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0600000030

第30章 文化谜题(5)

那么,所有这些编年的最终根据是什么呢?回答是埃及历史的编年。早在16世纪,莱顿大学的约瑟夫·斯喀里格发现了一份托勒密时代的埃及史家曼涅托写的埃及编年史的概要,根据这个拜占庭时代的概要,学者们对埃及历史进行了编年。这个编年从此为学术界公认。后来,考古学家威廉·弗林得斯·佩特利又用天文学的证据对它进行了修改。事情是这样的,根据埃及纸草文书的记载,埃及人的“完美年份”是在天狼星拂晓前从东方升起、正好同尼罗河的泛滥吻合的那年,这种情况每隔1460年才出现一次,称之为“天狼星周期”。恰好罗马一位名叫肯索里努斯的作者记载公元139年天狼星拂晓前升起的日期是那年的元旦。根据这个记载,学者们便可以推算出埃及的“完美年份”具体是哪一年。由于这个天文学的证据,埃及的编年历来被认为是有科学根据的。而其他文明的编年就采用了这个最可靠的根据。利用埃及和它们的关系,一步步推算出各自的编年。然而正是由于这种方法引起了我们上面所述的种种问题,无法作出圆满的解答。上面提到的4位考古学家和史前史专家认为不应该用天文学的证据硬套埃及历史的编年,他们提议,第三中间期的历史如果缩短250年的话,那么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了。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这还是一个谜,而这个谜一旦解开,整部世界古代史都将重写。

圣阿古斯廷文化是谁创造的?

圣阿古斯廷文化遗址位于今哥伦比亚境内马格达雷那河的源头,即分布在所谓的哥伦比亚群峰坡地上。从那里,一种独特的古代土著文化影响扩展到极其广阔的地区,但至今人们还不能确定其界限。据初步调查研究,所述的文化区范围大致包括了亚马逊盆地、考卡省和乌伊拉省一部分的多条河流的发源地。圣阿古斯廷文化的主要特点是:拥有数以百计的巨石雕刻,再加上巨大的建筑工程。这就提出了它同秘鲁和中部美洲的相互关系问题,然而,由于缺少对陶器形式的系统研究,所以几乎不存在它的编年史。上述因素阻碍了对所提出的理论建立必要的、确凿无疑的历史基础。在这种情况下,至今人们还不知道是谁创造了圣阿古斯廷文化。

然而,由于学者们重视其刚起步的科学考察,现已发现这种内陆文化区已扩展到派斯河一带和考卡省西北部。在那里一个极其崎岖不平的山区,存在明显相似于圣阿古斯廷文化特点的文化。其最富有魅力的主要特点是地下墓穴,有时可通过旋梯进入,其墓墙饰有绘画。但是,现在还不能断定它同圣阿古斯廷文化的关系。

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可以作出以下的判断:哥伦比亚的高级文化地区,并不只是存在奇布恰文化,也没有一个宏大的文化统一体。圣阿古斯廷文化应是各个地方文化中的一个小区域文化。实际上,各地方文化不可能建立相互关系,而是相对孤立演进的。换言之,在哥伦比亚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奇布恰文化区,相反,分布着一系列独特的小文化区。此外,由于哥伦比亚处于古代美洲四大土著文明潮流(中部美洲、加勒比、亚马逊和中部安第斯山区)的中心地带,所以易于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上述各种因素作用下,关于哥伦比亚各文化的历史来源及其创造者问题长期成为历史难题。

现在根据一些零星的材料,可大致勾划出它们的历史文化轮廓。到公元1500年左右,包括圣阿古斯廷文化在内的哥伦比亚的一些较发达文化,是以具有阶级结构的酋长国为特征的一种文化类型。西班牙人曾把它们叫做“联盟”、“邦国”和“王国”,但这些名称都是不确切的。其主要的社会经济特点是:它们可能已有较发达的农业,不断增高的人口密度和深化的军事和宗教实践。在神权政治下,宗教是巩固社会团结的主要手段。从其分布情况看,酋长国并不限于高山地区,而是向下扩展到低地热带稀树草原的广大地区。其自然条件是,没有极大面积的热带森林地区,且在一些地区内耕地需要进行灌溉。在一些部落里,精耕细作的农业提供了经济生活的基础,所以打猎、捕鱼和采集的意义从没有像对热带森林的农民那么大。在一些地区,用修筑梯田的方法来扩大耕地。作物的多样化是其另一特征。它不仅提供了更丰富的食品,而且保持了日常饮食营养的均衡。

长期以来,作物的引种和试验已经培育出来一系列驯化了的植物:在低地上有玉米、甘薯、甜木薯和苦木薯、豆类、花生、凤梨和鳄梨等;在较高的地方则有昆诺阿藜、美人蕉、马铃薯和块根落葵等。培育出来的作物种类繁多,与驯养出来的家畜的种类稀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缺少大的哺乳类动物作为食物的情况下,豚鼠、麝香鸭、野犬等提供了肉食品。在沿河一带捕获的鱼类是一种很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各种各样的纤维作物,其中特别是棉花,为纺织技巧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但是其实践可能同中部安第斯山区有联系。此外,珍珠、黄金和各种绿宝石是各部落人民贸易经济中三种贵重产品。

以上的描述表明,包括圣阿古斯廷文化区在内的哥伦比亚部分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得到显著的发展。但是,究竟是哪个部落集团创造和发展了圣阿古斯廷文化呢?根据其主要的历史文化特点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关于其文化创造者问题,我们可以作出以下几种假设:

一是哥伦比亚的马格达雷那河上游地区土生土长的居民创造的文化。但是,从其文化特点看,它缺乏鲜明的广性和可靠的历史基础,因此,这一假设还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二是来自秘鲁的古代移居者创造的文化。对阿古斯廷文化主要是以巨石雕刻为特点,同时引种了许多中部安第斯山区的作物,这表明它与古代秘鲁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但是目前还需要大量的材料来充分论证这个问题。

三是来自中部美洲的古代移居者创造的文化。这一假设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圣阿古斯廷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特点与中部美洲古代文化差异较大。

以上三种假设的任何一个论点都还没有达到无懈可击的程度,都需要进一步探究。

世界青铜文化的源头是不是泰国班清文化?

班清是泰国东北部呵叻高原上的一座小镇,多少年来一直鲜为人知,甚至连它的近邻也不知道它的存在。而现在,它的名字却为远在美国费城和法国巴黎的学者所熟知,并且还将作为一个赫赫有名的地名出现在未来的历史书籍中。

是什么使班清成为举世闻名的地方呢?原来这座小镇的红色土壤下面,人们发现了一片史前墓地,许多的稀世珍宝与遗骸埋在一起,有陶器、石器及精美的金属制品。令人吃惊的是,这些珍宝至少已埋藏了5000年之久。

过去人们认为,5000年前的东南亚人民还生活在原始的石器时代。而事实上,那时的班清居民已经相当进步了。他们居住在固定的居民区,种水稻及其他农作物,并且会制作漂亮的陶器。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发明了青铜器的冶炼及制作。经测定,这些青铜器的制作年代大约在5000年前,是世界上历史最远久的发明。历史学家们传统认为,青铜器最早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肥沃的两河流域,冶金术是从西亚传播到世界各地的。现在,班清的发现使考古学家提出了新的见解,他们认为,青铜器发源地可能就在泰国。

班清的考古发掘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学生斯蒂芬·扬来班清进行社会调查。有一天,他经过一个筑路工地时,看到工人挖出了一些陶器碎片,这些碎片上有一些奇怪的图案。他好奇地捡了几个图案美丽的残破陶罐带了回去。1968年,美国费城大学博物馆的考古研究中心将陶器碎片进行碳14测定。结果令人吃惊,班清的陶器是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制造的。

人们猜想,班清的地下也许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1974年,泰国艺术厅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开始了联合的考古发掘。当挖掘到5米时,发现了层次分明的6个文化层。最深的一层可追溯到公元前3600年,最浅的也可追溯到公元前250年。到1975年发掘结束时,共挖出陶器、石器和金属制品共18吨,包括青铜器和金银制品。发掘表明,这里的文明是以水稻耕种为基础的。在公元前3000年,班清人已经掌握了青铜的冶炼技术,至于他们是如何掌握这项重要技术的,至今仍是不解之谜。

班清的出土文物是丰富多彩的,有众多形状不一的陶器。在浅黄的底色上,绘着深红色的图案。这些图案看来是古代艺术家们随心所欲,一挥而就的。有些则是经过深思熟虑而精心绘制的几何图形,如同古希腊的骨灰罐上的图案。从制形上看,有些是颈部很细的高花瓶,这需要很高的制作技巧;有些是矮胖的大缸,上面却有着极为精致的图案,显得有些不太协调。此外,还出土了一些用象牙和骨头雕刻的人像,用玻璃和次等宝石制作的光彩夺目的珠串。

班清文化最引人注目的是青铜制品,并且在制作技术上有不断的创新。在早期的墓葬中,出土的青铜锛和青铜手镯的含锡量只有1.3%,制作也较粗糙。严格地说只能算作红铜制品。公元前1000年左右是班清文化的繁荣期。在此时期,班清人制作了各种精致的青铜手镯、项链、戒指和长柄勺。在一把长柄勺的勺把上刻有各种栩栩如生的动物,难以相信这是几千年前的古人制作的。这时期青铜器的铜锡配比也较科学,说明此时的班清人已熟练地掌握了青铜的冶炼和制作技术了。除青铜器外,还出土了为数不多的铁器,有铁脚镯、铁手镯和双金属(铁包铜)的矛头、斧头等。晚期的青铜制品中,有用含锡量高达20%的青铜锻打成的颈圈。因为含铜量这样高很容易碎,所以制作时须锻打成多股再扭曲而成。

班清文化无疑是东南亚,而且是世界上最早的青铜文化。一些历史学家因此认为,班清的青铜文化是世界青铜文化的源泉。中东或中国的冶金术可能源于泰国高原。最初的中东青铜是红铜与砷的混合物,后来,在接近公元前3000年时,锡取代了砷,青铜就变成了铜与锡的合金。中东青铜中的锡是否就来自呵叻高原的群山之中呢?

现在大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那种把所有重大发明都归于一个源泉的观点是片面的。就拿冶金术来说,它完全有可能是在世界各地独立演化出来的,也可能是同时产生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班清出土的宝藏会越积越多,有关它们的争论也将更深更广泛。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一个曾被认为是不可能存在的文明,确确实实是存在过的。

神奇的古印第安天文学知识源自何处?

15世纪末以前,美洲的历史是独立发展的。远在西欧殖民主义者侵入美洲之前,印第安人就已创造出了十分灿烂的文明——堪与世界优秀文化媲美的玛雅文化、阿斯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尤为突出的是他们惊人的天文成就。

印第安人对天文的知识可追溯到遥远的过去。美国《科学文摘》曾刊登了文森特·马姆斯牧罗姆的一篇文章,记叙了这样一个事实:大约在三千多年前的某一天,伊萨帕的一位祭司发现,在没有任何一种竖在地上的东西的情况下,地面上竟出现了投影。于是,这位细心的祭司记下了发生这一奇怪现象的日子,并且继续留心观察并计算天数。260天以后,这种现象再次发生。从此,最初的历法产生了,在这种历法中,每年分为13个月,每月20天,全年260天。这就是所谓的宗教历法。至今在危地马拉的一些偏僻山区,土著居民仍然使用这种独特的历法。

居住在墨西哥和中美洲的玛雅人,继承了伊萨帕人发明的历法,结合自己长期对太阳和星辰的观测,发明了他们的历法。他们有四种不同的历法:第一种是玛雅历法(即宗教历法);第二种为太阳历,每年18个月,每月20天,外加5天(“无名月”)作为“忌日”,共365天,这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常用历法;第三种是每一金星年为584天的金星历;第四种是每年为385天零8小时的太阳历。玛雅人在没有沙漏和滴漏等原始计时工具,更没有现代天文望远镜和其他先进的光学仪器的情况下,借助于特殊的方法,即已较准确地预测出了日食和月食的时间,掌握了月亮、金星运行周期。他们计算出每一金星年为584天的结论,同现代科学家们计算的583.92天相比较,每地球年误差仅72分钟。

同类推荐
  • 一只叫坦克的龟

    一只叫坦克的龟

    乌龟坦克问老祖宗,就因为寿命长,我们就受到人类的崇敬吗?老祖宗告诉坦克,这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龟的种族有着坚忍的精神。坦克用自己的一生实践着这种精神。他很小的时候就拼尽全力,在猫爪下逃得性命;后来被水蛇吞进肚子,也靠自己挣扎出一片生天。他在江河池塘间不断寻找生存的空间。他一生最长的一次逆境,是被两个无聊的人压在一座小水坝里,这一待就是多少年,可他忍了过来。而眼下,他又要面临最危险的一幕:他已经被迷信的人当作药方死死盯住。乌龟家族祖祖辈辈传承的精神,还能帮他渡过厄运吗?
  • 闪闪奇遇记五:闪闪的魔法·译言古登堡计划

    闪闪奇遇记五:闪闪的魔法·译言古登堡计划

    一次采莓子的途中,闪闪越过了峡谷中的魔法线,线的一边是平凡景象,另一边却是奇妙的世界。一天下午,闪闪决定去大峡谷一趟,为爸爸的晚饭采点蓝莓。她身穿蓝色的格子花布裙,头戴蓝色太阳帽,脚上穿了一双结实的鞋子,然后提上锡桶就出发了。
  • 童年迷梦

    童年迷梦

    科幻小说最大的闪光点还是它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生于这个科技爆炸的新时代,孩子们尤其需要想象力来创造未来的生活。
  • 熊猫明历险记

    熊猫明历险记

    这篇名叫《英国老人的最后心愿》的文章,讲述了英国老人大卫·特纳到成都看大熊猫的故事。特纳之所以不远万里来成都,是因为身患重病可能不久于人世的他,想起了童年时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并帮他度过难关的大熊猫——明。1938年至1944年期间,在战争阴霾笼罩的伦敦,来自中国的大熊猫明,成了整个英国人的精神偶像,支撑着他们勇敢抵抗法西斯的侵略。
  • 夸父与小菊仙

    夸父与小菊仙

    小瓦在花园认识了一个叫小菊的女孩。花园里的时光飞速逝去,小菊正为爷爷的快速哀老而无奈。夸父一路飞奔,让花园里的时空倒流了,小菊却不见了。小瓦吹响了损,小菊在蓝菊丛中重现,原来她是蓝菊仙。人群破坏了花园的宁静,爷爷变成了一株蓝菊,小菊不得不离开了,只留下小瓦惆怅地坐在花园里,等待小菊的来信……
热门推荐
  • 印灵说

    印灵说

    七年前,夏青禾为救大哥而落入背阴山崖底,被邪灵侵了体,七年后出来,才发现有些事已经回不到过去。七年的与恶灵为伴,自己心中也悄然萌发出怨念,一步步紧逼,一步步后退,可为什么你们还是不肯放过我。入背阴,邪入体,寻真相,剖金丹,九死一生,这一次,我不想后退。
  • 剑神弟子成长史

    剑神弟子成长史

    一鞘敛寒芒,竹院入琴箫扶风九万里,律动千海潮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帝王的软弱,造成了后苑的肮脏,导致了朝堂的混乱,纵容了嚣张的邻邦。言必行,行必果,杀伐决断,才是一个帝王该有的素养。且看吾登基,如何治国安邦。新书《苟个富贵盈门》上传,敬请鉴阅。
  • 某教主的摸鱼日常

    某教主的摸鱼日常

    写的啥写的啥写的啥写的啥写的啥写的啥写的啥写的啥写的啥
  • 终极罪恶

    终极罪恶

    本书在正义与邪恶斗争这一传统主题上,运用多年公安工作的经验和浓厚的文学功底,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白与黑、善与恶的斗争场面展现在读者面前。故事真实可信,情节惊险曲折,人物鲜明生动,矛盾错综复杂,冲突紧张激烈,内涵丰富而深刻,形成了与其他公安题材文学作品截然不同的特色。
  • 重生之嫡女有谋

    重生之嫡女有谋

    前世她骄横无脑屡受磋磨,始终不改倔强与深情,爱上不该爱的人。今生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不知那人是否还在原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滑板运动:知道这些就够了

    滑板运动:知道这些就够了

    您喜爱滑板运动吗?您想知道滑板运动的来龙去脉吗?您想既安全又顺利地学会滑板吗?如果答案是其中的一种,那么,本书就是为您量身定做的!且听畅销书作家戴尔·沃勒为你娓娓道来。
  • 治浙成规

    治浙成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本书读懂金融常识

    一本书读懂金融常识

    金融理论并非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实际上,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需要用到金融理论。想成为有钱人?那么这里就是你必须知道的秘密。以中国人的视角去看金融,去理解金融,去应用金融,也许下一个巴菲特,下一个索罗斯就是你。
  • 中华异想集·硃蛾

    中华异想集·硃蛾

    关于《中华异想集》,是想写一个很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现代故事,顾绿章也是个很传统很普通的女生。而关于传统,就会想到传说;而传说,很自然就想到神怪,而后就想到《山海经》了。马腹是《山海经》中吃人的怪物,其实我一直认为应该指的是娃娃鱼……汗,不过小说终究是小说,我看着那段关于马腹的描写,就写成莫明紫了。而硃蛾,我忘了是不是《山海经》中的……但是世上真的是有一种东西叫做“硃蛾”,那是鳞翅目的一种昆虫、形似蝶类,停歇时模拟蜘蛛。而小说中的描写和真正的蛛蛾没有多大关系,只是写了一种昆虫,觉得和硃蛾有些像,就那么写了。中华的各种角色,都来自我的朋友,只是因为他们是这么全然不同的人、这么值得写成书的人,所以就写了。像在黑龙江的沈方,像在德国的凤扆,都是我珍惜的朋友。但写这本书,多数是为了小桑,虽然我叫他不要看这本书,也期望他永远都看不见,但是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寄托希望,为了世上有这么一个人,希望他能像我们这群珍惜他的朋友所希冀的,得到幸福。注释(by小嘉)《中华异想集·马腹》中出现的人头虎身的怪物,也就是莫明紫的原形。《山海经》有云:蔓渠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伊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洛。有兽焉,其名曰马腹,其状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顾绿章的家里,虽然不是“蔓渠之山”,却具备了召唤马腹出现的所有条件:有珠宝玉石、有很多的琴丝竹、有向东流的小河,当顾氏夫妻绣完了那件有马腹纹样的裙幅,就发生了故事开头出现的、诡异又神秘的失踪事件。《中华异想集·硃蛾》中出现的怪物,是宝蓝色的蝴蝶,翅膀上长着火焰般的图案,阳光下闪烁得很厉害,拥有强烈的金属光泽。硃蛾的原身是人身上的骸骨,寄生在人的身体后产卵,之后再复制出新的硃蛾,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繁衍……其中一种叫宝砂,受食人者的气息操纵,是更为可怕的怪物。最近发现人怪兽贩卖蝴蝶,买者会咳出一只诡异又美丽的蓝蝴蝶,它会借助人体传播病毒,望众人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