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在安国寺遗址出土了10尊精美的唐代造像。这些造像被堆埋在地下4米多深的窖穴中,大半已残。均用白石雕成,尺寸相近,风格一致,题材多为密宗造像,而且贴金绘彩。包括金刚手像、文殊菩萨像、坐佛像(缺头)、三头八臂马头明王像和降三世明王像各1尊、岩间趺坐护法像3尊、菩萨像(缺头)2尊。其中以马头明王、降三世明王、步掷明王、文殊菩萨像最具代表性。
明王是密宗特有的造像题材,是指受大日如来教令,佛、菩萨以忿怒形象出现,以降伏诸恶魔。一般表现为多头多臂,手持法器。有八大明王、十大明王之说。如金刚手菩萨现降三世明王,妙吉祥(文殊)菩萨现大威德明王,观自在(观音)菩萨现马头明王,虚空藏菩萨现大笑明王,慈氏(弥勒)菩萨现大轮明王,地藏菩萨现无能胜明王,除盖障菩萨现不动明王,普贤菩萨现步掷明王。
安国寺遗址出土的这尊马头明王像坐于束腰仰莲宝座上,高87厘米,宽42厘米,有舟形火焰纹背光。三头均双目圆瞪,俯视下方;八手中各执法器:左上手执金刚杵,中手上仰作接物状,下手持莲蕾;右上手持斧,中手念珠,下手掌外向置右膝侧。正身双手合十于胸前。颈佩珠饰,身披璎珞,并有披帛从头部绕双肩垂下至于莲座两侧。头顶有一尊小化佛,并有马头形象。
降三世明王与马头明王的造型非常接近,但后者没有莲座,直接雕坐于层层叠叠的岩石上。正身双臂于胸前交叉,施金刚印。左上手高举,握三叉戟,中手残,下手执索;右上手高举握金刚杵,中手持宝剑,下手执箭。头顶有一尊小化佛。
金刚手造像较特别,没有背光,是单身造像。明王结跏趺坐。上身袒露,腰间着裙,只在胸前佩带着一串简洁的项饰,而没有其他璎珞饰品。右手高举着旋盖,左手也举至胸前,可惜已残。整尊造像通过飘垂在双肩的披帛,直立呈扇面状的夸张发形和高举的双手来表现强烈的动感。
而文殊菩萨所要表达的则是一种宁静与舒展。坐像高约75厘米,结跏趺坐于束腰莲台上。束法高髻,身披璎珞,面相饱满而恬静。右手虽残,但左手持荷花的姿态给人一种悠闲典雅的感觉,莲上承经箧。经箧和宝剑是文殊菩萨的标志。
安国寺造像的出土,再次令世人惊叹于唐代雕刻家的功力,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这座名寺的风范。任世事沧桑,毁灭了佛寺,然而她的名字却将伴随着这些精美的造像而永远让人记起。
值得注意的是,隋唐两代长安城中的有些坊内,虽然没有设立寺院,但从近年的考古发掘中仍见到了一些佛教器物,尤其是佛教造像更为丰富。这些造像究竟是被供奉在家庭中,还是在佛寺中,我们虽然已无从考察,但是在这些精湛的工艺中所反映的仍然是一种虔诚的信仰,这种信仰正是帮助我们理解当时人们建造众多佛寺的思想根源。因而,我们将这些零散的造像也展示出来,以丰富我们的想象。
1973年在安乐坊遗址内出土了一尊螺髻,着通肩大衣,施禅定印的释迦牟尼白石佛立像。
最有名的是1974年在昌乐坊遗址内出土的一铺五尊鎏金铜佛造像。从造像上所刻发愿文所知,该像造于隋开皇四年(584),是宁远将军武强县丞董钦所造。造像被安置在一座佛床上,为一佛、二菩萨、二力士。整体通高41厘米,宽25厘米,床高14.5厘米,四面有护栏,床前有二蹲狮。本尊阿弥陀佛居中,结跏趺坐于圆形仰莲座上,施说法印。观音与大势至二菩萨侍立两侧;前排左右分立二力士。在力士之间,放置着一个由夜叉托举的博山炉。整尊造像金碧辉煌,无论是衣饰、头光,还是面部表情都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