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300000002

第2章

父母对孩子世界观的形成最具影响力。用心的妈妈,从孩子小时候起便尽到抚养义务,绝不会过早地推卸责任。她不仅照顾好孩子的一日三餐,而且着力培养孩子的性格、习惯,引导其朝着积极的方向成长;相反,如果妈妈不够用心,孩子离开了父母,为所欲为,不良习惯一旦养成,克服起来就非常困难了。在孩子世界观尚未形成的时候,妈妈应像孟母那样营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一天一天地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让孩子在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中感悟做人的道理,让妈妈无微不至的爱心滋润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少走弯路。

1.父母的言行,影响孩子一生的观念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学校和家庭是相辅相成的,父母为孩子着想,老师也是一心一意地为学生着想。虽然有时候家长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认识,这也是孩子的一面之词,导致家长多从自己孩子的角度考虑。在家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尤其是妈妈。父母要帮助孩子树立观念,其言行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孩子最信赖父母,当孩子的心里产生不满情绪时,父母的观点最具影响力。所以,在孩子世界观形成的过程中,父母的地位和作用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

几年前,我的孩子上初中。初中与小学相比,作业量增加了很多。一次,儿子放学回来,气呼呼地把书包一扔,说:“你看数学老师那样儿!一到自习课就来了,什么作业都做不成。他讲的那些题,我们都会了,还一遍一遍地讲,烦死人了!我们真是怕了他了!”

可以看出,自习课被占,孩子非常反感。但是,做老师的都知道,同一个班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尽相同。他说他们都会了,未必是真的,既然老师来讲,肯定是从作业中发现了问题,需要讲。更重要的是,老师肯定是好意。但是,孩子既然心情不好,需要发泄,也没必要阻拦,就让他说好了。

我抱着理解与同情的态度,认真地听着,任凭他气鼓鼓地把话说完。

孩子就是孩子,不一会儿,气全消了,吃饭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教育心理学上说,人在饥饿的时候,会引发不良情绪,所以,等孩子说完了,吃饱了,心情便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他正要坐下来看电视时,我笑着说:“这老师真傻!上完了自己的课为什么还去教室?备课、教研、阅作业,多少事呀?自习时间还去讲课,多累呀!不要命了?又没人给加班费!”

孩子会意地笑了。他曾经发过牢骚,有的老师上完课就走,自习课从来不辅导,不会做题的时候只能和同学商量。

我接着说:“据说他是年级主任,上一届中考,他们班七个学生数学满分,是真的吗?”

“是,校长说的。”

“儿子,你的听课效率很高,但是全班六十四个人呢!也许有的同学还不会。负责任的老师肯定不希望落下一个学生,你会了,再多听几遍也没坏处,指不定哪一天,老师讲的正好是你不会的,其他同学也陪着你听呢。”

对我的观点,孩子表示肯定。

“我们经常听老师说陈浩(一个三好学生)有涵养,遇事不急躁,咱们不妨在数学课上修炼一下自己,向陈浩学习,做一个有涵养的中学生。”

之后,孩子再也没有因为老师占自习课发过牢骚,并且对老师的无私奉献和敬业精神越来越尊重。

初中毕业之后,每当大家提到老师,孩子就说,从业务能力和敬业精神看,数学老师是最让他敬佩的老师。

我是一个善于聆听并善解人意的妈妈,孩子有什么事都愿意同我讲。我认为,孩子诉说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辨析的过程,这个过程,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再次分析和思考的机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怎么做好,怎么做不好。他对这些都会重新去认识。所以,作为妈妈,我就是他最理想的倾诉对象,妈妈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说下去,并且一直说下去。

最不可取的是,有些妈妈过于“聪明”,不等孩子说完,就开始说教、训斥,甚至责备。很多孩子在青春期不与家长交流,就是因为小时候经常遭到训斥。所以,妈妈要珍惜孩子的这种需求,保护孩子倾诉的需要。孩子经常把心中的疑虑说出来,才有利于形成阳光心态。

相反,如果孩子不倾诉、不发泄,不满的情绪得不到排解,不管他的观点是不是正确,都会影响他当时的心情,甚至波及以后的学习。即使长大后知道自己当时太幼稚了,太不懂事,犯错了,也已经晚了。

小区有位大姐,50多岁,每天都在门口做早点,从正月中旬到腊月下旬,一天都没有停止过。不论刮风下雨,只要有那个遮阳伞,伞下就一定有人。我常常在想,这样的岁数,难道她是钢铸铁打之身?

在寒冷的冬天,凌晨5点她就在那里生炉子。她的毅力和耐性,真是让人敬佩。

她贤惠睿智、心地善良,每当谈到孩子,总是现身说法,教年轻的妈妈们该如何教育孩子。

她们夫妇俩有三个女儿一个小儿子,和其他农村家庭一样,男主外女主内,生活富裕,其乐融融。三个女儿相继考入大学,更是为她们的小日子增色不少。

后来,女儿们相继大学毕业,留在省会工作,她享受着女儿们的出类拔萃给她带来的快乐。

至于最后一个儿子,她更加爱惜。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她从农村来到城市,把儿子送入一所寄宿制的私立小学。全家迁居这个城市,开始了新的生活。

她们跟上了社会城镇化发展的步伐,成了农民中的佼佼者,这一点非常值得庆幸。按说,现在儿子已经结婚了,大姐自己也该歇歇了。

但是,她却说:“不管多苦多累,只要我能做一天,就一天也不能停。一是,这做早点,只要你一天不出摊儿,后面连续几天,生意就会不好;二是,我有责任,我要为我的错误负责。”

她说:“一步错,步步错。想当年,我的小儿子比他的姐姐们还聪明,上小学时经常考满分。每天放学他就回家,愿玩就玩,愿写作业就写作业,我干活他也帮着干,你让他出去他都不出去。可是自从上了寄宿制的学校以后,我自己倒是省心了,可孩子在那个年龄,说变就变了。

“记得有一个月,他向我要了600块钱,居然还不够花。我就纳闷了,是学校的伙食费高呀,还是把钱弄丢了?我就去学校打听,老师说,他给观察一段时间,看看孩子把钱弄哪儿去了。后来才知道,这一下课,只要老师不在跟前,几个孩子就奔小卖部去了。小卖部里什么都有,孩子们互相请客,有多少钱花不完呀!

“从那以后,我就管不了了,和同学比吃的比穿的,说什么都听不进去。学习成绩一天比一天差,考试再没有上过80分。上了三年初中,简直就是混日子。最后,老师也管不了了,连高中都没考上。

“可是,这么小能干什么?我又想办法把他送到高中,钱都给他花了,也没考上大学。后来就当兵、转业。现在,就他那点文化,好工作找不上,差工作不愿意干,怎么办?

“是我把孩子耽误了,责任在我。想当年,要像养三个女儿那样来养他,他的学问肯定比姐姐们还高,他从小就比姐姐们聪明!

“现在,女儿们都说,不让我干了,谁养我都没问题,但是我不能,儿子结婚买房都需要钱呀,这是我的责任,我谁都不靠。儿子现在明白了,知道听我的话了,也很孝顺。我做点事,帮帮他,他的日子还好过些。

“我觉得,人这一辈子,耽误什么也别耽误了孩子,日子再苦,也得管好孩子。其实,管孩子也不是让你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孩子放学了,回到家里,有妈妈,有饭吃,有衣穿,该学习就学习,该干活就干活。天天守着妈妈过日子,孩子才能安下心来学习。

“孩子是在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中长大的,事理人情也是从一件件生活小事中学来的。孩子在妈妈的眼皮底下长大,就不会出错。

“我现在算知道了,孩子小的时候,就得自己养,自己的孩子就得自己管,谁都代替不了父母。

“我这三个女儿没有让我费过一点儿心,可这一个儿子,让我一辈子也不能歇心!这怪不得别人,都是我的错,我这后半生,必须为这个错误负责!”

一个慈母的心在向我打开。她的叙述,更坚定了我对孩子教育的认识——父母对孩子世界观的形成最具影响力。

所以,孩子在童年期,甚至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走读比寄宿要好得多。走读的话,一日三餐时孩子都能见到父母,厨房就是最好的交流场所。只要父母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孩子遇到事情时能和妈妈谈谈,就会让他少走许多弯路。如果孩子与老师、同学之间有什么问题,就可以对妈妈倾诉。妈妈可以帮孩子辨别是非,调整心情,释放不良情绪。

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都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孩子在童年期,生理上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都要从父母那里获得,所以,他们在父母身边最具安全感,也最信任父母的说教。

我想说,父母对孩子世界观的形成最具影响力。父母应从孩子小时候起便尽到抚养义务,绝不能过早地推卸责任。如果孩子在童年期能由父母照顾他的一日三餐,放学能够及时回家,乱花钱、交友不当的现象就可能避免。即便发生了这些问题,也可以及时制止。相反,如果孩子离开了父母,为所欲为,不良习惯一旦养成,克服起来就非常困难了。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最叛逆,在叛逆期,友情大于亲情,同学义气高于一切。况且,玩比学更能吸引孩子。孩子一旦偏离了学习的轨道,便容易拉帮结伙,沉迷于吃喝玩乐。

他们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却不务正业,如果没有父母及时的管教,在那个年龄,他们会认为那是应当应分的。几个没人管的孩子在一起,一旦成了气候,老师、家长都无可奈何。

放弃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即便有一天想学了,孩子也会发现,课程一天天在前进,各科涌现的新概念、新名词太多了,他已经不知道从何学起了。最后,他用一句“没打好基础”作为挡箭牌,放弃后续的学习,这样的学生在普通中学大有人在。

所以,在孩子世界观尚未形成的时候,最好走读,让孩子一天一天地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让孩子在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中感悟做人的道理,让妈妈无微不至的爱心滋润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少走弯路。

我相信,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最有效,父母对孩子世界观的形成最具有影响力,父母的责任是不可替代的。父母的言行,会影响孩子一生,父母的观念大体上决定了孩子一生的观念。

教子心经

● 做父母的,要承担起教育的责任,通过言行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更要通过行动,身教重于言传。

● 有些父母嫌麻烦,把孩子扔到学校寄读,这样家里才清静、省事。我无权去批评他人懒或者不负责任,我只建议,在孩子世界观尚未形成时,最好走读,让孩子一天一天地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让孩子在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中感悟做人的道理,让父母无微不至的爱心滋润孩子的心灵,这样可以让孩子少走弯路。

● 孩子有倾诉的需求,妈妈要珍惜孩子的这种需求,让他痛痛快快地把心中的疑虑说出来,宣泄一番,才有利于形成阳光心态。相反,如果孩子不倾诉,不发泄,不满的情绪得不到排解,不管他的观点是不是正确,都会影响他当时的心情,甚至波及以后的学习。

2.学生间的竞争,就是家长间的竞争

在多子女时代,每个孩子在学习方面受父母关注的程度是有限的。而在独生子女时代,在知识社会,在教育备受关注的今天,每个孩子都是父母集中关注的对象,所以父母的教育素养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发展。

像我现在所在的学校,很多班级都是六十多人,孩子们在学校接受着班级管理制的教育,而放学后,回到各自的家里,家庭教育的不同便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所以,在竞争激烈的升学大战中,家长的作用不可小觑。

在高考中夺得黑龙江省文科状元的潘伟明在《请你这样教育我》一书中这样写道:“我若生在别人家不一定成为状元,别的孩子若生在我家一定会是状元。”此话道出了父母这一角色的重要性。那么,就培养孩子专心学习这件事,他的父母是怎么做的呢?来听听他家的方法。

潘伟明说:“我的反应并不快,说话做事往往都比别人慢半拍,但做功课答卷子却总是要比别人快上一点。很多熟悉的人都奇怪: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专心。而如何培养一个孩子集中精力则是令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头疼的问题。那么我的父母是如何解决的呢?

“三年级时,有一次我和妈妈在路上遇见了班主任老师。天真的我对自己在学校的表现很满意,便缠着妈妈与老师攀谈,要听老师口中对我的夸奖。可妈妈听到的却是老师抱怨我上课时总不能和其他人一同按时完成课堂作业,好像跟不上似的。妈妈回来并没有批评我,而是同爸爸一起,仔细地观察我的学习习惯,分析原因,最终发现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我的不专心。可是,妈妈非但没有强迫我专心学习,反而叫我放学后尽情去玩,等妈妈下班回家后再写作业,但是,条件是必须在妈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就必须专心致志。从那以后,我做功课不再东张西望,写字的速度也快了许多。专心不仅可以提高速度,还可以提高做题的准确率。对一个小孩子来说,这不仅是完成试卷或作业的保障,更是一种强烈的骄傲和自信。直到现在,我在听课或自习时都极少走神,做作业的效率也比较稳定。小时候的习惯实在令我受益匪浅。”

看了潘伟明父母的成功做法,再看看高中教室里一些学生的表现:在择校生占多数的教室里,有的学生看上去很乖,但是学习效率极低。自习课上,什么时候看他,都是翻着那一页书,一会儿看看老师,一会儿看看同学,永远都看不到他紧张的学习状态。有的学生,课本摆在桌子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什么事都和他有关,有个动静他就要掺和进来,就是不能沉下心来学习,所以学习成绩特别差。

看看他们的家长是怎么解释的呢?

“补习班也上了,家教也请了,现在,讲道理他比你还懂,根本不听你的。”

“小时候,父亲出面还有点怕,上了高中后,父亲半真半假的暴力威胁都无济于事了。”

“家长该做的都做了,现在没有办法了。”

孩子从小到大,除了上补习班、请家教,父母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做了些什么,不得而知。可以说,我们的孩子都是好孩子,可是在孩子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父母的用心程度不同、教育理念不同、实施策略不同,导致了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不尽相同。就是在高中,对于同一类事情,父母的处理方式不同,对孩子的影响也不相同。

王帅和张力都很贪玩。期中考试,王帅只有历史在80分以上,其他基本不及格;张力只有化学在80分以上,其他基本不及格。

开完家长会,王帅的妈妈说:“你太厉害了,高中历史能考80多分,很不容易,妈妈看得出来你最近很用功,你一定是在历史上下工夫最大,现在见成效了,妈妈祝贺你!我相信,其他的学科,你也会有办法的。”

王帅很聪明,课上表现也很积极,但是他课下不复习,所以学得快,忘得也快。王帅的妈妈看到孩子知道用功了,就和孩子商量下一个目标——英语冲击80分。

妈妈说:“你们英语老师说,上课的时候,你的精力特别集中,即时记忆力也很好,妈妈很高兴。但是,你的单词掌握不牢,影响了你的成绩。‘遗忘’是学习的大敌,要消灭这个敌人就必须增加复习的次数。如果你能在课下及时复习,反复运用,这些单词很快就会变成你自己的,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在后面的时间里,妈妈经常提醒孩子,可以利用饭后睡前这些下脚料时间复习英语单词。孩子欣然接受了妈妈的建议。慢慢地,孩子养成了及时复习的习惯,旧知识的巩固为新知识的构建提供了保障,学习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理想的考试成绩更增强了孩子学习外语的自信,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张力的妈妈就不同了。当她看到孩子上高中了还是如此不努力,这么多科不及格时,非常失望,说:“9个学科,8科不及格,好好想想吧!”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样的呢?王帅每天快快乐乐的,不但爱上了历史,又暗自在英语上下工夫了。张力则闷闷不乐,经常抬不起头来。

妈妈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情,对孩子的学习乃至将来的发展必然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其实,孩子都贪玩,只要他有了上进的苗头,就应该鼓励、肯定他的成绩,激励他继续努力。孩子有了信心才会有动力。只要有提升孩子自信的机会就不能放过。

王帅的妈妈把“上课时,你的精力特别集中,即时记忆力也很好”这一优点放在谈话的第一层,用来鼓励孩子,把妈妈的希望“课下及时复习,反复运用”放到夹层里,把可能产生的效果放在最后,这样一来,教育就变成了一块孩子乐于接受的三明治,效果很好。

妈妈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如果妈妈们都能这样动脑筋,一步一步地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肯定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所以,孩子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家长之间的竞争。谁更有办法让孩子欣然接受自己的指导,谁能尽早地培养孩子的优秀习惯,谁能使孩子少走弯路,谁的孩子就更容易走向成功。

就连孩子放学之后去网吧的问题,不同的处理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小明和徐亮是小学同学,初一仍分在一个班。期中考试后,两个人一同去了网吧。妈妈们放学见不到孩子,心里都非常着急。夜深人静之后,两个孩子各自回到自己的家里。小明的妈妈看到孩子悲喜交加,把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她给爸爸打电话,告诉爸爸,孩子回来了,不用再找了;给爷爷打电话,告诉爷爷奶奶,孩子到家了,不用担心了;给老师打电话,告诉老师,孩子到家了,不用再联系同学了。妈妈担心害怕的心情触动着孩子的每一根神经。

之后,妈妈给孩子端上可口的饭菜,心疼地看着孩子狼吞虎咽。饭毕,妈妈把爸爸爷爷奶奶多么着急,老师打了多少电话,问了多少同学,爸爸妈妈打了多少电话,问了多少亲戚朋友,一一告诉孩子。最后,妈妈伤心地说,如果你发生任何不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活不成了。听了这些,孩子哭着说:“就是觉得好玩,进去看看,玩起来就忘了时间,以后肯定不去了,肯定不让妈妈着急了。”

而徐亮妈妈,同样心急如焚,同样寻找,孩子回来后,看到孩子上手就打,打完之后就是威胁,再去如何如何。孩子犟嘴,妈妈更生气,把在外出差的爸爸叫回来,逼着爸爸再次运用武力,认为打怕了他就不敢去了。

父母打,奶奶拦,最后演化为家庭矛盾。最后,孩子答应再也不去了,可是,那只是恐惧之下的妥协。时间不长,老师打来电话,说孩子没上学,这时妈妈才知道,孩子虽然是按上学时间走的,也是按放学时间回来的,但他又去了网吧,还不只一次。

两位妈妈的不同处理方法导致了不同的后果。小明的妈妈原谅了孩子偶然的过错,用自己的爱心和痛苦感化孩子。孩子不想给全家带来痛苦,就不能做让妈妈伤心的事情。在这个案例中,慈心与孝心融为了一体。

徐亮的妈妈并不是不爱孩子,而是恨铁不成钢。但是,由于孩子尚小,不能正确理解妈妈的一片苦心,认为我错了,你们也打了,这事两清了。不但没有起到教育的作用,反而破坏了母子之间的亲情。如果这顿打没能吓住他,他的胆子会越来越大。

其实,孩子就是孩子,思想还是比较简单的,怎么引,怎么走。不过,“引”需要讲究技巧,必须研究孩子的性格特点,采取合适的方法。

对孩子而言,一个优良习惯的养成最少需要两周的时间,而要扭转一个不良习惯就没那么容易!要培养一个优秀的习惯需要做充分的准备,要想改变孩子一个不良习惯,更应该动动脑筋,没有充分准备的教育不如不做。如果家长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发现了问题,深入思考,寻找良策,孩子的成长就会少走弯路。

所以,学生之间的差异往往取决于家长之间的差异,学生之间的竞争就是家长之间的竞争。在孩子小的时候,做妈妈的一定要握好亲情这根纽带。

教子心经

● 在高考中夺得黑龙江省文科状元的潘伟明,在小学三年级时不能按时完成课堂作业,妈妈并没有批评孩子,而是同爸爸一起,仔细地观察孩子的学习习惯,分析原因,最终发现是孩子“不专心”所致。可是妈妈非但没有强迫孩子学习,反而叫孩子放学后尽情去玩,作业等妈妈下班回家后再写,只是必须在妈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养成了专心致志的好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鼓励孩子而不是打击孩子,教育孩子要看到好的一面,并用做得好的去带动差的。要相信孩子的努力,尽量别说“不”、“不许”,而要说“你可以”、“我相信你”。用期望代替打击,把孩子的不足或者对孩子的期望放到夹层里,变成一块孩子乐于接受的“三明治”,这样的谈话和教育比生硬的说教要好得多。

● 孩子就是孩子,思想还是比较简单的,怎么引,怎么走。不过,“引”需要讲究技巧,必须研究孩子的性格特点,采取合适的方法。在孩子小的时候,做妈妈的一定要握好亲情这根纽带。

状元宝典:父母很少干涉学习,懂得人生比分数重要

——2010年重庆高考文科状元:阮秋剑(总分688)

阮秋剑的父亲是汽车厂的一名技师,母亲是物业公司的一名文员,都没有很高的学历,平时对孩子生活的关心远胜于对学习的关心。阮秋剑说:“他们对我的学习从来不加干涉,我从小就生活得很自由,想看电视就看,想打游戏就打,没有在周末、假期上过补习班。”由于父母默默地关心和支持,他很自觉,爱玩又不放任自己。

对于老师,阮秋剑很感激高三的班主任。班主任经常跟学生们谈心,谈人生,谈理想,让他们收获到了学习之外的许多道理,这些比分数重要多了。

“人生如棋,乐之不悔”,这是阮秋剑的座右铭,使他保持了学习的好心态。

3.把孩子看得越金贵,就越要重视对他的教育

孩子不高兴,全家束手无策!这在高中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了。有些高中的孩子,自认为比家长懂得多。家长苦口婆心的说教在他们那里都变成了唠叨。所以他们不愿和家长交流,回到家里把脸一沉,保持沉默,水泼不进,针扎不透。

把孩子看得越金贵,就越应该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从小就要让他做一个不断为家庭为社会带来快乐的孩子。让他体会到,能为爸爸妈妈带来快乐才是他最大的快乐。否则,当你真正需要他时,他却置若罔闻,无动于衷,这对孩子对自己都没有好处。

家长会上,一位妈妈恳请老师们多关照他的孩子。她说,“孩子在家里不让家长过问他的学习,一提学习,就说家长给他制造压力,就不高兴。可是,我们不管他,他自己永远也不去看书,我们看着干着急。”

目前,在普通高中,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老师们每天关注这些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一是特别懒,二是自我意识非常强烈。比如,打扫卫生,他不想干,就在那儿站着,同学们叫他,就不高兴,甚至一到大扫除,他就去操场躲着。他不想受任何纪律约束,把自己置身于纪律之外。比如,期中考试,为了保证考试期间走廊内保持安静,学校规定,不许学生提前交卷,这些学生就偏偏要挑战这项制度,每一场都要找理由外出。一次,一个男生重感冒,咽炎、鼻窦炎非常严重,不到一个小时,面巾纸用了三包。他确实需要去卫生间洗手,老师看在眼里,让孩子清理一下。就这么件事,专心致志答卷的同学没有丝毫察觉,也不会受到影响,可是那几个懒孩子,一个接一个地举手,要去擦鼻涕。老师说,没有特殊情况不能离开考场,他们马上说:“怎么他就可以?”

拿着无知当个性。他们特别善于从学校的制度和老师的言行中找漏洞、钻空子。这样的孩子,智商绝对没问题,就是放着正道不走,专找邪路。在他们眼里,敢于挑战学校的纪律就是一种胆量,并为此沾沾自喜。这种现象不是一天形成的,从小到大,家长的责任无法推卸。

同学病了,他看在眼里,不是同情,而是和他攀比。这样的孩子,只顾自己,不管别人,甚至连父母病了,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一位妈妈说:“我感冒了,高烧不退,浑身没劲儿,他爸爸不在家,我躺在沙发上等孩子回来。我真希望孩子回来后,给我倒口水,做一点饭吃,哪怕是方便面!可是,孩子回到家里,却说:‘同学等着我打球呢,你不舒服,我就在外面吃饭吧,你就别管我了。’”

妈妈病了,很好呀,不用妈妈管了,这就是给妈妈的回报!这样的孩子,将来走向社会,如何立足?高中的学生,他连什么时候该做什么都搞不清,还能把学习搞好?

《弟子规》告诫我们:“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高中的孩子,连“孝”都不懂,还“学”什么“文”?这应该是教育的悲哀,家庭教育应该负主要责任。可是,多少家长仍然只看重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情感教育?

有的家长说:“家里就这一个孩子,也没有多少家务需要孩子做,孩子需要什么,只要能满足就会尽量满足,没有想得太多,更想不到妈妈病了他会无动于衷。”

每个家庭就这一个孩子,父母甚至祖父母的视线都盯在这一个孩子身上。从孩子呱呱坠地之日开始,他的喜怒哀乐牵动着每位长辈的心。孩子病了,全家人围着孩子转,可是,他长大了,却不知道照顾别人。

家长看到孩子不高兴了,就会动动脑筋,孩子为什么不高兴了?怎么让孩子高兴起来呀?孩子却不考虑家长。这与父母从小对孩子的要求有关。有的家长要求孩子,你只要好好学习,什么事都不用管,小孩的心眼是直的,不让他管他就不管。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家庭教育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学校教育也很难发挥作用。看看这些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吧。

几个借读生,上课不学习,考试交白卷,老师说什么都不听。老师们不甘心让他们如此荒废时光,便对他们说,这次家长会,把你们的课本、笔记本、作业本都放到桌子上,让家长看一看你们学习的印迹。现在的家长们文化水平很高,你们付出了多少努力,家长们一看就明白。

“老师,为什么?”

“老师,你认为那么做有意义吗?”

“老师,他们看了也没用。”

“老师,他们知道我们不学习,没必要这么做!”

这些学生维权意识很强,他们认为,老师就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家长还不管呢,老师更不能把我怎么样。

另外,他们还认为,事事通知家长是老师无能的表现。

上了高中的学生,只要是想调皮,每个人都有一套对付老师和家长的办法。

这些唯我独尊的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跟着感觉混日子,一天天挥霍着自己的青春年华,等到有一天他们明白过来,一切都晚了。所以孩子再金贵,也不能惯他不分长幼,唯我独尊,不懂孝道,胡搅蛮缠。没有原则的孩子中心论,最终会害了孩子。

孩子就是孩子,贪玩儿是天性。但是,青春时光稍纵即逝,如果家里的空气都被他控制了,父母的教育要看他高兴不高兴来实施,家庭教育就会名存实亡。

现在的孩子确实很金贵,升学压力委实不小,父母怜惜孩子,也是人之常情,吃穿用度以孩子为中心也无可厚非。但是,没有原则的孩子中心论,最终会害了孩子。所以,孩子越金贵越要重视对孩子的全面培养,并且要从小抓起。

教子心经

● 有的孩子,智商没有问题,但是由于贪玩、懒散,逃避管理,甚至与学校的制度纪律叫板。他年龄小不懂事,如果家长不从小严格要求,而是让他按照自己的意愿,跟着自己无知的感觉混日子,一天天挥霍着自己的青春年华,等到有一天他明白过来,一切都晚了。

● 孩子小时候,两代人围着孩子转,本无可厚非。但是,大人只看孩子的脸色行事,对孩子没有任何要求,就会误导孩子。长大之后,他只会以自我为中心,考虑不到别人的感受。有人说,90后的孩子给人的整体印象就是自我,这完全是过分溺爱的结果。

● 家长们应该引以为戒,不要等到自己管不了再依赖学校。家长都管不了的孩子,即使用最好的专家实施最好的教育方式,也未必能够发挥作用。

状元宝典:感激老师的指导,父母把孩子当大人

——2010年北京高考文科状元:齐肇楠(总分675)

齐肇楠很认可老师的教导,她觉得老师们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在做人方面给了她很多的指引。老师给她感触最深的是,他们是自己迷茫前路上的一盏明灯,他们是指路人。高中三年有很多迷茫和沮丧的时刻,尤其是成绩起伏很大的时候,老师的指引和辅导特别重要。

她的父母则认为:“学习上,我们谈不上给她多少帮助,因为自己的方式可能不适合孩子。我们作为家长,孩子到了初中以后,就不要把她当孩子,而要把她当做独立的大人,用自己的行动说明什么是‘尊重、信任、自由’,这才是父母要做的。”

4.别把“聪明”挂在嘴上,这会误了孩子

“孩子很聪明,就是不学习”,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有的父母常常挂在嘴边,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就这样说,孩子也沾沾自喜。

家长们不知道,对过分贪玩的孩子而言,这句话的负面影响相当大。

高一的王帅是个活跃分子,刚入学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同学,看上去很机灵,但是上课随心所欲,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自习课上,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什么事都能沾上他。他的初中同学对班主任讲:“他上课不捣乱就不错了。在初中的时候,他都是一边上课一边投纸条。他很聪明,不听也能学会。”

他的班主任郝老师对他进行了认真的观察。他能够沉下心来用于学习的时间太少了,初中的基础知识也支离破碎。一旦遇到了知识盲点,他不是积极补救而是找借口,经常用同一句话搪塞老师,“初中没学过”。如果谁夸他聪明,他就沾沾自喜,格外高兴。

他没有写作业的习惯,考试成绩一般,老师们找他谈话,他总是说:“这些我都会,就是没考好。”

老师们认为,如果能够改变他的不良习惯,将他的“聪明才智”用到学习上来,他肯定会大有长进。

郝老师特别负责任,把他叫到办公室,看着他写作业,结果发现,即使是当天讲的内容,他也只能做对50%。分析原因,许多错误都是对定义定理的不求甚解造成的。

郝老师用激将法,沉着脸一字一句地说:“我认为你不聪明。聪明的孩子做事都会找捷径,而目前考入理想的大学,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条捷径。你却不知道利用高考这个大好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在我看来,这是不明智的表现。

“要知道,学生要想证明自己的实力,要靠成绩说话!你就不敢去和杨朔比,你害怕天天学习赶不上人家会丢面子,所以你宁可不学。其实,你就是学也很难取得杨朔那样的成绩,不信你试试!”

郝老师的激将法和全体老师的苦口婆心,再加上家长的通力合作,终于把他拉上了学习的轨道。但最终他高考的成绩与那些自始至终都扎扎实实的同学相比,还是差了很多。他自己也是悔之莫及。

这还是好的,老师们没有枉费心机。但是,还有很多孩子,上到高中已是铁板一块,雷打不动。这些孩子对待任何事情都是浅尝辄止,甚至根本不尝,即便是对老师苦口婆心的谈话,也无不如此。“聪明”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小聪明!

有时,我们不得不慨叹,到了高中,对某些学生而言,教育真的不是万能的,更多的时候是看孩子的定力,以及父母教育的影响力。

从小到大形成的习惯,高中三年再不改变,高考必然失败。试想,在高考的跑道上参赛的,有多少是基础扎实、习惯优良、性格坚定、一丝不苟的高才生?一个自以为聪明的学生,左摇右晃,走走停停,怎么能取胜呢!

多少孩子从小就很聪明,最终却放弃了学习;多少孩子在自我解嘲:不是咱学不会,就是不想学。多少家长慨叹:孩子很聪明,就是不学习。

聪明一旦变成了“小聪明”,在高中阶段便很难取得好成绩。很多孩子在初中成绩很优秀,人也很“聪明”,可高中就一落千丈,这内在是有原因的。

高中的知识深广度骤增,起初不懂、不会是正常的。可是,“小聪明”的孩子没有请教别人的习惯,没有刻苦钻研的毅力,相反,却因强烈的虚荣心而放不下架子,不懂不会也不问。他已被“聪明”所累,不肯暴露自己学习中的困难。他宁可承认自己就是不想学习,也不愿意丢掉“聪明”这一美名!

可是这些“聪明”的孩子不会甘于寂寞,如果找不到展示自己正面能力的好办法,他就会从负面引起大家的注意,因为他要保住“聪明”这一美誉。即便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他也要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要让老师知道,“他确实很聪明”。

当这些孩子的家长和老师交流的时候,老师常常会说:“这孩子本来很聪明,就是不学习。”听到这话,这些孩子特别高兴,心里丝毫没有忏悔的意思。

有时,跟家长、老师三方会谈之后,他也会立大志、表决心,然而,不久家长就会发现,三分钟热度过后,他又恢复了原状。因为他丢掉的东西太多了,高中的课程不是说赶就能赶上的。当他真正投入进去发现困难重重之后,便选择了放弃。

坚强的意志是在一节课又一节课,一道难题接着另一道难题中历练出来的。这种孩子抱着自以为的“聪明”,放弃了一次次的磨砺,丧失了塑造坚强意志品质的机会。而高考的大门要历经三年时间才会敞开,三年之中,多少人在狂奔,他被落在后面是很正常的。

更可悲的是,这些“特别聪明”的孩子,有时候讲起道理来,头头是道,口若悬河,根本听不进别人的劝导,不良的习惯已经根深蒂固,丝毫不肯改变。这些孩子背着“聪明”的美誉,却在选拔性考试中失利。所以,我认为,“聪明”二字有时候真的很误人。

作为老师,同时又是一个学生的家长,我经常提醒身边的家长,绝不能让“聪明”误了孩子,要防患于未然。

对自己的孩子在这个方面的教育,郝老师一向非常谨慎。

记得她的孩子在三年级的时候换了数学老师,孩子做作业应付了事,数学成绩也不像以前那么好了。家长会上,郝老师特意找到新老师了解情况。新老师非常负责任,观察很细致,教育很及时。

老师说:“我给他讲,你爸爸是博士,都快40岁的人了,还那么努力,你应该向你爸爸学习!你很聪明,总是忙这忙那,完不成作业。被老师查到了,就急急忙忙地补。写作业要的是一个思维过程,临时突击有什么意义?”

爸爸是博士,连新老师都知道了。不比学习比爸爸,这虽然是针对儿童的玩笑话,但也非常可怕。特别是当郝老师听到老师说“你很聪明,总是忙这忙那,完不成作业,被老师查到了,就急急忙忙地补”的时候,更是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孩子从小学就不知道自己的中心任务是什么,写作业要靠临时突击,他的所谓聪明都用到这里来了!

放学后,孩子和往常一样来到妈妈的办公室。妈妈早已准备好了他爱吃的点心。饥饿会影响人的心情,同样的谈话内容在孩子饥饿的时候进行,不易接受,相反,孩子吃好了心情就会截然不同。

回家的路上,妈妈问他:“你认为新老师怎么样?”

挺好。

好在哪?

认真、负责。我们班奥数得奖的最多。

和爸爸相比呢?

怎么比呀?

让你爸爸教你们班奥数,换掉新老师。

我爸会吗?

也是!那你说新老师是不是很厉害?

是。

你爸是博士,他之所以能成为博士,就是因为懂得尊重老师并虚心听取老师的教导,在老师的指导下养成了认真学习的好习惯,可不是耍小聪明换来的。你爸是博士,但他教不了你奥数,那么,数学课听谁的?

听新老师的。

新老师说你聪明,妈妈反对。第一,你连老师布置的作业都记不住,还叫聪明?聪明的突出表现是什么?是记性好。你的记性好吗?第二,聪明的学生都知道学习是自己最重要的工作,重要的工作就要认真完成,只有把重要的工作做完了,才会考虑次要的事情。忙这忙那,忘记了正事,还叫聪明?第三,真正聪明的孩子,老师一说话就知道什么意思,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你知道吗?

知道。

老师希望你怎么样?

希望我好好学习。

妈妈和新老师有个约定,请老师观察你的表现,看你是不是真聪明。过一段时间,我们交换意见。第一,看你能不能记住老师的话,比如,留什么作业,什么时候交,做的质量怎么样。第二,能不能听懂老师讲的课,当堂的知识能不能当堂掌握。

两周后,孩子提醒妈妈,你找新老师吧,看看我表现怎么样。

孩子小时候,天真无邪,思想简单得就像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相反,等到孩子长大了,错误的认识根深蒂固,纠正起来就不容易了。这是家长们最应该引起注意的。

在高中,有的学生就是因为没有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基础知识缺口太大,每当用到以前学过的知识时,就像听天书,跟不上课,失去信心,越落越远。

如果孩子在小学期间连老师留的什么作业都记不住,还给他冠以聪明的美誉,势必误了孩子。

农村有句老话:“干活不看主,落个二百五。”虽然学生不是在为老师学,但是,上学不按老师的要求学习,连老师留什么作业都记不住,课堂上讲的知识能记得住吗?学生对老师的要求置若罔闻,对老师讲的课程又能在乎多少?这种恶习一旦形成,贻害无穷。

上学应付老师,也叫聪明?上学完不成作业,也叫聪明?上学跟不上课,也叫聪明?许多孩子就是误在了“聪明”二字上。家长千万别再把孩子“聪明”挂在嘴上!

教子心经

● 在高考的跑道上参赛的,基础扎实、习惯优良、性格坚定、一丝不苟的高才生太多了,一个自以为聪明的学生,左摇右晃,走走停停,很难取胜。

● 孩子小时候,天真无邪,思想简单得就像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相反,等到孩子长大了,错误的认识根深蒂固,改变就不会这么容易了。这是家长们最应该注意的。

● 真正聪明的孩子应该是懂道理的,如果上学不记作业,不做作业,不知道老师说话什么意思,也说他聪明,他只会忘乎所以,不学无术。有的孩子也许很机灵,但是一定要看他把机灵用在了什么地方,如果用错了地方就叫愚蠢。

状元宝典:分数不是很重要,父母很放手

——2010年天津高考文科状元:刘笑语(总分672)

刘笑语认为:“学习的目的不只是取得高分,这样的想法在我进入文科班之后越来越清晰。”进入高三后,海量的作业和频繁的考试让人疲于应付,如果只把眼睛放在“分”上,只是暂时的,不利于培养自己的能力意识。跳脱了“分”的禁锢,她在复习时更加注重体系的建立,总结出了自己的专题。

在成长过程中,她从小父母就不怎么管她,对她的教育很“放手”,这也养成了她几乎所有的大事都自己做主的习惯。“父母特别尊重我的选择。我们三个一起商量事情,他们会提建议,但最后拿主意的还是我。”父母对她并非“不管”,而是非常“尊重”。家里的这种氛围,让她的性格更加独立。

5.给孩子一种意识,自信是美丽的

我们经常说,培养学生必须从“心”开始,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灵,乐观向上的精神,才能有健康的言行。

站在讲台上,看着恰逢花季的学生,总感觉不同的学生听课的状态截然不同,对知识的渴望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别有的是与生俱来的,有的是后天培养的结果。它们会逐步地在孩子的言谈举止和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最终成为他个人的生活习惯,形成独特的性格。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可以引导孩子塑造良好的听课习惯,而好的听课习惯一旦形成,必定有利于提升孩子的品质。

我认真观察过每一位学生。爱学习的学生,上课时心态平和、心境坦然;学习起来,专心致志、听说读写有条不紊;与老师、同学交流,表现得自信、自然、大方。

不爱学习的学生,想方设法躲避老师的视线。一旦老师的目光移到他的身上,他就假装学习,一旦离开老师的视线就做小动作。为了不被老师发现,他不时地窥探老师。每次与老师的目光相遇,都会陷入尴尬的境地。尤其是那些经常受到老师的关注,却仍然不能抓紧时间学习的同学,表现更不自然。

他们知道,上课不学习、说闲话违反课堂纪律,必须逃开老师的视线,所以不得不偷偷摸摸、躲躲藏藏,他们想看老师在哪儿。身体不动眼球动,时间长了便成为一种标志性动作。而这种动作不磊落、不洒脱,即便下课后看到老师,也不能大大方方地讲话,总是给人一种不大气、不自信的感觉。

当老师找他谈话时,他立正站立,两臂下垂,但头是低着的,两肩向前收,特别不自信,好像是从小练出来的,高中的老师们看在眼里,心里很不是滋味。

自信来源于知识,要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必须加强学习。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送孩子到学校来,就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学习成绩有高低之分,但是学习态度都应该是端正的,要知道上学的中心任务是什么,只要孩子把心思用在学习上,每天进步一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底蕴就会不断提升。

学习态度端正的孩子,不会和老师表演警察抓小偷的游戏,无论智商多高,成绩如何,言行举止都会落落大方。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更会身心健康,气质良好,品行端庄。

同事张老师的女儿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好,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言谈举止中透着一种古典的美,但是,她的数学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天生不足。然而,在初中,数理化都是基础学科,中考都是要考的。张老师多次请家教为她辅导,效果都不明显,但张老师不急不躁,一直鼓励孩子,只要你认真学了,不要考虑结果,考多少分妈妈都高兴。所以,孩子一直坚持学习,虽然中考没能考入重点高中,但是上普通高中之后,她选择了自己擅长的美术专业,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美术专业的重点大学。提起数理化,她自己也经常自嘲,就是学不通,但是,她的自信心没有受到任何伤害,言行举止落落大方,气质高雅,这对她的一生都会有好处。

自信来源于知识,知识的掌握需要学习,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良好气质的形成过程。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总是逆着老师的要求做事,表里不一、躲躲藏藏,最终会影响良好品德的形成。

人的能力有大小之分,人的智商有高低之分,但是良好的品德和气质是做人之本、立业之基,每个人都应该重视,不能成才也要成人。

所以,当孩子的成绩不理想的时候,要给孩子灌输一种思想——教室就是学习的场所,有的同学理解得快,有的同学理解得慢,是正常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感到困难重重,也是正常的,否则,还要老师干什么?所以在学校就是要发展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只有敢于在能者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才能不断进步。

上课认真听讲,不会就问,能学多少就学多少,只要尽了最大努力,就是好学生。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节课,只要每天都在学习,就会每天都有进步,即便有快有慢,也从不放弃,就一定会有所收获。每个人跨越一小步,社会就会前进一大步。让我们为全民素质的提高做出自己的努力吧!

教子心经

● 学习能力有强弱之分,学习成绩有高低之分,但是,让孩子端正学习的态度是不难做到的。只要态度端正,知道学习,把全部心思用在学习上,哪怕每天进步一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知识底蕴就会不断提升,个人品质会不断提高。

● 当孩子的成绩不理想的时候,要给孩子灌输一种思想——教室就是学习的场所,有的同学理解得快,有的同学理解得慢,是正常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感到困难重重,也是正常的,只要你自己不抛弃不放弃,每天都会有进步,这种坚定的意志品质在别人看来就是美丽的。

● 自信来源于知识,知识的掌握需要学习,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良好气质的形成过程,学习过程本身就是美丽的。要给孩子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管成绩如何,只要你在学习,没有人会轻视你,没有必要不自信。

状元宝典:确立自己的坚定目标,家长老师眼中的自信者

——2010年河北高考文科状元:刘长佳(总分646)

刘长佳一向优秀,很早就明确了考取北京大学的目标。他的目标是“要做最优秀的自己,杀入光华管理学院”。他制订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且不盲目自信,按部就班地按照老师的安排学习,知识掌握得特别扎实。

从小良好的家教使他学会了自理。妈妈对他的评价是:“不用扬鞭自奋蹄。”老师的评价是:“一位让老师放心、极有影响力的学生干部。”他从小喜欢看书,小学时就通读了除《红楼梦》外的四大名著,其中《水浒传》还是读的繁体字版本。他还很喜欢弹琴、足球、篮球、乒乓球等,但为了高考,他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暂时压制了自己的一些爱好,不过时不时会放松一下。

6.肯定孩子的优点,是妈妈的责任

每个人付出了努力之后,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成人如此,孩子更是这样。孩子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努力,在学习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之后,父母的心情肯定是愉快的。把这种愉快的心情及时传递给孩子,孩子就会得到激励。因为,能为父母带来快乐是孩子最大的快乐,父母的肯定和鼓励是孩子继续奋斗的不竭动力。

高三的学生寸阴寸金,但有的孩子仍坚持去网吧。以下是王老师和一个学生的谈话记录,来听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吧。

“你为什么要去网吧?”

“现实中,自己总是不如别人。到了那里,有最好的装备,可以选择最好的组合,我是他们的老大,指挥他们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任务完成之后,特有成就感。”

“一般什么时候去?”

“心情不好的时候。到那里可以随意杀人。最近去得少了,但是过一段时间必须去一次。”

“你爸爸妈妈知道你去网吧吗?”

“有时候能发现。”

“他们是什么态度?”

“不听他们的。每天就是好好学、好好学。太烦人!”

“你好好学过吗?”

“高一憋着一股劲要考学,每天的作业都能按时完成,晚上也学到很晚,高一下学期考得最好,班里第四。高二就不想学了,晚饭后就想睡觉,成绩开始下滑,现在一到家就犯困,吃点东西就睡觉。”

“晚上不学习,父母不督促你吗?”

“他们很晚才回来。”

“在班里考第四的时候是什么感觉?父母说什么?”

“说分数的时候挺高兴。他们应该很满意吧。”

“他们没说什么吗?”

“说了,就是好好学。”

“你现在的目标是什么?”

“没有。考成什么样算什么样吧。”

“你身体好吗?”

“挺好的,但精力不行。”

“想上大学吗?”

“想上好大学,但上不了。”

“上课时,你不学习的时候都干什么?”

“愣神,脑子一片空白,一打铃又醒了。”

目前,这种情况不是个别现象。父母的教育水平和孩子的成长速度不能同步的时候,在不经意间就改变了孩子的心情,甚至影响着孩子的发展。

这个孩子的父母工作都很忙,虽然物质条件非常优越,一日三餐有阿姨打理,但是孩子一天到晚见不到父母。可以看得出孩子很失落。

孩子曾经努力过、奋斗过,也取得过较好的成绩,但是,父母没有及时给孩子增添继续前进的动力。孩子得到的只是一个自我猜测的“应该很满意”和随意的回答“好好学”。

父母的一句“好好学”没能变成孩子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无形中给了孩子一个“无所谓”的信号,孩子奋斗一段时间也许真的疲惫了。但是,如果能得到到父母的赏识与肯定,孩子可能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学习退步了,父母没有及时挖掘思想根源,孩子得到的仍然只是一个“好好学”。可见父母用在孩子教育上的心思是少之又少。

在竞争激烈的高考面前,高一的孩子能在班上取得第四的成绩,说明已经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学校的表扬和鼓励替代不了父母的肯定和支持,如果妈妈非常看重孩子取得的成绩,并把内心的喜悦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他的付出给父母带来了极大的快乐,孩子会更有成就感,成功的喜悦会冲走劳动的艰辛,学习就会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能为父母带来快乐是孩子最大的快乐,妈妈不应该将快乐压在心底,而应该让孩子充分地体验和享受。唯有如此,他才能真正感受到奋斗的意义,才能为继续拼搏积蓄更大的动力。

父母以事业为重,无可厚非。但我相信,在父母的心里,孩子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事业有成的父母不可能不重视孩子的生活与学习。但是,如何传递给孩子,如何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导向,需要用心,不能让孩子从父母那里错误地接收到一个无所谓的信号。

90后的孩子自我意识较强,这是大众普遍的感受。父母要多考虑孩子的感受,并及时地肯定和表扬孩子。

我非常欣赏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撰写的《孩子,你真棒!》一书中“一分钟母亲”的做法。她通过对孩子进行一分钟称赞来肯定孩子、激励孩子。

她说:“如果哪个孩子做了让我特别高兴的事,我就会到他面前,搂着他,看着他的脸,对他说两件事:第一,我要具体地说出他做了什么;第二,我会清楚地告诉他那件事带给我怎样的感觉。然后我会沉默几秒钟,让他更深刻地体会我有多么开心。我注意到,对孩子进行称赞只需占用我一分钟,但是这给他们带来的良好的自我感觉却可以让他们受益终生。我们真正的诀窍是帮助孩子们树立‘做得更好’的信念。当他们做到更好的时候,你就会称赞他们,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快乐,而不是像我们大多数人那样忽视他们好的行为。”

我们绝不能忽视孩子的成功,更不能无视孩子的努力,妈妈有责任及时地肯定孩子,用极大的热情为孩子祝贺,让他充分地体会到父母对他的关心和重视,从而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教子心经

● 孩子既然把取得的成绩告诉父母,就是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学校的表扬和鼓励替代不了父母的肯定和支持,如果妈妈非常看重孩子取得的成绩,就应把内心的喜悦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他的付出给父母带来的快乐。这样的话,孩子会更有成就感,成功的喜悦会冲走劳动的艰辛,学习就会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 如果孩子的学习状态稳定,学习成绩就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如果发现孩子退步特别快,父母应该及时找原因,如果孩子的成绩一再下滑,就会丧失信心。一旦发现课程越来越难,学习举步维艰的时候,他就会放弃,这是最可怕的。

● 90后的孩子自我意识较强,这是大众普遍的感受。父母要多考虑孩子的感受,多看到孩子优秀的一面,并及时地肯定和表扬孩子。

状元宝典:心态要好,学会坦然、乐观和自信

——2010年陕西高考文科状元:王一卜(总分681)

“学校和家庭哪个对于你的成长更重要?爸爸妈妈哪个对你帮助更大?”王一卜认为两个答案是并列的,没有轻重之分,重要的是在父母教导下,坦然自信。她的爸爸是一家企业的职工,妈妈是家庭主妇。爸爸每天早上上班,妈妈在家做饭,然后送她上学。爸爸是那种阳光型的幽默男人,会经常鼓励她,给她打气。而妈妈则很严厉,每当她取得好成绩时,就让她戒骄戒躁。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慈父严母的互补,从小给了她良好的教育。

7.手到心到,这样听课效果最好

在高中,老师们经常在一起进行学情分析,最无奈的就是学生不会听课,不会学习。可是,当老师对这些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以后,有些学生不但不表示感谢,反而产生了逆反心理。

部分学生思想经常开小差,自己没有控制自己的能力,总是跟着感觉走。一节课下来,应该学会什么,自己学会了多少,从不盘点;一天下来,收获了多少,哪些知识需要重复记忆,哪些知识需要反复运用,他更不清楚。这样听课,这样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所以,如果孩子智商没有问题,但学习成绩却上不去,家长就应该为他找原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否则,天长日久,习惯养成,很难改变。

孩子上初中后,杜老师去找班主任了解孩子的听课情况。班主任说:“我上课时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叫他回答的,但是,几天下来,发现孩子的听课习惯不是很好,有时精力不集中,这在班上不是个别现象。我会在班会上介绍学习方法,你也和他谈谈。”

几天后,杜老师又遇到班主任。班主任说:“最近几天,我发现孩子的变化很大,上课状态特别好,你是怎么跟他谈的?”

杜老师说:“我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希望孩子怎么做,就默认孩子已经这样做了,并给以鼓励和表扬。

“我问孩子:‘班主任老师是不是让你回答问题了?’

“‘是,我没有想到他第一个就叫我,把我吓了一跳。’

“‘你们老师说,他讲课的时候总能与你的目光相遇,一看你的眼神就知道你是不是已经听懂了,是不是需要再讲一遍。很多同学都是这样。这种心灵的交流能让老师有的放矢,你们会了就往前走,不会就停下来。这节约了很多时间,不仅保障了质量,课容量也增大了,一节课下来,老师和同学们都感觉特别充实。’

“‘我们老师是这样说的?’

“‘那当然,他最熟悉你,也很关注你,他会看错吗?’”

以后的几天里,杜老师又给孩子讲:“你们老师又表扬你了,说你上课的状态特别好,手不离笔,笔不离纸,该听就听,该记就记,老师讲的问题很快就能掌握,不像某些同学,磨磨蹭蹭的,该做笔记了,还找不着笔呢!”

“他的课我敢不好吗?”

“这不是敢不敢的事儿,这是你自己的学习习惯好。你在小学的时候就很会学习,现在上了初中,又开了一个好头。千万不要小看听课这件事,听课的学问可大了,会听课事半功倍,不会听课事倍功半。

“在初中,当堂的知识就应该当堂消化,重点难点必须做好笔记。快速记笔记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也需要逐步养成、逐渐提高,因为课容量会越来越大,许多知识课下还要复习,笔记记得好有利于复习巩固。

“年级越高,要求记笔记速度越快,你从现在就已经做到了手不离笔、笔不离纸,对将来的学习一定有好处。你自己这样用心,妈妈很高兴。”

杜老师采用积极的暗示策略,告诉孩子老师非常关注他,并将上课时应该怎么做,分时分批地教给孩子。

之前,孩子或许偶尔有这样的表现,但是,当他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妈妈的表扬之后,他会继续好好表现。只要他每一节课都这样去做,良好的听课习惯就会养成,为他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杜老师之所以给他讲“手不离笔、笔不离纸”,是因为许多上了高中的孩子上课不带笔、没有本儿,不做笔记。老师说轻了,他不听,说重了,他反感,有的学生,高中三年都找不到一个完整的笔记本。“好记性抵不过烂笔头”,更何况多少人能真正做到过目不忘呢?

第一,学生上课时,心、口、手不能并用,上课就容易走神,半路上开一会儿小差,后面的课就很难跟上。

第二,感觉、知觉、理解、记忆是相辅相成的,感知明确,理解、记忆才更容易。

第三,在小学,听得多、写得少。上了初中如果不培养孩子快速记笔记的能力,就会影响孩子书写能力的提高。到了高中,课容量增大,如果手上功夫不行,会很难适应。

第四,这种只听不写的习惯一旦养成,到了高中差距特别明显。上课他不记,复习的时候手头没有资料。人家的笔记本天天翻,天天看,越翻越熟,到了期末成老熟人了。他呢,就像狗熊掰棒子。

第五,学生上到高中以后,很快步入成年,不经意间形成的学习习惯很难改变。另外,快速记笔记的能力也不是一日之功,学习任务越来越重,随之而来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他的输入、输出系统不灵活,再好的CPU也很难发挥作用。所以,认真记笔记的能力在初中必须养成。

“手不离笔,笔不离纸,积极思考,该听就听,该记就记”。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做到这些,心思就会用在课堂上,只有用心专一,才能学有所成。

发现问题不是简单地指正,而是循循善诱、正确引导,这是老师的职业特点造就的。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及时的指导,愿杜老师的教子方略让更多的人受益。

教子心经

● 初中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父母应该多与老师沟通。如果这个时期孩子存在不良的学习习惯,纠正起来比高中的学生容易得多。如果能及时教给孩子一些好方法,孩子的学习就会更顺利。

● 每一科的老师在第一节课,都要介绍本学科的学科特点、对学生的要求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有的学生,老师说一遍就记住了,在后续的学习中会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有的学生则需要反复强调。如果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属于第一种情况,你就可以省心了,属于第二种呢,就应该和老师多交流,双管齐下,帮助孩子养成习惯之后,就会慢慢步入正轨。

8.关注名次,不如关注知识

争先恐后,在学习上赶超他人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但是,同学之间的恶性竞争却是不健康的表现。

有的孩子,成绩优异,名列前茅,确实令许多家长好生羡慕。但是,前茅毕竟是少数,家长们首先应该平衡自己的心态,鼓励孩子竞争,而不是违背道德原则的恶性竞争,否则,于人于己都不利。

关注名次,无可厚非,但是,在重点校重点班,人才济济,关注名次有时会给性格内向的孩子造成压力,而关注知识则更能增强孩子的战斗力。

邻居家的女孩考入了省重点中学,校址在省会中心。邻居夫妻俩不让孩子住集体宿舍,而是全家在中学附近租住民房。房子是20世纪70年代的4层建筑,隔音效果很差,楼上住了孩子的一个同班同学。两年下来楼上楼下相安无事。到了高三,学习越来越紧张,孩子们学得都很晚。

邻居家的女孩11点休息,可是楼上的男孩12点才休息。每天晚上,女孩刚刚入睡,楼上就发出凳子重抬重放的响声,有时候还伴有凳子和地面的摩擦声,在夜深人静之时非常刺耳。

开始,女孩默默地忍受了。后来妈妈说,你们都是同学,跟他说一声,让他轻一点。孩子碍于面子,没有当面说明,而是很委婉地写了一个字条。然而,楼上的孩子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邻居妈妈说,女孩一直考年级前30名,男孩很自卑,现在,知道这样可以影响她休息了,好像找到了打败对手的法宝。

竞争到这种程度,何等可怕,心理如此不健康,学习还有多少意义。

更可悲的是,男孩的妈妈不但不制止男孩的行为,反而告诉女孩,谁都无权干涉他人的生活,真是有其子必有其母。

高考在即,同学之间的矛盾影响着孩子的情绪。女孩因为睡眠不足,最终高考发挥失常;男孩本来是战胜者,但是高考成绩却比平时也低了很多,实在太可惜了。

我在想,三年的同学生涯,留下如此可悲的印象,将来同学聚会,情何以堪?更何况,社会需要这样的人才吗?

目前,中小学择校之风盛行,重点中学人才济济,一分之差,名次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家长以名次论英雄,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都会受到影响,还会导致恶性竞争。

有的孩子有良好的心态,能够自我调节,如果不能呢?孩子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影响孩子的情绪,阻碍学习能力的正常发挥。

另一种情况是,孩子性格内向,学习也很用功,但无论如何也很难名列前茅,这时,如果家长和老师仍用名次来刺激他,更不会有好的效果。孩子的自尊心很强,一旦受到伤害就会导致不自信,不自信的孩子很难取得好成绩。

我的儿子在小学时一直名列前茅,初中上的是重点校的重点班。入校后,全班60人,他考25名。孩子很沮丧。看看成绩,每科都在90分以上,数学英语都是满分。妈妈认为成绩已经很不错了,但孩子还是很苦恼,因为他在班上没有了以往的地位和优越感。为了减轻孩子的压力,我想方设法减轻孩子的负担。

我问:“试卷上面,你当时不会的题目现在会了吗?”

“会了。”

“期中考试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为什么还是不高兴呢?”

“我考砸了。”孩子一直在自责。

“名次是次要的,知识才是主要的,从不会的题目中找到不会的知识或者欠缺的方法是最重要的,下次想考得更好,继续努力就行了。别人考满分不影响你考满分。”

孩子慢慢接受了这一现实。很快,他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之中。他要与知识挑战,而不是与名次挑战。

我教育孩子,知识无疆,大家共同学习,才能水涨船高,你的竞争对手不是你的同班同学,只有全班同学的成绩提高了,你的成绩才会提高,所以,和同学们在一起,要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提高。

在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同学需要你的帮助,你要毫不保留地提供帮助;你不会的,就要向同学请教,只有敢于在能者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才能不断进步。美国总统奥巴马曾在一所高级中学面向全美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学生发表电视开学演讲。他鼓励学生提问。他说:“不要害怕提问。当你需要帮助时,不要羞于开口。我每天都那样做。求助不代表示弱,而是强大的标志。因为这显示你有勇气承认自己的盲点,进而学习新知识。”

只有真正学到了知识,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的过程中才会减少失误,满分属于每一个人,只要你努力争取过,得不到也没有遗憾。

孩子每次考试过后,试卷发下来,首先要看整张试卷丢掉了几分,哪里丢分了,如何把它找回来,不要在名次上浪费时间。

整个初三下来,我的儿子在班上一直排在20名左右。第1名到第20名总成绩相差不足20分,中考都在600分以上,全部考入省重点中学。

现今,每个家庭就一个孩子,孩子在家里是天生的第一,没有人和他竞争,来到学校这个大集体后,经过自己的努力,都希望得到一个较好的位置。但是,竞争是残酷的,每次考试对孩子的心理都是一次检测,因为第一只有一个,前十也不过十个,得不了第一的孩子总是占多数。而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希望得到尊重,大人们如果只以名次论英雄,排在后面的孩子就会不愉快。他一直都在努力,但是没有成就感,孩子的心情就会受到影响,不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我对即将初中毕业的学生做过一个调查。排在后面的孩子,有两种思想,一种是自卑,认为自己就是不如别人,一种是不服气,认为高分者低能。而名列前茅的孩子也有压力,唯恐考试失利。

如果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知识层面上来,情况就会好转。我在学生和自己的孩子身上都做过同样的实验。如果不以名次论高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

老师对孩子对学生总是一视同仁。在他们因为考试失利而情绪低落的时候,老师会引导他们认真分析试题,找丢分的根本原因,找知识漏洞,找解题技巧上的不足。希望家长们也能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引导,鼓励孩子竞争而不是恶性竞争。

不与同学比名次,要与同学比学习精神,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找学习方法上的不足,找学习习惯上的差异。要和同学团结协作,共同与难题作斗争。只要孩子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来,在学习上就会有收获。

教子心经

● 每个家庭就这一个孩子,孩子在家里是天生的第一,可来到学校这个大集体后,全班的第一只有一个,全年级的第一也只有一个。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孩子去竞争去拼搏,只要孩子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就不要过度关注结果。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希望得到尊重,大人们如果以名次论英雄,排在后面的孩子就会遭受心理上的打击。

● 如果孩子的注意力在知识的层面,孩子就会知道,他学不影响我学,反而更激励我学,他学习好不影响我学习好,还可以互相帮助。知识无疆,大家都比学习精神,比学习方法,比学习成绩,共同创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才能共同提高。你的竞争对手不是同班同学,而是全省的同学,同班同学有团队精神有合作意识,才能在大的竞争环境中集体取胜。

9.学习就像登山,每一步都得踩实

春天来了,天气晴朗。周末,我和朋友带着孩子,相约来到抱犊寨。到山脚下,有两条路可选,一条是人工修成的石阶,另一条是弯弯曲曲的羊肠小路。大家都不愿意走石阶,而是沿着小路慢慢前行。路面铺了碎石,土质疏松,每一步都需要留心,稍不注意就会下滑,大家互相提示着,“小心点儿!”

走到一个平缓处,我们停下来歇歇脚。这时,一个人从我们身边经过,一不留神,滑了一个趔趄。我看得惊呼,不由自主地说:“儿子,我怎么觉得,学习和今天登山一样,每一步都得踩实了,稍不留神就会下滑。”儿子点点头。

一天的行程虽然疲惫,但却很快乐。在爬山中,我与孩子都体会很多,而且加强了亲子互动。

出乎意料的是,之后的一天,我收拾房间,无意中看到了孩子的一篇作文,题目就是《学习就像爬山,每一步都得踩实》。我很欣慰,孩子多么用心,当时只不过是无意中的一句感慨而已!

我很高兴,周末带孩子出去玩一天,和在家里学一天相比,有着不同的收获。既然孩子这样用心,他也会认真地踩实学习中的每一个脚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自然给予孩子的启示也许来得更直接,对他的触动也更深刻。适当地跳出书海,走出书房,亲近自然,当他重新回到书桌前之后,可能效率更高。

思绪又回到了我的学生身上……

高中阶段,知识梯度很大,上一节课的知识学得扎实,下一节课的学习才能逐步深入。相反,上一节的内容还不清楚,下一节的学习就会更艰难,时间长了就跟不上趟了。到了高三,就算想补,也来不及。

可是,高一的孩子们,经历了初三的中考奋战之后,终于尘埃落定,许多学生都想好好休息一下,毕竟高中还有三年的时间。可是高一的新生不知道,这三年稍纵即逝。

一名高三的学生曾经这样说:“高一的时候,觉得高考还早呢,不管老师怎么说,都不想这么早就用功,想到初一初二也没怎么用功,初三拼了一年也能考上一所高中,就想在高一好好玩一年,高三再拼命地学。结果,看来是真不行,高三和初三差别太大了!大题一个也不会做。”

确实如此,初三复习需要的是初一初二的知识,相对而言跨度较小。而高三总复习,每一句话包含若干个知识点,对化学而言是从初三到高三,对物理而言是从初二到高三,数学、语文、英语呢?时间更长。所以,前面哪一段不扎实,到了这里都是一道坎,过不去。在高三,顾此失彼、丢三落四的同学大有人在,这不是天生的不足,而是后天造成的。

我认为,每一个年级都不能懈怠,任何一段时间的懈怠,到了高三都会让你的理想变成空中楼阁。所以家长们一定要给孩子打好这个预防针,让他们每一步都走踏实。

从小就培养孩子脚踏实地的学习习惯,认认真真地走好每一步,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好处。我相信每个有同样体验的家长,都会认同的。

教子心经

● 高一的孩子总觉得离高考还远呢,不管老师怎么说,都不想这么早就用功。可是,任何一段时间的懈怠,到了高三都会让孩子的理想变成空中楼阁,所以家长们一定要给孩子打好这个预防针。

● “学习就像爬山,每一步都得踩实了”,大自然给予孩子的启示也许来得更直接,对他的触动也更深刻。适当地跳出书海,走出书房,亲近自然,当他重新回到书桌前之后,可能效率更高。我总认为,不要老将孩子囚在家里写作业,带孩子走出去,可能会有更大的收获。

同类推荐
  • 新生儿婴儿护理实用百科

    新生儿婴儿护理实用百科

    《新生儿婴儿护理实用百科》内容全面,信息量大,指导性强,依据0~1岁不同月龄宝宝的生长与发育特点,介绍了饮食喂养、日常护理、常见疾病防治、能力训练与游戏等多方面内容
  • 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

    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

    好奇是成长的原动力。在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发明发现都与科学家小时候好奇心强密切相关。 愿意思考、喜欢探索是孩子的一种天性。每个健康的孩子都会这么做的。对许多家长来说,孩子的问题是许多欢乐和烦恼的源头。那么,如何面对对什么都充满好奇的孩子?善意的谎言或者是支支吾吾的解释?其实都不必要。本书作者辑纳了孩子最常提出的一百多个问题,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生长发育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回答,并请专家进行了分析和点评,无疑是一本父母必备的“问题宝典”。
  • 规矩和爱

    规矩和爱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中国的老话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所验证。所谓做规矩就是设定界限遵循规矩,即使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美国,无论是科学的杂志还是通俗的育儿必读都强调要给孩子从小设定界限,甚至呼吁做规矩要从婴儿出生就开始。其中的道理很简单,那便是规矩是迟早要做的……
  • 教育从赞美开始:孩子,你最棒!

    教育从赞美开始:孩子,你最棒!

    采用故事导入评析的形式为你讲析赏识教育,故事篇篇经典,评析句句精彩,读来发人深省,引人深思。不仅让你掌握了赏识教育的方式,而且还让你避免涉足赏识的误区。让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聪明的家长们勇敢地打破传统教育的樊笼,握紧赏识教育这个武器,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天堂,引领孩子走向辉煌的成功之路!
  • 20个父亲的教育智慧(家校教育智慧丛书)

    20个父亲的教育智慧(家校教育智慧丛书)

    儿童的主要教养人是儿童的父母,但由于父亲社会角色的限制,在现代社会中,父亲参与儿童的教育往往缺位较多。父亲是否应该更多地参与家庭教育?如何参与?父亲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与母亲有何不同?这些都是困扰许多家庭的共同问题。本书以2013年度上海市优秀家长获奖案例为基础,梳理优秀和感人的30个智慧父亲的育儿故事,展示父亲在教育子女中的独特作用,引发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共鸣。
热门推荐
  • 达·芬奇及其童年的回忆

    达·芬奇及其童年的回忆

    《达·芬奇及其童年的回忆》是2006年1月1日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奥)弗洛伊德。本书是佛洛伊德有关达·芬奇童年记忆的心理史学经典著作,利用临床精神分析法对达·芬奇的自恋症、同性恋、恋母倾向、性启蒙与性冲动都作了手术刀般的剖析,都无例外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 女皇炼情路

    女皇炼情路

    女尊男尊并列世界,南月寒是另一个世界的灵族公主,魂魄进入刘国女皇身体,她不爱江山,不为荣华,不贪美色。只愿一统五国,完成炼情,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命运却和她开了一个玩笑,让她分不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她所做的是对是错。水波,司空浩,安非羽,女皇的贵君,南月寒对其极尽宠爱。最后换来的却是几人挥剑相向,他们幡然悔悟,可还有机会留在他身边。安逸是一个温柔多情的男人,对南月寒一心一意,生死不弃,不知他的命运将何去何从。蓝御:“寒,你生我生,你死我死,我这一生最开心的事情不过和你同生共死罢了。”姐姐和师傅是南月寒心底珍藏的洁白,可她们到底隐瞒了什么?花残:“寒,你说过,我的名字听着让人心里难受,所谓人生得意须尽欢。你说要从此以后都叫我阿欢的,为什么说话不算话。”司空云,男尊国的皇帝,看到一袭白衣雨中弹琴的南月寒,从此就念念不忘。
  • 鬼手天医:金牌刁妃太嚣张

    鬼手天医:金牌刁妃太嚣张

    她出生废材家族,爹娘无能,家族衰落,脸上一块血色胎记,惊悚可怖。她被太子当众悔婚,沦为云昭最大笑柄,受尽世人嘲笑,不堪其辱,饮恨自尽。七星连珠,天现异象,重度昏迷的木槿月在睁眼,愚钝无知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冷色与杀意。“木槿月疯了!”废材苏醒,国无宁日,云昭上下,人人惊恐。神器,神兽,为她所用。人挡杀人,佛挡杀佛,苍天要挡,必逆天而行!某王:“这位姑娘,你总这么对着我笑,我可是会误会的!”某月:“这位公子,你想多了,我对你笑,纯属礼貌!”【男强女强配角强,强强碰撞】【神器神兽连连看,绝不龙套】
  • 北行千里

    北行千里

    “边塞风寒雪急,回首难见月影……”窗外是几个吵吵闹闹的小孩,唱着多年前,一位爱慕将军的公主为那将军所写的诗歌,而屋内,焚香袅袅,顾孟云穿着有些脏的军服,手上握着一个包裹,很有几分紧张。他面前站着一个白衣女子,那女子道:“最后确认一遍……你的愿望,是回到平瑞元年,去见林清卓,对吧?”顾孟云道:“嗯。”那白衣女子颔首:“好,你马上就可以去了。但你也要如你自己所说,只是单纯地去见见林清卓,不能做其他多余的事情。你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时间到了,你自然会回来,不要妄图停留在平瑞元年——做得到吗?”
  • 人皇纪

    人皇纪

    “我不能把这个世界,让给我所鄙视的人!”所以,王冲踩着枯骨血海,踏上人皇宝座,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成就了一段无上的传说!
  • 名人传记丛书:伽利略

    名人传记丛书:伽利略

    名人传记丛书——伽利略——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生命的火花:“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重生之魔妃天下

    重生之魔妃天下

    邱清水深情喃喃:我在你眼中看到了浩瀚大海与星辰。李灏勾唇敛眸一笑:我在你眼中看到了我自己……――――――――――――――――穿越重生的邱清水身受重伤,惨遭追杀,眼看着拥护自己的沈婆婆被杀害却无能为力。坠崖后的她被买到万花楼,被乐姑选中的她开始魔修之路,继承了青歌笛子的她成了青歌组织的首领,但她全然不自知。在重重有意无意的相遇后,平乐王李灏越来越被她吸引,她也对他逐渐产生好感,如爱神之箭正中心头擦起了不可熄灭的念爱火花。平乐王与安和公主的婚礼她参加她难受,无意间得知神器下落,竟有半件正是她的手镯玉珝?狂魔人起,巫莲教现,尚武重开,神谕预言,乱世将至,一切是无意之中的必然还是早有预谋?寻夺神器的脚步一直前行,平定天下的想法默默扎根。踏遍天下,宣扬正道,因为志同道合,她与他逐渐触碰到心灵,相知相识,走遍天下,开启一场旷世爱恋!(女强男强1v1身心健康)
  • 一本正经唐史:太宗的原罪与救赎

    一本正经唐史:太宗的原罪与救赎

    作者以小说的叙述手法来描写历史,将史实融入曲折的情节和悬念,情节引人入胜。力求大开大合,层次分明,读起来不费力,即使没有史学基础的人也可以看懂。本书以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为主线,从李渊出生起到玄武门之变前夕。描写了李渊的成长、蛰伏、起兵、称帝、统一,其间各路群雄争霸,最终李氏父子一统天下的波澜壮阔的历史。
  • 关公战长沙

    关公战长沙

    这是一部长篇小说,共分10章,分别为长沙有龙虎惊马在关山、拖刀逢鬼步天下无绝招、落刀人去后千载渺祠堂、双胞传二姓姓氏出三家、谱牒留悬念烟火续棋谱、关山龙文化一脉贯古今、文武皆为义赤兔惜貂蝉、千秋成一梦又梦战长沙、悬疑千古后梦里遇相知、脑波解旧梦关山探神奇。
  • 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

    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

    《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出版于1937年,由十三个短篇组成:一本无法描述、不曾写出之书,凭借集邮册阅读的春天,疗养院的人面狗,局外人多多,重读小学的老头,死后复生成螃蟹、被家人分食的父亲……取材于作者的童年与家庭,其中加入大量奇诡的想象、瑰丽的意象以及晦涩的隐喻,使现实与梦境难分难辨。文字精致而诗意,充满画面感与音乐感。本书翻译主要依据John Curran Davis的英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