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1900000017

第17章 亦来(1)

厄勒克特拉魂断杜鹃花路

几年前读美国自白派女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Sylvia Plath)的中译本传记,对一首诗的片段印象深刻,总念念不忘诗名是《厄勒克特拉魂断杜鹃花路》,想着有机会找来看看。后来再去查证,发现不是“魂断”,而是“魂系”,“断”是我的臆改,这一改不打紧,厄勒克特拉在杜鹃花路上香销玉殒了!再后来找来原诗,诗题原来是“Electra on Azalea Path”,“魂系”原来也是臆改。不过这样的改动也并非没有道理,以厄勒克特拉自况的普拉斯首次来到埋葬父亲的杜鹃花路,肝肠寸断,不是“魂系”又是什么呢!这样说来,我的改动也似乎有了充分的理由——诗的结尾处明明写着嘛:“恰是我的爱把我们双双带向死亡。”普拉斯说在她的喉管处有一柄“自己的蓝色剃刀”,这魂断得简直决绝彻底!

在诗歌中,普拉斯巧妙地移植再现了希腊神话中的经典场景:厄勒克特拉在阿伽门农墓前。当率队攻打特洛伊的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Agamemnon)获胜回到故乡迈锡尼时,等待他的并不是欢呼,而是妻子克吕泰涅斯特拉(Clytemnestra)和奸夫埃癸斯托斯(Aegisthus)的屠刀。随后为阿伽门农复仇的是他的儿子俄瑞斯忒斯(Orestes),当面临寻仇对象是自己的亲生母亲时,俄瑞斯忒斯多少显得优柔寡断。相比而言,他的姐姐厄勒克特拉则无比坚定。她说服俄瑞斯忒斯从伦理困惑的泥泞中拔出脚来,胸中的怒火化作利剑向母亲挥去。

这一故事曾在多部古希腊戏剧中得到复述,大剧作家欧里庇得斯和索福克勒斯都有同题悲剧《厄勒克特拉》,而埃斯库罗斯的《俄瑞斯忒斯》,只是让她的弟弟,真正的弑母者,成为了头号主角。为了扩充戏剧的丰富性,除了主要人物外,剧中还出现了相同或不同的次要人物,如俄瑞斯忒斯的密友和助手皮拉得斯(Pylades);在欧里庇得斯那里,厄勒克特拉甚至嫁了人——为了摆脱克吕泰涅斯特拉,她搬出宫殿,与一个农夫生活在一起;索福克勒斯则为厄勒克特拉和俄瑞斯忒斯增加了一个妹妹克吕索忒弥斯(Chrysothemis),当俄瑞斯忒斯的死讯传得沸沸扬扬时,是她在阿伽门农墓前发现了俄瑞斯忒斯归来的证据,让厄勒克特拉破涕为笑。

将厄勒克特拉和俄瑞斯忒斯连接在一起的血缘关系,在故事中泾渭分明地指向了离家十余年的阿伽门农,而不是与童年中的子女朝夕相处的克吕泰涅斯特拉。在荷马的两部史诗中,阿伽门农可以算做民族英雄,但远远称不上是好丈夫和好父亲。为了远征特洛伊一帆风顺,他狠将大女儿伊菲革涅亚(Iphigeneia)作为祭品献给了阿尔忒弥斯,这也成为了克吕泰涅斯特拉背叛他、报复他的直接导火索;在征战特洛伊的漫长岁月里,他也没有遥遥回想起迈锡尼的“清辉玉臂寒”,而是在争夺战利品尤其是女性身体的快意中乐此不疲甚至为此与阿喀琉斯(Achilleus)争风吃醋。为什么姐弟俩尤其是厄勒克特拉坚决地站在阿伽门农这边?我们当然可以从古希腊时期的家庭伦理关系构建上寻找答案,将之归因于父系氏族社会的道德驯化,我们也可以这样猜想,阿伽门农父亲角色的缺席,恰恰为厄勒克特拉留下了幻想的空间,这一幻想空间迅速被街头坊间流传的英雄传说填充,满足了小女孩对父亲高大形象的臆想,虚构父亲的幻影十足完美,远远胜过了父亲的在场。

毫无疑问,厄勒克特拉与俄瑞斯忒斯的相遇是这个故事的关键情节,它会彻底打消俄瑞斯忒斯的犹豫,把故事推向无可挽回的悲恸。这姐弟的相遇,古希腊剧作家要么选择在厄勒克特拉的家中,要么选择在神庙。但我以为,这一幕如果发生在阿伽门农墓前,该是何其完美!当他们共同站在墓前的荒草枯树之间,看着雨水的残痕在墓碑上流淌,听到远方海水涌动,似乎还在述说父亲的丰功伟绩,而他们,只能由一堆白骨去推想父亲的音容笑貌,怎能不让人悲由心生!处于这样的环境,泪流满面的厄勒克特拉,她的悲悼就是真理,她的痛诉就是命令。

(莱顿作品《炽热的六月》。这幅作品色彩明亮而柔和,宁静恬适,是他的代表性作品。)

两位几乎同时期的英国画家将阿伽门农墓前的厄勒克特拉搬上了幕布。同具学院倾向的弗雷德里克·莱顿与威廉·布莱克·里奇蒙,两幅同题画却有许多截然不同之处:莱顿将阿伽门农的墓地似乎置于宫墙之内,里奇蒙则选在城外的旷野;莱顿形塑个体,里奇蒙构设群像;莱顿尽量保持色彩的简单化,里奇蒙追求有限度的丰富性;莱顿突出主体正面,让厄勒克特拉露出面部表情,里奇蒙给出的却是垂首的背影。但我们不能因此将这种不同归因于画家风格的不一致。两位画家,都受过良好的学院教育,都曾受到过前拉斐尔主义的影响,偏好表现神话与圣经题材,画风恬美抒情,追求柔和而饱满的画面色彩感。与莱顿的其他作品比较,《厄勒克特拉在阿伽门农墓前》别具一格:厄勒克特拉一身黑袍,占据了画幅的绝大部分和中心位置,在背景的暗黄和装束毫无变化的玄黑之中,观众的注意力将马上移到厄勒克特拉的脸部,短发已经斩断了少女应有的妩媚,闭合的眼睑、微张的嘴唇,流露出她内心的痛不欲生。主体表现的需要影响了莱顿对色彩的选择:以明亮的色彩描抹甜蜜的主题,沉郁的色彩则留给了悲悼。

里奇蒙在塑造厄勒克特拉时,不仅表现她的悲痛,还难忘她的少女身份,因此她把手抬起来搁在阿伽门农墓碑之上,整个身姿构造出一道美的弧线。而莱顿,则用宽大的袍子盖住了厄勒克特拉的曲线,有意在细节上淡化少女应有的自然之美,厄勒克特拉看上去就是一个略显臃肿的历经沧桑的女人。这样就出现了两个厄勒克特拉。

是的,有两个厄勒克特拉。据报道,大音乐家理查·斯特劳斯在霍夫曼斯塔尔脚本的基础上创作出歌剧《厄勒克特拉》。西雅图歌剧团于1909年10月18日、19日连续两天在麦考大厅演出。在100分钟的演出中,理所当然的主角厄勒克特拉必须从开场不间断地开唱长达90分钟,这对扮演者是个严峻考验。该剧的导演于是启用了两套演员阵容,在前后两天里饰演厄勒克特拉的分别是贾尼斯·比亚特(Janice Baird)和珍妮·卡斯尔曼(Jayne Cassleman)。两位女演员都有近乎完美的嗓音,能够自由地在女高音和女中音之间进行跨跃,但总体效果上显然各有千秋:卡尔斯曼更好地在外形上吻合了厄勒克特拉的敏感和易受伤害,情感表达放恣而酣畅;比亚特则通过具有穿透力的清晰、华丽的声音与管弦乐相交织,情感流泻如泣如诉。这一歌剧史上的经典,已经成为许多歌剧团的保留节目,而厄勒克特拉,在不同演员的诠释下放射着多彩的舞台魅力。

是的,有两个厄勒克特拉。一个在爱着,一个在恨着。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发现了爱的厄勒克特拉。他将厄勒克特拉对阿伽门农深沉的爱编织成一个情结,称之“厄勒克特拉情结”,就是人们常说的“恋父情结”。他在梦的临床分析中发现,成人梦中会出现性倒错和乱伦,他认为来源于童年时期力比多在欲望对象上的“投资”。这种情结,在小男孩身上表现为“俄狄浦斯情结”,在小女孩身上则表现为“厄勒克特拉情结”。即使是正常的女孩,也往往表现出依恋父亲而排斥母亲的倾向,在癔病患者那里则更为严重。弗洛伊德理论认为,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母亲都是他(她)的第一个依恋对象,小男孩意欲独占母亲而敌视父亲,这易于理解。而小女孩的情况复杂一些,因为她具有的双重性要求她必须离开自己的第一个依恋对象而投向原先的竞争对手。对此弗洛伊德理论的解释是,当小女孩意识到自己没有外显的性器官阴茎,仿佛被阉割了似的,就会转而埋怨母亲,对阴茎的崇拜则加速了对父亲的认同。弗洛伊德理论所提供的,仅仅是对人类心理和潜意识的解读方法之一种,并非确凿的科学公理。但不可否认,他所开创的精神分析理论犹如一艘动力充足的航船,仍在广阔开辟新的航道。而厄勒克特拉,因为忝列船舱,也随之旅行到心理学冰山亘布的洋面。

让—保尔·萨特(Jean-Paul Sartre)发现了恨的厄勒克特拉。在三幕剧《苍蝇》中,萨特再次复述了俄瑞斯忒斯复仇的经典故事。此剧中,厄勒克特拉依然留在宫廷之中,只是身份由公主降为了女仆,受到篡位的埃癸斯托斯和克吕泰涅斯特拉的奴役。当俄瑞斯忒斯从外地回到迈锡尼的都城阿耳戈斯时,天神朱庇特曾化身凡人劝告他放弃复仇的念头,保持目前的自由状态。正当他对城里不自由的空气感到烦恼准备离开时,厄勒克特拉出现了。在姐弟二人的对话中,厄勒克特拉极力强化俄瑞斯忒斯的家族意识,渲染自己遭受的灵肉伤痛,用激将法促使俄瑞斯忒斯拔剑为父亲复仇。是厄勒克特拉彻骨的恨说服了俄瑞斯忒斯,他的复仇行动,其目的更像是为了解救身陷囹圄的姐姐,给她以心灵安慰。可是,对克吕泰涅斯特拉的杀戮意味着弑母之罪,俄瑞斯忒斯不得不在复仇女神的怒吼、民众的声讨和苍蝇的包围中黯然逃离。人究竟有没有选择的自由?自为自由有没有阈限?这是萨特关心的问题。俄瑞斯忒斯拒绝朱庇特的提议,表明他放弃了作为自然人的选择权利。当厄勒克特拉的说辞在他心中激荡起涟漪,俄瑞斯忒斯已意识到,一个社会人的选择是有条件的,而且这种选择必然附加有无法规避的责任,尤其当选择是两难的时候。俄瑞斯忒斯既然不能选择做“局外人”,就必须听从秩序、伦理的等一切社会规约的代言人厄勒克特拉的律令,首先去做英雄,接着沦为罪人。

同类推荐
  • 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四师深度解读推荐版(套装七册)

    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四师深度解读推荐版(套装七册)

    本套丛书为麦家、苏童、阿来、马家辉 四位名家指定推荐版本★《老人与海(四师推荐精装版)》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城堡(四师推荐版)》茅盾文学奖得主苏童作序深度解读:世界上有一个地方,我们看得见,却永远无法抵达★《小王子(四师推荐精装版)》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作序深度解读:在复杂的世界里拥有一颗简单的心★《寂静的春天(四师推荐精装版)》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作长序解读:人类保护自然,是为了保护人类自己★《我弥留之际(四师推荐精装版)》茅盾文学奖得主苏童作长序解读:死亡到来前,我们如何更好地活着★《包法利夫人(四师推荐精装版)》茅盾文学奖得主苏童作序深度解读:一部人性的百科全书★《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作序深度解读:一封长长的信,一个女人痛痛的心。
  • 我读.3

    我读.3

    《我读3》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主讲人涉猎颇广,每一本书都经过了消化吸?,最后形成了中肯的评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传达给读者。每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读来妙趣横生。
  • 雪又白

    雪又白

    本书作者为中国金融作协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省金融作协副主席,诗人生长于新疆伊犁,那里天山飘雪;工作于陕西西安,那里古城厚重。本诗集收录了作者多年的精品诗,分作十章,有亲情爱情的热烈忠贞,有历史名胜的独到感悟,有节日节气的回顾畅想,有古城生活的细腻感触,有原生作物的诗意升华,有故乡亲人的深刻思念,有佛家性情的顿然开悟,有大道众生的高度关怀,更有着对雪花飞白的终极诉说。雪花轻灵纯澈打开诗人的诗眼,北疆伟岸巍峨铸就诗人的诗魂。雪又白,飞白流韵,贯穿全集,诗意人生,人生诗意,本诗集实为现代诗之佳品,应共诗意人来品鉴。
  • 金正日运筹北南朝鲜高峰会谈始末

    金正日运筹北南朝鲜高峰会谈始末

    半个世纪以前的八月个五日,对于北南朝鲜来说都是个难忘的日子!一九四五年的“8·15”正是日本的战败日,同时在这一天朝鲜半岛正式分裂成北南两个国家。 半个世纪后的这一天——二〇〇〇年八月十五日上午八时,北朝鲜首都平壤的顺安机场上有一架大型波音客机,一跃飞上,莳蓝色的晴空。这架飞机将把一百名年事已高、与南朝鲜离散多年的北方家属送往汉城的金浦机场,他们是作为首批与南朝鲜亲人团聚的幸运者前往封闭了五十多年的韩国。不久,这架客机还要运接另外一百名韩国离散者家属由汉城金浦机场飞回平壤。
  • 我不怕迷茫彷徨,只怕虚度这好时光

    我不怕迷茫彷徨,只怕虚度这好时光

    生活是美好的,我们只是需要训练自己去发现他们。用简单、热爱为标准来经营我们的日子,把任何一种生活都过成美好的样子。细细品尝生活,用心雕刻时光,那么你所度过的每一天都不算浪费。
热门推荐
  • 王妃医手遮天

    王妃医手遮天

    他们初见于某个土匪窝,她助他解了燃眉之急,顺带算计了一把自己那不称职的丞相老爹;后来,他们成了夫妻,只因一个替姐出嫁,一个不得不娶…….她是丞相府二小姐,背着克父之名,受人欺凌,最终死于非命。灵魂易主,她建马队,开商铺,闲时数数钱,无聊时为人看看病,将日子过得多姿多彩自由惬意。他是声名赫赫的战神陵王,残忍、暴戾、嗜血,曾经有过五任未婚妻皆死于非命,是名副其实的克妻男。纵然容颜绝世,却令无数倾慕他的女子望而却步…….当两个都背负着刑克之名的人在一起,谁会是谁的劫?
  • 江湖说之大乱斗

    江湖说之大乱斗

    江湖热血,以武为尊,原本平静的江湖因为一个人的出现开始了大乱斗,他就是离凡,离凡一路征战从一个药铺的小伙计一直战到神武者,江湖险恶,何以平息,唯有以杀止杀。
  • 我的脑海有三界

    我的脑海有三界

    忽然有一天,我觉得人生的转折点出现了,因为我的脑海中出现了三个世界。我以为自己往后不再平凡,事实也是如此,丧尸,武者,妖怪,阴差修仙者……我接触到了各种充满诡秘和玄幻色彩的事物。即便是走上了非凡之路,不拼不博,不争不抢,依旧只是一“凡人”。渐渐地我明白一个道理: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仙亦如是。我叫江时尽,一个原本平凡普通的大学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溺宠萌妃,冒牌王妃很嚣张

    溺宠萌妃,冒牌王妃很嚣张

    乔惠茜从没有想过自己竟然这么背,穿越到妓院,被迫嫁给一个又丑又老的男人就算了,好不容易逃出来竟然被当成了冲喜的新娘嫁进了齐王府?老天是不是在玩她啊?秦墨枫从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爱上一个总是喜欢惹麻烦的女子,而在与她达成协议那一天起,自己的心好像就已经变得不像他了。当情愫在两人之间慢慢滋生,一年之后该何去何从?是顺从自己的心意留在他的身边,还是去往自己的江湖之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同居霍少总惹我

    同居霍少总惹我

    “女扮男装的我,好像把总裁大人掰弯了,我该怎么办,在线求答。”*她12岁时,他“欺负”她哥,被她挠了他的脖子;她22岁时,他夺了她的初吻,还想这样那样,她一个台灯把她敲晕了;她23岁时,他要求与她结婚,理由是她毁了他的清白、要负责;她24岁时,他抱着她冲进妇产科,怒吼,“我保大人。”*她叫叶桑桑,他叫霍嘉荫,这是他们的爱情故事。*机灵鬼叶桑桑,替亲哥上“战场”,白天在绿茵场上东扑腾、西扑腾,最怕胜利时拥抱被人压平胸。晚上,裹得严严实实,害怕被“同居”的霍少发现她有胸。“霍少,我知道错了……”某日,叶桑捏着一张验孕单低着脑袋颤巍巍的道。“错哪儿了?”“不该不付千万违约金……”不等她说完,霍少把她扛在肩上,“你错在让老子想了十几年,还想不让我儿子喊我爸爸。”十五岁时,正值青春躁动期的霍嘉荫,被12岁的叶桑桑挠了一指甲,从此他记了一辈子。想跟他化干戈为玉帛的叶桑桑,却意外成了他的心上人,然后又成了他孩子的妈。人生路上啊,往往是“冤家路窄”——走着走着,路歪了,就歪到一起,成了一家人。
  • 重生穿越之苦等伊人归

    重生穿越之苦等伊人归

    因为一块玉佩,张容瑾魂穿了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大汉贵女,原身溺水而亡,她借机重生,而穿越后,她频频梦见原身的旧情人,原身留下诸多秘密似乎都似谜一般牵扯着她,似乎与她毫无关系,却又暗地里与她互生纠葛,世人皆知廷尉大人府上的嫡女张家三小姐张容瑾才貌双全,更冠之以长安第一美人的称号,亦知张家二小姐张容琛心善大方,渡世人以善心,然张容瑾来此后,步步深入,却发现,也许,这位庶姐姐并不似自己想得这么简单。或许溺水而亡的张家三小姐,并非意外横生而死,而梦中,原身的旧情人,也似乎非她所想。更不知,原来史书上的那个被层层神秘面纱覆盖的皇后,与她,与张容瑾之间亦不可分割。本文正史向,是在史实上的合理想象,不可当做正史读,仅供娱乐,
  • 无限神系之收尸人

    无限神系之收尸人

    老板,需要人帮忙收尸吗?毕竟你无儿无女,更没有三亲四戚什么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死后有个人帮你收尸不是很好吗?“滚,老子堂堂大罗金仙,证得无尽时空永恒的存在,还需要你来收尸?”你以为以上就简介?作者追加一条,这就是披着无限神系的皮,在各各世界搞事情的书( ̄⊿ ̄)
  • 创业从美食开

    创业从美食开

    叮!恭喜您被《最后一个帝国》系统选中,请选择以下开局模式1.美食体系。2.金融体系。3.文学体系。这个系统有点强,嗯……我想全选。
  • 新世界的学校

    新世界的学校

    十八岁的安世逸是一个家世显赫却身份卑微的大学生,在学校也被孤立了起来,某天他在回家路上的时候突然一脚踩空掉进了一个井里面,当他再次恢复意识时已经到了这个靠实力说话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