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4900000098

第98章 由柏明汉到塞尔马

我因为要看看美国南方的黑农被压迫的实际状况,所以特由纽约经华盛顿而到了南方“黑带”的一个重要地点柏明汉,这在上次一文里已略为提到了。我到后住在一个小旅馆里,茶房是个黑青年,对我招待得特别殷勤,再三偷偷摸摸地问我是不是要旅行到纽约去,我含糊答应他,说也许要去的,但心里总是莫名其妙,尤其是看到他那样鬼头鬼脑的样子。后来他到我的房里来收拾打扫,左右张望了一下,才直着眼睛对我轻声诉苦,说在那里日夜工作得很苦,衣食都无法顾全,极想到美国北方去谋生,再三托我到纽约时替他荐一个位置,什么他都愿干,工资多少都不在乎,惟一的目的是要离开这地狱似的南方。他那样一副偷偷摸摸、吞吞吐吐的神气,使我发生很大的感触,因为谋个职业或掉换一个职业这原是每个人应有的自由权利,但在他却似乎觉得是一件不应该的犯法的事情,一定要东张西望,看见没有旁人的时候,才敢对我低声恳求,这不是很可怜悯的情形吗?这个黑茶房又在我面前称羡中国人,说在该城的中国人都是很阔的,尤其是有个中国菜馆叫做Joy Young,这里面的老板姓周,置有两部汽车,使他津津乐道,再三赞叹。我依着他所说的地方,去找那家中国菜馆,居然被我找到了,布置得的确讲究阔绰:有两位经理,一个姓卢,一个姓周,他们虽然都是广东人,我们幸而还能用英语谈话,承他们客气,对于我吃的那客晚饭,一定不要我付钱。据说该城只有中国人四十五人,都有可靠而发达的职业,有大规模的中国菜馆两家,小规模的中国菜馆一家。因为那里的中国人在生计上都很过得去,衣冠整洁,信用良好,所以该城一般人对于中国人的印象很好。后来我见到R君(即热心照顾我的一位美国好友,详上次一文),问起这件事,他也承认在该城的中国人比较地处境宽裕,但是因为这样,他们自居于美国资产阶级之列,对于劳工运动很漠视,赞助更不消说。他的这几句话,我觉得不是没有根据的,因为我曾和上面所说的那个中国菜馆的经理周君谈起当地人民的生计状况,他认为当地的人民里面没有穷苦的,而在事实上我所目睹的贫民窟就不少!——虽则最大多数是属于黑人的。但在我听到中国人在该城还过得去,这当然是一件可慰的事情,至于他们因生活的关系,有着他们的特殊的意识形态,那又是另一件事了。

R君告诉我,说一般人都很势利,所以叫我在街上走的时候,要挺胸大踏步走,对任何人不必过份客气,如有问路的必要时,可先问怎样走回塔待乌益勒旅馆(Tutwiler Hotel),因为这是柏明汉最大最讲究的一个旅馆,有人听见你住的是这个旅馆,一定要肃然起敬,认你是个阔客!这样一来,他便要特别殷勤,你问什么他就尽力回答你什么。可是我从来没有装过阔,这在我倒是一件难事,幸而柏明汉城并不大,街道整齐,还易于辨别,所以也无须装腔作势来问路。

诚然,如果你不到许多贫民窟去看看,只看看柏明汉的热闹区域和讲究的住宅区,你一定要把它描写成很美的一个城市。它的市政工程办得很好,因为街道都是根据着计划建成的,所以都是很直很宽的,转角的地方都是直角,方向都是正朝着东西南北的。你在这样市政修明的街道上,可以看见熙来攘往的男男女女——指的当然是白种人——都穿着得很整洁美丽,就是妇女也都长得很漂亮,白嫩妩媚得可爱,不是你在纽约所能多遇着的。

我有一天特为到一个很讲究的理发店里去剪发,那个剪发伙计的衣服整洁,比我还好得多,我有意逗他谈谈,才知道他对于中国人很欢迎,说中国人和美国人是一样的高尚,他同样地愿为中国人服务。但是我一和他提起黑人怎样,他的和颜悦色立刻变换为严肃的面孔,说他决不许“尼格”进来,“尼格”哪配叫他剪发!我说“尼格”一样地出钱,为什么不可以?他说你有所不知,只要有一个“尼格”进来,以后便没有白种顾客再到这个店里来剪发了,所以他们为营业计,也绝对不许“尼格”进来的。

我曾亲到黑人的贫民窟里去跑了许多时候,他们住的当然都是单层的破烂的木板屋,栉比的连着。我曾跑到其中一家号称最好的“公寓”去视察一番,托词要租个房间。超初那个女房东很表示诧异,我说我是在附近做事的,要租个比较相近的安静而适宜的房间,她才领我进去看,把她认为最好的房间租给我。我一看了后,除破床跛椅而外,窗上只有窗框而没有窗,窗外就是街道。我说这样没有窗门的房间,东西可以随时不翼而飞,如何是好!她再三声明,只要我肯租,她可以日夜坐在窗口替我看守!我谢谢她,说我决定要时再来吧。

我在这许多龌龊破烂的贫民窟跑来跑去的时候,尤所感触的是这里那里常可看到几个建筑比较讲究的教堂,有时还看见有黑人牧师在里面领导着黑人信徒们做礼拜,拉长喉咙高唱圣诗。教堂也有黑白之分,专备白人用的教堂,黑人是不许进去的。这事的理由,不知道和上面那位剪长伙计所说的是不是一样!

美国南方的资产阶级把剥削黑人视作他们的“生命线”,谁敢出来帮助黑人鸣不平,或是设法辅助他们组织起来,来争取他们的自由权利,都要被认为大逆不道,有随时随地被拘捕入狱或遭私家所顾的侦探绑去毒打的机会。

柏明汉以铸钢著名,还是一个工业的城市,我听从K君的建议,更向南行,到塞尔马去看看变相的农奴。

塞尔马是在柏明汉南边的一个小镇,离柏明汉一百十二哩,是属于达腊郡(Dallas County)的一个小镇。人口仅有一万七千人,这里面白人占五千,服侍白人的仆役等占二千,变相的农奴却占了一万。以一万二千的黑人,供奉着那五千的白人!这是怎样的一个社会,可以想见的了。

由柏明汉往塞尔马,要坐四小时的公共汽车。那公共汽车比我们在上海所用的大些,设置也舒服些,有弹簧椅,两人一椅,分左右列。两椅的中间是走路的地方,这样两椅成一排,由前到后约有十几排。两旁的玻璃窗上面有装着矮的铜栏杆的架子,可以放置衣箱等物。开汽车的是白人,兼卖票,帮同客人搬放箱物。他头戴制帽,上身穿紧身的衬衫式的制服,脚上穿着黄皮的长统靴,整齐抖擞,看上去好像是个很有精神的军官。我上车的时候,第一排的两边座位已有了白种客乘坐了,我便坐在第二排的一个座位上。接着又有几个白种乘客上来,他们都尽前几排坐下。随后看见有几个黑种乘客上来,他们上座位时的注意点,和白种乘客恰恰相反。白种乘客上车后都尽量向前几排的座位坐下;黑种乘客上车后却争先恐后地尽量寻着最后一排的座位坐起。这种情形,在他们也许都已司空见惯,在我却用着十分注意和好奇的心情注视着。渐渐地白的由前几排坐起,向后推进,黑的由后几排坐起,向前推进,这样前的后的都向中间的一段推进,当然总要达到黑白交界的一排座位。那个黑白交界的座位虽没有规定在哪一排,但是前几排坐满了白的,后几排坐满了黑的,最后留下空的一排,只须有一个白的坐上去,黑的就是没有座位,也不敢再凑上去;反过来,如只有一个黑的坐上去,白的也不愿凑上去。所以在交界的地方,总是黑白分得清清楚楚,一点不许混乱的。我这次由柏明汉乘到塞尔马的那辆公共汽车开到中途的时候,最后留下的空的那一排座位上坐上了一个黑种乘客,照地位说,那一排还有三个人可坐(两张椅,每张可坐两人,中间是走路的),但我看见有一个白种乘客上来,望望那一排座位,不进来坐,却由汽车夫在身旁展开一张原来折拢的帆布小椅,夹在第一排的两椅中间(即原来预备走路的地位)坐下。等一会儿,又有一个白种乘客上来,那汽车夫又忽而从近处展开一张同样的帆布小椅给他夹在第二排的两椅中间坐下。我记得当时第六排起就都是黑人,我不知道倘若继续上来的白种乘客即有帆布小椅可坐,挤满了第五排的中间以后,怎样办法。可是后来白种乘客并没有挤到这样,所以我也看不到这样的情形。这种帆布小椅小得很,只顶着屁股的中央,尤其是那位大块头的中年妇人,我知道她一定坐得很苦,但是她情愿那样,虽然有很舒服的沙发式的座位,因为在黑人一排而不肯坐。而且挤坐在两椅的中间,一路停站的时候,后面客人走出下车,她还要拖开自己的肥胖的躯体让别人挤过,怪麻烦的,可是她情愿这样。不但她情愿这样,那个汽车夫以及全车的客人,除我觉得诧异外,大家大概都认为是应该这样的。

那个黑白交界的两排座位——一黑一白——是随着黑白两种乘客在一路上增减而改变的。例如在中途各站,白人下去得多,黑人上来得多,那黑界就渐渐向着前面的空的座位向前推;如黑人下去得多,白人上来得多,那白界也就渐渐向着后面的空的座位向后推。我后来看到最后留下的那一排座位坐着一个白人,忽然有一个黑女上来,那黑女穿得很整洁,人也生得很漂亮,手上还夹着几本书,但是不敢坐上那一排上空的位置,只得立在门口。车子在那段的路上颠簸得颇厉害,但是她屡次望望那几个空着的位置,现着无可奈何的样子!我尤其恻然的,看见有三四岁天真烂漫的黑种孩子,很沉默驯良地跟着他的母亲坐在后面,又很沉默驯良地跟着他的母亲从后面踯躅着出来下车。他那样的无知的神态,使你更深深地感觉到受压迫者的身世的惨然。大概中国人到美国南方去游历的还少,尤其是在那样小城小镇的地方,所以汽车里面的乘客,无论是白的是黑的,对于我都表示着相当的注意,至少都要多望我几眼;但是他们所能望到的只是我的外表,绝对想象不到我那时的心情——独自孤伶伶的静默地坐着,索回于脑际的是被压迫民族的惨况和这不合理的世界的残酷!

在途中还时常看见住在小板屋的“穷白”,他们的孩子因营养不足,大抵都面有菜色,骨瘦如柴。

我到塞尔马的时候,已经万家灯火了,在柏明汉没有住成青年会寄宿舍,到这里却住成了青年会寄宿舍。当夜我只到附近的一两条街市跑跑,后来才知道这个小镇的热闹街市就不过这一两条,可是市政却办得很好,不但热闹的街道,就是住宅区的街道也都广阔平坦,都是柏油路。商店都装潢美丽整洁。第二天跑了不少住宅区,玲珑精美的住宅隐约显露于蓊郁的树荫花草间,使我想到这是一万多黑人的膏血堆砌成功的,使我想到在这鸟语花香幽静楼阁的反面,是掩蔽着无数的骷骸,抑制着无数的哀号!

我们读历史,都知道美国有个林肯曾经解放过美国的黑奴,但是依实际的情形,美国现在仍然有着变相的农奴(这变相的农奴也就是黑奴),所谓解放黑奴,只是历史教科书上的一句空话罢了。“变相的农奴”这名词,我是用来翻译在美国南方所谓“Sharecropper”的,在英语原文的这句词可直译为“收成的分享者”。这原来可说是不坏的名词,因为农业有了收成,请你来分享一部分,这有什么坏处?但是在实际上这号称“收成的分享者”却丝毫“分享”不到什么“收成”,只是替地主做奴隶,所以我就把它意译为“变相的农奴”,使名副其实,以免混淆不清。这种变相的农奴除了自己和家人的劳力以外,一无所有。地主把二三十亩的田叫他和他的家人来种棉花——美国南方是产棉区。由地主在田地里的隙地搭一个极粗劣狭隘的板屋给他全家住,供给他农具和耕驴。在表面说来,到了收成的时候,他应可分得一部分的棉花,但在事实上地主并不许他自己占有这一部分棉花的售卖权。地主所用的方法,是强迫这黑农和他的家人用他替他们所置办的极粗劣的衣服和粮食,以及其他家常需用的东西。到了收成的时候,由地主随便结账,结果总是除了应“分享”的部分完全抵消外,还欠地主许多债。这种债一年一年地累积上去,是无法偿清的,在债务未偿清以前是无法自由的,不但他自己要终身胼手胝足替地主做苦工,他的全家,上自老祖母,下至小子女,都同样地要替地主做苦工。在南方的地主们数起他所有的变相的农奴,不是以人数,却以家数。

例如一个地主说他有着十家的“收成的分享者”,这意思就是说这十家的大大小小都跟着那每个家里的变相的农奴一同为地主服役,没有工资可说的。所以说是十家,把人数算起来,也许要达一百多人。我除到了附近的乡村步行视察外,还雇了一辆汽车到塞尔马郊外的农村去看了好些时候,看见东一个大田中间有一个板屋,西一个大田间有一个板屋;这板屋就只是一个破旧的平房,黑奴几代同堂都塞在里面。在那里,你可以看到褴褛不堪的男男女女、大大小小,横七竖八地坐在门口地下,外面晒着炎热的阳光,他们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呆坐着。

那天正逢着星期日,他们照例是无须做工,但也无法出去娱乐,其实也无处娱乐,所以只得呆呆地在炎暑之下呆坐一天!他们平日工作是没有一定的时间的,从天亮起,一直到天黑为止!寒尔马的街道那么好,但却没有任何街车,因为地主们都有汽车,奴隶们就只配跑腿。

全家服役的变相的农奴们,因此也只有局促在狭隘肮脏的小板屋里,无法出去;就是出去,也没有什么地方可去。他们乘车的时候也有,我在乡间亲眼看见地主把运货的塌车运输黑奴,一大堆地挤着蹲在里面,和运猪猡一样!

依法律虽不许买卖人口,但是在美国的南方“黑带”里,甲地主要向乙地主让若干变相的农奴,只要出多少钱给甲地主,以代这些变相的农奴还债为词,便可用塌车整批地运走,因为他即成为这些农奴们的新债主,有奴役他们的权利了!这不是变相的农奴是什么呢?

(原载1936年9月1日《世界知识》第4卷第12号)

同类推荐
  • 倾听者

    倾听者

    一个神秘的都市时尚职业,一部心理医生的蜕变成长史;一场不见硝烟的情感战役,一群普通人的心灵朝圣之旅。跟随心理名师的岑蓝,在解密众多婚姻难题同时,自己却在情海里浮沉未定……小说中方德泽和岑蓝这对主角的情感关系是故事的一个起点,之后带出一系列故事,故事示现了人与人的各种关系,如母子,父女,夫妻,朋友,同事,师生等等,他们在关系中照见了真实的自己。关系像一面镜子也可以说是药铺,倘若某个人物,某段对话,一个细节或是某个案例,也让读者照见自己,就像同款的一味适合疗愈自己的药,岂不有趣。本书不仅情节引人入胜,更有心理学知识和大量案例,让人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完成自我的一轮心理疗愈,堪称中国版的《心灵捕手》!
  • 静候绽放的时光

    静候绽放的时光

    在这个动荡浮躁的社会,你还能找到坚持30年,20年,或者哪怕是10年,5年以上的人或事吗?几乎没有人觉得自己大学读对了专业,没有人觉得正在做自己喜爱的工作,没有人满意现状,也没有人肯安心下来,在一个地方长期停留。今年86岁高龄的渡边和子,在圣心女子大学已整整工作50年。36岁时,她从国外修习归来。初来乍到的城市,毫无准备的任职,困难重重的任务,这一切与她想象中的生活相去甚远,苦不堪言。不知不觉中,她成了委屈一族,抱怨连天。正当她考虑退出时,一位传教士送给她一首英文短诗,第一句便是: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撑不下去的日子,不能入眠的夜晚,诗中的话激励着她,让她受益。在所在的地方活出自我,就会有一种“被守护”的安心感。工作,事业,恋爱,结婚,育儿,或许一生中,残酷无情的事太多太多,拼尽全力也无法绽放,那就深深向下扎根吧。无论身处何方,请保护好你渴望绽放的心。你在哪里,哪里就是你的家。
  • 荷室夜话

    荷室夜话

    《读史点滴》53篇,是继上部西汉“五日京兆张敞”之后的继续,即跨越近三百年历史长河,讲到东汉灭亡,而三国和两晋时期的故事,只好在下部书中见了。《生活趣事》收入文章67篇,还是谈花论草、虫鸟鳞兽,凡我生活中接触到的,都是讲诉的对象。《美术故事》收入22篇,通常是一篇讲一个故事,说明一个观点,如一滴水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辉。《走南闯北谈东西》收入游记14篇,其中西南行纪讲到重庆就截止了,因在上部书中有“成都散记”几篇。《荷室夜话》斜枝旁出,内容驳杂,与其说是一部散文集,不如说是一部资料书,不成体统、不求甚解之处,请读者批评谅解。
  • 闲云词

    闲云词

    本书收作者的词作近三百首,有:“关中吟(二十六首)”、“韶山行(十四首)”、“新疆吟草(四十八首)”等。
  • 一滴水可以流多远

    一滴水可以流多远

    《一滴水可以流多远》这是一位军旅诗人的处女诗集。作为军人,史桢玮一直在写诗,《星星》诗刊、《中国诗歌》、《西南军事文学》等军内外刊物、网站都发表过他的诗作。《一滴水可以流多远》收入了他1993年以后的诗歌,从中可以看到他的诗路历程,读到诗人对心灵家园的守望,对诗意栖居的寻求,对人生真谛的沉思。
热门推荐
  • 搞定国民男神

    搞定国民男神

    樊锦昱,演艺圈光鲜亮丽的影帝,又被誉为演艺界的国民男神。阮甜甜,在读大学生,爱笑,笑起来超甜的,是男神的忠实粉丝。原本两个毫不相干的人,渐渐的互相有了交集,而且还莫名其妙的走到了一起······超甜系氧气女孩渐渐融化了冰山男神,这可是个大工程······
  • 绝代风华之无情宠妃

    绝代风华之无情宠妃

    几世辗转,只为寻他!几世轮回,只为等她!她是他的缘,他是她的劫!寻寻觅觅中,你们终于找到了彼此!她助他识破阴谋,肃清朝堂!他为她征战天下,许她一世太平!他宠她入骨,事事以她为先。她爱他入髓,处处为他着想!这是一个两人相伴共同除渣的故事。且看他们二人联手——共同谱写这一盛世繁华!
  • 丁大宝的艳事生涯

    丁大宝的艳事生涯

    丁大宝对村长老婆吴桃花很有好感,老婆贾平平口无遮拦的玩笑更是激起了丁大宝的心思。丁大宝勾引上了吴桃花,村长丁东明察觉后要求吴桃花一起给丁大宝下了套子,事情捅开到全村,丁大宝被扣上强奸未遂的帽子,为给吴桃花治精神病闹得倾家荡产。吴桃花却是不愿再被丁东明摆布,挑明自己真看上了丁大宝,狡猾过头的村长在打击中疯掉了……
  • 环游黑海历险记(凡尔纳经典科幻)

    环游黑海历险记(凡尔纳经典科幻)

    《环游黑海历险记》的主人公凯拉邦是烟草商人,生性固执古板。他要到海峡对面的侄子家去参加婚礼。为了对不合理的税收政策表示不满,他决定带人沿着黑海绕到海峡对岸,由此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他们的马车被蚊群叮咬、野猪围攻,遭遇大草原地下气体火山般地爆发等惊险,使他们险些丧生;此外,还要对付土耳其权贵的阴谋诡计……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给女儿的日记

    给女儿的日记

    时光的河。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生活枯燥无聊,人勿忙地奔向大海,就象一条从不肯停下的河流。大海很美。因为大海就象源头。但象不是。人被切断了。就象一条被切断的河流。几乎每一个人的生命在某一刻都被切断,被迫改变方向,而渐渐地失去与源头的联系,到最后忘记。无法想起。客观地讲,这世上没有人不能去的地方,只要努力不论多远人都能到达。可如果我说:回到你的心中。那该怎么办?它们之间太近了,没有距离,无法起步。仿佛你们就是一体,彼此不分。可实际上不是。就象大海与源头之间,虽然都是水,却又是不同的水。认识上的距离,有时连光年都无法去测,是那么远。比如你与一个人在相遇的刹那,你便知道你们是否能成为朋友?或是根本就不可能。书与人也是如此。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受用三水要行法

    受用三水要行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雁荡迷情北斗侠

    雁荡迷情北斗侠

    鸭绿江畔,凤凰山古边塞现存《大明护国功德碑》,碑文载:樊公梦斗,字北一。大明永乐九年秋闱,高中武魁。十年,钦点镇远大将军,正二品,镇守辽东。十三年,高句丽葛文礼犯关,公与战之凤凰山青牛背,葛殆,公将逆众万余,礼遇遣返。十五年,高句丽王驱六万众犯关,公与战之东沟、凤城、安东。月余,逆退。公挥军东渡,克义州,逼平壤,迫其臣服,受大明册封。是年,设安东卫,公擢升抚远大元帅,封镇国仁德一等公,节制辽东七镇总兵。公戍边四十载,夷惧其威,感其德。自大明永乐十五年,辽东再无战事矣。
  • 大时代的梦

    大时代的梦

    这是一个关于中国梦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为了心中的那束光,这一路上要经历多少次蜕变与离别。花谢又花开,失散又重逢。无论艳阳暴雨,终将使我们成长为真正的自己。那些残缺的终究圆满,那些到达圆满的终于活成一个谜……本小说包含艺术描写,穿插了唐卡、电子商务、买房难、整形医生、儒商、人工智能、留守儿童、元宵花灯、寿山石、乡村支教、军营生活、新农村、传统民居土楼、网红、飞花令、炒股、高铁、老茶树、布袋木偶、川剧变脸、田园综合体、非洲援助、盼台湾回归、空竹等内容。不局限于世俗的生活,日日都是好日。有了艺术和梦想,现实也可以很丰满。每个人都有权利仰望星空,不随意妥协,造自己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