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1700000057

第57章 文法的研究法(2)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以上为外动词的“止词”

(例二)有鄙夫问于我。

孟孙问孝于我。

善为我辞焉。

以上为“介词”后的“司词”。

这些区别,现在中学堂的学生都懂得了,都不会缠不清楚了。

故有了参考比较的文法资料,一个中学堂的学生,可以胜过许多旧日的大学问家;反过来说,若没有参考比较的文法资料,一个俞樾,反不如今日一个中学生。

现在我们研究中国文法,自然不能不靠这些“参考文法”的帮助。我们也知道天下没有两种文法,是完全相同的;我们也知道中国的言语自然总有一些与别种言语不相同的特点。但我们决不可以因此遂看轻比较研究的重要。若因为中国言语文字有特点,就菲薄比较的研究,那就成了“因为怕跌倒,就不敢出门”的笨伯了!近来有人说研究中国文法,须是“独立而非模仿的”。他说:

何谓独立而非模仿的?中国文字与世界各国之文字(除日本文颇有与中国文相近者外),有绝异者数点:其一,主形。其二,单节音,而且各字上有平上去入之分。其三,无语尾等诸变化。其四,字词(《说文》“词意内言外也”)文位确定。是故如标语(即《马氏文通》论句读编卷系七适按此似有误疑当作“卷十彖一系七”所举之一部分),如足句之事,如说明语之不限于动字,如动字中“意动”“致动”(如“饮马长城窟”之饮谓之致动,“彼白而我白之”之第二白字谓之意动)等之作成法,如词与语助字之用;皆国文所特有者也。如象字比较级之变化,如名词中固有名字普通名字等分类,如主语之绝对不可缺,皆西文所特有,于国文则非甚必要。今使不研究国文所特有,而第取西文所特有者,一一模仿之,则削趾适屦,扦格难通;一也。比喻不切,求易转难;二也。为无用之分析,徒劳记忆;三也。有许多无可说明者,势必任诸学者之自由解释,系统既异,归纳无从;四也。其勉强适合之部分,用法虽亦可通,而歧义亦所不免;五也。举国中有裨实用之变化而牺牲之,致国文不能尽其用;六也。

是故如主张废灭国文则已;若不主张废灭者,必以治国文之道治国文;决不能专以治西文之道治国文也。(《学术杂志》第二卷第三号陈承泽《国文法草创》页五至六)陈先生这段话是对那“模仿”的文法说的。但他所指的“模仿”的文法既包括《马氏文通》在内(原文页六至八注六)况且世间决无“一一模仿”的笨文法;故我觉得陈先生实在是因为他自己并不曾懂得比较研究的价值,又误把“比较”与“模仿”看作一事;故发这种很近于守旧的议论。他说的“必以治国文之道治国文”一句话,和我所主张的比较的研究法,显然处于反对的地位。试问什么叫做“以治国文之道治国文”?从前那种“书读千遍,其义自见”的笨法,真可算是几千年来我们公认的“治国文之道”!又何必谈什么“国文法”呢?到了谈什么“动字”“象字”“主语”“说明语”等等文法学的术语,我们早已是“以治西文之道治国文”了;——难道这就是“废灭国文”吗?况且若不从比较的研究下手,若单用“治国文之道治国文”,我们又如何能知道什么为“国文所特有”,什么为“西文所特有”呢?陈先生形容那“模仿”文法的流弊,说:“其勉强适合之部分,用法虽亦可通,而歧义亦所不免。”我请问难道我们因为有“歧义”,遂连那“适合的部分”和“可通的用法”都不该用吗?何不大胆采用那“适合”的通则,再加上“歧义”的规定呢?陈先生又说:“有许多无可说明者,势必任诸学者之自由解释,系统既具,归纳无从。”这句话更奇怪了!“学者自由解释”,便不是“模仿”了;岂不是陈先生所主张的“独立的”文法研究吗?何以这又是一弊呢?

中国语言文字的研究,这几千年来,真可以算“独立”了。几千年“独立”的困难与流弊,还不够使我们觉悟吗?我老实规劝那些高谈“独立”文法的人:中国文法学今日的第一须要取消“独立”。但“独立”的反面,不是“模仿”,是“比较与参考”。比较研究法的大纲,让我重说一遍:

遇着困难的文法问题时,我们可寻思别种语言里,有没有同类或大同小异的文法。

若有这种类似的例,我们便可拿他们的通则来帮助释我们不能解决的例句。

若各例彼此完全相同,我们便可完全采用那些通则。

若各例略有不同(陈先生说的歧义),我们也可用那些通则来做参考,比较出所以同和所以不同的地方,再自己定出新的通则来。

三历史研究法

比较的研究法,是补助归纳法的,历史的研究法,也是补助归纳法的。

我且先举一个例,来说明归纳法不用历史法的危险。我的朋友刘复先生著的一部《中国文法通论》也有一长段讲“文法的研究法”。他说:

研究文法,要用归纳法,不能用演绎法。

什么叫做“用归纳法而不用演绎法”呢?譬如人称代词(即《文通》的“指名代字”)的第一身(即《文通》的“发语者”)在口语中只有一个“我”字,在文言中却有我,吾,余,予四个字,假使我们要证明这四个字的用法完全相同。我们先应该知道,代名词用在文中,共有主格,领格,受格三种地位。(即《文通》的主次偏次宾次)而领格之中,又有附加“之”字与不附加“之”字两种。受格之中,又有位置在语词(Verb)之后和位置在介词之后两种。于是我们搜罗了实例来证明他:

A主格。

1.我非生而知之者。——(《论语》)

2.吾日三省吾身。——(同)

3.余虽为之执鞭。——(《史记》)

4.予将有远行。——(《孟子》)

B一,领格不加“之”字的。

1.可以濯我缨。——(《孟子》)

2.非吾徒也。——(《论语》)

3.既无武守,而又欲易余罪。——(《左传》)

4.是予。所欲也。——(《孟子》)

B二,领格附加“之”字的。

1.我之怀矣,自贻伊戚。——(《左传》)

2.吾之病也。——(韩愈《原毁》)

3.是余之罪也夫。——(《史记》)

4.如助予之叹息。——(欧阳修《秋声赋》)

C一,受格在语词后的。

1.明以教我。——(《孟子》)

2.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愈《祭十二郎文》)

3.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左传》)

4.尔何曾比予于管仲。——(《孟子》)

C二,受格在介词后的。

1.为我作君臣相悦之乐。——(《孟子》)

2.为吾谢苏君。——(《史记·张仪列传》)

3.与余通书。——(《史记》)

4.天生德于予。——(《论语》)

到这一步,我们才可以得一个总结,说我,吾,余,予四个字用法完全一样。这一种方法,就叫作归纳法。(《中国文法通论》页一七)这一大段初看起来很像是很严密的方法,细细分析起来就露出毛病来了。第一个毛病是这一段用的方法,实在是演绎法,不是归纳法;是归纳法的第三步(看本书第二篇),不是归纳法的全部。刘先生已打定主意“要证明这四个字的用法完全相同”;故他只要寻些实例来证实这个大前提;他既不问“例外”的多少,也不想说明“例外”的原因,也不问举的例,是应该认为“例外”呢,还是应该认为“例”。如C一2“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一句,这“吾”字自是很少见的,只可算是那不懂文法的韩退之误用的“例外”,不能用作“例”。此外如A1在《论语》里确是“例外”。B一1与B二1都是诗歌,也都是“例外”。若但举与大前提相符合的来作“例”,不比较“例”与“例外”的多少,又不去解释何以有“例外”,——这便是证明一种“成见”,不是试证一种“假设”了;所以我说他是演绎法,不是归纳法。

第二个毛病更大了。刘先生举的例,上起《论语》,下至韩愈欧阳修,共占一千五百年的时间。他不问时代的区别,只求合于通则的“例”,这是绝大的错误。这一千五百年中间,中国文法也不知经过了多少大变迁。即如从孔子到孟子的二百年中间,文法的变迁已就很明显了。孔子称他的弟子为“尔,汝”;孟子便称“子”了。孔子时代用“斯”,孟子时代便不用了。阳货称孔子用“尔”;子夏曾子相称,亦用“尔,汝”;孟子要人“充无受尔汝之实”,可见那时“尔汝”已变成轻贱的称呼了。即如“吾我”二字,在《论语》《檀弓》时代,区别的很严。“吾”字用在主格,又用在领格,但决不用在受格。“我”字专用在受格,但有时要特别着重“吾”字,便用“我”字代主格的“吾”字;如:“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如:“我非生而知之者。”“我则异于是。”都是可以解释的“例外”。到了秦汉以后,疆域扩大了,语言的分子更复杂了,写定了的文言,便不能跟着那随时转变的白话变化。白话渐渐把指名代词的“位次”(Case)的区别除去了;但文字里仍旧有“吾我”“尔汝”等字。后人生在没有这种区别的时代,故不会用这种字。故把这些字随便乱用。故我们不可说:

吾我两字用法完全相同。

我们只可说:

吾我两字,在《论语》《檀弓》时代的用法是很有区别的;后来这种区别在语言里渐渐消灭,故在文字里也往往随便乱用,就没有区别了。

如此方才可以懂得这两个字在文法上的真位置。余予二字,也应该如此研究。我们若不懂得这四个字的历史上的区别,便不能明白这四个字所以存在的缘故,古人不全是笨汉,何以第一身的指名代词,用得着四个“用法完全相同”的字呢?

这种研究法,叫做“历史的研究法”。

为什么要用历史的研究法呢?我且说一件故事:清朝康熙皇帝游江南时,有一天,他改了装,独自出门游玩。他走到一条巷口,看见一个小孩子眼望着墙上写的“此路不通”四个字。皇帝问他道:“你认得这几个字么?”那孩子答道:“第二个字是‘子路’的路字;第三个是‘不亦说乎’的不字;第四个是‘天下之通丧’的通字;只有头一个字我不曾读过。”皇帝心里奇怪,便问他读过什么书?他说读过《论语》。皇帝心里更奇怪了,难道一部《论语》里,没有一个“此”字吗?他回到行宫,翻开《论语》细看,果然没有一个“此”字。皇帝便把随驾的一班翰林叫来,问他们《论语》里共有几个“此”字?他们有的说七八十个,有的说三四十个,有的说二三十个,皇帝大笑。这个故事很有意思。顾亭林《日知录》说:

《论语》之言“斯”者七十,而不言“此”。《檀弓》之言“斯”者五十有二,而言“此”者一而已。《大学》成于曾氏之门人,而一卷之中言“此”者十九。语言轻重之间,世代之别,从可知矣。

同类推荐
  • 美德的种子

    美德的种子

    作者融合传统文化的内涵,引用清代《弟子规》的精华,结合现代教育理念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撰写了这部便于诵读和修习的美德书。全书分“美德三字经”原文、“美德三字经”义解等三部分。文字凝炼,意蕴深厚。在义解部分,作者用富有亲和力的语言与读者分享美德种子如何生根、发芽、壮大、结果,寄意于每个青少年朋友都能崇德向善,增智生慧,“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从而拥有美好的未来。本书是一部有益身心健康和人生幸福、弘扬传统文化和当代核心价值观的优秀美德读本。
  • 神话传奇

    神话传奇

    神话由远古族群的人们集体创造并且流传下来,神话分为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本书选取了中国最著名,最为重要的神话呈现给读者。
  • 苏丝黄的世界

    苏丝黄的世界

    Susie wong(苏丝黄)这个笔名和1960年那部美国烂片没有关系。它只是一时心血来潮时的随口一说,和这个专栏的诞生一样匆忙草率。当时,我醉心于让自己的名字填满整个报纸,从第一版到最后一版。而且最后一版编辑们是那么纵容和善良,不仅忍受我的涂鸦,而且在我的再三恳求下,尽可能地在生活上教我腐化堕落。
  • 烈焰瓷都

    烈焰瓷都

    通过追寻改变景德镇的都昌人的足迹,记录了鄱阳湖上一个特殊群体在景德镇明清以来五百年的创业史,追溯时代的变迁,书写背负土地的农民在民族手工业大潮中的蜕变,再现丝绸之路上世界瓷都的千年辉煌,在哲理思辨中搜寻余味无穷的人生经验,在融入“一带一路”中寻求生活普遍的文化意义。
  • 常用熟语典故探源

    常用熟语典故探源

    本书以问答形式阐述常用语的渊源问题。把一些“随口能说,一听就懂,深问不知为什么”的问题,追根溯源,一一作答,把它的来龙去脉及其典故所在介绍给读者。文字通俗易懂,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较强,能给读者打开智慧的大门,带来新的启示与帮助。
热门推荐
  • 帝临鸿蒙

    帝临鸿蒙

    三千世界,浩瀚无垠,隐含无尽神秘;九重天外,诸朝并立,雄踞一方天宇;万千雄主,谁为真皇?诸天万朝,谁人又可一统三千大世界,万古独尊?羽皇,一个被预为天命之皇者的神秘少年,怀着满腔的仇恨,走上了一条争霸诸天的皇道天途。
  • 异界暴乱大陆

    异界暴乱大陆

    “我的人生也到此结束了吗?”谷小柠死后来到了地府,这里颠覆了他对地府的认知。原来除了地球外,还有着其他各种各样的世界。谷小柠选择了投胎异界大陆,这是一个魔法灵力共存的实力。拥有灵魂的人可以学到各种各样的魔法,拥有灵力的人可以修炼身体跟武灵。武灵是这个世界的特殊存在,属于人类的伴生物。会跟随着人的强大而强大,死亡而消失。武灵又分两大类型:器武灵跟灵兽属于灵力种类,天生就没有灵魂力,但是灵力会比较突出。精灵武灵初始灵魂力跟灵力是平衡的。宝珠则偏向灵魂力,灵力会比较少,魂力的多少直接影响灵兽的契合程度。
  • 逝情蛊

    逝情蛊

    【福利文,内含两篇】苏瑾扶桑篇,世人可知苗疆有一种蛊,名为逝情蛊,爱的越深,忘得越快……苏陌琉璃篇,她爱了他八年,他却连她的名字都不知道,这一生,终究是被他毁了……
  • 为了再与你相见我愿付出所有

    为了再与你相见我愿付出所有

    (本作为作者弥补自己心里的遗憾所写)小说讲述了是当今白金网文作家王浩宁与自己的妻子陶雨晴从高中相识,相知,到上大学分离时相互许诺拼命努力,到大学毕业后相爱这其中发生过各种大大小小的矛盾与分争。但在两人的相互扶持,努力下,在身边朋友们的鼓励帮助中,见证下两人一步一步克服重重困难才走到今天走到一起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机械权杖之主

    机械权杖之主

    枪械,潜水艇,魔法,恶魔,天使,当这些混杂在一个迷雾一样混乱的时代,谁手握权杖,开启征途,寻找不灭者的传奇。信仰者的祈祷,你可曾聆听到......他应召唤,谱写一段异教徒的乐章......
  • 逢珠

    逢珠

    我见众人皆草木,唯你是青山。温庭玧见众女皆庸脂俗粉,唯文玉珺是蒙尘珍珠。文玉珺,文氏家族低调内敛的庶出,却内藏珠玉,腹有诗书,本以为自己会低调一世,不想那个人,会俊眼识珍宝,从此高看自己一眼,对自己如珠似宝。 丞相庶女与太子嫡子相知相扶,尝遍荣辱起伏,终定鼎天下的故事。
  • 依心依意

    依心依意

    白依依不是白富美也不是富二代呢?所以只能靠着微薄的工资度日。新来的总经理在刻薄一番之后升她为总经理助理。两人渐渐互生情愫,但因一些原因总是吵架,后来渐渐地问题解决,两人终于修成正果。
  • 记忆魔咒

    记忆魔咒

    常洛常常问自己,忘记一个人到底需要多久?每天中午,他都会准时到市立中学的铁栏外,等待那个女孩的出现。终于等到她走过来在铁栏内的石廊上坐下,常洛的面孔一下变得神采飞扬。女孩名叫凌榛榛,是这所中学的老师。虽然对他从来没有什么好脸色,但每次面对她,常洛的心就会变得很软,一如春天懒洋洋的阳光。他点燃一枝烟,静静地看她低头读书的模样。随着书中的内容,她时而蹙眉思索,时而会心微笑。在春日阳光和斑驳树影的掩映下,她的肌肤呈现出一种透明的晶莹。这样隔着铁栏的相守,已经令他心满意足。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