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1400000018

第18章 上海加快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机制与动力(1)

2010年成功、精彩、难忘的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扩大了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国际声誉与影响,尤其确立了上海文化大都市的形象。在上海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指导下,在党的十七届六次会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策下,上海将拓展延伸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效应,将加快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建设与发展,在注重加快文化建设、加强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创新的同时,全面增强上海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一、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背景与成就在上海市人民政府提出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了将上海建设成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构想。在《规划纲要》第十二章《塑造时尚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中开篇就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开放、多元、传承、创新、繁荣的方针,全面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商旅文体联动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建设更具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充满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文汇报》,2011年1月24日。将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作为“十二五”规划五年里上海建设的目标,《纲要》从市民文明素质、文化原创能力、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体制改革、打造旅游城市、体育发展能力七个方面,系统地提出了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要求与措施,清晰地勾勒出了上海这五年文化建设与发展方向,是十分令人鼓舞的。

上海加快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机制与动力上海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是闻名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在20世纪初,上海便成为经济文化重镇和金融贸易中心;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成为有国际影响的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新中国建立后,由于行政体制、户籍制度等方面的制约,上海逐渐改变了移民城市的特点,在一段时期内上海弱化了其在国际上大都市的形象与影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在总体上上海始终将城市的定位置于经济的视野,而缺乏文化的视阈:从“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之一”(1986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1991年),到“远东地区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和国际化城市”(1992年)、“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和国际经济中心城市”(1996年)。21世纪以来,将上海定位在“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城市之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2001年)、“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2009年)。从总体上看,上海发展的定位基本上仅仅立足于经济的发展,而始终忽略了文化的建设。

2007年5月,时任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在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文化要素集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创新活跃的文化大都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城市软实力。”习近平:《坚定走科学发展之路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努力开创“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文汇报》,2007年5月30日。明确提出了将上海建设成为文化大都市的构想,为上海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鲜明地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国策,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15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成为全国上下建设与发展的动员令。上海市人民政府“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构想,正是基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正是基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于上海城市文化建设巨大的效应。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汇报》,2011年10月26日。决定在提出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性后,从文化产品、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文化体制、文化人才、文化工作的领导等方面,细致阐释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路和路径,是十七届一次会议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决策的深化和推进。

党的第十七届六次会议的决定给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增加了新的动力,在“十二五”期间上海的文化建设必将有新的面貌。

在“十一五”期间,上海文化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与丰硕的成果。2009年8月中宣部、文化部对北京、上海、江苏等12个“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进行表彰。上海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文艺院团改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等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仅上海文化产业这五年来就有了飞跃的发展,2005年,上海文化产业总产出达到2081.01亿元,比上年增长13%;实现增加值509.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2%,增幅高出同期全市GDP增速2.1个百分点。2010年,上海文化产业总产出5499.03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实现增加值167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5.6%,高于全市GDP增幅5.3个百分点。上海文化产业2010年总产出是2005年的2.64倍,以至于有学者认为“在‘世博效应’的带动下,上海在文化产业重镇的道路上必将实现飞跃式的发展”。

上海在“十一五”文化建设期间已获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更推进了上海城市建设与文化建设的进程,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已经具备了扎实的基础。

二、上海文化体制改革的机制与经验

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成为全国瞩目的城市。2002年党的“十六大”后加快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出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改革方向和目标。2003年6月,中央将北京、上海、重庆、浙江、广东、深圳、西安、沈阳、丽江定为9个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地区,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命题。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决定》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入到从试点向全面铺开转变的新阶段。

上海在国际大都市的文化建设中,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做出了诸多成绩与经验,这大概可归纳为如下几方面:

(一)将执政部门“办文化”逐渐转到“管文化”

经过文化体制的改革,上海立足于将政府执政部门以往长期“办文化”的方式,逐渐转变为“管文化”:2000年,上海市率先实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2004年,上海市率先建立文化领域国有资产监管体制;2005年开始,上海市率先建立文化发展新闻发布制度。在设立上海文化广播影视局后,在努力理顺政企关系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和规章制度,如拟定《2003—2010年上海市演出、电影、娱乐、音像、网络文化和艺术品市场发展规划》、《2004—2010年上海市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中心总体规划》、《2004—2010年上海市公共图书馆总体规划》、《2004—2010年上海市剧场总体规划》、《2004—2010年上海市电影院总体规划》等规划,制定《上海市营业性演出管理若干规定》、《上海市美术品管理办法》、《上海市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上海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管理办法》、《上海市文艺表演团体管理规定》、《上海市舞台首演作品管理规定》、《上海市大型文化活动管理规定》、《上海市网吧连锁经营审批管理规定》、《上海市剧场管理规定》、《上海市电影审查办法》等一批规范性文件。在文化管理方面,一方面,成立了上海市政府文化办公室,在转变职能的基础上,对全市宣传文化事业实行全方位的管理,主要职责是依法管理市场和制订发展规划;另一方面,成立上海市委宣传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从资本角度管理国有资产、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以确保国有资产流失不流失。

(二)确立以市场为主体的文化发展趋势

在上海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过程中,将观念转到以市场为主体的发展思路上,让文化企业真正与市场结合,激发文化企业在市场化运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成为上海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方面。

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上海积极进行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截至2009年底,上海市已经完成电影、出版、发行、印刷、电视剧制作、广播电视内容制作等全行业国有单位的转企改制。在确立以市场为主体的文化发展趋势中,诸多文化机构采取组合的运作模式,加快了走上市场的步伐。如2005年上海大剧院与上海音乐厅、上海文化广场、上海交响乐团、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歌剧院和上海民族乐团组建了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参照国际演艺组织的运营模式,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整合各单位的演艺资源和票务资源,引进世界名家、名作的演出,打造新的精品力作,形成扭亏为盈,繁荣演艺市场的局面。如为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上海建立了一系列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努力将文化产业的产品推向市场,诸如产权交易平台、版权交易平台、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在强调市场为主体的同时,努力拓展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建立了文化产业风险投资、担保资金,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华人文化产业投资私募基金,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的保证和市场的渠道。

(三)实施打造精品的文化发展战略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

    本书是梁晓声先生深度解剖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与国民性的最新重磅力作。作者以一如继往的冷峻而智慧的笔调、渗及骨髓的透视深度,以及充满人文理性的文字,对当代的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状况,普通人人生的尴尬,以及关于中国的文化与文化人,给出了自己的观察与评述,可以说是一部关于中国社会人文现状的“田野调查”,也是一部深度的社会观察笔记。在本书中,作者直视人性的软弱,颂扬人性的闪光与良知的自省,由此,我们才能获得改变与进步的勇气,并期许与拥抱光辉的未来。
  •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现代卷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现代卷

    本书着重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传统道德生活向社会主义道德生活转变的历史过程和历史必然性,主要论述社会主义社会道德生活的发展、演变——新的道德观念的产生,新的道德关系的形成,新的道德生活风俗的兴起等等。
  • 银河相会:七夕节

    银河相会:七夕节

    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一个十分浪漫的节日,那就是七夕节,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日子,常常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近年来也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本书中,编者全面整理了七夕节的起源与演变过程,它形式多变的“乞巧”方式,还有各地各民族不同的七夕节风俗,相信读者们将对七夕有不一样的了解。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构建研究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构建研究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统筹国际国内大局的重大发展倡议,文化构建是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核心组成部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和谐、包容,以及与沿线各国合作、互利共赢的思想。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是21世纪国际社会共同期盼的目标。本书运用了多种调查研究方法,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传统自身的传承与新变切入主题,着重梳理五年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文化构建及其成效。
  • 饮食史话(中国史话·社会风俗系列)

    饮食史话(中国史话·社会风俗系列)

    本书为中国古代饮食史勾勒出了一个轮廓,从史前时代的茹毛饮血说到人工取火、农业的出现和陶烹的发明,进而描述了历史时代的盛宴、南北佳肴中的四大菜系,考察了古代调和五味的理念与方法,以及外来饮食文化传统产生的影响。对于古代饮食风尚,古人对饮食功能的人事,以及饮食文化礼仪规范和美食美器传统,也有概略叙述。
热门推荐
  • 超凡纯阳

    超凡纯阳

    一场暗能量对撞实验,打开了世界之门汹涌而来的异兽,和突然觉醒的超凡能力人类是否可以战胜强大的异兽,移民新世界看一个拥有“纯阳之体”的小人物,如何在波澜壮阔的世界中翻云覆雨,最终站在大时代的尖端。
  • 异能女王帅炸天

    异能女王帅炸天

    前一秒,他可以冰冷无情,置人于死地,后一秒,他可以温柔多情,宠她入骨!某天,记者提问:“言少,据令夫人透露,你不但精分,并且还人格分裂,请问这都是真的吗?”言墨琛眉头一皱:“所以,我可不可以认为,你们这是在拐着弯骂我,神经病?”记者们:“……”言微笑表示,他自己有没有病,心里真没点数?言墨琛:“如果我真有病,那我一定是因为爱你,而病入膏肓——”言微笑:“……”
  • 校草无限宠:宝贝,你别跑!

    校草无限宠:宝贝,你别跑!

    (甜宠文)权时然和自己暗恋已久的男生同居了。但这个男生似乎很嫌弃她,总是骂她和不想搭理她。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是美国著名作家梭罗所著的一本散文集,记录了他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零两个月的所思所想。在那里,他拥抱自然,过起了一段诗意的生活。他亲手搭建小木屋,开垦荒地,春种秋收,与湖水、森林、飞鸟对话,在船上吹笛,在湖边垂钓,用一只笔细致地描摹这方土地上的景物,甚至小到两只蚂蚁的争斗,妙笔生花。
  • 重生学霸小娇妻

    重生学霸小娇妻

    被白眼狼亲戚,害的家破人亡,到最后才知道真相......重生回归,不好意思,白眼狼亲戚,咱不再帮衬要远离!姐姐我只想保全全家,安静的过着学霸女神日子。“呀,学霸男神干嘛招惹我,已经不需要你这个家教......”学霸男神表示他的报酬没有到手:嗯,报酬不贵,当咱媳妇就成!某女:......
  • 必知的信息科技(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必知的信息科技(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学霸娇宠之宅妻有点甜

    学霸娇宠之宅妻有点甜

    本文又名《肥宅的幸福生活》、《宅女的春天》、《论宅女撒狗粮的一百种方法》。作为一个长期宅,方心怡已经三年没有离开过出租屋。除去父母知晓她尚且活在人间,朋友们大多以为此人猝死于网络,或者修仙上天。殊不知,外人眼里胆小怯懦的女孩,摇身便是网络上杠天杠地的画手太太。一个房间,一个wifi,一台电脑,一杯可乐,一袋薯片。不要问我什么是快乐。我的肥宅生活是你永远想不到的快乐。可是当足不出户变成生活,一方天地里的寂寞也成了习惯。突然有一天,当周闻宇站在方心怡面前拿出很久以前温存的回忆,方心怡才知道,原来在那时候,自己已经把爱情也当成了宅女生命的一部分。废柴漫画家VS闷骚数学教授。绝对的甜宠文,保甜不亏~另外提示:本文搞笑多,吐槽多,回忆杀多,欢迎入坑。顺便推荐尧尧完结文:《权卿为谋》
  • 给我一个说爱你的机会

    给我一个说爱你的机会

    我叫陶晰,是妈妈的宝贝女儿,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别好奇,我也有父亲,而且他还是个活雷锋。或许由于打小缺少父爱,我总是很凶,至少在别人眼里,我就是一个脾气不大好的女生。我的家境算不上阔绰,只能勉强维持我与母亲的生活,可前些天,妈妈傍晚下班回家时,不知从哪个垃圾堆里带回了个流浪小男孩。我清楚地记得,妈妈把他领回家时,衣衫褴褛,蓬头垢面,黑漆漆的小手,灰蒙蒙的脸。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恶心。当母亲给他洗了个澡,换上一身新衣服,再站在我面前时,我不由吃了一惊,眼前的小男孩竟然异常的可爱,幼稚的小脸蛋上却也彰显出帅气,只不过他才四五岁的样子。
  • 我的假面老公

    我的假面老公

    姐姐的订婚宴上,林出岫亲眼目睹了继母与姐夫苟且,第二日就传来姐姐自杀的消息。是巧合吗?她不信!为了找出真相,她与康晋崇达成一纸协议。人人都说康家二少体弱多病,谁知婚后天天让她下不来……“康晋崇,我要跟你离婚!”“晚了老婆,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了。”她以为自己是他的心尖宠,可到头来才晓得,新欢始终不及旧爱来得刻骨铭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都市之绝世仙尊

    都市之绝世仙尊

    一朝天河倒流,一朝时光回转。千年岁月弹指之间。古书有山,其名不周。世界似茧,破壳为蝉。失去一切的俞应,结仙缘,修真道,却被围杀于仙灵秘境。重生而活,回到千年前,让自己种下不灭心魔的前一天。诛人,诛心。再活一世。当家人与长寿!当妻眷,无人欺!当仙道,与天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