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000000039

第39章 十分慧眼识破三分热情(1)

保持“刺猬”的距离最美

作为社会中的人,融入群体是人的本能,但在群体中保持独立的个性又是人性中的一个根本点。有些人在与别人熟悉之后便不分你我,甚是亲密。实际上,这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是一个大忌。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不希望与其他人太过亲密。如果有人超越了他的距离底线,他就会不舒服,会担心那个人是否会窥知自己过多的消息,会有一种不安全感。这时,他便会自然地和那个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彼此拥有足够的自由空间,就像刺猬一样。

为了研究刺猬在寒冷冬天的生活习性,生物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把十几只刺猬放到户外的空地上。这些刺猬被冻得浑身发抖,为了取暖,它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而互相靠拢后,又因为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长刺,很快就又分开了。

可天气实在太冷了,它们又靠在一起取暖。然而,靠在一起时的刺痛使它们不得不再度分开。挨得太近,身上会被刺痛;离得大远,又冻得难受。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断地在受冻与受刺之间挣扎。最后,刺猬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适中的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于被彼此刺伤。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像一只刺猬,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尤其是同事之间的交往,也应该有一定的距离,即“身体距离”和“心理距离”。“身体距离”即“私人空间”,“心理距离”即“孤独感”。所谓“私人空间”,是指环绕在人体四周的一个抽象范围,用眼睛没有办法看清它的界限,但它确确实实存在,而且不容他人侵犯。在拥挤的车厢或电梯内,你总会在意他人与自己的距离。当别人过于接近你时,你就会通过调整自己的位置来逃避这种接近的不快感。但是,当挤满了人而无法改变时,你就只能以对其他人漠不关心的态度来忍受心中的不快,所以看上去神情木然。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她)的旁边。实验进行了整整80人次。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当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时,被试者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多数人很快就默默地离开到别处坐下,有人则干脆明确表示:“你想干什么?”这就说明,人们不管走到哪里,“私人空间”的意识都永远存在。

交往中需要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似乎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在充满利益纷争的同事关系中,保持距离尤其重要。虽然每个人都想倾诉自己心中的孤独与愤懑,但是在倾诉时得找对场合、对象。公司里不是吐苦水的地儿,小心你说过的话会让每一个人知道。到时候,你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走人。

一位刚进公司不久的新人,因为受了点上司的窝囊气,找到上司的秘书大诉其苦;没想到当初频频附和他的秘书,一转身就向他的顶头上司打小报告,造成他与上司之间关系更加恶化。原定三个月后的加薪取消了,眼看和自己一同进公司的新人都有了起色,升职加薪忙得很高兴,自己的气不打一处来。后来,他决定越级向大老板报告,但消息却被大老板秘书转述给他的顶头上司,他不但没有机会面见大老板,而且再也无法在公司工作下去,只好辞职。

因此,当你还不了解一个公司内部的各种潜在关系之前,不要贸然找人说心事;事实上,你根本就不该跟工作上相关的人吐苦水,包括和你一样受排挤的同事。

每个人在职场中的角色随时都在变动,今天是难兄难弟,明天可能就是竞争对手。当初推心置腹的一番话很可能成为被人利用的把柄。想吐苦水,最好找身边亲朋好友,以免因为利害冲突,导致说过的话被加油添醋传出去。同事之间的关系,还是需要保持在适当的距离之内,不可靠得太近。

机智聪慧的职场中人,总是能在融入团体的同时,在自己的周围拉起一条禁止别人进入的“警戒线”,同时也谨守尺度,决不会闯入别人的禁区,即便对方并无设立禁区之心,亦是如此。

诡道箴言:

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由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自己“割据”了一定的“领域”。找出那个适中的距离,让你们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于被彼此刺伤。

荣誉蛋糕多分人

人皆有好名之心,内心常有一种出人头地的渴望,期待着有一天能“一片走红”而成名人。于是,我们常常发现,那些在自己的领域做出一点成绩的人,总是认为自己是多么的与众不同,是多么的应该被别人景仰。他们的眼睛中只看见自己,就好比在一张白纸上涂一个黑点,他们只看到黑点,却看不见黑点之外那无限开阔的境地。他们不停地炫耀自己、推销自己,俨然一副舍我其谁的神态。殊不知,他们的这种行为令别人十分反感的,这样使他们离成功越来越远。

你要表述自己,先要倾听别人;你要成为公众的焦点,先要学会把光环让给别人。独享荣誉是一个典型的容易激起他人心中不满并心生恨意的最主要原因。试想当大家都为一个目标在努力奋斗,不料让你抢先得到了这个惹人眼红的功劳,相比之下其他人就明显比你矮了很多,你的存在也不时地给他人造成了威胁,尽管你并未做任何伤害他人的事,但又有谁还愿意跟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在一块儿呢?自然而然,独自享受荣誉,还心安理得地把高帽子往自己头上戴的人终究是会成为孤家寡人的,更何谈招人喜欢,受人欢迎呢?

一位销售主管这个月的业绩突出,他部门的业务员销售总额超出了同级部门的两倍还多。按照公司相关规定,主管可按业绩提成,得到一笔可观的奖金。老板很是为有这样一位得力助手而高兴,也暗自庆幸自己以前没有看错人,于是决定在公司开个例会,并把他推为大家的榜样,以此激励其他员工努力工作,还在最后特意安排了这位主管作当众演讲。

这位主管在他的演讲中把自己的业绩归功于自己调配人员的技巧、处理大订单的果断和如何辛苦加班等。虽然说的这些也确实属实,他的确也是这么做的,但他唯一犯的错误就是自始至终都没提及一句感谢同事、属下之类的话。

会后,下属和同事们开玩笑要他请客庆祝,他一脸不屑毫不客气地说:“我得奖金,你们用得着这么开心吗?下次我会拿更多,到时再说吧……”

可是等到下个月,这位主管不仅没能再拿到奖金,甚至还因为没能完成销售任务而被扣掉了工资。更让人奇怪的是,他的下属越来越懒散,就连老板似乎也对他冷淡了许多。

这样一个工作勤恳的人,却因独享荣耀而逐渐“沦陷”了。只有懂得与人分享成功的人,内心才会升起一种奇妙的平静感,这样的成功自然地昭示着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度,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受人欢迎。

后汉隐帝时,大将郭威曾任两军招慰安抚使。他领兵平定以李守贞为首的三镇(河中、永兴、凤翔)割据后,回到了京都大梁。

郭威入朝拜帝,皇上对他进行嘉奖,赐予金帛、衣服、玉带等一大堆奖品,郭威一一加以推辞,道:“为臣自领命以来,仅仅攻克一座城池,有什么功劳可言呢!况且我又领兵在外,而镇守京城,供应所需,使前方不缺粮,这都是朝中大臣的功劳啊。”后来,后汉隐帝又提出加封郭威为地方藩镇,郭威还是不受:“宰相位在臣上,未曾分封藩镇,还有节度使也有功劳。”后汉隐帝越发觉得郭威淡泊名利,十分难得,打算再赏赐他,郭威第三次推辞道:“运筹策划,出于朝廷;发兵供粮,来源藩镇;冲锋陷阵,出于将士,功独归臣,臣何以堪之!”

郭威反复推辞,将功名归于大家,实在是一个很高明的做法。他这么做,不仅免遭上下左右的嫉妒中伤,而且在朝廷中留下了好名声,真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以,当你在工作上有特别表现而受到肯定时,千万记得——别独享荣耀,否则这份荣耀会为你带来人际关系上的危机。

“居功”的确可以凝聚别人羡慕的目光,可以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成就感,但如果你只想把功劳一个人占尽,企图让光环仅围绕自己一个人转,那就不是自私而是极度愚蠢了。独自贪功就是抢别人的好、比别人好,这不仅不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好处,甚至还会引火烧身,激起公愤,最终害人害己。

成功不是仅靠单打独斗得来的,让别人分享你的荣誉,会让你取得更大的成功。

诡道箴言:

快乐与人分享,会变成好几份快乐;荣誉与人分享,会变成保全自己的“铠甲”。人生就是这么奇妙,只需一点感谢与分享,便会少了许多阻碍与妒忌。

派系斗争站中间

办公室是最容易滋生派系斗争的温床,无论对老板还是员工来说,办公室的派系之争都是一种挑战。许多职员认为,能否成为帮派中的一员,对其职业生涯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这种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的确,如果因为被一个帮派排除在外而无法得到最好的工作任务,这无疑是很挫伤积极性的。

与此同时,在可以称得上争斗无休的派系斗争中间,很多人总是会莫名其妙地被卷入派系斗争,又莫名其妙地成了斗争的牺牲品,这就是无辜的羔羊最冤枉的结局,一旦不小心滑进“派系”中去,就会像树那样,很自然地就分出了枝杈,最后你就像枝丫上的一片树叶被无情地扫掉。

弗亚在某跨国传媒公司下属的一个办事处工作,和其他4名员工一起,在频道主编的带领下,努力地工作,他们负责的频道眼看着日长夜大。谁也没想到,一场因为值班而引发的派系争斗悄悄降临……

同类推荐
  • 赢在0.01秒

    赢在0.01秒

    机会稍纵即逝,只有行动迅速果断的人才能及时抓住机会,只有把握机会的人才能获得成功。即使你的行动出现了挫折,即使你的行动最终没能为你带来快乐与成功,但请记住一句话:不怕错,就怕拖。行动了不一定能成功,但是不行动却注定不能成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只要你愿意开始做某件事,那么你就已经得到了成功的机会,行动,从现在开始。
  • 7日熟络:跟上司打交道:7日职场炼金术丛书

    7日熟络:跟上司打交道:7日职场炼金术丛书

    上司与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应该是双向的,想要有所作为的员工必须要“管理好”自己的上司,正如上司必须管理好自己一样。员工不一定非得被动的接受上司的命令,也不一定非得符合上司的期望。反过来,他们与上司应该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实现共同的目标!
  • 青少年口才书

    青少年口才书

    在各种能力中,口才是青少年学识、才干和智慧的重要标志,也是青少年想象力、创新力、应变力及人际能力的综合表现。一流的口才,可以使得你在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同时,赢得他人的理解和支持,获取融洽的人际关系。本书针对青少年的成长、学习特点,从表达、交谈、朗诵、演讲、辩论、即席发言、巧妙问答及全面优化八个方面全面生动地描述了如何培养口才能力。浅易的文字、幽默的故事、合理的结构,帮助青少年朋友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完善自己的口才。素质提升,实用范本,能力拓展!人生必读的礼仪宝典,走向成功的交往指南!人才未必有口才。有口才者必定是人才。一个人的成功,15%取决于他的专业知识,85%取决于他的口才和人际交往能力。
  • 成功之途

    成功之途

    古往今来,人类创造成功的事业,几乎无不经过挫折和失败。原始人发明第一把石斧,谁知道他们敲打了多少块石头才做成呢?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了几次大的反复,先是罗伯斯庇尔被送上断头台,再就是波旁王朝的复辟,然后是波拿巴政变,最后才取得胜利。观念是一种思想,是你无形之中的行事准则,有什么样的观念,往往就决定了你的行动方向。聪明的人都知道,要想成功,就必须树立自己正确的观念,用正确的观念指导一生。
  • 哈佛家训ⅱ:赢在起点的哲理

    哈佛家训ⅱ:赢在起点的哲理

    追求成功的过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人生奋斗的征途中,失败常常与人作伴。但强者总是不言失败,而是“屡败屡战”,最终取得成功。反之,如果有人一遇到困难便中途退却,一遭到挫折就灰心丧气,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那他就距离成功越来越远了。
热门推荐
  • 折腾的蚂蚁

    折腾的蚂蚁

    不经磨砺不知平凡的美,不经地狱不知人间的美,不经挫折不知坚强的美!
  • 快穿之收获男神的前世今生

    快穿之收获男神的前世今生

    你是老娘的男人,不管经过几生几世你的心里只能有我——顾初羡易言:……(老子都送上门了,你倒是动手啊)
  • 宗门系统之男主是本宗主的

    宗门系统之男主是本宗主的

    她:无可介绍,暗藏属性:色女。不知哪来的系统,要她救它的前主人,不过,她怎么可能同意?“为什么不说你的前主人是个帅哥?”看着被自己修复的脸,佟嫣然咬牙切齿问道。不然她也不会浪费那么久的时间,早早拐入自己被窝之中。某天…“夫人可还满意?”看着魂魄聚集成人后,魂魄开口问道。“哈哈,满意,我的,我的。”说完,将其魔爪伸了出去。
  • 光显暗褪

    光显暗褪

    他毫不起眼,以至于潜伏在凌家十年都安然无恙。毫不起眼到没有人知道他到底要做什么,为什么要来到这个早已经没落的家族……残缺且不连续的记忆依旧在指引他寻找着什么,他要寻找的东西与这个家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被隐瞒的,藏匿的,掩盖的,终会打破黑暗的桎梏,重新展现在人们眼中。
  • 大山:地球的坚实骨骼

    大山:地球的坚实骨骼

    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8844.43米,是地球上第一高峰,有地球“第三极”、“世界之巅”之誉。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与尼泊尔王国交界处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的定日县境内,南坡在尼泊尔王国境内。在喜马拉雅山脉之中,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50多座,8000米以上的有16座,著名的有南峰、希夏邦马峰、干城章嘉峰。“喜马拉雅”在藏语中就是“冰雪之乡”的意思。这里终年冰雪覆盖,一座座冰峰如倚天的宝剑,一条条冰川像蜿蜒的银蛇。其中最为高耸的当然就是高达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它是世界最高峰。因为接近天空的高度,山峰顶端空气稀薄,污染少,所以被很多文学家称为最洁净的土地。
  • 灾害对策全书

    灾害对策全书

    《灾害对策全书》是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与兵库 震灾纪念21世纪研究机构共同设立的翻译编辑委员会 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的灾害特点与行之有效的防灾对 策,从日语版的《灾害对策全书》全四卷中精选了39 篇文章翻译,集成一册。 《灾害对策全书》包含了应对灾害所需的法律、 政策、方针,各种应对手段和工作流程,防灾教育和 防灾文化等各个方面,为从事防灾减灾工作人员和研 究者提供参考,是一本结合了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性的 灾害对策指南。本书是以真实的自然灾害为案例,对 灾后经验教训的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和针对性,提高 灾害对策的能力,为构建安全与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借 鉴意义。
  • 不耻之辈

    不耻之辈

    上海医院卧底潜入,戏院正在咿咿呀呀地哼着古韵,几个日本人看了,不禁拍手叫好,大幕背后,几个年轻人正在为了这个新中国,付出着一切。
  • 潘德世界

    潘德世界

    本作是一部受《西部世界》启发,潘德的预言为蓝本,创作的一部科幻类网游小说。骑马与砍杀,热血与激情,竞技场与角斗士,骑士与佣兵,财富与地位,非凡与平凡等等,都将在书中一一呈现。
  • 放开你我不愿意

    放开你我不愿意

    从未想过放开你但愿你的岁月,我能参与其中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集外集拾遗补编:鲁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集外集拾遗补编:鲁迅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