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0800000021

第21章 重情重义同心同德(6)

1936年,丁玲在到陕北之前,住在西安的德国医生冯海伯家里,等待党的指示。有一天,冯海伯告诉丁玲,今天我要招待两位客人,请你帮助烧几个菜。于是,丁玲忙乎起来。晚上,客人来了,没想到,竟然是史沫特莱和埃得加·斯诺。

丁玲扑过去,和史沫特莱拥抱在一起,她们高兴极了,急急地用英语交谈起来。这天晚上,刚从陕北来到西安的斯诺,成了谈话的中心人物。朋友们围着他,听他讲苏区的生活,讲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和许多身经百战的红军将领。他将自己收集的苏区生活的照片拿给他们看。他们热情澎湃,激动地用三种语言唱起《国际歌》。斯诺还教他们唱红军歌曲:“炮火连天响,战号频吹,决战在今朝……”

1936年冬,女作家丁玲从上海来到了延安。第二年1月,丁玲又从原来所在的陈赓部队转到二方面军贺龙同志的司令部。一天,总司令部派通讯员来接她,说有一个外国女记者在那里。原来这女记者正是美国友人,丁玲的老朋友史沫特莱。丁玲立即和通讯员朝总部出发。来到总部,彭德怀等领导同志正在热情地向史沫特莱介绍部队情况。史沫特莱一见到丁玲,便大声喊:“丁!”她们又紧紧拥抱在一起。史沫特莱看着面前身穿军装的丁玲,又惊又喜,几乎认不出这就是从前在上海身穿连衣裙的女郎了。

第二天,丁玲陪同史沫特莱去了延安。到延安后,党中央和毛主席又给丁玲分配了新的工作。因此,丁玲没有再回前方。而史沫特莱就住在凤凰山的大窑洞里,她也过着八路军的简朴生活,穿一身灰布制服。她不习惯睡炕,就在炕上支一个帆布行军床,炕前一张小桌,桌上一架打字机。外屋有一张方桌,毛主席朱总司令来看她,就坐在方桌边。

丁玲常去看望史沫持莱。史沫特莱是一个很勤奋的作家,悠闲与她无缘,她从早到晚地认真工作,搜集资料,了解情况。每当丁玲看到她工作,就不免为自己散漫、缺乏应有的紧张而感到惭愧。她把自己的这种感想说给毛主席听,毛主席就鼓励她要向史沫特莱学习。

在中国革命斗争的岁月里,丁玲和史沫特莱这对异国女作家的友谊是令人羡慕的,她们都在用自己的笔为一个共同的事业而战斗。从她们写的散文、小说以及领袖人物传记中,人们可以看到红军生活的剪影,看到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并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了解八路军,了解中国共产党。

何香凝与宋庆龄姐妹情深共患难

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结者,谓之知心。

——冯梦龙

何香凝比宋庆龄大14岁,她和秋瑾一样,是同盟会最早的女会员。早在1905年,何香凝就在反清革命刊物上发表《敬告我国同胞姐妹》等文章,鼓励中华妇女参加反清斗争,成为出色的革命女战士。

1925年3月,孙中山临终前,三次请何香凝到病榻前,切切叮嘱:不能因宋庆龄没有子嗣而轻视她。何香凝当即表示:“先生的一切主张,我誓心遵守。至于孙夫人,我也当然要尽我的力量来爱护。”当时孙中山久久地紧握着何香凝的手说:“廖仲恺夫人,我感谢您……”可见孙中山对何香凝的信任。

孙中山弥留之际,何香凝与宋庆龄在孙中山的遗嘱上签了字,是著名的《总理遗嘱》的两个女签证人。孙中山逝世后,何香凝从北京回到广州,立即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上提议,将原来自己担任的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部长一职由宋庆龄担任。在上海的宋庆龄得知后,一再推辞,国民党中央和何香凝再三邀请,1926年1月,宋庆龄担任了妇女部长,并与何香凝一起被选为中央委员。

1927年7月,武汉国民政府汪精卫集团背叛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决定分共,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除共产党人外,有三人不赞成分共,这就是何香凝、宋庆龄、陈友仁。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宋庆龄,何香凝为救国难,又重聚上海。不久,日本发动了进攻上海的“一·二八”事变,宋庆龄、何香凝亲率慰劳队赶到前线慰问,使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以及全体官兵大为感动。

1934年,中国共产党发表要求蒋介石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中华人民对日作战基本纲领》,宋庆龄、何香凝率先在“纲领”上签了字。在她们的带动下,共有1779人签字。但蒋介石一意孤行,继续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何香凝愤慨之下,送了一条女裙给蒋介石,裙子上写着这样一首诗:“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吾侪妇女们,愿往沙场死,将我巾帼裳,换你征名去。”强烈地鞭挞了蒋的卖国行径。

1937年6月,沈钧儒等“七君子”因宣传抗日救国主张,被国民党当局非法逮捕入狱。宋庆龄、何香凝等亲自到国民党苏州高等法院,发表声明,愿意为抗日救国而入狱,与“七君子”同服爱国罪。何香凝还写信给国民党行政院和蒋介石,信中说:“总理弥留之际,(我)曾应允爱护夫人(宋庆龄)及其后人,现在中委之中,曾聆此言者大有人在。今抔土未干,诸言在耳,孙夫人如果入狱,香凝决偕行也。香凝年近六十,行将就木,何惜残废之躯,如能贡献国家,万死不辞。”警告国民党当局不得为难宋庆龄,并立即释放七君子。

1941年1月,蒋介石国民党悍然制造皖南事变,围剿抗战有功的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宋庆龄、何香凝、柳亚子、彭泽民以国民党中央委员身份,联名致函蒋介石及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信中指示:“最近讨伐共产之声甚嚣尘上,中外视听为之一变。夫其党问题原为世界性之问题,世界上病态不除,则此种势力组织必存在,我总理早已揭示其端倪矣。我总理过去提出与箕产党共同努力干国民革命伟业,这是毋容变更。今日之中国共产党既在我政府领导之下,则准其发展所长,为吾党之靠山,抗战之干城,此正符合总理天下为公之怀抱。”有力地揭露了蒋介石背叛孙中山,发动内战的阴谋。

抗日战争胜利后,宋庆龄,何香凝欢欣鼓舞,她们奔走呼号,号召全国人民为建设和平民主的新中国而努力。但蒋介石国民党一意孤行,于1946年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悍然发动内战。宋庆龄、何香凝绝望之余,于1947年同李济深筹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8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宋庆龄任名誉主席,何香凝任副主席,李济深为主席。从此,宋庆龄、何香凝与背叛孙中山三大政策的蒋介石反动派彻底决裂。

穆青与老坚决潘从正

一贵一贱交情见。

——骆宾王

“他不在了,我还真想念他。”穆青坐在新华社大楼办公室里,望着窗外飘飞的柳絮,神色黯然。他是谁,引得这位新闻战线上的老兵如此动情?是穆青的亲人,还是哪位部长、将军?都不是,他是一位在沙荒地里默默种树的老农民潘从正,人称“老坚决”。穆青同他交往长达25年之久,直到1989年年底老汉去世,那如兄如弟的友谊依然没有断线,可谓生死不渝。

1965年底的冬天,就在新华社记者穆青、冯健,周原一行人采访豫东灾区,写出了震撼人心的报告文学《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以后,穆青本打算接着写河南宁陵县万庄村的“老坚决”与风沙搏斗植树造林的事迹,但是风云突变,十年动乱中,穆青全部的采访笔记本和日记,被“造反派一扫而光。夜色如磐,在牛棚里,穆青暗暗对自己说:“我要写他,一定要写……”这位无私奉献的劳动者的形象早已镌刻在他的心上,岂是风刀霜剑所能斫的!

一晃14年过去了。雨过天晴,全国开始了四化建设的新长征。这时,穆青恢复了新华社副社长的职务。繁忙的工作,沉重的担子,不仅没有冲淡他对“老坚决”的思念,反而激起他亲自寻访这位种树老人的愿望。

同类推荐
  • 许家印内部讲话

    许家印内部讲话

    本书深刻还原和剖析了恒大集团发展过程中关键性的时间点,以及其精神领袖许家印所扮演的角色,他如何创业,指引企业的成长,如何以一人引领创业团队,战胜种种困难,成功应对企业所面临的一次次危机。在创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种种困难,如资金不足,人才亟缺,没有市场,等等,纵观商海风云,许家印也有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他是如何带领恒大度过一个又一个“寒冬”,使其成为中国规模最大,销售面积最广的地产企业呢?他又是如何在前途黯淡遭人唾骂的中国足球大背景下扛起中国足球大旗的呢?相信你从这本书可以找到答案。
  • 成功源于信心(走向成功丛书)

    成功源于信心(走向成功丛书)

    怎样走向成功?成功的要素有哪些?有理想的青少年朋友都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为此,作者编译了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大师们的代表作,希望用大师们自己的成功实例和经验,帮助青少年朋友塑造自己,一步步走向成功之路,成为人生的赢家。
  • 别在该动脑子的时候动感情

    别在该动脑子的时候动感情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是的,好好生活从来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是努力一下下、坚持一下下就能做到的,有时候越是义无反顾,越容易粉身碎骨。当感情过于盛大时,它的一半可能是幸福的葬礼。如果你眼里流的泪,是当初脑子进的水,请别发愁,这个社会从来不缺懊悔的人,我们,不过是在该动脑子的时候动了感情。你处理情绪的速度,就是你迈向成功的速度,别让情感拖着欲望之车,载着你向前狂奔,不管前面是悬崖还是陷阱。学会理性让你不会活得太累,让我们用两天时间看完这本书,还一个不纠结,不后悔的自己。
  • 最强沟通术

    最强沟通术

    如今年轻人还需要学习些什么?大学文凭和书本上学来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能够成就一番事业、走向成功的人除了要具有大量的知识外,还要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说服他人的口才,和善于推销自己的才能。
  • 这世界上一定有人过着你想要的生活

    这世界上一定有人过着你想要的生活

    厌倦了朝九晚五的地铁公交,过够了尔虞我诈的职场生活,想要抛弃眼前的一切,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但你可曾想过,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人正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在你看来那个遥不可及,如梦幻泡影一般的生活,在别人的眼中却是真真切切的存在。既然存在,我们就可以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不需要从别人手中抢夺,需要的只是学习别人的方法。生活需要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之法,好坏损益都取决于方法是否得当。没有哪一种方法可以直接抵达理想生活的彼岸,只有不断尝试新的方法,不断掌握新的技能,我们才能更加靠近理想的生活。
热门推荐
  • 一生秘宠

    一生秘宠

    版本一:他为家族所迫,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她是他身边最重要的秘书。面对着亲人的攻击,他说:“幸好你陪着。”版本二:他们两个,一个由喜欢到爱,一个由不知到知。在王若曦知道自己爱上那人后,一次又一次地主动,而那人内心演绎了什么叫:我把你当好兄弟,而你却要上我。
  • 活在民国

    活在民国

    爸爸曾经教导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不能无故杀人,不杀无辜之人,不欺凌弱小,不仗势作恶,做人要保有原则。
  • 末世之萧萧

    末世之萧萧

    我叫萧萧,姓萧名萧!她不过是个感叹人生如此的高智商学生,当面迎来了突然的末世?!按小说大纲,本有精神系异能,又有先天传承,虽然都不怎么靠谱……更有每一本小说主角的标配——神秘身世!可为什么是力量型异能?到处都是奇怪的设定?空间呢?金手指呢?男主呢?!!陌辰泽:“咳咳,那个……”蓝风:“跟你们说过多少次——不许早恋!”两人:“是!”
  • 盛世蜜宠:总裁的独家甜心

    盛世蜜宠:总裁的独家甜心

    一夜缠绵,却是个素不相识的陌生男人。她恐慌之下落荒而逃,以为会就此别过再不相见,却不想,这个男人竟然再度出现......恩怨纠葛、爱恨情仇一旦开始上演,也就意味着她彻底对眼前这个男人缴械投降。这怎么可以!她,绝对不会被这个男人吃定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记得我们都要幸福

    记得我们都要幸福

    相识,相知,相离。伊子莫的命运好像逃不了这样的诅咒。爱,本来是件美好的事情,为什么她会这么的痛苦;被爱,本来是件幸福的事,为什么她会这么的内疚。她觉得对不起他们,她觉得对不起自己。可是……
  • 婚然心动

    婚然心动

    一场联姻,没有婚礼,更没有新郎。新婚夜,她握着红色的结婚证,一个人独守空房。婚后,他处处找茬,她一忍再忍。可直到那个女人的归来,她才终于明白,原来自己才是这场感情里的第三者……后来,他毫不留情的将离婚协议摔到了她的面前。“席慕白,如果我怀孕了呢?”“打掉!唐安,你不配拥有我的孩子!”他让她躺在冰冷的手术台上做着人流,自己却高调迎娶着心爱的女人。后来,他拦下婚车,举着枪抵上她的额头:“唐安,嫁给我和死,选一个。”然而回答他的却是一声枪响,鲜血染红了婚纱,也红了他的眼。原来你到死,也不愿意嫁给我。
  • 相逢何必曾相识

    相逢何必曾相识

    6月26日晚上我坐在马桶上发现自己“见红”了。那三种围产期医生一再强调的产前征兆——见红、肚子痛和早破水,医生说也不绝对只是这三种,但只要出现这三种之一就绝对是要生了。想来一定是刚刚晚饭后的长距离散步刺激加上离预产期的临近吧。我隔着厕所向卧室喊已上床休息的东东。时间已是晚上十点。会不会马上生?要不要立刻去医院?毕竟是两个初为父母的人,对于在惧怕中等待了九个月的这一刻的突然降临自然是惊慌失措的,想想还是先通过电话向医生询问。离预产期尚有九天,医生说不能排除很快就生的可能,建议我们立刻来医院。
  • 曾经我爱你

    曾经我爱你

    从前,叶成晋带岑晓去看电影,岑晓夸大银幕里的男主演——顾惟野长得帅。叶成晋佯装不满,逗她说哪有我帅,以后不许你看别的男人。后来,顾惟野陪岑晓散步,街边偶遇昔日恋人叶成晋……顾惟野却嘴角挂笑地告诉她:我准许你天天拿前男友来和我作对比,渐渐地,你便会觉得他一文不值。岑晓哭笑不得:顾先生,看来我要重新审视你强大的自信心。这世上总会有一个人,足以拨云见日,带你走出迷局。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老上海的那些名女人

    老上海的那些名女人

    这是一本女性文学读物,主要介绍了老上海二三十年代以张爱玲、苏青、阮玲玉为代表的一批为当代人所熟知的文艺界、演艺界等比较知名的女性。该书情感细腻,以动人的笔调介绍了老上海知名女性的成长经历、情感经历等,宛如小桥流水的叙述风格使人们对那个时代的上海的知名女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该书把主人公们刻画进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中,富有一定的时代气息。阅读这本书,读者将从老上海的知名女性的经历中感受到她们的喜怒哀乐,从而对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