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1800000031

第31章 褒儒贬妻(1)

固应天,吴公东顾镇江;苦肉计,徐达功高挨打。礼贤士,元璋觅伊、吕;缓称王,儒士献妙计。马夫人宽厚待众妾,孙绮云机灵识大体。旧情难忘,沐桃花千里寻夫;人阔心变,朱重八尼庵贬妻。

利占领应天,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军政机构,是朱元璋事业上的一个转折点。有了坚固的立足点,并有了文武百官的辅佐,羽翼丰满的雄鹰,可以展开双翅,翱翔九筲了。尽管朱元璋还有很长很艰苦的路要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数不尽的艰难险阻,甚至陷人功败垂成、生命危急的严重关口。但凭狞他的坚强无畏,众谋士的妙计良策,最终还是能够从困境中走出来,一步一步走向胜利。

现在,朱元璋已经拥有了滌州、和州、定远、太平、溧水、溧阳、句容,以及新近收复的芜湖等城池。在应天府的北、西、南三面,构成了一道屏障。但应天府迤东的镇江、丹阳等地,仍在元军手中。而在长江以南,与朱元璋争王争霸的不但有元军,还有张士诚、徐寿辉、方国珍等几股割据势力。元将八思儿不花,据守着徽州和宁国。张士诚占领着平江(今苏州)、常州一带。方国珍控制着台州、温州等地。池州以西,直至江西鄱阳湖,在徐寿辉手里。东北方的扬州,则被宵衣军张明鉴控制着。综观全局,朱元璋不但地盘仍然很小,而且处于元军和众豪强的夹缝之中。他必须不停歇地向外发展,方能保住已经获得的成果。

此时,韩林儿的大将刘福通,正在淮北与元军激烈麋战,元军的主力被吸引住。韩林儿在亳州称帝时,“大宋政权”被杜遵道一手把持。刘福通看不惯便设计将他杀掉,自任丞相,大权独握。可是,接二连三吃败仗,连亳州也保不住,只得拥着韩林儿退到安丰。第二年,占据濠州的赵君用等归附,力量大增。刘福通重整旗鼓,挥师北征。兵分三路:一路由大将关先生、破头潘、冯长舅、沙六二等率领,北上进逼晋、冀,另一路,由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等率领,向西挺进,直捣关中。毛贵率领的第三路大军,则由河南北上直取山东。三路大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冀、鲁、晋、陕等地许多地方,很快被攻下,矛头直逼元朝都城——大都。龙凤四年(1358)五月,刘福通亲自率大军占领了汴梁(今开封),并将那

里定为大宋新都城。

红巾军的节节胜利,使元军惊恐不已,往往刚刚交手,就弃甲曳兵而走。有民谣唱道:“满城都是火,府官四处躲:城里无一人,红军府上坐。”

连续两三年间,刘福通的人马,长驱直入,转战万里。他们不据守城池,像流寇一般,来回兜圈子。元朝主力用尽一切力气,堵截尾追,不仅没有消灭了红巾军,自己的力童反而大大削弱,一时无睱南顾。留在南方的元军,则大部被徐寿辉、张士诚等隔断,对朱元璋一时造不成直接威胁。

这就给朱元璋提供了迅速扩大势力的宝贵时机。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仅凭他区区十几万军队,不仅不能在应天站稳脚跟,想要不被元兵吃掉,也难以做到。这是个千金难买的良机,谋士们劝朱元璋抓紧为应天建立东面的屏障,当务之急是首先攻取镇江。

近年来,在众谋士的开导下,朱元璋不仅文化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明白了许多修、齐、治、平的大道理。他所尊崇的同乡汉高祖刘邦,当时所处的地位,类似眼前的局面。“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唯捷足者先得。”刘邦就是一个“捷足者”。什么是“捷足”?李善长、陶安等告诉他,不光是精兵强将,更重要的是百姓的拥戴。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说明民心重于一切。

为了确保镇江之战的必胜,朱元璋首先整顿军队的纪律。他知道,贴告示,下命令,虽能奏一时之效,却不能使纪律变得像钢铁一般牢固不破。为什么刚刚进了太平,就发生了士兵强奸妇女,又杀死人家丈夫的事?说明写在纸上和挂在嘴上的聱告,不是万能的。治重症,必须用猛药。这猛药,就是对违纪者的严厉制裁。在太平城,对违反军纪者枭首示众,使军队的纪律好了许多。朱元璋想再一次照单抓药,但一时不知从何处人手。

正在这时,玄武门里丰隆银号老板前来告状:前天夜里,一个当兵的闯进店里,抢走了二十两银子。

“好!就从这儿下猛药!”朱元璋拍案而起,命令立即抓住作案者。

可是,调查了两天,作案的罪犯无影无踪。找不到当事人,就找他的上司。玄武门一带,是徐达的防区,自然脱不了干系。这位勇谋兼备的大将,一向很得朱元璋的倚重,地位始终在众将之上。可惜,能征惯战的猛将,却是个慈眉善目的笑菩萨。朱元璋对这位同乡的软心肠,很不以为然,多次严厉教训,但效果始终不显著。现在,把柄抓在了手上,决定从他身上入手,杀一儆百。一则,警厉将士:二则,治治徐达的软手病。

主意一旦拿定,朱元璋立即付诸行动。

二天,朱元璋召集管领以上将领,来帅府议事。他坐在议事厅的高椅子上,皱眉横目,满脸冷霜,到会的将领一个个大气不敢出,不知又要发生什么倒霉的事。文臣武将到齐后,朱元璋突然从坐位上站起来,大声命令道:

“来人呀——将徐达给我拿下!”

声音刚落,呼啦上来四名近侍,将站在前排的徐达,按到地上捆了起来。攻陷集庆,徐达立了头功,受到重赏,谁也没听到他做过违规犯忌的事,为什么突然被逮捕?十多位文臣,二十多名武将,如堕五里雾中,个个愣在那里。

徐达跪在地上,粗鲁地问道:“大帅,不知末将身犯何法?”

“我要你自己说!”朱元璋的长脸扭曲了,“犯了什么法,你自己还不知道吗?”

“末将奋勇杀敌,谨慎守法,实在不知有何违法之处!”

“哼!休想跟我装傻!”朱元璋猛拍坐椅,大声质问,“我问你,玄武门一带,是谁的人马在把守?”

“是末将的人马。”徐达毫不犹豫地作答。

“那你为何还明知故问!唔?”

大帅,你让末将说一句话,好不好?”徐达明白了自己被拿下的原因。

“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大帅,末将敢拿头颅作保。我仔细查过,抢丰隆银号银子的事,不是我的部下干的。”

“那是谁干的?你说!”

“末将不知……也许是,别的防区的士兵……”

“放屁!案子发生在你的防区里,你能推得一干二净吗?”朱元璋高声喝问,“我早就知道,你徐达一贯放纵士兵,视本帅的命令如儿戏。果然,进应天后第一件大案就发生在你的防区里。你的罪责推脱得掉吗?来呀,先给我重打四十军棍!”

“大帅,徐将军战功赫赫,你就饶恕他这一回吧。”汤和率先跪下求情。

“哼,功是功,过是过。徐达不遵我的安民告示,其罪难赦。快给我打!”

“大帅,你就饶恕徐将军这一回吧。”在场的武将全都跪到了地上。

“大帅,一人做事,一人当。凶手没找到,就打徐将军。这太不……”胡大海的高嗓门喊得比谁都响。

“放屁!”朱元璋打断了胡大海的话,“士兵犯法,将领推卸不了罪责。今后,再有士兵犯法,连他的将领一起拿问。你们还愣着干什么?给我打呀!”

“吴国公谅情。”李善长也跪了下来,“出师之前,责打大将,于军不利呀。请国公开恩,让徐将军戴罪立功,如有违犯,再惩罚不迟呀。”

“吴国公,让徐将军戴罪立功吧。”文臣们也都跪下来恳求。

朱元璋咬着下唇,沉默不语。大厅里一片死寂。

“噗、噗、噗……”只有军棍打在徐达屁股上发出的钝响,一声声撞击着人们的耳鼓。

“好吧。”军棍打了足有二十多下之后,朱元璋方才开口,“徐达,看在大伙求情的份上,我暂且记下这顿打。你要知道,我自起兵以来,从未妄罚过一个人,更从未妄杀过一个人。今天我打你,是因为你罪有应得,打得应该!”朱元璋把目光扫向众将领,“往后带兵打仗,必须谆谆戒戢士卒,不得滥杀滥抢,糟蹋百姓。不然,徐达就是你们的榜样。徐达,明天你就领兵攻打镇江,将功折罪!给徐达松绑。你们也都起来吧。”徐达极力忍住心中的不满,声音颤抖地答道:“谢大帅的军棍。”朱元璋一挥手:“徐达,我的话还没说完呢。你,还有你的部下,自今天起,官职统统降一级!”

徐达一声也没吭。

众将散去之后,朱元璋示意让徐达留下来。他把徐达拉到内室,屏退左右,拍拍徐达的肩头问道:“老伙计,打得疼吗?”

“不就二十几军棍吗,有什么了不起!”徐达仍然气呼呼。

朱元璋扶着徐达坐下来。

徐达的屁股刚一挨到椅子上,立刻跳了起来。皱眉说道:“你可够狠的!”

“嘿,我忘了你的屁股疼。”朱元璋和气地问道,“徐元帅,你知道,我为什么当众打你吗?”

“不就是,为有人抢银号的事吗?”

“咳!也是,也不是。”

“这是什么话?”

朱元璋神色严肃地答道:“说是呢,不打你,你改不了治军不严的老毛病……”

“末将确有治军不严的毛病,理应受到重责。”徐达软了下来。

“说不是呢,是我故意找茬子:昨天就已经查明白了,那银子,不是你手下的人抢的。”

“那……为什么,今天还打我?”徐达浓眉高扬,又来了气。

“因为你的地位最高,功劳锻大。”

“什么?功劳大的,就该无缘无故地挨打?”

“我当然有打你的道理。”

“这……末将不明白。”

“第一,只有拿你徐元帅开刀,才能把全军镇住!第二,我错打了别人,人家会记恨我。可打了同乡好友、心腹大将,他能原谅我呀!你说是不是?”

“噢!原来你是用了苦肉计杀鸡吓猴呀!我这黄盖当的可真冤!”嘴上这么说,徐达被感动得两眼含泪,“不过,就是应该拿俺徐达开刀,俺确实有心慈手软的毛病呀。”

“哈哈!我就知道老朋友会原谅我的嘛!”

“咳!你倒是早给俺透个信呀!嘿嘿,可把俺吓坏了。”徐达摸着疼痛的屁股,笑了起来。

“嘿!我要是早告诉你,这出戏还能演的跟真的一样?哈哈哈!”

“不过,你朱和尚的计谋也够毒的。不是弟兄们手下留情,这二三十家伙下去,俺这两条腿,可就交代了。”徐达调侃起来。

“喂,快让我看看,伤得怎么样?我有好刀创药,给你治治。”

“不碍事,过两天就会好的。”

“兄弟,今天难为你了,大哥我给你赔不是。我得到一坛二十年的陈酿,今晚咱们两个尝尝鲜,喝个痛快,也给你压压惊。如何?”

“就依大帅。”徐达又恭敬起来。

两人对饮的时候,朱元璋除了反复叮咛严格治军、遵纪爱民之外,又让徐达到镇江访听一个名叫秦从龙的读书人。

“你访得此人之后,说我仰慕已久,希望他出山相助。”

“末将一定办到。”

“要是他不答应,你也不必强求。读书人架子大,为了表示尊敬,我派人专程去礼请。”

二月十六日,徐达、汤和、廖永安等,带领大军水陆并进,直扑镇江。

镇江古称京口,在应天府迤东百余里,是应天的东大门。这里山环水绕,地势险要。城后的北固山,雄踞大江南岸。虽然不像采石矶那样突人江中几十丈,也是悬崖矗然,逼江临涛,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年孙权自吴迁都丹徒,号曰京城。后迁建业,此处设京口镇。南朝宋武帝刘裕,曾以京口为据点起兵北伐,战胜了侵扰中国的鲜卑人,推翻东晋做了皇帝。南宋爱国词人辛稼轩在这里任知府时,经常登临北固山,观察形势,思考灭虏复国之计。心潮澎湃,扶檻长啸,写下了慷慨激昂、气势撼人的传世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山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陌巷,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呑万里如虎……

不过,孙权也罢,刘裕也好,这些猛如虎豹、气吞万里的英雄,都成为过眼烟云。面对软弱无能的南宋朝廷、不可一世的女真铁骑,老英雄辛弃疾同样发出了无可奈何的感叹。他不可能想到,一百五十三年后,“气吞万里如虎”的朱元璋,又将目光投射到了北固山的青崖绿水之上……当天傍晚,徐达的人马来到镇江城下,将城寨团团围住。第二天一大早,便从东南西三面发起进攻。将带来的投石大炮,架在金山顶上,向城内猛轰。防守西城墙的守军,被大炮轰得不敢伸头看外面,正好给攻城的兵卒提供了爬城的机会。等到士兵纷纷爬上城头,元军想要反扑已经来不及了。只用了一个多时辰,西门就被攻开,大军一拥而入。守将陈保二知道顽抗无益,只得缴械投降。由于警诫在先,士兵秋毫无犯,“民不知有兵”几乎在同时,守军薄弱的丹阳,也落到了朱家军手里。

朱元璋得报大喜,命令设置“淮兴镇江翼元帅府”,徐达、汤和为正副统军元帅。又设“秦淮翼元帅府”命俞通海为统军元帅。

镇江的城防安排停当,徐达立即开始查访秦从龙。听说,这位隐者原籍洛阳,曾为元朝效力,任过岭北行省左丞,江浙行台御史等职。因为厌恶蒙古人的无知野蛮,愤而不辞而别。害怕被缉拿,逃到镇江投靠朋友。俗话说,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秦从龙就是“隐于市”的一位大隐。他住在城北的一条无名窄巷里,闭门读书写字,不与外人交往,只有老妻和小仆为伴。

徐达打听明白了,立刻带领四名侍从,前去拜访。来到小巷口,命侍从留在远处,一个人上前敲门。

“军爷,你找谁?”开门的是一名小童,一看来人身穿军服,腰佩宝剑,他双手扶著门板,惊讶地发问。

“请问小兄弟,这是秦从龙先生的府上吗?”

小童冷冷地问道:“军爷找我家先生,不知有何事?”

“俺是朱大元帅的部下徐达,特来拜见你家先生,有要事相告。”

“请原谅,我家先生身体欠安,不能会客。军爷,你请回吧。”说罢,“咣当”一声,小童将门关上了。

徐达只得派快马去应天,将吃了闭门羹的详情报告朱元璋。

三天后,朱元璋派侄儿又是义子的朱文正和参事陶安,携带黄金、锦缎,前来礼聘。他们在秦家门外说明来意后,小童照样不予通禀。两人接受了徐达的教训,不等他将门关上,推门而人,径直进了上房。秦从龙正在上房写字消遣,躲避不及,只得施礼相见。陶安介绍了朱文正和自己的身份,然后恭敬地说道:

“秦老先生,我家大元帅、吴国公,久仰先生大名,如雷贯耳,意欲延请先生为西宾,朝夕讨教,以成就大业。故而,特地派朱公子和小人前来礼请。先生幸无推却,收拾行囊,屈尊同行,吴国公已在应天府虚席以待。”

朱文正说道:“老先生,家父早就盼望结识您老人家了。”

陶安命随从将礼品送了进来,放到老人写字的长案上。秦从龙看也不看礼品一眼。

“不敢,不敢。”他一面向后退着,一面冷漠地说道,“在下才疏学浅,年纪衰迈,岂堪大用?吴国公所选非人也。对不起,老朽的头晕病又犯了,需要卧床将息。二位请回复吴国公,他的深情老朽领了。无奈力不从心。”说罢,老人抱拳一礼,头也不回,进了内室。

“二位先生,请回吧。”小童在下逐客令。

陶安向朱文正问道:“公子,你看……”

“嘿!好大……”朱文正想说“好大的架子”,见陶安使眼色制止,急忙改口道,“父亲叫咱们非请回去不可。可人家不理这个茬儿,这可咋办呀?”

“公子,请不回老先生,我可不敢回去见吴国公。”陶安故意提高了声音,“千脆,咱们就等在这里,什么时候老人家的病好了,咱们再一起走。你看如何?”

“好吧,咱们就等在这里。反正请不到人,咱们还得再回来!”

“二位相公,我家先生体弱多病,哪是一时半晌就会好的?你们等也没用,赶快请吧。”小童打着手势在逐客。

两人不理睬小童的一再催促,随便找地方坐了下来。秦从龙避在里间门后,把两人的话句句听了去,知道今番遇上了赖牛筋,不答应逃不脱。只得安排一下家事,带上小童,跟随去了应天府。

不料,刚走到应天东面的龙江镇,朱元璋已经候在那里。

吴国公出城二十里亲自恭迎,礼仪不可谓不郑重。秦从龙十分感动,连称“折煞”、“不敢当”,高高兴兴跟随朱元璋,来到了应天府。

欢迎秦从龙的宴席,极为隆重。朱元璋极力避开粗话,文绉绉地说道:

同类推荐
  • 中南海里的情趣爱好

    中南海里的情趣爱好

    本系列是反映我国老一代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叶剑英、陈云等人的工作和生活故事的系列图书。本系列共分为家世渊源、乡情悠悠、衣食住行、情趣爱好、博览群书、战友情深、博大胸怀、肝胆相照八部。通过对老一代革命家在工作和生活当中的小细节和有趣的故事的描述,揭示新中国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平易近人、朴实无华的生活作风和实事求是、坚持原则的高尚革命品格。 本书介绍了领袖们生活中的情趣与爱好,表现了老一辈革命家高尚的生活情操。
  • 刘邦十讲

    刘邦十讲

    史学大师汤因比将汉高祖刘邦与西方的恺撒大帝相提并论,认为二者是人类文明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历史的相似之处,总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流转着和重复着。历史的声音可以说是人类文化中最深沉的元素。刘邦的一生是平民与贵族较量的一生,也是大用关系资本论的一生,玩弄手腕、实用至上,他虽然看不起读书人,却仍能将其为己所用。所有的一切支持着他走完了从平民到皇帝的路程,终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强汉的雏形。但是,这样的成功却为瘸世诟病,究其根本乃是他的无赖本质。换个角度考量,“无赖”正是他灵活机智的反映。历史上的帝王如不能为此,似乎成就大业难矣。这就是真实的刘邦。历史的真实和刘邦的真实构成了汉朝起始之时的景象。
  • 坐龙椅:明清帝王的风雨人生(下部)

    坐龙椅:明清帝王的风雨人生(下部)

    近年来,市场上兴起解读明代历史的热潮,一批史学畅销书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书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以近现代思想为参照,全面论述明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及文化制度,颇有史学大家的严谨风范;一类以书内外史实为依据,精细描摹明代的权谋机变、财色兴衰及人情世故,极得文学家的春秋笔法。本书讲述从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到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这大明十六帝跌宕起伏、曲折多变的人生经历及心路历程,刻画人性与制度的博弈,彰显繁荣与衰落的规则,抒写朝野众生权谋机变与铁血柔情紧密交织的激昂人生篇章!本书兼具研究家的较真精神与文学家的优美笔调,让广大历史爱好者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阅读享受!
  • 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

    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

    本书是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回忆录合集。本书由苏联著名陀学研究专家多利宁编辑,是研究、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基础、最直接的资料。回忆录呈现了多面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理解其人其作颇有助益。
  • 卸妆·张爱玲

    卸妆·张爱玲

    第三部《卸妆·张爱玲》,写张爱玲晚年在海外漂零的苦难岁月,一直写到死在公寓一星期却无人知道。写她的孤独、她的绝望与凄凉。
热门推荐
  • 凤求凰

    凤求凰

    《凤求凰》已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发行,现在部分城市、淘宝网、当当网已有销售。凤求凰凤兮凤兮九天翔,翱游四海求其凰。参风云兮暗日月,顾影自怜在高堂。忽现耀目以神动,有玉人兮出潇湘。才堪咏絮情堪握,嫣然一笑兮明珠失光。凤兮清歌引碧霄,振翅奋近绮罗香,瑶池绿波荡鸳鸯。音未绝,轻逐芳,欲行不行归故乡!凤求凰群号:43225880(已满)晓晓说群号:43704325(已满)凤兮清歌群号:43038093(已满)凤舞九天群号:16032613(已满,抱歉)谢谢一直支持凤求凰和紫晓的朋友们!
  • 珊珊和莎莎

    珊珊和莎莎

    《珊珊和莎莎》本书收录了饶建中的小小说作品,分为作品荟萃、作品评论、创作心得和创作年表四部分。篇幅短小,制式灵活,内容上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气息,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
  • 我用异能在修真界打下一片天

    我用异能在修真界打下一片天

    在强大的修行者世界,他不会修行,可手中铁棍十万斤;他不会法术,却能组合各种元素;他没有真气,却能飞在空中;他用他的奇思妙想,组合各种异能。系统:没有最强的异能,只有无限的异能组合。用我给你的异能,打下你的一片天。如此,你才有资格来到我身边。
  • 生活中的处世禁忌:中国式处世潜规则

    生活中的处世禁忌:中国式处世潜规则

    什么是禁忌?简单地讲禁忌是普通人必须避讳的人、物或事。许多人一生的弱点就是不懂得如何把生活和禁忌联系起来。不懂得怎样去精于处世、巧于做人、名誉做事情。因此做同样的事情,有的人就能事事顺通,而有的人却受到百般阻挠。生活需要有正确的原则指导。每一个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每一种游戏都有其独特地玩法,这就是规则。掌握了这种规则也就掌握了人脉,而人脉往往会决定你在生活中的状态。 本书,立足于生活中细节,思路清晰,事例详细明了,从做人、做事、职场、家庭、社交等多方面多角度地论述了生活中的禁忌,让你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之中窥探到做人生活的真谛。
  • 穿越当家小媳妇

    穿越当家小媳妇

    {双洁,甜宠,空间}顾小麦重生了,重生成了一个吃不饱穿不暖,面黄寡瘦的小白菜。后妈面甜心苦,奶奶是个偏心眼,亲爹虽然疼她却太忙没法管她。顾小麦愤怒了,这破家不要了,她要活下去,她要分家,要致富,要考大学。于是,后妈悲剧了,亲爹后悔了。而勤劳的顾小麦也遇到了真的值得她珍惜的亲人爱人朋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外星男友进化论

    外星男友进化论

    某天,一颗小若芽来到大学刚毕业的花店经营者尤榕身边,自称它是来自于未来月球的造梦师,并摇身一变成了一米八五的大帅哥,代号以词。以词究竟是因何而来?尤榕的身体里又拥有怎样的秘密?想知道怎样才能空手套一个外星男友吗?这本进化论你值得拥有!
  • 快穿之男主我眼熟你

    快穿之男主我眼熟你

    卿依有记忆的时候就是和系统认识的时候,系统告诉她,只要她帮助世界男主走向正轨,自己就能复活。天真的卿依相信了,并且也坚信这个道理,直到……作天作地教主:“染染,不听话我就把你腿打折。”卿依:“???”教主大人咱们有话好好说,放下武器。偏执厌世男主“你哪儿都不要去,一直陪着我好不好?”被绑着的卿依“…”那你倒是先放开我啊。冷漠谪仙师父“笙笙眼里只有我可好?”然后卿依差点痛失双目“…”师父有话好好说,咱先别黑化。阴暗变态养子“黎初你跑不掉的,你只能属于我。”卿依两眼泪汪汪:“我不认识你这样Q/兽的鹅子!”纨劣乖张同桌把人逼到墙角“你在上还是我在上?”女扮男装的卿依“???”男主是个同?!…………卿依一把鼻涕一把泪:“为什么世界男主都是蛇精病??”专怼人系统:“你别问我,我也怕”【本文男主全是黑心子,真病娇真黑化,不喜请绕道。最后大结局是开放式,没有男主没有男主没有男主!!!重要的事说三遍,后面会有各个世界的番外,欢迎仙女们入坑】
  • 三衣显正图

    三衣显正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长路漫漫只为你

    长路漫漫只为你

    踏入陷阱后他却竖起一根手指,张口就是一千万!天地良心,她真的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多年后,他看着她,和她提起那些往事,顾城只说了一句,我这一路,长路漫漫,只是为了你,最后只要是你那就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