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0700000032

第32章 发展中体现整体性(1)

本章主要讨论的对象是列宁主义问题。

按照一般的历史顺序来研究,应该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这样一个线索,但是这里有另外的考虑——列宁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发展有交叉重叠的部分。

在马克思恩格斯离世之后,也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时期,资本主义这个人类生产力的动车组,已经把自己的矛盾展现得更加突出,并将它扩散到了全世界。《资本论》所预测的人本回归的脚步大大加速。这个时候,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上的总结及延伸,就历史地落在了列宁的肩上,而且他没有辜负使命,以全部生命力的超前支出,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的里程碑。

我们熟悉的一句话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一“主义”在本质上是一个整体,但在理论内容上却有很大的不同。这源于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为垄断;二是列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领袖。他所遇到的问题,有些是在马克思那里已经逻辑地隐含着的,但更多的是无从预设的。就是这后一部分,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有着更直接的意义。

说到列宁主义的定义,不难回忆起斯大林的话:“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确切些说,列宁主义一般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策略,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我们也经常说“时代没有变”,那就是仍然归结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就是说,列宁主义并没有过时。可是将近一个世纪的变化,人们面对的事物和自身的生活,真有点物是人非了。因此,就连苏联人也早把列宁主义推得离现实生活更远了,何况我们。据说在中央党校的培训班上,教师提问:列宁总结的帝国主义的五大特征是什么?有的说是垂死、腐朽等等;有的说以前学过,现在忘了;有的干脆就说不知道。这些都是“有培养前途”的领导干部呀!

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思考一下列宁主义,而这些角度,又都是为着说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的。

一、理论形态上的列宁主义

斯大林说:“叙述列宁主义就是叙述列宁在他的著作中所加进马克思主义总宝库的、因而自然和列宁的名字分不开的那些特别的和新的贡献。”

列宁出生在1870年,当马克思在1883年逝世的时候,列宁正在读中学。到恩格斯1895年逝世,列宁已经二十五岁,早已是一个革命活动的重要人物了。因此,可以说列宁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存时代有一部分是重叠的。这就决定了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在全面性和系统性上,随着历史阶段特点的变化,要有一个进展,要有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表达,因此这个任务落在列宁身上也是历史选择的结果。而且那个时候,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对列宁思想的形成还起着一定的作用,特别是黑格尔的思想,在列宁主义的成长过程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我们在学习列宁的一些基础理论性的著作时,能够体察到他自己独特的理解,特别是有别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表达。

列宁还不满十六岁,父亲就去世了。一年后,家里又蒙上了另一层阴云:他所热爱并一向视为楷模的哥哥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因参加谋刺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被处死刑。列宁承受了这意外的打击,他奔向陡峭山坡上一个空荡荡的小亭子,双臂支撑在栅栏上,两眼注视着汹涌澎湃的伏尔加河,脑子里一个劲地思索着:哥哥他们究竟为了什么而献身?他们是想消除俄国自古以来非正义的东西,改变它的政体吗?难道就靠几个即使是最勇敢无畏的英雄就能达到目的吗?“不!我们要走的不是这条路”——这就是列宁面对现实而得出的结论。自然,他想得更远……列宁之所以攻读法律,除了法律系是当时研究社会经济问题唯一的一个系以外,还考虑到司法活动将对自己未来的革命活动起到一种合法掩护作用。他曾经说“现在这样时代必须研究法学和政治经济学。在别的时代,也许我就选择别的科学了。”

列宁对“人类解放学”知识的积累,与马克思恩格斯相似。尽管没有更多专门的学习时间,但是工作中学习,斗争中成长应该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共通的人生模式。我们先说一下他在哲学方面的独特意识。列宁的《哲学笔记》,在我国一般综合大学的哲学系当中,是被列为必修课的,而且是主干课程。特别是其中的《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对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做了精辟的表述。关于范畴,列宁说:“在人面前是自然现象之网。本能的人,即野蛮人没有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分开来。自觉的人则区分开来了,范畴是区分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即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关于范畴是认识之网的网上纽结的观点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它源自黑格尔的“精神或主体生活和意识的据点和出发点”这一思想。我想起在我教过的学生中,有一名来自南方的孩子,他曾把规律比作链条,把范畴比作方块,这说明,抽象中寻求具体,寻求形象,在哲学思维的训练中是非常有利的一个窍门。这一点,列宁给我们在许多方面都做出了榜样。

方法问题是哲学思维中的一杆猎枪,它的锋利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认识事物的深刻性。列宁在此强调了非常重要的一点:“方法就是对于自己内容的内部自己运动的形式的觉识”。在这个方面,我曾经向哲学年会提交过一篇论文,现在选入本书,以说明此观点,同时也让读者窥见写作本书意图的形成过程。

方法与对象的融合

2007年秋季正式出版并使用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同时,它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科学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日益走向成熟的缩影。学习、研究并驾驭这套新教材,首先是广大任课教师提升理论水平、转变教育思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工程。更重要的,它将引导所有本科在校生更加卓有成效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正规化教育。就这一问题反思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形成史与新教材的体系结构

马克思主义理论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是建国以后我们从苏联那里直接搬用的理论体系。当然,从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当中,也找到了更为深刻的逻辑支持。因此,以往的教科书,无论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三个组成部分”的界限是很明确的,它们往往由不同的教师来授课,互相之间在理论思路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性越来越大。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高校的学生,受大气候和小气候的影响,不愿上政治经济学课。有些教师也愿意改教西方经济学或其他经济学。这样一来,不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被淡化甚至歪曲,而且“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被掩盖或者割裂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这就是说,我们强调的立场、观点、方法,就抽象的和最一般的意义来说,都被包含和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当中。但是任何一种理论的性质,在继承以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直接决定于它所研究的对象。马克思在理论上的独创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尽管在教科书的分类上,它们分属于哲学和经济学,但是,作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来说,却决不是这种外在、机械的组合。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这就是所谓“立场”;新的哲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就是所谓“观点”;唯有所谓“方法”是我们不能直接陈述的。这是因为方法的提炼必须通过研究对象在思维中的运动来完成。比如“唯物辩证法”,并不等于费尔巴哈加黑格尔。它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方法?可以说,它就是一种“人学”的方法。与费尔巴哈的“人本学”不同,又完全不同于存在主义的“人学”概念,它是一种独到的方法,这种独到性,必须通过理论的形成史来证明。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传统教科书当中始终被当作两个部分,尽管在各种场合一再强调这是“不能分离的两块钢铁”,但是,如果我们不把剩余价值学说放在这里加以综合考虑,就永远不会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学方法”。

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史,最方便也最合乎逻辑的就是分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题目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真正的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必须从经济学来开始自己的精神旅行。经济运动是人类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所谓“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只有从经济运动中才能得到最深刻的体现。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开始传播性论证一系列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但这只解决了“分体理论”的基础确立的问题,根本就不可能彰显出方法的魅力。马克思的手稿尽管是他的早期著作,和《资本论》相比,有一个展开未展开的问题,但绝不像有些人所说的“具有不成熟性”甚至缺陷等等。其中一个重要结论为我们理解马克思的理论奠定了重要基础,他告诉我们:“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自然科学往后也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这将是一门科学。”以往关于“自然观”、“历史观”的区分,在这种整体性俯瞰的角度来说,也只具有理论分解的意义,并非体系的分立。

谁都知道马克思在《莱茵报》遇到林木盗窃案所表现出的困惑使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折,我们往往把这种转折理解为向经济领域的延伸,实际上更为重要的是找到了一种方法,它能够指导无产阶级自己解放自己,这种方法就是人学的方法。所谓历史观也就是人学观。在这一方法贯穿始终的体系之下,对自然的研究也是不能独立其外的。马克思学说中的人是体现社会关系总和的运动主体,因而是历史的、具体的,而不是预成的、抽象的。

有一个实例可以判明马克思的“人”与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人”有重大区别。在谈到价值的时候,他们认为其形成的根据就是“牺牲安宁和幸福”,而马克思则指出他们的狭隘,看不到创造价值的劳动就是生命活动本身。这样一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不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研究范围之内了,而这种发展正是马克思人学的最高境界。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关于这一境界的具体描述。如果把它作为一个落脚点,在过程的理路运行中,我们就会看到马克思的哲学和经济学实际上是二合一的。我们的新教材,其结构和重量分布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二、本体论、认识论与实践唯物主义

世界是什么?世界怎么样?当我们这样提出问题的时候,显然是站在了旁观者的立场上,追寻世界的本源和本质,这就是所谓本体论。当我们把人的活动,特别是人的意识活动考虑进来之后,又会形成一系列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范畴,这就是所谓认识论。以往的教材把唯物论(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意识观)、辩证法(三大规律、五对范畴)、认识论(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真理观、真理与价值)三部分的学说分得很清楚,这就是所谓第一块钢铁的全部内容。当我们讲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时候,好像完全转换了天地,只有在这里才真真实实地看到了人的生存活动。

实践唯物主义,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进一步研究而得出的概念。按照它的内涵,哲学上的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完全没必要截然划界,它们在理论上不但是相通的,而且是互相印证的。过去讲列宁的物质定义,突出的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即“客观实在”四个字,但是当我们理解到这种客观实在不仅是指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而且包括人的感性活动——实践的时候,“实践唯物”的精髓就被提炼出来了。马克思指出,与人固定分离的客观事物,对人来说也是无。不错,我们必须承认自然界对人来说的先在性,但是对人来说有现实意义的客观实在,则是他们在其中活动,并将这种活动也包括在内的“生活世界”。

一直以来,哲学基本问题的地位和作用总是处在一种矛盾当中,当我们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概念,只有在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即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时候,才是有意义的,超出这个范围便没有意义。可是我们知道,之所以叫作基本问题,就是因为它贯穿所有其他问题。比如说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宗教观念与宗教存在根据的关系问题、道德和法的基础问题等等,到处都涉及思维与存在的逻辑先后问题。也就是说都有个唯物唯心的区分问题,可见它是无处不在的。要解开这个矛盾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要具体规定思维的内涵,它只能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同时也要规定存在的内涵,它不仅包括一切客观事物,也要包括人的活动,包括人的思维活动。当我们看到思维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结果具有决定被决定的关系时,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便确立起来了。只有这样,哲学基本问题才不至于走向两个极端:一极是囊括一切,另一极是空洞无物。当我们意识到,研究各种社会现象,只要我们不是把它定格在某种结果上的时候,我们就是在研究客观实在。

同类推荐
  • 大家都是上帝

    大家都是上帝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人们真的发现,尼采的观点与我们的这个时代是如此的吻合。这些犀利深刻的观点,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刀片。阅读尼采著作的过程,就像是抚摸锋利刀刃的过程,而且是要用你的神经、你的情感、你的灵魂去抚摸。那些锋利的刀片,会在不经意间戳中你的内心,戳得是那么痛,那么透彻,那么畅快淋漓。那被戳伤的心灵,流出的鲜红的血,就是破除笼罩在你心头的无边黑暗的最有力武器。此外,正如尼采自己所说,读完他的著作,会令你的内心世界为之一变,可以带领你抵达世界的另一端。
  • 可·为:广行释讲《了凡四训》

    可·为:广行释讲《了凡四训》

    明朝著名思想家袁了凡以其毕生的学问与修养,融通儒、道、佛三家思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大量真实生动的事例,教导子孙后人以正确的处世做人之道,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要自强不息,改造命运。本书力求引导人们积极向善。
  • 德国哲学(2017年上半年卷)

    德国哲学(2017年上半年卷)

    《德国哲学》是由湖北大学哲学学院主办、湖北大学德国哲学研究所协办的专门研究德国哲学及相关问题的学术性刊物,为国内外热爱德国哲学、热衷于外国哲学研究的学界同人提供一个深入研究德国哲学和外国哲学的理论平台,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一个思想交流、观点碰撞的前沿阵地,在业内具有极好的学术声誉和广泛的学术影响力。
  • 儒学小史

    儒学小史

    北大儒学研究院干春松教授,“制度儒学”的倡导者,精到绘出儒家精神演化的简明路线图。儒之为儒——王官、司徒、术士……儒家思想起源何处?先秦时期——克己复礼为仁,影响国人心理结构的基本原则得以确立。两汉魏晋——儒学为适应现实日益全能化,与政治权力适当“交易”,进入扩大期。宋元明清——天道性命,内圣外王,儒学完成内在转向,朱子成为正统。现代与未来——大变局之下,激烈的批评与温情的辩护,儒学可否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资源?
  • 伦理学

    伦理学

    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为指导,针对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广征博引,对古今中外有关伦理学的学说、流派予以梳理、述评,结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发展及其出现的新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力求反映伦理学学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水平,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伦理学体系。
热门推荐
  • 口口香美味菜

    口口香美味菜

    《口口香美味菜》精选大众最爱吃的经典家常菜,更为喜爱寿司、饮品、甜点的时尚人群和重视四季养生的人群编写了专门的食谱。每个菜品均详细介绍了原料、做法和特点,配以彩色成品图,查阅方便,清晰明了,是极好的家庭烹饪指导书。
  • 软禁(中篇)

    软禁(中篇)

    那几个字通过电话从马滔嘴里吐出来后,韩霄白大松一口气。解决了,总算解决了,而且解决得如此到位,她在电话里欢呼一声:“太好了太好了!”说着话左手下意识地抓了把胸口的衣服——那口紧绷了几个月的气霍然从心头松懈下来时,居然伴随一阵麻辣辣的皮肉骨骼的酸痛。这段时间她真是太紧张了,都紧张到骨头里去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韩霄白诚心诚意地说。窗外是5月喧闹稠密的阳光,真是锦上添花的好天气。“说哪去了,老同学客气什么。”马滔说,“到时候把钱准备好。
  • 惹上亿万大亨

    惹上亿万大亨

    他是商界的神话,天之骄子,手腕铁血,冷峻如神祗。却没想到,有一天竟会被人扑倒强吻。错愕之余,却又沉沦于她的甜美当中,占尽便宜……婚里婚外,缠绵不休,方休至死。
  • 江家小妞,冲冲冲!

    江家小妞,冲冲冲!

    这年头什么职业都不好干,尤其是后妈,更是难上加难。不仅要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杀的了木马,翻得了围墙,打得过牛氓,还得哄得了孩子,受得了面瘫狼。自从江小米在海选后妈比赛中获得优胜,荣升为一名后妈之后,就每天生活在水身火热之中。这酸爽的人生,洒满了心惊肉跳的狗血。
  • 刀医

    刀医

    你有没有经常做同一个梦?也许,是你的魂掉在了那里......
  • 老婆今天也很奇怪

    老婆今天也很奇怪

    女主冷宸身份古神,性格随性,走过时光荏苒千万年。男主陆瑾华,普通人,身世后面会说。女主没那么强。实力弱是有原因的,不过还是比普通人强。中间肯定会出现不少人,不过最后他们在一起就好了。前期不是纯言情,后面,估计也不会是。女主会不定期做一些任务,到一些世界,严格来说不能算快穿。因为她有的可做可不做,系统能耐神如何?什么,让主系统限制她?-她的系统“阿苹”就是辈分最高的了。冷宸:虽然(阿苹)没什么用。宠不宠,虐不虐?都有吧。亲妈?只要(女主)不死,都算亲妈吧。女神,受点伤怎么了?至于文笔不好,就是来练文笔的。可能的话不会弃坑(这个flag不算)。自己也很期待她会发生的故事。
  • 辽诗话

    辽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家族以外的人

    家族以外的人

    《家族以外的人》是萧红创作的散文随笔类书籍。我蹲在树上,渐渐有点害怕,太阳也落下去了;树叶的声响也唰唰的了;墙外街道上走着的行人也都和影子似的黑丛丛的;院里房屋的门窗变成黑洞了,并且野猫在我旁边的墙头上跑着叫着。
  • 高冷大叔等着瞧

    高冷大叔等着瞧

    莫名其妙“被怀孕”,未婚夫退婚,她被逐出家门,沦为人人耻笑的对象,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神秘的男人从天而降。他说:“嫁给我,帮你虐狗男女。”她:“你是谁?”“你孩子他爹。”“你胡说什么?我还是黄花大闺女,哪来孩子?”男人邪佞一笑:“迟早会有的……嗯?”从此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这个强大的男人总是第一时间帮她扫清障碍,宠她,疼她,却也让她害怕……
  • 四川王和他的天下

    四川王和他的天下

    本书是著名中国近现代史纪实作家关河五十州继《一寸河山一寸血》《虎部队》之后,再次解读国民党军队的一部力作。所谓“无川不成军”,抗战期间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占全国抗日军队总数的五分之一!本书揭秘了国民党军川军系的前世今生,以“四川王”刘湘的发迹史为轴,通过对20世纪初期四川军阀混战全景式的透视,展示了民国时期各路军阀混战之机谋权变、风起云涌。英雄熊克武、枭雄尹昌衡、奸雄胡景伊、川中吕布杨森、川版曹操刘文辉……群雄并起,征伐不休。人称“刘莽子”的刘湘虽出身低微,却气贯长虹,矢志天下,这位蜀中“刘备”,到底有何异于群雄的质素,让他笑到最后,制霸天府之国?当尘埃落尽,刘湘“挟天下以令诸侯”借蒋介石的宝剑号令群雄,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四川王,但这场对天下的争夺战远远没有结束,他与蒋介石之间的权争才刚刚拉开帷幕,而另一面,日本军队对中国虎视耽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