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9600000001

第1章  做人还是简单些好

做人不要太复杂,还是简单一些好。人做得简单,事情也就不再复杂。所谓简单做人,并非不顾周边环境,无视复杂的人际关系,而是说在对人情世故有着充分认识和必要准备的前提下,在做人的方式上删繁就简,有意识地跨越许多约定俗成,跨越害多利少的做人羁绊,把原先复杂的做人之道简单化。

做人要聪明,但不要过于追求精明

做人与做事,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对任何人来说,不管自觉不自觉,他始终在以自己的方式做人;不论有意或无意,他也始终在以自己的方式做事。正因为做人与做事无时无处不在,似乎人人都会,所以许多人并没有把做人与做事当做一个问题来研究;另一方面,做人有层次,做事有成就又是如此困难,对大多数人而言似乎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因此,有的人又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做人与做事是个天大的学问,穷尽毕生的经历也未必能略窥一二。

当你选择了人生目标并准备为之奋斗时,你一定要记住:要聪明,而不要过于追求精明。聪明的人一般不计较眼下的区区得失,而是把眼光放长远,时刻有一个总体的事业目标,所有的努力都是为这个目标服务的。虽然他们的好多行为让别人看起来都是没有多大好处,甚至很吃亏。但是,他们心里清楚,自己的努力肯定在将来会得到巨大的利益回报。

可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为了一点小小的利益能与他人争破头皮,从来不肯吃一点小亏。而他们似乎也因为自己的“聪明”而获利不少,比如,单位给员工发放一批福利品,最后剩下一件,某个精明的职员就会跳出来,以某种借口将其据为己有,而其他同事也不好意思说什么;又或上司分给部门一个临时任务,这个员工一看任务有些麻烦,便借故推给其他同事,自己则一身轻松……。这种表面上看似精明的人,看起来似乎十分实用,实际上却犯了为人处世中的一大禁忌。

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最怕的就是太过精明,去斤斤计较。相反,如果能够在与他人友好和谐相处,做到宽容别人,那么就没有处理不好的人际关系,也没有化解不了的恩恩怨怨。

在这个问题上,有些人处理得很好,有些人则处理得不好。于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受到人们的欢迎,在生活中如鱼得水;有些人却四面树敌,很难与周围的人相处。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况呢?究其原因多种多样,社会是由人的群体组成的,而每个人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性格,这些不同的人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或大或小的生存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无法回避但又需要正确对待的问题。

有些人在与他人相处中,“利”字当头,什么亏都不能吃,什么便宜都想占,总在算计着别人,以为别人都不如他们聪明,而可以从中揩点油,讨点便宜,好像这样做就会比别人能过得好些。这种人功利心太重,把功利当作人际关系的首要,他们日子过得很累、很紧张,过得很缺乏乐趣。因为,这样的人会经常遇到许多“庸人自扰”的事情。比如说,别人很随意说的一句话,干的一件事,也许没有什么别的目的,但对于那些所谓的精明者就会浮想联翩,晚上回到家里,躺在床上也要细细琢磨,生怕别人有什么阴谋会使自己吃亏。这种人往往最被人看不起,甚至会招致他人的冷言讥讽。

相反,如果能够在生活中与人为善,以宽阔的胸怀待人处世,尽量不去与他人计较琐碎的利益,做到目光长远、宽容大度,为自己和他人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氛围,这样的人怎么能不处处受到别人的敬佩和欢迎呢?

归根结底就是,不同的为人处世原则导致了不同的人际关系的产生。所以,在人际交往中还是要本着“宽以待人、胸怀大度”的原则,吃点小亏未必是坏事,适当“让利”,吃点小亏,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仅体现了你的能力,也会加深你和他人的感情,“将要取之,必先予之”,这也是一种高明的处世方法。一辈子不吃亏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吃亏”。

有的人与他人的关系不好,就是因为过于计较自己的得失,甚至是锱铢必较,老是争求种种的“好处”,久了难免惹起周围其他人的反感。而那些暂时得到的利益未必能带给你很多的好处,反而弄得自己心神疲惫,并失去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得不偿失。如果对那些细小的不会影响自己前程的好处多谦让一些,这种豁达的态度无疑会赢得人们的好感。

为人处世,你来我往,无法做到绝对公平,总是要有人承受不公平,要吃亏。倘若人们强求世上任何事物都公平合理,那么,所有生物链一天都无法生存——鸟儿就不能吃虫子,虫子就不能吃树叶,世界就得照顾万物各自的利益。既然吃亏是无法避免的,那何必要去计较不休、自我折磨呢?

事实上,人与人之间总是有所不同的。别人的境遇如果比你好,那无论怎样抱怨也无济于事。最明智的态度就是避免提及别人,避免与人比较这比较那。而你应该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他能做,我也可以做”。

一个人想要把使生活过得快乐、舒适,单靠东捞一点,西占一点,靠算计别人是徒劳的,我们生活得是否轻松愉快,很大程度上要靠真诚、信赖、友好,碰到难处互相帮助,有了好处大家分享。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必太精明,不必担心自己失掉些什么。大家需要相互谦让、相互奉献、相互让利,关系融洽和睦比什么都好。不太精明人容易和大家成为朋友,就因为大家可以正常相处,少有功利,多有温情,不必处处抱有戒心,有安全感。

我们做人不要太复杂,在为人处世中也不要太精明,但应该拥有智慧。在生活中,许多人并非真的糊里糊涂过日子,他们是简单的智者,是聪明地做人。一个聪明的智者是不会患得患失,也不会困在世俗的鸡毛蒜皮之事中而无法自拔,这样的人心胸开阔,为人豁达,他的人生也一定会更有意义,会更有价值。

有心计,而不工于心计

从前,有个商人买了许多盐,驮在驴背上,驴不小心掉进了小河里,盐被河水溶化了,上岸后只剩下空空的袋子,驴感到很轻松。过了不久商人又让驴子去驮盐,当经过小河的时候驴子故意掉到了河里,它又一次轻轻松松地回了家。商人发现后很是恼火,第三次的时候给驴装了两袋子海绵,驴子再次故意掉进河里,结果它差点被淹死。这是一个流传了很久的寓言故事,这个故事讽喻了自作聪明,最终给自己带来加倍惩罚的“蠢驴”。

人活在世上最根本的两点就是做人和做事,把人做好是把事做好的基础,把事做好则是人做得如何的直接体现。怎样做人的态度决定着做事的原则和取向,一个不会如何做人的人,他做任何事都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不论他如何投机取巧,也不论他付出怎样的努力,其结果总会适得其反!

一些喜欢玩心计的人,自以为工于心计能显示自己的聪明与高明,其实,那是最大的愚蠢与糊涂。汉代的刘邦能够战胜项羽的原因很多,工于心计便是其中一条。但是,他自己肯定没料到,他虽得意于一时,但为此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不佳的口碑。刘备当着赵云的面摔阿斗也是工于心计,说白了就是通过斗心眼儿,谋求他人对自己的信任与忠心,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这些实际上是对他人情感的一种欺骗,不是光明磊落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如果人人都热衷于此道,这个世界就毫无真诚可言了。

然而,“心计”却并非纯粹是贬义词,工于心计不好,但并不是说人生在世完全不需要心计。应该说只要不是以欺骗与愚弄他人为前提的心计,还是多多益善的。因为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不多动些脑子,不多想些法子是不可能处理好的。万花筒般的世界不断地处于变化之中,没有心计是应付不了的。这种平平和和的心计与蓄意险恶的工于心计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

为人处世要有心计,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个人聪明的表现,但需要强调的是:聪明是一笔财富,关键在于怎样使用。那些脱离正道的聪明,最终带来的只能是悲惨的结局。在现实中,竞争是激烈的,如果太工于心计,把心思放在“算计别人”上,是一件费时、费力,而且不道德的事情。这样做的人最终得到的是两个字:失败。例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在贾府算是一个精明之人。在一个复杂的环境里,势必要工于心计,才能生存。所以,为了巩固自己在贾家的地位,王熙凤很清醒地对各色人采取不同策略。对贾母承顺,对王夫人听从,对刑夫人应对,对地位高的大丫环称姐道妹,对下人严厉,对没地位的妾苛刻,对情敌死磕,置之死地而后快。结果到最后,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最终落得个草席加身、不得善终的悲惨结局。

孙膑曾与庞涓一起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庞涓下山后,投奔魏国,得到魏惠王的宠信,被任为将。庞涓自忖才能不及孙膑,害怕他下山到魏国后影响自己的前程,更担心他到别国后成为自己的对手,于是决定设计陷害孙膑。不久,庞涓派人上山,以同朝为官为由,劝孙膑赴魏。孙膑不知是计,欣然允诺。不料一到魏国,便落入了庞涓的圈套,被诬告私通齐国。魏惠王听信庞涓谗言,无端处孙膑以膑刑,挖掉了他的两块膝盖骨,使之终身残废。按当时的惯例,刑徒是不能为官的。庞涓试图以此断送孙膑的政治前途,消除一个潜在的对手。

然而事情并未如他所愿。孙膑虽身处危境,却显示出卓越的智慧。他佯狂自晦,并设计归齐,得到大将田忌的赏识;又通过著名的“田忌赛马”显露出惊人的才华,得到齐威王的器重,被任为齐国的军师。

公元前354年,齐国应赵国之请,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击魏救赵,伏击庞涓大军,取得“桂陵之战”的胜利。十二年后,魏国攻打韩国。齐威王采纳孙膑“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的建议,再次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韩。孙膑依然采用围魏救赵的计策,痛击魏国10万大军。智穷力竭的庞涓在马陵愤愧自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毕竟大多是由朴素、真实、平凡的事组合而成,偶尔也有长虹落日,但更多的是直面柴米油盐,因此,应该从从容容是为上,平平淡淡才是真。虽然我们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未免有些忙碌和苦累,但做人不应该太复杂,不可工于心计,而应是以一颗平常心去期盼,去对待,去体谅,去关怀,去面对现实,面对身边的一切。

把自己看得笨拙些

当今世界变化之快,使得我们免不了有时跟不上时代的节拍,可是,如果硬要戴上时髦的面具去拔高自己的档次,那一定会把自己搞得非常狼狈。世界并不是一下子就能看透,我们的视野毕竟有限,可是,如果硬要拿愤世嫉俗的感慨来掩饰自己的浅薄,那一定会演出蹩脚的闹剧。

把自己看得太聪明的人,往往被生活所嘲弄,而把自己看得笨拙些的人,或许还会给人们一个惊奇。承认自己笨拙的人很容易放下什么都懂的假面具,有勇气袒露自己的无知,毫不忸怩地表示自己的疑惑,不再自命不凡,自高自大,培养起健康的心态。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坦然面对一切。如果小有成就,也不需太得意;如果遇到挫折,也不要消极失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使你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工作,并集中精力做好它。此外,做人不可自以为是,做事切忌急于求成。事业的成功需要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急于求成可能导致功败垂成。

拿破仑是从炮兵干起的,卓别林是从跑龙套开始的。人的成长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不是任何文凭、学位可以缩短或替代的,否则就会出现断层,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这是一句歌词,也是一条真理。“随便”是指浮躁、空想,只有去掉这些,发扬务实的精神,万丈高楼才能拔地而起。初入社会是一个人的品质和生涯定格的时期,如果你能在这个时期树立起务实的精神,扎扎实实地练就基本功,那么还有什么能能阻碍你成功呢?由此可见,越是那些别人不屑于去做的事情,越要做好,只有从基础做起,处理好小事,才能打好基础,培养起处理大事的能力。

有人曾经问李嘉诚做生意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时,他回答道:“那就是诚信,就是不妨把自己想得笨拙一些,而不是投机取巧……”好一个“笨拙”精神!这句话贯穿在李嘉诚的经商活动中,而做人何尝不是这样?面对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我们免不了有时跟不上“新潮”,可总有些东西不管在任何条件下都离不了,比如像“不耍小聪明的笨拙精神”。

拥有笨拙精神的人,可以很容易地控制自己心中的激情,避免设定高不可攀、不切实际的目标,也不会凭着侥幸去瞎碰,不敢为了玩潇洒去放纵,而是认认真真地走好每一步,踏踏实实地用好每一分钟,并甘于从不起眼的起点出发,还能时时看到是自己的差距。那份笨拙感,催发起的是实实在在的上进。

对于那些把自己看得笨拙些的人,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袒露自己的无知,可以毫不扭捏地表示自己的疑惑。未被污染的纯真好奇,激荡起的是真切痴情的向往。那份笨拙感,唤起的是明明白白的找寻。

笨拙是解脱巨大心理打击的巧妙安慰,更是要求自己振作的强硬理由,那份笨拙感,带给人的是不骄不躁的清醒。把自己看得笨拙些,更能使人坦然处世,同时平静自省。如果成功了,因为笨拙的显影,自己没情绪得意;如果失败了,因为笨拙的反衬,自己也没必要太失望。

笨拙不会使人头脑发热、盲目自信、赤膊上阵做傻事,它叫人遇事三思,看好了左右再动手。把自己看得笨拙些,会使人时常拿实力与自信对比,时常拿困惑与激情相碰撞。不轻易冒险,冒了险就要有收获。

做人不要太精明,把自己看得笨拙些,不是拿自卑削弱斗志,更不是用软弱替无为辩解,而是为了从笨拙出发开创一个不笨拙的境界。而自作聪明只是最不明智的选择,正如一句所说的,你想“了不起”,其实是“起不了”,真的,我们是时代的弄潮儿,就该学会这个。

欺骗别人就是欺骗自己

著名的美国总统林肯有段名言:你可以在某一时刻欺骗所有的人,也可以在所有的时刻欺骗某一些人,但你永远也不可能在所有的时刻欺骗所有的人。

欺骗就像未感光的胶片一样,只要见一丁点光儿就会全部作废。欺骗只要被一个人识破,世人便都识破了它。欺骗对自己的蒙蔽与伤害,远胜于他人。

一个人要想在某方面成功,他不需要说谎,不需要利用,只要言行一致,虚怀若谷,贯彻正确的人生观,脚踏实地干下去就行了。倘若心灵一旦丢掉了良知和责任,天堂瞬间就变成了地狱。

诚实是财富。我们都无法想像与一个满嘴假话的人生活在一起的情形;同样,我们每个人要想拥有别人的真诚,就必须先守住自己做人的根本——诚实。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许多人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诈骗他人,不择手段地达到个人的目的。在他们腰包鼓起起的同时,是否感受到一个人的悲哀呢?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做人的根本。

诚实不但是一种美德,而且它还有可能使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诚实是做人的根本。不诚实的人不能信任,更不能被委以重任。你永远得努力分辨他是不是在骗你。这里给大家讲一则寓言故事:

从前,有一位贤明而受人爱戴的国王,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人民安居乐业。国王的年纪逐渐大了,但膝下并无子女,这件事让国王很伤心。终于他决定了,在全国范围内挑选一个孩子收为义子,培养成为自己的接班人。

国王选子的标准很独特,给孩子们每人发一些花种子,宣布谁如果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那么谁就成为他的义子。

孩子们领回种子后,开始了精心的培育,从早到晚浇水、施肥、松土,谁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幸运者。

有个叫雄日的男孩,也整天用心地培育花种。但是十天过去了,半个月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连芽都没冒出来,别说开花了。

苦恼的雄日去请教母亲,母亲建议他把土换一换,但依然无效,母子俩束手无策。

国王决定的观花日子到了。无数个穿着漂亮衣裳的孩子们涌上街头,他们各自捧着盛开鲜花的花盆,用期盼的目光看着缓缓巡视的国王。国王环视着争奇斗艳的花朵与精神焕发的孩子们,并没有像大家想象中的那样高兴。

忽然,国王看见了端着空花盆的雄日。他无精打采地站在那里,眼角还有泪花,国王把他叫到跟前,问他:“你为什么端着空花盆呢?”雄日抽咽着。他把自己如何精心摆弄,但花种怎么也不发芽的经过说了一遍,还说,他想这是报应,因为他曾在别人的花园中偷过一个苹果吃。没想到国王的脸上却露出了最开心的笑容,他把雄日抱了起来,高声地说:“孩子,我找的就是你!”

“为什么是这样?”大家不解地问国王。

国王说:“我发下的花种全部是煮过的,根本不可能发芽开花。”捧着鲜花的孩子们都低下了头,因为他们全都是另找种子播下的。

上面的故事可以说明,诚实才是为人处世处事的基本原则。一个歪曲事实,隐瞒真相的人终究是要败露的。有一个古老的谚语说:“一个人讲了一个谎言,就不得不讲更多的谎言。”

欺骗别人就是欺骗你自己,欺骗自己的结局是害了你自己。就像《伊索寓言》里的“狼来了”故事中的牧羊人一样:有一个牧羊人每天去森林里放羊,他孤单得要命,总想找到个法子使自己开心。一天,他突然大叫起来:“狼来了,狼来了,快来救我呀!”在附近田里干活的农民放下手中的活儿,赶紧拿着棍子跑来。见到这种情况,牧羊人哈哈大笑,说道:“狼已跑了。”第二天,他又这样叫起来。当农民们又跑来救他时,还是没见到狼,只好回去了。从此以后,牧羊人常常以此取乐。有一天,真的来了一只狼,牧羊人开始大声呼救起来,但没有任何人赶来帮忙。大家都以为,他像平常那样欺骗大家。最后牧羊人被狼吃掉了。

古往今来,凡在学识上有成就的人,无不是诚实的。爱因斯坦小时候学习成绩就很差,但他勇于提出一些别人看似愚昧的问题;马克思对于历史、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工作始终是实事求是。为我们诚实做学问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但眼下如何呢?学生中有的抄作业,有的考试作弊……大人们尔虞我诈,朋友之间都可以相互欺骗,甚至有通过骗感情来达到骗钱的目的……这些人是否感到可悲呢?

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造就了一代代炎黄子孙。在今天,它应是我们做人的根本、处事的原则和求知的唯一途径。哪个不诚实的人能获得永远的财富呢?作为一个诚实的人而言,即使是没有多少物质财富,但起码可以做一个精神上的富有者!

不要犯“比别人正确”的错误

有一位先哲说得好:“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当我们的朋友表现得比我们优越时,他们就有了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但是当我们表现得比他们优越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由羡慕进而产生嫉妒。

有一位年轻的律师参加了一个重要案子的辩论。在辩论中,最高法院的法官对年轻的律师说:“海事法追诉期限是6年,对吗?”律师愣了一下,然后率直地说:“不,海事法没有追诉期限。”

法庭内立刻静默下来,似乎连气温也降到了冰点。虽然年轻的律师是对的,法官错了,律师也如实地指了出来。但法官却没有因此而高兴,反而脸色铁青,令人望而生畏。尽管法律站在律师这边,但他却铸成了一个大错,居然当众指出一位声望卓著、学识丰富的法官的错误。

这位律师确实犯了一个“比别人正确的错误”。在指出别人错了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做得更高明一些呢?要知道不少人都犯有武断、偏见的毛病,不少人还具有固执、自负和嫉妒的缺点,他们都不愿改变自己对事物的看法。

罗宾森教授在《下决心的过程》一书中说过一段富有启示性的话:“人,有时会很自然地改变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说他错了,他就会恼火,更加固执己见。人,有时也会毫无根据地形成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不同意他的想法,那反而会使他全心全意地去维护自己的想法。不是那些想法本身多么珍贵,而是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胁……”

无论你采取什么方式指出别人的错误:一个蔑视的眼神,一种不满的腔调,一个不耐烦的手势,都有可能带来难堪的后果。你以为他会同意你所指出的吗?绝对不会!因为你否定了他的智慧和判断力,打击了他的荣耀感和自尊心,同时还伤害了他的感情。他非但不会改变自己的看法,还要进行反击。这时,即使你搬出所有柏拉图或康德的逻辑也无济于事。

所以,永远不要说这样的话:“走着瞧!你会知道谁是谁非的。”这等于说:“我会使你改变看法的,我比你更聪明。”——这实际上是一种挑战。在你还没有开始证明对方的错误之前,他已经准备迎战了。为什么要给自己增加困难呢?

英国19世纪政治家查士德斐尔爵士曾对他的儿子作过这样的教导:“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更聪明。”这真是句绝妙的话语。一般而言,如果让人们相信自己比别人喜欢你,就应该做到比别人更深沉。在你的衬托下,他们会觉得自己了不起。

如果你还想知道一些有关做人处世、控制自己、加快人格成熟的知识的话,不妨看看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自传。他在自传中说:“我立下一条规矩,决不正面反对别人的意思,也不让自己武断。我甚至不准自己表达文字上或语言上过分肯定的意见。我决不用‘当然’、‘无疑’这类词,而是用‘我想’、‘我假设’或‘我想象’。当有人向我陈述一件我所不以为然的事情时,我决不立刻驳斥他,或立即指出他的错误;我会在回答的时候,表示在某些条件和情况下他的意见没有错,但目前来看好像稍有不同。我很快就看见了收获。凡是我参与的谈话,气氛变得融洽多了。我以谦虚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但容易被人接受,冲突也减少了。我最初这么做时,确实感到困难,但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习惯,也许,五十年来,没有人再听到我讲过太武断的话。这种习惯,使我提交的新法案能够得到同胞的重视。尽管我不善于辞令,更谈不上雄辩,遣词用字也很迟钝,有时还会说错话,但一般来说,我的意见还是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其实,富兰克林在这里并没有提出什么新的观念——这只不过显示了他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

当你跟别人交谈的时候,千万不要以讨论不同的意见作为开始,而是要以双方同意的事作为开端。在《影响人类的行为》一书中指出:“当一个人说‘不’时,他所有的人格尊严都已经行动起来,要求把‘不’坚持到底。事后他也许会觉得这个‘不’说错了,但是他必须考虑到宝贵的自尊心而坚持说下去。”因此,使对方采取肯定的态度,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

这的确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技巧!但是它被许多人忽略了!许多人,一开口就愚蠢地提出别人不能接受的事物,使别人立即采取反对的态度,因而弄得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地步。泄露真实的智力往往得不偿失,你应该养成善于隐藏自己的习惯。如果人们不经意地发现了事实——实际上你比表现出来的聪明得多,他们会更加佩服你,因为很少有人能谨慎地不去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

“刻板地”奉行诚信的原则

古人云:“诚信乃做人的根本。”没错,诚信的确是两个素不相识的人沟通的桥梁,那诚信仿佛是将无数颗心连在了一起。中国传统文化中讲求“诚”,以诚待人;讲究“信”,“人无信不立”。诚信是指诚实信用,一言九鼎。可是随着社会越来越进步,经济越来越发达,诚实信用反而在人们心中变得越来越淡薄,这不能不说是社会的悲哀。说话出尔反尔,尔虞我诈成为一些人炫耀自己精明的资本;而那些“刻板地”奉行诚信原则的人却常常被人讥笑为傻帽。其实,奉守诚信的原则是做人之根本,只有做到了讲诚实讲信用,才能真正做到问心无愧。

没有一个人希望自己被骗,可是希望别人不骗自己的同时最好不要去骗别人。点滴都是从自身做起的,慢慢地会感染你身边的人。每个“刻板地”奉行诚信的原则的人身边都会有许多真诚的朋友,只有心存诚实,做事讲信用,才能感受到真情,得到别人的尊重。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视诚信如生命。诚信既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也是一种无形的财富。诚信立业,诚信致富。大凡一个成功的商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在创业之初,都需要经受诚信的考验。诚信支撑着生意越做越大,支撑着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实力越来越强。

世界船王包玉刚把讲信用看做企业经营的根本。他认为,纸上的合同可以撕毁,但签订在心上的合同是撕不毁的,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应该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在包玉刚的经商生涯中,奉行的是“言必信,行必果”。由此,他为自己树立了良好信誉,从而获得了银行的信赖,为企业的发展获得了坚强的资金支持。

在20世纪70年代后,包玉刚决定进入房地产业。房地产行业是风险与利润并存的行业,尽管利润较高,但是,风险也是相当大的。

1979年,包玉刚看准时机,决定收购当时属于英国人的九龙仓。他与李嘉诚达成君子协议,他不干预李嘉诚收购和记黄埔,李嘉诚则不干预他收购九龙仓。然后,包玉刚开始在二级市场上大量买进九龙仓股票。没多久,英国人发觉股票出现异常波动,为了防止九龙仓被收购,赶紧采取了反收购的办法,调集许多资金把九龙仓的股价越炒越高。

最后,包玉刚还需要30亿港元的资金才能实现收购控股的计划。原九龙仓的几个英国大股东认为,包玉刚已经没有资金了,30亿港元对他来说完全不可能筹集到,因此,包玉刚根本不可能再收购九龙仓了。当时,包玉刚自己也对媒体记者说,现在的股价太高,收购太困难了,自己暂时想出去玩玩。接着,他真的坐飞机离开香港去欧洲休假。从周一到周五,媒体一直追踪报道包玉刚的游玩信息。大家都认为包玉刚已经放弃了收购计划。但是,在周六和周日两天,包玉刚却不知去向了。

到了周一,包玉刚却带着30亿港元资金又杀回了香港股市,一举收购了九龙仓,成为九龙仓第一大股东,轻松实现了收购控股计划。

原来,“失踪”的那两天里,包玉刚分别请了几个银行家吃饭,凭借自己的信誉,轻轻松松地获得了这些银行家的贷款。正是长期建立起来的诚信让包玉刚在这场收购大战中获得了胜利。

香港首富李嘉诚说:“一个诚信的开始意味着一个良好信誉的开始,有了信誉,自然就会有财路,这是必须具备的商业道德。就像做人一样,忠诚、有义气,对于自己说出的每一句话、作出的每一个承诺,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并且一定要保证做到。当你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后,成功、利润便会随之而来。”李嘉诚不仅是财富超人,而且被誉为诚信超人。

李嘉诚在创业初期资金极为有限。一次,一位外商希望大量订货,但他提出需要富裕的厂商作保。李嘉诚努力跑了好几天,仍一无着落,但他并没有捏造事实,或是含糊其词,而是一切据实以告。那位外商深为他的诚信所感动,对他十分信赖,说:“从阁下言谈之中看出,你是一位诚实君子。不比其他厂商作保了,现在我们就签约吧。”

面对这样一个好机会,而李嘉诚感动之余还是说:“先生,蒙你如此信任,我不胜荣幸。但我还是不能和你签约,因为我的资金真的有限。”外商听了,极佩服他的为人,不但与之签约,还预付了货款。这笔生意使李嘉诚赚了一笔可观的钱,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此,李嘉诚也悟出了“坦诚第一,以诚待人”的道理,并“刻板地”奉行诚信的原则,从而获得了巨大成功。

对于上面提到的两位家喻户晓的名人来说,他们深深懂得诚信的含义,他们“刻板地”奉行诚信的原则,因此,诚信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财富。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诚信”或“不诚信”的事。诚信带给人愉快的感觉,使人和人的关系变得亲切、融洽;相反,会给我们带来失望、伤害,甚至是仇恨。所以,一个不诚信的人,不会是一个向上、自信的人,当然,缺乏诚信的社会也不会是文明、和谐的社会。我国有句俗语叫“诚信是金”,说的是做人讲诚信,就像金子一样宝贵。自古以来,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实事求是、讲究信誉就是人们追求的品格和德行。

与人相处不要怕吃亏

古人云:用争夺的方法,你永远得不到满足;但用让步的办法,你可以得到比期盼的更多。

被世人誉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留下两句四字名言,一句是“难得糊涂”,另一句是“吃亏是福”。

郑板桥是康乾年代“扬州八怪”之首,诗坛名士,书画名家,他康熙年间中秀才,雍正年间中举人,乾隆年间得进士。他任范县、潍县县令期间,重视农桑,体察民情、兴民休息,百姓安居乐业;逢灾之年,尽封积粟之家,开仓放赈,活民无算;他当官意在“得志则泽加于民”,因而体恤平民,改革弊政,勤政廉洁,“无留积,亦无冤民”,深得百姓拥戴。然而居官十年,他洞察官场黑暗,自觉大丈夫“立功天地,滋养生民”的抱负难以实现时,他辞官回到故里,靠卖书画为生。郑板桥以“吃亏是福”、“难得糊涂”为最高处世哲学,并身体力行。这两句饱含人生哲理,代表他毕生智慧的名句,虽历经三百多年,却依然脍炙人口。

放着父母官儿不当,在聪明人的眼里,这不是糊涂是什么?当官时,放着油水却不捞,在聪明人的眼里,这不是亏大了吗?从古到今,聪明人何其多,他们争权夺利,生怕当傻子,生怕吃亏上当,处处精打细算、斤斤计较,无时无刻不在显示自己的聪明才干,处心积虑地执著追逐“权”与“利”。在他们眼里,郑板桥就是一个十足的“糊涂蛋”。

郑板桥说“吃亏是福”的时候,没说什么亏吃,什么亏不吃,多大亏吃,多大亏不吃。但他在跋语中写道:“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利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是矣。”在解释“难得糊涂”时,他又说:“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可见,郑板桥吃亏不是为获得报酬。自己受损失,有利他人,他人不嫉妒,自然对我心平气和;我没因为获得私利去损害别人,所以也心安理得。平安,就是福。

平民出身的郑板桥,不似所谓的“精明者”,他即使当官,也拿得起、放得下,十分洒脱。郑板桥当官时擅自开仓赈济黎民,明知会得罪大吏,会被罢官,但是“糊涂”的他,为百姓却不顾凶险,做了让自己吃大亏的事;当看透官场腐败后,他不肯与贪官同流合污,做了让自己更“吃亏”的事,他宁愿辞官归田,卖画为生,清贫度日,也不肯与“聪明”的达官贵人狼狈为奸,享受肮脏的荣华富贵。郑板桥是清正廉洁、关心百姓疾苦的七品芝麻官,他的“吃亏是福”是为劝说文人雅士洁身自好,劝其弃恶扬善而写的。

认真想想,“吃亏是福”的道理真对。举个例子:有两个气球,一个好大喜功,总想胜人一筹。当看到同伴的个头和它一般大的时候,它很不服气,因此它努力吸更多的空气。为不使同伴超过它,它贪得无厌地吸食着气体,把躯体撑的又肥又胖,皮肤薄得透明,显得光润有泽。就这样,它还不满足,又把自己的气嘴扎紧,怕漏了一丝空气。当一只手来压迫它时,它仍不肯松口,结果它不堪重负,“砰”的一声破碎了。而另一只气球,不似同伴那样争强好胜,它吸食的空气并不太多,总是保持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它的肤色当然不如同伴那么光亮,气嘴扎得也不太紧,当那只手来压迫它时,它就毫不吝啬地释放一些空气,虽然损失了一些空气,但保全了自己,所以这只气球仍然健在。

在古代民间,百姓家的楹联有“能守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的句子,这和郑板桥的“吃亏是福”、“难得糊涂”是相吻合的。

吃亏,虽然意味着舍弃与牺牲,但也不失为一种胸怀、一种品质、一种风度。况且,一个人如若不择手段地得到钱财,追名逐利,他在做人的同时也必将失去自己的人格与尊严。但是吃亏,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做到的,这需要能容忍、有气量。能吃亏,是宽容大度、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象征。

历史上很多的贤士君子,他们也都以能吃亏来要求自己和训诫子孙。古时有一位林退斋尚书,他福德颇多,子孙满堂。在他临终的时候,子孙跪在面前请求训示,林退斋道:“没有别的话,你们只要学会吃亏就行了。唉!自古以来,许多的英雄,只因为不能够吃亏,而坏了多少的事啊!然而从古以来,也有许多的英雄,只因为他能够忍辱吃亏,反而成就了多少的事啊!韩信忍受胯下之辱,可以说是吃亏吃到了极点,后来韩信才能够登坛拜将,被刘邦册封为三齐王;而当时侮辱他的淮阴少年们,后来都投奔于他,成为他的属下了。”

能否吃亏,甚至于成为古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之一。被称为“清初三大家”之一的散文家魏禧,他曾经说过:“我不识何等人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人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

“用‘学吃亏’一语律已;以‘怪不得’三字待人。”这也是明朝儒士薛敬轩所奉行的。在与人相处中不怕吃亏的人,总是把别人往好处想,在其天真、迂腐、软弱的背后,是一个广大、坦荡、宽容的不设防的世界。正因为如此,好些时候好人斗不过坏人,一次又一次地遭到坏人的暗算与偷袭。即便这样,贪图蝇头小利者最终将“聪明反被聪明误”,必然吃大亏。

没有人愿意选择斤斤计较的人做朋友,没有人愿意和惟利是图的人共事,没有人看得上在琐事上纠缠不清的男人,没有人瞧得起得理不让的女人。不怕吃亏的人,不但不会真的吃亏,还会换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结果,并会生活在轻松、自在、愉快之中,才会在一种平和自由的心境中感受到人生的幸福。

低调做人,不等于低人一等

也许在我们这个时代,大家对待成功的渴望太急切了,所有的人都希望找到一种成功的捷径。大家都如此急切,甚至导致了心态扭曲,由“急切”变成了“急躁”。

事实上,因为“急躁”导致失败的事例举不胜举。但是人们很少反思一下自己失败的原因,很少变换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让我们冷静地思考一下,难道人们取得成功的办法仅仅就是这一种吗?答案是否定的。高调出击,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成功;相反,低调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失败。关注低调的理由是:它可能实际上是一种比高调更高明的策略。

“低调”含有“隐藏自己的能力,不显示出来”的意思。这其中蕴涵了一个前提,低调的人是有能力的,只是不显示出来罢了。佛家的禅语中有这样一句话:“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这大概是对低调最形象的描述了。低调意味着“高”,但同时是“深”藏不露,“高”是“藏”的前提,只有这样,才称为“低调”。正是这种“深藏不露”,使低调拥有了特殊的魅力。

对低调具有的这种特殊魅力,如果你不留意,可能无法察觉。对于高调的事情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而低调却像一杯清茶,一抹幽香,只有你细细品味,才可能发现其中的奥妙。

低调的人之所以低调,其实来自于他对自己一种正确的认识。他的低调,决定了他的冷静。在低调者看来,骄傲是很荒谬的事情,因为无论自己过去做了什么事情,都不重要,而自己将要做的事,比已经做了的事总是要重要得多。过去的价值,仅仅就在于它能帮助自己将来做什么。所以,低调者永远不会傲慢、自负,因为他没有傲慢和自负的理由。他总是很谨慎地看待自己的成就和能力。他知道,自己的成功,离不开这一切外在的条件,自己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已。

低调是一种古老的智慧。古汉语中,“智”与“知”本来是同一个字,可以互相通用。知识与智慧当然就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无知”当然就不可能有智慧,而大智慧必然也就与丰富的知识联系在了一起。

在中国的历史上,舜是第一个被称为“大智慧”的人。根据史料记载,舜出生后不久母亲就离开了人世,后母生了一位弟弟叫“象”。孝顺的舜尽管小心地侍奉后母,但是遭受了无数次的毒打。最后实在无法在家里呆下去,舜选择了离家出走,一个人流落到历山脚下开荒种地。

舜与当地的农夫和山林中的鸟兽生活在一起,他观察周围的事物,一切都是那么温馨和睦。于是舜触景生情,制作了一首首感人的乐歌。他的德行影响了周围所有的人,农夫相互谦让已开垦好的农田,渔民相互谦让自己打鱼的场地,陶匠则做出了更加精美耐用的陶器。舜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人们从四面八方扶老携幼迁过来,希望和舜成为邻居。仅仅用了一年时间,他的周围就会聚成了村落;然后就扩大为城镇。后来天子尧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许配给了舜做妻子。这两位聪明美丽的妻子给了舜无穷的力量。“无知”的舜总能逢凶化吉,顺利地通过了尧对他的能力所进行的考验。最后,尧将天子之位禅让于舜。

舜用低调的方式成为天子,那真是“大智慧”。但是,舜的大智慧却没有使用什么心计,事实上,他的“大智慧”往往都是以“低调”来行事的。舜从未有意识地去获取民心,也没有处理任何复杂事务的知识。但是,他的纯朴、坚强、虚心才保证他最终取得了所期望的胜利。舜的胜利说明低调在智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实,不仅仅是中国,世界上所有的哲人都指出了这个道理。无论是伊斯兰教的圣人,还是基督教的圣人,无不认为:“低调”是最接近智慧的,在通往智慧的道路上,低调是必须经过的道路。虽然说低调的人不一定都有智慧,但是有智慧的人一定是低调的。

在这里,我们不仅仅是从人生观上来说低调,其实,低调接近的智慧,不仅仅是使人幸福,使人内心得到安宁,这种智慧还可以运用到实践之中,帮助你完成现实中的事业。

用微笑化解问题

笑,最重要的是自然、大方。微笑、轻笑、大笑都要出于自然。只是大笑可以有,但不可以让它在脸上呆久,不然的话不仅脸部肌肉受不了,礼仪也不允许。只有无知或者精神不正常的人可能不停地大笑,而不顾及别人。如果对任何人都报以轻笑,会使人误解这种笑的含义,使人感到莫名其妙,或感到自己被嘲弄。而微笑是最被人们所欣赏和接受的形式。

微笑是最有效的通行证。它能通向快乐,通向健康,甚至微笑能给人生还的希望。西班牙内战时,哈诺·麦卡锡参加了国际纵队,到西班牙参战。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他不幸被俘,被投进了单间监牢。审讯他的人轻蔑的眼神和恶劣的态度,使他感到自己像是一只将被宰杀的羔羊。

麦卡锡从狱卒口中得知,第二天自己即将被处死。他的精神立刻跨了下来,恐惧占据了他全部身心。他双手不停地颤抖着伸向上衣口袋,摸出一支香烟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这个被搜查过的衣袋,竟然还留下一支皱皱巴巴的香烟。因为手抖不止,他试了几次才把它送到几乎没有知觉的嘴上。接着,他又去摸火柴,但是没有,被搜走了。

透过牢房的铁窗,借着昏暗的光线,麦卡锡看见了一个士兵。对方没有看见他。当然,也用不着看他。因为自己不过是一件无足轻重的破东西,而且马上就会成为一具让人恶心的尸体了。但他顾不得狱卒会怎么想了,于是他用平静的、沙哑的声音一字一顿地说:“对不起,有火柴吗?”对方慢慢扭过头来,用冷冰冰的、不屑一顾的眼神扫了他一眼,深吸了一口气,慢慢吞吞地踱了过来。对方脸上毫无表情,但还是掏出火柴划着火送到了麦卡锡嘴边。

那一刻,在黑暗的牢房中,在那微弱又明亮的火柴光下,狱卒的目光和麦卡锡的目光撞到了一起。麦卡锡不由自主地咧开了嘴,对他微笑了一下。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对他微笑,也许是因为两个人离得太近了,一般在如此面对面的情景中,人不大可能不微笑。不管怎么说,他毕竟微笑过了。但是,如同在两个冰冷的心间,在两个灵魂间撞出了火花,麦卡锡的微笑产生了影响。在愣了几秒钟后,狱卒的嘴角开始不大自然地往上翘。

点着烟后,狱卒并未走开,他直直地注视着麦卡锡的眼睛,脸上露出了自然的微笑。而麦卡锡也一直保持着这种难得的微笑,此时他意识到对方不是一个士兵、一个敌人,而是一个人。这时,对方也好像完全醒悟一样,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麦卡锡,他的眼中流露出人性的光彩,探过头来轻声问:“您有孩子吗?”“有,有,在这儿呢!”说着麦卡锡用颤抖的双手从衣裳袋里掏出皮夹,拿出他与妻子、孩子的合影给对方看,这时对方也赶紧掏出他和家人的照片给麦卡锡看,并说:“出来当兵一年多了,想孩子想得要命,要再熬几个月,才能回一趟家。”麦卡锡听着,泪水不住地往外涌,他对狱卒说:“你的命可真好,愿上帝保佑你平安回家,可我再也不能见到我的家人,再也不能亲吻我的孩子了……”他边说边用脏兮兮的衣袖擦眼泪、鼻涕。

狱卒的眼中充满了同情的泪水。忽然,他的眼睛亮起来,把食指贴在嘴唇上,示意麦卡锡不要出声。他机警地、轻轻地在过道上巡视了一圈,又踮着脚尖跑过来。他掏出钥匙打开了麦卡锡的牢门。此时麦卡锡的心情万分紧张,紧紧地跟着狱卒贴着墙走,一直走出监狱的后门,又走出了城。之后,狱卒一句话也没说,转身往回走去。麦卡锡的生命就这样被一个微笑挽救了。

微笑可以表现出温馨、亲切的表情,能有效地缩短双方的距离,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心理感受,从而形成融洽的交往氛围。它能产生一种魅力,它可以使强硬者变得温柔,使困难变得容易。所以微笑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是广交朋友、化解矛盾的有效手段。

面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况,如果能用微笑来接纳对方,可以反映出你良好的修养和挚诚的胸怀。另外微笑对于自己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在为自己营造良好人际关系的同时,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

微笑是人良好心境的表现,说明心底平和,心情愉快;微笑是善待人生、乐观处世的表现,说明心里充满了阳光;微笑是有自信心的表现,对自己的魅力和能力抱积极的态度;微笑是内心真诚友善的自然流露,说明内心的坦荡;微笑还是对工作意义的正确认识,表现出敬业的精神。

微笑是一种传导的力量,微笑是一股输动的勇气。当你面对微笑的师长,就会增强攻克难关的力量;当你面迎微笑的医生,就会鼓起战胜病魔的勇气。如果你用微笑来对待每一个困难,你就将自己的心境处于最佳的状态,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微笑,能让你从容自信地去解决难题。

微笑是情绪的感染剂,微笑是生活的调色板。如果你忧伤悲戚时,微笑可以把欢乐带给你,而当你面对一个个接踵而来的微笑时,你会觉得,世界原来是那么赏心悦目。

每个人都不应该吝啬微笑,更不应该拒绝微笑。只有善于微笑的人,才能领略到人间至亲至善,才可以感悟到世上的至乐至爱。朋友,请你敞开心灵的窗户,将你的微笑留下。当你真诚地由衷地付出微笑时,你会发觉,整个世界也在向你微笑!

锋芒不要太露

做人不要太复杂,也不要太自作聪明,历来被推崇为高明的处世之道。做人切忌恃才自傲,不知饶人。锋芒太露易遭人嫉恨,更容易树敌。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作为一个有才华的人。要做到不露锋芒,既有效地保护自我,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不仅要战胜盲目骄傲自大的病态心理,凡事不要太张狂太咄咄逼人,更要养成谦虚让人的美德。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凡是鲜花盛开娇艳的时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就是衰败的开始。

人生也是这样。当你志得意满时,且不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这样你不被别人当靶子打才怪呢!所以,无论你有怎样出众的才智,但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国济民的圣人君子似的,还是收敛起你的锋芒,夹起你的尾巴,掩饰起你的才华吧。

郑庄公准备讨伐许国。战前,他先在国都组织比赛,挑选先行官。众将一听露脸立功的机会来了,都跃跃欲试,准备一显身手。

第一项目击剑格斗。众将都使出浑身解数,只见短剑飞舞,盾牌晃动,斗来冲去。经过轮番比试,选出6个人来参加下一轮比赛。

第二个项目是比箭,取胜的6名将领各射3箭,以射中靶心者为胜。前4位有的射中靶边,有的射中靶心。第五位上来射箭的是公孙子都,他武艺高强,年轻气盛,向来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只见他搭弓上箭,3箭连中靶心。他昂着头,瞟了后面那位射手一眼,退下去了。后面这位射手的胡子有点花白,他叫颍考叔,他不慌不忙,3箭射出,连中靶心,与公孙子都射了个平手。

最后的选拔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了,庄公派人拉出一辆战车来,说:“你们二人站在百步开外,同时来抢这部战车。谁抢到手,谁就是先行官。”公孙子都轻蔑地看了一眼对手便去抢车,哪知跑了一半时,公孙子都却脚下一滑,跌了个跟头。等爬起来时,颖考叔已抢车在手。公孙子都哪里服气,便来夺车。颖考叔一看,拉起车来就跑。庄公忙派人阻止,宣布颖考叔为先行官。公孙子都怀恨在心。

颖考叔果然不负庄公之望,在进攻许国都城时,手举大旗率先登云梯冲上许国都城头。眼见颖考叔大功告成,公孙子都嫉妒得心里发疼,竟抽出箭来,搭弓瞄准城头上的颖考叔射去,一下子把颖考叔射了个“透心凉”,从城头栽下来。另一位大将假叔盈以为颖考叔被许兵射中阵亡了,忙拿起战旗,又指挥士卒冲城,终于拿下了许都。

不露锋芒,可能永远得不到重任;锋芒太露却又易招人陷害。虽容易取得暂时成功,却为自己掘好了坟墓。当施展自己的才华时,也就埋下了危机的种子,所以才华显露要适可而止。

锋芒太露而惹祸上身的典型在旧时,是为人臣者功高震主。打江山时,各路英雄汇聚一个麾下,锋芒毕露,一个比一个有能耐。主子当然需要借这些人的才能实现自己图霸天下的野心。但天下已定,这些虎将功臣的才华不会随之消失,这时他们的才能却成了皇帝的心病,让他感到威胁,所以屡屡有中国初期杀功臣之事,正所谓“卸磨杀驴”。韩信被杀,明太祖火烧庆功楼,无不如此。大家读过《三国演义》后可能注意到,刘备死后,诸葛亮好像没有大的作为了,不像刘备在世时那样运筹帷幄,满腹经纶,锋芒毕露了。在刘备在世时,诸葛亮是不用担心受猜忌的,因为刘备离不开他,因此他可以尽力发挥自己的才华,辅助刘备,打下一份江山,三分天下而有其一。刘备死后,阿斗继位。刘备临终前曾当着群臣的面对诸葛亮说:“如果这小子可以辅助,就好好扶助他;如果他不是当君主的材料,你就自立为君算了。”诸葛亮顿时冒了虚汗,手足无措,哭着跪拜于地说:“臣怎么能不竭尽全力,尽忠贞之节,一直到死而不松懈呢?”说完,叩头流血。刘备再仁义,也不至于把江山拱手给诸葛亮,他说让诸葛亮为君,谁知道有没有杀他的心思呢?因此,诸葛亮一方面行事谨慎,鞠躬尽瘁,一方面则常年征战在外,以防授人“挟天子”的把柄。而且他锋芒大有收敛,故意显示自己老而无用,以免祸及自身。这是韬晦之计,收敛锋芒是诸葛亮的大聪明。

当今社会,与人交往的技巧之一就是“故意装傻”。这也就是指不过分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其实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必须要有很好的演技才行。然而,不是人人都可以傻得恰到好处,如果没有掌握得恰到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

李广,汉之飞将军也,是令匈奴兵闻之丧胆的大将,但终以自刎了却此生,细想之下,这与李广平日处事作风有很大关系。他与将士同甘共苦,把他的军士视如子弟,真正做到了“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得到众属下的拥戴,而且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却不知韬光养晦,让汉家军几乎成了李家军,不遭到皇帝的猜忌才怪。而且他性格自负,为人处世之异于同僚,也没有人帮他说好话。

其实,古代社会与现代颇有相似之处,一个人,如果太锋芒毕露,大都不会有所善终,一个人不能融于集体,毕竟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人,李广之死,究根结底,与其锋芒毕露的性格和名声很有关系。作为一位具有非凡勇敢和机智,且能与士卒同甘共苦的将领而言,如果没有得到皇帝的认可、赞同,且被官宦形成的圈子所排斥,这时候获得的民心和名声,反而对他是是不利的。李广一生与匈奴进行七十多次战争,却未被封侯,就是最好的证明。做人虽然应该正派,刚正不阿,但大丈夫亦需要审时度势,把握机会,才能使自己不至于落伍于时代。

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有才华的人,要做到不露锋芒,既要有效保护自己,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人生也是这个道理,当你志得意满之时,切不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不可一世,那样你就注定成为别人的靶子。中国古语说得好“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因此,做人应该不要锋芒太露,这应该就是为人之道吧!

同类推荐
  • 哈佛社交课

    哈佛社交课

    《哈佛社交课》总结了哈佛先进的社交经验,汇集了人脉建设的经典案例。阅读此书,百年哈佛教你重新塑造自我,以无形的人脉换有形的成功。
  • 8种成功个性

    8种成功个性

    你知道哪8种个性可以帮助你获得成功么?你知道你具备了哪几种么?你想获得成功么?这本书将要告诉你。
  • 总有那么一刻,你放不下一个人

    总有那么一刻,你放不下一个人

    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个人,在落泪之前转身离去,留下简单的身影。许多事情,总是在经历过后才懂得。一如感情,痛过了才懂得如何适时地坚持与放弃,在得到与失去中我们慢慢地认识自己。
  • 二十几岁,拿什么去拼一百万个可能

    二十几岁,拿什么去拼一百万个可能

    二十几岁的人时常问自己,拿什么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去拼一百万个可能。本书的内容有成长路上的痛与伤、苦与乐,涉及年轻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年轻人有一定的指导励志作用。希望大家能够从书中读懂自己,读懂生活,和想要成为的自己相视而笑。
  • 责任胜于能力2

    责任胜于能力2

    现在的社会并不缺少有能力的人,但每个企业真正需要的则是既有能力又富有责任感的人才。如何激发员工勇于负责的精神,协助把握人生成功的先机?本书中全球500强企业奉为圭臬的理念和价值观,是为你造就优秀员工的第一思想准则和行为指南。这是一本造就优秀企业和员工的职场箴言,是一本体现完美职业态度的培训经典,也是你把握人生成功先机的必读之书!
热门推荐
  • 田园俏农媳

    田园俏农媳

    穿越成一名又聋又哑还破相的丑女,爹爹不亲,娘亲没地位,娘仨频频遭欺负却无人做主。未婚夫病好了,婚事却被姑姑抢走,算了,谁爱要谁拿去。亲爹偷人还有理?咱脱身出来,这样的爹不要也罢。既然穿越已经成为事实,就由她来护着娘几个吧。家里穷得响叮当?她有脑子,大富或许不敢想,还怕饿死?棒打牛鬼蛇神,给娘找个靠谱的后爹,气死你个坏渣渣。
  • 合约爱情

    合约爱情

    丁小雪带着邱家骏走到黄羊岭时,日头已落进西边山头。冬天的日头一落,夜色跟着就上来了。黄羊镇的直筒子街上,没有了人,两边的门上贴满了春联,又大又红,糨糊的痕迹透过纸来,很新鲜。团年饭吃得早的人家,开始放起了鞭炮。小雪远远看见,镇上唯一的一家旅馆也关了门。过年了,旅馆是私人开的,除夕晚上没有客人在那里过夜。小雪也不想住在镇里,邱家骏是香港商人,在镇里住太寒碜他了。她原想到镇里租个车去县城,哪怕是包辆公汽也行,可是邱家骏走不惯山路,慢,走到镇上已经晚了,最后一趟客车也走了。
  • 北地太白

    北地太白

    极北之地苍穹之下,巍峨山地困有猛兽苍天,守链人八方镇守安得世间太平一片天。余晖之际,撑船舵手应天命而来,船中人掀起这山,狂风吹散这云,东方鱼肚吐露,八方揭竿而起。苍天有眼,再还天地八百年。
  • 战国太阁第一人

    战国太阁第一人

    一有日本第一强兵真田信村。二有二天一流二刀流宫本武藏。东国无双本多忠胜,西国无双立花宗茂。三有战国三英杰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三管四职北畠,斯波,细川,一色,赤松,山名,京极。四有四天王织田四天王德川四天王武田四天王上杉四天王五有五畿七道山城、大和、河内、和泉、摄津。东海道、东山道、北陆道、山阳道、山阴道、南海道、西海道。六有战国六十六国七有贱岳七本枪加藤清正、福岛正则、糟屋武则、片桐且元、加藤嘉明、平野长泰、胁坂安治。
  • 动物:复杂的动物档案

    动物:复杂的动物档案

    抹香鲸不但个头大,捕食凶猛,其外形也很奇特,就像一个大大的蝌蚪,而脑袋就占了整个身体的1/4,看上去有头重脚轻之感。它那个大脑袋可不是空的,里面储满了鲸油,一头大抹香鲸脑袋里的油,重达1000多千克。人们还发现,抹香鲸的油是所有鲸类中最纯净的。这样一来,抹香鲸就遭了殃,人们为了牟取暴利,肆意捕杀,使抹香鲸的数量锐减,从原来的一百多万头,减少到现在的几万头,面临灭绝的危险。为了挽救抹香鲸的命运,世界各国都制订了一些保护措施,并在海洋里划出禁猎区。
  • 狸枫乱

    狸枫乱

    当苍老的灵魂注入年轻的躯体,当努力延迟的未来依旧是同一种结局。我们选择叹息,在硝烟中穿梭,与宿命背离。心存善念魔便成仙,心腐血朽神亦为邪。我们站在天涯的制高点将六界看遍,天地虽宽,却容不下奸佞罪徒。誓执“阴邪”狸枫,惩戒乱世之“魔”,越此七道轮回,重奔六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多想有个林夕

    多想有个林夕

    儿时的惊鸿一瞥,程言枭看上了那个软萌软萌的小女孩林夕。虽然还小,却已一眼万年。长大后,他疯狂的追求她,她却什么也不懂。“你会不会永远喜欢我啊。”“不会,你那么傻。”虽然这么说,却把抱着林夕的手抓紧。“傻瓜,我何止是喜欢你啊,你这辈子我都预订了”(土味情话现场)PS:“你为什么要害我”“我什么时候害你了?”“害我那么喜欢你!”“我觉得你今天有点怪”“哪里怪?”“怪可爱的”
  • 小妖变

    小妖变

    命运从来不公,因为有很多事我们无法选择,比如父母,比如生老病死,可是如果因为这个,我们就放弃了自己,放弃了改变我们可以改变的那部分,那才是真正的不公。不要对自己下黑手,因为你才是最应该公平对待自己的那个人。
  • 太狂混沌诀

    太狂混沌诀

    修炼太狂混沌诀,逆天崛起,有武无敌,有武无敌!
  • 沐辰潇潇的那些事

    沐辰潇潇的那些事

    青春已十年,写写那过去的事。回首曾经,好似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