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2400000008

第8章 桂林:山水背后的历史(1)

桂林:山水背后的历史

导读:

很多人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却不知道桂林的山水背后还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历史使这方山水更富神韵,山水使这里的历史更具活力。

“哒哒、哒哒”的摩崖刻石声,在桂林山水中已经响彻了上千年。上千年的琢磨没有中断,它刻下了一个城市悲欢离合的记忆,也带着我们走进了桂林山水的背后。山水向人们诉说着帝王将相的丰功伟业,也记录着平民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

甑皮岩人的时代

公元1965年的一天,几个年轻的考古队员在进行文物普查工作时,路过位于桂林市南郊的独山。在独山西南麓的甑皮岩,他们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岩洞,洞口有一些吃剩的螺丝壳,看起来年代非常久远。他们猜想这里可能是古代先民的一处生活遗址,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个普通的清晨发现的一切,却震惊了中外考古界——这处遗址是12000年前桂林先民的家!如今,已在这里建成了甑皮岩遗址博物馆,而四十多年前发现遗址的几个年轻人中如今只有赵平先生还健在。

赵平先生说,据考古工作者的发掘和考证,甑皮岩洞穴遗址洞高约8米,面积约三百余平方米,洞深22米。洞内发掘出土了数以千计的石器、骨器、蚌器、陶器以及食后抛弃的螺壳和各种兽类残骨,经过考古专家多种标本碳14年代测定,甑皮岩人是距今7500年至12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先民中的穴居氏族。

甑皮岩洞内分为生活区和墓葬区。在墓葬区,从地表到墓葬最底层约有3米厚,这3米厚的墓葬被称为文化层,并且可以进一步分为多个层次。最上面是一层钙化板, 它的覆盖使得厚厚的文化层得以保留。在钙化板层掩埋着先民的尸骨,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掩埋先民尸骨的地层。在距钙化板层更深的地层中也掩埋着尸骨。从最底层到最上面的钙化板层,地深 3米之内每一个地层都有先民的尸骨。

甑皮岩先后发掘出35具保存完好的先民遗骸。这些出土的先民遗骸,多数都是蹲坐着入葬,考古学家称之为“屈肢蹲葬”,那么先民为何要采取这种丧葬形式呢?

人在怀胎过程中,就一直处于曲肢蹲坐的姿势,所以这一地域的远古先民,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了这一姿势,歇息、吃饭,甚至睡觉也是蹲坐着。最后到了死亡的时候,先民就要将死者恢复常态,把死者处理成曲肢蹲坐姿势才能入葬。这实际上是一种回归母腹、回归自然的做法。

另外,墓葬中的先民,大多在头骨上留有一个三角形的穿孔,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有人说是疾病,也有人说是争斗,而考古界对此神秘现象的解释至今没有定论。

穿越时光的隧道,我们沿着先民的遗迹去追踪万年前的桂林人,他们曾经是怎样生活的呢?

从甑皮岩出土的大量兽骨来看,原始时代的桂林,还是亚热带气候,森林中栖息着各种各样的动物,甑皮岩人主要就是靠捕猎这些动物为生的。当然,他们捕猎用的工具是一些简陋的石器,所以捉到动物很不容易,为了生存,他们还在河流湖泊里捕捉鱼虾来吃。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来看,甑皮岩人生活的时代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那时,善于生育的年长女人受到特别的尊敬,并可能成为掌权的族长。从出土的文物推断,她们会用骨针、葛麻和兽皮缝制衣物,用兽牙、蚌壳做装饰物,甚至还用赤铁矿石进行文身。在万年前的蛮荒时代,甑皮岩人就像是一群充满野性之美的精灵。

甑皮岩遗址经过两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出土最多的就是螺壳。可见螺蚌是桂林先民们的主要食物,而且那时候先民吃田螺就已有讲究,为了容易嘬出螺肉,他们大都敲去田螺顶部。有趣的是,这“喝螺”的吃法,从远古一直沿袭到今天,田螺成为有地方特色的桂林小吃,来桂林游玩的人,大都品尝过这种美食。

猎捕到野兽可以用火直接烤着吃,但田螺是必须用水煮着吃的。为了吃田螺,桂林先民们用黏土烧炼出了划时代的发明——陶器,制陶工艺随之诞生。从甑皮岩遗址出土了上万件捏制和贴筑的陶器残片。从原始的夹沙粗陶,一直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细夹沙加刻花纹的陶器,它们无不反映出在新石器时代,在远离中原的桂林地区,原始文明已发展到很高水平。据考古专家说,甑皮岩人可能是中国最早发明和使用陶器的人。

说到陶器,我们看到在一块陶片上,甑皮岩人刻绘的房屋图案的花纹,居然很像壮族现在还在居住的干栏房屋。不过,甑皮岩人是生活于原始洞穴

为食田螺而发明了陶器时代的,他们为什么能画出房屋的图案呢?有专家说,甑皮岩人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走出洞穴住进房屋的,也有专家持不同意见。但无论如何,最终甑皮岩人走出了洞穴,桂林也开始了它更加辉煌的历史。

靖江王府与岭南第一陵

据史料记载,西汉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始安县建立,这就是桂林城的前身。到唐代,桂林城已经呈现出“殿若长城,南北行旅皆集于此”的兴旺发达景象。公元1133年,桂林被南宋朝廷升为靖江府,成为“南控岭南,西抑滇黔”的西南都府,这种战略地位一直延续到近代。

公元1368年,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君临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继汉高祖之后又一位布衣出身的开国皇帝。他踌躇满志,希望江山永属朱明王朝,将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侄孙分封到全国重要州府,建藩封王。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封其侄孙朱守谦为靖江王,驻藩桂林,统辖西南。洪武九年,朱守谦正式驻藩桂林。

“百僚已睡朕未睡,百僚未起朕先起。”当朱元璋日理万机,吃饭走路都想着政务时,朱守谦这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却骄奢淫逸,“好比群小,粤人怨咨”。为了维护统治、稳固政权,朱元璋只得将其废为庶人,调离广西。建文二年(1400年),朱守谦的嫡长子朱赞仪承袭王位,永乐元年(1403年)到桂林复藩。自此世代相袭,靖江王在桂林统治共历时280年,王位共传14人,是明藩中延续时间最长的一个藩王。

靖江王府自洪武五年起在独秀峰下营建,历时20年建成,所耗人力、财力难以统计。王府占地18万平方米,王府建筑以独秀峰为中心,山南为宫殿,山北为“御园”,规模宏伟,堂皇富丽。

公元1650年,明朝灭亡后,定南王孔有德改靖江王府为定南王府。1652年,农民军围攻桂林时,孔有德力战不敌,举火自焚,王府也付之一炬。从王府的大火中逃出了一个小姑娘,她叫孔四贞,是孔有德的小女儿。小姑娘逃到了北京,得到了皇室的庇护,慢慢地长大了。为了笼络汉族将领,也为了巩固清王朝在西南地区的统治,深谋远虑的孝庄皇太后将在宫中生活了几年的孔四贞收为义女,并赐予“和硕格格”的封号,又把她下嫁给广西军事首脑孙延龄。但是,和硕格格的丈夫在西南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中早逝,她只能重返京城,度过孤独的后半生。后来,和硕格格郁郁而终,她的陵墓所在地至今仍被称为“公主坟”;再后来,这位汉族格格的传奇故事被一位叫琼瑶的作家演绎成了一部小说,这部小说又被改编成了清宫电视剧,曾经红遍大江南北,这就是大家熟知的《还珠格格》。

昔日的靖江王府走过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当年几乎焚烧殆尽,如今只有保存下来的宫殿基址、勾栏望柱、云阶玉陛、青石甬道及出土的琉璃瓦当,依稀可见王府当年的恢弘气势。清代,靖江王府改为“贡院”,民国时期成为广西省政府所在地,现在这里是广西师范大学的校园了。早已不见了龙子龙孙,只剩下院子里的龙爪树,仿佛还在述说着遥远的往事,渐渐变成若有若无的传说弥漫在校园的空气中,飘向它的归处——靖江王陵。

刚刚下过雨的清晨,天地有些迷朦,再加上草深林密,连向导也会一不小心走错了路。寻寻觅觅,直到发现地上的明代瓦片,才知道已经进入靖江王陵的地界。

在靖江王陵,随便捡起地上的一块砖瓦仔细观看,都能感受到那些绿色琉璃瓦的釉面上静静散发着的明朝的气息。

靖江王陵背倚桂林城东最高峰尧山,气势雄伟,占地105平方公里,共有明代王亲藩戚墓葬三百多座,其中王、妃合墓11座,现存石刻三百多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保存之完好为我国藩王陵寝中仅有,被称为“岭南第一陵”。

根据当时的墓葬规制,第八代靖江王朱邦宁的陵墓正面建有神道,神道两侧陈列着两米多高的石人、石兽组成的仪仗。石人有文臣、武将、侍者,石兽中,站兽有神兽麒麟、獬豸,蹲兽有猛兽老虎和狮子,跪兽有驯兽大象和羊,各种雕刻栩栩如生。这些石像用于王陵前,显示着靖江王族的高贵、权威和尊严。

松软的黄土之上却树立了这些坚硬的冷石刻,每一座陵园都像举起了一面面神圣的旗帜。石刻雕像是王陵的盔甲,为陵园抵抗侵犯;是陵园的衣裳,为王陵遮盖历史。

仪仗的最前面是华表,在王陵中称为“望柱”。立“望柱”寄兴旺家族之意,可叹的是靖江王府早已衰败,王陵前一侧的望柱也只剩下了莲花底座,徒然地面对着苍天。

在文臣石像的身后立有一块碑,以前一直以为是一块无字碑,后来有专家考证说,碑上应该是有字的。那么字的内容又是什么,它讲述了怎样的历史?现在已无人确知。我们知道的是,昔日森然的王家陵墓,如今也会有牧人在这里放牛。平民和贵族最后都归于一 黄土,一切绚丽和辉煌,都在漫漫岁月中,被黄土掩埋成了一团迷蒙。

著名的北京十三陵也是明代的帝陵,陵前有一条总神道,这也是明代帝陵的一大特征;而靖江王陵中每一座陵墓前都有自己的一条神道。北京的十三陵里只有一套石座仪仗,但是靖江王陵里每一个陵寝都有一套完整的石座仪仗。目前已经发现的靖江石座仪仗大概有三百多件,在数量上大大超过了北京十三陵。从靖江王陵的规模上,专家推断出,明代的桂林是一座非常富庶的南方城市,而靖江王虽然只能称得上是南方的一个小王,但他所拥有的财富依然是非常可观的。

靖江庄简王陵刚刚完成修复工作,它分为地表建筑和地下墓室两部分,从地宫的入口看过去墓气森森。当年考古队进驻的时候,大部分的墓葬品都被盗走了,只剩下一些造型精美的梅瓶。与被盗的大量宝物相比,这些梅瓶虽然微不足道,却也是世所罕见、极为珍贵的物品。

靖江王陵共出土梅瓶二百多件,现在保存在桂林市博物馆。这些梅瓶口小、肩宽、体瘦,被当代学者誉为“桂林梅瓶”,其中一件“岁寒三友”美人肩青花梅瓶,是中国目前独一无二之作,堪称国宝。在桂林梅瓶的花纹中,还有大量龙的图案。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从汉代起,龙就是皇帝的化身和皇权的象征,而作为皇室亲族的靖江王爷们,自然也可以使用尊贵的龙图案。桂林梅瓶以青花为主,花纹图案还包括婴嬉图、仕女图、连年有鱼、缠枝等等,几乎件件价值连城。

桂林石刻甲天下

桂林的历史不仅仅在帝王的陵寝中,还在文人骚客的诗文中,在山水之间的遗迹中。桂林月牙山下,有着著名的龙隐洞。龙隐洞顶的石槽有如龙迹,似乎真有巨龙隐伏其中。洞里有很多摩崖石刻,大多是唐宋时期的作品,由于年代久远,洞顶滴水使溶岩渐渐生长侵袭,可能还覆盖了一些石刻。

专家说有些溶岩已经生长了至少八百年,或许比这更为久远,不知道这些溶岩下面覆盖的,是不是一块块珍贵的石刻作品。

龙隐洞的一壁插入小东江,江水流贯洞中,在古代,是必须乘船才能进来的。要在这里摩崖刻石,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正因为交通不便,才使大量石刻作品得以保存下来。

桂林石刻的特点第一是数量多,第二是石刻传统从未中断,一直延续到现在,第三是唐宋时期的石刻题名特别多。清代金石学家叶昌炽在其著作《语石》里评价桂林石刻说:“唐宋题名之渊薮,以桂林为甲。”认为桂林的题名石刻堪称天下之首。第四,桂林石刻和桂林的山水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桂林石刻两千件并不是集中在某一处,而是分布在桂林的二十多座名山中。古代官员、游人游览之余,在所到之处,都会留下石刻,记载下历史上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而这些事件也都会在史书中找到对照,可以说这种用摩崖刻石来记录历史的方式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之一。

龙隐岩中最受史学家重视的石刻为“元 党籍碑”,碑文记载了北宋末年

同类推荐
  • 海洋:从上到下看大海

    海洋:从上到下看大海

    地球形成假说有的专家认为,地球是从它的“母亲”——太阳的怀抱里脱胎而出的。当地球刚从炽热的太阳中分离出来,开始独立生活的时候,还是一团熔融状态的岩浆火球,它一边不停地自转,一边又绕着太阳公转。
  • 原创技术发明方法:自主创新源泉

    原创技术发明方法:自主创新源泉

    本书运用支点成功学理论,系统阐述了自主创新的核心问题——原创创新,深刻揭示了原创技术发明方法。作者在深入研究西方科学技术发明历史的过程中,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突破西方专利壁垒的高度,提出了支点创新力理论和方法;它以苏格拉底“转动自己”和阿基米德支点“尤里卡”内涵为源,从科学技术发明史上众多经典案例中,总结了顿悟——发现科学规律——产出原创技术原理——原理转化原创技术原型——在不断创新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品牌、标准……原创成为一切创新的源泉。本书为广大读者掌握技术跨越发展之道,提升个人发展竞争能力,突破跨国公司专利壁垒,展开了独到的路径;这是一种全新的原创创新思维方法。
  • 湖泊:自然佩戴的明珠

    湖泊:自然佩戴的明珠

    本套作品知识全面、内容精炼、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能够培养我们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青少年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 昆虫记

    昆虫记

    让-亨利·法布尔(Jean-Henri Fabre)(1823-1915),法国博物学家、昆虫学家、科普作家。出生于法国南部的一个农民家庭,天性好学,对化学、数学、物理和生物等学科有广泛涉猎。后潜心研究昆虫的习性和生活特征,写成十卷本观察手记《昆虫记》,被誉为“昆虫诗人”。
  • 动物奥秘追踪

    动物奥秘追踪

    书中记述了许多有关动物的知识,也涉及到一些引人关注的话题。本书作者对动物的习性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青少年科普读本。
热门推荐
  • 本妃很乖:妖冶太子请自重

    本妃很乖:妖冶太子请自重

    二十一世纪乖乖女蓝月儿某天终于成功穿越了,很不巧的,刚一穿越就砸到一帅哥的身上,咳-----这帅哥为什么这么眼熟?哇塞,这不就是她舍身相救的那帅哥嘛!他竟成了当朝太子耶!这妖孽太子正在逍遥中,哪知天上掉下个大活人,直接就砸在了他的身上,为了自己那“负伤”的身体,他直接就把她给拎回了太子府,好全心全意的“报复”她-----蓝月儿本以为遇上个好主,好也能像其他穿越女主那样在古代混个风声水起的,哪知,这主根本就不是一个好惹的主!
  • 萧总又要撒糖啦

    萧总又要撒糖啦

    一家三口,一个比一个不靠谱,老妈玩游戏,老爸是赖皮,一个游戏人物设计师,一个高层老总,一个花痴乱叫老公,一个游戏坑,一个腹黑总裁,一个游戏玩的吊炸天,一家三口在周旋,看谁可以坑过谁。
  • 棋高一着

    棋高一着

    《棋高一着》是“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系列丛书之一。本书为“幽默讽刺系列”,共分妙语·博笑记、痴人·奇遇记、众生·变形记、世间·颠倒记等四个板块。其中包括《我的“新人类”女友》、《我也是受过教育的人》、《水银秤的故事》、《去香格里拉吃饭》、《吃得开的理发员》、《车上的人都没长眼睛》等文章。
  • 仙药供应商

    仙药供应商

    新书“兰若仙缘”已发,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谢谢。一个闭塞的乡村,半座山,几间房,有人不远千里而来,豪车挤满了山间的小路,因为这里有一个年轻人,一副药可医白骨,活死人!
  • 我曾为你着迷

    我曾为你着迷

    如愿嫁入豪门,婚礼现场却被一张我几年前的“照片”搅得鸡飞狗跳。人生瞬间跌入谷底,被丈夫抛弃的这夜,有个神秘男人找到我:“听从我,可以夺回你应有的一切。”
  • 一年只有六十天

    一年只有六十天

    《一年只有六十天》选取了著名当代诗人芒克到目前为止创作的一些优秀现代诗歌作品,体现了一个诗人对于生活和人与自然的思考。芒克的诗歌老辣大胆,是难得的现代诗歌样本。
  • 步步惊情:总裁的复仇妻

    步步惊情:总裁的复仇妻

    第一次见面时,两个人剑拔弩张,她为了完成任务,他逼供套取信息;第二次见面时,她应聘他的助理,一是为了任务刻意接近,二是为了自己深藏的目的;”对你,我一直很认真,我会对你负责的。““我不喜欢她,因为我爱她,至始至终都只爱她。”他的温柔体贴,让她动了情,动了心,原以为找回了自己失去的身份,亲人和爱人,想要过回普通人的生活,事情却远没有她所想的这么简单.....
  • 娱乐追击

    娱乐追击

    本书为小说作品集,主体部分为同名院线电影小说《娱乐追击》,也收录了作者近年创作的较为经典的短篇小说作品。作者运用独特的写作方式,使得读者得以走近鲜活的灵魂,感受现实生活的魅力,让人沉思,以怎样的姿势和方式面对生活,面对情感,面对生命本质的追寻与探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夏天在维多利亚

    夏天在维多利亚

    在家休息的时候,她是不接电话的。她总让留言机说话,用她那还算标准的英语:这是亚昆和郁芳,对不起,我们有事不能接听,请留言……虽然她也没什么事情。当然,有时她得为女儿们做些巧克力饼干,或者擦洗一下已经非常干净的楼梯。只有在那些时候,她才会想起自己。郁芳刚刚三十五岁。有一次她从商场里走过,从商店的镜子里看见自己,觉得自己已经很老迈了。尽管她的加拿大同事总是说,她看上去依然像一个girl,但她知道,自己的心已经老了。她以前走路不是那样缓慢,目光也不是那样凝滞。这是一个典型的加拿大冬天的下午。
  • 野兽之河

    野兽之河

    出于保护好友的目的,喻海私藏了凶手遗落在命案现场的项链,没想到却招来了好友的妻子被残忍杀害以及自己的女儿被绑架的下场。受到了凶手的威胁,喻海无法报警;受到了凶手妻子的陷害,他沦落为全国通缉的变态杀手。警方的追捕,家人与亲朋的误会,被害者家属的复仇,都让他陷入到痛苦至极的困境中。而后,在经历了种种困厄,喻海终于将女儿救赎并投案自首,却在狱中得知,原来自己一直与之纠缠的“凶手”杨宝林并非真正的野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