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3100000127

第127章 杂文(8)

三教中皆有义理,皆有实用,皆有人物。能尽知之,犹恐所见未当古人心事,不能伏人。若不读其书,不知其道,唯恃一家之说冲口乱骂,只自见其孤陋耳。昌黎文名高出千古,元晦道统自继孔孟,人犹笑之,何况余人。大抵一家人相聚,只说得一家话,自许英杰,不自知孤陋也。读书贵多贵细,学问贵广贵实,开口捉笔,驷马不及,非易事也。

儒道,在汉为谶纬所杂,在宋为二氏所杂。杂谶纬者粗而易破,袭二氏者细而难知。苟不深穷二氏之说,则昔人所杂者必受其瞒,开口被笑。

《楞严》云:以世界轮迴取颠倒,故人、畜、仙,其类充塞。世之学仙者守清净而间阴阳。非色界天无女人,但有色身,故名色界。欲念消尽者生于此。玉帝犹在欲界第二天,其上更有四层,皆有女人。有女则有欲,但以次轻微而上耳。神仙统于玉帝,事可知矣。人世事,释典无不言之,谓有力者从修罗、虎、象中来。

唐太宗命三藏法师取经,既至西域,有老僧年已七百,谓之曰:“此间经籍甚多,人命短促,能读几何?须服我延年药,庶可读少分。”藏师以帝命有定期而辞之。

《楞严》翻译在武后时,千年以来,皆被台家拉去作一心三观。万历中年僧交光始发明根性,宗趣暗室一灯矣。钱牧斋研究之工,远过钟伯敬。钟于《楞严》,知有根性,钱竟不知也。生天牧斋必在伯敬前,成佛当在伯敬后。

人不可强所不知以为知。唐荆川博极群书,其作《稗编》,门类议论无不精确,唯所列释氏之徒,宗教不分,为人所议。

万松老人,耶律文正王之师也。其语文正王曰:“以儒治国,以佛治心。”王亟称之,谓:“云门之宗,悟者得之于紧峭,迷者失之识情。临济之宗,明者得之于峻拔,昧者失之卤莽。曹洞之宗,智者得之于绵密,愚者失之廉纤。独万松老人全曹洞之血脉,具云门之善巧,备临济之机锋,诚宗门之大匠,四海之所式范。”其倾心至矣。老人有《万寿语》,录释氏新闻。又善抚琴,尝从文正王索琴,王以承华殿《春雷》及种玉翁《悲风谱》赠之。见《湛然居士集》。且作诗寄老人,有“一曲悲风对谱传”之句。又尝寄孔雀便面,附以诗云:“风流彩扇出西州,寄与白莲老社头。遮日招风都不碍,休从侍者索犀牛。”传之法门,亦佳话也。

元人事佛,最可笑者游皇城一事,作史者乃载入《祭祀志》,甚无识见。

明?慈圣太后生于漷县之永乐店,事佛甚谨,宫中称为九莲菩萨。每岁十一月十九日为其诞辰,百官率于午门前称贺,长安百姓妇孺,俱与佛寺前焚香祝禧。享天子奉养四十三年,古今太后称全福者所未有也。

火葬倡于释氏,末俗因之。焚尸之惨,行路且不忍见,况人孤、人弟乎?燕京土俗,以清明日聚无主之柩,堆若丘陵,又剖童子之棺敛而未化者,裸而置之高处,剪纸为旗,缚之于臂,此尤不仁之甚矣。或谓火化俗始自元代,然世祖至元十五年曾严焚尸之禁,且载《大元典章》,论世者未之考尔。

史籍极斥五斗米道,而今世真人实其裔孙,以符箓治妖有实效。自云其祖道陵与葛玄、许旌阳、萨守坚为上帝四相。其言无稽,而符箓之效不可没也。故庄子曰:“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

少所见多所怪,见骆驼谓马肿背。《楞严》言十二类生甚详,而谭景升《化书》举之以为异事,人安可不学乎?

释典多言六道,唯《楞严》合神仙而言七趣。神仙在天下之人之上,虽是长年,实有死时,故又言寿终仙再活,为色阴魔也。道士每言历劫不死。夫众生以四大为身,神仙又以四大之精华为身,故得长年。至劫坏则四大亦坏,身于何有而可言历劫?旅次一食可以疗饥,一宿可以适体,谓之到家可乎?

以一药遍治众病之谓道,以众药合治一病之谓医。医术始于轩辕、岐伯,二公皆神仙也。故医术为道之绪余。

《楞严》所言十种仙,唯坚固变化是西域外道,余九种东土皆有之。而魏张人元、旌阳地元、丘长春天元为最盛。取药于人之精血者为人元,取药于地之金石者谓之地元,取药于天之日精月华者谓之天元。而餐松食柏如木客毛女辈者,名为草仙,非所贵也。地元、人元有治病接命之术,天元无之。

明?惠安伯张庆臻患痈疾,伏床七年。涿州冯相国请道师梁西台治之,吸真气二三口。再阅日,庆臻设宴请道师,能自行宾主之礼。京师人所共知者。

劳山、青城、太白、武当诸深山人迹不至之地,有宋元以来不死之人,皮着于骨,见者返走,皆草仙也。既入此途,则与三元永绝。故平叔云:“未炼还丹莫入山,山中内外尽非铅”也。然唯绝于人元,而地元、天元则可作。

《楞严》所谓坚固动止而不休息,即华佗之五禽戏法,庄子所谓熊经鸟伸也,以之治病亦有效,成仙则未闻也。

什师《维摩经》注有云:天人以山中灵药置大海中,波涛日夜冲激,遂成仙药。又在《楞严》十种之外,以非人所能为故也。

兽中唯狐最灵,猿次之。狐多成仙,服役于上帝,如宫奴阉者然。猿,地仙耳。

金华人家忌畜纯白猫,能夜蹲瓦顶,盗取月光,则成精为患也。兽亦知天元哉!

鹿仙,非鹿成仙也。山中道士知人元之法者,以鹿代人取药物以有成者之名也。

人之得药者有洗心之工,丹房器皿,弃之而去,故得成仙。不弃去,只成接命者异类。类为孽,无不击于雷神,淫致祸也。乍能变为人形,以为稀事,奇味耽溺不舍,以致丧命,非药之咎也。

《楞严》又有云:“日月薄蚀,精气流注,著物成妖。”亦天元之意也。古人有不修而得仙者,其偶遇此精气乎?魏伯阳以六十四卦譬喻丹道之药物火候,后人遂引《易》成仙家之书。

仙书唯《参同契》、《入药镜》、《悟真篇》是真书,其外《钟吕问答》、《仙佛同源》等皆伪。谚语云:“剑法不传”。有王老人云:“非不传也,剑以槊比之,锋锷如槊刃,而以身为之柄。徽州目连獶人之身法,轻如猿鸟,即剑法也。”

唐人小说所言剑仙,似乎寓言。而钱牧斋于明末,有客谒之,方巾青布袍,钱以下客畜之。数日后造钱之友冯班,谓曰:“古有剑术,予即其人也。闻牧斋名,故来见之,乃俗流不我识也。”班问其术,答曰:“亦服药,亦祭炼。术成,遇大风即蓦然起行,不觉已乘空矣。后则微风初起而为之,又后则见旭日之光即为之,久久无不如意矣。”言别送至门外,相揖。班揖起,已失其人。

由吾道荣善洞视萧轨之败,言之如目见。盖即道家之所谓出神也。

中行说难汉使曰:“且礼义之敝,上下交怨,而室屋之极,生力屈焉。”此老氏之旨,当时文帝尚黄老,故其一时相习成风如此。

张紫阳之丹法,阴阳清净兼用之。不得其全者互相攻诋,终无效也。唯治病则偏者亦有效,接命则偏者不可矣。人唯种禾以取米,则糠自得,本无种糠之法。地元之用金石亦然,而世之种糠者甚多。涿州冯相国之长子名源淮,作元戎于楚时,追取银魂,每两一分,存者散碎为铜铁,天主教之法也。其人来中国,携银甚多,以追取其魂,故行囊不重滞,名“老子藏金法”。

以药汁蒸取黄金之汗以治火病,其效如神。明末宿将曾有之,尝以示客,状如麻油。自云:“攻南方时,有大将被铳伤垂死者,与二匙即愈。”铅汗亦可用,噎隔者进之直下无阻。呕吐之甚者,大肠中粪秽从而出,立刻命尽。非得金石重药,无以治之。草木药轻浮,随呕而出也。故地元家谓草木经火则灰,经水则烂,不可为丹药。金则水火不能伤,故能养命。《抱朴子》中有服金银法。王涯置金沙于井而饮其水,甘露之变受刑,肉色如金。

以药汁浸珠自成粉,能治危病,又能救记性,不健忘。

《相如传》言:在梁著《子虚赋》,天子读而善之。相如曰:此诸侯之事未足观,请为天子游猎之赋。上令尚书给笔札。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亡是公”者,亡是人也。欲明天子之义,故虚借此三人为辞。其为“子虚”也,既立此三人名以为上林之地矣。后《上林赋》“亡是公”语与“乌有先生”齐难紧接,无从分段,不知缘何有先后篇之别,岂著《上林》时始改剟前赋而为之耶?不然,则前赋为不了语矣。

注:本篇《渌水亭杂识》,摘自《通志堂集》,包含了其中十五卷到十八卷的全部内容,且按照各卷的原篇章始末将其分为以上四节。纳兰性德于《渌水亭杂识》小序中写道:“癸丑病起,披读经史,偶有管见,书之别简。或良朋莅止,传述异闻,客去辄录而藏焉。逾三四年遂成卷……”由此可知,《渌水亭杂识》应当作于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年)至康熙十五年(一六七六年)间,即在他18~21岁之间完成。而且,由小序也可以看出,纳兰性德并未将《渌水亭杂识》认为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而是通过和朋友在聊天中的相互切磋,再加上自己的研究,共同取得此成就。

同类推荐
  • 生命的“护花使者”

    生命的“护花使者”

    郭传火彭飞八年做一件事,你能坚持多久?没有什么报酬,你愿意做吗?——题记。倪龙事迹简介倪龙,今年40岁,在淮北矿业集团朱仙庄矿从事掘进工作,从未出过工伤,甚至连手脚擦破皮的小伤都未曾发生过。从1998年开始,倪龙不计报酬,坚持在工作之余检查安全隐患,并在检查隐患的同时动手消除隐患。倪龙下井时还担当着义务安全检查员的职责,为工友们开辟出安全的“绿色工作环境”。并且,倪龙还给自己订下了规定:只要下井,就要检查安全隐患。自1998年以来,经倪龙排查并得到整改的安全隐患达到500余条。
  • 纸上民国

    纸上民国

    本书作者是《新文学史料》主编,与史料打交道多年,因此有关现代作家的人与事十分稔熟,民国文坛旧事,品评文学大家,写来如数家珍。难得是作者颇多创见。全书貌似信笔闲话,却也不失为一部严肃的、有分量的现代文学史。
  • 一念花开锁清思:林徽因

    一念花开锁清思:林徽因

    《林徽因:一念花开锁清思》是“倾城才女”系列中的一本,主要讲述 了一代才女林徽因的一生。作者以林的感情经历为线索,较为完整地展现了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爱情和婚姻,以及坊间传言的林徽因与徐志摩、金岳霖的 感情纠葛,同时也较多的涉及了林徽因在文学和建筑上的成就,并折射出她所生活的时代的影子,是一本比较全面的讲述林徽因生平的评传。
  • 赵惠民影视文学精选

    赵惠民影视文学精选

    凭借对生活的赤忱热爱和真情实意,作者以自己的家乡夏邱镇柳沟村的田园小景和当地纯朴的人与事为创作素材,透过泥土的芳香,不仅孕育出了乡韵的诗情画意,而且蕴含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家乡经济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迁。
  • 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

    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

    我为什么会研究起五四来?这的确是个需要追问的问题。虽然说,我这个人研究历史,或者说琢磨历史,没有科班出身的人那么多界限。经常在晚清和民国之间跳来跳去,东捞一把,西摸一下。如果有条件,古代史我也敢碰。像我这种野路子出来的人,没有家法,也就没有限制,也不想有限制。但是,对于五四,我却一直没有热情,相关的史料也摸过一点,但兴趣就是提不起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着一个成见,认为五四跟太平天国一样,下手的人太多,大鱼早都捞没了。
热门推荐
  • 我灵魂里有龙魂

    我灵魂里有龙魂

    拥有两个灵魂的杨凡,由于强大的龙魂还未觉醒,在同龄人中称之为废物,直到龙魂与灵魂的合体,变成了七重天上的至尊。
  • 汉朝的密码

    汉朝的密码

    历史的确是有其密码的,倘不能解开密码,只能观其表象,却不知其内在。而司马路,正是一个历史的解码者。为您揭开一个古代超级大国的崛起之谜,一个古老名族的整合熔铸历程,一个强大帝国的历史密码,一个古老名族的文明密码。身为法家巨子,韩非为什么会死在崇尚法家思想的秦国?荆轲刺秦王,他的失败背后隐含着怎样的内情?和中原小国相比,楚国堪称古代的超级大国,然而这样的庞然大物,为什么也阻挡不住秦国的进攻?秦吞并六国,难道仅仅凭借的是强悍的军事力量吗?秦始皇讨厌他的长子扶苏而将他派去长城吗?当农民揭竿而起,秦军主力迟迟不来增援,还有多少没说清楚的隐情?
  • 巴山月蜀水潮:文铭权新闻作品集

    巴山月蜀水潮:文铭权新闻作品集

    本书是一部反映四川省多个市州改革发展、时代风貌的大型新闻纪实文学作品,全书约28万字。作者饱含真情,勤于思考,以新闻这一独特的视觉,深入众多新闻现场,真实而又全面地呈现了这些市州改革发展的实践与成效,展示了广大干部群众良好的精神面貌,既讴歌了时代的主旋律,突出真善美,又提倡多样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大胆创新。尤其让人感动的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3年芦山大地震发生后,作者在均第一时间赶赴抗震救灾一线,写出了大量感人肺腑的新闻作品。
  • 主角不想走剧情

    主角不想走剧情

    在高考前的一个学期,王越突然被人告知,自己是整个世界的主角!而他们生活的世界,不过是由一本小说衍生出来的,所有事情的背后,都有着一个名为“剧情”的东西在操控发展!于是乎,为了反抗剧情对自己人生的统治,作为主角的王越联合“小说”里的各种反派龙套,开始了挣脱枷锁的道路。可是因为小说世界依赖于“主角经历的各种事情”,如果王越拒绝走剧情,那么世界就会崩溃……在各种不情愿之下,王越只能一面按着套路打脸装逼,迷惑剧情,一面暗搓搓的搞事,加强剧情的偏移程度。但是为什么?小说世界里面会冒出来“穿书者”和“重生者”这种奇行种?王越:我还是个孩子!为什么命运就不能放过我?!
  • 末世隐猎者

    末世隐猎者

    2012年12月21日,庞大的陨石群夹杂着宇宙细菌降临地球。奇怪的是只有哺乳动物发生了变异。一位宅男在变异犬的帮助下,获得了隐身异能,而那只变异犬在那位宅男的帮助下,变得非常强大。那位宅男要成为末世里的猎人,而那只变异犬,则是那位宅男的忠实伙伴。
  • 穿越后我风靡全朝廷

    穿越后我风靡全朝廷

    楚姑娘穿越后喜滋滋,以为终得上天垂怜,恩赐平凡的一生。月老:“怎么可能?平凡的一生?想都不要想!穿越不用经费啊?”楚姑娘呆滞回头:老头说啥玩意儿?月老手中一把红线团了团,笑眯眯递出:“呐,年度清库存,甜甜的恋爱都是你的了~”楚姑娘哀嚎:“我拒绝!我抗议!”月老:“呵,抗议无效!”后来楚姑娘面露官方微笑:“咱谈钱不谈感情,行不?”才俊们齐声:“不行!”摊手无奈:“那要不……你们摇号?” 一句简介:就是女主一心想当普通人,却被命运强按头当富婆、谈恋爱的故事。阅读指南:甜的甜的,求点击求收藏~
  • 萌妻入怀:男神老公,放肆宠

    萌妻入怀:男神老公,放肆宠

    【本文甜宠欢脱,欢迎各位入坑】男神结婚了,新娘却不是自己,面对这么狗血剧情,时锦锦的决定就是——抢婚,于是整个S市的人都知道季家少爷养了个小恶魔。而时锦锦借着男神的势力,开始横行霸道,各种行为令人发指,众人纷纷上门告状。哪知季少霸气开口,“她的行为都是我惯的!”时锦锦从角落里跑出来对着众人,傲气十足的微抬下巴。“爹地,我妈咪说,他们不服气可以来单挑,绝对实力碾压,但是需要先来你这边交辛苦费。”季少瞥了一眼扮演女儿的小妻子,笑得邪恶。然众人卒。
  • 妈妈写给青春期女儿的书

    妈妈写给青春期女儿的书

    从妈妈的角度出发,来帮助女儿解决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烦恼和问题,解答了青春期女孩有关生理、心理、情感、学习和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困惑。
  • 异灵来袭

    异灵来袭

    九日耀空!沉寂几千年的皇陵开始逸动。秦帝陵、草原王的陵冢、武帝陵外为何烟气缭绕,异像不断…………这一切的背后难道是灵气复苏?不太可能!难道是人祸?也许吧!而此时,夏兵因为吃了一颗过期的蓝色小药丸,并因此拥有了一双不同的眼睛。他随手拿起一本《九阳神功》,看了一眼,九阳神功没有变化他又看了一眼桌上的无名道经,竟然学会了《浩然天罡决》。他再次看了一眼另一本无名经文,又学会了《药皇密典》。于是他开始找秦帝谈人生,找武帝聊感情,找草原王聊理想,在这条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病弱世子,别太宠我!

    病弱世子,别太宠我!

    她,人前白兔,人后狐狸,凤眸微眯,妖娆惑世。他,婚前病弱,婚后强悍,薄唇轻抿,温雅醉人。两只狐狸相遇,不言而喻。。。◆◇◆◇◆◇◆◇◆◇◆◇◆◇◆◇◆◇◆◇◆◇◆◇◆◇◆◇◆◇【孝女篇】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顾君盼收到了一封勒索信,说三日之内,若无收到十万两黄金,其母便暴尸街头,顾家满门灭族。三天后,强盗们盼星星盼月亮的终于盼到了来信。强盗打开信封,没有期待的银票,只有一张纸,纸上只有一句话。“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各路英雄好汉,下手不必留情!”【贤妻篇】黑暗中一个热源欺身过来,顾君盼的腰被一双大手抚上。“谁?”某人‘警戒’地低喝道。“你猜!”磨蹭了两下。“虫子”“不是!”那人的手顿了顿。“小牙”“错!”某人的脸唰的黑了。“闵将军”“再猜……”恶狠狠地吐出这几个字。“哦!对了!你是林公子吧!”“……”怒火中烧中。良久,顾君盼耳边传来一声怒吼。“顾君盼,为夫在你心中连儿子,连畜生都不如都算了!!!为什么连你旧情人都不如!!!【良母篇】“娘亲,虫虫是怎样来的呢?”“卵里蹦出来的。”某小家伙对自己无良的娘亲怒目而视,“娘亲,我不是问那破虫!!!说了多少遍了,虫虫是我!是我!为什么你总是记不住呢?”不知道当初为什么给我取这个名。某位良母斜了一眼自家的儿子,风轻云淡,“我,也说了多少遍了,你是虫子!不是虫虫,小小年纪,什么不学?学人卖萌。”“……”为达目的,小虫子能屈能伸。“那么,娘亲知道虫子是怎么来的吗?”睫毛扑闪扑闪地扇个不停,语气糯糯地开口。“……”默了一阵,“这事还是去问你爹爹吧,他是这方面的专家。”“咳咳……”一旁事不关己的某人华丽丽滴被口水呛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