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6900000006

第6章 结识李白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唐)杜甫

(一)

开元二十九年(741),杜甫结束了10年的漫游,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巩县。这年他30岁,在精神上已经是一个完全成熟的人了。

不过,杜甫并没有在巩县住下去,而是来到两位先祖杜预和杜审言的埋葬地——位于洛阳东面的首阳山下,在这里定居下来。

首阳山地属河南偃师县境,风水和风景都不错。唐代初年,与杜审言齐名的诗人宋之问曾在这附近修建过别墅,称为陆浑山庄,杜甫还曾经去寻访过,只是这时的山庄已经荒凉破败了。

这里是杜氏的冢地,本来也有一些杜氏的田地和房产。田地的产出可供生计之需,房屋却是土屋,已经破旧得无法居住了。杜甫对其进行了修缮,使之比原来更加宽敞干净。

新居大约在这年春天完成,杜甫在这里断断续续地生活了4年。他还在这里筑了几个窑洞。在诗中,他把窑洞称为“土室”或“土娄庄”。

在这里,杜甫还写了《祭远祖当阳君文》,追祭远祖杜预,希望自己也能够像先祖杜预一样建功立业,立德立言,并表示自己居住在这里,是因为“不敢忘本,不敢违仁”。

除了这篇颇有深意的祭文之外,杜甫还在天宝元年(742)为他在幼年时得到过精心照料的去世的二姑母写下了《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杜甫在陆浑山庄还成了亲,他的妻子是司农少卿杨怡的女儿,比杜甫年少11岁,此时刚刚年方19岁。在杜甫心中,这个正当华年的妻子美丽贤惠,正是他没有多少起色的生活中最可心的人。两人之间一生的感情都十分深厚,无穷的分离和困苦,半生的漂泊与流浪,深深地考验了这对夫妻的无比深情。

陆浑山庄距离洛阳较近,杜甫经常从这里前往洛阳,去拜访洛阳的名士和诗人等,希望能通过他们的帮助和举荐,在政治上找到出路。

天宝三年(744)的春夏之交,杜甫在洛阳第一次遇到了大诗人李白。当时,李白44岁,杜甫33岁。

那时,李白刚刚遭到谗毁,被唐玄宗“赐金”,“诏许还山”,实际就是被排挤出去,并被要求离开长安。就这样,李白怀着十分愤懑的心情从长安来到洛阳。

李白也曾是一位自许甚高、抱负远大的诗人,在帝都长安生活了3年。在刚到长安时,李白曾受到过很高的礼遇。唐玄宗亲自从金銮殿上下来,满面笑容,迎接李白的到来,并亲切地与李白交谈,还封李白为供奉翰林。

但是,唐玄宗只看重李白的诗文才华,供奉翰林其实并没有实权,只是一个摆设性的官职,与李白的期望相差太远。

李白的政治抱负得不到施展,又不肯投靠朝中权贵,加上性格狂放,容易得罪人,因此处境日渐艰难,心情也越来越压抑,只好整日纵酒狂歌。几年后,杜甫在诗中还写到李白当年豪放嗜酒的情景: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饮中八仙歌》

李白自己也写了一些诗,抒发自己心中的愤懑,但其中的《清平调词》三首被朝中的一些小人别有用心地称作是讥讽当时正受宠的杨贵妃,结果李白又莫名其妙地得罪了杨贵妃、高力士等人。

杨贵妃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而高力士又是唐玄宗最宠信的宦官。传说唐玄宗宴请李白喝酒,李白酒醉,竟喝令高力士为其脱靴。高力士深以为耻,自此便怀恨在心,经常怂恿杨贵妃在唐玄宗面前诋毁李白。听信于杨贵妃的唐玄宗最终下诏,让李白离开长安。

(二)

李白离开长安后,向东漫游而来。这年秋天,他在洛阳这个豪门比邻、文士接踵的繁华热闹处遇到了杜甫。

在洛阳交游奔走近4年而无所获、已知世态炎凉的杜甫,一见到李白这样一个性情豪放纯真的人物,自然是大为欣喜,就像遇到了老朋友一样,一见面就向他诉说自己厌倦人心巧伪的烦恼。他曾在《赠李白》一诗中,用两句诗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

的确,这两位唐代最伟大的诗人身上存在着许多共同点,这也令他们在相遇后结成了深厚的友谊,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

两人都热爱自然,喜欢游览名川大山;都有不凡的抱负,希望可以成就一番事业;都有傲视流俗的气质,都是性情纯真的人。但是,他们之间又有着明显的区别:李白早年接受的是驳杂而以狭、道为主的教育,性格外向,而且他比杜甫大11岁,已经经历了对政治的极度失望和对朝廷幻想的破灭。他是一个声名赫赫的成名诗人,现在准备向东傲游,远离政治,做一个适情任性的世外高蹈者。

而杜甫此时还期待能够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始终是一个放不下“众生”的入世者。他还很年轻,而且性格内向;他诗才初露,也已有佳作问世,但离著名的诗人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还需要进行磨炼。他现在的目的就是能够西进,在最高的权力机构中,实现自己追莫先祖杜预的政治功绩的理想。

但是,由于暂时受挫,杜甫也在一时间放下了人生的压力,逐渐向前辈李白靠拢;而李白也为杜甫的诗情才华所吸引,立刻接纳了他。

天宝三年秋,两人一起辞别洛阳,渡过波涛汹涌的黄河,到王屋山去拜访著名道士华盖君。不料此时华盖君已经过世,他们只见到了华盖君的几位弟子。两人见王屋山中的寺院一片狼藉,满眼荒凉,只得失望而归。

正当李白与杜甫在梁宋漫游时,另一位当时著名的诗人高适也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之中。杜甫曾在汶水见过高适,现在久别重逢,自然十分高兴。

高适是渤海(今河北景县一带)人,生于702年,此时已43岁。高适少年时期家境贫寒,在梁宋一带流浪,甚至向人乞讨为生。20岁时来到长安,本想凭借自己的才华谋取官职,但却失望而归。

后来,他还到过蓟门(今北京西南),想在边疆从军报国,立功沙场。虽然未能实现理想,但却有了一定的边疆生活体验,创作出了杰出的边塞诗《燕歌行》,因而在诗坛上名声大噪。

三人相遇后,便开始了愉快的游历。他们一起登上汴州的酒楼,饮酒赋诗,把酒论文,十分高兴。喝完酒后,又在熟悉梁宋风景的高适带领下,兴致勃勃地登上汴州城外的古吹台,眺望辽阔的原野,想起汉高祖刘邦曾经在远处的邙山、砀山一带藏匿过,后来创立了伟大的事业,不仅发出怀古伤今的历史幽情。

这时天气已是深秋,原野肃杀,大雁哀鸣。如此凄凉景象,又引发了三位怀才不遇的诗人对时政的不满之情。杜甫后来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这样写到:

桑柘叶如雨,飞藿去徘徊;

清霜大泽冻,禽兽有余哀。

——《昔游》

面对这样的景色,他们也谈论着当时的时政事。他们指责皇帝好大喜功,而边将们也贪功用兵,专门用立功边疆来夸耀功绩,以博得皇帝欢心。结果,边将们驱使着成百万的兵士攻打一个不重要的城市,打胜了马上就汇报给皇帝,打败了就把消息隐藏起来。

虽然这时海内还没有凋枯,仓廪也算充实,但——

幽燕盛用武,供给亦劳哉!

吴门转粟帛,泛海陵蓬莱。

——《昔游》

这些敏感的诗人忧国忧民,担心这样下去会酿成天下大乱。

(三)

三人继续东行,又来到名气稍逊于汴州的闹事宋州,目睹了宋州的繁华。在宋州的北面,有一块大泽名叫孟诸,一直延伸到单父(今山东单县),是狐狸和兔子出没的地方,适合打猎和游览。

于是,三人又来到这里。这时正是万物凋敝的深秋,寒云万里,长风浩荡,原野萧条,草白霜清。三人加入到当地官府组织的狩猎队伍中,在孟诸一带狩猎驰骋。

傍晚归来,当地的官府长官又作东道主,在酒楼宴客,将猎来的野兽制成佳肴,用来下酒。大家一边喝酒吃肉,一边观看美貌官妓的歌舞表演,真是纵情游乐,不知疲倦为何物。

初冬时分,三人又从孟诸来到单父,登上单父台(也称琴台)眺望,见风景与孟诸依稀相似。在肃杀的风景之中,他们再一次陷入对现实的忧思。

三位诗人纵情游览了一个秋冬,或题诗,或作文,或饮酒,或登览,或慷慨怀古,或指点今朝。在交往中,他们不仅放松了那因为理想不能实现而绷得太紧的神经,又对当时的社会现象、政治弊端等有了更多的了解和一致的担忧。同时,这段经历还加深了这三位诗人的心灵默契和深厚友谊。

特别是对于杜甫来说,能够与两位比他年长、出名也比他早许多的著名诗人交往,不仅使他获得了在洛阳文坛上得不到的感染和经验,更强化了他在任何境遇中都关心国家大事的人生态度。

第二年,也就是天宝四年(745),高适要到楚地游历,而李白和杜甫则打算北上交游,三人这种愉悦的漫游才就此结束。随后,高适向南,李白和杜甫向北,三人在单父分手。

李白和杜甫又一同来到齐州(今山东济南)。此次李白到齐州来,是要到紫极宫(祀奉老君的玄元皇帝庙)领受北海高天师的道箓;而杜甫来这里则是为了拜访了北海太守李邕。

李邕年轻时就文名享誉。武则天时代,他曾经做过左拾遗,极力支持御史中丞宋璟当面要求武则天处罚其男宠张昌宗和张易之的行为。

李邕的父亲是注释了《文选》的学者李善。由于自幼受到环境和教育的熏陶,李邕的书法、文章在文艺界都享誉极大的声名。他比杜甫年长34岁,但由于他那豪放不羁的性格,以及喜欢奇人异事的心态,再加上杜甫年少时在洛阳的不凡风采,这位当代的大名人很早就想与杜甫结交了,这也是令杜甫引以为荣的往事。

745年,李邕从孙李之芳出任齐州司马。这年夏天,出任北海太守的李邕也来到齐州,早已彼此闻名的李邕与杜甫老少两人终于见面了。

此后,杜甫经常与李邕一起游览下亭、新亭等。在亭中,他们重叙了在洛阳一别之后的情形,任凭日影在亭前移动。他们还谈论起当代的文学,李邕将几十年来的诗人都屈指细数,一直数到崔融和苏味道。他对每个人都给予了一个评价,称赞杨炯诗文的雄壮,而不满意李峤的华丽。

在这些诗人中,张说本来是杜甫最钦佩的人,此时已经去世多年,但李邕仍然尖刻地攻击他,因为他们二人之间有着解不开的私怨。

最后,李邕又谈到了杜审言,称杜审言的《和李大夫嗣真诗》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这时,李白已经回到兖州。杜甫在与李邕度过一个愉快的夏天后,也来到兖州,与李白重逢。此次重逢,杜甫还写了四句诗赠予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赠李白》

随后,杜甫又与李白一起进入东蒙山,访问了道士董錬师和元逸人。他们还经常走出兖州的北门,到荒凉的原野中寻访他们共同的友人范隐士,在那里任情谈笑。此外,他们也常常守着一杯酒,仔细探讨文学上的问题。

不过,此时的杜甫还没能写出《北征》和《赴奉先县咏怀》等杰作。李白虽然已经有不少代表性的作品,但杜甫对李白这些作品的认识还不够,他也只是将李白和南朝的诗人阴铿相提并论。

这是两位诗人最后的会合。不久后,杜甫要西去长安,而李白也准备重游江东,两人在兖州城东的石门分手。临别时,李白送给杜甫一首诗;

醉别复几月?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还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从此,石门路上的金樽没有能够“重开”,这两位伟大的诗人也就永久地分手了。此次一别之后,杜甫一直对李白念念不忘,无论后来在长安的书斋,还是在秦州的客舍,他都有思念李白的诗写出来,而且思念的情绪一次比一次迫切,对于李白的认识也逐渐加深。

在长安时,他说“白也诗无敌”;在秦州时,他说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在成都时,他说李白“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再也不说李白的诗只像阴铿了。

同类推荐
  • 眺望地平线:邓友梅传

    眺望地平线:邓友梅传

    他只有小学文化,却拥有“京味儿派”小说代表人物的美誉。他屡遭磨难、半世坎坷,却不屈于多舛命运,以笔做刀,雕刻出千年古都清明上河图般的历史风情画卷,在中国文坛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而他的经历本身,就是一部修炼生命智慧、成就辉煌人生的传奇。《眺望地平线:邓友梅传》中,含有许多宝贵的邓先生的创作心得,因而《眺望地平线:邓友梅传》不仅是一部励志书籍,也是有志于文学创作的人可以汲取营养的文学宝典。
  • 王淦昌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王淦昌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这是一套记述我国著名科学家的成长以及他们艰辛的科研历程的纪实文学作品。这些大科学家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他们生在战乱年代,山河破碎、民生凋敝,骨肉同胞饱受欺凌;他们忍辱负重、负笈海外、卧薪尝胆、发奋自强;他们学业有成、毅然归国、隐姓埋名、白手起家、自力更生、科学拓荒,为国家造“争气弹”。以“两弹一星”为标志,他们在国防和高科技领域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打破大国封锁与孤立,使新生的共和国政权站稳了脚跟。世纪人生,百年追梦,爱国奉献,砥砺创新,科技强国,这是大科学家们一生的真实写照。这些共和国的功臣,他们都是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是值得历史记住的科学英模。
  • 中国古代七大宰相就是会掌权

    中国古代七大宰相就是会掌权

    从秦代至清朝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有案可查的宰相共有一千多位,本书从中精选出了七位,多方位、多视角地向读者介绍了他们治国安邦的智慧。全书以自秦至清的朝代先后为序,每代的宰相也以任职先后为序,一相一传。每篇小传的内容包括宰相的家庭情况、政务作为、性格嗜好、趣闻轶事以及死亡原因等,均基于史实,以政事为主,兼及经济、文化、生活,熔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炉,希望能为现代人的修身明志与施展抱负起到一定的借鉴、启示作用。
  • 诸葛亮十讲

    诸葛亮十讲

    在诸葛亮的一生中,最为出彩的,就是“三顾茅庐”时的“隆中对”。在后世的评价中,“隆中对”被认为是诸葛亮的天才之作,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失败的战略。那么,这个计划究竟是对是错,其实施情况又如何呢?诸葛亮是三国时代最著名的智者之一,他在世的时候,蜀汉政权视他为顶梁柱,所有的军政大权都由他掌控。可是,如果他不在了,又将如何维持政权的稳定呢?诸葛亮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不过,他在接班人的选择问题上,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人才匮乏,次中选“优”。
  • 曾国藩那些事儿

    曾国藩那些事儿

    200年来,谁读懂了曾国藩的发迹真本事?曾国藩纵横官场靠的是厚道而精明的权谋术。厚道是他大智若愚的“阳谋”,把精明挂在脸上,并不是好事;精明是他审时度势的“阴谋”,官场如战场,只有懂得参透人心,对局势做出明确判断,才能长袖善舞。本书从曾国藩升迁,搞关系,用人,带队伍等多方面全面展示了他的权谋之术。
热门推荐
  • 勇士门罗

    勇士门罗

    诸天之上,尽是妖魔~诸天之下,勇士遍地~这是一个假修仙的故事……灵力,灵气,神力,魔法,都是假的~这个世界,井底没有青蛙~都是蛤蟆~剑客,武者,杀手,骑士,魔法师,御兽者,猎影者。一起修炼,一起转职,欢迎来到,勇士门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有一个装逼打脸系统

    我有一个装逼打脸系统

    【都市仙侠系统文,万人追更!】被雷劈?不存在!获得坑爹系统,从此再也不怕装逼遭雷劈!都市侠客系列开启!简介无力,请看正文!ps;欢迎大家入坑!!!
  • 成大事者必知的100个人生哲理

    成大事者必知的100个人生哲理

    本书主要引用名人成功的故事,来为在成功路上努力奋斗却遭受挫折而失意的人们鼓舞士气、指引方向。它告诉我们大家:要成为成大事者,需要具备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要主动培养自己成大事的良好习惯、健康的心态、全方位的优点和优质的品行,懂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深刻道理,并且善用人才为自己冲锋陷阵,同时深谙处世之道,打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网……这些都成为成大事者必备的成功要素。而众多的成功者也用自己的亲身实践来为大家阐述了成功的哲理,祛除人们心中的杂念和疑虑;使失意者重整旗鼓,帮助他们找对成功的方向,从而用不懈的努力来换取成功。
  • 叶脉奇缘

    叶脉奇缘

    离经叛道的去深爱上即将消失的事物,消失之后,内心也变得虚空。当你发现所爱上的也是虚空,你究竟怎样才能重返原点?
  • Faraday As A Discoverer

    Faraday As A Discover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安知情深以往

    安知情深以往

    阮桉×沈枳校园风云游戏大神学长×校园迷糊可爱小佬学妹/在游戏比赛上碰面的二人,一眼便中了毒。还记得每晚的晚安,清晨的叮咚。都是你我最美好的回忆。
  • 吾乃衰神

    吾乃衰神

    我也以为我会像其他快穿者那样,在小世界里炫酷屌炸,大显身手。实际上:【任务失败,请重头再来】炮灰光环照一照,衰神附体没得跑。我也想低调,可是实力它不允许啊。欢迎大家收看,大型主角成长节目:印妖在成长。曾经我也是毫无败绩的战神,直到我参加了这场试炼。注:这是一部女主随时黑化系列群k文。
  • 至尊异术师

    至尊异术师

    一场三界至宝之争,使掌有风云令的她深陷其中。而同时,风云异变,原本不相干的两个世界联系了起来……
  • 农家仙田

    农家仙田

    神秘空间,偏僻山村。从繁华都市回归的小农民,开启了他的传奇人生。荒野庙宇,武林宗派,让平静的山林渐变喧嚣。李青云说,其实我只是个农二代……闲时进山打猎三五日,左牵黄,右擎苍,不胜逍遥。忙时捕鱼摘瓜种果树,挥汗若雨,换得金银堆满屋。此有仙田一片,任尔施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天之角,收获界无疆。——新书《神农别闹》,已经上传,请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