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4100000027

第27章

在当地居民的语言中,“撒哈拉”即荒凉之意。整个撒哈拉地区处于北回归线附近的高压带内,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均盛行来自干燥的中亚和西亚的东北信风,信风吹至炎热的北非后更趋干燥,降水极少。这种气候条件是形成沙漠的主要原因。区内年降水量大都少于50毫米,有的地方更是常年无雨,而每年的蒸发量却在2000毫米以上。各地的寒暑变化也非常剧烈,气温的日较差一般可达30-40℃。在这种情况下,地表岩石受到强烈的风化剥蚀,形成大片的流沙和戈壁。撒哈拉沙漠形成的时间并不长。几十万年前这里的气候还比较温和湿润,河流也不少。近代曾在沙漠中心的不少地方发现一批巨大而精美的壁画,说明早期人类曾生活于撒哈拉地区。此后由于气候发生明显变化,全区才逐渐沙漠化。值得注意的是,近百年来这种沙漠化的趋势已变得越来越严重;在撒哈拉的南缘,沙漠每年平均要扩大1万多平方公里,在其北缘也要达到1千平方公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长期殖民统治的恶果外,也同当地人口迅速增长、森林和草原不断遭到破坏有关。目前,区内各国已加紧采取措施,同日渐进逼的沙漠作斗争。其中埃及在近20年中已从沙漠中开垦出40万公顷良田;建成11个沙漠改良区,各改良区中渠道纵横,庄稼繁茂,同附近的沙漠形成鲜明的对照。这说明即使像撒哈拉这样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也是可以被人类改造、利用的。

面积最大的高原

南美洲的巴西,它的北半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逊平原,这里布满了浓密的热带雨林;它的南半部则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这里树木比较稀疏,主要是茫茫的热带草原。

巴西高原广达5百多万平方公里,比青藏高原大一倍以上。但它的高度一般只有海拔600-900米,最高的邦德腊山也只有2884米,比青藏高原低得多。从地质上讲,青藏高原还很年轻,而巴西高原则很古老,它的表面已变得相当平缓,一些山头也呈浑圆的馒头状。

巴西高原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适中,土壤肥沃,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咖啡、甘蔗、大豆、棉花为其四大作物,产量在世界上都占突出地位。高原上矿产丰富,铁、锰储量尤为巨大,其中铁矿集中分布于高原的东南角,矿区呈四边形,据说远景储量要占全世界二分之一,因而赢得了“铁四边形”的美名。

最大的冰库

在地球的最南端,有一大块常年为冰雪覆盖的陆地,连同附近的岛屿在内,总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这就是地球上最大的“冰库”所在地——南极洲。白茫茫的冰原覆盖着南极洲面积的93%以上,冰层的平均厚度约1.700米,最厚的地方达4200米,冰的总储藏量约有2450万立方千米之巨。南极洲的冰盖面积和总冰量分别占全球的87%和90%。有人估计,如果这些冰全部溶化的话,将使全球海面升高70米。巨厚的冰层使南极洲的平均海拔高度达到2600米,有着巨大的高原和高耸山脉的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度也只及它的三分之一。南极洲大陆冰川不时从中部向大陆边缘倾入海中,有的集结成广阔的陆缘冰,有的断裂以后成为漂浮在海中的冰山。南极洲的陆缘冰总面积约150多万平方公里,最着名的是罗斯海中的罗斯陆缘冰,广达53万平方公里,比两个英国的面积还大;其临海的前缘形成壁立的罗斯冰障,平均高出海面50米,长度有900多公里。南极海域中的冰山有22万个之多,相当于北冰洋冰山数量的5倍。冰山的外形多呈桌状或角锥状,它们随风和随洋流向北漂移,在寒冷季节甚至可漂到南纬40度。1956年,美国人曾观测到长333公里、宽96公里的罕见大冰山。冰山重重的南极海域,是人们乘船到南极洲去必须闯过的第一道难关。

南极洲所以会变为巨大的“冰库”,主要是由于地处高纬,极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之内。夏半年虽有几个月全是白昼,但太阳只是在地平线上盘旋,太阳光斜射,所获热量极少;冬半年则随着昏暗长夜的来临,太阳隐没在地平线之下。这里的降水以冰霰为主,大陆的年平均降水量不过55毫米,但由于于气温低,蒸发弱,积雪终年不化,越积越多,相互挤压,凝结成坚固的结晶体。天长日久,终于形成了巨大的冰原。南极冰原,冰体表面像镜子一样,能反射几乎全部的太阳光,气温因而进一步降低。南极洲年平均气温为-25℃,冬季降到-50-60℃,即使是夏季,气温也不超过O℃。1967年,挪威在极点附近记录到-94.5℃的气温,这是迄今世界上的绝对最低气温记录。

南极洲冻结成冰的淡水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财富,地球上淡水总量的70%都储藏在这个大“冰库”中。科学家们正在设想,如何万里迢迢把南极的冰山拖运过来,以解决低纬和中纬干旱地区淡水供应严重不足的情况。

最高的大陆

在人们的印象中,总以为亚洲大陆是世界各大洲中最高的一个大陆。因为,这里有平均高度在6200米以上、世界上最高的山系——喜马拉雅山,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所有海拔超过8000米的高峰都在亚洲大陆上。此处,还有平均高度在4000米以上、世界最雄伟的高原——青藏高原。看来,人们这种印象不是没有根据的。

但是,也许会使你感到意外的是,世界上平均高度最高的大陆不是亚洲大陆,而是平常人们了解得极少的南极大陆。

这是因为亚洲大陆上虽然有许多高山和高峰,可是它的地形差别非常大,还有着宽广绵亘的大平原。据统计,亚洲大陆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就占了它总面积的25%,海拔500米以下的地面大约占50%。这样,亚洲大陆的平均高度就不超过1000米。而南极大陆却不同,那里虽然没有象亚洲大陆那样高插云霄、举世闻名的山峰和高峰,但是,它整个大陆却是一个宽阔广大的冰雪高原,所以它的平均高度就要超过亚洲大陆一倍多,是2400米。

造成南极大陆这样大的平均高度,首先要归功于冰雪。在那里终年不化的冰川约占地球上冰川总体积的90%。

如果揭开南极大陆的冰盖,你就会发现,南极大陆冰盖下面的地面也是崎岖不平的,有高耸的山脉、陡峭的悬崖和低于海平面达几千米的盆地,岩石表面的平均高度只有800米,而覆盖在它上面的冰层平均厚度却有1700米,最厚的竟有4000米以上。所以,把岩石表面的高度和冰层加在一起,它的平均高度就要超过其他各大洲的大陆,而成为世界上最高的一个大陆。当然,如果不算冰层的厚度,它的平均高度比亚洲大陆小,那就成为世界上第二个高的大陆了。

最大的岛

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东北部,介于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南北长2650公里,东西宽1200公里,面积达217.56万平方公里,气候极度严寒,多凛冽的风暴和雪暴,全年气温一般都在O℃以下,降水以冰雹和雪为主,每年约有300毫米。格陵兰岛是一片银白色的冰雪世界,约有84%的地面为厚厚的冰层覆盖,冰层的平均厚度为1500米,冰的总体积约260万立方公里。茫茫冰原上唯一的点缀是一些高耸入云的黑色山峰,形成所谓“冰原岛峰”的景象。格陵兰岛的冰盖与南极洲相比,自然是小巫见大巫了,但有人推算,如果格陵兰的冰盖全部溶化的话,也能使全球海面升高6.5米。内陆冰川不时把巨大的冰块倾泻人海,形成座座漂浮在海上的冰山。大西洋西北部的冰山大部分来自格陵兰岛,向南漂浮最远可达北纬42度,对北大西洋航线上的船舶威胁很大。

“格陵兰”原是“绿色土地”的意思。这个荒凉的冰原大岛为什么得了这个名字呢?原来该岛的沿海有一条狭窄的无冰区。特别是在南部和西南部沿海,无冰区宽约190公里,气候较为温和湿润,发育了苔原植被,并有矮小的桦、赤杨、桤、桧等林木和鲜绿的草甸。首批欧洲移民乘着船从海上远远望见这片土地时,以为将进入一个“绿色的天地”,因此给它取名“格陵兰”,并一直沿用到现在。其实,格陵兰岛的无冰区也并非都是绿色的,最大的无冰区在东北部,宽达300多公里,这里气候干寒,风暴多,一片荒漠,有“北极撒哈拉”之称。

格陵兰岛是丹麦的属地,居民50643人(1981年),其中80%以上是因纽特人或与欧洲人结合的后裔。人口极大部分聚居在南部和西南沿海地区,首府戈德霍普。约三分之一居民以渔业为生。沿海渔场盛产鳕鱼大比目鱼、虾等。狩猎以麋牛、驯鹿、北极熊、北极狐和沿海的海豹、海象为主。地下资源很多,已发现的有煤、铁、铬、铜、铅、锌、石油等。西南部的伊维图特附近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冰晶石(一种炼铝原料)产地之一,经过近百年开采,现已采尽停产,依靠库存出口。正在开采的是铅、锌和煤矿。

最大的湖泊

地球上最大的湖泊——里海,位于欧亚大陆之间,它的西南面和南面为高加索山脉和厄布尔士山脉的连绵雪峰环绕、其他三面则是坦荡辽阔的平原。里海是我国的称呼,它的译名应为卡斯皮海,得名于古代居住在高加索东部的一个部落——卡斯皮人。

人们称里海为“海”,不仅是由于它具有一些海的特征,如面积大、水深、常有狂风巨浪、动植物与海洋相近等,而且也由于它过去确实是海洋的一部分。大约在几百万年以前,里海是与黑海和地中海相通的,以后由于地壳运动,这里的海陆范围曾多次发生变化,里海与黑海最后分离成为一个内陆湖泊,距今不过1万1千多年。在地理学上。这一类湖泊被称为“海边湖”。

里海的轮廓略呈“S”形,南北延伸,长1200公里,平均宽320公里,湖岸线总长7000公里,面积广达37.1万平方公里,这相当于世界第二大湖——苏必利尔湖面积的4.5倍,比北美洲五大湖总面积还大51%左右。水域的深度自北向南递增,北部水深一般只有4-8米,中部深至170-788米,而南部的最大深度达1025米。整个里海的平均深度为184米,总贮水量7.6万立方公里。

里海水位的变化无常是罕见的,有史以来,水位的升降幅度就达16米之多,从而使里海的面积也变化不定。造成水位变化的原因有气候的变迁,地壳的变动,人为的破坏。近代,人们在里海最大进水来源的伏尔加河流域修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使得从伏尔加河流人里海的水量每年减少50立方公里。里海的水量收支不平衡,每年减少23.1立方公里,水面下降6-7厘米。有人估算,若不采取措施,到2000年,里海的水位可能要比现在下降2米,面积缩减数万平方公里,这将对里海的生态带来严重问题,在经济上造成严重损失。

最长的河流

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南美洲的亚马孙河以及非洲的尼罗河先后都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所以发生这样的分歧,这里除了长度量算时的精确度外,主要是一个如何确定河源的问题。

目前,一般公认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它发源于非洲的布隆迪,上源叫卡格腊河,注入东非高原上巨大的维多利亚湖,然后从湖的北口流出,途经乌干达、苏丹和埃及,最后流人地中梅。全长6671公里,从维多利亚湖口算起,则为5588公里。尼罗河的形成至今不过只有二三万年的历史,因此说,它还是一条非常年轻的河流。它的流域面积居世界第四位,而流量仅居第35位,为我国长江的十三分之一。

尼罗河

尼罗河从上游到下游,自然特点有很大的变化。它的上游段奔腾在热带高原上,水流湍急,水量丰富,具有山地河流特性;中游段则缓慢地迂回在苏丹广阔的平原上,由于沼泽密布,加上水生植物丛集壅塞,使尼罗河在这里分汊漫流,在强烈的蒸发下水量损失很大;在苏丹首都喀土穆城下,尼罗河接纳了它的最大支流青尼罗河,声势大振,然后在撒哈拉大沙漠无垠的黄沙中浩浩荡荡地奔流了3000多公里,沿途冲下6道瀑布,最后在河口冲积成面积广达2.4万平方公里的巨大三角洲。正是由于尼罗河提供了宝贵的水源,古代的埃及劳动人民才能在沙漠上创造出人类最古老的文明,现在埃及和苏丹又在尼罗河上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加以利用。

海拔最高的国家

莱索托是南部非洲的一个山川秀丽、风景独特的小国。全国的每寸土地都在海拔1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国家。因而以“空中王国”而着称于世。一座座锯齿形的山峰和一片片绿阴荫的草地使莱索托赢得了“非洲瑞士”的美称。

莱索托是一个面积不过3万平方公里,人口不满130万的小国。而且它整个国土都坐落在南非境内,所以遭受了南非白人种族主义者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重重包围和封锁,是一个类似于梵蒂冈的“国中之国”。

一顶草帽与一件披毯是莱索托人的“国服”。在莱索托的国旗上就画着这样一顶草帽。莱索托人在出席正式场合必须戴着它。每个人根据各自的地位、身份不同,戴各种形状的草帽。国王、首相、部长、酋长以及平民所戴的草帽形状有严格的区别。

使莱索托人引以为自豪的是他们的教育事业与旅游业。它是南部非洲教育事业办得最好的国家。人民文化水平较高,全国实行7年制免费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5%。全国10个行政区还设(5年制)高中、大学以及职业和业余教育。由于莱索托的风景如画,气候宜人,有壮丽的瀑布、深涧,有雄伟的山峰、古堡,有令人赏心悦目的丁香花,还有当地人用的奇异的草帽和艳丽的披毯……所有一切使莱索托成为一个别有一番情趣的旅游胜地,加之人民的文化素质普遍提高,所以莱索托的旅游业发展得很快,旅游业的收入约占财政收入的12%。

莱索托不仅是个旅游胜地,而且还有着丰富的水利、矿产资源,地下蕴藏着钻石、陶土和铀矿。莱索托的冬季寒冷,最低气温达零下10℃,春、夏、秋季差别不大,空气新鲜而湿润,年降雨量700-800毫米。

最宽的瀑布

南美洲不仅拥有世界最高的安赫尔瀑布,还有一个世界最宽的伊瓜苏瀑布,它雄踞在作为巴西和阿根廷国界的伊瓜苏河下游河段上,其地理坐标为南纬25度41分,西经54度27分。伊瓜苏河是南美第二大河——巴拉那河左岸的支流,水量很大,全长700公里,自东向西奔流在巴西高原南部的巴拉那熔岩高原上。当它流至距河口23公里处,突然跃入一段深邃的峡谷中,汹涌的河水呈半环状,从高原边缘的陡峭岩壁上飞泻而下,落差82米。由于河心岩石和小岛的分隔,干季时形成275股飞流;一到汛季,水量大增,汇成一道宽达4000米的巨大水幕,水雾迷漫,声震数里,蔚为瀑布奇观。非洲着名的莫西奥图尼亚瀑布,宽度仅及它的二分之一。瀑布的年平均流量为1755立方米/秒,汛季最大流量可达12743立方米/秒,也称得上是世界之最。巴西和阿根廷两国在伊瓜苏瀑布地区建立了国家公园,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瀑布蕴藏的巨大水力资源,也正在计划开发利用。

同类推荐
  • 安徒生童话(上)

    安徒生童话(上)

    关于我所写的童话,我也想说几句我自己的心里话。首先从已经出版成集的《讲给孩子们听的童话》说起,这是我的第一部童话作品集。这部童话作品集出版后,对于它的评价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我到现在还很尊重这些声音,虽然不乏批评之声。我很珍惜他们对我所写童话作品的批评,我知道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
  • 猴子当了山大王

    猴子当了山大王

    这本书的内容明快、幽默;思想性、艺术性与趣味性得到了较好的统一;构思巧妙,语言明白浅近,富有韵味,是少儿增长知识,明礼做人,启迪智慧,陶冶性情的有益课外读物。插图色彩鲜亮,画面丰富,人物形象可爱。
  • 象母怨

    象母怨

    沈石溪,通过写动物而写出了人间万象。所著动物小说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哲理内涵,风格独特,深受青少年读者的喜爱。讲述了充满仇恨的两个象群能否冰释前嫌,握手言欢?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象母举起了和平的大旗。为了象群的发展,它殚精竭虑;为了顾全大局,它痛杀爱子。可是,隐患依在,仇恨未消,长大了的公象们已经剑拔弩张。一场血腥大战,又将爆发!
  • 化学探谜

    化学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探索创新,并以此激发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使我们全国的中小学生都能自觉学习、主动探索,真正达到创新素质……
  • 世界儿童必读经典:植物故事

    世界儿童必读经典:植物故事

    有一种东西叫做钻石,如天上的星星,风雨的岁月和空间,凝固成人类精神的永恒,它跨越了世界、语言、年龄,每一本都是你生命中不可不读的经典。
热门推荐
  • 王腾大陆

    王腾大陆

    聂飞腾去世56年之际,一位异国少年怀着聂飞腾末完成的梦想踏上了自己的道路……
  • 盛世前序

    盛世前序

    一个关于宁港的阴谋,一个杀人与无形的教派,阴谋背后是江湖的纷争与估摸不透的人心。
  • 衡庐精舍藏稿

    衡庐精舍藏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搜灵(卫斯理珍藏版)

    搜灵(卫斯理珍藏版)

    卫斯理获邀出席世界最珍贵的珠宝展览,他先后遇见性格古怪的灵魂学家、已没落的土耳其鄂斯曼王朝后人、日本传说中的秘密军舰「天国号」将士等……连串诡异事情相继发生,恰巧都涉及一个神秘光圈,看见它的人总被一个问题缠绕着──「你,有没有灵魂?」有人因此而得到财富,有人因此而死亡,亦有人因此而忐忑一生。到底是谁在寻找人类的灵魂?背后会是一个大阴谋吗?灵魂如果就是人性中良善美好的一面,人才不会在乎它的存在与否!
  • 八十天环游地球

    八十天环游地球

    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凡尔纳的永恒经典(未删减),著名翻译家陈筱卿全新译本。影响刘慈欣的科幻经典、影响人类150年的大师名著,入选2018年教育部新课标必读书目。《八十天环游地球》菲利亚·福格先生跟朋友打赌能在八十天内环游地球一周,他带着仆人万事达从伦敦出发途径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一路游历了香港、日本、美国等地最终回到伦敦,原本以为晚了一天却因为时差实际上提前了一天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印度贵妇的五亿法郎》法国医生萨拉赞和德国化学教授舒尔茨分别获赠了一位印度贵妇人的五亿法郎遗产,前者在建立了一座法兰西城,提供给居民幸福快乐的生活,后者则建立了一座兵工厂,专门生产毁灭性武器。舒尔茨的阴谋被深入兵工厂的工程师马尔塞破坏了,而他自己也被冻死在兵工厂中。
  • 故事会(2015年5月下)

    故事会(2015年5月下)

    王家卫的电影《一代宗师》里有一句经典台词: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出处众说纷纭,有一版解读最得我心:“世界是个回音谷,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你大声喊唱,山谷雷鸣,音传千里,一叠一叠,一浪一浪,彼岸世界都收到了。凡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因它在传递你心间的声音,绵绵不绝,遂相印于心。”
  • The Thousand-and-Second Tale of Scheherazade 山鲁佐德的
  • 私人防务承包商

    私人防务承包商

    从冷兵器到热武器,从中古世纪到星际时代,从神话到黄昏,从天堂到深渊……克斯塔姆的王城,奥克斯的圣山,塔洛斯的平原……疯狂的战争野狗率领着祂的军队在每一个世界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
  • 摇摆不定的河

    摇摆不定的河

    伪满洲国黑龙江江防舰队的一艘小火轮船溯诺罗河迂缓而上。天空湛蓝,日头高悬,只在远山,有一抹烟状的薄云。伪满洲国第二军管区派驻三江省混成旅少将旅长的日野武雄站在前甲板上,双手戴着白手套,拄着杵到地上的指挥刀。烟囱冒出的黑煤灰,挂在他的眉毛和那一小撮卫生胡上。日野武雄的随从,一个是日本关东军三江省警备队的大佐,一个是自己属下的伪满洲军官,一个是军鸽通信员,九个担任警卫的日本和满洲士兵,在船舱里疲倦地打盹。早上7点钟左右,他们从诺罗河与乌苏里江汇合处的东安镇出发,已连续航行了四个来小时。日野武雄一直就这么样地站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