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6300000011

第11章 牵手月球的探测器(4)

当时,这个方案也叫“嫦娥工程”,由于对月球探测尚未提出一个完整的发展规划,缺乏长期和有深度的科学探测目标,而且国家的航天技术基础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扎实,科学研究的价值不十分明显,再加上工程开始论证后很多单位的研制费用“猛涨”,导致这个报告被国务院领导否决了。后来,宋健同志专门写信给中科院院士、仍然在做月球研究的欧阳自远,嘱咐他一定要吸取这个教训,第一要有明确的探月目标,第二不能向国家要钱太多。

航天白皮书的味道

从热情冲动到理智缜密,月球探测的论证在经历了2次反复后更加务实了。

20世纪90年代初,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日本也向月球送上了一份礼物,骄傲地成为了世界第三个“月球国家”。1995年,时任“863”计划航天领域首席科学家的闵桂荣院士等人有点坐不住了,他们不无忧虑地看到,在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这航天科技3大领域中,深空探测至今还是我国的空白点。他们的忧虑不再是出于单纯的政治竞争,更多的是想到了在未来空间资源的分享中,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人权和利益。因为他们在研究国际航天活动的发展趋势的时候,发现了一条清晰的脉络,人类的航天活动在经历了空间技术的研究应用阶段之后,必然地要走向空间环境的研究和利用阶段。于是,他们再一次郑重地提出了“中国也要搞月球探测”的建议,并组织成立了“863月球探测课题组”,期望把月球探测作为深空探测的起点加以推动。

在给国家的报告中他们写道:“我国已掌握卫星技术、运载火箭技术、测控网技术和发射技术,我国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卫星技术研制队伍和空间科学研究队伍。我们对月球探测器和月球科学跟踪研究了多年,因此,我国开展月球探测活动条件已完全成熟。”

这些平时富有素养、不动声色的科学家甚至有点激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月球的战略意义、政治意义、经济意义远在南极之上。”他们在论证报告中很豪迈地写道:“拿出当年进军南极的气概,探月活动不需要跨世纪,争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大庆前实现首次中国的探月活动,加入月球国家的行列。”

这一课题组的论证工作得到了“863”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闵桂荣和王大珩、陈芳允、王永志、孙家栋、杨家墀、王希季、屠善澄及陈述彭等十几位院士的肯定。从技术上讲似乎不存在突破不了的难关了,但是国家有钱来进行这样大的投入吗?前几次探月计划的搁浅,多多少少也与国家掏不出过多的钱有关。据著名航天专家屠善澄先生回忆,在讨论探月论证报告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王炯研究员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我国开展探月工程可行性的分析十分精辟,给大家增添了极大的信心。王炯拿出了一组数据,我国当年的GDP水平与美国20世纪60年代相当,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共投入了250亿美元,我们只拿不足他们1/10的经费来进行探月,国家的经济实力是完全可以支撑的。而且,就是这1/10的经费也不是1年就要全部投入,是分10年或者更长时间陆续投入的。国家在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载人航天工程等重大工程中的投入都远远超过了当时探月论证提出的费用额度。

1995年,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空间科学应用中心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欧阳自远、叶自立、陈康文、禇桂柏和林文祝等专家经过1年的工作,完成了第一个较完整的月球探测可行性报告。他们通过分析国外月球探测活动发展状况,研究了我国开展月球探测的必要性,提出我国月球探测的项目与任务,论述我国开展月球探测已具备的条件,提出开展月球探测发展阶段设想和第一阶段月球探测的科学目标,第一颗月球卫星的方案设想。他们在报告中写道:“我国在航天的3大领域中(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还只发展了2个领域,深空探测仍属空白。开展月球探测活动不仅能壮国威,提高民族的凝聚力,了解月球,深化人类对地球、太阳系以及宇宙的起源与演化的研究和认识,而且月球上丰富的核聚变燃料氦-3将是各国未来解决能源危机必争的对象。”

1996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月球卫星技术方案可行性研究》和《月球卫星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已勾出我国未来的月球卫星的总体轮廓。

1997年4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嘉墀、王大珩、陈芳允以“863”计划的名义发表了《我国月球探测技术发展的建议》。

20世纪90年代末,在中国的探月历史舞台上悄悄地出现了一个重大转机。

1998年,我国实施了政府机构的重大改革,国务院成立了新的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简称国防科工委),并内设国家航天局。作为航天工业的国家主管部门,国防科工委成立伊始,就出现在月球探测规划论证的前台。它以高效的管理、有力的措施,迅速组织精兵强将推进探月工程的论证,随后带来了一连串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著名的航天专家栾恩杰研究员被任命为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兼国家航天局局长。上任伊始,他感到了巨大压力。面对制定“中国航天的发展规划”这一重大责任,一个问题始终在这位专家型官员的大脑中萦绕盘旋:中国的航天应该包括什么?今后10年、20年中国航天的发展蓝图应该怎么样?栾恩杰心中非常清楚,在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中,如果不能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没有突破和创新,就不会有中国航天的辉煌,这使他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许多中国航天人和栾恩杰同样,都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在参加国际会议时,他们看到,各国政要、科学家关注的不再是生产多少枚火箭,而是加大航天应用的力度,填补空间科学的空白;航天大国也不再关注制造多少颗卫星,而是谈论怎样飞往火星,去探索宇宙的起源、太阳系的变化、天体现象和生命科学的关系、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等等。在这样变化了的形势下,中国航天如果不抓住新的时代脉搏、提出新的任务,不改变旧的“航天”概念,我国与先进航天国家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中科院的“香山会议”是一个常能冒出思维火花和智慧之光的意识流聚宝盆。1998年的金秋,香山的红叶披着灿烂的阳光,迎来了又一个中科院的科学PARTY。会上有一个声音触动了国防科工委的官员。据当时任系统一司(主管航天业务)司长的郭宝柱先生回忆,科学家们问他,我们有世界上一流的空间科学专家,可是我们只能用国外科学家用剩的二手资料做研究,总是在别人领先发布研究成果后,才开始寻找研究的缝隙。这劣势造成的缘由,是中国迄今没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探测计划,我们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一手资料呢?科学家们明显地感到中国已拥有了成熟的火箭技术和卫星技术,却没有独立的空间科学探测计划,与国际上方兴未艾的宇宙探索热相比,这是一个致命的空缺,他们呼吁政府以国家计划的形式,尽快对“深空探测”处女地的开发进行规划。科学家们的努力,使政府部门对月球探测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郭宝柱的电脑里,《中国的航天》白皮书1998年第一版的草稿里,就有了“深空探测从月球起步”的提法。

任何一种新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践的基础。

中国航天经过近40年的发展,从初创时期的白手起家到“两弹一星”,从应用卫星到卫星应用,再到载人航天,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次创新。航天宽阔、开放的领域早已突破了单纯“航天技术”的狭义概念,在人类即将踏入21世纪时,栾恩杰和他的同事们终于不失时机地提出了涵盖空间技术、空间科学、空间应用3大领域的“大航天”概念。他们把空间科学纳入“大航天”之中,表达了中国航天人进军月球、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的雄心,抒发了中华民族对人类发展应有所贡献的壮志。在这里,中国航天领域的战略家们,以远见卓识的目光和“大战略”思维,开始谋划中国航天飞向深空、探测月球的美好远景;开始考虑推动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活动,并通过重大工程来带动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1999年,“863”计划专家组再次组织了月球探测目标研究,中科院还作了《中国空间科学发展战略》的研究。经过长期研究和缜密思考,科学家们对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科学目标也基本形成了比较清晰、统一的认识。2000年8月,中科院组织的专家论证会顺利地评审通过了“月球探测卫星科学目标及有效载荷”这项研究成果,标志着中国探月一期工程的科学目标被正式确立。所确定的科学目标有4项,即绘制全月面的三维立体影像图;分析月球表面14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探测月球土壤的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2001年,“发射绕月卫星”第一期科学目标和有效载荷配置通过了国家评审。

2000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以政府文告白皮书的形式向全世界公布了中国航天的发展政策和目标,这份《中国的航天》白皮书的出台,特别是“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这句话的公开披露,立刻引起了敏感的中外媒体的猜测——中国要探月了!此后的一两个月里“中国探月”一直是媒体上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

与轰轰烈烈的媒体“忽悠”不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组织的“我国开展月球探测的概念性研究”课题组正在做着扎扎实实的基础研究工作。课题组组长是德高望重的空气动力学专家庄逢甘院士,他带领一批科技精英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现有技术力量,提出了我国探月的科学目标、开展一期工程的总体方案、实施该方案的现有能力评估、探月工程中的关键技术难点、工程研制进度和费用预算。他们研究的成果成为了后来向中央汇报的立项报告的蓝本。与正式立项的版本有所不同的是,2002年课题组提出的月球探测工程最初“版本”是分5步走(现在是3步走):第一步,发射探月卫星;第二步,实现月球软着陆;第三步,月面巡察采样并返回;第四步,2020~2030年实现载人环月轨道飞行、载人登月;第五步,2030~2050年与有关国家共建月球基地。课题组还对第一步“发射探月卫星”做了工程预算,大约需要投资11亿元(实际立项时费用预算为14亿元)。也许是考虑到工程的可行性及方方面面的承受能力,有关部门把课题组提出的前3步作为探月工程的一、二、三期工程,即绕、落、回,写入了给国家的立项报告,至于后2步,他们认为可以留待以后根据世界科技的发展趋势再决定。

2002年金秋十月,中央专委(中央研究重大工程的专门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朱镕基总理以他惯有的务实精神,批示道:“要抓紧探月工程的论证工作,力争赶在印度前面探月。”

同类推荐
  • 中学生必知的名胜古迹(下)

    中学生必知的名胜古迹(下)

    名胜古迹,是指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漫步在这些名山胜水之中,一方面可以领略自然的大好风光,另一方面也从中感悟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对于了解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地理文化,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
  • 探索极地荒原(小小探索者系列)

    探索极地荒原(小小探索者系列)

    本书向读者介绍了极地的知识。极地是地球上人类尚未涉足、涉足甚少、渴望征服的未知领域或环境极其恶劣甚至无生物的地域。如地球的最高点、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地球的最深点、世界最深海沟马里亚纳海沟等。《探索极地荒原》揭开了蒙在他们身上的神秘的面纱。
  • 动物的社会性(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动物的社会性(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选出60余种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动物,配上照片,清楚地说明动物的外貌是多么绚丽奇特、干姿百态;再由资深的动物学家、动物词养专家、科普作家,用流畅通俗、形象生动的文字揭示动物的生态、习性、行为等知识,为广大青少年、生物数师和动物爱好者开启了一扇动物知识之窗,能激发一些爱好者,进一步深入探索动物科学知识的欲望。
  • 人类昂首奔赴太空的119个伟大瞬间

    人类昂首奔赴太空的119个伟大瞬间

    航天、太空探索、星际旅行,到处闪耀着人类的智慧。《人类昂首奔赴太空的119个伟大瞬间》图文并茂地描述了人类太空探索的各个里程碑事件,展示了人类强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赞扬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尽管航天具有极大的风险和失败,但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也是一种伟大。
  • 跟踪外星人(千年回望神秘探索系列)

    跟踪外星人(千年回望神秘探索系列)

    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照耀着成功的彼岸。
热门推荐
  • 进步的回退

    进步的回退

    演讲、对话、接受采访是释放思想、感觉的明快方式和“简易程序(韩少功语)”,作为当代中国文学界为数不多的一位。韩少功学养深厚、思想敏锐、具有勃勃的创造活力,总是走在时代思潮与文学的最前沿。《大题小作——韩少功、王尧对话录》精彩纷呈,其第一章《革命追问》获2005年《当代作家评论》年度奖。
  • 农村泼辣媳

    农村泼辣媳

    上辈子被继母哄骗,白白交出去了一生的幸福,当牛做马一辈子,嫁给渣男,给娘家无条件的付出,却在被利用完了之后一甩了之,悲苦一生。这辈子,她要好好的生活,绝对不会在继续被忽悠了,前世害了自己的人,有多远滚多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你来时天空变得蔚蓝

    你来时天空变得蔚蓝

    重生后日常“薄牧衍,我们不合适。”“哪里不合适?”“尺寸。”总裁夫人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天天带着总裁在公司里撒狗粮他们也只能在心里吐槽:总裁和总裁夫人,伤害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了。
  • 我是修真人

    我是修真人

    宇宙最强者,开创宇宙死亡,化作无数灵魂,其中一个来到地球,投在了一只狗的身上。狗再变成别的动物,最后投胎成人。自此。开启了外挂人生......
  • 尘缘若梦梦起

    尘缘若梦梦起

    所有的一切都是幻影,一切尘缘都是梦境,离别也是重逢。
  • 开始在美漫

    开始在美漫

    穿越到漫威宇宙,一来就是复联一最后大战,还要不要人活了!咦,被我穿越这倒霉蛋居然是个疯狂科学家,还给我留了一套装备。哇!说好的漫威宇宙,木乃伊怎么跑出来了,还拉着贞子去逛街?变相怪杰把雷神的裤子偷走了,洛基这是又要搞事请啊!小玉,别坐在圣主头上,它是公的,骚包啊!小蜘蛛,请相信我,我真不是有意招募秃鹫和蜥蜴的,那个章鱼博士,这个时候你就别出来凑热闹了好吗?
  • 我的岳父叫董卓

    我的岳父叫董卓

    带着一个“三国大数据”系统穿越到了汉末,成了董卓的女婿牛辅!穿越者的心中不禁有些小慌。“不过还好,老丈人还没入京,自己还有时间做准备。想好了,为了保命,还是先弄死袁绍再说吧。”心中暗下了决心,随即,原本家喻户晓的汉末历史,也就变得不一样了。
  • 报告爹地妈咪已入坑

    报告爹地妈咪已入坑

    叱诧风云的S组老大居然是女的还有两个孩子有没有搞错,可谓流言不可信不可信。原本调皮的小公举哪去了?(爽文)吊打白莲花,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 邪帝霸宠:重生毒妃太妖娆

    邪帝霸宠:重生毒妃太妖娆

    将军府嫡女一夕之间惨落为妾,死前,她发誓:做鬼也不会放过渣男和庶妹。重活一世,醒来就告诫自己,善良、仁慈、心软通通都滚到一边去,不稀罕。皇帝一道旨意,她摇身一变成了太子妃。谁知享誉玉华的睿文太子竟是一头披着人皮的狼,还是头腹黑霸道的狼。他霸气示爱:我最想做的事就是宠你。内政不稳、边境不安,看她如何追随夫君阵前力挽狂澜,震敌寇,摄将士,虐渣男。凤临天下,臣民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