参考

    本书共分五篇,选编部分高级领导干部、权威专家学者对当前党和国家政策热点进行解读的文章,对党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党建等方面的方针政策进行全方位梳理,是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必备读物。
  • 各级领导者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培训手册

    各级领导者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培训手册

    本书全面地、系统地阐述了突发事件的性质、特征、类别、应对方法、应急预案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别对我国的“一案三制”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这一核心框架给予了更多的思考和阐述,并借助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演练,其中既有实战经验和教训的科学归纳与总结,也有经典理论、原则、方法和技巧的深入剖析与指导。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

    在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日子里,这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终于最后完稿了。跨越了三度寒暑、数易其稿的历程,当画上本书最后一个句号时,我们的心情是难以言说的,既有一些欣慰,更有许多遗憾。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实在还有太多不满意的地方,比如有些应当深入探究的问题没有来得及深入研究,有些章节风格上难以完全统一。但是,这本书的问世,毕竟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理论的一次努力,同时也为以后的探索和研究提供了一种参考。 这本书是集体创作的成果,是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设计、分工写作、统一定稿的产物。
热门推荐
  • 给孩子讲点汉字故事

    给孩子讲点汉字故事

    妙趣横生——讲述美丽汉字背后鲜为人知的奇闻趣事;炼字佳句——读锦绣文章,品字字珠玑,悟写作精要;说文解字——挖掘方块汉字之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本书充分挖掘汉字所蕴涵的文化信息,用一则则故事连缀起一个个知识,用一个个趣话解释一个个问题。父母不妨翻开此书,给孩子讲述关于汉字的故事,使他沉浸于汉字带来的美丽动人、博大精深的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给孩子讲点汉字故事》涵盖汉字的缘起与变迁、构造与间架、谐音撷趣、汉字典故、炼字之妙、字谜艺术、成语故事等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娓娓讲述汉字史实及奇闻趣事。一则则妙趣横生的故事,让你忍俊不禁的同时,也了解到汉字的前世今生;一个个鲜为人知的奇闻趣事,带你去探索历史的同时,又让你品悟到汉字的瑰丽与神奇。
  • 江湖桥

    江湖桥

    寒角吹,千蹄去,风外还呜咽。江湖,委实太大,无论是一代名将,还是无名小卒,掉进了江湖,都泛不起太大的波澜。说是十年可见春秋更迭,百年可证大道长生,千年可观王朝颠覆,万年可待星辰流转,那这个傻傻惦记着做一个侠客的少年,又可能够追求到自己心目中的江湖?寒日暮山霞,何处为归家?有这些人在,就是家,就是他的江湖。
  • 莲花渡之草根英雄

    莲花渡之草根英雄

    说的是清末道光年间,九州大地,内忧外患,天地垂泪,日月无光。大清国朝纲不举,乱像环生,外有番夷扰境,船坚炮利,无地不克,内有遍地饥民,揭竿而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学生都是超能力者

    学生都是超能力者

    那些可爱的小家伙们。一个个都长大了啊。-------------------
  • 位面快穿:男配拯救大作战

    位面快穿:男配拯救大作战

    那些始终被炮灰的世界男配产生了滔天怨气,执念爆表,这可怎么办啊??系统君表示:男主是不能被打败的,女主是不能拥有的,那只能给你们安慰礼包咯,不要也得要,接下来有请齐小姐齐晚出场!!!欢迎欢迎欢迎!!!齐小姐,为了拯救男配,我赋予你无上的容颜,请你用……齐晚反手就是一巴掌。啪系统君(\\●︿●)然而接受了任务的齐晚却觉得越任务做越奇怪,为什么总感觉这个十八线小配角老是莫名其妙窜出来帮自己?为什么那个要杀自己的人突然放下了刀??直到有一天她不去找男配,男配却跑来找她。“宝贝,牵我的手,跟我回家。”
  • 圣兵图录

    圣兵图录

    百万年前,天火陨落,一界碎裂,大陆沉寂无事。百万年后,天火重生,一界再临,大陆风起云涌。布局,施谋,明争暗斗。穿越而来的徐墨,如何在这片大陆上斗智斗勇?天书图录,又将在大陆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
  • 德宗承统私记

    德宗承统私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法心传

    道法心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主大人求放过

    灵主大人求放过

    这是一部一群热血青年努力奋斗,演绎世间悲欢离合,拯救苍生的故事。世上能够杀她的只有两把剑,一把握在她爱的人手中,一把握在爱她的人手中!爱她的用那把剑守护她,她爱的用那把剑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