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以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法国为一方,以英国、奥地利、俄国、普鲁士等国组成的7次反法联盟各国为另一方,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战争的目的是,法国方面初为抵御外来侵略,后则兼有扩张领土与争夺霸权的成分。反法联盟方面,是要使用武力扼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扶植波旁王朝在法国复辟,并维护欧洲封建势力的反动统治,后期也有反抗民族压迫的因素。拿破仑一世作为新兴的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代表,为巩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和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率领法军与反法联军进行了反复激烈的武装斗争,并从一连串的胜利走向了最后的失败。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是世界近代史上一个充满战争和悲剧的历史时期,其中主要的战争发生在法国废除国王、建立共和国以后,绝大多数会战都是在欧洲大陆进行的。1792年8月,普奥联军作为外来干涉者首先侵入法国,法国人民奋起反抗,9月20日发生瓦尔米之战,法军取得胜利。22日.法兰西共和国宣告成立。
第一次反法联盟
1793年1月,英、普、奥、荷兰、撒丁、西班牙和那不勒斯等国,结成第一次反法联盟,企图以武力镇压法国革命,推翻共和国,恢复波旁王朝封建统治。联军分多路围攻法国。同年56月,法国建立雅各宾专政,革命政府领导人民抗击外来侵略。9月,法军在西线战胜英荷联军,10月,打败奥军,12月,在南线把英军逐出土伦。
1794年6月,在比利时的弗勒吕斯,法军大败反法联军,迫使普、西、荷兰退出了反法联盟。1796—1797年,拿破仑率军进攻意大利,在蒙特诺特、洛迫、卡斯特莱奥内、巴萨诺-德尔格拉帕、阿科莱、里沃利等会战中,接连获胜,迫使奥地利于1797年10月签订《坎波福米奥和约》,从而促使第1次反法联盟彻底瓦解。
第二次反法联盟
1798年5月,拿破仑·波拿巴率法军运证埃及。同年12月,英国联合俄、奥、葡萄牙、那不勒斯和土耳其等国,结成第2次反法联盟,企图推翻法国政府,夺回被法国占去的领地。联军在北意大利、荷兰与多瑙河上游等地区连续挫败法军。
1799年10月,拿破仑从埃及回国,于11月9日发动政变,成立以他为第一执政的执政府。1800年5月,拿破仑率军攻入意大利,6月造4日进行马伦戈会战,大败奥军。12月,法军又在霍恩林登击败奥军。1801年1月,法奥签订《吕内维尔和约》,第2次反法联盟随之解体。
第三次反法联盟
1805年4—8月,英、俄、奥、瑞典和西西里王国等结成第3次反法联盟,预期用50万联军打败法军。拿破仑一世率法军迎击奥俄联军。10月20日,法军在乌尔姆会战中取胜,于11月13日进入维也纳。12月2日,在奥斯特利茨进行交战,法军大败俄奥联军。
随后,法奥签订《普雷斯堡和约》,俄军撤离奥地利,第3次反法联盟失败。但是,同年10月21日,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在西班牙沿海特拉法尔加角同英国舰队进行的海战中,被英国舰队彻底摧毁,法国队此丧失了海上竞争能力。
第四次反法联盟
1806年9月,英、俄、普、萨克森和瑞典等国结成第四次反法联盟,企图将法军从其侵占的地区逐出。10月14日,法军与普萨联军同时在耶拿和奥尔施泰特交战,联军惨败。11月,俄国对法宣战。1807年2月,法俄两军进行埃劳会战,基本上打成平局。6月14日,进行弗里德兰会战。俄军大败。7月7日和9日,法国分别同俄国和普鲁士签订《蒂尔西特和约》,第四次反法联盟随即崩溃。
1807年11月,法军入侵葡萄牙;翌年34月,法军抢占西班牙的战略要地,并占领马德里。5月2口,马德里人民举行起义,反抗法国侵略。从此,开始了延续6年多的伊比利亚半岛战争。几十万法军被困在半岛人民和英国远征军的游击战火之中,直到法兰西帝国覆灭为止。
第五次反法联盟
1809年1月,英国和奥地利结成第五次反法联盟。奥地利企图趁法军深陷半岛战争之机打败法军,收复被法国夺去的领土。拿破仑一世开始两线作战,4月中、下旬,法军五战五胜,击退进到巴伐利亚境内的奥军;5月13日再入维也纳。
在21—22日的阿斯珀恩-埃斯灵会战中,拿破仑一世遭到自统兵作战以来的第一次大败。7月5、6两日,进行瓦格拉姆会战,奥军被法军击败。同年10月14日,法奥签订《申布伦和约》,第五次反法联盟自行解体。
拿破仑的侵俄战争
1812年6月,拿破仑一世率大军60余万人入侵俄国。战争初期,俄军被迫后撤。8月17日斯摩棱斯克会战后,俄军继续后退。9月7日进行博罗季诺会战,俄军在遭受重大伤亡后撤离战场,法军也付出很大代价,未取得决定性胜利。14日,法军进入莫斯科。
俄军于10月18日开始反攻;翌日,法军撤出莫斯科,尔后节节败退,到12月,几乎全军覆灭。拿破仑一世的侵俄战争,以丧失50多万人的惨败告终。
第六次反法联盟
1813年2月,俄普结盟。3月,普鲁士对法宣战。随后,俄、英、普、西、葡和瑞典等国,结成第六次反法联盟(奥地利于8月加入)。联盟宣布,如拿破仑一世不按盟国条件签订全面和约,将诉诸战争。5月,进行了吕岑会战和包岑会战,法军获胜。6月至8月,双方被迫休战,联军在停战期间进行了人员和装备的补充。8月17日恢复战斗,由于奥地利转向联盟方面而增强了联军的力量。10月16—19日进行莱比锡会战,法军惨败,拿破仑一世率残部逃出战场。
接着,俄、奥、普、英、瑞典等国军队乘胜进军,分路进逼法国边境。1814年1月,联军20余万人深入法国内地,拿破仑一世仓促赶赴前线,率军约5万在境内阻击联军。3月拿破仑一世多处转战,接连获得小胜,但是挡不住联军的多路逼近。3月30日,巴黎守军投降。4月1日法国成立临时政府。6日,拿破仑一世被迫退让,并被放逐到厄尔巴岛。5月3日,路易十八回到巴黎,波旁王朝在联军刺刀的保护下复辟。
第七次反法联盟
1815年3月1日,拿破仑一世从厄尔巴岛秘密逃回法国,于20日进入巴黎,重新掌握政权。出席维也纳会议的俄、英、普、奥、瑞典等国代表,当即结成第7次反法联盟,决定出兵70万,分5路进入法国。
6月,拿破仑一世率法军主动出击,16日进行利尼会战,普军失利后退;18日进行滑铁卢会战,英军在普军配合下彻底击败法军。拿破仑一世逃回巴黎,22日再次退位,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岛。至此拿破仑战争结束。
美国内战
1861—1865年,工业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美国北部诸州,同发动叛乱的南部各蓄奴州之间进行一场战争,亦称为南北战争。南部为维护和扩大种植园奴隶制度而挑起战争;北部为维护国家统一和废除奴隶制而进行战斗。
战前10年,美国北部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以残酷剥削黑奴劳动为基础的南部种植园经济制度极其腐朽,成为美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阻碍。1860年反对奴隶制的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使奴隶主占优势的民主党丧失了联邦政权。于是,南部各蓄奴州相继退出联邦,于1861年2月成立“南部联盟”,推选戴维斯为“总统”,以蒙哥马利为“首都”(后迁至里士满),造成分裂的事实,同时征集10万志愿兵,积极备战。4月12日,南军炮击萨姆特要塞,挑起战争。4月15日,林肯下令征集服役期为3个月的民兵7.5万名,镇压南部叛乱。
随后他又宣布对南部沿海实行封锁。北部23个州,其面积占全国面积的3/4,人口约2200万。南部11个州人口只有900万,其中奴隶就有350万以上。全国生产总值的75%、工业产量的90%、铁路线的70%集中在北部。但是,北部战争准备不足。在战争爆发时,只有陆军1.6万人,作战舰艇40余艘、南部虽有许多致命弱点,但拥有一批军事骨干,战略上享有内线作战的便利,并可望得到英法当局的援助,在战争前期占有优势。内战战场东起大西洋沿岸,西至密西西比河流域。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的华盛顿-里士满地区和以西的田纳西-密西西比河地区是主要战场。
1861年,林肯政府企图以积极进攻迅速镇压叛乱,恢复联邦统一。但实际执行的战略计划却是分散兵力,从陆地和海上对南部实行逐渐紧缩围困的消极计划(即“大蛇计划”)。行动不坚决,特别是不敢触犯奴隶制度,更不敢武装黑人,表明北部资产阶级害怕黑人起来革命。南部则主动进攻,同时等待外.。在强大舆论压力下,林肯决定7月21日在华盛顿与里士满之间的交通枢纽马纳萨斯地区决战(即第一次布尔河会战或第一次马纳萨斯会战),以图打通向巴士满进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