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900000006

第6章 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2)

第二章 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2)

一天,在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的办公室里坐着一名求教记忆方法的妇女。这位妇女向心理学家叙说,她的记忆力很差——见过一个人之后,第二次再见面时就记不得这个人了。心理学家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通过一番对话发现了这名妇女的病根:这名妇女不管见到谁,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到对方的服装上。于是,心理学家对她说:以后见到别人时不要理会对方的服装,而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方的容貌和姓名上,要“盯住”不放。

这位妇女回家后,每当遇到生人,就将已集中于对方服装上的注意力转移到对方的脸上。一来二去,就能在第二次见面时记住来人是谁了,后来甚至达到了“过目不忘”的程度。

这位妇女对生人的记忆力有如此明显的改变,说明那些自认为记忆力差的人其实质是注意力不集中。如果将游离的注意力收拢于欲想记忆的事物上来,也会像这位妇女“过目不忘”一样而具有令人称羡的记忆本领。

记忆力旁落

1.“记忆力旁落就记不住”的心理学实验

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学家,听说一位著名的心算家能准确快速地进行心算后,给心算家出了下面的一道算题。

有一辆满载旅客的列车,出站时车上共有312名乘客,后来列车到达一处车站,下去18人,上来54人,列车又到一站,下去81人,上来44人,列车又到一站,下去23人,上来50人,列车又到一站,下去67人,上来35人,火车继续往前开,到了下一站,下去12人,上来9人,接着列车又到一站,下去54人,上来66人,列车又到一站,下去17人,上来24人,列车又到一站,下去78人,上来85人,列车再到达一站,下去94人,上来56人,接着列车到达了终点站。

当这位资深的心理学家把题目讲完后,心算家便准确无误并且迅速地答出了列车到达终点时车上的人数。

此时,这位出题的心理学家却说道:“我不是问你达到终点的乘客人数,我想问你列车在这期间一共停靠了几站?”

这位著名的心算家瞠目结舌,回答不上来了——比往常简单得多的一道算题竟将他难倒了。

原来,出题的心理学家利用心算家习惯成自然的心理定式——只将注意力集中在数字上,故意用表面上并不比往常复杂的数字将他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其在运算过程中减少了对火车途径车站数目的关注,从而将其难倒。

实验结果启迪人们:注意力旁落就记不住,记忆专家也概莫能外。只有集中注意力才能记住你想记的事情。

2.“没注意就记不全”的心理学实验——戈廷根实验

“在心理学家开会的高潮中,突然门被打开,一个农民跑了进来,随后一个握着手枪的黑人也追了进来,两人在房中扭打在一起。农民倒下了,黑人向他身上开了枪。然后,两人冲出房间。”整个过程约20秒,是预先精心设计安排好了的,并拍好了照片。

事件刚过,会议主持人即要求开会的四十位心理学家(都是擅长观察和记忆的专家),各自写出关于事件的详细报告交上来。四十份报告交上来后,经过比照答案结果,发现:仅有六篇准确地论述了整个过程,根据想象臆造的报告达十篇之多,其他的报告错误份额大都在五分之一以上。

实验结果告诉人们这样一个事实:没注意就记不全,即便是观察专家和记忆高手也是如此。要想全记住,就必须集中注意力。

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因人而异

记忆力集中是存在着个体差异的:有的人可以一心多用,有的人可以一心两用,有的人只能一心一用,有的人甚至难以使注意力集中。

英国科学家进行了一次“司机一心二用”的心理学实验。

在某一特定的时间里,向全市播放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并要求司机在这一特定的时间里在一个地形复杂的路段上行驶。

测定结果表明,所有司机都能驾车安全行驶,其中大多数司机一刻也没有放弃过听故事;只有少数司机表示只注意处理路面问题,而放弃了听故事。

当科学家们对在平坦路面上行驶的司机进行测试时,所有的司机都声称:“我是既开车又听广播的。”

历史上和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列宁有控制和分配注意力的超常能力。据说有时候他能一心四用:主持会议;听人发言;研究材料;就某些问题给人民委员会写便函。

车尔尼雪夫斯基有时候能一心二用。比如说,他在给《现代人》杂志写文章的同时,还能向秘书口授由德文翻译的《斯罗萨的世界史》。

一些从事重复性工作的人,当他们从事他们的工作直至熟练后也可以一心二用,例如有的女性织毛衣至娴熟时,可以一边毫无差错地织毛衣,一边抬起头与其他人谈天说地或东瞅西望地注意感兴趣的事。有的打字员,可以熟练到一边不停地准确无误地打着字,一边与有业务关系的人谈论,甚或听外语广播。

有人在研究了这种一心二用的现象后指出,这些人对动作的控制权由大脑皮质转移到皮下中枢,大脑皮质就可以“腾出手来”参与主要的记忆活动,使两种活动得以同时顺利进行。

集中注意力的10个办法

1.深透理解“注意被注意对象”的价值

一位教师在教学生小数点这一概念时,先将其重要性寓于歌谣中:“莫看圆点小,位置很重要。稍微有疏忽,错误可不小”,再与某工程师设计因点错小数点而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例结合起来进行讲解,使听课的学生集中了注意力,轻而易举地把小数点的概念牢记于心中。

有经验的教师在教授相似三角形时,采用将其人为的意义化的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学了这一节,不上树可以测得树高》,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2.把枯燥乏味的静态识记内容动态化

把枯燥乏味的静态识记内容动态化,可使记忆力集中。19世纪英国的物理化学家迈克尔·法拉第善用此法,他说:“在研究电解质的时候,我就在头脑里浮现出原子活动的形象。”

3.唤起对被注意对象的兴趣

苏联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深有体会地说:“在主动的注意中不是对象掌握了人,而是人掌握了对象。我越能掌握住自己和掌握住自己的注意,我就越能更顺利地达到目的。注意涣散的人们,大部分同时也是性格软弱的、意志不足称道的人们。”

对被注意对象有兴趣,自然能集中注意力。

4.选择对注意力集中的有利环境

人们对有利于注意力集中的环境的选择是因人而异的:

树林能使高尔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他说:“树林在我的心里引起了一种精神上安宁恬适的感觉,我的一切悲伤都消失在这种感觉里,不愉快的事统统忘掉了。同时提高了我的感受性:我的听觉和视觉变得敏锐多了,我的记忆力强得多了,我的头脑里贮存的印象也加多了。”

有人则体会到,要想找出表面上看来毫无关系的事物之间的微妙联系,只能在无其他人和其他因素干扰的环境下进行。

5.将被注意的对象放在有奖竞答的活动中

将学记内容纳入到有组织的有奖竞答的实践活动中,能引起参加活动者对学记内容的充分注意,并在活动中记得更牢固。

6.在不感到疲劳的状态下保持注意力

在不感到疲劳的状态下保持注意力,可以提高学记效率。

心理学实验表明,不同年龄段的人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长短不一:

a实验结果表明,在通常情况下,保持高度注意力的时间在12岁以前不超过30分钟(如对识记材料发生浓厚兴趣,时间还可大大延长)。

7~10岁,保持高度注意力的时间为20分钟。

10~12岁,保持高度注意力的时间为25分钟。

12岁以上,保持高度注意力的时间为30分钟。

b实验结果让人获悉,有意注意的有限时间波动于10~15分钟之间。过了这段时间,注意力就难以集中了。

c持续保持有意注意的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增加,结果见下表。

年龄 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

3~5岁 25~30分钟

6~8岁 30~40分钟

9~12岁 40~50分钟

13~15岁 50~60分钟

成人 60~90分钟各年龄段的人的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

7.经常进行集中注意力的训练

a经常进行音乐听写

如果能经常进行音乐听写——先集中注意力听音乐,而后写出曲谱,日后一旦需要你把听到的音乐写下来的时候,你就会比从未进行过这种训练的人写得又快又准,因为你对音乐的注意力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b经常留意书中的错别字

如果你能经常留意报纸杂志等课外读物中的错别字,你对书中错别字的注意力也就提高上去了。一旦需要你校稿时,你就能集中注意力像报纸校阅员那样很轻松地完成校阅任务。

c经常进行寻找重点的阅读

如果经常进行寻找重点的阅读,你就会在阅读新书时轻而易举地注意到重点。相反,如果从不进行将注意力放在重点上的阅读训练,在阅读你从未阅读过的书时,就很难将注意力放到重点上。

8.扩大背景知识

经验表明,要想让小学生集中注意力去学记大学课程或其他科研成果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缺乏这方面的背景知识,对相关内容看不懂也消化不了,自然就失去了兴趣,难以将记忆力集中起来。

要想集中注意力去学记深奥难懂的陌生知识,就得在学记前扩大有关这方面的背景知识,如预先学记通俗易懂的入门知识,在脑储信息扩增到可以接受深奥难懂的内容后,再去学记它,就容易将注意力集中起来了。

9.排除影响注意力集中的干扰因素

a影响注意力集中的因素

①使人分心的杂念

杂念就是与学习、工作无关的一类想法,有些人虽然学习的时间没有减少,但是学记的效果却很差。所以,若想集中注意力,必须及时剔除使人分心的杂念。

②劣习

睡眠不足、嗜酒、嗜烟、懒惰都是不好的习惯,难以使人在学记过程中集中注意力。

为了证实睡眠不足能够影响注意力集中,一位生物学家借助助手的帮助坚持240小时不睡,结果脾气变得非常暴躁,连他的助手们都不敢冒犯他,注意力当然也就很难集中。

③饮食调控失度

在饥渴状态中听老师讲课,在生病(如头痛发烧、腹泻等)时听讲,课前喝水太多导致课中不时地外出小便,等等,都会影响注意力的集中。

④不速之客来访

在学习过程中,不速之客的来访很容易打断学习者的思路,使原本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分散,很难再次集中。

⑤影响注意力集中的药物

使人有嗜睡反应的药物、使大脑反应迟钝的药物等都会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

⑥干扰注意力集中的环境

什么样的环境会干扰注意力的集中呢?主要有:超过25分贝的噪音;太强或太弱的光线;太冷或太热的温度;易使注意力转移的杂物;绝对无声的环境。

有人认为最能够让人集中注意力的环境当属于绝对无声甚至是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环境,其实不然。很多事实证明,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环境并不能使人集中注意力:

有人在伦敦修建了一座与外界完全隔离的图书馆。很快就被证明,人们在这里读书很困难,注意力常常转移,很容易感到疲倦。人们需要有轻微的声响,因为神经系统受不了绝对的寂静。

b自我训练排除干扰

排除影响注意力集中的干扰因素,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一些抗干扰的自我训练。

毛泽东在小时候经常进行抗干扰的自我训练,如常常用“闹中取静”的方法在城门口读书。

还有人采取自我奖励举措,变干扰因素为刺激因素,使注意力由分散趋于集中。当需要记忆,脑子里却浮现出看电视、洗澡、喝茶等欲望的时候,可以把这些欲望作为到达某一记忆目标之后的奖品,这样一来,足以妨碍记忆的欲望,反而成为不进行记忆就得不到的奖品,因而成为刺激记忆的最佳诱导剂。

如记一段课文,可以喝热茶并休息15分钟;要是记忆两段课文,就可以洗个澡;要是完成了对三段课文的记忆,就可以去看一场喜欢的电影。像这样,把自己的欲望由小到大逐次排列起来,并把最先的欲望放到最后去满足,表面上看起来,像是一种哄骗小孩子的把戏,但实际上却有着促进记忆的效果。

在一般情况下,只要目的明确,有顽强的毅力和稳定的情绪,采取适当的训练就会使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到学记的内容上去。

10.分配注意力

当两种同时并进的活动都需要注意时,其中必定有一种活动是主要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于是,就出现了注意力的分配问题。如老师讲课时,学生既要注意听讲,又要注意做笔记。

学生在能够熟练地写字的前提下听讲,大部分注意力就被分配到比较生疏的听讲活动上,在写笔记上就只需少量注意力,这样学记课堂知识的效率就更高。

据研究,在分配听课注意力的下述三种方式中,第三种的学记效果最好。

第一种,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记笔记上。

第二种,把一半的注意力放在记笔记上,另一半用来听课。

第三种,仅把十分之一的注意力用在记笔记上,集中百分之九十的注意力听讲。

四 合理运筹时间记忆法

将时间佳度与记忆难度对等

合理运筹时间记忆法,主要是依据生物钟的节律安排不同的记忆内容——让时间佳度与记忆内容对等,即在最佳记忆时间里记住最难的内容的,在中等佳度的时间里记忆中等难度的内容,在佳度较低的时间里记忆较低难度的知识与经验。

同类推荐
  • 但得爱书人似我:过有思考的教书生活

    但得爱书人似我:过有思考的教书生活

    本书收录了作者从教20余年来的60多篇教育随笔,清晰勾勒了作者成长的历程。这些随笔,既有作者对教育理性而又深刻的批判,又有作者寻找有意义的教育的执着与坚守。本书分五辑,分别从读书、课堂、家教、师友、人生等五个维度,叙写了作者自我成长的精神之旅。本书作为“书生教师轻随笔书丛”之一。
  • 学校体育运动会的准备工作(上)(学校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实用方法)

    学校体育运动会的准备工作(上)(学校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实用方法)

    学校体育是加强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练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对青少年品德陶冶、智力发展、审美素养的形成以及学生体质的增强和国民健康素质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校园实用经典趣味俗语(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校园实用经典趣味俗语(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俗语》是一本科普类读物。歇后语、座右铭、格言等无疑都是一种浓缩的语言精华,可能经过千百年来人们的不断提炼和传承,才得以流传至今。《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俗语》主要内容包括趣味俗语类型的语言精华。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身,可以作为广大青少年朋友修身养性、努力学习的一个指路明灯。
  • 中国文学名著导读

    中国文学名著导读

    高岩、陆明、李松石、闫冰编著的《中国文学名著导读》是按照文学史的时间顺序架构的,体系比较严谨,选篇的版本也比较规范。在选篇上照顾到所选文章的思想性、经典性以及丰富性,考虑到教师在讲课时的拓展空间,备选课文也比较充分。赏析文章侧重编者原创,注意融入时代精神。在现当代文学的篇章里,所选篇章与赏析都比较独到。《中国文学名著导读》除做教材外,也适合一般文学爱好者自学阅读。
  • 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

    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品解读,无效的自我愚弄比比皆是。肤浅的对话、豪华的多媒体包装充斥课堂。最令人悲观的是,权威的理论与生动丰富的阅读经验长期为敌。原因在于:第一,权威理论未及与中国阅读经验结合,尚待完善;盲目迷信,生搬硬套,窒息了阅读的灵性。第二,在方法上,习惯于从表面到表面的滑行,在作品与现实的统一中团团转,缺乏揭示矛盾进入分析层次的自觉,这在根本上背离了“分析”的初衷。目前任务的迫切性在于把文化哲学的分析方法转化为“还原”、“比较”这样可操作的方法,从而把阅读的鲜活的体悟上升到理性的层次。
热门推荐
  • 兽世悠然种田

    兽世悠然种田

    高考完的一只酥梨梨是一趟放松心情的旅游而已,走在大街上吃着冰淇淋,从未想过自己竟会就这么掉入谁偷了下水道井盖,啊~~~~~~一脚踩空掉下去。穿越兽人世界。少壮不努力,长大怕水逆啊,老天爷你在玩我吗
  • 苏联飞虎队: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日纪实

    苏联飞虎队: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日纪实

    1937年到1941年,苏联共派遣3665人参加中国抗战,包括空军志愿队2000多名飞行员。志愿队出现在几乎所有正面战场,击落日军飞机986架、战舰100多艘,包括一艘航空母舰和一艘巡洋舰。谨以此书,纪念中华民族与苏联空军志愿队为赢得反侵略战争所做出的历史贡献!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嫡女掌家

    嫡女掌家

    前世,今笙痴缠了多年的男人迎娶了她的庶妹云溪,并封她为后,她被封为后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要了她这个嫡姐的命。那时,她就真的心如死灰、无所眷恋了。谁知,一朝醒来,她又回到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十四岁那年,一切刚刚好。前世,我错付真心,今生,我心硬如铁。欠我的,我都要讨回来。嫡女重生,所有人的命运都将重新洗牌。新书,盼望各位小仙女收藏评论哈!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文明的记录:科技发明

    文明的记录:科技发明

    人类的文明总是在科学汇集的道路上前进,人类的生活总是在无数的发明中改变。有时候,很多发明的问世都源于一个一闪而过的奇思妙想,一次不经意的偶然失误,一次特立独行的大胆尝试……由此走进智慧之门,进入发明创造的趣味王国,使发明带来了“种豆得瓜”的科学效应。新技术的大量使用,使世界科学体系得到逐步完善更重要的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得到了发扬。本书精心编选了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讲述每一项发明的来龙去脉,描述发明者在创造过程中是如何经历无数次的探索与改进,弘扬他们艰苦耐劳与顽强执着的精神,开拓大家的视野,扩充知识,陶冶心灵,不断地提升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灵感,培养我们独具特色的创造力。
  • 创客之路

    创客之路

    这是一本创业狂想曲(基于现实,脑洞大开不设限),为你精彩演绎非同一般的创业故事!本书故事发展基于当下现实环境的逻辑推理而来,没有异想天开的金手指,更没有穿越重生的信息差,书中如有疏漏不合理之处,欢迎留言评论!
  • 大清县衙清风

    大清县衙清风

    本书取名《大清县衙清风》,就书的名称来说,“清风”一词前面有两个定语,一是定时间,二是定层阶。“清风”的本意是清爽、清凉之风,但多用于象征一种美好的风化、高洁的品格等。于是,自然之风也就随之社会化、道德化了。清风前面冠以“县衙”,是说这本书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县衙这一层面,“县衙”曾是一级政权的代名词,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县级官府是作为封建政权架构的最低层,官级虽低,但它却是封建帝国大厦的基础,县衙中的主官——知县,位虽七品,其权利实在不小,俗称“父母官”,他们距离百姓最近,给百姓带来的苦乐也最直接,百姓对县衙的感受,代表着对国家的感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知县对整个国家来说就有“载舟”“覆舟”的作用。
  • 安驾庄

    安驾庄

    这是一部充满现实主义情怀的小说。小说中故事最早发生的地方叫作安驾庄。安驾庄是山东省肥城市的一个村镇。据史料记载,安驾庄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自夏朝始即有人在此定居,曾经用过的名字有袁家洼、永安寨、古风丘等,安驾庄的历史几乎等同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在此,安驾庄可被视为乡土中国的一个符号。本书中的主人公张其昌就从这座村镇走出,辗转山东、东北、北京三地,他是原生于黄土地的中国农民,他是穿梭于东北林海雪原的知青,他是高考恢复后的北大学子,他是中国自然科学学术机构的期刊编辑,他是中国早期获得律师资格证的执业律师……他是一个来自社会最底层完全靠自我奋斗而一路成长的小人物,他是大时代在个体身上的投射与缩影。他用六十年时间,书写了一个凡人的史诗,也向读者以深沉的笔触展现了中国农人的耕读梦。
  • 入布萨堂说偈文等

    入布萨堂说偈文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