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鲜牛奶,奶粉也是老人小孩补充营养的重要来源。市面上奶粉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全脂奶粉、脱脂奶粉、速溶奶粉和婴幼儿奶粉四大类产品。其中,全脂奶粉基本保持了牛奶的营养成分,最适合中青年人群;脱脂奶粉是牛奶脱脂后加工而成的,口味较淡,适合中老年、肥胖和不适于摄入脂肪人群;速溶奶粉则具有分散性、溶解性好的特点,一般由牛乳添加一定量蔗糖加工而成,适于全体人群;婴幼儿奶粉,顾名思义,是为婴儿和幼儿专门调配的奶粉。根据不同阶段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和营养要求,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进行了全面强化和调整。要想挑选到称心如意的奶粉,要遵循“一看、二查、三压、四捏”原则。
“一看”就是指看奶粉外包装。检查产品包装上面印刷的图案、文字是否清晰,产品和生产企业的信息标注是否齐全;然后是要看产品说明,无论是罐装奶粉还是袋装奶粉,包装上都会有配方、执行标准、适用对象、食用方法等必要的文字说明,一定要仔细看清楚。
“二查”是查奶粉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一般罐装奶粉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标示在罐体或罐底上,袋装奶粉则标示在袋的侧面或封口处,农民朋友可以据此判断该产品是否在安全食用期内。
“三压”是挤压一下奶粉的包装,看有没有漏气。由于包装材料的差别,罐装奶粉的密封性较好,能有效遏制各种细菌生长,而袋装奶粉阻气性较差。在选购袋装奶粉时,双手挤压一下,如果漏气、漏粉或袋内根本没气,说明该袋奶粉已经存在质量问题,就不要购买了。
“四捏”是通过捏的方式,检查奶粉中是否有块状物。摇动灌装奶粉的罐体感觉,奶粉中若有结块,就说明奶粉里进了潮气,出现质量问题了。袋装奶粉的鉴别方法是用手去触捏,如果手感松软平滑且有流动感,则为合格产品,如果手感凹凸不平,并有不规则大小的块状物,就说明奶粉已经变质了。
小锦囊:分辨牛奶与乳饮料
现在市场上有一些含乳饮料的包装袋上,往往用大号字写“活性奶”、“鲜牛奶”等模糊名称,仔细看时,才会发现旁边还有一行小字叫“含乳饮料”,而且个别产品甚至连这一行小字也没有,只在配料表上多了一项“水”。但是因为乳饮料不是纯牛奶做的,所以营养价值远不能和纯牛奶相提并论,所以农民朋友在选购牛奶的时候一定要擦亮双眼,仔细看才能分辨清楚。
59选购质量好的酒水饮料,该怎么做?
酒水饮料一般分为酒精类和非酒精类两种。经常接触到的,主要有白酒、红酒和果汁饮料。下面我们分别谈谈对白酒、葡萄酒和非酒精类饮品的区别和选购。
选购白酒要看厂家与酒度
选购白酒时,第一,应选择正规厂家,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生产的国家名牌产品。第二,白酒并非“越陈越香”。低度白酒,即酒精度40%(V/V)以下的白酒,在存放一年或者更久后,口味会寡淡。因此,在购买低度白酒时,最好选择两年以内的白酒产品饮用。
选购葡萄酒要看标签和颜色
根据葡萄品种的不同,葡萄酒主要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等。红葡萄酒为紫色,白葡萄酒为淡黄色,其他还有桃红色葡萄酒为桃红色。农民朋友在选购葡萄酒时,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看葡萄酒的标签标注内容是否齐全、准确。名称应该为“葡萄酒”,酒精度不应低于7%(V/V)。二是从内在质量判断。从外观看,葡萄酒应该是透明、鲜艳、不浑浊的,闻起来应该有葡萄天然的果香、发酵的酒香、陈酿的醇香,不应有杂气味。口感上会感到浓郁的果香,香味细腻、柔和,不刺激,不带苦、涩杂味。
选择非酒精饮料过五关
非酒精饮料也叫软饮料,但并非一点儿酒精都不含,一般酒精含量小于0.5%(V/V)的都是非酒精饮料,主要有碳酸饮料、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茶饮料、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瓶装饮用水、固体饮料以及其他特殊用途饮料等。在选择非酒精饮料的时候,一是看封口是否严实,瓶盖有没有生锈。二是看是不是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是否有品名、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限、配方、规格等,基本内容缺一不可。其中重点看看是否超过保质期,通常情况下距离生产日期愈近愈新鲜。三是看是否有沉淀物和悬浮物,如果发现饮料分层,有沉淀物,则明显变质,不能购买。四是闻香气,质量好的饮料香气不刺鼻,无异味。如果有异味(多为馊酸味),则表明是已变质的产品。五是尝味道,各类饮料要酸甜适宜,如果口感不正常或有怪味,说明饮料有问题。
60如何防止选购到过期食品?
任何一种食品都有保质期、安全食用期,食品过了保质期就意味着可能已经变质,再食用,就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小故事过期饮料不可喝
张某带女儿到乡下为老岳父过生日。看到外孙女来了,姥爷高兴得没顾上多说,就匆忙上街买酒割肉拿饮料。家人团聚为老人庆贺生日,斟好酒,拌好熟肉,姥爷先给不爱吃肉的外孙女倒上饮料,谁料外孙女细心,发现果汁的颜色有点特别,没敢喝。张某和岳父可不管那么多,爷俩边聊天边喝。没想到,身体一直很好的岳父忽然感到一阵恶心,紧接着就开始呕吐起来。随后,张某身体也出现反应,脸上出现大量红疹,全身虚弱无力。赶紧请来医生,经过一番诊治,才知道是喝了过期饮料引起的食物中毒。
怎样才能不吃过期食品
那么,什么样的食品才算过期食物呢?是过了规定食用日期的,还是看起来已经腐败变质的?
(1)多看多闻识别过期食品。要通过看外观是否破损涨袋,包装是否过期,是否是三无产品(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是否有沉淀,闻起来气味是否异常。尽量选择新鲜的食品,少买凉拌菜、熟食品。熟卤制品买回去后最好再重新加热,凉拌菜买回家最好再增加一些醋、蒜等调味品杀菌。
(2)冰箱不是“万用保鲜箱”。有些农民朋友认为,只要把食品放到冰箱里就不会变质。事实并非如此。其实,很多微生物繁殖的适宜温度范围在4℃~60℃,而大部分冰箱冷藏温度并没有达到4℃以下,只能导致食物中的维生素缓慢分解损失。因此冷冻食品也最好在出厂日期后一月内吃掉,以免引起胃肠疾病。
(3)有些节约并不好。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些农民朋友认为食物过期后只是口感变差、质量下降,只要没有严重发霉变味,就应该尽可能吃掉,避免浪费。然而,这种“美德”有时却容易伤身。比如水果放置时间长了,就会出现部分腐烂变质,产生大量有毒物质,而且这些有毒物质会向未腐烂部分继续扩散,即便吃的是没有腐烂的部分,其中的毒素依然会对人体呼吸、神经等系统形成威胁。还有糖果、薯片、方便面等过期以后,虽然看上去还很正常,但其引起的化学变化在体内蓄积,将更容易使细胞癌变及引发慢性病。
另外,有些个别生产厂家和不法商贩受经济利益驱动,擅自涂改生产日期,随意粘贴标签给过期食品更改生产日期,使农民朋友无法识别真正的食品保质期。所以,农民朋友在购买食品的时候,一定要擦亮双眼,不要因为贪图便宜而上当受骗。
61养成正确的卫生习惯,该怎么做?
正确的卫生习惯,是健康生活的保证,保持正确的卫生习惯,需要从小事做起。
小故事警惕病从口入
60多岁的周阿婆一家三口一天中午吃的东西都不一样,却同时出现了恶心、腹痛、呕吐等食物中毒症状,被送进医院进行急救。在病床上一家人都觉得奇怪,因为他们吃的东西不一样,怎么可能同时中毒呢?原来,中午周阿婆的儿子因为到邻村参加个婚宴,所以周阿婆和孙女在家里吃饭。周阿婆加热了前一天吃剩的肉丝,又炒了莴笋,用电饭煲煮了米饭。两岁多的孙女吃的是专门做的五谷菜叶粥。吃完粥后,孙女又想喝银耳汤,周阿婆就把冰箱里剩下的一点银耳汤拿给她喝了。下午两点半左右,连同一起回家的儿子,三人一起开始呕吐起来,特别是孙女,一下午吐了四次。去医院化验发现,三人都得上了细菌性食物中毒。孙女是吃了在冰箱里放了两天的银耳汤,引起的腹泻和呕吐。周阿婆则是吃了那盘放了一天的肉丝造成的腹泻和呕吐,而儿子呢,可能是因为夏天太热,在婚宴上吃了不洁物造成的。
养成正确的卫生习惯要从小事做起
都说“病从口入”,稍有不慎,后果将不堪设想。一般来说,正确的卫生习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吃过期变味食物。过了期的食品以及馊了、霉了的食物是坚决不能吃的,其中可能含有大量的细菌、毒素,一不小心就会造成食物中毒。家里的饭菜如果隔餐再吃,一定要高温加热后再吃。
(2)勤洗手,定期修剪指甲。手是我们人体跟外界接触最多的器官,自然环境和各种物体表面有很多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病毒和病菌。勤洗手、正确地洗手能及时清除手上的细菌和病毒,防止外界的病菌和病毒通过手进入人体。特别是在与病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进食前,上厕所后,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都要先把手洗干净。
(3)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也不是简单地随便冲一下就完事,只有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才能真正达到杀菌消毒效果。重点是要做到“湿搓冲捧擦”五原则。首先要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然后用20秒时间揉擦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后,用清水把手彻底冲洗干净,再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
(4)勤洗澡,勤换衣服。尤其是夏天,天气炎热出汗较多,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如果长期不洗澡、不换衣服,细菌就会粘附在身体上,堵塞毛孔,传染疾病。
(5)不随地吐痰。咳嗽时用手帕或纸巾遮盖口鼻,以免将有毒病菌通过空气传播给他人。
(6)坚持锻炼身体。选择一两个项目,或散步、或跑步、或扭秧歌、或打拳、或打球,等等。一旦选定了项目,就要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同时注意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要注意的是,做农活不一定就是锻炼身体,做农活往往只锻炼了身体的某部分,其他部位并没有得到锻炼,所以锻炼身体还是要选择一些能使全身得到锻炼的体育活动。
(7)不用手指挖鼻孔。不用脏手擦眼睛,点钞时不用手指沾口水。
(8)均衡饮食,合理营养。不挑食,不暴饮暴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吃过冷过热食物。
(9)每天生活、学习、工作要有规律。按时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
(10)生病要早治疗。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症状时,不带病干农活、上班、上学,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避免外出或到人群集聚场所活动,如要外出时要戴口罩。
62掌握科学的烹调方法和科学搭配饮食,该怎么做?
研究表明,食物用微波炉,或100℃时煮、滚、焖加工不会产生致癌物质;用烤箱烘烤产生的致癌物质较少;但高温油炸、煎、炒、烟熏、明火烤等方式所产生的致癌物质最多;烹调的温度越高,时间越长,产生的致癌物质也越多。所以,要想吃得健康,掌握科学的烹调方法也很重要。
小故事天天吃烧烤,吃出胃癌病倒
小谭在一家饭店干服务生,几乎每晚12点多都要到烧烤摊位吃烤肉、喝啤酒。两个月前,小谭上腹突然出现疼痛不适症状,且越来越消瘦,一称,体重掉了近10斤。在母亲的要求下,小谭到医院检查发现竟然得了胃癌。这一结果不亚于晴天霹雳,一下将小谭母亲击倒。原来由于烤肉在高温下被分解的脂肪会与肉蛋白质产生有害物苯并芘,经常食用,有害物质在体内蓄积过多,进而伤害胃部,能最终诱发胃癌、肠癌等恶性肿瘤。值得庆幸的是,因为胃癌发现得早,小谭没有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小谭表示以后一定不会再吃烧烤类的东西了。
小谭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选择食物时要尽量选择健康的烹调方式烹制的食品。多使用蒸、煮、滚、凉拌、微波烹调等方法,减少使用油炸、油煎、盐腌、烟熏、火烤等方法。
炒菜温度不可太高
一般油脂加热到一定高温时,就会分解产生强致癌物苯并芘。有些人在炒完菜后,锅底上有一层黄棕色或黑褐色的黏滞物,此时如果不刷锅就炒第二道菜,锅底的粘滞物继续加热,其产生的苯并芘含量比任何烟火熏烤的食物都高。尤其是烹调鱼、肉之类的富含蛋白质、脂肪的菜肴时,锅底残留物中苯并芘的浓度更高,很容易混入其他食物中。不仅如此,鱼、肉等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被烧焦后,还会产生一种危害度超过黄曲霉素的致癌物。所以,为了防止致癌物对人体的危害,应提倡“炒一次菜洗一次锅”,彻底清除锅底中的残留物。此外,烹调结束后,炒菜锅要趁热用清水洗净擦干。
煎炸食品要用新鲜油料
我们做菜时有很多菜需要先过油,还有一些食品需要油炸,要用到很多油。很多农民朋友觉得剩下的油可惜,就倒回油罐里,下次接着用;或者把猪油熬出来放在冰箱里,下次炒菜的时候舀一点;还有的人甚至把好几次煎炒烹炸的油,混合在一起,留着下次再用。于是,油就被一次一次地加热,殊不知这种反复加热的油对身体的伤害极大,与“地沟油”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会增加患很多疾病的危险,比如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胆囊炎、胃病、肥胖,甚至可能增加患心脏病和多种癌症的危险。同时,油炸食物时,烧焦变味的食物应丢弃不要。
科学搭配饮食四原则
(1)质料搭配。为达到营养全面,方便食用等目的,一般采取软配软,如皮蛋拌豆腐;脆配脆,如素炒三丁;韧配韧,如芹菜炒八爪鱼;嫩配嫩,如香菇油菜心等。通常以肉类搭配青菜,可使蛋白质、脂肪与维生素、无机盐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2)口味搭配。既要保持主料原来的味道,如鸡鸭鱼肉本身味道鲜美,就要搭配些清淡且提鲜的辅料以突出主料的特色;又要使主料与辅料味道相投,如肉类要搭配蔬菜、西红柿要搭配鸡蛋比较好吃。
(3)色彩搭配。颜色相近的菜色搭配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开胃可口;而色差较大的菜色搭配给人以绚丽多彩之感,可令人食欲大增。
(4)形态搭配。形态搭配分为同形搭配和异形搭配两种。同形搭配是指主料与辅料的形状大小要一致,即达到条配条、丝配丝、丁配丁等,土豆烧排骨是块配块,鱼香肉丝是丝配丝,炒三丁是丁配丁;异形是指主料和辅料形状大小各不相同,如宫保腰花,腰子是菊花形的块,配料是圆形的花生米和段形的干辣椒。一般来说,同形搭配的菜式显得文雅小巧,异形搭配的菜式显得粗犷大气。
小锦囊:教你几种“巧搭配”
食物搭配合理,会起到营养互补、相辅相成的作用,下面列举几种可以称得上是最佳搭档的饮食搭配。
(1)羊肉配生姜。羊肉可补气血、温肾阳,生姜有止痛祛风湿的作用,而且生姜既能去腥膻,又能助羊肉温阳祛寒。二者搭配,可以治疗腰背冷痛、四肢风湿疼痛等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