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福寺位于唐代长安城开化坊南部,即现在的西安市南门外友谊西路。始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684),是唐高宗李治死后百日,宗室皇族为了给他祈福而集资兴建的,故而取名为大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690)改名为荐福寺。寺院的规模有99'900平方米,占据全坊面积的一半。僧侣有200多人。殿宇中绘制有吴道子、张璪、毕宏等名家的壁画。中宗李显景龙元年(707)又对寺院进行了大规模的修饰,并在寺南的安仁坊西北隅另辟塔院,建造了一座秀丽的高塔作为荐福寺塔。这座密檐结构的砖塔,共有15层,高45米。塔平面呈正方形,底层每边长11.38米;各层南北有半圆形拱门,最底层的南北门楣上刻有蔓草花纹和天人供养图像。塔内设有木梯,可供攀登。但内部空间狭小,光线较暗,登塔眺望非常不便。塔与寺隔街相望,却又融为一体,蔚为壮观。
荐福寺塔建成后,曾经历了70多次地震。其中有两次非常具有戏剧性,被明代文人王鹤题记在塔底层的门楣上。一次是在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地震使塔顶被毁,塔身从中自上而下被震开了一条数尺宽的裂缝,俨然为塔开了一扇明亮的天门,行人在很远的地方便能看到。另一次是在34年后的明正德十六年(1521),一夜之间,地震使裂缝突然合拢,出现了所谓“神合”的奇迹。后来,经过研究,发现该塔不倒的原因是由于塔基用夯土筑成了半圆的球体,和不倒翁的原理一样,受震后应力均匀分散了。但到了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长安东面的华县再次发生八级大地震,荐福寺塔再次受到损坏,顶部两层坍塌,迄今塔仅存13层,高43.3米。到清代,荐福寺塔的名称不再使用,始称小雁塔,是因为其形制与慈恩寺的雁塔相似,形体娇小而得名。
荐福寺与慈恩寺,以及大兴善寺一起被称为唐代长安的三大译经场。著名高僧义净曾在这里主持译经工作,使荐福寺之名远扬各地。
义净(635-713)是稍晚于玄奘的一位高僧,也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译经家之一。俗姓张,齐州(今山东历城)人,一说范阳(今北京城西南)人。于唐高宗咸亨二年(671)从长安出发,到广州取道南海赴印度求法。在印度期间,他曾先后游历了佛教圣地灵鹫峰、鸡足山、鹿野苑、祗园精舍等地,并到那烂陀寺学习大小乘佛教。他所游历的国家有30多个,历时共25年,在归国途中写成了《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于证圣元年(695)返回洛阳,武则天亲自迎接了他。义净所带回的佛经有400部。唐中宗神龙元年(706),义净入住大荐福寺,直到玄宗开元元年(713)圆寂于此,共译出经、律56部,230卷。
唐末,荐福寺在战火中被毁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后来,僧人们又按照其寺原有的形制,在塔院内重建了荐福寺。虽然寺院的规模被大大地缩小了,但寺院总算能够得以保存下来,并与塔从此合而为一。这种寺塔合一的格局始终未曾改变,一直延续至今。
金代明昌三年(1192)在寺内铸造了一口大铁钟,高度约有3米,直径2米多,重达2万多斤。传说有一位姑娘坐在武功(属于咸阳市辖区)河畔的石头上捣衣,忽然,石头发出了砰砰的宏大响声,这声音迅速传至数里之外,人们闻声发掘,发现石头下埋着一口大钟。于是,便将钟送到该地的崇敬寺中。清康熙年间修葺荐福寺时,又将大钟移至荐福寺内。每日清晨,和尚们按时撞钟,钟声洪亮悠扬,划破黎明,唤醒沉睡中的大地。于是,雁塔晨钟成为关中八景之一。传说天将下雨的时候,这口钟还会自动发出嗡嗡的鸣响,所以,有句谚语说:荐福嗡嗡响,不要晒衣裳。
徜徉在今日的荐福寺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慈氏阁、大雄宝殿、藏经楼和白衣阁等建筑,已经是典雅的明、清风格的体现了。只有绿阴掩映下的一块块碑石还忠实地记录着磨不灭的历史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