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4800000002

第2章 珞珈山常青

张中良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1982年2月初,我从冰天雪地的东辽河畔,来到满目青翠的珞珈山。细柔的雨丝轻拂着面庞,让人感受到南国的春意。

第一次见到陆先生,是在中文系导师与研究生集体见面会上,哪位领导主持,印象已经淡漠,但陆先生的几句话让我记忆犹新:“研究生年轻敏感,上学期间某个方面可能会超过老师,但要整体上超越,还需要几年积累、磨砺。”年轻人好不容易闯过了考试关,进入名校,很容易沾沾自喜,先生当年的提醒,不仅对于我,而且对于今天的年轻学子也同样适用。

我本科是七七级,即文革结束以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我们那一届的优势在于社会阅历丰富,压抑多年的上学愿望得以实现,学习异常刻苦。但是,一则中学阶段闹文革,没有学到多少知识,二则思想解放刚刚起步,教材、图书的开放尚有种种局限,自己的知识积累与学术训练多有不足。研究生考试中有一道题——“如何评价老舍早期三部长篇小说”,我那时尚未读过老舍《骆驼祥子》之前的作品,连《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与《二马》的篇名也记不完全,这道15分的大题一字未答,一分未得,知识水平可见一斑。考试在老舍这里马失前蹄,入学以后,我便从老舍早期小说读起,写的第一篇“论文”,是探讨老舍早期小说人物的结局,题目是《你往哪里逃?》。我只是注意到作品中的一种现象,就此提出问题,而缺少深入的分析。先生看后自然不会满意,但也没有批评,只是表示,要加强写作训练。我顺嘴说在本科时上过写作课,先生回应说,只上写作课怕是学不会写论文。

从1974年起,我在省报等媒体发表过二人转、散文、报道、通讯、理论文章等,总共有几十篇,但学术论文怎么写,本科阶段还懵懵懂懂,有了明确的论文意识是从珞珈山开始的。我和马俊山兄是武汉大学中文系招收的第一届现代文学硕士生。当时合署招生的是毕奂午先生与陆耀东先生,关于现代文学史问题的讨论课在毕先生家里上,20年代诗歌流派课在陆先生家里上,平常的学习与毕业论文的指导则全由陆先生负责。从如何查阅第一手资料,到怎样锤炼思路、形成论文,直至语汇的选择、标点的斟酌,陆先生真说得上把手指教。几经修改,我终于写出了一篇算得上论文的论文——《浅谈老舍〈离婚〉的喜剧特色》,经陆先生推荐,发表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年第2期,这是我第一次在正式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欣喜之情难以言表。接到两本刊物,我自己留下一本,呈给先生一本,用了王勃《滕王阁序》里的典,题字“喜托龙门之念”,用以表达我的感恩之心。第二篇论文《论茅盾五四时期的文艺思想特色》,论题是陆先生拟订的,我写出之后,先生的批语是“还可以”,推荐发表于《茅盾研究》第2辑。

陆先生对我们要求很严格,轻易不表扬,最高评价是“还可以”。先生对我的内向、木讷大概有些不以为然,入学不久,先生说那么多考生都迫不及待地写信打听录取消息,你是最后一个来信的。有一次,先生看着我与俊山说,你们俩若是加在一块就好了。说完,先生笑了,我们也惭愧地笑了。等到毕业时,研究生院评选先进,我与俊山都发表了两篇论文,不相上下,不好定哪一个优秀,最后,现代文学专业被评为优秀专业。一天晚上,我从学校展示研究生培养成果的橱窗前路过,灯光下,看见我与俊山的论文名列其中,橱窗的一角还有两只小壁虎顽皮地眨动着亮晶晶的眼睛,当时我特别希望陆先生也从那里经过,想象着若是看到同样的场景,先生也许要会心一笑吧。

先生对学生付出多少心血,言语岂能道尽!等到后来我自己也指导学生时,才有了深切的体味。先生总是那么忙碌,为学科建设,为学术研究,也为了培养学生。每次去先生家里,他总是在工作状态之中起身。1984年春,先生为了给《中国文学家传略》写传去北京访问冯至先生,我们一路同行,看到即使在列车行进中,先生也在紧张地校对一份校样。在我的印象中,先生总是那么忙碌,连走路都像一阵风。只有如此辛勤忙碌,才会有鲁迅研究、《徐志摩评传》、《冯至传》、《二十年代中国各流派诗人论》、《中国新诗史》等丰硕的成果吧。

毕业以后,虽然见面的机会不多,但总是能够感受到先生的关心。1986年,在北京出席鲁迅研讨会,正好赶上出版社售书,我看见有陆先生的《徐志摩评传》,赶紧买了一本,不巧被先生发现,非得从钱包里掏出书款给我,然后在书的扉页题字见赠。1998年太原年会,我被安排大会发言。休息时,先生婉转地批评我发言不看正面。我着实惭愧,第一次在百余人的学术会议上发言,有点紧张,再则陆先生就在会场中央坐着,我下意识地回避先生的眼光。2006年大连年会,看了我在会上的表现,陆先生笑着对我说:“现在放得开了,成熟了。”会议期间,在老虎滩散步时,先生借用归有光《文章指南》的“先放后收”,希望我适当集中精力,收缩战线。先生早年从鲁迅研究起步,同时也做新诗研究,后来在新诗研究方面取得了更多的重要成果。在校时,先生对我们说,研究要有一个点,但面不能太窄,太窄了将来转型有难度。我想,这是先生的经验之谈。现在,先生大概看我放得太宽了,又希望我适当地收一收,这的确是中肯的建议。90年代初,我在北京完成博士学业,又去日本留学一年,归国后为了有一间宿舍安身,便找了一份行政工作,白天上班,晚上才能做一点自己喜欢的学术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有几年接了一些合作项目,或是率性而为,写一点自己想写的文章。这样一来,面铺得很宽,除了先前做过的老舍研究、杂文研究之外,又涉猎过弗洛伊德、日本文学、比较文学、现代文学图志与小说研究等,还写了不少文化评论、散文随笔。这种状况,到了90年代末进文学所之后已经有所改观。但先生一定是对我前几年的“摊大饼”印象很深,所以才会提醒我要适当地“收”。转瞬间,我已经到了当年陆先生送我们毕业时的年龄,人生苦短,一个人一辈子能够做好一两件事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我的确应该集中精力做一点有个性的深度研究了,否则,在现代文学学术长廊上,哪里有我的一席之地?

陆先生对弟子学术上要求严格,但生活上却十分体贴。记得入学之初,陆先生在家里款待我们,谢韵梅老师亲自下厨,那是我第一次吃腊肉。可是,我是多么的不懂事,当师母问我是否吃得惯南方饮食时,我没有说腊肉多么好吃,反而说湖北的大米不如东北的大米可口。我后来想,先生与师母心里一定会哂笑我这个不省事的学生吧。毕业前夕,先生在家中设宴送别,我想到三年来先生的细心指教,心中充满了感激,不胜酒力的我竟然喝出了轻功了得的感觉。

我在珞珈山的怀抱里度过了三年愉快的时光。三月里陶醉于老斋舍前樱花的烂漫,八月间饱享着窗前的桂花浓香,盛夏时自有满山的高大乔木遮荫,冬日里到户外享受着温煦的阳光。春雨潇潇中报到,冬雪飘飘中辞行,无论走到哪里,我的心中都永远矗立着郁郁葱葱的珞珈山,满山青翠中透射出陆先生严厉而慈祥的目光。

2009年3月4日起笔,3月26日改定于北京

同类推荐
  • 万人中央

    万人中央

    我在万人体育场读诗给你听我在万人的工人体育场,把多年来的诗,朗诵给你们听,今夜的星光璀璨,好似台下万人瞩目的眼光,我带你们回忆过往,你们心中静止的马开始奔腾,逝去的青春与未来的向往交织在脑海,以诗的形式展现,你们静静的听我在朗诵,那年如诗的日子。
  • 文摘小说精品:校园卷

    文摘小说精品:校园卷

    本书收录了一些文摘小说中的精品故事。青春是一首歌,演绎着浪漫的童话,这里有我们青涩的成长历程,有我们甘之如饴的美好回忆。任时光流转,最初的亦是最美。
  • 中国历代兵法译注评(全集)

    中国历代兵法译注评(全集)

    本书遴选《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黄石公三略》《曹操兵法著作选编》《诸葛亮兵法著作选编》《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太白阴经》(节选)、《守城录》(节选)、《虎钤经》(节选)、《练兵实纪》(节选)、《百战奇略》《三十六计》、《曾文正公全集》(节选)等15部古代兵法著作进行翻译、注释和简评,以飨广大兵法爱好者。
  • 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15

    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15

    本书由杨志学、唐诗等九位博士领衔主编,从全国各个报刊遴选出2015年比较有代表性的诗歌200余首;这些诗歌在思想与情感内容方面不仅格调健康,而且有新的开拓,在艺术上也有新的探索,一卷在手,可以尽览我国全年诗歌风貌。《中国年度优秀诗歌》已经在我社连续出版多年。
  • 不惑卮言

    不惑卮言

    近几年来,国内学界对文学经典问题的讨论非常热烈,大家围绕经典的含义,经典的建构、解构与重构等问题,从文化逻辑、消费关系、民族身份、图像扩张、传播机制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观点。但是,这些著述不能被看做是对于经典问题的一劳永逸式的解决,相反,这个老话题当中却蕴藏着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认识。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武神记

    重生之武神记

    重生的武天辰来自于万年前,依靠一朵赤色的莲花重获新生,却发现原来自己是同族修行人口中的废材。然而,在重生的瞬间,自己的命运已然彻底改变。醒来之后,渐渐发现杀害自己的竟是至亲之人,该如何抉择?灵元、灵果、灵兽、器灵,我只当这些是附加品,我真正要找寻的,却是如何突破万年前的瓶颈,改命的过程,却注定了不一般。本书完本,新书《大道魔王》首发,希望各位书友收藏,推荐,多多支持一下,谢谢。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独恋帝神

    独恋帝神

    他是掌管六界之主的至尊大帝无御。而她只是他崇阳殿前的一朵小茶花,长了万年才得以成形。本是无情无爱之神,唯独对她另类相待,呵护之至,抚平劫难。从她通晓气息以来,她眼里的世界只有他。
  • 御赐皇女:夫君太倾城

    御赐皇女:夫君太倾城

    “连续被六个未婚夫悔婚,你也是做到了女人之中的极品!”作为一个极其失败的女人,仰天长叹,“老天哪!我的要求高么?只要一个对我好的!而且不悔婚的!有那么难么?”结果,老天爷听到了!异世重生,她成了家世显赫的国师之女!女皇宠爱之极的干女儿?“为了继承父亲的衣钵,看风看水,看八卦!上要讨好女皇,下要搜刮敛财!”把女皇的毛给抚顺了,这龙威一高兴,拉出一干风华绝代的皇子,说要赏婚呢!【此文女强男强,女主腹黑鬼谋,男主颜值爆表,喜欢收藏,不喜绕道~不要问我男主是谁,男主是全部!读者群号:451472380凭任何书本人物名进来!旧书推荐《卿本凤帝:拥倾世美男入宫》《春风无边:帝君狠妖娆》】
  • 吾颂

    吾颂

    战火燃尽英雄胆,权谋算尽君臣心。大封永贞十年。殷年幸而被皇帝看重,走向漩涡的中央。他与各路大小狐狸相争。作为将军在战场之上击败各路牛鬼蛇神。
  • 公斯芬克斯

    公斯芬克斯

    少有的成熟了的年轻诗人:中国诗歌的出版仍然聚集在外国经典和国内60后70后诗人作品上。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和追求,都需要有自己一代的声音。对生存极为浓郁的体验与思考:昆鸟的诗有非常丰富的主题,对生存的每一个方向和细节都怀有极为浓厚的的情感和思考,而且有力量与技巧把它表达出来。昆鸟,本名管鲲鹏,种过地,养过狗,做过出版,也写艺术评论,骨子里是一个最最纯粹的诗人。写诗十年,《公斯芬克斯》是他的第一本诗集。昆鸟的文字纯熟洗练,极具力量;主题则非常开放,有的随性佻达,有的又苦大仇深;题材上有的超级自我,有的又非常社会,比如《肉联厂的云》、《我们》,直陈对一代人境遇的总体判断与态度,明确、雄辩,读来震撼。
  • 花落独留一抹哀伤

    花落独留一抹哀伤

    古时各仙以花喻万物,各家也以花为名,曾尊曼陀罗族花主为仙尊,百年前一场仙家大战扰乱原本平静,更有一剑,名曰“断魂”现世,以仙尊为首各家花主合力镇压,才得世间平静,百年之后“断魂”被人破除封印,其原因自曼陀罗族花主与世长辞后,“仙尊”之位空虚百年,各仙家为此明争暗斗,月亭一战,曼陀罗花族沦为魔族……
  • 悍女不愁嫁之肥妞来袭

    悍女不愁嫁之肥妞来袭

    街市上突然热闹了起来,街坊们放下手中的活计,都来看这个特别的迎亲。新娘没有坐在花轿里,而是和新郎肩并肩分别骑着两匹高头大马,一白一黑,新郎骑着黑马,新娘骑着白马。只是新娘那肥胖的体型和红彤彤的礼服,在白马的映衬下格外的显眼。大家都好奇地弯着腰,想要一睹新娘的庐山真面目,只可惜那顶大红盖头挡住了人们的视线。谁也不曾想到,这个与众不同的新娘在半个月前还是……
  • 女皇陛下又掉线了

    女皇陛下又掉线了

    蓝希玥,一名有名的才女!(同时武力值爆表,智商高……可从来不做正经事。)打架时,被称为飞机中的战斗机!吵架时,无敌嘴炮。遇到大事,跑的比兔子还快!正所谓是事事都做,但是却从来不正经。意外穿越成了女皇!?还要回到女皇的过去?(好吧,我认了( ̄▽ ̄))女皇无敌厉害,却从来不想统领世界。欲问女皇有何心愿,女皇表示【我要在六界中,开连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