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8200000004

第4章

就像“九合诸侯”的齐桓公,他再平易近人,天下的诸侯也没有哪个是不怕他的。

虽然齐国在公元前684年的长勺之战中败于鲁国,但这并没有影响齐国的霸主地位。十多年后北方的燕国(都城在今北京)派使者来讨救兵,说燕国被附近的一个部落山戎侵犯,打了败仗。齐桓公决定率领大军去救燕国。

公元前663年,齐国大军到了燕国,山戎已经抢了一批财物逃回去了。

齐国和燕国的军队联合起来,一直向北追去。没想到他们被敌人引进了一个迷谷。那迷谷就像大海一样,怎么也找不到来时的路。

还是管仲想出一个主意来。他对齐桓公说:“马也许能认得路,不如找几匹当地的老马,让它们在前头走,也许能走出这个地方。”

齐桓公叫人挑了几匹老马,让它们领路。这几匹老马果然领着人马出了迷谷。

齐桓公帮助燕国打败山戎以后,邢国也遭到另一个部落狄人的侵犯。齐桓公又带着人马去赶跑了狄人,帮助邢国重筑了城墙。接着,狄人又侵犯卫国,齐桓公帮助卫国在黄河南岸重建国都。就因为这几件事,齐桓公的威望就提高了。只有南方的楚国(都城在今湖北江陵西北),不但不服齐国,还跟齐国对立起来,要跟齐国比个高低。

楚国在中国南部,向来不和中原诸侯来往。但是,楚国人开垦南方的土地,逐步收服了附近的一些部落,慢慢地变成了大国。后来,干脆自称楚王,不把周朝的天子放在眼里。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约会了宋、鲁、陈、卫、郑、曹、许七国军队,联合进攻楚国。

楚成王得知消息,也集合了人马准备抵抗。他派了使者去见齐桓公,说:“我们大王叫我来请问,齐国在北面,楚国在南面,两国素不往来,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为什么你们的兵马要跑到这儿来呢?”

管仲责问说:“我们两国虽然相隔很远,但都是周天子封的。当初齐国太公受封的时候,曾经接受一个命令:谁要是不服从天子,齐国有权征讨。你们楚国本来每年向天子进贡包茅(用来滤酒的一种青茅),为什么现在不进贡呢?”使者说:“没进贡包茅,这是我们的不是,以后一定进贡。”

使者走后,齐国和诸侯联军又拔营前进,一直到达召陵(今河南郾城县)。

楚成王又派屈完去探问。齐桓公为了显示自己的军威,请屈完一起坐上车去看中原来的各路兵马。屈完一看,果然军容整齐,兵强马壮。

齐桓公趾高气扬地对屈完说:“你瞧瞧,这样强大的兵马,谁能抵挡得了?”

屈完淡淡地笑了笑,说:“君侯协助天子,讲道义,扶助弱小,人家才佩服你。要是光凭武力的话,那么,咱们国力虽不强,但是用方城(楚国所筑的长城,在今河南方城北至泌阳东北)作城墙,用汉水作壕沟。您就是再多带些人马来,也未必能打得进去。”

齐桓公听屈完说得挺强硬,估计也未必能轻易打败楚国,而且楚国既然已经认了错,答应进贡包茅,也算有了面子。就这样,中原八国诸侯和楚国一起在召陵订立了盟约,各自回国去了。

后来,周王室发生纠纷,齐桓公又帮助太子姬郑巩固了地位。太子即位后,即周襄王,他为了报答齐桓公,特地派使者把祭祀太庙的祭肉送给齐桓公,算是一份厚礼。

齐桓公趁此机会,又在宋国的葵丘(今河南兰考东)会合诸侯,招待天子使者。并且订立了一个盟约,主要内容是:修水利,防水患,不准把邻国作为水坑;邻国有灾荒来买粮食,不应该禁止;凡是同盟的诸侯,在订立盟约以后,都要友好相待。齐桓公召集鲁、宋、郑、许、曹等国,领导大家在兰考朗诵誓词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诸侯各国不可堵塞水源,不可囤积谷米,不可废长立幼,不可以妾为妻,不可使妇人参政。”

这是齐桓公最后一次会合诸侯。像这样大的会合,一共有许多次,历史上称作“九合诸侯”。

公元前645年,管仲病死。过了两年,齐桓公也死去。齐桓公一死,他的五个儿子抢夺君位,齐国发生了内乱,公子昭逃到宋国。齐国的霸主地位就此结束。

主弱臣欺,作为领导者,如果自身没有尺寸之功,就很难在下属面前树立威信。领导者想要使下属愿意听其命令,必须得有点真本领,才能使领导力得到充分发挥。当初卧龙诸葛孔明先生刚出山时,年纪轻,能耐尚未得到机会施展,所以关羽、张飞等战功卓越的老将们对他很是不以为然。可是博望坡一战,他调兵遣将,一把神火,立马征服了众人的心。想想,如果是一个不能带领下属不断取得成功和胜利的领导者,即便他的品德再高尚,最终也会失去对下属的号召力。

亚圣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意思是说:贤者教导别人,必先使自己彻底明白了,然后再去使别人明白。从这句话中,领导者应该有这样的感悟:只有首先使自己成为内行和明白人,才能引导别人,令人信服。俗语有云:“打铁先要自身硬”,领导者要想使人信服,自身就得具备令人信服的本事。

只要是领导者都必然手握权柄。但是有的领导者却是有权无威的,他们总是听从下属的意见,不知不觉地把自己变成了权力的傀儡甚至奴隶。身处其中的领导者总是把原因归咎于下属的强大,认为是下属抢了自己的威信。其实,要深究其背后的真正源头,应该多从领导自身找原因,因为正是自己的软弱成全了下属的强大。

中国人服的是权威,如果你能够做到让他“心服口服”,那么他就愿意为你肝脑涂地。当然,一定程度的宽容是凝聚人心的一大法宝,是合乎情理的,但绝不能毫无原则地容忍下属的不良行为。身居领导高位,下属每一分钟都在观察你,处理越轨、不良行为的方式妥善与否,直接影响到你的威信。所以,该唱黑脸时一定要唱黑脸,千万别心软。如果领导是个软柿子,就会使下属产生懈怠情绪,那么领导自然就会成为制度的傀儡,只能任权臣摆布了。

要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首先就要树立自己的权威,让下属对自己充满敬畏之感,威信就是强大的领导力。要树立自己的权威,领导者就必须严惩有意怠慢自己的下属,其他的下属看到后就会引以为戒,司马穰苴杀监军立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田穰苴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此人不仅精通兵法,善于指挥应战,还在人才管理方面享有盛名。官至大司马,史称司马穰苴。

司马穰苴沙场征战能克敌制胜,所向披靡,与其善于管理下属是密不可分的。广而言之,作为一个领导者,无论指挥打仗,还是经营买卖,管理好下属都是其事业成功的关键。

下属常有过错,领导者当然要很好地加以处理,这才是英明之策,但更为英明的是提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错误的发生。所以杀一儆百,树立威名,通过严肃处理失误之人,避免今后其他下属犯下类似的错误则是首选计策。事实上,司马穰苴也正是运用了这一招,才严肃了军纪,保住了权威,从而维护了作为领导者在沙场上发布命令的有效性。

齐景公时,齐国曾遭晋国入侵,鄄、阿等地均被占,齐国出兵征战,却因军中无良将,不能制订得力的作战计划,因而大败而归。燕国也趁火打劫,攻占齐国河上一带。齐景公闻讯大惊,急忙与相国晏婴商议反攻之计,以求收复国土。

经诸臣商议,终于找到兵败原因在于良将之匮乏,于是晏婴向景公推荐穰苴挂帅出征。

穰苴受命上任,但他缺一位监军,此人最好为显贵的大臣,在朝中有一定地位,以免由于穰苴初来乍到而不好发命。景公应允,派其最宠幸的一位大夫庄贾出任监军。

庄贾由于平时备受景公宠幸,因此目中无人,傲慢放纵,朝中诸臣早就对其心存不满,但没有人敢触动他。谁愿惹恼他而丢了自己的前程呢?骄纵惯了的庄贾这次也没有把司马穰苴放在眼里,因此虽然与穰苴约好次日中午到沙场点兵,但并未如约而至。

穰苴到校场后,左等右等,仍不见庄贾人影,午时三刻,点兵时间已到,庄贾还未出现,穰苴不得不按事先确定的时间,发布命令,宣读军纪,动员出征。

直到黄昏时刻,庄贾才在家人簇拥下而来。他满身酒气,已醉得如烂泥一般,显然他并未认真对待事先的约定。穰苴见状大怒,问其迟到原因,庄贾却满不在乎地答道,亲友饯行,多喝了几杯忘记了预约的时间。

众目睽睽之下,身为大军的监军,却不守军纪,贪杯误时,自然是无法让全军折服的,而且对其他兵士的影响也极为不好,如果不严惩,那么穰苴以后肯定难以服众,这样出战,又怎么能收复国土呢?因此穰苴决定要采取有力的治理措施,借此严以立威,整顿军纪。

他痛斥庄贾道:“将帅接受了出征命令,就应当忘记自己的家庭;战前部署行动计划,就要忘记自己的亲属;临阵杀敌,就应忘记自己的生死!目前,敌军压境,国君寝食不安,百姓性命不保,你重任在肩,怎么还有心思饮酒作乐?”于是正色问军法官:“校场点兵,不按时到场,该当何罪?”军法官答曰:“当斩!”

此话一出,吓坏了庄贾,他没想到穰苴竟真敢对自己下手,只能搬出最后一道护身符,赶紧命人向景公报信,求其说情,救他一命。

穰苴早已打定主意,要杀庄贾以立军威,所以他立刻下令处斩庄贾。当景公的使者手举着景公的特赦令,快马加鞭奔入营中时,庄贾早已人头落地了。穰苴又问军法官:“军中鞭马疾驰,该当何罪?”军法官答道:“当斩!”使者立刻吓得魂飞魄散。

当然,穰苴没有斩杀君主的特使,但他杀了特使的马以代特使之罪。

穰苴斩杀庄贾、处置君主特使让在场的官兵立刻对其心生敬佩,对其所宣之军纪国法,也充满敬畏。一时间,士气高涨,穰苴的威名得以确立。

三日后,穰苴率大军出征鄄、阿两地,将士们士气高昂,人人奋勇杀敌,毫无私虑,晋国士兵望风而怯,弃城而逃。紧接着,穰苴又挥师进军河上,一举收复燕国所占领土,至此,所失国土全部被收复。穰苴成了捍卫疆土的英雄人物,齐景公亲自率朝中百官来到郊外,欢迎穰苴凯旋,封他为统帅全军的大司马。

由此可看出,在一个集体中,尤其像军队这样人数众多的大集体,下属多有懒散放纵心理,管理不严,便会扰乱正常的工作秩序,这种情况发生时,领导者应利用下属畏惧权威的心理,通过杀一儆百来树立权威,以保证集体恢复到正常运转的状态。

几乎每位领导的手下,都会有几个爱捣乱的员工。他们的存在好像就是为了考验领导的能力。结果有的领导居然真的被考住了,对他们不知如何对付,要么畏畏缩缩不敢管教,要么为了满足他们的无理要求而亏待另一部分员工,这两种办法都是不明智的,注定要失败的。一个有出色管理能力的领导,面对这些挑拨离间、惹是生非的员工,绝不能畏惧退缩,否则公司就会成为制造是非的场所,致使人心涣散,工作杂乱。

作为领导,你应该说服那些表现很差的下属,让他明白你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将他(她)解雇,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好的领导就能做到这一点,能引导员工认识到自己确实在工作中有效率低下、工作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存在,已经不能再适应现在所处的岗位要求了,并给他们留些面子,有可能的话,还可帮他们推荐、介绍一个更适合他们的工作。

领导者为建立威名,采取严厉措施,这里的对象范围相当宽泛的,不仅包括其他下属更应包括自己和与自己亲近的下属。这里,柳传志就给大家做出了很好的表率。

在联想集团发展过程中,曾经有这样一件事。联想有一条规定,开二十几个人以上的会时,如果迟到要罚站一分钟。这一分钟是很严肃的一分钟,不这样的话,会议没法顺利召开。第一个被罚的人是柳传志原来的老领导。罚站的时候他本人紧张得不得了,浑身是汗,柳传志也一身是汗。柳传志跟他的老领导说,你先在这儿站一分钟,今天晚上我到你家里给你站一分钟。柳传志本人也被罚过三次,其中有一次他被困在电梯里,电梯坏了,咚咚敲门,叫别人去给他请假,结果没找到人,还是被罚了站。柳传志自己以身作则,联想的其他领导人都以他为榜样,自觉地遵守着各种有益于公司管理的规章制度,才使得联想的事业得以稳健高速地发展。

从自身做起,产生的震慑力往往更大,对增加领导权威起的作用也更大。

无数的实践证明,杀一儆百是一个在管理学中屡试不爽的方法。当然,杀一儆百的计策只能在少数人身上实施,否则就会造成公司员工的恐慌心理。而对这少数人处理的好坏,则直接关系到全局的成败,因此必须谨慎行动。

不论何人,都有“希望不断地被褒奖,不希望被人斥责”的心理。被表扬称赞自然心花怒放,乐不可支;被斥责则满肚子的怨气,影响心情和工作。因此,领导在唱黑脸时,还应见机行事,掌握分寸。

有不少人曾饱受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的小圈子之苦。早在东汉时就有党锢之祸,一群宦官与一群朝臣,分为浊流、清流打得不亦乐乎,打来打去终于把东汉王朝打到坟墓中去了。

唐代的牛李党争使朝纲废弛,朝廷由于内耗严重,失去了对地方藩镇的控制,唐朝从此由盛入衰,国势日弱。

宋朝围绕王安石变法形成了元?、熙宁两大对立集团,双方形同水火,势不两立,在朝廷中玩起了跷跷板游戏:今日这党上来了,对另一党的人一律贬官降职,打入冷宫;明日那一党的人又得势了,于是不但要把受打击的损失夺回来,还要加倍进行报复,将另一党的人打倒在地,再踩上一脚;可惜这一党的人并没有“永世不得翻身”,过了一段时间,他们的元气又恢复了,于是乎又……

明朝的东林党与宦官的争斗也使本来就孱弱的明朝更加动荡不安,最终在农民军的冲击和清兵的马蹄下迅速灭亡。

当病症出现时,对症所用之药也必然会出现。比如清朝,就基本避免了党争之乱,这得益于清朝历代帝王的有力措施。清以明为鉴,认为明亡于党争、宦祸。……清初即在各府县学设立卧碑,明示规章:“不得妄立杜名,投刺往来,亦不许用‘同社’、‘同盟’字样”,并强调士人的一切舆论“应以朝廷之赏罚为是非”,“人臣尤当以君心之好恶为好恶”。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朋党”也是有区别的,比如欧阳修。他虽然承认“朋党之说,自古有之”,但认为人与人之间有的走得近些,有的走得远些,这本无可厚非,问题是看他们通过什么结合在一起。依据结合的信念和目标的不同,欧阳修分出了“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区别:“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君子之朋是“真朋”,因为他们“所守者道义,所信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也。”小人之朋则不同,是“伪朋”,因为“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流,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集。”

欧阳修所描述的“君子之朋”,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因为所谓朋党,并不只是具有共同的政治目的和利益及共同的人生信念的品德,它还应当有着某种或紧密或松散,或固定或默契的组织上的联系,甚至要相互勾结,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因此正直的政治家是不屑于此道的,但奸佞小人却精于此道,乐此不疲。

当大清王朝的雍正皇帝读到了欧阳修的《朋党论》时赫然震怒。他撰写了《御制朋党论》,对欧阳修大加挞伐。雍正皇帝认为欧阳修此文破坏了天尊地卑的君臣之分,“不能与君同好恶。上下之情揆,尊卑之分逆,则皆朋党之习为之害也。”于是,他声称:“假如欧阳修活在今天而发此言论,朕必诛之以正其惑世之罪!”

雍正皇帝之所以有这样激烈的反应是因为他深刻地认识到,组织若干人自成体系,经营自己的小圈子,党同伐异,是对领导权威的一种公然挑衅,是对组织团结的一种严重破坏。

下属拉帮结派,目的无外乎这两个:其一是形成自己的派系打击其他的同事,积累更大的力量进行内讧;其二是经营自己的势力,培植自己的死党对抗领导,伺机取而代之。不论哪一种都会危害整个组织的团结,会威胁领导的权威。所以领导绝不能容忍小圈子的发展,一定要坚决地把它砸烂!

对待如此小圈子,领导绝不能听之任之,保留了他们的权威也就相当于削弱了自己的权威,无异于自杀行为。因此,对于结党营私的下属,明智的领导者一定会毫不留情地砸烂它。

双星集团总经理汪海在创业过程中就曾遇到过类似问题。

当时,企业的组织机构存在严重问题,27个科室中,能干实事的寥寥无几,且大多效率低下,管理不善,因此进行机构改革裁减冗员势在必行。

但改革的主张首先受到了来自安全科的挑战。安全科势力很大,一个科室就占用一层楼,科员们个个待遇优厚,其地位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这里的20个人大多是领导的子弟亲属,后台较硬,被人称为“特殊王国”。对此,其他员工的意见一直很大。

汪海知道安全科很有背景,但如果容忍安全科我行我素,目中无人,那么自己以后的工作将很难开展,其他员工也不会服气,于是他打算拆除安全科的小圈子,彻底击垮这个“特殊王国”。

汪海下令,限安全科于第二天下午6点前将其占用的四层楼腾空,搬到指定的3间房子里。他知道这道命令必然会招来安全科强力的抵制。

果然,安全科的诸位特权者连夜开会,商量对策,决定“集体上诉”,到上级部门去告汪海的状。到了第二天中午,他们仍然占住四层,不肯搬迁,与汪海保持着僵持状态。

汪海知道这小圈子的实力,也知道自己可能会因此而得罪某些上级领导,但为了企业利益,为了自身命令的有效性,他没有退却。

汪海马上召集党组会议,决定如果安全科再不搬迁,就罢免其职权。这一招果真灵验,谁都不愿丢了自己的乌纱帽,科长在即将宣布罢免令的最后一分钟终于屈服,开始搬迁。

从此,来自安全科的阻力被彻底破除了,其他科在汪海改革之剑的寒光下也不敢再有任何抵制情绪,规规矩矩地执行汪海的命令,机构改革的速度不断加快,为企业的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领导者在砸烂小圈子、清除内部团伙势力时,必然会遇到来自外部和团体自身的抵制和压力,这时领导者不能手软,要一打到底,不给其留有生存机会,否则复苏后的小圈子势力将更加膨胀。汪海在机构改革中面对“特殊小王国”安全科的抵制并没有退却,而是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将其逐渐击破,维护了企业的利益,也树立了自身的权威。

虽然古代有许多皇帝故意纵容下属形成小圈子,以便于自己从中控制,坐收渔人之利,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在管理上来说对于整个组织是不利的,而且一旦某个派系变大,那领导者自己就很难驾驭了。“小圈子”中的“小”不是指其能量小,人数少,而是针对它只为少数人谋私利,在组织上排斥大部分人,只注重自己内部的利益,不管全局的利益而言的。有时候,“小”圈子实际上人数众多,其成员大多占据要位,活动能量颇大。领导一旦纵容和漠视小圈子的发展,任其势力膨胀而不加干预的话,那它就会持续扩张,或割据一方,搞独立王国;或藐视领导,公然向最高领导者挑战。这种尾大不掉之势一旦形成,就很难处理小圈子和整个组织之间的从属关系了。

此外,要注意的一点是,即使在一个公司中,经理也不能容许中层干部相互串通勾结或编织自己的一套体系,要坚决砸烂小圈子,让大家都能从全局出发,为全公司利益着想。

很长时间以来,中国人总是把诸葛亮视为好领导的典型,把他的“锦囊妙计”视为领导者成功谋略的典范,把他的“事必躬亲”视为“勤政”。

诸葛亮是个好领导,好丞相,这是没错的,诸葛亮的妙计也是层出不穷,这也是不错的,问题是,“事必躬亲”到底对不对,好不好?

清代名臣曾国藩就很会使用事必躬知、不必躬亲的管理手段。他借用众人的脑力,大胆放权,使下属产生责任感和自信心,从而激发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使自己腾出精力和时间来筹划大政方针。

其实曾国藩本来是文人,并不懂行军打仗之道,他直接指挥过几次战役,靖港之役、湖口之战、祁门之战,每次都是大败而归,差点命丧人手。曾国藩明白了自己不是领军打仗的人,“用将则胜,自将则败”,于是他就大胆放权,只致力于运用调度将领,而把具体的军务一概推给手下将领去做,让他们放手全权处理军中事务,绝不插手具体的作战指挥和部署。

曾国藩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做法,发现了事必躬亲的害处之后,就立即改正,大胆放权,借用下属的心力,从而保证事业的成功。曾国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善于放权用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下属的潜力,让下属放开手脚做事,从而取得事业上的胜利。

由于曾国藩的放权,他的下属也得到了锻炼的机会,使得他们的才干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从曾国藩的幕僚中走出了李鸿章、左宗棠等朝中重臣、封疆大吏;走出了沈葆桢、丁汝昌等地方干才;走出了中国第一批外交官薛福成、郭焘嵩、黎庶昌;走出了中国著名的科学技术人员李善兰、华蘅芳、徐寿、徐建宾。有着这些足智多谋的人替他运筹帷幄,曾国藩能不“料事如神”、“用兵如神”吗?

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即使统治者“日理万机”,要把所有的事都照顾过来、都办好,那也是不可能的。诸葛亮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结果“出师未捷身先死”,令后人扼腕叹息。更何况统治者并不都是全才,真正既有文韬又有武略的人又能有几个呢?即使是懂得军事的统治者,由于不是亲临现场,无法感知具体情况,也就谈不上随机应变了。仅仅靠坐在千里之外纸上谈兵肯定是要误事的,更何况在过去通信和交通都极不发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事事都要请旨,那等旨意到达的时候连战场都清扫完了。所以充分地授权给将领,他们才能因地制宜,灵活运用,最充分地发挥出他们的才能。如果曾国藩自己不懂打仗,却又打肿脸充胖子,那只能落下个常败将军的名声了。

领导者的权力分配是领导者的一种重要的超脱艺术。一个领导者如果长期陷身于日常琐事,势必疏于领导职责。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顾东而西乱,顾西而东扰,事倍功半。有些企业中的领导人,喜欢把一切事揽在身上,事必躬亲,每件事情都想亲力亲为,从来不放心把一件事交给手下人去做,这样使得自己整天忙忙碌碌不说,自己还会被公司的大小事务搞得焦头烂额,而下属也会因为没有机会发挥才能,慢慢变得不会思考和消极怠惰。

所以,领导者必须要善于授权、要择人授权。只有通过对琐事的超脱,才能做到对本职工作游刃有余,取得较好的领导效果。

曾国藩说:“做大事以多寻替手为第一要义。”现代企业管理者应该明白,管理者要做的是选择适当的人,大胆放权,充分放权,把自己从日理万机中解放出来,让下属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由自己越俎代庖。作为管理者,在公司中并不意味着什么都得管,什么都要干的管理者是什么都干不好的。所以,当管理者发现自己忙不过来时,就要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干了应该由下属去干的事情,就要考虑是否应该合理向下放权的问题。就如俗话所说:“杀鸡不用宰牛刀,掏耳朵用不着大马勺!”要记住,管理者是统帅,不是武将!现代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管理者要委人以事,就要有放手让权的气魄。

领导者切记:领导者拥有令下属仰羡的权力,这只是领导者的一个方面,同时,领导者身上还承担着比一般员工更重的责任。所以,领导者一定要用好权力这柄双刃剑,不要伤人也不要自伤。

在封建社会,统治者向来都以天子自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国家的一切政命皆出于皇帝一人之手,皇帝掌握着一切生杀予夺的大权。集权统治,甚至可以说独权统治,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统治者的一个特色。当然,所有人都清楚一个领导者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他必然要将权力进行分配,“大权独揽,小权分散,以权统人,调动部属”,这就是中国领导者的授权之术。他们既敢于集权,又敢于分权,但是,分配的前提必须是大权在握,能将分配出去的权力最终再汇集到自己的手中。要想做到这一点,关键就在于要善于识察人的长处,并能恰到好处地加以使用。

古今中外,无数事实都说明一条真理:没有权力,就不能驾驭,驾驭和权力不可分离。没有权力,就像鱼离开水一样,纵使有天大的本领,也无从施展,又谈何驾驭?曹操就是深谙此道。

三国时期,献帝在迁都之前实际上已经大权旁落,不过是个傀儡而已。曹操早就手握兵权,控制着国家的命脉。可是曹操还觉得不够,总是觉得献帝碍手碍脚,除了兵权,他还想将任、免、赏、罚的政权全部揽过来,实现真正的大权在握,一人独揽,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地实现他的雄心大志。此时,有人向曹操进言说,汉室气数已尽,取而代之的应当在魏,曹操是土命,许都属土,到那就一定会兴旺。于是曹操就决定让献帝迁都。献帝不敢不从,群臣也害怕曹操的势力,也都不敢有异议。

曹操迎銮驾到许都,建造宫室殿宇,重立宗庙社稷、省台司院衙门,修葺城郭府库,又封了董承等十三人为列侯。赏功罚罪,全都听从曹操的处置。曹操自封为大将军武平侯,以荀?为侍中尚书令,荀攸为军师,郭嘉为司马祭酒,刘晔为司空仓曹掾,毛?、任峻为典农中郎将催督钱粮,程昱为东平相,范成、董昭为洛阳令,满宠为许都令,夏侯?、夏侯渊、曹仁、曹洪皆为将军,吕虔、李典、乐进、于禁、徐晃皆为校尉,许褚、典韦皆为都尉;其余将士,各个封官。自此,曹操将所有的大权集中到自己的手里,朝廷的大事,都是先禀告曹操,然后才上奏天子。通过迁都,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达到了独揽大权的目的。

与大权独揽相对应,中国的管理者也喜欢把小权分散给下属,就如曾仕强所说的:“中国的管理者是善于用巧劲儿,拿出一部分权力分给下属,他们做的只是以权统人。领导应该是帅才,总揽全局;其他管理者则是将才,他们应当各司其职,管好‘线’上的工作;而员工则是士兵,应当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点’上的事情。”

众所周知,楚汉相争的大战中,项羽败北,无奈乌江自刎,霸王别姬,好不凄惨,霸业未成,常使英雄泪满巾。而刘邦却春风得意,登上宝座。按常理,项羽素有威名,骁勇善战,士卒精锐,粮草充足,而刘邦相比之下,实力则十分逊色,无论个人威望还是兵力数目,都远不及项羽,但他却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原因何在?

重要原因之一便是能对下属封赏官爵,适度分权。

韩信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总想着称侯拜将,建立功名。可是在项羽帐下做事却被项羽不屑一顾,只是派给了一个小官,使得韩信郁郁不得志。萧何一再向刘邦举荐韩信,刘邦本来也没放在心上,不觉得韩信是什么奇才,只是将韩信招来,问韩信:“你想要多少兵马?”韩信答道:“多多益善。”于是刘邦就命人拿来一张纸,对韩信说:“你在上面能画多少士兵,我就派给你多少。”刘邦本也就想敷衍了事,谁知一看韩信递上来的画不禁大吃一惊,原来,韩信只画了一个城门,从城门里露出一面将旗,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韩”字。刘邦看出韩信并非一般之人,于是最终将其提升为大将军,授予军权,委以重任,而且建立拜将台,礼仪规格古来罕见。

古今中外不少企业家白手起家,逐步建成了一个庞大的企业王国,但却往往逃脱不了中途衰落的命运。这其中的原因有一点就是这些企业家自恃经验丰富,能力过人,因此他们的统治欲极强,喜欢包打天下,就跟项羽似的不懂得应适当分权给下属。他们总是认为下属们不如他能力强,老是不信任下属能把事情办好,企业里芝麻大的一点事他也要过问,而且还要“一抓到底”,最后只能落个吃力不讨好的下场。

授权既可以笼络人心,又可以成就大业,何乐而不为?

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即使领导“日理万机”,要把所有的事都照顾过来,都办好,那也是不可能的。集权而不专权,放权而不放任,这才是使用权力的最好选择。

翻开中国的历史书籍,时有献媚的事例充斥其间。谄媚之术的基本特征,就在于它的功利性、无耻性和技巧性。孔子在论述谄媚小人时说他们是:“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这些人之所以用“无所不至”的谄媚手段,完全是出于个人患得患失的功利目的。许多人为了得到某些实际利益,宁愿扭曲人格去逢迎有权有势者,只要达到了自己的实用性目的,就会另换一副嘴脸。

面对这些献媚之徒,中国古代成功的领导者往往采用隐藏好恶的方法来对付。“上有好之,下必甚焉”,如果领导不吃这一套,那么下属也就不敢行献媚之术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有令不行。”领导者要从自身做起,掩盖自己的所好,不给下属逢迎的机会,从而将下属引到良性竞争的机制上,从正常渠道发展自己,这样的集体才能发展壮大。

齐桓公的隐好就给后人带来了诸多的启示。

齐桓公对服饰有自己的偏好,他喜欢穿紫色的衣服,上朝或会客常穿紫色的衣服。大臣们察觉到齐桓公这一爱好后,为讨好逢迎桓公,便也纷纷穿上紫衣,这样,没多久全国上下就到处变成了一片紫色。

由于当时紫衣造价较高,一匹紫布价格差不多是素布的五倍,全国都穿紫衣,过于奢侈,因此,齐桓公便想制止这一风气的蔓延,可是一直苦于没有良策。管仲看出齐桓公的想法与自己不谋而合,于是瞅准了机会对齐桓公说:“大王,只要您明天朝见群臣时,故意表现出对穿紫衣的人十分讨厌就行了”。齐桓公很奇怪,不明白管仲的用意何在。可是,他仍然决定按管仲的计策行事。

第二天,齐桓公上了朝,看见几个穿紫衣朝服的大臣们仍正在孤芳自赏,煞是得意,于是就皱起眉头说:“你们天天穿紫衣烦不烦啊,你们穿不腻,我可看腻了。我最讨厌紫色衣服散发出来的气味,你们别靠近我。”众大臣一听,立刻以为皇帝不喜欢紫色的衣服,从此,朝中再也没人穿紫衣了,民间紫衣之风也渐渐散去。至此,齐桓公才真正明白了管仲的用意,自己无意间成了国人着衣的风向标了。

其实,皇上一发话,众人便纷纷改装,这从根本上仍是一种投上司所好的表现。毕竟,投其所好、避其所不好反映着同一本质,众大臣都想通过种种方式讨得皇上欢心,防止他厌恶自己,从而保证自己日后获得提升的机会。领导者只要善于把握,还是可以利用下属的这种心理来达到自己的一些目的,不过最明智的做法还是像齐桓公这样,隐藏自己的爱好,让下属无可乘之机。

趋利避祸乃人之本性,因为献媚有时可以相当容易地得到利益,所以自古而今,献媚之术就从来没有间断过,古今中外亦同。这些人类的弱点为献媚术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的温床,也为献媚的绵延提供了条件。领导者要避免献媚,通常的办法是硬顶,抓住几个献媚之徒进行严惩,使其他人知难而退。当然,这虽不失为一个可靠的办法,但也要看到,有时这种办法会伤害到一些本性不坏、只是为流俗所染,而不自觉地喜欢献媚的人。所以,更高明的办法是隐藏自己的好恶、情感及立场,让吹牛拍马者无处下手。

中国的领导者隐去好恶的方法,并不是一味地板着面孔,对下属的喜怒哀乐无动于衷。在很多场合,中国的领导者都是以下属之忧为忧,以下属之荣为荣的,也就是明确地表示自己的情感。但是与此同时,在必要的时候,他们又会巧妙地隐藏起自己的好恶,尽量不让下属钻了自己的空子。

古人常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就要求领导者能够审时而度势,即审察时机,忖度形势。对于中国的领导者来说,这审时度势与用人息息相关。他们在用人上不拘一格,最重要的是能够任势择人,根据不同的形势,选用不同的将才,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00多年前,中国秦末刘邦、项羽起伏的演义,可谓典范。项羽因战起家,异常骁勇,却不善战。刘邦上马不能征战,下马不能抚民,却最终取天下,皆因其有独门法宝。

刘邦最为清楚:“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杰,皆人杰也,能用之,皆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曾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项羽所能驾驭的,也就是一己的勇猛,不善于充分调动广泛的资源为我所用。刘邦清醒地知道自己之所短,他人之所长,故善于充分调动所有资源为己所用,并建立千秋帝业。

2500多年前,《孙子兵法》对刘邦的法宝有更为经典的概括。兵圣孙子说:“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战争中“情势”瞬息万变,谁善于制造情势、把握情势、驾驭情势,谁就能统领“胜势”。只有这样,才能“治众如治寡”,才会“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只怪项羽少时,学书不成,对兵法也是略知其意。对兵圣孙子简单而深刻的智慧充耳不闻,至死不明败在哪里。

善于识察人的长处,择人任势,就能不失时机地赢得事业的成功。这也正是今天各个领域的领导者正在汲取的用人之道。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当深陷危机、濒临破产时聘请了李?艾科卡,希望他能够力挽狂澜。艾科卡接受了聘请,自此开始了“通往顶峰之路”的艰难跋涉,充分展示了扭转乾坤的非凡谋略。

经营大师们也熟谙“择人任势”之道。巴菲特和韦尔奇等大师,善于选择恰当的人上场挥棒,而同时其敏锐的神经,经由专一的思考和广博的视野,更能把握企业运作的情势,把棒球交给商界最优秀的棒球手,因而就更能成为企业卓越运营所必需。

研究当今大师卓越之所在,便于领会孙子“择人任势”的要义。每个人所受教育、经历、心路历程各不相同,因而就会形成不同的风格。择人任势,是一种独特的感觉,一种内在的评价,而不是一种理论,更不是一套体系。如果硬要建立体系,就本末倒置了。

择人任势,不能靠思辨去阐释,而只能在实践中去体悟。实践应当实事求是,千万不能心存侥幸,为了讨好权威或保全面子而抹杀真实。商战需要事实的肯定,而不需要敷衍其事。事实并不就是被动的,而是参与者的一种交互关系,这种交互关系是可以塑造、驾驭的。有的人有治乱的本领,有的人有守成的专长,有的人有大刀阔斧的魄力,有的人有润物细无声的功力。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亮点,适应于哪一个岗位,都需要合于依势的判断。

一个有活力的企业,任职机制一定是能上能下的。一些重要的位置不是只有在现任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时,才能换人。而是在当局者不能驾驭企业的局势向着积极方向发展时,就应该果断换人。岗位的合理流动,有助于保持思维的清新与鲜活。

思维的清新与鲜活,需要沟通通道畅通。凡能提供有价值的情报的通道就是好通道。企业可以有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两类通道,在不同类型的通道上说话的方式可以有变化,但判断的价值标准却不能变化。

可以有秘密通道,但不能迷信秘密通道。取舍的尺度应该是能够最大限度鼓励人人参与的原则。在以客户为本的时代,企业急需建立以客户为本的工作程序和人人参与的管理平台。谁能接近客户、发现问题,谁就是企业中责任的发起者,而不是一味地从上到下刻板执行。责任发起者的转换,标志着企业受统一的价值观的左右,而不再听凭于脱离现实的长官意志。

企业要营造“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的情势,必须有整体的目标导向,还要明确一系列行为的因果关系。这也就是要建立左右上下行为选择的企业价值之榜。企业的价值之榜,不能只停留在精神层面,在物质层面必须有具体的落实。不如此,任何企业文化建设都是徒劳的。

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择人任势,择人任势只能够靠实践去丰富。

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有才能的企业家总是能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善于发现人才,合理使用人才,且能择人而任势,从而使企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

纵观稻花香的发展史,可以看出稻花香所走的正是一条“择人任势,创立精品名牌”之路。稻花香的前身是一个镇办的作坊式小工厂,生产过酱油、汽水、高粱酒,由于产品与市场不对路,生产的越多亏的越多,吃尽了没有自己当家产品的苦头。当时宜昌的酒类市场被川酒一统天下。厂领导和员工达成共识:川酒好卖,何不借桥过河?1992年4月,他们五上四川五粮液酒厂学习取经,一次又一次地登门求师,终于以对酿酒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赢得了具有600年酿酒历史的五粮液酒厂的理解与支持,从该厂引进全部生产工艺,请来了高级酿酒工程师陈朗宣,并委以重任,聘陈朗宣为科技副厂长、总工程师,参与管理与决策,指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在名师陈朗宣的指导下,经过全厂的技术攻关,创造出了具有五粮液香型的高档酒。与此同时,为了使稻花香酒的质量管理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产品质量,向长城(天津)质量保证中心申请质量认证。在陈朗宣的指导下,对稻花香产品的质量检测、生产线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造。

在稻花香品牌刚刚问世时,稻花香集团就投资40万元,购进了一套当时最先进的质量检测设备。很快就把一个乡镇企业装备成了宜昌市最具权威的白酒检测中心,并于1997年通过了湖北省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1997年12月,他们又投资60万元,与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联合,研制出了电脑集散控制系统,这一填补国内行业空白的现代化装备,提高工效5.7倍,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之后又先后投资50多万元,引进12条先进罐装生产线,其自动化程度达到80%以上,实现了流水生产线管理。1997年12月份稻花香集团最终顺利通过审核,获得长城(天津)质量保证中心颁发的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证书,为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办理了通行证。

正是能运用“择人任势”的兵法营销策略,稻花香系列白酒也因此获得“中国名牌”、“中国优质食品”、“湖北名酒”等荣誉称号,之后还荣获湖北省“十强乡镇企业”、“管理样板企业”、“消费者满意企业”等荣誉称号。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中国卓越的领导者们都应将主导思想放在依靠、运用、把握和创造有利于自己取胜的形势上,而不是去苛求手下将吏,如此他们就能从全局态势的变化出发,选择适于担当重任的人才,从而使自己取得决定全局胜利的主动权。现代企业的领导者也应该不仅看中招揽人才,更要善于对人才因势利导,能够依势择人。

愤怒就像决堤的洪水那样淹没人的理智,常常让人做出不可思议的蠢事。对于有些管理者来说,躲过商战上的明枪暗箭容易,压制自己心中的怒火却很难。

历史上,怒火烧掉了不少辉煌灿烂的王朝。不管是君王一怒沙场见,还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多少人为此死无葬身之地,大批珍贵的物质财富化为灰烬。据统计,怒火给人类造成的损失比全世界烧掉的煤炭还要多出成百上千倍。

曾国藩曾讲过:“好问者买显微之镜,好学若舂上熟之米。总须心中极明,而后口中可断。能明而断谓之英断,不明而断谓之武断。武断自己之事,为害犹浅;武断他人之事,招怨实深。惟谦退而不肯轻断,最足养福。”

同类推荐
  • 大公司用薪酬激励 小公司用奖金鼓励

    大公司用薪酬激励 小公司用奖金鼓励

    老板必须酬之有据,奖之有道,罚之有理,治之有序,此为企业管理上上策。要做到这几点,薪酬制度与激励制度就必须发挥作用。可以说,薪酬制度可以给予员工生活上的保障与期望,激励制度则能够给予员工工作上的鼓励与激情。二者必须合理搭配使用,才能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调动员工积极性,从而最大程度地挖掘员工潜在价值,使企业的整体效能得到持续递进式提高。
  • 经理人必备管理故事与哲理

    经理人必备管理故事与哲理

    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项成就都是经理人员的成就,每一项失败也都是经理人员的失败。中外企业的无数案例都证明了一个结论:经理人员的学习能力、知识视野、理想、献身精神和人格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成功。本书是经理人必备系统丛书之一,阐述了企业管理中的权力问题、决策问题、创新问题、制度问题、文化问题、人性问题、沟通问题等内容,是一本管理者智慧的枕边书。
  • 口述·创业的故事

    口述·创业的故事

    创业,体现了对人生价值的积极追求,承载了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当今时代是一个催人奋进的时代,更是个全民创业的时代,且听数十位弄潮儿为您讲述精彩纷呈的创业往事:从小渔村走出的王均金,华丽转身为民营资本进入民航领域的第一人;周成建创建“美特斯?邦威”,由村庄裁缝向着全球裁缝昂首迈进;川菜名品陶然居的董事长严琦,居然有过“田螺姑娘”的美名;昔日的文艺青年陈志列,终究选择在特种计算机行业里长袖善舞、长歌独行。
  • 攫财大亨

    攫财大亨

    本书回顾了过去150年以来美国巨富们的经济发家史,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政治影响和政治平衡在制造这些“攫财大亨”时,是如何维持他们的地位,又是如何控制他们的过程。作者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J.B.德龙一开始就提出了一堆的问题:经济能否为私人财富的迅速累积创造机会究竟意味着什么?当经济有利于制造出亿万富翁时,是表明更快的经济增长,还是更慢的经济增长?政治又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政治力量对巨富是充满敌意,还是与之携手?当人们发现政治体制非常腐败——从人民那里榨取财富,然后送给那些与政治势力关系紧密的超级富翁的联盟,这时该如何应对?
  • 世界500强企业顶尖营销法则

    世界500强企业顶尖营销法则

    500强用的营销法则对于眼下的企业不无借鉴之处。惟有出奇制胜的营销法则才能弥补企业竞争优势的不足。营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很难说哪种营销法则是最好的,但是最佳的一定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那种方式。成功的企业必然有成功的独特之处,这也许是成功的企业文化,也许是成功的管理理念,也许是成功的产品等。本书通过对宝马、通用汽车、希尔顿、伊莱克斯、百事可乐、宝洁公司、米其林等世界500企业的成功之路回顾、前车可鉴进行了详实的阐述。并对其精彩案例进行了叙述和深度点评。
热门推荐
  • 我的世界·“游戏骑士999”系列:智斗蜘蛛女王

    我的世界·“游戏骑士999”系列:智斗蜘蛛女王

    “游戏骑士999”得知:只有先知能拯救《我的世界》。于是他和朋友开启了寻找丛林神殿先知的旅程。HIM派遣蜘蛛女王率领军队企图阻挡“游戏骑士”,摧毁村民。“游戏骑士”能否带领队伍找到先知?面对邪恶的蜘蛛女王,他是否有胜算?在遭到HIM威胁的生死存亡时刻,他又会作何选择?
  • The Vicar of Wakefield

    The Vicar of Wakefiel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盛世清宫

    盛世清宫

    【清穿+系统+很日常的小甜饼】宁楚格总觉得四爷看她的眼神不对,那眼神哪是看女人,分明是看女儿啊!!!人家都是千娇百媚地得宠,她这是可怜兮兮地圈养啊。震惊,四爷的后院个个脑回路清奇,宋氏是怨妇,福晋是小傻瓜,李氏是个小仙女,这是什么神仙后院?总而言之,这就是个小可爱被四爷当女儿养,养一辈子然后顺便生几个小可爱的故事。【小甜饼,不会虐哒】
  • 超频交易商

    超频交易商

    耀斑基金在“耀斑基金”主办的慈善晚宴上,盖文第一次见到了卡尔森。当时卡尔森正在台上滔滔不绝地演说,他身后的墙上是一个硕大的“耀斑公司”标志:猩红激荡的太阳表面闪耀着一束束炽白亮焰,似乎象征着“耀斑公司”在变幻莫测的投资市场中始终翻云覆雨的态势。盖文悄然走到人群的最前排,仔细打量起卡尔森。这位“耀斑基金”的创始人,被称为“近十年来胜率最高的股市投资家”,已年近五十,穿着笔挺的黑色礼服,身材保持得很好,相貌算得上英俊,目光睿智且极具穿透力。
  • 天命破凰

    天命破凰

    象棋对弈上,两届全国冠军韩佳宇和神秘新人虞子期对弈时被神秘力量卷入一副古老的棋盘,穿越到了秦朝末期。这是巧合,还是上天刻意安排?熟知楚汉史的两位,会对历史产生甚么影响。看两位象棋大师如何帮助项羽,刘邦下好这场楚汉之争的大局。
  • 立正

    立正

    其次,小小说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小小说最大的特点是“小”,因此有人称之为“螺丝壳里做道场”,也有人称之为“戴着镣铐的舞蹈”,这些说法都集中体现了小小说的艺术特点,在于以滴水见太阳,以平常映照博大,以最小的篇幅容纳最大的思想,给阅读者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他人、认识自我提供另一种可能。
  • 路过的王小明同学

    路过的王小明同学

    这是一本作者新手,刚上书。不推荐大家看前面的,毕竟新手上路嘛,还是有点翻车的可能性呢。推荐看后面吧,具体从多少章看你自己运气吧,虽说前面的确是有点劝退,但毕竟是一种快乐,知书嘛,然后坐着这本书,后面会军写的写到祝完结的时候,第二本书我已经想好了,是什么名字了?毕竟作为作者,就要突出快乐,哈哈哈哈,哈哈
  • 旧时光深处里的秘密

    旧时光深处里的秘密

    每个人的过往,是不是都有这么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承载了你那段日子里最浓墨的色彩,却最终也只是埋没在时光的深处。当时光倒流,当一切重新再来,你有一个选择,往左还是往右?楚一心重回十年前,她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却最猝不及防碰上记忆深处最恐惧的人。想方设法地逃避,换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面对。当放下所有时,一切却又重回起点。埋在时光深处的那份感情终究不再是个秘密。
  • 天才皇后,驾到!

    天才皇后,驾到!

    且看现代火爆女特种兵,如何在异界求财生存,如何训兵晋级成为铁面女教官,如何攻克后宫这座坦克连……唐琳居高临下之姿,看着眼前这批站姿不合格的侍卫,冷眉蹙紧,“还没断奶是吧?连站都站不好,怎么当大内侍卫?今天谁不绕着皇城跑完一圈,谁他妈的就给我滚回老窝,听我口令,起步,走!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为了生存下去,唐琳盘下酒楼经营生意,却被大内高手相中,邀请她去报名参加大内侍卫选拔赛,结果经过层层选拔,凭借出色的本领,最后从侍卫演变教官,从此,她成了士兵们噩梦的开始……有一天,唐琳万万想不到,她教出的最出色的一名学员,竟然是……标题:史上最强女主角:天才皇后,驾到
  • 剧本世界

    剧本世界

    “爸爸这人一无事处,为什么选他”“别看这人于国于家无益,但这人灵魂之中天生带有一股痴意,是教育人的最佳反面教材。”“痴意?我看是痴儿才对吧!”“这种人痴中又带有希望,让人心生慕意,若去求之,又千难万难,如镜中水花一般。若是有朝一日,悟得成功,倒也不失为一个有用之人!”“若是悟不成功呢?”“悟不成功,权当多看一段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