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0700000025

第25章

现代年轻人写情书就轻松多了,嬉皮笑脸,贫嘴滑舌,搞一点脑筋急转弯就行了。这里不妨摘一点现代情书中的“经典”句子:“我要正式向你问路,怎么样才能走到你心里?”“我真想看看你领子上的标签,想知道你是不是天堂造的?”“今天的雨真大,是老天爷冲着你流口水!”“请相信我,我一定会让你成为世界上第二最幸福的人。因为有了你,我才是第一最幸福的人!”……好啦,该打住了。最后想提醒读者的是:别人的情书看得多了,自己反而写不了情书啦。觉得怎么写都不合适,就像赛场上的裁判,说起来头头是道,下到场子里却更糟。

我在一种港台文摘类的刊物上见到过这样一则消息:在南亚一个国家,有个男人得『“性狂症”,说得文雅点就是性欲过度活跃。新婚之初每天三五次,后来发展到每天十几次以上,每次狂病发作都急不可耐,状甚痛苦。他妻子为了救急,在家里干脆就不穿裤子。此事被爱管闲事的邻居们发现,男的妒忌女的也妒忌,沸沸扬扬的妒忌化为沸沸扬扬的嫉恨,都站出来指责那个妻子不守妇德。最后由村长判决,竟把那个逆来顺受的女人给活活淹死了!

这类事情在开放发达的国家大概不容易发生,如果男人真的得了那种病也许正求之不得呢,省得花钱买“伟哥”了,一个老婆不够用,还可以找情人嘛!在中国,目前“包二奶”已经不新鲜了,时兴的是“包大奶”一一即前些年跟老婆离婚又娶了小老婆的人,几年过下来又觉得新的不如旧的好,于是又回到前妻的身边。但无法再跟小老婆离婚,也许是离不了,就只能把原配的“大奶”再包养起来。

自人类脱离母系社会以后,一夫多妻或男人打老婆就不算新闻。但老婆打丈夫或一妻多夫,就有了轰动效应。最近北京爆出一条新闻:《不堪恶妻暴打,受伤丈夫索赔》。一位被打得精神恍惚的男子,走进海淀法院,向法官痛诉了多年来被,子毒打的惨痛经历……这位张先生和妻子本是高中同学,大全毕业后建立了恋爱关系,1998年10月结婚。这就是说,他们一不是粗人,二不是生活在愚昧落后的偏远地区,可以说是现代大都市里的标准家庭。正是这样两个人,婚后却经常动手,连连吃亏的竟是男的。妻子多次将他的面部和颈部抓伤,他后背上的新伤旧痕也历历可见,今年4月30日,两人又发生争吵,女的用菜刀将男的头部砍得鲜血直流,被医院诊断为“多发头皮裂伤”。为此张先生要求离婚,并索赔精神补偿5万元。

这位张先生终究还是有些大男子气,老挨打却并没有被打服。自己打不过还能聪明地想到要寻求法律的保护,可见学也没有白上。比起来,武昌一个叫大伟的男子就更窝囊了,十几年前他爱上了高中毕业后站柜台的女孩眉,然后帮助眉复习功课,又资助眉上完了大学,并在当地最大的一家银行里给眉找了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两人结婚后一个叫长江的男子又如痴如狂地爱上了眉,眉也确实跟长江在一起住过、睡过、拍过结婚照……三个人就这么死缠烂打地一直凑合到现在也没有个说法。(见2001.7.21《羊城晚报》)这只能叫两男争妻。有人说这三个人都是失败者。也有人说这三个人都是胜利者,那个眉自不必说,有两个男人爱她爱到这个地步,也算不虚此生。那个大伟为爱付出了很多,无怨无悔,痴心不变,也算是轰轰烈烈地爱了一场,没有白活。再那个长江,半道上插进来,也确实得到了,拣了个大便宜还一算是失败者吗?真正称得上是一妻多夫的,还得说那本《港台文摘》上转载的一条新闻:“在高加索,有一90岁的女人,豢养着23个丈夫,如果再加上已经归天的或叫她给赶跑的,她一共拥有过59个丈夫。过去的地方官员对此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到中央派来一个新官,整肃民风,才想起要对这个老女人进行制裁,根据婚姻法要判她坐12年牢。她的23位丈夫站出来请求代为服刑,这样一分摊,每个人只须坐半年牢就行了。”可惜消息太简短,不知那个女人有什么特异功能,竟能让那么多的男人对她如此服服帖帖?女权,女权,西方发达世界的女人们折腾了半天,也没有高加索这个女人不声不响得到的实惠多。

人们都说社会在变,而且变化剧烈。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却又没有多少人能说得清楚。社会如海,人如海中的一滴水,一滴也可以映照出大海一这方法便是察看家庭的变化。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夫妻是家庭的核心,看看现在的夫妻关系变成了什么样子,大致就可以捋出社会变化的脉络。

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安琪主持的中国婚姻质量调査,历时4年,于今年5月结束,《深圳都市报》2001年5月17日公布了这份调查结果:中国夫妻在结婚前没有机会选择配偶的多达46。4;对性生活满意的夫妻不足一半;有离婚倾向的夫妻却占了421;只有3的夫妻关系称得上是高质量和完美的;750/6的夫妻自我感觉婚姻状况一般,也就是中等水平吧;2296的婚姻属于低质量……男人女人,千人千面,千人千心。古人说,婚姻乃祸福之机。世上感到生活不完美的人,大抵是因为婚姻不完美。可婚姻完美的人又那么少,可想而知现代人的生存状态了……但是,这个调査报告也给了许多人以安慰:世上有那么多人都是凑合着活,咱怎么就不能凑合下去呢?

记得许多年前参加一个笔会,当时汪曾祺先生已经七十岁出头了,谈吐诙谐,写一笔好字,经常被年轻的女作家们包围着,求他的墨宝,谈笑风生。一位自恃颇具男性魅力的作家酸溜溜装出一副为汪老担心的样子:老头儿累不累啊?我说:你看老先生像累的样子吗?累的是你,因妒忌而心累。汪先生是位老人,年轻的女作家们搀他扶他围着他转,做得很自然,别人看着也舒服,这就是老的优势。别看你年轻风流,即使有个别女人想靠近你也得偷偷摸摸。

新凤霞在《义父齐白石》中讲过一个故事,在一次敬老宴会上,白石老人拉着她的手“不转眼地看”,陪同的护士发话了:“有这么瞧人的吗?”老人也不高兴地反问:“我都九十岁了,为什么不能看她?她生得好看。”新凤霞忙上前哄老人:“您瞧吧,我是演员,不怕人看。”两个人的一问一答都很自然、俏皮,且各具个性。旁边有人看着这一幕想顺水推舟来个喜剧收场,就对老人说:“您这么喜欢凤霞,就收个干女儿吧:老人正求之不得,立刻就消了气。

多棒,至情至性。一个九十岁的人了,早就获得了看的自由,谁好看就看谁,想看多久就看多久。人只有到了老年才可以这样自然地“由着性子来”,大可不必刻意压抑自己,这也有助于健康。

这样的疏放还只能算是“文放”,还有一种“武放”。

最近医学有新的发现,说人们一直相信精神快乐对健康有好处,其实愤怒对人的身体有更大的益处,能促进血液循环,是健康的必要组成部分。由此我想到了一个人,他每天早晨跟我一块游泳,年巳七十有二,脸无皱褶,皮肤红润,一下池子就要游上1500米。水并不能使人返老还童,几十年来在一起游泳的人很多,许多人该老的还是老了,他是属于那种老得非常缓慢的人。大家为他总结经验,认为他除去游泳以外还有一条别人学不了的养生之道一一那就是爱发火,爱高腔大嗓地骂大街。

他姓马,一般人都尊称他“马老”或“老马”。由于他以骂出名,人们在喊他的时候尾音就不往上挑,而是急速地顿住,“老马”就变成了“老骂”或“骂老”,如今敢公开骂人得有资格,你就是想骂足球或借着足球再捎带着骂点别的,不还得花钱买票到球场上去骂吗?老马十三岁参加革命,身上受过十七处伤,穿着游泳裤的时候格外醒目,可称得上是弹痕累累,令人肃然起敬。他老骂人,还骂得大家喜欢听,这就是说他骂得一定有他的道理,骂了该骂的人和事。

还是举例说明吧,去年“八一”建军节,单位把复员军人们照例都找了去要庆祝一番,开完会搬出一批咖啡壶,却只发给1990年以后的复员军人。大概是单位经费紧张,不给点纪念品不合适,都给又给不起,就想当然地以为复员太早的人军队色彩也相应的淡了,再说上岁数的人未必会喜欢喝咖啡,还是先给年轻的吧……不想老马把桌子一拍,冲着单位的头头就骂上了:这是哪个王八蛋定的规矩?怎么没有打过仗的算复员军人,打过仗的倒不是复员军人了?不是复员军人你找我们来干什么?难道你们真的认为早革命不如晚革命,晚革命不如不畠畠革命,不革命不如反革命啊?头头当场被骂傻了,赶紧叫下边的人再去买壶,每位复员军人一个。看看,既有现在,何必当初?

这样的事情多了。社会上既然有那么多该骂的现象,自然就需要有人敢于站出来骂一骂。有些龇牙乱叫的所谓通俗歌曲可以流行,污七八糟的粗话脏话能够存在,有一点老人的骂声才能使这个充满噪音的时代显得协调。

剑老怕无芒,人老怕无刚,老年的悲剧不在于衰老,而在于绝望,在于孤僻和冷漠。老马老骂,反而给自己骂出了一块空间,骂出了一种别人所没有的骂的自由。有些事别人骂了可能会引起麻烦,他骂了就没事。有了该骂的事他不骂,人们反而感到奇怪,怀疑他是不是生病了。事实上他很少生病,而且敏感,关心周围的事物。因为骂人是要动脑子的,锻炼思辨能力,减少得老年痴呆症的几率。

可能有人会说这是倚老卖老。年轻人仗着年轻可以逞能,老家伙们有老可倚有老可卖,为什么就不能倚一倚、卖一卖?既然老是一种经验,一种财富,至少也是一种资历,当倚就得倚,该卖就要卖商品社会嘛。

先别说人,连地球都衰老了一一体积膨胀,直径不断伸长,自转速度在不断减慢,就像人老了变得臃肿发胖、行动迟缓一样3地球的负重却还在层层加码,降落到地面上的宇宙灰尘逐年增加,光是接纳宇宙间落下的陨石每年就约有2600?7200亿块。热带雨林急速减少,土地沙化急剧增加,每天都有100多种生物灭绝……于是,疲惫不堪的地球每年都要在内部发生10万多次地震,人能感觉到的有3000?4000次之多。

奇怪的是,把地球折腾成这个样子的地球人类,反倒活上劲来了,寿命逐年延长,祈盼了几千年的长生不死之术,有望能得以实现。科学家们已经发出了豪言:到21世纪中叶,人的寿命可达到130?150岁,下个世纪将活到自己想活的岁数。但是,科学家们说的是人能够活得长,并不是说能永葆青春。也就是说,人该老还是要老的,说不定还会老得更快,只是老而缓死,或老而不死。

去年才刚刚42岁的世界首富盖茨就放出风说要退休。他并不是出风头,又想炒作自己,而是实实在在地感到自己老了,领导微软帝国已力不从心。他说:“电脑软件是个迅速发展的产业,充满危险和风险,无法想象一个50岁的人一不管是我还是其他什么人,能担当起领导微软公司的重任。”他说的是实话。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网络时代,盖茨到了这个年龄才想到要退休已经是相当保守了。在新经济前沿的一些行业里,正流行一到35岁就退休,到30岁就有了恐慌感,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歇菜,或被扔出去。

髙科技的发展造就了一个年轻的市场,现代经济创造了“一种男性青春期文化,一切毫无节制”。世界上有许多高效益公司的总裁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在当今的资源热潮中,最惹人眼目的是“傲慢自大的年轻资源”一在华尔街,在硅谷,在所有想追赶潮流的地方,绝对形成了一个年轻化的倾向。《读者文摘》援引一位银行职员的话说:“今天的技术只能今天教,不是3年前教的。经验一文不值,它只意味着你的技术已经老了。如果你在硅谷,25岁最好已经挣到了钱,因为你已经完成了。我27岁在这个行业干了7年,巳经是一条恐龙了。”

这可倒好,27岁就自称老了,那这个世界上就都是老人了!这很公正,想多挣钱就老得快。这些站在新时代潮头的“白领”和“金领”阶级,一个个都赚了大钱,尚且整日活得紧张兮兮,落伍得如此迅捷。那些活得更为艰难的普通人岂不要老得更快?

―这就是现代游戏规则。在所有行业,所有地方,一切正变得越来越年轻,把所有人都卷人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疯狂竞争。这种竞争的残酷还在于把跑得最快的人再拉出来比赛,就像奥运会比赛,最后只能有一个冠军,其他人都是失败者。而且这些年轻的昂首阔步的成功者,有自己标榜的东西,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和行动,不需要从上一代手中接过权力,因此就不需要前辈,根本不理睬老家伙们。

说起来容易,像盖茨这样的人,富可敌国,说退休两片嘴唇一碰就出来了,退不退他都终生享用不尽3对其他人来说退休可就没有这么轻松了,那是生命中的一道坎儿啊!我们的身边不就有人为了推迟退休时间,私自篡改履历表。有人到了退淼优伪着休年龄还想方设法赖着不走,非要跟上一级的领导谈一次话不可,无非是借机提一些退休的条件,诸如级别待遇啦、房子啦。孩子的工作安排啦等等。好像人一退下来就什么都完了,趁着还没走能抓到点什么是什么。因此又引发了一种所谓的“59现象”一即人在离退休之前格外胆大妄为。贪污受贿,胡作非为,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如今,倘能按过去国家规定的年龄退休算是幸运的了3许多单位由于经济状况不景气,纷纷出台自己的土政策,什么“内退”、“病退”、“退养”……总之是要你提前回家。这还有没有个规矩?到底什么时候算老,总该有个标准吧?

古化是有规定的,《礼记》上“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按照这个标准30岁才可以成家,40岁出去当官做事,到六七十岁才能称老一足见古人的生活节律是何等的从容不迫。人们都说古代人的寿命短,依照这个公式却显然比今人要老得缓慢。

现代人老得快,寿命长,退休又提前了,老而不死的时间特别长,这一大段日子可怎么打发呢?谁能判定几十年以后的通货膨胀率?一个人到底要积累下多少钱才足够养老送终?更不要说还会老而无终。还有人没退休前未必能攒下大钱,退下来以后又没完没了地活着,到那个时候四世同堂五世同堂已不新鲜,十世二十世同堂也稀松平常。但满堂都是老人,满眼一片白发,谁养活谁呀?谁为谁送终呀?

扯远啦,扯远啦,我们这一代是赶不上那样的盛世了,还是多为眼前操点心吧。

同类推荐
  • 赢在那一会儿的坚持

    赢在那一会儿的坚持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做一本书,而是给每一个人布置一片风景,让总是匆匆而过的脚步和心灵,可以慢一些,停一停,看看窗外的阳光和星辰,看看很久没有因为感动而流泪的眼睛。《赢在那一会儿的坚持》挑选能与你产生共鸣的文字,和你分享,打造经典阅读典范!这些文字都由《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的超人气当红作家倾情奉献。
  • 穿越法兰西

    穿越法兰西

    飞机从北京起飞时,晚点了半个余小时,是日黄沙漫天,有些窒息之状。十个多小时后到了巴黎,天色颇好,东两方的气温相近,而天气如此有别。同行的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李季及上海博物馆汪庆正副馆长都是多次来法的,一路并未显得如何兴奋,惟我与春雨兄兴致很浓。一切都是新鲜的。一下飞机,到处是中国人,好像是在中国的南方某个小城,黄皮肤的人已在世界许多角落生根了。不过进入市区时,方觉出是真正的欧洲风情,印象比机场好多了。巴黎的这个机场很旧,不及东京、北京及新加坡那么气派。法国搞现代建筑,似逊于赶时髦的东方人,但到了巴黎市内,才知道法国人不屑于摩天大楼的原因。
  • 巴西:未来之国

    巴西:未来之国

    《巴西:未来之国》可以看作是茨威格为巴西写的一部传记,是茨威格第二次前往巴西时创作的一部全面介绍这个国家的作品。前半部分从历史、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展示了巴西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后半部分则以城市为单位,介绍了巴西不同的城市特色。书中寄托了茨威格对人类文明的全部希望,时至今日,仍是了解巴西不可不读的书籍之一。
  • 一滴水可以流多远

    一滴水可以流多远

    《一滴水可以流多远》这是一位军旅诗人的处女诗集。作为军人,史桢玮一直在写诗,《星星》诗刊、《中国诗歌》、《西南军事文学》等军内外刊物、网站都发表过他的诗作。《一滴水可以流多远》收入了他1993年以后的诗歌,从中可以看到他的诗路历程,读到诗人对心灵家园的守望,对诗意栖居的寻求,对人生真谛的沉思。
  • 伊恩·麦克尤恩小说成长主题研究

    伊恩·麦克尤恩小说成长主题研究

    本书以麦克尤恩的几部主要小说为研究对象,以“成长主题”作为研究麦克尤恩创作的切入点,解读其文本的意义和价值。伊恩·麦克尤恩被公认为英国的“国民作家”,是当代西方文坛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在麦克尤恩四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成长主题”贯穿了其大部分小说作品,重要性显见。本书认为,麦克尤恩的小说继承了西方小说“成长书写”的传统,但又呈现出其自身鲜明的特色。该书为学术类专著,适合英美文学专业的学生和研究者参阅,也适合普通文学爱好者阅读。
热门推荐
  • 王爷,王妃又溜了!

    王爷,王妃又溜了!

    她是他的逆鳞,动者必诛。可未曾想到最后伤她最深的那人是自己。“沫沫,对不起。”一纸休书,埋葬了她对他最后的爱恋。“龙君墨,再见时你我就是仇敌。”上一辈的恩怨落到他们这辈人的肩上,原本相爱的两人只能刀剑相向。
  • 出发,是最好的开始

    出发,是最好的开始

    远方是所有成长中的男孩女孩所向往的,它充满神秘感,意味着未知、冒险、惊喜,但也与痛苦、危机相关。但总有一天,我们会对别人说:走过的路,我们都曾走过,转过的弯我们也庆幸转过。青春的启事,是贴在路口的路标,是不含税费的发票,价值多少,在于你和我曾有过多少辛酸多少微笑。岁月的鞭子抽打每一个人的青春,有些事曾无疾而终,有些事有了圆满的结果。但所幸这么多年,我们学会了安静与独处,用你的名字取暖,与一座城相依为命,在寂寥的时光里独自修行,靠回忆谋生。
  • 金身系统诸天行

    金身系统诸天行

    九百九十九世伪善人,郑禾。在第一千世投胎中出现纰漏,投胎异界。却意外获得《金身成就系统》,另类的位面穿越生活,就此开启!《漫威系列》、《仙剑奇侠传》、《小丑回魂》、《邪恶力量》、《倩女幽魂》、《异形》等等,更多穿越世界等你来定。本小说为异世主线,辅助穿越诸天类小说。
  • 一分钟抓住客户的营销妙招

    一分钟抓住客户的营销妙招

    永远不要表现得“像一名推销员”!接近客户的30秒,决定了营销的成败:要有一个漂亮的开场白!客户的拒绝将带来销售,只要你处理得当!60秒成为营销之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雍正朱批奏折选辑

    雍正朱批奏折选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救世档案

    快穿救世档案

    【这个救世主无所不能】当黑暗笼罩世界时,她,就是可以为这个世界带来黎明的太阳!这个呢,就简称为救世主。对此,陈宛竹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己的中二病的。
  • 婚水摸妻:总裁的夜宠儿

    婚水摸妻:总裁的夜宠儿

    洛夜被无良父亲逼迫,嫁给了A城最牛逼的人物。没有婚礼,没有祝福,没人知道……本以为可以就这样相安无事,可为何这个男人每晚都要召见自己?!世界top-one首席执行官在国际经济峰会上被采访,拿着话筒的美女记者战战兢兢地问道,“郗总,请问您有什么畏惧的人吗?”某美男淡淡地扫了一眼记者,意味深长地对着镜头吐出两个字,“惧内!”
  • 嚣张郡主狠狂妄

    嚣张郡主狠狂妄

    误入九转玲珑阵的他从天而降,掉在身中奇毒的她的脚边。从此,他与她结下情缘。她嚣张狂妄,是天澜国第一美人,也是天澜国大字不识几个的草包郡主。他是星宫城纯禽少主,天才少年,身怀异能,有着一张永远青春的容颜。当天才遇上草包,谁征服了谁?
  • 豪气干云石达开

    豪气干云石达开

    翼王石达开是太平天囯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十六岁便“被访出山”,十九岁统率千军万马,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他是天平天国中最完美的男人,生前用兵神出鬼没,死后仍令敌人闻风丧胆。没有靠山,石达开的逆袭之路艰辛异常,不仅仅是靠运气和勇气,还有豪气、义气。重读太平天国最真实的历史。读历史,更懂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