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700000013

第13章 德育:历代皇室子女的品性教育(4)

推己及人,察人疾苦——康熙帝注重培养皇子的同情心

康熙帝在对皇子们的品格教育上,非常注重对皇子们同情心的培养,他在《庭训格言》中曾多次论述“同情心”:凡人持身处世,唯当以恕存心。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此皆自己实受用处。若夫忌人之成,乐人之败,何与人事?徒自坏心术耳。古语云:“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如是存心,天必佑之。

也就是说:凡人安身处事,应该推己及人见别人。有得意的事,就该心中欢喜;见人有失意的事,就该心中同情。这都是对自己有实际益处的。至于忌恨人家的成功,庆幸人家的失败,对你又有什么帮助呢?只不过坏了自己的心术罢了。古语说:看到别人有了收获就替人家高兴,好像自己的收获一样;看到别人有了损失就寄予同情,好像是自己的损失一样。如果能如此存心,上天一定会降福给你的。

康熙在处理秋审案件时便常以一颗“同情怜悯”的心对待。他时常说:“世界上极不如意的事,没有超过秋天决断死罪的了。杀人的人,理当偿命。但作为皇帝,对杀犯人这事,一定要以同情怜悯之心处理。所以我每次处理秋审的事,没有一个案件不是竭尽心力去详细审查的。”

康熙认为:拥有一颗同情怜悯之心,就不应取笑他人。有一次他看到皇子们围着一位肢身残疾的人打趣儿,上前告诉他们说:“大凡残疾的人,不可取笑。就像失足跌倒的人,也不可讥笑。残疾的人,见了应该有怜悯之情。有些无知之辈,见了残疾的人,常常取笑他们,这人不是自身招来这种残疾,就为他的子孙招致这种残疾。就如讥笑别人跌倒,还没转过身来或许自己也跌倒了。所以我们满清的前辈老人常说:‘不要轻易取笑别人,取笑别人必然自己招灾。’”

同情心不仅是皇室对皇子重点培养的品格,也是普通人提升人格魅力条件,我国古代有许多文人墨客因富有同情心,而备受世人的青睐,苏东坡就是其中一位。

苏东坡是我国宋代著名文学家,他不仅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而且心地善良,极富同情心。

苏东坡在钱塘做太守的时候,有一次有人告发了一位欠绫绢钱而不还的人。苏东坡为了更好地弄清案情,苏东坡马上派人把这人叫来。

苏东坡很和蔼地问道:“有人告发你,说欠钱不还,你认罪吗?”这人点头表示认罪。苏东坡又问他:“我看你并不像一个欠债不还的人,你为什么不还钱呢?是不是有什么隐情不好说,今天就在公堂上,你说来听听?”

听到太守说出这么体贴入微的话,这人说出了原委,原因是家境窘困之时,做的扇子又卖不出去,才无力还债的。苏东坡听后认真想了想,忽然有了一个主意,他对卖扇人说:“既然你的扇子卖不出去,那你就去把扇子拿来,我来帮你卖。”

过了不一会儿,那个人把扇子拿来了,苏东坡看了看扇子,制作得确实很精美,于是,他就提起书案上批文用的判笔,在扇面上作起画来,不出一顿饭的工夫,就把所有的扇子都画完了。

苏东坡把扇子交给卖扇人说:“把它们拿出去卖掉,赶紧偿还所欠的债务吧。”扇子因有苏东坡的书法而被抢购一空。

最后,卖扇子人仔细清点了一下卖扇的所得,不仅可以还清欠债,还能有一点盈余。许多人听到这件事之后,都感慨不已,说苏东坡是一个极富同情心的好人。

什么是同情?一位教育专家认为,所谓同情,就是能够充分理解别人的感情,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别人最无私的帮助,让别人满怀信心地生活下去。

同情弱者、尊老爱幼,这是很多国家和民族的优良美德。《孟子·梁惠王上》中就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人,只有具有同情心,他才可能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才能是一个既爱自己又爱别人的人。也才是一个被别人敬爱的人。要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就要做到:

第一,通过故事来向孩子们灌输同情心观念。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习惯来自大人的太多的爱,因此,他们已经形成了只是接受不去付出的生活方式,让他们去同情别人,往往很难做到。所以,家长应该学会借题发挥,即通过故事的形式向孩子灌输同情心的观念。比如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得到教育。这样的方法,能够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启发幼儿思考,帮助孩子了解自己在社会上应该怎样对待那些弱小的、值得同情的人。

第二,培养孩子善良的情感。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为孩子增加培养善良情感的内容,以便于压抑本能的攻击性。例如:我们可以带孩子到自然博物馆、水上世界、动物园去参观动物,或让孩子饲养小动物。如果有条件,可以在暑假的时候让孩子到农村去。这些方式,可以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从而有效减少孩子对小动物的残忍行为。

第三,身体力行,作出表率。在生活中,父母需要为孩子作出表率,身体力行,因为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在孩子年龄小的时候,更要注意潜移默化的力量。在生活中有一些孩子总是欺负残疾人,因此,家长必须采取有效手段,让孩子对残疾人产生同情心。

第四,教育孩子要乐于助人、同情弱者。在生活中,家长要多向孩子灌输“要乐于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不要嘲笑有缺点的小朋友”、“要关心照顾比自己小的小朋友”等思想,使孩子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助人为乐,帮助弱小。

只有一个具有丰富同情心的人才是一个心理健全的人,才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才是一个不局限在一己之内,能够胸怀天下的人。父母们要以康熙为榜样,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桐叶封弟——天子无戏言

周成王曾与其小弟一起站在树下,他拿了一片桐叶给他说:我封你。周公听见了,便拜见成王说:“大王封弟,甚善。”成王说:“我不过是与他开个玩笑而已。”周公便严肃地说:“人主无过举,不当有戏言,言之必行之。”君王言行举止不应有过失,不应有开玩笑的话,说过的话一定要做到。于是,成王封小弟为应侯。这件事使成王没齿不忘,直到老死都“不敢有戏言,言必行之”。

“桐叶封弟”告诉我们做人要言而有信。古之能成大事大业者,大多以信义布于天下。信与义相结合,就大得人心,故得人信任、支持和拥护。齐桓公、晋文公能称霸于天下,就是得益于此。齐桓公得到诸侯的归附,是因能遵守所签订的盟约,且能扶弱救弱;晋文公就以“尊王”相号召,并能以信服人。诸葛亮一生以信义为其做人行事的准则,他治军也如此,因而得军心,为之出力效死,故能以五万兵力抗击魏国三十万大军。

中国古代还有很多讲究诚信的故事。

西汉初年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为人正直、乐于助人,特别是非常讲信义。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无论有多么困难,他一定要想方设法办到。当时有个说法叫“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季布曾经是项羽的部将,他很会打仗,有几次把刘邦打得狼狈而逃。后来项羽被围自杀,刘邦夺取天下,当上了皇帝。刘邦每想起败在季布手下的事,就十分生气。愤怒之下,刘邦下令缉拿季布。幸好有个朋友秘密地将季布送到山东一户姓朱的人家。朱家很欣赏季布的侠义行为,就把季布保护起来。不仅如此,还专程找人来解救季布。在很多人的努力下,使刘邦不仅赦免了季布,还封他做了大官。

“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不仅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诚信被作为人处世的必须。在世界各地,诚信都被作为一种重要的美德来提倡。在日本,诚信教育几乎贯穿人的一生。在家庭中,父母经常教育孩子“不许撒谎”;到学校里耳濡目染的是“诚实”二字;在公司里“诚信”是普遍的经营理念。

日本很多学校的校训都有“诚实”二字,如东京文京女子中学的校训是“诚实、勤勉、仁爱”;泰星中学的校训是“诚实、品位和刚毅”。泰星中学的校长说,诚实就是对所有人都要以诚相待,其品位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诚实。因为诚实,所以要一诺千金,以坚强的意志实现诺言。横滨翠陵中学的教育方针是“自立、诚实、实行”,以培养自主性强、诚实、能身体力行的人为己任。像这样的校训在日本不胜枚举。

日本的学校,诚信教育也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贯穿于学生学校生活的始终。日本学校有一种伦理课,诚实、善良、向上、奉献、谦让、名誉、正义是其主要内容。日本中小学生每人都有一本道德手册,名为“心的笔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记载着各种道德规范,诚实是重要内容之一。

2001年7月,日本正式实施了学校改革教育法,规定学生必须参加服务社会的志愿活动。

正因为诚信教育在日本已深入人心,所以,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一旦弄虚作假被曝光便为社会所不齿,个人身败名裂,单位则信誉扫地。因此,诚信成为社会的主流。

信用是为人的根本,不讲信用,难以在社会上立足。今天,我们做家长的应让涉世不深的孩子崇尚“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君子作风。而要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父母们就要做到:

1.要孩子言而有信,父母必须身体力行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一定要说到说话算数,不管有多大的困难,答应孩子的事绝对不能找任何借口推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将来。要孩子言而有信,自己必须身体力行。

2.对孩子要正确引导

教育孩子对别人要讲信用、负责任,答应别人的事要兑现;如果经过再三努力仍没有做到,应诚恳地说明原因,表示歉意。教育孩子在答应别人之前,要慎重考虑自己有没有能力和把握做到,不能做到的,就不要轻易答应;比较有把握做到的,也应留有余地,不要大包大揽。

当孩子诚实守信用时,父母要及时鼓励。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养成言而有信的好品德。

中国皇室教育启示6:品性是做人的根本

中国皇室十分重视子女的品性教育。小胜在智,大赢靠德。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定会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敬,自然就会有更多的机会。

1.正人先正心

明朝的理学大师王阳明提出:防山中贼易,防心中贼难。所以,正人要先正心,作为父母,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就要先端正他们的内心。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道德信条,也是公认的伦理的黄金法则。所以,父母应该教育子女要学会宽容,做一个心胸宽阔的人,不计较蝇头小利和眼前的利益,以大局为重,养成宽以待人的好习惯。

3.保持谦恭的品格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谦恭是一个有所成就的人必备的品格,孟德斯鸠说过: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德。莎士比亚也说: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所以,只有一个谦虚的人才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而一个骄傲的人是一个值得悲哀的人。父母们都要培养孩子戒骄戒躁的良好品性。

4.平等对待每一个人

纵观中国历史,凡是王朝的建立,都是以开国皇帝平等友爱的作风开始,从周文王的礼贤下士,到唐太宗的体恤臣属,无不说明了平等待人是成就大事者必备的品格,而历代王朝的覆灭也无不是因为统治者高高在上,骄奢淫逸而终结。所以,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就一番大事的父母,首先要培养孩子平等待人的品格。

5.胸怀一颗仁爱之心

作为君主要时刻记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而作为普通人,同样也要学会仁爱,“仁者无敌”,只有爱人者才被人爱,也只有被人爱者才能够成就事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望子成龙”的父母的一定要孩子学会爱人,爱普通的人。

6.保持一颗同情心

同情心是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是心与心之间相通的桥梁,只有具有丰富的同情心,才能够体恤他人,才能够为其他美德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性,父母们就要从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开始。

7.信守诺言,言出必行

从大处讲,诚信是维系百姓与政府的纽带,从小处讲,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必须。企业没有诚信,就会在竞争中被淘汰,政府没有诚信,就会在人民的质疑中垮台。个人没有诚信,就会在社会的谴责中被孤立。所以,父母应该教育子女要信守诺言,言出必行。

同类推荐
  • 大宋我为王

    大宋我为王

    大宋为王,上有两个皇帝哥哥,原想当个风流王爷,自在逍遥。可每当被兄长默默注视的时候,赵光美总觉得后脖颈凉飕飕的。……什么,又要避讳改名?老子不干!
  • 重生汉末之大汉雄风

    重生汉末之大汉雄风

    我是刘和,看我内定乱世三国,外除驱除鞑虏扬汉家天威,欧亚争雄!
  •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重新发现造极之世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重新发现造极之世

    谈及宋朝,现代人的态度很明显地分为两大类。一类人认为,宋朝积贫积弱;另一类人则大爱宋朝,最想穿越回去的朝代就是宋朝。而汉学家们普遍认为,尽管从军事威力和势力范围来衡量,宋朝是个虚弱的朝代,但就经济和社会繁荣程度而言,宋朝确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人文精神、最有教养、最有思想的朝代之一。在宋朝,取代宵禁,中国历史上开始出现通宵达旦的夜市,都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并大放异彩。同时,士大夫阶层出现,“寒俊”崛起,成为文明传播扩散的重要一环。那些在乡不在仕的人也成为文化的骑手,使风雅成为宋代的一时之风。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当我们向自身文化寻找,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的高峰,还是艺术与生活通融的生活美学源头,都当推宋朝。特别是宋代士人的修养和美学趣味,通过儒家思想的一脉相承,一直为后世所追慕。《我们为什么爱宋朝》一书,致力于用最好的文笔,最严谨的态度,讲述宋朝的人文风物,还原宋朝的真实面目于大众。真的宋朝,超乎你的想象。
  • 重生之大唐无敌县令

    重生之大唐无敌县令

    大唐年间,太平盛世。国力强盛。然而看似强大的背后,却有着无数蛀虫藏于其中。内有奸臣当道,外有强敌环伺。迷雾案件接踵而来,是该束手就擒?还是发起进攻?交流QQ群801134485
  • 点将三国

    点将三国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雄并起,意外成了刘虞的儿子刘和,自此踏上征战之路,英雄归附,血战诸侯,天下归一……
热门推荐
  • 今生无缘来世再聚

    今生无缘来世再聚

    刘宇在家人的逼迫,之下没有考上自己想上的大学,家人只能让刘宇考上工程师大学,再上大学的期间认识方小萱,方小萱真的很喜欢刘宇,多次都让杨紫琪再中做梗两个人无法走一起……。
  • 卿绫

    卿绫

    大祭司:“天神将庇佑我们,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她被他称为神女,为了这个国家,所以他们就要烧死她?“如有下世,我定让你生不如死!”咦~六皇子。喜欢我?可我不能和你在一起,既不想,也不敢。
  • 浮沉若世之锦年

    浮沉若世之锦年

    世间或许不公,你有没有去争取看清以前方为浮沉尝遍天下酸甜苦辣方为若世……
  • 龙飞录

    龙飞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名公书判清明集

    名公书判清明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红楼之林家皇后

    红楼之林家皇后

    婉玉穿越成了一棵草,绛珠仙草,只是才修成人形没两天,她就在警幻的威逼下跳下转生池,投胎成了林家的嫡长女。只是红楼的世界危机四伏,前有在夺嫡中站错队的林如海,后有对她的修为虎视眈眈的警幻,还有时不时出来扯扯后腿的贾府中人,如何躲过一拨又一拨的明枪暗箭,立即成了婉玉的首要任务。
  • 倾世为欢颜

    倾世为欢颜

    前世被害身形俱灭,到了异世的重生就如凤凰涅槃。同名同姓,性格差异,无颜成如西施美人,借尸还魂倒成就了另一个不同色彩的人生,只是这路上虽多忐忑,却还有另一半相随。爱情是什么?重生涅槃后她无心无情,只是人都有七情六欲,她也未尝不是呢?历经沧桑与磨难,但往往只有选择才是最残忍,最狠绝。选择,他与她会选择怎样的答案与未来?
  • 快穿之前方逮捕偷心贼

    快穿之前方逮捕偷心贼

    尤曲桑被丢进各个虐恋情深文里拯救女主们。一不小心招上一只磨人精。磨人精又黏人又自恋,满心满眼都是尤曲桑,总是一不小心就泡在醋坛子里吐泡泡。某天磨人精总算爆发了,咬着帕子双眸含泪的瞪着尤曲桑道:"那些个女主哪有我善解人意温柔可人,桑桑快来看看我~"————————————这是个男主追着女主每个界面跑的故事男主在女主面前是小妖精,在女配面前是男版绿茶精【陪你走遍书中万千,即便世间繁华如锦,也不敌你粲然一笑】
  • 三坟

    三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历史迷雾中的廖仲恺案

    历史迷雾中的廖仲恺案

    1925年8月20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被刺杀于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外。此为中华民国史上一宗扑朔迷离、在一定程度影响并改变了历史走向的突发事件。此案过去80多年矣,而许多谜团或疑点,至今未能破解。这除了恐怖事件本身的诡秘性使人难以全面窥测外,案发后不断添加的一些人为因素,更降低了案情的能见度,以致今天对“廖案”的梳理,仍有许多不甚了了的东西。打开今天的互联网,只见有人这样写道:根据调查与审讯,“证明”刺杀廖仲恺的主使者是朱卓文、胡毅生、魏邦平、梁鸿楷、林直勉等人,胡汉民、许崇智涉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