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8400000017

第17章 孟子(3)

《孟子》的这一部分,字里行间充满了以民为本的思想,处处显示了孟子时时为大众着想。如果说在《梁惠王上》里,孟子游说的时候所说的“仁者无敌”、得人心者得天下,其表达的逻辑仍然是以君主的王天下为目的,以人民的拥护作为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那么在这几章之中,孟子的思想则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将人民的利益规定为整个国家政治的根本,一切政府活动的出发点,认为统治者的政事应与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民生状况应成为统治者的首要关切。由于时代条件的局限性,孟子并没有批判君主制以及封建专制主义,但是,他力图将君主制的危害减少到最小的程度,始终力图将君主制引导到为社会与全体人民谋福利,他的观念快要接近于:人民应当是国家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

公孙丑上:论浩然之气第二章公孙丑[1]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2],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3]否乎?”

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4]远矣。”

曰:“是不难,告子[5]先我不动心。”

曰:“不动心有道乎?”

曰:“有。北宫黝[6]乏养勇也:不肤桡[7],不目逃[8],思以一毫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9],亦不受手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如刺褐夫;无严[10]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B11]之所杀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B12],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B13],北宫黝似子夏[B14]。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B15]也。昔者曾子谓子襄[B16]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B17],虽褐宽博,吾不惴[B18]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B19],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

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

“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B20];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B21];气,体之充[B22]也。夫志至[B23]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B24]其气。”

“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何也?”

曰:“志壹[B25]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B26],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为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B27],养而无害[B28],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B29]而取之也。行有不慊[B30]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B31]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B32]。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B33]之者,芒芒然[B34]归,谓其人曰:’今日病[B35]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何为知言?”

曰:“诐辞知其所蔽[B36],淫辞知其所陷[B37],邪辞知其所离[B38],遁辞知其所穷[B39]。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宰我、子贡[B40]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B41]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我于辞命[B42],则不能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

“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

“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B43],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B44]。敢问所安[B45]。”

曰:“姑舍是[B46]。”

曰:“伯夷、伊尹[B47]何如?”

曰:“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B48]?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B49]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B50]则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B51]所愿,则学孔子也。”

“伯夷、伊尹于孔子,若是班[B52]乎?”

曰:“否!自有生民[B53]以来,未有孔子也。”

曰:“然则有同与?”

曰:“有。得百里之地而君[B54]之,皆能以朝诸侯[B55],有天下;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是则同。”

曰:“敢问其所以异?”

曰:“宰我、子贡、有若[B56],智足以知圣人,汗不至阿其所好[B57]。宰我曰:’以予[B58]观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B59]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有若曰:’岂为民哉?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太山之于丘垤[B60],河海之于行潦[B61],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乎其类,拔乎其萃[B62],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注释][1]公孙丑:孟子弟子,齐国人。[2]加:犹“居”。加齐之卿相:任齐国的卿相。[3]动心:指因为担任重任向心中有所恐惧疑惑。[4]孟贲:古代勇士,卫国人,一说齐国人。[5]告予:姓告,名不害,战国思想家,曾学于墨子。[6]北宫黝(yǒu):其人其事已不可考。朱熹说他可能是刺客之流。[7]桡(náo):退却。不肤桡:皮肤被刺而不退缩。[8]不目逃:眼睛挨扎不避开。[9]不受:不受辱。褐(hé):粗衣。褐宽博:穿宽大的粗布衣的人,指地位卑下的人。亦即下文所谓“褐夫”。[10]严:惮,畏惧。[B11]孟施舍:人名,事迹无考。[B12]会:指交兵。[B13]曾子:孔子的弟子曾参。[B14]子夏:孔子的弟子卜商。[B15]守约:掌握要领。[B16]子襄:曾子的弟子。[B17]自反:自我检查。缩:与衡相对,意为横直之“直”,引申为理直,有理。[B18]惴(zhuì):惧。此为使动用法,意为使之惧怕。[B19]守气:保持勇气。[B20]不得于言:言论有欠缺。勿求于心:不要从心志上寻求原因。[B21]志:意志、心志。志,气之帅也:志是气的统帅。[B22]体之充:充满体内的力量。[B23]至:极至,最高。[B24]暴:乱,扰乱。[B25]壹:专一。[B26]蹶:跌倒。趋:快步走。蹶者趋者:赵岐注解为“行而蹶者”。[B27]以:同“而”。至大至刚以直:伟大刚强而正直。[B28]养而无害:保养它而不要伤害它。[B29]袭:突击。[B30]慊(qiè):满足。[B31]外之:认为义是外在的。[B32]“必有事焉”四句:顾炎武《日知录》卷七“倪文节(思)谓:当作’必有事焉而勿忘;勿忘,勿助长也‘。传写之误,以’忘‘字作’正心‘二字。言养浩然之气,必当有事而勿忘,既已勿忘,又当勿助长也。叠二’勿忘‘,作文法也。”一说“正”当读为“止”,也通。[B33]闵:同“悯”,忧虑。揠(yà):拔。[B34]芒芒然:疲劳的样子。[B35]病:疲劳至极。[B36]诐(bì)辞:偏颇的言辞。蔽:蒙蔽。[B37]淫辞:过分夸饰的言辞。陷:失误。[B38]邪辞:不上正道的言辞。离:偏离。[B39]遁辞:躲闪含糊的言辞。穷:理屈。[B40]宰我:孔子弟子宰予。子贡:孔子弟子端木赐。[B41]冉牛:孔子弟子冉耕,字伯牛。闵子:孔子弟子闵损,字子骞(qiān)。颜渊:孔子弟子颜回,字子渊。[B42]辞命:辞令,语言技巧。[B43]子游:孔子弟子言偃。子张:孔子弟子颛(zhuān)孙师。一体:犹“一肢”,指一部分。[B44]具体:具有全体。微:微小。具体而微:指具备了孔子的各种德行,只是程度比较微小。[B45]安:居、处。敢问所安:请问您处于哪种位置?[B46]姑舍是:姑且丢下这个问题不谈。 [B47]伯夷:商末孤竹君之子,与其弟叔齐互相让国,逃隐于山中。武王伐纣后,二人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伊尹:商汤的相。[B48]“何事”二句:什么样的君主不可事奉?什么样的民众不可驱使?这是反诘句,意即任何君主皆可事,任何民众皆可使。[B49]止:指停止做官。[B50]速:短促。[B51]乃:至于。[B52]班:同等,并列。[B53]生民:人类。[B54]君:统治。[B55]朝诸侯:使诸侯来朝。[B56]有若:孔子弟子,亦称有子。[B57]汗(wā):低下。阿(ē):阿私、偏袒。所好:所喜欢的人。[B58]予:宰我之名。[B59]等:一律,无论。[B60]丘垤(dié):小土丘。[B61]行潦(lǎo):小水流。[B62]拔:超出。萃:群、聚。

[鉴赏]《孟子》一书的散文,以气势见长,明代王文禄《文脉》说:“或曰:后世无《孟子》七篇,何也?曰:孰养浩然之气也?故自文以气为主,有塞天地之气,而后有垂世之文。”孟子文章之中的这种气势,同他本人在道德修养之上善于培养“浩然之气”是有密切联系的。这一章里记载了孟子与公孙丑谈论培养“浩然之气”的方法,透露了孟子自己道德修养的独特体验。孟子认为,所谓“浩然之气”,是一种非常宏大,十分刚健而正直的道德正气。只要小心护养它而不对它加以伤害,它就会发扬光大,直至充塞于天地之间。这种浩然之气,始终是与“义”和“道”相伴的。实际上,这种浩然之气,是由于“义”的长期积聚而形成的。如果平时的所作所为,哪怕存在一点点的心中有愧,这气也就泄了。告子也讲“养气”,但他总认为“义”是从外部强加的,因此,他主张“不得于言,勿求于心”,即如果在言辞上输了,就不要再去内心中寻找理由。而孟子则不同意这点,因为,孟子认为“气”是受心志所主导的,只要心中有“义”,就不该气馁。而如果心中无“义”,即使强词夺理也终将无用。

此外,孟子还指出这种由“义”而生出的浩然之气,其实每个人心中都会产生。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仁义的本心。关键是要善于培养,如果认为它没有益处而放弃护养,那就是懒汉;如果性子太急,人为催促它快长,那就是拔苗助长的傻瓜。

在这一章里,孟子还提到了“知言”的问题。所谓“知言”,也就是善于分析、洞察别人的言辞,以在辩论之中抓住对手的要害。孟子具体地介绍了他的“知言”本领:“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也就是:对于那些偏颇极端的言论,要清楚它的片面性在哪里;对于那些夸饰吹嘘的言论,要清楚它的漏洞在哪里;对于那些不合正道的言论,要清楚它在哪里背离了逻辑;对于那些含糊其辞的言论,要清楚它想在哪里打马虎眼。《孟子》的论辩性文章表明,正是凭借这种“知言”的本领,孟子在辩论时总能准确揣摩清楚对手的意图,从而找出对方论点和论据中的漏洞。选准主攻目标,并巧妙地控制住主动权,把握辩论方向,从而占据辩论的上风。

“知言”是属于言辞方面的技巧,“养气”则关乎道德修养。两者兼长十分不易。从前在孔子的弟子中,宰我、子贡是以言辞见长,而冉牛、闵子、颜渊则善言德行,孔子自然是兼而有之。现在,孟子也算是兼而有之了,那么孟子能否算是圣人了?弟子公孙丑便向孟子提出了这各问题。孟子表示,“圣人”这一称号,连孔子都不敢当,我孟子又怎么敢当呢?公孙丑又问,如果与孔子的出名的弟子,如子夏、子游、子张、冉牛、闵子、颜渊等人相比,孟子认为自己应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呢?孟子对这个问题采取了回避的态度,或许他认为自己的地位,应由后人加以评价吧。

公孙丑上:尊贤使能第五章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1],法而不廛[2],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3],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4],则天下乏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5],无夫里之布[6],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7]矣。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有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如此,则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者,天吏[8]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9]。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10]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B11]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B12]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B13]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B14]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B15],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曰:“矢人岂不仁于函人[B16]哉?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B17]亦然。故术[B18]不可不慎也。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B19]夫仁,天之尊爵[B20]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B21]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B22]也。人役而耻为役,由[B23]弓人而耻为弓,矢人而耻为矢也。如耻之,莫如为仁。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第八章孟子曰:“子路[B24],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B25]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B26],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同类推荐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典籍,该书并非成于一时,亦非一人所写。《山海经》传世版本共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其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矿物、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价值。本书是《山海经》的白话文全译本,且对生僻字词、名物有适当的注释。此外,还配有大量古本《山海经》中所绘的插图。
  • 韵府词库

    韵府词库

    《韵府词库》是作者花费近十年心血,在有关资料及工具书上选取六千余个韵单字,搜集古今汉语词典、词组约二十六万个汇编而成,为广大爱好作诗填词的读者及苦于汉语词组搭配检索的读者提供了方便。
  • 孟子

    孟子

    孟子是儒家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被后人尊封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所著《孟子》七篇十四卷,为《四书》之一,内容丰富,涉及政治、哲学、伦理、经济、教育、文艺等多个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次出版以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所收焦循的《孟子正义》为底本,约请专家充分借鉴吸收了前人和今人的研究成果,注释疑难词句及典故名物;逐篇翻译;每章都作题解,概述该章主旨。在校对文字、注释及作品辨伪、评析方面尽可能汲取先贤时彦的研究成果。本书版本权威,注释简明,翻译晓畅,装帧精致,是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者的案头必备书。
  • 三字经

    三字经

    《三字经》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蒙学读本。《三字经》与我国古代许多书籍一样,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在各个时期都有改动和修订,至今存在多种版本。经过考证和论述,以及前人留下的总结经验,我们采用了内容齐整、流传最广泛的“宋本”。这本书出现以后,就广为传诵,宋朝以后历代文人又不断增补、修补,加上了宋朝以后的历史简述,直到民国时期,才形成这个通行的“版本”。由于这本书在中国影响极大,曾被誉为“古今奇书”、“袖里通鉴纲目”,还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发行。近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还把《三字经》列为儿童道德修养的必读书目之一。
  •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这是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叙事翔实。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替残酷的世界给你一记温柔的耳光

    替残酷的世界给你一记温柔的耳光

    豆瓣最励志的麻辣大叔小川叔带着一张犀利小毒嘴,讲职场的故事,实用坚强不做作。来北京十年,从小正太走到大叔,小川叔把自己的过往像一个个人总结报告一样,用故事的形式分享给你看。把自己在职场里的一点点得到,都写成文字来和你分享,教你如何在残酷的世界里骄傲地活着。
  • 掉落娱乐圈的外星人

    掉落娱乐圈的外星人

    阅文不能只有好书一枝独秀,还需要无数的绿叶默默衬托。本书不能在好书的行列,但是却敢说在烂书中一骑绝尘。很多不信邪的人点进来,最后只有那些长得漂亮的小姐姐还有帅气逼人的小哥哥坚持看下去了,其他人都忍不住抛弃了。书虽然烂,可是我也要做烂书中的奇葩。
  • 敬业才能有事业

    敬业才能有事业

    本书是美国著名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最具影响力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揭示了一种由爱岗敬业成就卓越的成功模式。针对当今职场人士频繁跳槽、眼高手低的状况,编译者对原著进行重新校订,推出了百万册纪念版,旨在告诉职场中的人们:在事事求速成的时代,敬业——把每一份工作做到位——或许才是最快的成功捷径。
  • 花农·空灯

    花农·空灯

    皇叔这就赶来夺传国玉玺了。宫人们惊慌失措,跪了一院子,皇后把宋小满喊进里屋:“你把玉玺和航儿带走。”两岁的皇子路远航被皇后喂了半颗安神丸,睡得正熟,他的生母岑贵妃搂着他垂泪不止。皇后眼中有一瞬黯然,她的皇帝夫婿被刺,儿子路顺祺是太子,已被囚禁,她是救不了他了。密道就在荷花池下,皇后刚搬进北宸宫那年,就密令匠人挖建,奈何势比人强。宋小满哭着求皇后一起走,他水性好,拼死也会护她周全。皇后笑笑:“你见过流落民间的皇后吗?身在禁宫,要有横死的自觉。更何况——”
  • 中华诗词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中华诗词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本书搜集了大量的中华诗词中的经典名句,并配有解析,如“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树欲静而风不止”、“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等。荟萃了流传久远、脍炙人口、有欣赏和实用价值的名言佳句两千多条,编选的典籍从孔子整理的《诗经》到民国时期的著作,历两千多年。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诗文词曲千古绝唱;开卷有益,领略宠中华民族文化千年辉煌。注释准确疏通词义,言简意赅,权威考证。鉴赏精辟,深入浅出,优美精当,陶冶情操。
  •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一书收录了作者从事党务工作的心得体会、理论研究。
  • THE TALISMAN

    THE TALIS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尽求生记

    无尽求生记

    在这无尽的世界里,你分不清什么是梦,是真实,还是虚幻。新的开始,是追求超凡的力量,刺激的人生,还是追逐那遥远的梦……我不知道,我只想活着,永远的活着。…………“穿越者,轮回者,我准备好了。”
  • 李嘉诚布局中药港

    李嘉诚布局中药港

    李氏和记黄埔是进军中医中药产业的生力军。和黄公司加紧发展生命科技业务,马不停蹄进军内地药品、保健品市场。广州和黄健宝、同仁堂和记、上海和黄等纷纷成立,一时间战果累累。有人预测,李嘉诚与内地中药企业的结合,很可能成为中药产业领域最为成功的商业联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