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0200000043

第43章

此外,美国政府所采取的包括空运在内的一系列不妥协政策,在维护西柏林地位的同时也在与苏联政策的“激情碰撞”后,在客观上促成了东西柏林政治分裂局面的形成。西柏林的存在,在地缘上犹如一枚打入东德甚至是整个东欧苏联势力范围内的“楔子”,在自觉与不自觉当中起到了遏制苏联、分化苏东社会主义阵营的作用。早在危机爆发前柏林处于四国联合管制状态之时,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苏联国家安全部(克格勃的前身)就以城市为依托展开了“明争暗斗”的情报战。危机过后,美国更是利用西柏林深入苏联势力范围内部的地理优势和便利,将此作为开展对苏情报工作的温床,通过对苏方人员或亲苏分子的不断接触和收买,攫取了大量有关苏东社会主义内部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有价值的情报。同时,分裂后的西柏林俨然成了东德境内一个独立于亲苏政权之外的西方王国,在莫斯科看来,西柏林成了华盛顿庇护反苏分子、策动反苏暴乱活动的堡垒,成了有碍东德甚至是整个东欧安全稳定的“眼中钉”、“肉中刺”。在1949年底德国分裂为两个独立的国家后,西柏林归于西德政府治下,按照西方式的政治、经济模式进行建设。同时,东德推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完全按照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了对轻工业和农业的扶持,并由此而造成了食品匮乏等严重后果;此外,强制集体化政策使得许多东德农民生活难以为继,加之严厉的镇压政策不容有丝毫的反对声音,使得大批不堪忍受的东德人选择通过西柏林逃往西德。与周边东德国家执行僵化的苏联发展模式相比,西柏林的存在俨然成了矗立在东德人面前的展示西方经济优势和生活方式的“橱窗”,起到了从社会层面分化苏东阵营的作用。上述情况的出现,也可算是美国在第一次柏林危机中采取坚守西柏林的政策而产生的“另类”成效。

美国通过第一次柏林危机中的决策,取得的更为重要的成效无异于是自身在国际事务中权力的提升,即通过对国家硬权力的运用实现了软权力的扩张,并以此为契机通过软权力的护持不断扩大维持自身硬权力的物资基础,实现了硬权力和软权力的互动性增强,这也成了奠定自身在战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中的领导地位甚至是霸权的重要基石。

从国家权力的定义看,它包括自身能力或称实力以及这种能力在国际体系中受认可的程度。所谓能力,可以解释为民族国家各种相对有形的表征的集合。它是一个国家将其他领域的资源比如说经济实力、军事优势、自然资源以及文化影响,等等,转化为国际政治领域的资源的效度和力度;所谓认可程度,就是关于权力的声誉,也就是国家的声誉和形象。王学东:《外交战略中的声誉因素研究——冷战后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解释》,第65—66页。这里的“认可程度”与美国学者约瑟夫·S.奈提出的软权力概念是相通的:软权力是指一种通过吸引他人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能力,而不是通过“大棒”威胁或“胡萝卜”收买他人。奈称之为“权力的第二张面孔”,即一个国家达到其在世界政治中所期望的结果,可能因为其他国家希望追随他,羡慕其价值观以其为榜样;软权力(使得他者期望的目标)吸引民众而不是迫使他们改变,这往往与无形的权力资源相关,如有吸引力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和政治制度、被视为合法或有道义威信的政策等。[美]约瑟夫·S.奈著,约瑟夫·S.奈、门洪华编,门洪华译:《硬权力与软权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从这个意义上说,良好的国家声誉或形象其实就是一种软权力的表现。相比之下,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都是典型的硬权力,可以用于要求他者改变自身地位,依赖的是劝诱和威胁等方式。美国在第一次柏林危机中采取的包括空运、核威慑在内的对抗性政策,主要就是依托于自身在军事和经济等方面强大的硬权力。

从总体上说,美国在战后最大的软权力要属精心打造的自己在世界范围内作为自由传播者和民主倡导者的形象丁一凡:《美国批判:自由帝国扩张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4页。,其在第一次柏林危机的决策也不例外。在自身强大的硬权力作用下,美国的确成功实现了这一目的。诚然,美国在此之前参加了反***战争,拯救了一批被**德国占领与奴役的国家和人民,使得自己在战后的欧洲享有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自由民主救星”的形象。丁一凡:《美国批判:自由帝国扩张的悖论》,第94页。但冷战的爆发在大多数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当权者看来,意味着一个国力雄厚的“极权主义”国家对一群力量被削弱的“民主”国家的挑战,是意识形态矛盾下的现实安全威胁。故而,美国继续在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中维系“自由民主的守护者”形象也因此而遭遇到了巨大的挑战,能否通过对第一次柏林危机的应对有效地抵御苏联社会主义的所谓渗透和扩张,便是考验华盛顿是否有能力继续维持上述声誉和形象的一块重要的“试金石”。马歇尔计划的受援国尽管对美国在财政上的宽厚大度欢欣鼓舞,但他们却担心经济援助也许不足以遏制他们所感受到的苏联和共产党情报局的政治军事威胁。在这些国家看来,华盛顿的美国人远在大西洋彼岸,与苏联坦克的相距最近也有数千英里之遥。[美]孔华润主编:《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下),第267页。为此,法国的政治家们甚至在第一次柏林危机期间迫切表示自己需要美国的军事援助和保护,否则就无法生存下去。陈佩尧:《北约战略与态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8页。与法国类似,欧洲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明白需要依靠美国来保护自身和世界的安全,如果美国撤出欧洲,它们将不得不独自面对苏联的威胁。但美国在危机中通过对军事和经济等硬权力的实际运用,基本打消了这些国家的担忧。美国的决策一方面维护了自身在西方世界内部的“自由民主守护神”的国家声誉和形象,另一方面也使自身的国家权力获得了大多数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认同。这两方面效果的叠加折射出了美国软权力的加强,并集中反映在几乎与危机同步的北大西洋联盟体系的构建过程中。

在约瑟夫·S. 奈的话语体系中,“软权力包括文化吸引力、意识形态和国际制度三个方面”参见Joseph Nye, 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0, p.188 & p.267.

又见[美]约瑟夫·S.奈著,约瑟夫·S.奈、门洪华编,门洪华译:《硬权力与软权力》,第230页。;软权力主要来源于主体的价值观,但不仅仅是文化的影响力,软权力能够塑造其他国家的期望,软权力需要硬权力的支撑,但绝对不仅是硬权力的翻版。王学东:《外交战略中的声誉因素研究——冷战后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解释》,第67页。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的共性,利于促成美国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结盟,而前者通过在第一次柏林危机中的决策所反映出的军事、经济等硬权力上的强大优势,更是增加了多数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对在美国的援助下抵制苏联安全威胁的信心和期望。这种信心的增长正如约翰·盖迪斯所指出的,是因为他们(大多数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透过华盛顿的危机决策看到了“美国军队站在他们与红军之间”的事实JohnLewis Gaddis, The Long Peace, New York, 1987,p.65.;这种期望的延展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推动北大西洋联盟体系形成的重要动力。因此作为联盟的产物,“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最初体现的是一种美国霸权主导下的国际制度。此外,由于美国霸权提供的是一种“庇护性领导”,其主导下的国际机制不仅影响着其他国家追求利益的方式,也影响着他们对自己行为的理解及国家利益的判定,塑造着他们处理国际问题的方案。Joseph Nye, 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 p.192.

又见[美]约瑟夫·S.奈著,约瑟夫·S.奈、门洪华编,门洪华译:《硬权力与软权力》,第230页。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北约的出现也是一种美国在第一次柏林危机决策影响下的自身软权力扩张的表现。

当然,软权力的扩张与硬权力的支持之间的关系也存在着互动的特性参见丁一凡:《美国批判:自由帝国扩张的悖论》,第94页。,软权力的提升也往往能够反过来增强构成硬权力的物资基础。在冷战初期,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人力和物力资源往往在美国对抗苏联、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旗号下集中异化为华盛顿操控下的硬权力。美国通过在第一次柏林危机中的决策,为自身赢得的软权力扩张有力地推动了北约的建立。以该组织为平台,多国军事力量在美国领导下的整合,不但使华盛顿扩大了可共利用的军事资源,也变相增长了对作为军事实力依托的国家经济资源的利用范围,从而使华盛顿在与莫斯科的进一步对抗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以1948—1949年为例,从1950年初出台的国家安全委员会68号文件的数据看,在人力资源上,西方国家的总人口数是3.22亿,其中欧洲“北约”国家为1.73亿;在国民生产总值上,西方的GNP总值为3740亿美元,欧洲“北约”国家占据了其中的840亿,相当于整个苏联及其卫星国集团的总和(苏联65亿美元、卫星国21亿美元,总计86亿)以上数据来源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文件(NSC-68)。转引自张曙光:《美国遏制战略与冷战起源再探》,第383页。,具体到包括煤炭、电力、原油、钢铁、水泥和汽车在内各种重要物资产品,欧洲“北约”国家的加入使得西方对苏东集团取得了数倍甚至是数十倍的比例优势。详见张曙光:《美国遏制战略与冷战起源再探》,第384页。上述情况的出现,无形中扩大了美国可供利用的硬权力,使其原本举一国之力的有限硬权力,借此呈现出实际效用上的几何数递增。从逻辑上分析,以上美国硬权力的变相增长也是拜其自身在第一次柏林危机决策作用下的软权力扩张所赐。

总之,以应对第一次柏林危机为起点,美国通过对有形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等硬权力的运用,有效地增强了建筑于西欧国家对自身认同基础上的软权力,而这种软权力在冷战国际环境中自然延伸并借助大西洋联盟的出现,扩大了美国可支配的硬权力范围,无形中建构起了硬权力和软权力之间的互动性增长,两者互动的直接效果,则是成就了美国在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的领导地位,并奠定了其在全球范围内对抗苏联的实力基础。

同类推荐
  • 马尔库塞乌托邦思想的现代性阐释

    马尔库塞乌托邦思想的现代性阐释

    在今天,现代性已然成为各种思想学说共享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理论主题。《马尔库塞乌托邦思想的现代性阐释》旨在现代性视域下对马尔库塞乌托邦思想提供一种新的诠释,同时试图透过马尔库塞乌托邦思想来探索走出现代性危机的出路。
  • 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国际问题研究系列)

    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国际问题研究系列)

    1991年是苏联共产党的最后一年,也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最后一年。白驹过隙,时间之钟即将敲响2011年,值此苏共亡党、苏联解体20周年之际,《居安思危——苏共亡党20年的思考》书稿有特别的意义。本书简明叙述了苏共兴衰的历史轨迹,并从苏共基本理论与指导方针,意识形态工作,党风建设,组织路线,领导集团,应对西方世界西化、分化的战略几方面阐述本书的核心论点,即苏共的蜕化变质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 新编入党培训教材(2016)

    新编入党培训教材(2016)

    本书根据十八大新修订的《党章》、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结合《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细则》编写而成。
  • 能源博弈大战

    能源博弈大战

    以世界油气资源大势为背景,透过大国能源战略解读能源安全与能源外交博弈,针对科技进步下油气资源的延伸、替代能源的最新发展、各国对节能减排的共识、能源冲突解套以及国际合作中的求同存异、共谋多赢等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论述,提出了独到新颖的见解。
  • 党支部规范化工作手册

    党支部规范化工作手册

    本书根据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的要求,系统梳理了党支部的各项工作,对包括发展党员、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等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实操化进行了讲解,极具操作性,是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通用教材。
热门推荐
  • 白先生——我只爱过你

    白先生——我只爱过你

    她,男朋友出轨,又被表妹推下山崖,失忆了,意外的救了他,在同一所大学,争吵,相亲相爱,结婚,生了孩子后,他也没有来,她发现他要娶另一个女人,她出了车祸,恢复记忆,在她的生日会上遇见……“先生,请自重!”“哦?你可是我的未婚妻。”“放开我,臭变态!”“我还有更变态的要不要试试……”(有大坑,要进来吗?)
  • 龙与泰拉

    龙与泰拉

    他表面上是明日方舟的普通帅大叔,实际却是无数干员们的引路人和守护者。这是一个人的游戏,也是无数人的真实。这里是——明日方舟!群号在这里:716246170
  • 斗地主

    斗地主

    母亲做鞋,是先要用旧布片糊在案板背后晾干,然后照鞋的大小剪鞋样。往往这个时候,姥姥就会来。姥姥挑着门帘子站在外面瞧,多半是不说话。如果需要说什么话,姥姥就会挪动着小脚,迈过高高的门槛进来,再挪动着到锅台那儿,把手伸到热锅盖上煴着,然后就那样半站半爬着,说几句需要说的话,说完常常是咯咯地笑着慢慢离去。在我们那里,姥姥不是母亲的母亲。母亲的母亲,我们叫外婆。姥姥则是隔壁院里秋水的奶奶。因为秋水家的辈儿大,所以,我和许多人都叫她姥姥。秋水家里光景一向很好,常吃白面白馍,是我对他家最真切的记忆。当然除过白面白馍,其他一些事,我也依稀记得。
  • 北大文章永流传

    北大文章永流传

    全书收入有蔡元培、杨昌济、王国维等几十位北大先贤的精彩文字数十篇。这些文章是诸多北大先贤所写文字的一部分,这些先辈英才自然是我们所要记住的,而他们的文字,也是要永远地流传下去的。愿本书能为今天的读者架起一座通往诸位先贤思想深处、心灵深处的桥梁。
  • 我在江湖拉仇恨

    我在江湖拉仇恨

    陈少白穿越了,并被一个邪恶的系统附身……系统:想升级?想要功法神兵?去拉仇恨吧!于是陈少白开启了惹是生非的人生,被无数人恨得咬牙切齿……陈少白: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是真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 活跃在异世界的骑士

    活跃在异世界的骑士

    骑士系统遇上修真世界,不一样的体系混合在一起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撒,胜利的法则已经明确
  • 萌系甜心别撒野

    萌系甜心别撒野

    偶买噶!回国第一天,竟被告知多了一个未婚夫!这也就算了……可那家伙不仅脾气差,嘴巴毒,还是一个超级自大狂。第一次见面就害她当众出糗,还污蔑她投怀送抱。“呵呵,不好意思!本小姐就算喜欢一只猪,也不可能看上你!”“巧了,我也是。”可就是这个平时总是吐槽她,欺负她的自大狂。却在生死攸关之际,为了她连命都不顾!“没有你,这世界还有什么意思?”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残道逆仙

    残道逆仙

    古语有云,月有阴晴圆缺!人生亦不可能完美。何去何从?残中求存!逆流而上!
  • 创业前三年:创业期盈利模式设计与管理细节大全

    创业前三年:创业期盈利模式设计与管理细节大全

    21世纪是个人创业的时代,但新手创业显得举步维艰。别人创业能够获得成功,到底凭的是什么?答案是:他们走好了创业中最艰难的前几步。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本书有详尽的分析和经典的案例,帮你排除创业中的困难种种,教你如何轻松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