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7500000009

第9章 天作孽有可为,自作孽不可活(2)

大臣将一切打听仔细后,便欢欢喜喜地把“祸母”买回了国中。从此之后,全国的百姓都停止了原有的工作,所有的人一天到晚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到处找针,以喂养“祸母”。全国上下都因喂养“祸母”却找不够针而犯愁,没多久,这个国家就变得官府混乱,人民犯罪,五谷不收,病害肆虐,举国没有安宁,百姓无以聊生。这时,人们全都明白了:这就是灾祸。

于是,国王命令把“祸母”杀死焚烧,扔出国界。可是,当人们把“祸母”带到城外砍杀时,却刀砍不入。人们又架起柴堆,用火焚烧,“祸母”依然无恙。正当人们不知所措时,通体赤红的“祸母”轰然窜人城中,人市烧市,入殿烧殿,整个城池顿时陷入一片火海之中,转瞬之间便国破家亡。

禅里禅外悟人生

很多人喜欢没事找事――或找一些没做过的无聊之事去做,或与别人无理取闹等。殊不知,这样没事找事,最容易引发大事,甚至会造成祸害,不但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所以切记:不要没事找事。

天堂和地狱,仅在一念之间

武士信重向白隐禅师请教:“真的有天堂和地狱吗?”

白隐问他:“你是做什么的?”

“我是一名武士!”

“什么样的主人会要你做他的门客?看你的面孔,犹如乞丐!”白隐说。

信重非常愤怒,按住剑柄,作势欲拔。

“哦,你有一把剑,但是你的武器也太钝了,根本砍不下我的脑袋。”白隐毫不在意地继续说。

信重被激得当真拔出剑来。

“地狱之门由此打开。”白隐缓缓说道。

信重心中一震,当下有所悟,感佩之余,遂收起剑向白隐深深鞠了一躬。

“天堂之门由此敞开。”白隐欣然而道。

禅里禅外悟人生

当一个人产生恶念时,他便坠入了黑暗污秽的地狱之中;而当他幡然醒悟,向善念转变时,他便步入了圣洁高尚的天堂。因此,天堂和地狱,仅在一念之间。

做人做事为别人着想,实际上就是为自己着想

有一个僧人走在漆黑的路上,因为路太黑,僧人被行人撞了好几下。他继续向前走,看见有人提着灯笼向他走过来,这时候旁边有人说:“这个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见,却每天晚上打着灯笼!”

僧人被那个人的话吸引了,等那个打灯笼的人走过来的时候,他便上前问:“你真的是盲人吗?”

那个人说:“是的,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见过一丝光亮,对我来说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我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的!”

僧人更迷惑了,问道:“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要打灯笼呢?是为了迷惑别人,不让别人说你是盲的吗?”

盲人说:“不是的,我听别人说,每到晚上,人们都变成了和我一样的盲人,因为夜晚没有灯光,所以我就在晚上打着灯笼出来。”

僧人感叹道:“你的心地多好啊!原来你是为了别人!”

盲人回答说:“不是,我为的是自己!”

僧人更迷惑了,问道:“为什么呢?”

盲人答道:“你刚才过来有没有被别人碰撞过?”

僧人说:“有呀,就在刚才,我被两个人不留心碰到了。”

盲人说:“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从来没有被人碰到过。因为我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了亮,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我了。”

僧人顿悟,感叹道:“我辛苦奔波就是为了找佛,其实佛就在我的身边啊!”

禅里禅外悟人生

在黑暗中点一盏灯,不但能照亮别人,更能照亮自己,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做人做事为别人着想,会使双方都受益,而最大的受益者,则是我们自己。

有时运用一点智慧,就可以帮助别人,

有一天,一休的一个信徒来向他哭诉自己债台高筑,已经到了山穷水尽必须自杀的地步,请一休务必要超度他。一休婉言劝解,并问他除死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吗?信徒摇摇头说没有,因为他除了一个女儿之外,已经一无所有,于是一休建议他找一个乘龙快婿来帮他还债。信徒一听此言,近乎绝望的说:“师父啊!我的女儿只有八岁,怎能嫁人呢?”

“那你就把女儿嫁给我吧!”一休微笑着说。

信徒大惊失色道:“这……这怎么可以!你是我的师父,怎能做我的女婿?”但是一休胸有成竹地挥挥手说:“没问题,让我做你的女婿,帮你还债,你快回去宣布此事吧!”

于是,一休要娶妻的消息立即轰动全城,到了迎亲那天,看热闹的人,挤得门前水泄不通。一休抵达之后即在门口摆上桌子,上置文房四宝,然后他在桌前便写起书法来了。一休着有《狂云集》,本来就是诗、歌、书法方面的才子,众人一见他优美的书法,忘情欣赏,争相购买,反而忘了原来要凑的是什么热闹。结果卖书画的钱积了好几箩筐。

一休问信徒:“这些钱够还债吗?”

信徒高兴得几乎流下泪来,连说:“够了,够了。”信徒频频向一休鞠躬,只差没跪下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好了,问题解决了,我的女婿也不用做了,还是做你的师傅吧。”一休长袖一摆,飘然而去。

禅里禅外悟人生

帮助别人,并不是非要出多少人力物力,有时只需要一点智慧。那些能够用自己的聪敏和睿智为别人分忧解难的人,会显得更加聪慧,更加令人尊重。

相互欺骗和报复,只会使双方都受损

从前,北天竺有一个木师,技艺高超,做了一个木头女孩,这木女面容端正,举世无双,她的服饰也齐整如新,与世间女子毫无差别。她也能走来走去,斟酒待客,只是不会说话。

当时南天竺有一个画师,也很擅长作画。木师听说后,便准备好酒食,请画师前来做客。画师到了后,木师便让木女来斟酒端食,从白天一直吃到晚上,画师始终不知道这是个木头美人,以为是个真人,对她很是喜欢,挂念不已。

当天色已晚时,木师进里面去休息,也请画师在这里住下。并留下这木女来服侍他,对他说:专门留下这女子,可以和她一起休息。

当主人进屋后,木女还站在灯下。画师便叫她过来,但这女子没有动。他以为是这女子害羞,所以才不过来。于是就上前去拉她的手,这时才知道原来是个木头人。于时感到很是羞愧,心里想:“这主人欺骗我,我定要报复他。”

于是画师便在墙上,画了自己的画像,画中人所穿衣服也与自己相同。在画上,这人用绳悬颈,好像已吊死的样子,又画了一只鸟在啄尸体的样子。画完后,就关好门,自己爬到床下休息。

到天亮后,主人出来,见这门没开,就向屋里看,只看见墙上客人被吊死的模样。木师大惊失色,以为这画师真死了,便破门而入,用刀砍绳。这时,画师从床下爬出来,木师见状很羞愧。

画师对他说:“你可以骗我,我也可以骗你,现在主客情谊已尽,互不相欠了。”

然后,两人不禁叹道:“世人如此相互欺骗,也是这样啊!”

禅里禅外悟人生

在人与人的交往的过程中,不应老想着算计对方、欺骗对方,甚至报复对方,而应该相互坦诚相待。只有这样,人际关系才会融洽,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可爱。

如果助人求取回报,就会玷污一份善念

诚拙禅师在圆觉寺弘法时,每次讲经,听众都会挤得水泄不通,于是,有人提议建一座宽敞一些的讲堂。

有一位信徒送五十两黄金给诚拙禅师,让他用来修建讲堂。诚拙禅师收下钱后,就忙别的事去了,信徒对禅师的态度非常不满——要知道,五十两黄金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而诚拙禅师拿到这笔钱,竟连一个“谢”字也没有。于是,信徒就紧跟在诚拙的后面,提醒道:“师父!我那袋子里装的可是五十两黄金啊。”

诚拙禅师漫不经心地应道:“你已经说过了,我也知道了。”

诚拙禅师并没有停下脚步,信徒不由提高嗓门喊道:“喂!师父!我捐的五十两黄金,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呀!你难道连个谢字都不肯讲吗?”

诚拙禅师便停下来,对那位信徒说道:“你怎么这样唠叨呢?你捐钱给佛祖,为什么要我跟你说谢谢?你决定布施是你的功德,如果你要将功德当成一种买卖,我就代替佛祖‘谢谢’你,请你把这声‘谢谢’带回去吧,从此,你与佛祖‘银货两讫’了!”

禅里禅外悟人生

帮助别人应该是诚心诚意的,积德行善应该是不求回报的。如果我们帮助别人,是怀有一定的目的的,那么,就会玷污这份善念,使我们的帮助失去意义和价值。

为了心中的善念,有些真相不可说

从前,有一个贫穷的沙门。他穷得一无所有,终日以乞讨为生,但他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从不伤害生灵,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有一次,这个沙门一连三天没吃到一点儿东西,饿得头昏眼花。他路过一个人家,便跌跌撞撞地走进去讨饭。这是一个富商之家,家里富丽堂皇,陈设极其考究。女主人见他饿得可怜,便令佣人摆上丰盛的饭菜款待他。这沙门大喜过望,独自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这家的男主人,是个珠宝收集者,经常高价收购来自世界各地的奇珍异宝,家里珍藏的名贵珍宝,应有尽有,简直成了珠宝陈列馆。

这一天回家,他又兴高采烈地拿回一颗珍珠,这是颗光彩照人,价值连城的珍珠。他兴冲冲地走进房内,只见有一个沙门在独自吃饭,便把珠子放在桌上,转身进内室去换衣服。就在他刚刚转身离开的时候,家里养的一只鹦鹉飞了过来,一口将那颗珍珠吞在肚里。

不一会儿,男主人换好衣服和妻子一起出来了。他忽然发觉那颗宝贵的珍珠不见了,便急忙向沙门问道:“那珠子哪儿去了?”沙门一听愣住了,随即回答道:“什么珠子?我没看见啊。”男主人又追问道:“那么,可曾有人来过吗?”

沙门回答道:“不曾有人来过。”于是男主人勃然大怒说道:“我刚才明明把珠子放在桌上,而这里除你之外,再无一人,珠子转眼之间就不见了,肯定是你偷的!你这个没良心的家伙,我们好心好意地施饭菜招待你,你却恩将仇报,偷人家的东西。今天你老老实实地把珠子交出来,我便饶你一命,否则就把你活活打死!”

沙门闻言并未惊慌,反而坚定地说道:“我没拿,绝非是我拿的!”

男主人听罢大怒,抄起一根木棒,劈头盖脸地向沙门打去。沙门被打倒在地,鲜血直流。

此时,那只吞了珠子的鹦鹉正飞过来饮血,恰好与男主人挥舞的木棒相撞,当即被击身亡。这时,沙门说话了:“住手!我告诉你吧,是这只鹦鹉吞了你的珍珠。”

男主人一听,忙吩咐仆人把鹦鹉的肚子剖开,果然取出了那颗珍珠。男主人手持珍珠,奇怪地问道:“你明知是鹦鹉吞了,可你为什么不早说呢?也免得受如此皮肉之苦。”

沙门回答道:“我持佛戒,不得杀生。本想告诉你真相,又担心鹦鹉遭剖腹之祸。现在鹦鹉已经死了,说出来也无所谓了。如果鹦鹉未死,你就是打死我,我也不会讲的。”

男主人听罢,内心十分惭愧,连连向沙门赔礼道歉。而沙门却平静的像不曾发生过此事一样,脸上毫无怒色。

禅里禅外悟人生

每个人心中都有善念,每个人也应该诚实地说出一些事情的真相。但有些真相说出来后,往往会导致善念的毁灭。所以,为了维护心中的善念,有些真相不可说。

同类推荐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 基督教传行中国纪年(1807—1949)

    基督教传行中国纪年(1807—1949)

    《基督教传行中国纪年(1807—1949)》为介绍近代基督教在华传行历史的编年体工具书。从公元1807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抵达广州写起,至公元1949年停笔,涉及在华基督教相关人物和团体机构近19000个。所收内容包括:一、各国来华布道的差会——名称、国别、宗派、开教、立会设堂等;二、历年来华的传教士——姓名、身份、驻在地、调转及相关事工等;三、教会所办医院、学校、慈善机构、报纸杂志及社会文化团体;四、相关教案;五、编者认为应该收录的其他资料。书末附有人名及教会团体机构汉字音序索引、西文原文索引,方便检索。
  • 清心禅:心是莲花开

    清心禅:心是莲花开

    本书分别以禅心、禅悟、禅意、禅机、禅定、禅谛为主题,讲述修身养性、待人处事的人生哲学,教人有良好的日常心态。说理叙事从日常小事入手,将其中蕴藏的禅理娓娓道来,浅显易懂,为读者展示了禅的宗旨:发现自己,不被物欲所奴役,最终获得心灵的自由。
  • 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本书主要内容简介: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子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一“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子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作为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著名高僧。弘一法师苦心向佛。过年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尊为南山律宗大师,律宗第十一世祖,享誉海内外。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心经》是流传最广的佛经,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本书以《金瓶梅》解《心经》,使之更加容易理解,开篇先录《心经》全文,标以白话。主体是“心经七品”,每讲一个主题,就讲几个《金瓶梅》里的人物,正讲反讲,反复讲解。前置“开讲的话”阐明主旨,及“心经夜谈”深入人生感悟,与主体文字照应。
热门推荐
  • 幼仪杂箴

    幼仪杂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梅竹马小虎牙

    青梅竹马小虎牙

    两个认识十年的男孩女孩在大学毕业后相遇重逢,却发现彼此才是灵魂最合拍的的人,当年因为种种原因错过的青梅竹马终于认清内心开始彼此喜欢,一个爱喝娃哈哈,一个有枚小虎牙,两个温暖的灵魂开始了一场暖萌的恋爱。穿插年少时的回忆往事,经过这些年的错过遗憾才发现两人竟是彼此心中所求。原来所有的相遇都是冥冥中的注定,是一个关于重逢和错过的故事。
  • 办公室通关密码

    办公室通关密码

    办公室如同社会,处处都是成年人的陷阱。无论你的智商有多高、能力有多强、家世有多显赫,如果处理不好办公室的人际关系,就很难在事业上获得好的发展。要知道,办公室中很多事情不能重来,我们不能通过以身试险的方式来学会如何把人搞定,但如果我们可以做到先知先觉,掌握办公室通关密码,就能游刃有余地爱上这个游戏。
  • 我亲爱的重生了

    我亲爱的重生了

    一朝重生后,宁清挽掐着那个爱她入骨的男人脖子恶狠狠威胁,“不许说你认识我,听见没有?!”“好……”二傻子总裁举双手做投降状,假装答应了她。我家亲爱的说什么就是什么。总裁式无奈。【日常生活向,“我想陪你度过短暂又甜蜜的一生。”】
  • 河流之女

    河流之女

    《玫瑰战争》系列之一,菲利帕·格里高利代表作品,背景为英国玫瑰战争时期,主要描写在两大家族斗争中起过关键作用的女性的故事。《河流之女》的女主人公是“不列颠最美的女人”——伊丽莎白.伍德维尔王后的母亲雅格塔,在书中她是一位继承了传说中河流女神预知能力的美人,少时曾与圣女贞德建立友谊,后又因自己的能力被公爵求亲并与之成婚,虽然雅格塔追寻的只是单纯的爱情和圆满的家庭,但其一家却走到了宫廷斗争的漩涡中心,即使能预言未来也无法逃离命运的捉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明伦汇编人事典感叹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感叹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懵懂岁月

    懵懂岁月

    在七十年代末,社会变革的大潮中,主人翁徐建军是一个从无知的少年向成年人转变的过程,他看见了许多事物需要他去分辨真假,经历了许多个人生的第一次,需要把握。作品通过徐建军的所见所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生活。作为历史,那是共和国懵懂的年月,作为主人翁,那是青春年少懵懂的时刻。小说回忆了“文革”前后的那段岁月时光,以及每个人不同的生活轨迹,字里行间透出对青春岁月的怀念。作者已发表出版百余万字,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本书为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
  • 流年仙缘

    流年仙缘

    那一世流年,那一段仙缘。那一念枯寂,那一剑断天。
  • 阳胎异事

    阳胎异事

    大学毕业后,经朋友的介绍,我找到了一份好多人都羡慕的工作,那就是在阳胎村碗窑漂流里做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