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9500000007

第7章 人物志(1)

以笔墨斗牛的艺术家——张仃与毕加索

对于二十世纪的中国艺术界,毕加索始终是一个令人困惑的存在,资产阶级的属性,法共的红色身份,怪诞的艺术语言,不可捉摸、变化多端的画风……所有这些,使中国人陷于五里雾中,不管是赞美的,还是抨击的,都带有相当的盲目性和情绪性。当年徐悲鸿对西方现代美术的全盘否定,着眼的,是它的“颓废”与“堕落”,所谓马奈的“庸”,雷诺阿的“俗”,塞尚的“浮”,马蒂斯的“劣”,完全可以挪用到对毕加索艺术的评价上。徐悲鸿依据“真、善、美”的理念和西方古典主义绘画传统,从中国现实的需要出发,力倡写实主义,将西方现代绘画视若“乡下人茅厕”。而以刘海粟为首的海派画家对西方现代艺术的追随,固然表现了与时俱进的进取心,其中却不乏趋炎附势的“叶公”。

其情形,正如傅雷指出的那样:“年来国人治西洋美术者日众,顾了解西洋美术之理论及历史者寥寥。好骛新奇之徒,惑于‘现代’之为美名也,竞竞以‘立体’‘达达’

‘表现’诸派相标榜,沾沾以肖似某家某师自喜,肤浅庸俗之流,徒知悦目为美,工细为上,则又奉官学派为典型;坐井观天,莫为此甚!然而趋时守旧之途虽殊,其昧于历史因果,缺乏研究精神,拘囚于形式,竞竞于模仿则一也。”两派表面上形同水火,内在逻辑却有惊人的一致,都是“全盘西化”,不同的只是一者偏向欧美,一者偏向苏俄。几十年来,这两派在中国争论不休,然而西方现代艺术的庐山真面目,依然笼罩在迷雾中。

毕加索在现代绘画史上引起的最大震撼与争议,莫过于他的“立体主义”与魔幻式的变形。一九○七年《亚威农少女》

问世时,西方绘画界几乎无一人理解,甚至连他最亲密、也最前卫的伙伴勃拉克都不例外。这种前卫的语言传到民智未开的中国,命运可想而知。尽管在中国的古代画论里,在中国民间绘画的艺术实践中,不乏与这种语言相通的因素,受制于近代以降启蒙救亡的时代需要,西方的写实主义绘画成为中国画家模仿的主流,传统的文人画和民间艺术作为封建遗产被打入冷宫,中国人也失去了理解毕加索的有效途径,某些新派画家对毕加索及其西方现代艺术的追随,除了给人增加讥讽的口实,别无结果,比如鲁迅当年就一再嘲讽沪上某些新派画家的“变形”,认为这是缺乏起码的写实能力、“画不像”所致。

在这种背景下,张仃与毕加索的缘,就显得很不同寻常。可以说,他是凭着自己的艺术本能,一步踏入毕加索的世界的。他对毕加索的喜爱,既非时潮的裹挟,亦非观念的驱使,而是某种宿命性的连带关系使然。作为毕加索的知音,张仃与毕加索的灵魂似乎有某种神秘的契合,终身不渝。为此,张仃几乎付出了身家性命的代价,虽九死而不悔。确实,如果要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寻找一个最理解毕索加的人,这个人非张仃莫属;同样,如果要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寻找一个毕索加那样的“大美术家”,这个人亦非张仃莫属。这出跨越国界的高山流水剧,演绎了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最神奇、最动人的一章,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据张仃回忆,他第一次接触毕加索的艺术,是一九三二年在北平美专读书的时候,那时他刚从东北流亡到北平不久,年仅十六岁。在一位家境比较富裕的同学家里,张仃看到了毕加索的画册,一下子就被震撼了,毕加索雄强的气质、叛逆的精神、丰富的想象力和自由的表达,给苦闷中的小伙子极大的刺激,对学校保守风气本来就不满的他,现在更无心学那种脱离现实,公式化、概念化的文人画了。于是他开始画漫画,抨击时政。在美专一周年的展览会上,他公然以丈二宣纸,画了一批罗汉鬼怪之类,遭来一片嘲笑声。两年后,张仃因接近共产党地下组织,从事左翼美术联盟的筹建工作,被国民党宪兵逮捕,押送南京宪兵司令部,以危害民国罪的名义被判三年半徒刑,后改送苏州反省院。在狱中,他利用狱方让他办“自新报”的机会,继续画漫画揭露社会黑暗,其中一幅作品,就是凭记忆复制的毕加索的《小丑》。后经友人营救,张仃被保释出狱。一九三六年,张仃漂流到南京,人生地疏,举目无亲,在被一家左翼漫画杂志拒绝之后,顺理成章地加入以张光宇为核心的上海进步自由漫画家阵营,期间发表了大量漫画,宣传抗日、揭露社会黑暗,引起巨大反响,着名画家叶浅予用“一座金矿”形容这位新出道的同行在漫画编辑者心目的地位,张仃的漫画变形夸张,兼有表现主义的激情和立体派的造型,极具视觉冲击力。

抗战爆发后,张仃投奔革命圣地延安,执教鲁艺,没想到遇到了麻烦。刚到延安时,张仃技痒,兴致勃勃将延安文艺界的朋友画成漫画肖像,还办了个展览,结果引起轩然大波,一位鲁艺领导看了这个展览大为光火,说:怎么把刘白羽同志画成一只免子?在为此而召开的批评会上,有人发难,说张仃是在“丑化革命作家”。这样的外行话,张仃闻所未闻,当场拂袖而去。现在回过头来看,事情其实很简单,是张仃视为天经地义的变形,受到了艺术细胞不够、政治敏感过度的同行的误会。在他们眼里,“变形”等于“丑化”,用在敌人身上可以,用在同志身上绝对不允许。这种狭隘的观念张仃当然无法认同。在他看来,夸张与变形是漫画创作的两件法宝,有了它,漫画便“一身是胆”,取消了它,就等于解除武装;以夸张与变形的方式对敌人“冷嘲”,对同志“热讽”,是漫画的基本职能(参见1942年5月12日延安《解放日报》上《漫画与杂文》一文)。鲁艺美术系的领导、漫画家蔡若虹见张仃喜欢毕加索,一直嘲讽有加。他们两家的窑洞紧靠,有一次蔡若虹请客,在院子里杀鸡,当着众人面,把剁下的鸡头称作“毕加索”,声音很夸张,显然是喊给张仃听的,还宣称,毕加索的“立体派”,他一天可以画几十幅!鲁艺是以中国现代文学旗手鲁迅的大名命名的艺术学院,集中了当时中国的左翼艺术精英,但与西方的左翼艺术家普遍倾向于“现代派”不同,与鲁迅兼收并蓄的“拿来主义”也不同,它在艺术上推崇西方的古典主义学院派。不过设身处地想一想,在当时的情势下,蔡若虹的举动并没有什么大错,好比一个精于加减乘除的人,不见得能理解爱因斯坦的数学那样,更何况,那是一个急需普及性的写实绘画来为革命事业摇旗呐喊、唤起民众的时代,像毕加索那种复杂的变形,对于普通的中国民众来说,无异于天书。从这个角度看,错的不是蔡若虹,而是张仃,只怪他艺术感觉太灵敏、太超前,对艺术又太痴迷。

一九四○年秋,张仃离开鲁艺,来到重庆,与漫画时代的老朋友张光宇等会面,准备一起办杂志,做一番事业。一幅与张光宇、丁聪、特伟、胡考合影的的老照片,记录了张仃当时的心情,五个艺术家随意而处,个个神情自如,一派潇洒,其中张仃坐在地上,舒展地张开两腿,笑得很灿烂。在重庆的日子里,张仃看见了毕加索的《椅子上的黑衣少女》(1937年),兴奋得不能自持,“我看见一个少女的正面与侧面,经过概括了的,化了妆的,明艳照人的脸,长长的睫毛,长长的黑发,黑上衣,花格裙,典型的法国美女。如用古典的方法描绘,顶多不过是一幅时装广告而已。

毕加索用最现代的方法,画了最现代的美女典型。他是冷静分析,大胆概括,热情表现。”——这是四十年之后张仃追述的文字,激动之情依然。后来的“皖南事变”

突发,国共合作发生破裂,文化人又一次面临抉择。张仃出于革命立场义无反顾地重返延安,而且是受周恩来委托带着艾青、罗烽等国统区进步文化人到延安;他也有可能一直留在重庆,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继续他的自由漫画家生涯,但张仃选择了前者。

张仃回到了延安,但并没有回到鲁艺,而是去了风气相对开放的文协,改行搞起美术设计,完成的任务有:就地取材,设计装饰作家俱乐部及其会徽;担任鲁迅研究会的美术顾问,为该研究会的出版物作装帧设计;为话剧《抓壮丁》作舞台美术设计;创办壁报“街头画报”;为青年艺术剧院设计牌楼;为五省联防政治宣传队设计秧歌队服装;为边区老百姓创作年画,并自行印刷木版年画……其中最吸引人的眼球的,要数一年一度为延安大生产运动成果所作的展示设计,那种场面与声势,很是了得。记得当时有一个美军观察组和中外记者团到延安访问,在参观过一个生产成果展示会之后,发出惊叹:边区竟创造出如此丰富的生产成果,竟有如此精美别致的展示设计,这是在重庆,或者中国任何地方都看不到的。诗人艾青看到张仃为青年剧院设计搭建的牌楼,情不自禁地赞道:“张仃到哪里,摩登就到哪里。”这句话后来成了人们的口头禅。由此可见,张仃的改行不是一件坏事,作为一个漫画家的张仃虽然在延河边消失了,作为一个设计家的张仃却从黄土高坡站了起来。这个专业角色的成功转换,证明了张仃具备“大美术家”资质,这种艺术家不仅能在案头作画,而且能将美术扩展到生活的一切领域,各种材料、工具都可以成为艺术灵感的手段与媒介,达到“万物皆备于我”的境界。在这个方面,张仃与毕加索有着惊人的相似,比较一下他们的艺术历程就很清楚,后者以非凡的才与魄,涉猎二十世纪美术史上各种不同的流派,使用各种材料,各种技法,在油画、雕塑、建筑、版画、素描、陶瓷、舞台美术、服装设计等艺术领域,取得独创性成就;前者在严峻的历史条件下,坚守艺术良心,在漫画、装饰画、民间年画、彩墨、壁画、卡通、焦墨山水、书法、展览设计、工艺设计等众多领域,纵横驰骋,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显然,正是这种共同的“大美术家”

气度,使张仃对毕加索有一种“惺惺相惜”

的崇拜。

张仃成功地包装了延安,奠定了他在红色根据地首屈一指的艺术设计家的地位。这对他未来的艺术人生影响深远,使他可能成为未来新中国的首席形象设计师,在包装新中国的壮举中大显身手。不久发生了一件事,对张仃来说无异于从天而降的福音:毕加索加入了法国共产党!

契机是他的好友诗人马克思·牙洛布死于德国集中营。六十年后张仃接受央视记者采访谈到毕加索,还特地提到这件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我从小就喜欢毕加索,但有人不喜欢,说他是资本主义,这使我心里很难受,压力很大,没想到,毕加索在二战中加入了法国共产党,当时真让我松一口气。”关于这段经历,可以参考张仃之子张郎郎在《大雅宝旧事》中的叙述——一九四五年三月,延安《解放日报》

发表了毕加索的文章《我为什么加入共产党》并刊登了他的作品《踏着圆球的女孩》。那时人们就明白了,毕加索是自己人,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战士。对我爸来说,这简直就是老天爷的雪中送炭。于是我爸就理直气壮地从箱子底里拿出来一张毕加索的印刷品,把它贴在我们家的窑洞里。这张画——就是两只眼睛长在一边,鼻孔朝天的戴帽子女子头像,从延安到东北,从东北到北京一直在我们家悬挂在墙上。

毕加索加入法共对张仃来说确实重要,他们的艺术因缘得以顺利延续,十年之后能够在法国会面,以及在此基础上引发张仃的艺术变革,诞生那批被称作“毕加索加城隍庙”的装饰画,都仰仗这个先决条件。当然,另一件事对于张仃也同样的重要,那就是毕加索加入法共不久,张仃加入了中共,那是抗战胜利之后。这两件事不能说有直接的因果联系,张仃由党外布尔什维克变成中共党员,主要是出于工作上的考虑,但从张仃与毕加索艺术因缘持续的角度来说,意义同样重大。假如张仃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便没有资格充当新中国的首席形象设计师,也就不可能被派到国外主持国际博览会中国馆的设计,当然也不会有会晤毕加索之类的事情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张仃作为新中国首席形象设计师,出国主持了一系列国际博览会中国馆的设计,到过的国家有苏联、德国、瑞士、捷克、波兰、法国和意大利,其中一九五六年的法国之行对张仃来说最不同寻常,理由很简单:这是他心仪已久的毕加索旅居大半生的国家。张仃预感此次到法国有可能见到毕加索,早早地为他准备了一份自认为最好的礼物——一对珍藏多年的民间门神版画。他相信,毕加索见了这对中国的民间门神版画,一定会高兴得跳起来。

在巴黎主持国际博览会中国馆设计期间,张仃一直关注毕加索的动向。通过旅法画家赵无极,张仃知道了不少毕加索的情况。博览会结束后,赵无极开着自己的车,带着张仃到处转。此时赵无极已打入法国上流艺术圈,交友甚广,见张仃喜欢毕加索的作品,就带他去专门收藏毕加索的画廓和博物馆的仓库,看了许多毕加索的原作。赵无极很赞成张仃拜见毕加索的计划,还给他出主意:请毕加索做中国的荣誉公民,并邀请他到中国去访问。

就在这时,一个中国文化艺术代表团到达法国,团长冀朝鼎,成员有化学家侯德榜,作家李霁野、何家槐,国画家王雪涛,桥梁专家茅以升,还有一位女政工干部。张仃接到文化部的电报,奉命加入该团,一入团,他就提议:去法国南部坎城拜访毕加索,由于毕加索的法共身份,这个建议立即通过。通过法共的联络,代表团一行来到毕加索居住的法国南部坎城加里富尼别墅。三十年后,张仃还清楚记得——那是一天的下午,我们来到了毕加索的工作室,是在海边的一所别墅。当时毕加索睡完午觉,从楼上走下来,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他领着我们先参观了他的工作室,原以为他的工作室一定很华贵,因为他是世界上最有钱的画家,他卖的一幅画的价钱,可以购买了他一生用不完的绘画材料。可是,在这位世界着名的大画家的工作室里,除了他的作品是新的,一切陈设全是破旧的,墙上是不断脱落的灰迹,沙发旧得已经露出了弹簧……,所有这一切,这位艺术家好像一点没意识到。他的工作室里,所有的墙上、地上都挂满、摆满了大量新作。可以想象到,他的全部注意力、思想、感情、心灵和生命都投入到艺术的世界中去了。他惊人的艺术劳动和异常旺盛的精力,十分令人佩服。

同类推荐
  • 胡适故实

    胡适故实

    胡适是现代文化史上的一位重量级人物,在文学、哲学、历史、教育、外交、政治诸方面、诸领域,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产生过很大影响。虽然被“冷冻”了许多年,如今却又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综观胡适的一生,值得著之书帛的事情的确很多。本书将胡适主要从事或参与的17项重大史实,以及130则逸闻趣事,分为“要事”与“逸闻”两篇,借此呈现给读者一个完整而多面的胡适总体形象。
  • 学做发言人的体会与思考

    学做发言人的体会与思考

    自“非典”以后,我国真正进入了发言人制度化进程。以此为展开,毛群安先生从当前政府传播现状入手,通过对政府与媒体的深入分析以及对发言人制度的介绍,为我们讲述了新闻发言人的作用与责任。结合他自身丰富的工作经历,毛群安先生通过对他所感受到的问题与挑战的分析,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新闻发言人这一特殊工作岗位,并对传播学的运用有了新的思考与感悟。
  • 大学生成长成才导论

    大学生成长成才导论

    一批好的教师会造就一所好学校,一个优秀辅导员会影响一批学生的未来。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全面提高辅导员的素质,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
  • 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秉承一贯的理性、思辨、前瞻的学术期许,遵循全面、新颖、敏锐的年集宗旨,凝聚学界、业界人士的最新探索和思考,《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即将付梓。2007年和2008年我国发生了很多大事,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汶川大地震、第29届奥运会成功举办。新闻传播学研究紧紧跟随这些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的事件,不断地从新的视角进行理性思考和总结。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同志考察人民日报时,就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引导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这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 民航职业道德建设

    民航职业道德建设

    本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力求从民航的实际出发,阐述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的基本理论,提出中国民航职业道德建设的内涵、原则和作用,以及民航党政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运输服务人员、财务人员等职业道德规范和基本要求。书中吸收了行业内外关于道德和职业道德建设研究的新成果。
热门推荐
  • 炮灰攻略,师尊你站住

    炮灰攻略,师尊你站住

    一朝穿越,悲催的她竟然穿成了一个必死的炮灰。为什么别人都是穿越成主角,而她却是一个炮灰?而且还必死?NO,苏舒表示拒绝。直到遇到他,惊为天人,动人心魄。“徒儿,你变了。”他薄唇轻启,语气淡然。“是吗?师尊,其实这是你的错觉,错觉啦。”她眼神闪躲,讪讪回应。“是吗?”他笑,倾国倾城。她,痴了。“是,是啊,耶?师尊,你,你干嘛?”她惊慌失措想要逃离,却被他紧缩怀中,不得逃脱。“徒儿,你猜?”他气势大变,谲滟涟漪,眼眸幽深。耶?!!!她只想离开了的说,然而一路的相护,她改变了初衷,也丢掉了心。她眼神坚定,我要你……
  • 王者荣耀之大圣娶亲

    王者荣耀之大圣娶亲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为魔,佛奈我何!
  • 声之语

    声之语

    请安静地聆听,这个深夜中细碎而又孤寂的声音。
  • 治愈系暖婚

    治愈系暖婚

    我寻找了那么久的救赎,倾卿你一笑便是了,只要一见到你或者想到你,才会让我觉得我的心它还是在跳动的,才会让我觉得我还是活着的…倾卿,你永远都不要离开我好不好,不然我怕我会控制不住自己,拉着你跟我一起进入深渊——上官夜靳如果说那没有一丝光亮,没有一点温度的深渊,纵然会万劫不复,但只要有你在身边一起伴着,我便什么都可以无所畏惧了,哪怕是与你一起跌入深渊又如何——苏倾卿这一世,画地为牢,只为与你长相厮守,永不分离………夜哥卿姐小剧场……装傻篇∽∽夜哥:你是我老婆吗?卿姐:不是夜哥:那你是我女朋友咯?卿姐:也不是夜哥:那我是你的谁,我怎么没记忆了卿姐:你救了我,失忆了,算救命恩人吧夜哥:这样,那你可要对我负责哦(最好以身相许)…吃醋篇∽∽夜哥:卿卿,兔兔比我可爱吗?卿姐:不,夜夜最可爱了夜哥:那你为什么抱它不抱我卿姐:……(你太胖了,抱不起)
  • 大神每天在撩我

    大神每天在撩我

    郝学是每个人的心中偶像,薛芊芊也是其中一个,只是和别人唯一不一样的是……
  • 韩娱之2015

    韩娱之2015

    2015年的某天,一个普通的留学生无意间闯入韩国娱乐圈,从此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是企业成就了你

    是企业成就了你

    是企业成就了你,离开企业你什么都不是。不要想着企业能为你做什么,而应该问你能为企业做什么!职业化员工的核心理念。员工是种子。企业是沃土,稚嫩的种子只有投身于沃土才能生机勃勃;企业是船。员工是船员,大家只有同舟共济。企业这条船才能载着所有人挥戈猛进。
  • 疯狂原始社会

    疯狂原始社会

    王缘穿越却引发时光错乱,早已灭绝的原始猛兽,本不该出现的三皇部落齐聚一堂,为了生存,王缘创立神龙部落,于茫茫荒野中带着族人艰难前行,战蚩尤、攻炎帝、伐轩辕,力压宇内,威摄四海,以九鼎定九州,终成一统。
  • 为乱诸天

    为乱诸天

    2060年,一批拥有超能力的学生在进行秘境试炼时,回到了2030年。这是一个科技爆发式增长的智慧时代,是人类自卫反击外星文明入侵的热血时代,是人类迈向宇宙的开拓时代,亦是神系文明与科技文明碰撞的时代。地球超古文明出现在人类视野,华夏文明的立足之战,封神榜365位正神开天之路……这是一个科学打败科学的时代,神学和玄学等原本被质疑的学说开始与科学交织到一起,知识革命与认知革命的时代再次到来……宇宙生存法则伴随着文明等阶的不断突破出现在人类的视野。作为从另一个世界到来的超级人类,罗霄却无意间成为了这个世界的主角,他将一步步探索这个宇宙的秘密……
  • 高坡异纂

    高坡异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