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6500000014

第14章 李雅樵表演艺术概论(2)

如果没有相应的人文环境,即使天才,也有被掩埋的可能。在这一点上,李雅樵是幸运的。除上述人文际遇外,他身边还有多位识他助他的智者能人,如郑维汉、方光诚、熊剑啸、彭文秀等。他们与李雅樵之间,更多的是人格与才智的相互确认和呼应。

三、楚剧美学优势与李派艺术特色

有位剧院当政的朋友问我:“同样都是戏,为什么演汉剧没观众,演楚剧观众就那么多?”我心中一喜,因为他在思考。一个剧种的文化敏感带如果集中在思考层面和创造层面上,那么它的前景就大有希望;相反,如果它的文化敏感带集中在匠艺层面和记忆层面,那它的衰败也就不可避免。汉剧如此,楚剧也如此。

楚剧比汉剧晚生几百年,前者来自农耕文化,后者属于传统戏剧。诞生时代的历史烙印与文化属性,让楚剧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草根文化、平民视角

楚剧是农民的“女儿”。她在湖北黄孝农村与纯朴的农民相濡以沫百年。既没专业演员,更无商业动机,纯粹是节庆仪式上的自娱自乐,是农民的审美意识塑造了楚剧前身“花鼓戏”。她进城之初,也是来自农村的“篓子帮”、“采石帮”鼎力相助,最为捧场。这泥腿子父母虽未给予她高贵血统,却给了她天然率真、清纯灵动的草根天性,以及善良温和、平等待人的优良品格。还给予她一双立足社会底层、放眼俗情世事的眼睛。这扎根泥土的文化视角当然与指点江山的正统眼光迥然不同,她是农民百姓的代言人。而农耕文化又是中国文化的本源,它的DNA融化在整个民族的血液中。因而,楚剧文化实际上对应着每一个中国人。楚剧从价值观念、选择角度、表达方式到样式风格,都是平民百姓的话语诉求,受到他们的拥戴是理所当然。

李雅樵表演艺术,是楚剧精神烛照的产物。如楚剧经典剧目《打金枝》的移植创作,就充分展示出李雅樵的艺术追求。各大剧种纷纷搬演的一个传统剧目,唯楚剧移植过来后独放异彩。将多角多行平分秋色的群戏,改造成以生角为主的唱功戏,并成为李派艺术代表作流传至今,李雅樵功不可没。

楚剧《打金枝》与其它剧种相比至少有两个不同点:一是用平民的家长里短,淡化了皇家的权力威严,强化了这个皇家故事的伦理亲情。把那个高高在上、至尊至贵的皇帝,改造成为一个和蔼可亲、善解人意、平等待人并善于化解矛盾的可爱老头。二是改造了皇帝的行为方式。李雅樵塑造的这个唐王是其它剧种没有的,他完全放下了一言九鼎的皇帝架子,突出他家庭伦理角色的仁慈宽厚和絮絮叨叨,甚至还有那么一点婆婆妈妈。如唱到“他们小夫妻吵吵闹闹是时常有的”时,他将旦角的常用动作“双手内翻腕拍腿”,改为“双手内翻腕”后,朝郭子仪“随意垂下”的家常味动作;劝女婿“百事都要忍耐”时,用手臂暗暗碰碰郭暧,似以男人之间的平等与亲密授其处世秘诀。将这些市井男女的生活动作用在一个皇帝身上,这在其它剧种看来恐怕是不可想象的。但在李雅樵塑造的楚剧唐王身上,不仅成为可能,还更显生动。用人性渗透权力,以权力张扬人性,就在这慈祥仁爱的人性美的光照之下,他漂亮地化解了一场潜在的政治危机。真有这样的皇帝吗?不大可能。只能说,这是个寄寓着中国老百姓审美理想的形象,是草根文化、平民视角打造的楚剧皇帝,是李雅樵以毕生心血智慧浇灌而成的李氏唐王。

2.楚剧的源头活水:人本意识

艺术的功能是审美,艺术的本体对象应该是人。然而,中华戏剧较长时间囿限于教育功能,充当“教化”工具。这种错位,使戏剧文化长期疏离对人的探索与开掘,停留于以类型化人物演绎故事的层面。楚剧从农耕文化中带来了朴素的人本意识,它以自我认知为艺术主体,不太在意官方意志与正统礼教,唯崇尚世俗伦理、乡土风情,以搅动人生五味瓶、要人哭让人笑为己任。这就将戏剧的对象锁定在人情人心上。这是花鼓戏于自娱自乐中与生俱来的特色之一。

楚剧的这种人本意识,又在后来的“灯会”“茶社”的生存条件下,与观众的双向塑造得以巩固。在人少、时短、与观者面对面的时空中,演者只能以最能打动人心的唱段与折子取胜。这就磨砺出楚剧瞄准人和人心的本事。智慧的楚剧老艺术家们都深知自己剧种的“狠气”:比“玩艺”绝对胜不了大剧种,但演人演情、从而揪住观众的心,这就是我的“狠气”了!用沈云陔的话说:“这就是我的命!”别小看了楚剧的这个“命”,它就是艺术的源头活水,也是楚剧令观众百年痴迷的奥秘。

楚剧朴素的人本意识,于无意间为戏剧文化做着正本清源的大事:以民主意识消解着官方意志,以人本意识取代正统观念,挣脱教化重负努力回归艺术本体。遗憾的是,它缺乏清醒的理性支撑,以至高峰期后,未能自觉坚守住这一美学优势。而当代文艺对草根文化与人本意识的追寻与呼唤,已让当代文学艺术进入了新的境界。

3.以生活化淡化程式化,让个性化消解类型化

这是戏曲改革中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对楚剧来说却是个与生俱来的艺术特色。京汉剧集传统戏曲之大成,丰富的程式积累既是优势也是羁绊。而楚剧从田野走来,虽一穷二白,却也一身轻松。那生活情态的丰富多彩,那人体活动的千姿百态,是楚剧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即使借鉴,也要以生活化滋润程式,将“你的变成我的”。楚剧以灵动活泼、自然轻松的表演语汇,给戏曲舞台吹来一股凉爽的清风,慰藉了观众的审美疲劳。

戏曲走过了漫长的人物类型化阶段。行当,既是表演的技术基础也是人物类型化的框范。而楚剧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行当程式可依赖,这就给创造人物的个性化提供了空间。

李雅樵就是追求表演艺术生活化与个性化的行家里手。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表演语汇的古韵新姿。

纵观李雅樵表演艺术语汇,既不是传统戏曲的程式化,也不是自然形态的生活化,而是以世俗生活情韵渗透传统技艺、以戏曲身段动律规范散漫生活的古韵新姿化。他的艺术创造往往是以特定角色为出发点,借用戏曲程式的动律、神韵及适量的基本技术,再以世俗人情常态予以润色。故而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特定人物的生动鲜活的形象。

二是:声腔艺术的白话语境追求。

戏曲素有“剧诗”美誉。不仅讲究整体诗境,其唱词更讲究规整押韵,有时念白也追求规整押韵。诗的国度产生诗的戏剧,是审美的必然。而楚剧的美学精神,却给李派声腔艺术的求异追求提供了空间。

在李派声腔创作中,常见如下现象:“改词加字”、“增字不增板”、“添加感叹语”、“双下句”等现象。这是戏曲舞台上从未见过的唱词格局,诸如十字句竟变成了“也不仅仅是你这个丈母娘疼爱你的女婿”,或“二来是孤的皇儿依仗孤的势力她的言语有一些张狂”这样的多字句。他用白话冲淡诗韵,以多字句突破诗格,让感叹语强化唱词的说话语气。所有这些努力,目的只有一个,让口头语调节工整语态,使唱走向亲切、随和与生动。他的这些具体技法是探索性的,而他的追求目标却是宏大的。在今后的审美筛选中,这些技术有的会被继承发扬,有的也许会被淘汰。但这丝毫无损他审美理想的价值。将艺术还原生活,让充满生活质感的艺术更能吸引观众的耳目,这是戏剧乃至所有艺术的终极目标。

三是:人物个性基调的审美把握。

同类推荐
  • 唐诗三百首全解

    唐诗三百首全解

    唐朝承接隋朝,历经将近三百年,无论文治武功,还是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可以说是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的顶峰,曾出现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封建社会最鼎盛时期,也曾有“安史之乱”“泾原兵变”等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况。单从文学而言,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顶峰,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诗歌是当时文学的最高代表,成为中国传统文学坚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亮丽的风景线。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奇迹,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都奉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
  • 中国最美的散文

    中国最美的散文

    本书提炼的散文不仅是被公认的上乘之作,更分门别类,意蕴宽广。此外,每一篇散文更是加入了编者的心路花语,与读者分享。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登堂入室,管中窥豹,领略中外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添上光彩亮丽的一笔。
  • 灵感

    灵感

    华文文学大师王鼎钧写《灵感》,先是受了古人诗话和笔记的影响,后来又加上今人“手记文学”的启发。由“灵感”“灵感补”“灵感五讲”和“灵感访谈”四部分组成。其中,“灵感五讲”包括“可大可久谈原型”“亦师亦友谈模仿”“成方成圆谈结构”“有隐有显谈比喻”和“求新求变谈造句”。“灵感访谈”包括“美学教授汉宝德谈灵论感”“诗人高上秦(高信疆)谈灵感的滋味”和“小说作家师范谈灵感移植”。此次出版的简体字版《灵感》补充了很多新写条目,新增了灵感五讲,提供了实践的经验。这是一卷闲适小品,也是灵感标本的展览。读这本书,可以从别人的灵感中来,到自己的灵感中去。
  • 西窗内外:西方现代美文选

    西窗内外:西方现代美文选

    本书收录了西方现代著名作家的散文、随笔、短篇小说、长篇断片,还有散文诗等。卞之琳的译文,纯净、典雅、隽永,富含诗意,充分显现了现代汉语的魅力。
  • 命运描绘(最适合青少年的短篇小说)

    命运描绘(最适合青少年的短篇小说)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热门推荐
  • 御剑仙魔传1

    御剑仙魔传1

    一朝醒来……“唔,这是在哪啊”……“哎?哎哎?我的声音?等等,这这……”靳愁眠不断摸着自己的胸口,眼睛瞪得老大,不敢相信。随即慢慢向下探去……这一摸,眼睛瞪得更大,心都要跳出嗓子眼儿了,再接着一摸……“啊!!!!”大声一叫,便晕了过去。靳愁眠以为自己驱动百鬼夜行,啮身噬魂,飞灰湮灭,应该永世不得超生,不曾想居然借尸还魂了。但是上的却是个阴阳人的身,这可好,本是个好端端的姑娘,这下牡丹带门帘,不男不女了。“不应该啊,借尸还魂术首先已死之人的三魂七魄是完整的,当初我可是神魂俱灭的死法,怎么会突然还阳了呢?又是谁非要召我回来呢?”
  • 静待花开盼君归

    静待花开盼君归

    她是钱庄大小姐许林茵,年幼时遇到了自家管家收养的少年王小虎,是命运的安排让他们相遇,相知,懵懂的年纪也许还未明白什么是爱的时候又让他们分开,但自那时起,他们便开始彼此相惜,哪怕王小虎离开了,许林茵依然坚信他会回来,她能做的,只有等待。再次遇见,他不再是王小虎,而是当朝威风凛凛的四皇子北清王,他实现了自己当初的诺言,并且娶了许林茵,但却让她做了他的妾!人道海水深,不低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这便是许林茵苦苦等待的结果吗?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许林茵能接受这样的安排吗?这一定是哪里出了错!
  • 诡谜坊

    诡谜坊

    西江沿岸一隅,有座老城区的故街巷名“禹门坊”,数百年来临江而立,每年春夏江水高涨时节,就如浮于水面的孤岛一般。据街坊老尊长们说,好几十年前,那里曾是一户姓冷的人家的居所,后来人家搬走,不知怎么房舍拆毁,就改做祭祀某位神仙的祠堂,只是年深日久,大家对这神仙的信仰欠奉,便香火湮绝,名号失佚。年月愈久,榕树愈生出荫森,又不知哪一年月起,附近坊巷中有意图寻死之人,就到大榕树上吊。
  • Lady Windermere's Fan

    Lady Windermere's F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论语》中的员工准则

    《论语》中的员工准则

    一道润泽员工心灵与幸福人生的智慧鸡汤!一部砥砺员工品性与职业操守的道德经典!本书将传统国学中所蕴涵的经典智慧和人文精神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创新地结合在一起,让员工从《论语》中砥砺德行,修炼品性,实现自身发展与企业需要的完美契合,达到与企业发展“共和共赢”的境界!
  • 你是我的小酒窝

    你是我的小酒窝

    【已完结短篇小甜饼,第二部《小酒窝甜又暖》已上线】时染的好友是苏神的脑残粉。没有想到学校开发新项目,时染跟苏神成了搭档。好友看她的目光充满了羡慕嫉妒恨。他是人前高冷的苏神,却在看到她的第一眼就沦陷了。最幸运的事就是,当我偷偷喜欢你的时候,你也一样喜欢我。————【戳一戳作者头像,打开作者专栏,可以看到一大堆完结小甜文】
  • 尼采哲理诗歌

    尼采哲理诗歌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谁从根本上是教师,谁就只在与他的学生的关系中严肃对待一切事物——甚至他本身。”这句富有哲理性的格言出自《尼采哲理诗歌》。《尼采哲理诗歌》收录了大量的格言与诗歌。读读这些,必定让你深受启发。
  • 通灵卡卡西

    通灵卡卡西

    名为时追的少年意外通灵火影灵体旗木卡卡西,一条名为通灵者的道路开启。卡卡西附身,他能走多远?
  • 步寸心

    步寸心

    时空穿梭机将两个人送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这里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是没有人知道的,可是不管是什么年代什么时空,总有一种感情会让人无法控制,那就是爱。风流倜傥的三皇子,阴郁狠绝的辰王,还有那个将她带入这个时空一直相守的学长,谁才是她心中所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零下二十度

    零下二十度

    进入24世纪后半叶时期,太阳系内的人类在经历数次战争后陷入文明发展的低谷期,没有人知道是否已经到达了谷底,而战争结束后的短暂平静不过是新的暴风雨来临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