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8900000015

第15章 按喇叭无法驾驶汽车,怒吼也无法“驾驶”孩子(4)

近年来,中国的离婚率逐年攀高,还有更多的家庭处于离婚的边缘。很多父母坚守婚姻的理由仅仅是: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一位朋友说,她为此感到困惑,为父母者割舍自己的幸福,忍受痛苦,巨大的个人牺牲真的会带给孩子幸福吗?为了孩子,离婚还是不离?

这对父母来说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对孩子来说更是一个无解的冲击。父母离婚,必然会给孩子的生命个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冲击。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应激反应”。

愤怒是发生在父母离异的孩子身上常有的事。他们怪罪父母,甚至是怨恨整个世界——为什么这样的灾难会在世上发生?如果这样的愤怒被导向了父母其中一方,孩子很容易罪过归咎于这一方,而把另一方看成是受害者,这很容易导致内心分裂。这时,就需要“受害者”的一方来给孩子进行开导。

在这方面,美国现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的母亲安·邓纳姆是一个成功的典型。

安·邓纳姆是一个美国白人,原本来自堪萨斯州。而老奥巴马是一名在夏威夷念书的肯尼亚留学生。两个人结婚时,安刚好18岁。这段婚姻很短暂,老奥巴马离家前往哈佛大学念经济学博士学位,就把年轻妻子和年幼的奥巴马抛下了,因为他没有钱带上妻儿同去。

1964年,安提出离婚,老奥巴马没有异议。安一边带儿子一边求学,生活非常拮据,老奥巴马也没支付过赡养费。

在一般人看起来,她有很多理由对老奥巴马愤怒。

然而,安从来没有抱怨过前夫,也没有在儿子面前说过老奥巴马的坏话。实际上,每当和儿子谈起他的爸爸,安从不跟孩子抱怨他父亲的缺点或不负责任,说的都是优点。她对奥巴马说,爸爸聪明,幽默,擅长乐器,有一副好嗓子。

内疚是这类儿童的另一个问题。他们会认为,如果他们是个乖孩子,听爸爸妈妈的话,这样他们就不会离婚了。要让孩子知道这并不是他的错。

在一段婚姻走到尽头时,失落和悲伤是很自然的。让孩子分担你的感情,而不是用错误的观念误导他,这才是为人父母对孩子负责任的做法。

那么,父母应不应该为了孩子留在不可调和的婚姻呢?

今天很多人离婚,并不是喜新厌旧,而是因为对另一方的某些方面无法容忍,或者是因为另一方对家庭的不负责等行为造成的。但是,社会舆论提倡为了孩子不要离婚,可是不离婚对孩子真的比离婚好吗?恐怕要做具体的分析。

不离婚,可以在表面上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但是,婚姻的双方已经没有了爱,每天给孩子提供的是一个不良的爱情范例。孩子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不明世事,一个凑合的家庭,和一对充满怨恨的父母,对孩子心理的影响并不亚于离婚。

如果父母中的一方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孩子的精神和情感生活,无法成为孩子的好榜样,那么这一方的离开,对孩子不是坏事。

其次,家并不一定非要由亲生父母及孩子组成,只要对孩子有爱,在什么环境都可以付出。

许多人认为,只有亲生的父母才能给孩子完整的家庭,给孩子爱,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家不是一定要由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才算完整。在很多再婚家庭里,亲子之间照样爱意浓浓。孩子不仅没有失去爱,反而可能多一个人来爱他和帮助他。

失败的婚姻,会让人有挫败感,但是也可以让人学到很多东西。理智的离婚,可让孩子知道你可以为他付出爱,但是不能牺牲自己,一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任。它可以教会孩子尊重他人,包括尊重父母的选择。孩子可以从中明白,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要多替别人着想,父母不一定必须围着孩子转。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让给子女,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就是父母所能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那些自认是为了孩子而委屈一生的父母,正是把这件最可怕的礼物端给孩子。

事实上,并不是离婚本身伤害了孩子,而是大多数夫妻在离婚时的表现伤害了孩子。如果能够理智友好地离婚,它对孩子的伤害一定能减少到最小甚至没有。

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让孩子接受父母离婚的事实?

首先,无论孩子年龄有多小,他们都有权知道父母正在办理离婚。你应该告诉孩子,父母当中会有一人离开这个家,而且再也不会搬回来住了。没有必要用“爸爸去出差了”或者“妈妈回外婆家了”这样的理由来搪塞。遮遮掩掩、闪烁其词只会带来伤害,而且最终还是需要得到更正。

其次,最好是在爸爸妈妈都在场的情况下,告诉孩子离婚的消息。孩子大多不能真正了解离婚:为什么我最亲密的两个人会不爱彼此了呢?父母要勇于承担责任,正面回答与自己相关的问题。

第三,任何年龄的孩子的第一反应都会是问“为什么”,如果你回答分开生活对所有人都好。那么孩子接下来的问题是:“爸爸(妈妈)离开了,是不是就不爱我了?”不管是不是说出口,这个问题是一定存在于孩子脑海中的。为了消除他的这种恐惧,必须告诉孩子:“爸爸妈妈都会爱着你,永远都会。”

不要急于告诉孩子家庭财务状况的变化,也不要急于告诉他父母中有一人或者双方都会马上再婚。如果可能的话,把对他的安排尽可能详细地告诉他,包括离开的一方多久来探望他一次。虽然孩子会痛苦,也要鼓励他多问所关心的问题。

40

自己人效应:怎样才能“多年父子成兄弟”?

活用“自己人”效应,也就是让孩子把你与他归于同一类型的人。

让我们比较下面两种说法:

第一种——“赶快去做作业!”

“你难道不知道老师为什么批评你吗?”

“算你说对了,你也就这么一点儿小聪明!”

第二种——“做作业真是很辛苦啊!”

“被老师批评,一定觉得很难过喔?”

“原来是这样,我们想到一起了!”

对孩子来说,在这两种说法面前分别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对于任何孩子来说,只要听到父母说出第二种说法,一定会感受到“原来妈妈也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原来爸爸也可以理解我的心情”“爸爸(妈妈)还是最爱护我的”。进而,他们会感受到被关爱的感觉,敞开心房与父母交流。

其实,与孩子产生共鸣很简单,只需要一句“原来如此”

就可以了。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抱怨说自己的苦口婆心不被孩子理解。其中的原因,只在于这种苦口婆心,没有把孩子与自己视为一体。只有拉近与孩子的心理距离,孩子才会消除心理压力,不会对父母存有戒心。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就需要利用心理学上的“自己人效应”。

这个理论,由社会心理学家G.L.克劳尔和D.A.伯恩于1974年提出:相似的人由于肯定了对方的信念、价值观、人格质量,因此,起着正强化的作用。反之,则起着负强化的作用。这种正负强化作用通过条件反射与具有这些特点的人联系起来,结果就造成了人们喜欢相似的人,不喜欢不相似的人。

他们进行了一个实验,证实了这一点。

那时候的年轻人的穿着主要有两种类型:要么像嬉皮士,要么不像嬉皮士。实验者分别穿着两种类型的衣服,到校园里向大学生们要一毛钱打电话。

当实验者的穿着与被问到的学生是同一种风格时,在多于2/3的情况下都得到了这一毛钱。但是,当实验者的穿着风格与被问到的学生不一样时,只在不到一半的情况下得到了这一毛钱。

另一个实验则表明,人们对“自己人”的正面反应,几乎是不假思索的。他们发现,参加反战游行的人,更可能在一个穿着类似的人的请愿书上签名。不仅如此,他们签名的时候甚至都懒得读一下请愿书。

活用“自己人”效应,也就是让孩子把你与他归于同一类型的人。如果父母和孩子关系良好,孩子就更容易接受父母的观点、立场,甚至对一些批评也不容易抗拒。

在商场儿童玩具专卖柜前,一个孩子坐在地上,尖叫:

“我要电话机,我要那个电话机。”

他这么撒泼地一嚷,周围人的目光都聚了过来。只见他的妈妈平静地说:“贝基,你最好给我起来,我数一……

二……三。”

孩子看了看妈妈,继续嚷着。这时,妈妈一屁股坐到他旁边。像他那样踢着脚:“我要一部车,我要房子,还有珠宝。

我还要……”

孩子立刻站起来,他眼泪汪汪求妈妈起来。周围愣住的人,开始噼里啪啦地鼓掌并小声地夸赞:“这真是个聪明的妈妈。”

由于代沟的关系,有时让孩子把你当成“自己人”会有些困难。因为代沟会导致语言障碍的出现,这种障碍会阻碍到父母跟孩子的有效交流。在具体的作法上,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尝试。

第一,主动理解孩子的见解,哪怕它有些荒谬。

孩子有自己对人对事的见解,有他们喜欢的生活方式,有他们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孩子喜欢某位歌星或演员,兴致勃勃地向你讲述偶像的新闻,你就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和主观见解去说“真不明白你为什么这样迷他,我觉得他没什么优点”,你这样说只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既然不明白我,那么再说下去也没有意义”,从此便不再与父母说他的偶像,转而去寻找与他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第二,像孩子那样思考问题。

对大多数父母来说,这件事其实相当容易,因为每个人都曾经是孩子。当父母试着用适合孩子年龄的语言来解释一些事情的时候,他也就把自己放到儿子或者女儿的位置上,并找到了最好的交流语言。最好的练习方法,就是听听你的孩子他们平时怎么说,然后使用他们的词汇。如果你练习得够多,使用适合孩子年龄的话,最终会变成你和他的交流习惯。

第三,父母可以尝试读孩子们读的书,看孩子们爱看的电影,也就是跟孩子的业余爱好和兴趣同步。

这其实也是通过介入孩子的成长环境,来拉近与他们的距离。你可以自问:孩子喜欢读哪种类型的书?他喜欢看哪种类型的电影?记住,为了孩子,看这些似乎很幼稚但是却有助于交流的东西并没有什么羞耻。

第四,与孩子视线平齐进行交流。

传统观念里,很多父母都觉得自己是长辈,应该高高在上,正是这种想法造成了和孩子之间的“代沟”。因此,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要抛弃那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蹲下或坐下,水平地面对孩子的视线,缩短和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

同时,避免用命令、训导式的语气和孩子讲话。

同类推荐
  • 家庭氛围影响孩子的一生

    家庭氛围影响孩子的一生

    为了探知孩子对自己的家庭和父母究竟有哪些最迫切的需求,一位学者走访了二十多个国家,对一万多名肤色不同-、经济条件各异的学龄儿童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调查。调查结果出炉后,所有人都深感意外:孩子对家庭和父母的要求放在首位的不是物质条件——他们对吃的、穿的、用的和玩的东西似乎都不太在意,他们更关注的是家庭精神生活,家庭氛围和父母对他们所采墩的态度。孩子心目中的理想家庭有着友爱、轻松、宽容、民主和活泼的气氛,他们最讨厌的是气氛冷淡、紧张、沉闷、专横、毫无生气的家庭氛围。
  • 隔辈亲:爷爷陪伴你成长

    隔辈亲:爷爷陪伴你成长

    祖孙情,心连心!一串动人的家庭故事,一幅温馨的亲情画卷,一部新时代的弟子规。平实语言蕴涵深刻教子之道;殷殷亲情感人至深;特有的风趣幽默让人忍俊不禁。社会文明、进步、和谐的精神动力,真实、朴素、典范,人生哲理尽在书中!
  • 和儿子一起成长1(珍藏版)

    和儿子一起成长1(珍藏版)

    本书讲述爱是母亲最原始的本能,科学的爱才是帮孩子成长为参天大树必须的养份!她是中国十大杰出母亲,她是资深教育专家。她用“素质教育”、“快乐教育”的亲身实践,培养出了一位开朗、善良、兴趣广泛的剑桥博士,让许许多多感叹“快乐童年”与“成功学业”不可兼得的家长羡慕不已。
  • 初为人母百问百答

    初为人母百问百答

    《初为人母百问百答》内容包括产后的生理变化及特点、产后的康复及健美、宝宝的成长与护理、宝宝的喂养、新生宝宝的特点与护理5部分。
  • 听听孩子的心里话

    听听孩子的心里话

    教育孩子不是驾驭孩子,教育的大智慧是源于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要想培养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请先多听听孩子的心声,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听听孩子的心里话》:你家的孩子成天跟你讨价还价、磨磨叽叽吗?先别着急,也别上火,看看书中这个叫杜小豆的孩子,正在和妈妈的“斗智斗勇”中快乐地成长着。这不仅仅是一个个发生在孩子身上的片段,更是一部快乐教育成果的检验报告。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他们注定要经历的故事,而故事的色彩与味道,父母是有导演权的。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开明妈妈把“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念”融入到教育的方方面面,这样,世界上就多了一个快乐的小豆,一个身心健康的小豆。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得到的才是最好的0a

    得到的才是最好的0a

    一个碌碌无为的公司小职员,被医院诊断出癌症晚期,并且只有7天的生命可活,他拿着诊断书,站在大海旁,欲要结束他的生命……
  • 穿越在神魔纪元

    穿越在神魔纪元

    一次偶然穿越到未来,这个叫神魔纪元的新时代。全宇宙都开通了类似互联网的虚拟网络,而这个网络叫“诸天万界天道网”。在这个人人如龙的时代,你可能会成神,成仙,成佛,成魔,成为诸天万界无上不朽不灭的存在,当然更多的如尘埃里平平无奇的一粒随风消散!
  • 契诃夫作品集:短篇小说·幽默小品

    契诃夫作品集:短篇小说·幽默小品

    本书是一本契诃夫早期短篇小说和幽默小品选集,译自1974-1983年莫斯科出版的《契诃夫作品和书信全集》第二卷《短篇小说幽默小品(1883-1884年)》。本书共有长短不一(从几十个字到上千字)的作品131篇。在契诃夫的早期创作中,幽默小品(包括诙谐、讽刺、嘲笑、批评揭露等“杂文”以及所谓“滑稽故事”等)占有很大的分量。不少作品,短小精悍,言简意赅。随着作者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包括语言文字上)日趋成熟,作品的语言(特别是各色“杂文”的语言)有很大的进步:有的作品虽隐晦曲折,但言必有中;有的作品语言机智幽默,但直言不讳,以至酣畅淋漓。
  • 猎人与花

    猎人与花

    从军的猎人汉克斯思考战争给他带来了什么。他首先思考了战争到底是什么,然后思考了战争与他的关系,最后跪在雪地上,捧着他手中那朵花向上天乞求。这时,血从天滴落。
  • 舰载武器

    舰载武器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以水面舰艇为发射平台的导弹、火炮、近程防御系统、鱼雷、软杀伤武器和信息化武器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发背景、研制生产概况、武器特性、现状以及典型战例等。《舰载武器》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印制精美,是集科普性、可读性、资料性和技术性为一体的轻松军事读物,可以帮助读者(特别是广大军事爱好者和青少年)拓展军事科技视野,了解舰载武器发展动向,丰富海战武器知识,从而推动全民国防科技知识的普及,以促进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
  • 诺言已老,遇见恰好

    诺言已老,遇见恰好

    一边说着比战争还难搞的是爱情,气得你咬牙切齿;一边又执着地把初恋写成了永远,又让你满心欢喜。这就是军人的爱情,波澜不惊,细水流长。
  • 我们终是南柯一梦

    我们终是南柯一梦

    “慕南柯,我们离婚吧,我不爱你,以前不爱,现在也不可能会爱,我心里有人,但是那个人不是你。”许一梦不知道当她说完这句话时,慕南柯的心有多痛。“许一梦,在我的记忆里,我们总共见了三回,第一回你让我爱上了你,第二回你让我发誓永远保护你,第三回你让我永远也得不到你。”“你知道吗,我曾经拼了命的想要了解你,可是你从来没有让我真正的了解你就,就算我们睡在同一张床上,我也能感觉我们中间隔着大海,遥不可及。”“你终是我可遇不可求的人,终是我拼了命想保护的人,终是我这辈子都忘不掉的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鲁sir,先生:一个会哭的笑话

    鲁sir,先生:一个会哭的笑话

    鲁Sir是一个平凡的只剩下各种麻烦的人,他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敬,但是从工作、情感到生活上他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就连他最爱的伴侣狗狗大咪也走丢了。在寻找大咪的路上,他被企图自杀的李淼意外砸伤,又在无意中炸毁了邻居三胖的房子,生活彻底失去了方向。试图走出困境的鲁Sir又被卷入绑架谋杀案,鲁Sir的生活彻底跑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