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300000011

第11章 博弈—经济学不是教你诈(1)

有限理性——你是聪明的傻子吗

【经济学故事】

一家商店正在清仓大甩卖,一套餐具有8个菜碟、8个汤碗和8个点心碗,共24件,每件都完好无损。同时有一套餐具,共40件,其中有24件和前面那套的种类大小完全相同,也完好无损,除此之外,还有8个杯子和8个茶托,不过2个杯子和7个茶托已经破损了。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第二套餐具比第一套多出了6个好的杯子和1个好的茶托,但人们愿意支付的钱反而少了。

人们往往有这样的心理:一套餐具的件数再多,即使只有一件破损,人们就会认为整套餐具都是次品,理应价廉;而件数再少,但全部完好,就成为理所当然的合格品,应当价高。由此看来,人们的理性并不是时时都有的。

【经济学课堂】

有限理性的概念最初是阿罗提出的,他认为有限理性就是人的行为“是有意识的理性,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造成有限理性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环境是复杂的,在非个人交换形式中,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而且交易越多,不确定性就越大,信息也就越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

理性人的主观意愿是最大限度地为自己谋福利,但能不能谋到福利是另一回事。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是经济人的理性选择,由于人对事物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因而人们的理性往往表现为有限理性。

20世纪40年代,西蒙详尽而深刻地指出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不现实之处,分析了它的两个致命弱点:假定目前状况与未来变化具有必然的一致性,假定全部可供选择的备选方案和策略的可能结果都是已知的。事实上,这些在现实中都是不可能的。西蒙的分析结论使整个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和管理学理论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西蒙指出传统经济理论假定了一种经济人,他们具有经济特征,具备所处环境的知识——即使不是绝对完备,至少也相当丰富和透彻;他们还具有一个很有条理的、稳定的偏好体系,并拥有很强的计算能力,靠此能计算出在他们的备选行动方案中,哪个可以达到利益上的最高点。

西蒙认为人们在决定过程中寻找的并非是最大或最优的标准,而只是满意的标准。他提出的有限理性和满意准则这两个命题纠正了传统的理性选择理论的偏激,拉近了理性选择的预设条件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经济学茶座】

在经济生活中,人人都是理性人,只不过这种理性一般是有限理性。“掩耳盗钟”的故事很能说明有限理性。

春秋时候,有人跑到晋国的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准备砸钟。这时小偷想到砸钟时,钟发出的声响就会被别人发现。怎么办呢?终于,他想到一个好办法——使劲捂住自己的耳朵。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然后动手砸起钟来。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这则故事讽喻小偷的愚笨,但小偷其实是一个理性的经济人,他精于算计:要把大钟偷回家,就必须把大钟砸碎,但砸钟会发出声响,必须阻止钟声的传播,于是他堵住了自己的耳朵。可以说,小偷的行为不失理性。为什么小偷是一个理性人,却还被视作傻瓜?因为他并不是一个完全理性人,他只是一个有限理性人,所以他才会做出堵住自己的耳朵盗钟的事情,忘记了别人的耳朵也能听到钟声。

在生活中我们因为有限理性而对得失的判断屡屡失误,事实上我们都做了理性的傻瓜。

一场由众多明星参加的演唱会即将上演,票价很高,需要800元。这是你梦寐以求的演唱会,机会不容错过,因此很早就买到了演唱会的门票。演唱会的晚上,你正兴冲冲地准备出门,却发现门票没了。要想参加这场音乐会,必须重新掏一次腰包,那么你会再买一次门票吗?假设是另一种情况,同样是这场演唱会,票价也是800元。但是这次你没有提前买票,打算到了工人体育场后再买。刚要从家里出发的时候,你发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把刚买的价值800元的MP4给弄丢了。这个时候,你还会花800元去买这场演唱会的门票吗?

与第一种情况下选择再买演唱会门票的人相比,在第二种情况下选择仍旧购买演唱会门票的人要多得多。客观来讲,这两种情况是没有区别的,是等价的。在你愿意花800元钱去听演唱会的前提下,你面临的都是损失了800元的价值,然后你需要选择是否再花800元去参加演唱会。只不过在两种情况中你的损失形式不同:在第一种情况下,你是因为丢了一张票而损失了800元,而在第二种情况下你是因为丢了800元的MP4而损失了800元。

同样是损失了价值800元的东西,为什么人们会有截然不同的选择呢?主要是因为人们的理性是有限的。在人们心里,对每一枚硬币并不是一视同仁的,而是视它们来自何方、去往何处而采取不同的态度,这是一种非理性的观念。

人人都是理性人,但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完全的理性人。在纷繁的世界中,我们应学会去认识世界,分析事物,尽量减少理性中的有限因素。

帕累托最优——谁也不愿破坏的最优状态

【经济学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非常弱小,很多鲁国人在其他国家沦为奴隶。为了振兴国力,鲁国国君颁布了一条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其他国家中遇见沦为奴隶的同胞,可以先把这个奴隶赎回来,回国后国家给予相应的赎金。

孔子有一位学生子贡,家里比较富裕,他曾多次将沦为奴隶的鲁国人赎回,而且事后并不去找国君报销。子贡觉得自己是在施行老师的“仁”,他为此非常得意。

孔子知道此事后,批评了子贡:“我知道你追求高尚,也不缺钱花,可是这个补偿你一定要去领。现在你掏钱救人,受到社会的赞扬。但是从今以后,当别人在国外再遇见沦为奴隶的鲁国人时,他就会想自己是不是应该去赎人呢?如果赎了人,回国后还去不去找国君要钱呢?不去找国君,自己会损失一大笔钱;如果去找国君,别人又会拿你来讥笑他。这样一来,他们再看到身为奴隶的鲁国人就会装作没有看见,你的行为正好是阻碍解救沦为奴隶的鲁国人的根源!”子贡听完老师的话,顿感羞愧。

还有一次,孔子的另一位学生看到有人掉进河里,于是他把落水者救上岸来。被救的人为了表示感谢,送给孔子的这位学生一头牛,学生收下了。孔子对这个学生的行为大加赞赏,因为这会激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孔子的行为,暗合了经济学原理,这两件事体现的正是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效率准则。鲁国原有的制度其实已经发挥出很好的效果,人们开始积极赎回沦为奴隶的同胞,而子贡的行为,很可能会破坏这种积极性,从而使鲁国已有的制度出现问题。

【经济学课堂】

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曾针对资源的最佳配置提出了帕累托效率准则:经济的效率体现于配置社会资源以改善人们的境况,主要看资源是否已经被充分利用,如果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那么要想再改善就必须损害别人的利益。

所谓帕累托最优,指的是资源配置的一种理想状态。资源配置一旦达到了这种理想状态,想要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就必定要使另外某个人的境况变坏。也就是说,你的得到是以他人的失去为代价的。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帕累托最优是一个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相反,如果可以在不损害其他人利益的情况下改善某个人的处境,就可以认为资源尚未被充分利用,这时就没有实现帕累托最优。

【经济学茶座】

根据帕累托最优,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任何调整都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使任何一个人情况变得更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就是最佳的,最有效率的。如果没有达到这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都能使某人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一个人情况变坏,就说明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不是最佳的,是缺乏效率的。

试举一例,球迷们去体育场观看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球场能坐 50000人。假如在比赛开场前,坐到了49000人,那么,体育场在此时还没有处在帕累托最优的状态。如果再进入1000名球迷,他们也可以看到比赛,他们的处境会变得更好,这个增加球迷的过程就是帕累托改进。如果已经坐满了50000人,再进入1000名甚至更多的球迷,这些新增加的球迷可能会因为看到球赛而使自己的处境变好,但对于原有的50000名观众来说,处境会变差,原因是,球场内超过规定人数,球迷的安全就受到损害了。

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长途汽车。在没有满员的情况下,可以再上乘客,以达到帕累托最优,但是满员后再超载,全体乘客的安全就会受到影响。

在经济学上,在帕累托最优状态下,每个人均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及他人,最终将实现社会的充分富裕。需要指出的是,在经济学上,帕累托最优描述的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难以达到。为了达到帕累托最优,便有了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改进是指在没有使任何人处境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的处境变得更好。

帕累托改进的特点是自己变好,同时又不使他人变差。正是由于帕累托改进没有损害到他人的利益,其行为所遇到的阻力往往很小。以我国改革开放为例,其政策大多都是帕累托改进,比如分田到户和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广大农民获得了切实的好处,而其他行业也没有受到什么损失,所以推行起来阻力不大。如果不是帕累托改进,即在使一部分人变好的同时,使得另一部分人变差,那么阻力就会增大。

在工作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合理利用帕累托效率准则,当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时,只需要保持这种状态就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囚徒困境——聪明反被聪明误

【经济学故事】

李德裕是晚唐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曾两度为相。唐敬宗时,李德裕任浙西观察使。在浙西期间,他处理了一桩棘手的案子。

当地甘露寺的主事状告前主事私吞寺里的钱若干。这位主事不仅拿出了交割文书为凭,还有一帮僧人为其作证。前主事大呼冤枉,却又拿不出被冤枉的证据。案子到了李德裕之手,他觉得很可疑。

同类推荐
  • 经济学的陷阱全集

    经济学的陷阱全集

    是馅饼还是陷阱?陷阱布阵处处玄机为我们展现最真实的经济生活,圈套连环招招奇谋为我们提供最智慧的经济法则。认识了馅饼或者陷阱背后的经济学,我们最终才能做出理性的决策和判断,才能更好地行走于社会。本书教会你看透经济学的真实面目,分清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
  • 金权博弈

    金权博弈

    本书坚持“曝光事实真相,揭示财富黑手”的原则,详细介绍了鲜为人知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对世界金融业的影响、前苏联解体及金融体系的崩溃、日本股市的崩盘、东南亚金融风暴等内容,资料翔实,论述精彩,情节跌宕起伏。
  • 网络时代的副业经济

    网络时代的副业经济

    网络经济,消费主义,斜杠青年,这些词汇是不是都和你多少有些联系呢?利用网络的便利来发展副业除了给你带来额外收入,还能丰富你的业余生活和拓展人脉,不妨来看看这些方法,也许就有你擅长但尚未发现商机的选择。
  • 最后的金矿

    最后的金矿

    随着中国企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走出去”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非洲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良好的发展潜力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新热点。在投资非洲过程中,中国政府和企业都暴露出很多问题,本书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总结出中国企业投资非洲可行性办法,通俗易懂,可操作性,非常适合国内企业管理人士借鉴。
  • 听经济学家讲故事

    听经济学家讲故事

    经济学就像远远挂在天边的星辰,可望而不可及吗?经济学是复杂的理论,高深的原理,抽象的数学符号吗?不,经济学是和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不可分离的、妙趣横生的事实。本书就是你正在寻找的通俗化的、不用费力就可读懂的“经济学”。在这本书里,你可以从大量的生活小事中明白经济学的规律,从生动风趣的描述中学到经济学的常识,却不需要去读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去钻研那些艰涩难懂的经济学读本。
热门推荐
  • 浮邱子

    浮邱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诸天幻想世界

    诸天幻想世界

    穿越到各个幻想世界里成为主角。他是神雕里的杨过,他是天龙里的萧峰,他是大唐里的跋锋寒……他是苏凡,一个穿越在诸天幻想世界当中,寻求超脱的普通男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时时刻刻(同名电影原著)

    时时刻刻(同名电影原著)

    该书荣获1998年普利策奖、笔会/福克纳奖,同名电影由妮可·基德曼、朱丽安·摩尔、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荣获金球奖最佳影片,并且妮可·基德曼凭借该片荣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弗吉尼亚·伍尔夫,受严重的精神衰弱症影响,正在构思她的新作《达洛维夫人》;克拉丽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纽约的出版编辑,被诗人好友托马斯称为“达洛维夫人”,她为托马斯举办了一场晚会,当晚却目睹了托马斯跳楼自杀;布朗太太,二战后住在加州的家庭主妇,《达洛维夫人》的读者,渴望摆脱索然寡味的生活。三个女人的一天,构织成一部关于人的失落、绝望、恐惧、憧憬和爱的作品。坎宁安凭借三人之间的微妙联系,将三个时代的并置于同一时间维度里,通过平行叙述来思考女性的价值、生活的本质。
  • 最强天师奶爸

    最强天师奶爸

    精通读心、催眠、占卜、神念、诅咒五大秘术,鬼谷派传人西门浪混迹都市,犀利是他的外表,风骚是他的座右铭,低调,不存在的!用他的话说,男人不装x,出门遭雷劈!但是牛x男人也有怕的时候,当西门浪遇到一个妖孽小萝莉,西门浪彻底方了!
  • 正义:历史的与现实的

    正义:历史的与现实的

    本书是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何怀宏先生近些年的哲学文集,何先生是当代伦理学领域极为重要的学者,这本文集是何先生近些年的思考集结。上编主要是何先生梳理伦理学领域的重要问题的演变,例如“汉立六十余年之‘更化’”,“《天演论》之双重误读”等都是非常精彩的文章。下编主要是何先生近些年的长篇书评集,例如“平等的平衡”就是对皮凯蒂的《21世纪的资本》的评论。
  • 同班同学

    同班同学

    酒井三津枝那平静而有些无聊的生活,从那天起就开始被打破了。4月底,天空吹拂着干燥的风。这天下午,三津枝照例一边看着邻居家的小孩郁夫啃着学校里午饭剩下的橄榄形面包,一边问他春游去什么地方,漫无边际地唠着话捱过时间。郁夫脖子上挂着房门钥匙,是社会上所谓的“钥匙儿童”。郁夫读小学五年纪,住在三津枝正对面两层楼水泥建筑的住宅中。他没有父亲,母亲在保险公司工作,所以郁夫总是将钥匙吊在毛衣或衬衫里面,放学以后就常常背起书包径直去三津枝的家里玩。
  • 白有意和苏无言

    白有意和苏无言

    不知道是天气热还是苏无言的冷汗,白有意发现他的后背已经湿了汗从脸上滴了下来;她伸手帮他把汗擦去“看吧,我的靠山不少吧;要是再敢欺负我,不用我出手你就会体无完肤”是啊,真好;你有那么多靠山”苏无言握住帮他擦汗的手,深情的看着她说;“你也别羡慕,我有他们,你,有我”苏无言只觉得说这话的白有意眼睛特别亮,让他觉得他昏暗的世界顿时充满阳光温暖着他整个身心;他看着她的眼睛虎牙外露“有你,真好;谢谢你白有意,谢谢你还能再次回到我身边”“不客气,苏无言,往后,我会一直都在”
  • 重生之嫡女倾城

    重生之嫡女倾城

    高门嫡女重回九岁,面对庶妹争婚,姨娘施计,胞弟被欺,她乔装柔弱步步为谋,谁想却引来瘟神三皇子“好意相助”……“小狐狸,你确定,要一直这样抱着我吗?”“滚开,你这个登徒子!”“欲擒故纵?很好,本皇喜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