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74800000003

第3章 为政篇第二

【原文】

2.1 子曰:“为政以德[1],譬如北辰[2],居其所而众星共之[3]。”

【题解】

孔子在此处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阐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即“为政以德”,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根本原则。在孔子看来,统治者只要实行德治仁政,就能使得民心归顺,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强调了仁德在政治作为中的核心作用。

【注释】

[1]为政以德:用道德教化治理国家。[2]北辰:北极星。[3]共:此处通“拱”。

【译文】

孔子说:“用仁义道德去治理国家,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安然处在自己的位置上,其他的星辰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精读论语】

以德服人

以德服人是指领导者以良好的德行使下属归顺、服从于自己的管理。这种以道德力量感化人民的政治手段,是孔子以礼治国的重要政治主张。“为政以德”的主张,无论是在处理国家政务方面,还是一般的人事管理方面,都有着同样积极的意义。

“以德为政”,若是从字面上看,只要掌握好“政”和“德”字,这句话还是很容易理解的。“政”不仅指政治行为,也指管理一个团体或组织,甚至是一个国家。“德”字也不是笼统指代道德,也可以将其理解成“良好的德行和思想”。因此,这句话按照现代的解释还可以翻译成:作为一个领导者,若想管理好一个团队或者国家,应当有着良好的德行,成为下属们的表率,才能将他们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是孔子打的一个比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施行“德”政的人,就像天上的北极星一般,受到满天星辰的拱卫。在古人的眼中,北极星就是宇宙的中心,除了能够用它辨认方向以外,所有的星辰都以它为中心。“居其所”则是指代领导者不能不胡乱指挥,待在自己该待的位置,明白自己的职责范围。

而作为一个领导者,如何才能达到北极星的境界,让自己的追随者心甘情愿地跟着自己呢?这还得先从“德”入手。自古至今,无论是古时贤能的王侯将相,还是现代企业的优秀管理者,大都是严以律己之人,对自身的品德修养极为重视。

要做到以德服人,还需强调个人的人格魅力。比方说,作为领导者除了应当有明确的目的外,还应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以及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让他们自愿跟随你打天下。对于现代领导者而言,以良好的德行让下属信服,也能使自己的管理更具权威性和号召力,大大降低工作上的阻力。

此外,对于有些领导者而言,有些人觉得“法治”比“德治”更重要,会过多地强调“法治”,而轻视了“德治”,甚至还否定了“德治”,结果陷入管理的危机之中。

总之,以德服人是孔子一贯的政治主张,也是做好领导者的大智慧。我们应当明白,“德”的具体内容就是儒家提倡的仁义。若是领导者施行仁义,自己的下属也必会成为有德之人,这种以道德的力量进行的管理,是较为完美与和谐的方式。

【原文】

2.2 子曰:“《诗》三百[1],一言以蔽[2]之,曰:思无邪[3]。”

【题解】

孔子是在对《诗经》的深入研究以后,才发出了“思无邪”的评价。也就是说,只有思想端正、为人处世真诚的人,才能管理好国家,给诗歌与政治的结合开了先例。

【注释】

[1]《诗》三百:“三百”举其整数而言,实际上《诗经》中共收录诗歌305篇。[2]蔽:概括。[3]思无邪:思想纯正,不虚假。

【译文】

孔子说:“《诗经》有三百多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

【原文】

2.3 子曰:“道[1]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2]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3]。”

【题解】

孔子在本章中列举出了礼治与法治这两种不同的治国方针。在他看来,施行刑罚只能避免人们犯罪,并不能让人们树立起廉耻之心。但是,道德教化既能使百姓循规蹈矩,还能让百姓生出廉耻之心,服从统治者的管理。孔子想用礼制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而抑制“犯上作乱”的形成,这也是儒家与法家在治国方略上最大的不同。

【注释】

[1]道:有两种解释,一作“领导、治理”解。另一作“引导”解。此处按第一种解释。[2]免:免罪、免刑、免祸。[3]格:纠正。此处引申为“归服、归化”。

【译文】

孔子说:“用政令去统治百姓,用刑罚约束他们,他们虽然可以暂时没事,但却不会产生羞耻之心;若是以德行教化去领导百姓,用礼乐制度约束他们,不但能让他们生出廉耻之心,还能让他们遵守正道,人心归服。”

【精读论语】

礼制与法治的区别

孔子在本章中提出,刑罚只能避免人们犯罪,并不能让他们生出犯罪可耻的心理。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荣辱观,光靠政令和刑罚是确立不起来的。但是,若是用道德诱导人们向善,用礼制统一人们的言行,老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还能恪守正道,民心归服。这两种方法比较起来,道德教化和以礼治国要比苛政刑罚高明许多。

在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德”和“礼”,“德”这里应该理解为道德自律,是人们内心的一种行为准则,时刻都在约束着自己。“礼”是社会规范,是对人们的行为和相互关系做出的种种规定。因此,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在治理国家时,若是用礼仪道德规范人们的言行,老百姓就会心甘情愿地服从于统治者的管理,不会生出二心。

孔子在此强调“以德治国”的思想,重视道德修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在我国政治史上有着重要的价值。几千年来,中国历代君主虽然都采用“儒表里法”治国手段,但无论如何,对道德价值的宣讲和践行,对社会的稳定和人际的和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虽然有人认为孔子忽视了政令制度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但德治的理想高于法治的境界则是不争的事实。倘若将他以德治国的思想放到现代,然后再与法制制度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其效果当然会更好。

在周天子统治的时期,社会运转主要是靠礼制加以约束的。但是,到了孔子生活的时期,礼制基本上已经是名存实亡。再加上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纷纷颁布了繁苛的政刑,很少有人会用礼制安邦。但是,光有政刑,却不能教化民众,没有政刑更是无法管束民众。因此,孔子的这套理论确实不错,但因礼制繁琐而难行得通。所以,在企业乃至社会中,汲取礼制的合理成分,简化程序,并确保其严肃性,还是有极大价值的。

【原文】

2.4 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顺[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

【题解】

孔子在此处描述了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和修养也在逐步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筑基和确立方向,即从十五岁立志向学,三十岁奠定了好思想、学业和事业上的基础;到了四十岁能够明辨是非,确立正确的奋斗方向。第二阶段是思想境界大提高的阶段,五十岁可以看透事物的规律;到了六十岁做到宠辱不惊,不再受外在环境的影响。第三阶段是知行合一的阶段,即到了七十岁时,孔子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在了一起,并达到了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注释】

[1]有:同“又”,表示相加的关系。[2]立:建立,成立。这里指立身处世。[3]不惑:结合上句应理解为“对于坚定的志向没有疑惑”或解释为“不受外界是非的影响”。[4]天命:是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5]耳顺:对于别人的言论,能够分出真假。[6]不逾矩:不会逾越规矩。

【译文】

孔子说:“我从十五岁开始立志向学,到了三十岁才算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四十岁时已经找准了方向,心中不再迷惘,五十岁的时候我知道了这是上天给我安排的命运,六十岁时可以分辨出别人话中的是非真假,七十岁时即便是很随意的言行也不会逾越规矩。”

【原文】

2.5 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2]。”樊迟[3]御[4],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5]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题解】

在本章中,孔子着重讲的是在尽孝时不能违背礼制,否则不是真孝。“无违”是根据当时礼崩乐坏的实际情况提出的,在他看来,孝道属于家庭伦理的范畴,不能越出政治原则上的礼制。他在此处表达的是尽孝并不是随意的,也要受到礼制的规范,依礼行孝才是真的孝。

【注释】

[1]孟懿子:鲁国大夫,姓孟孙或仲孙,名何忌。懿是他的谥号。[2]无违:不要违背礼节。[3]樊迟:孔子的学生,姓樊,名须,字子迟。[4]御:驾车。[5]事:侍奉。

【译文】

孟懿子求教怎么样做才算是尽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就告诉他:“刚才孟孙问怎样才算尽孝,我对他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问道:“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啊?”孔子说:“在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照礼节侍奉他们;等到他们死了,要按照依礼节安葬他们,遵循礼制祭祀他们。”

【精读论语】

如何才算尽孝

在本章中,孔子阐述了如何尽孝的问题。在他眼中,尽孝的关键就是“无违”,就是不违背礼制。对此,我们可以将其分成两部分理解:一是孝顺父母应当虔诚恭敬,不能敷衍行事;二是针对鲁国当时三大家族争权夺利的情况,孔子意在隐指为人臣子者应当合乎礼节。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遵循原则和规定,不能乱了礼乐和法度。

“无违”若是按照字面意思来解,就是不要违背礼节、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思。无违于礼就是对父母不仅要在物质上赡养,还要在态度上表示恭敬,否则就是不孝。但是,若从孟懿子的身份分析,孔子的这句话恐怕就不只表面上那么简单了。孟懿子是鲁国的贵族,与叔孙氏和季孙氏同为鲁桓公的后代,掌握着鲁国朝政。但是,三大家族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从来都没有断过。孔子觉得他们这样做耗损了鲁国的国力,扰乱了国家的礼制,孔子这么说也是在暗指此事。

孟孙问孝之后,孔子特意告诉樊迟自己与孟懿子的谈话内容,实则是怕孟懿子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孔子之所以告诉樊迟这些,目的是想借樊迟之口,对孟氏间接表达自己的真正意思。孔子对樊迟所言,三次强调“礼”字,其用意不言之明。鲁国内部的三大贵族,争用国君的礼仪,扰乱了鲁国的礼制和纲常,孔子也是想借此言警示孟懿子。

当然,这也是孔子对“孝”之内涵的阐释。他认为,侍奉父母也不应违背礼制,应当有个分寸。在他们去世后,丧葬和祭祀的礼节也不能疏忽。对自己的父母要始终敬爱,不存怠慢之心,才算是尽孝。若是有礼制而不遵或是过简,就是对父母的不敬。若是礼制没有规定,却越礼而行,就是陷家人于不义,让家人遭受别人的职责,是对父母的不孝。

孝、悌皆是“仁”之根本,具有孝、悌之心的人,都是懂得礼之人,这些人很少去做犯上作乱的事情。但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晚期,这种事情就像是家常便饭一般。因此,孔子就从孝入手,渐次归复礼制。此外,孔子所讲的孝道,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他是在告诫为政者,对待老百姓应当像孝顺自己的父母一般。无违就是指为政者不能侵犯到老百姓的根本利益,更不能违背天下人的意愿,才是尽忠于国,勤政于民。

【原文】

2.6 孟武伯[1]问孝。子曰:“父母唯其[2]疾[3]之忧。”

【题解】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儿女的健康,毕竟没有几个父母不盼着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因此,当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如何才算是尽孝的时候,孔子告诉他,为人子女者只要保证好自身的健康,这算是尽孝于父母了。常言道:“儿行千里母担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注释】

[1]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武”是他的谥号。[2]其:指儿女。[3]疾:疾病。

【译文】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做父母最担心的就是儿女的健康问题。”

【原文】

2.7 子游[1]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2]。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题解】

孔子认为,孝敬父母不能只在物质上满足他们的需求,还应从心理上满足他们,既然是孝敬父母,除了孝养以外,还要做到“敬”。若是只有孝养,就和在家中养个阿猫阿狗差不多。因此,对父母只有奉养而不尊敬,并不是真正的孝。

【注释】

[1]子游: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2]养:赡养,养活。

【译文】

子游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道,是说只要能够赡养父母就行了。就算是狗、马这些牲畜,都能得到人们的饲养,对自己的父母若是少了恭敬和顺从,那和饲养狗、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精读论语】

老有所养不算孝

现代人对父母最常用的一句话是“老有所养”,并且认为做到这一点就是尽孝了。但在孔子看来,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只有养,而没有孝敬的心,就与养些犬马没有区别。若是真心孝事父母的话,就不应仅停留在养的表面上,对父母的孝应当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敬爱,这才符合孝道。

那么,孝的真义是什么呢?“不敬,何以别乎?”由此告诫大家,孝敬父母,不但要承担着赡养父母的义务,还要充分的敬爱之心,“孝”的关键在于尽心尽力地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方面的需求,对于年迈的父母,更应悉心地照顾。

如今的许多老人,虽然也是儿孙满堂,不愁吃喝穿用,可是儿女们常年在外东奔西跑的,不能陪在他们的身边,因此,他们渴望与儿女们团圆的心理十分强烈。此时,做儿女的就应多抽些时间去陪陪他们,而不是按月将赡养费打到父母亲的银行卡上。只给钱不看望或少看望,若是按照孔子的观点来看,那就是不孝了。

父母辛辛苦苦将孩子教养成人,儿女们孝顺父母也是天经地义。不过,大家不管走到哪里,都应在心里想着父母、敬着父母。趁着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多站在父母的角度想想,尽量让自己的父母生活得开心一些,以免留下遗憾。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千万不要等到父母去世以后才知道尽孝,到那时一切都晚了。

在本章中,孔子与子游之间的谈话,牵涉到的内容依然是“孝道”。不过,孔子在此处阐述的“孝道”,与前两篇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他在本章中强调,身为子女者不但要赡养好父母亲的身体,还要养好他们的心。只有心存尊敬与爱戴,才能给父母带去快乐和幸福。

【原文】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1]。有事,弟子[2]服其劳;有酒食[3],先生[4]馔,曾是以为孝乎?”

【题解】

前一章孔子讲的是对父母的孝应当发自内心,而本章则是讲儿女孝顺父母,应当在言行中表现出和颜悦色的神态。若是将此两章结合起来,孔子所讲的“孝”不仅要在形式上符合礼制,而且还要发自内心地孝敬父母,才算是真正的孝顺,这也是孝道的最高境界。

【注释】

[1]色难:侍奉父母,想要长期做到和颜悦色很难。[2]弟子:年轻的子弟,此处指代儿女。[3]食:(美味的)食物。[4]先生:与“弟子”相对,指长辈或父母。

【译文】

子夏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在侍奉父母的时候,若想经常保持和颜悦色的神态最难。有事情的时候,由年轻人去做;有好吃好喝的东西,让父母先吃先喝,难道这样就算是孝敬父母了吗?”

【原文】

2.9 子曰:“吾与回[1]言终日,不违如愚。退[2]而省[3]其私[4],亦足以发[5],回也不愚。”

【题解】

在本章中,主要讲述的是孔子的教育方法和思想。

【注释】

[1]回:即颜回,字子渊,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2]退:从孔子那里回去。[3]省:观察。[4]私:私语,指颜回私下与别人讨论。[5]发:发挥、运用。

【译文】

孔子说:“我每天都向颜回讲习学问,他从来没有提过反对意见,就像个愚人一般。当他离开以后,我曾私下里观察过他的言行,发现他能将我所讲的很好地运用在实践中,如此看来,颜回并不愚笨啊!”

【精读论语】

如何做学问

从本章的论述中不难看出,孔子对“终日不违”的学习态度十分不满。他希望自己的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能够开动脑筋,主动地思考问题,对所学到的内容加以发挥和运用。若是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得到一些新的启发或见解,那是最好不过的。因此,孔子将那些不思考问题、只是一味顺从的人视为“愚人”。

孔夫子的这个观点,是在对颜回的观察和评价过程中提出的。夫子发现,他和颜回整天都在谈论各种道理,涉及的内容也很非常广泛,可是颜回总是只听不问,怎么看都像一个愚人。

在颜回离去以后,夫子便暗暗地观察颜回的言行,才发现颜回不但完全理解了自己的学说理论,而且能按照这些道理行事,有时还会发挥自己的见解和思想。通过这一番考察,夫子才知道颜回并非愚人,而是都悟透了。至此,孔子才由衷地称赞颜回。

其实,在教学的过程中,孔子希望学生对自己的学说深入思考,讨论乃至质疑,认为这样才能教学相长。所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先学问而后思辨,当所有疑问彻底解决,完全确立正确观念之后,才把理论付诸实践,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进而变化气质,迈向更高的人生境界。

在孔子眼里,做到这些还不是最好的,最好的是在学问思辨行的过程中,能够有所感悟和发挥,并提出更新更好的观点,弘扬和发展老师的理论。这是做学问的一般规律。

颜回的学习在孔子眼里是不合一般规律的,所有他对颜回心存疑问。考察的结果出人意料而又令人欣慰,因为颜回是个天才,不动声色,便达到做学问的最高境界。但是,这并不是说人们做学问的一般规律失灵了,只是因为颜回杰出的资质,把这个过程给浓缩模糊了。所以,作为普通人,我们不应该模仿天才的颜回,而应该遵循夫子所提出的学习规律,循序渐进,提高自己的学问和修养。

从表面上看,这里是孔子对颜回的夸奖,实际上也是在讲为政的道理。颜回在接受了孔子的教诲以后,就能将其运用在实际生活中。

为政之道也是如此,上级领导的意图能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得以实现,就要看下属如何做了。一个优秀的下属,就应多学多问,最好能在工作中举一反三,将上级的每一个正确指令都能贯彻到实际的行动中。

【原文】

2.10 子曰:“视[1]其所以[2],观其所由[3],察其所安[4]。人焉廋[5]哉?人焉廋哉?”

【题解】

在本章中,孔子提出了考察一个人的方法,也就是识人之术,这对领导者而言是很实用的。

【注释】

[1]视:察看、审视,下文的“观”“察”都是此意。[2]所以:所做的事。以,为。[3]所由:做事时的方法。[4]所安:对什么事情安心。[5]廋:隐藏,掩盖。

【译文】

孔子说:“审视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观察他做事时采用的方法,了解他心安于什么事情。这样一来,这个人的真面目怎能隐藏得了呢?”

【精读论语】

孔子的识人法则

知人是与人打交道的依据,也是一门极为高深的学问。孔子认为,不论是为人处世还是治理社会和国家,都不能不知人,知人虽然很难,但并不是没有办法。在这里,孔子便教给我们一套了解他人、认识他人的科学方法。孔子的这套方法,可以概括为“视”“观”“察”。

每个人的行为都不相同,有人为恶,也有人为善。若是真正了解一个人,就应先看他的行为表现。行善的就是君子,作恶的就是小人,按照这个标准,可以初步判定这个人的品行。这种方式只是从眼前之事分析,并不足以了解对方,只是从表面上知人识人,还应更进一步才行,这才是“视其所以”的本质。

所谓“观其所由”,是指观察一个人行事的动机和方法。观察为恶的人,看他是迫于无奈还是心存恶念,心存恶念就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多采用一些坑蒙拐骗的伎俩。至于行善的人也要分开来看,应当观察他是不是真心为善,是否诚实,以及他的目的何在。若是真心为善,就不会伪装,只是为了行善而没有别的目的。但若是假意行善,则是沽名钓誉之徒。这种方法是从较为长远的角度了解对方,要比前一步深入许多。

第三步是“察其所安”,要求我们要深入了解对方价值取向和志趣所在。若是以行善助人作为自己的价值观,这样的人就会真心喜欢行善,就不会有着过分的矫情,就是真君子。但若出于某种目的或形势不得不这样做,即便是行善,也非志趣所在,也不会乐于长期做下去,这种人便不是真正的君子。倘若能够看透别人内心的善恶以及志趣所在,也就达到了知人识人的最高境界。

孔子识人法,是对一个人从外看到内做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考察。即便他人的城府极深,极力想将自己的真实想法掩藏起来,只要我们耐心观察,照样能让他们无所遁迹,乖乖地现出“原形”。一般情况下,很多人都能做到前两点,可是这并不能真正地了解他人,只有把握其价值观,才能彻底地了解他。

言语是最表面的东西,最不靠谱,就连日常的行为也只是初步判断的标准而已。了解到他人做事时的动机,已经能够较为准确地认识他人。如果能认准其价值观和志趣,当算是真正知人了。

【原文】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1],可以为师矣。”

【题解】

孔子在本章中强调了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中应当养成举一反三的能力,对于所学的内容有着精神实质方面的领悟。

【注释】

[1]温故而知新:温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知识或发现。

【译文】

孔子说:“温习以前学过的知识,能从中有新的发现和收获,就可以为人师长了。”

【精读论语】

温故知新

“温故而知新”,是孔子提出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这也是他对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大贡献。他认为,学习过程中,应该通过温习所学过的知识去获取的新知识。这种学习方法合乎人类学习和认知的基本规律,是正确和科学的方法,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

这种学习方法,是一种巩固加强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拓展悟新的学习方法。“温故”是在学过的知识或技能上下工夫研究,归类总结强化提高。如果没有这个功夫,是很难“知新”的。其次就是在巩固的基础上,通过切身躬行实践,达于高度熟练。“知新”则是在对旧知识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理解和体会;“知新”还指能使知识和技能得以拓展,并能把握和运用。

由此可见,“温故知新”的过程,既是养成和提升学习能力的过程,也是训练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并有所收获的过程。

在孔子的眼中,天下事物是无穷无尽的,但是一个人的见闻却很有限,若是仅靠博闻强识的方法学习,是很难将全天下的知识学完的。若是能够多温习一下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总结学习知识的一般规律,然后再运用到实际当中,就能触类旁通,得到新的收获。即便是以前不曾涉足的领域,也会渐渐地明白起来。如此一来,便会贯通天下之义理,学问自然也会日益充实。倘若有人前来问教,就能应对如流。

所以说,君子求学,在于把握学习的规律,而不在于博闻强记,若是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必然能够成就大道。

【原文】

2.12 子曰:“君子不器[1]。”

【题解】

孔子在本章中主张,身为君子就应是个全才,只有博学多能才称得上君子的名号。在孔子的眼中,君子是有着理想化人格的人,治国安邦的重任应当由他们承担。这些人对内处理国家政务,应是游刃有余;对外周旋于四方,还能做到镇定自若而不辱使命。因此,孔子才会提出君子应当具有多方面的才干,不能只局限于某一方面。尤其是为政者,更应有着通观全局、领导全局的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者。

【注释】

[1]器:器具。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途)。”

【原文】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题解】

在孔子的眼中,君子就是有道德的、博学多识的人,这种人不会只说不做,而且还会先做后说。因为只有先做后说,才能取信于他人。

【译文】

子贡问怎样做才能算是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内容,先去做了,然后再说出来。”

【精读论语】

说得好不如做得好

“先行其言而后从”的意思是说,君子应先做后说,不能眼高于顶。说得再好而不付诸行动,属于本末倒置的行为,这种人永远也成不了君子。这些人大多是些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矮子,有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进而说些大话空话,最终一事无成。在孔子眼中,君子就是有德行的人、为学之人。

对言行次序,荀子做过总结,即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也就是说只有能说能干的人,才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只要是自己提倡的,就应该事事走在前,干在前,身体力行,这样才能做好别人的表率。考察孔子本人的做法,不难发现,他在教育弟子的时候,就注意行在言先,所以,他的“身教”明显多于“言传”。

但是,如何才能做到敏于行而慎于言,成为真正的君子呢?首先应当避免说大话,以免放出去了豪言,到头来只是让人“虚惊”一场,光说不练可不是真把式。其次,注意保证自己的言行前后一致,倘若言行不一,也很容易失信于人,也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话又说回来,若想保证言行的一致,还是等做了之后再说才是最保险的办法,即便结果不尽如人意,但也不会落得失信于人的地步。因为事实摆在眼前,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一个人能说会道的人,有时固然能够受到大家的欢迎。但是,人活在世上,不可能靠耍“嘴皮子”生活下去,要能说更要会做、肯做,这样才是长久之计。

【原文】

2.14 子曰:“君子周[1]而不比[2],小人[3]比而不周。”

【题解】

孔子本章中提出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他觉得小人喜欢因私利而勾结在一起,很难与其他人融洽相处。但是,君子做事之前总是先为他人着想,更不会像小人那样结党营私,只要有人群的地方,都能快速地融入到大众中去。

【注释】

[1]周:是指以当时所谓的道义团结起来的人。也可解释成“合群”。[2]比:与“周”相对,是指以暂时共同的利害互相勾结。[3]小人:道德修养低的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用道义团结人,但是彼此之间却不会互相勾结,小人则是相互勾结而不是团结。”

【原文】

2.[10]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

【题解】

在本章中,孔子主张将学与思结合起来,并指出只有这样才能学到真正的学问,让自己变成既有思想,又有学识的人。

【注释】

[1]罔:通“惘”,迷惘、迷惑,没有收获。[2]殆:疑惑、危险。

【译文】

孔子说:“若是只知道学习而不去思考就会迷惘无所得;若是只知道空想而不去学习就是不切实际,仍旧会危疑不安。”

【精读论语】

学习与思考

孔子在本章中的观点十分明确,学习离不开思考,思考也不能脱离学习,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是学习的最基本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对学习的知识只知道死记硬背,而不去思考,那么,所学到的内容充其量只是一些文字堆积起来的符号而已。这种得自书本与老师的知识,如果长期不用,就不会加以思考,所以难以在大脑中形成稳固的知识结构,很容易忘记。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毕业几年以后,如果与所从事的工作无关,在高中和大学阶段所学的知识,几乎遗忘殆尽。从事文职工作的人,不要说微积分,就连高中阶段学习的函数都记不起来了。

其次,所学知识如果不能思考其中道理,必将无法应用于生活。许多人理论上一大套,但缺乏深入思考,以至于在实践中相当笨拙,就是缺乏思考的缘故。所有的纸上谈兵者,都是学而不思造就的。学习之后,只有通过思考才能掌握其中精华,将多个知识点融会贯通,洞察事物的内在联系,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也只有这样,才能把知识应用于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光学习不思考不行,光思考不学习也不行。思考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养成离不开知识,需要以知识位作为思考的材料和对象,并以知识凝结作为思考的结果。倘若没有积累到足够丰富的知识,只是一味地冥思苦想,就好比没有加油的发动机在空转,不仅收不到任何效果,还可能带来危险。

在孔子看来,天下万物皆有其道理,只要用心体会,都能有所得。但在体会之前,必须先从这些事物中分辨出哪些是自己需要的东西,并对其加以学习,通过勤奋的实践,然后再从中有所悟道,这才叫学。等学到了这些道理以后,若是经过反复琢磨和研究,彻底了解了其中的精妙之处,就是思。学与思这二者缺一不可,若是只是埋头学习,而不去思索,永远都不会明白其中的道理,领会不到其精髓之所在,最终还是会迷惘不已。但是,若是每天都不去用心学习,只知道胡思乱想,最终只会落得个身心疲惫,终日惶恐不安。

由此可见,学习的时候必须借助于思考,才能将所学的知识弄透彻;在思考之前得有一定的知识做基础,思索出来的东西才有价值。这两样无论是偏废了哪一个,都很难获得真正的学问。

在现代社会,为政者也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提高自己的修养,走出故有的狭隘经验的盲区,避免成为故弄玄虚的空想家。为政者只有在学与思的过程中,才能参悟为政之道,造福于一方的百姓。

【原文】

2.16 子曰:“攻[1]乎异端[2],斯[3]害也已[4]!”

【题解】

关于本章,存在有较多的异义。常见的解释主要有三种:一是研究不正的学说,有害无益;二是攻击那些不合道义的学说,危害自然就解除了;三是攻击不同于自己的意见,反而是有害的。这三种解释无论是哪一种,都将学习要走正道,不可驳杂不纯,也不要攻习邪说的意思阐述出来。

【注释】

[1]攻:钻研,一心一意地致力于某事。另一说为“攻击”,本文按前一种解释。[2]异端:不正确的意见或学说。另一说为“不一样的言论”,本文按前一种解释。[3]斯:连词,“这就、那就”的意思。[4]也已:语气词,另一说将“已”解释为“停止”,本文按语气词解释。

【译文】

孔子说:“一心钻研那些不正确的学说,那是非常有害的!”

【原文】

2.17 子曰:“由[1],诲[2]女[3]知[4]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题解】

本章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句话,可以说是广为人知,常被后人用来衡量对待知识或做人的态度是否诚实,尤其是在做学问的时候,更是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

【注释】

[1]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卞人(故城在今山东泗水县东五十里),孔子的弟子之一。[2]诲:教导、教诲。[3]女:同“汝”,你。[4]知:作动词用,“知道”。

【译文】

孔子说:“子路,我告诉你对待知和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精读论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在本章中阐明了对待学习时应当持有的态度,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反映出了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求知态度。

子路其人,为人比较直爽,说话有点口无遮拦。孔子在此处与他的对话,也有些许的呵斥成分。这是孔子有针对性的教育,是他“因材施教”的又一例。

孔子告诉子路,做学问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否则吃亏的还是自己。做学问应当保持着谦虚的态度,天下的知识何其丰富,没有哪一个人可以掌握所有的知识,总会碰到一些不懂的问题。人不懂并不可怕,也不可耻,但若不敢承认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而强装知道,这就有些不知羞耻了。人们只有虚心地向别人学习,不耻下问,才能不断地进步。

做学问的过程中有许多困难,如我们很难分清自己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而不知道我们不知道什么则是治学时最难的地方。在《庄子·齐物论》中有一段关于啮缺和王倪的问答,其中王倪的回答就很诚恳。当时啮缺一共问了王倪三个问题,第一个:万物是不是有着共同的标准?王倪答道:我怎么知道!第二个:你知道你不知道什么吗?王倪说:我怎么知道!第三个:万事万物均不相通吗?王倪依然答道:我怎么知道!对于这三个问题,王倪的答案都一样,均是不知。虽然他也想试着讲讲自己的看法,可他确实不知道,只有如实回答了。王倪虽然没有答上一个问题,但是他的诚恳却让啮缺兴奋不已,因为他知道王倪是真心向他求学的。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说起来相当容易,可是真要做起来的话却是难上加难。对于为政者而言,更需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虽然身处高位,但也不能事事尽知。因此,为政者在作决定之前,最好能够得到多方论证以后再行实施,减少犯错的概率。

【原文】

2.18 子张[1]学干禄[2]。子曰:“多闻阙疑[3],慎言其余,则寡尤[4];多见阙殆[5],慎行其余,则寡[6]悔[7]。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题解】

在本章中,子张向孔子请教如何做好官。孔子告诉他做官应当谨言慎行,少犯错误、少后悔。在他看来,为政者在说话的时候,应当注意自己的分寸,没有把握的事情,最好不要说也不要做,这才是对人民、对国家负责的态度。

【注释】

[1]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孔子的学生。[2]干禄:求取官职俸禄。[3]阙疑:意为保留有疑问的问题,不下判断。[4]尤:过失。[5]阙殆:与“阙疑”对称,此处应译为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6]寡:少。[7]悔:后悔。

【译文】

子张向孔子请教求取官职俸禄的方法,孔子说:“多听别人说,把不明白的事情放到一边,谨慎地说出自己懂得的地方,就能减少自己的错误;多观察别人的行为,少做那些没有把握的事情,谨慎地办那些有把握的事情,就能少让自己后悔。说话少犯错误,做事很少后悔,官职俸禄自然就不成问题了。”

【精读论语】

为政当谨言慎行

为政者应当以“谨慎”为先,做到“谨言慎行”。普通的老百姓做事,有时只顾自己的利益,即便是自己做错事情,说错了话,并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但为政者就不同了,其自身的言行关系到广大民众的利益,倘若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不可不慎。

子张学干禄,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学习如何当官。孔子告诉他,作为官员,首先凡事要多听,对于自己不懂的地方可以先放一放,对自己理解的东西也要把握好分寸再说出来,这样就能让自己少犯错误。

子张的性格比较外向,为人豪爽、多言,孔子此言也是在借机劝他少说多听,谨慎言语,以便给自己留下回旋的余地。作为执政者,若是自己不懂的地方却冒冒失失地讲出来,又不知道政策如何实行,久而久之就会失信于民,当不好这个官。

其次,孔子认为做官遇事应当多做观察,不做或少做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而对于有把握的事情也要做到谨慎而行。由于性格使然,子张有时不经过深思熟虑就莽撞行事。孔子此言意在告诫子张,为政者在行事之前,应当明白自己对哪些事情有把握,同时还要谨慎行事,尽量不要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来,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做错事,才能立足于官场。

如果做到多听多看,说话少犯错误,做事深思熟虑,就会少出或不出差错,官位俸禄等自然就不是问题了。有些官员在工作中喜欢任性而为,结果在工作中失误频发,并因此而得不到升迁的机会,这就是不懂得控制自己的言行造成的后果。

子张以谋求官俸为目的向孔子请教,孔子并没有直接告诉他为政之道,而是告诉他凡事都在学问之中。这里,孔子将求官俸与君子做学问的道理巧妙地结合起来。他认为君子所做的学问,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素养,还蕴含着谋取官俸的道理。作为官员,若能做到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或是没有把握的事情,就先放一放,在言行方面力求谨慎、稳妥,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就不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和厌恶。如此一来,外来的责难和质疑就会减少许多,内心的懊悔也会少很多,工作自然也会做得非常出色,其名誉也会昭彰天下。

孔子在本章中的意思非常明确,求禄就应先将学问做好。有了学问,才能谈得上从政为官、治理百姓;有学问的人即便不入仕,在其他行业内照样能够成为佼佼者。

【原文】

2.19 哀公[1]问曰:“何为则民服[2]?”孔子对曰:“举直[3]错[4]诸[5]枉[6],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题解】

在本章中,鲁哀公向孔子请教怎样才能赢得民众的拥护,治理好国家。孔子针对当时的鲁国国情,向鲁哀公提出了树立好的榜样、大力荐举贤才的用人思想,这也是孔子以德治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

[1]哀公:鲁国国君,姓姬,名蒋,鲁定公之子,在位二十七年(公元前494~前466年),“哀”是其谥号。[2]服:归顺、服从、信服。[3]直:正直(的人)。[4]错:同“措”,安置,废黜。[5]诸:之于。[6]枉:邪曲、不正直(的人)。

【译文】

鲁哀公向孔子问道:“我要如何做才能让百姓信服于我呢?”孔子回答道:“提拔正直的人,使他们的地位高于那些不正直的人,百姓们就能顺服了;倘若提拔那些不正直的人,并让他们的地位高于那些正直的人,百姓就不会顺服了。”

【原文】

2.20 季康子[1]问:“使民敬[2]、忠[3]以[4]劝[5],如之何?”子曰:“临[6]之以庄[7]则敬,孝慈[8]则忠,举善而教不能[9]则劝。”

【题解】

从表面上看,季康子是在向孔子请教治理百姓的方法,但是孔子却告诉了他一些做人的道理,要他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品质。乍看之下,这与政治似乎并没有关联,实际上仍是在谈论如何为政。

【注释】

[1]季康子:姓季孙,名肥,鲁国正卿,“康”是他的谥号。[2]敬:恭敬。[3]忠:忠诚。[4]以:作连词,可译为和、或。[5]劝:勉励。[6]临:对待。[7]庄:庄重。[8]孝慈:孝顺、慈爱。子女对父母为孝,父母对子女为慈。[9]不能:能力差的人。

【译文】

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治国的方法,并问道:“如何做才能让百姓恭敬、忠诚并互相勉励?”孔子说:“如果你用庄重严肃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对你就会非常恭敬;若是你能孝顺自己的父母、爱护自己的子女,他们就会忠诚于你;若是你能选贤用能,教育那些能力较差的人,他们就会互相勉励。”

【精读论语】

治理民众的三大要诀

季康子身为鲁国的正卿,是鲁国当时的三大权臣之一。他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百姓,让百姓安心接受自己的统治。

孔子的回答言简意赅,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他明确指出,要想让百姓恭敬,统治者必须“临之以庄”,意思是说,为政者在面对老百姓的时候,只有保持着庄重严肃的态度,才会赢得人们的恭敬。也就是说,若是想让别人尊敬你,首先你得尊敬别人才行,这是礼“上”往来。执政者应当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以虔敬之心对待君主,以庄重严肃的态度处理政务,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之情,那么,老百姓自然会效仿,敬重执政者。

而要想让民众忠诚于政府,最好的办法是执政者的“孝慈”。领导者在生活中,若能做到孝顺父母,并以慈爱之心对待子女,并将此推及普罗大众,以仁慈之心关爱他们,没有任何的刻薄之情,那么,民众就会自然归附,并忠诚于自己的领导。

执政者都希望治下的民众团结向善,自强自立,要做到这点很难。孔子认为,只要执政者做到任人唯贤,选拔那些道德素养高的人为官,用心教育培养那些能力较差的人,就可能达到这个目的。

在本章中,季康子问得好,孔子回答得更好。在孔子的眼中,为政者若想让百姓对自己恭敬、忠诚和勤勉,为政者必须把握三大要诀,并从自身做起。也就是说,若想让老百姓对你恭敬,你必须有可敬之处才行;若想让老百姓对你尽忠,你得先是忠孝之人才可;若是想让老百姓勤勉互助,你得先营造出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才行。倘若做领导失职缺德,下面的人也会跟着做些坏事。

【原文】

2.21 或[1]谓孔子曰:“子奚[2]不为政?”子曰:“《书》[3]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4]。’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题解】

本章反映的主题还是孔子“以德治国”的思想主张。在他看来,治理国家应当以“孝”为本,只有行孝的人才有资格执政,担任国家的官职。孔子在此处将亲情扩充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仁德友爱之心,更是把治家之道延伸到了治国方略之上,他的这种思想并不受时代的限制,即便是放到现代依然适用。

【注释】

[1]或:有人。[2]奚:疑问词,译为为什么。[3]《书》:此处指《尚书》。[4]施于。有政:施,施加、影响、延及;有在本句中并无具体的意义,翻译时可省略。施于有政即施于政,在本文中应理解为把孝道影响到政治上去。

【译文】

有人问孔子道:“你怎么不去从政呢?”孔子说:“《尚书》中说道:‘孝呀,只有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才能将孝悌的精神影响到政治上去。’这就是参与了政治,为什么非要做官才能算参与政治呢?”

【精读论语】

政治无处不在

孔子一直看重孝道价值,并把它提高到治国方略的地位,认为将友爱、孝顺之心延及社会事务之中,就是在完善政治。他指出,要是将家庭关系、朋友关系都处理好了,整个社会自然就会和谐,这也是参与政治的一种方式。在孔子眼中,孝亲也是为政,没有必要非去做官不可,政治是无处不在的。

当时的人都知道,夫子有着远大的理想抱负,因此对他不去做官心怀疑问。从客观上讲,他人有此问也很正常。当时的孔子早已年过不惑,学问也有所成,正是出来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时候。但是,由于鲁国执政者贪图权势,与孔子的为政之道格格不入,所以,孔子才没有机会入仕。针对孔子在此处的言论,朱熹解释说:“盖孔子之不仕,有难以语或人者,故托此以告之……”不过,这句话也从侧面反映了夫子渴望从政的热切理想。这句话同时也表达了孔子的某种自信,他认为个人只要有着高尚的道德,便同样能影响社会乃至政治。只是,这种参政方式有点特别而已。

借他人之问,孔子在这里阐明自己的政治路线,那就是引孝入政,以德治国。他引用《书》中名言,谈的是“齐家治国”的道理,认为只要将孝悌的精神延伸到各种事务中去,在工作上就能勤勤恳恳、努力上进,就是在为社会做贡献,等于参加了政治。这里,孔夫子将政治与道德放在了同一高度进行论述,并将道德视为政治的基础,并再次强调了为政应先做人,为政当先修德。

在孔子的眼中,“政”就是使不正的人归于正道,并以此推行于整个国家,使一国之人服从教化,才是为政。国是由家组成的,若是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保证家人遵纪守法,同样也是为政。这虽然是孔子借以自嘲的托词,但在道理上却没有任何问题。此语思想,与《大学》中“欲治其国者,必先齐其家”的说法是一致的。

自远古人类的群居到家庭的出现,再到家庭与家庭之间的结合形成部落联盟,并最终发展成为国家,这所有的一切都是靠家庭伦理关系组成的。也就是说,国与家密不可分,只要有伦理关系存在的地方,就能找到政治的影子,这并不是哪个人随便就能改变的。而孔子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才会提出了以孝悌为基础的“仁政”,他希望能够通过个人的修养影响到自己的家庭,再由家庭推及到整个家族,最后延伸至整个国家。在众多小环境的影响下,国家便有望上轨道。

【原文】

2.22 子曰:“人而[1]无信[2],不知其可也。大车[3]无[4],小车[5]无[6],其何以行之哉?”

【题解】

孔子在本章中说明了诚信在执政过程中的重要性,并用一个形象比喻作为阐述。在他看来,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点,是任何社会群体都应遵守的普遍礼俗和道德规范,也是维系整个社会安定团结的关键。

【注释】

[1]而:如果。[2]信:诚信。[3]大车:指牛车。[4]:牛车车辕和横木衔接的活销。[5]小车:指马车。[6]:马车车辕前端与车横木衔接处的销钉。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诚信,真不知他能做什么。那样就好比大车没有,小车没有一样,如何能够行驶呢?”

【精读论语】

诚信比什么都重要

孔子认为,执政者能够得到百姓的信任,比什么都重要。诚信既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也是为政者取信于民的基础。

诚信的美德是在生活中培养起来的一种信念,需要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中积累。说到言而有信,曾子作为孔子的得意弟子,在这方面做得就很不错。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市场上买菜,他的儿子非要跟着过去,并且还哭闹起来,妻子没有办法就哄孩子说回来后给他杀猪吃。

待到她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就真的去捉猪准备杀掉。妻子见状就阻拦道:“我只是跟孩子说说而已,当不得真!”

但是,曾子为兑现妻子的承诺,坚持把猪杀掉了。这里,他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应当谨守诺言,说到做到。

为了阐明诚信的意义,孔子打了个比方,说一个人如果不讲诚信,就像车子上没有和一样,只有一个空架子,根本就无法行进。事实正是如此。

对一个人来说,信用是立身之本,守住了信用就等于塑造了自己的完美形象。对一个政府来说,公信力就是政府合法性所在,守住诚信,也就保证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守信之人总能用极其严格的要求对待自己,以极为负责的态度对待别人。只要是他们做出的许诺,就一定会说到做到,倘若让这样的人执政,老百姓能不拥护他、尊敬他吗?

总之,诚信无论是在古时还是现代都重要。身为执政者,只有做到诚信才能将国家治理好,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不仅如此,社会上各行各业都应以诚信作为基础,才能有着光明远大的前途。也只有将诚信作为一笔精神财富和优良传统,每个人能做到诚实守信,社会才会走向繁荣与安定。

【原文】

2.23 子张问:“十世[1]可知也[2]?”子曰:“殷[3]因[4]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 知也。”[5]

【题解】

在本章中,孔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损益,指的是增减、兴革。也就是对前代典章制度、礼仪规范等不但要有所继承和沿袭,也要进行适当的改革和 变通。

【注释】

[1]世:古时称三十年为一世,一世又称作一代。也有人将“世”译为朝代。[2]也:表疑问的语气词,无实际意义。[3]殷:即商朝,因其都城在殷(今河南安阳)又称殷朝或殷商。[4]因:因袭、沿袭、继承。[5]损益:减少和增加。

【译文】

子张向孔子问道:“现在可以预知十代以后的礼制吗?”孔子说:“殷商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其中所废除和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承袭了殷商的礼仪制度,其中所废除和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那么以后若是有能沿袭周朝礼制的朝代,即便是在一百代以后,也是能够预知的。”

【精读论语】

历史损益法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意思是说,商代的礼法大多是沿袭夏朝的,其增减的地方,我们都可以通过考证而得知。周朝实行的礼法是在商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制度形式上的增减,也能通过考证而得知。

由此可以推断,天道礼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有所变通,但其核心内容是不会改变的,无论是那个朝代当政,规律都是一样。按这个规律预测后世,即便是百代以后的事情,我们照样可以看得清楚。这个预知后世的方法,便是损益预知法,用较为现代的话说,就是遵循历史规律,预测未来。

这个理论具有一定的真理性,后来的历史确实能证明这一点。比如,汉承秦制,继承秦朝的一整套政治管理制度,包括中央的三公九卿制度和地方上的郡县制度,只是把秦朝严刑苛法和使民无度,改变为无为而治、休养生息而已,这样的扬弃,有变有不变,也就是有所“损益”,保留核心的、合理的制度,改革弊政,创造了西汉盛世。

我们再往后观察,不难发现,唐朝全面继承隋朝制度,所变者只是统治者本身更为克制,治国更为爱惜民力。同样,宋朝对唐朝制度有继承也有变革,所变者是为了解决唐朝军阀割据和宦官专权的弊端。明朝对宋朝制度、清朝对明朝制度,都是略加“损益”,而以皇帝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上的郡县制度、文化上大一统制度、外儒内法的治政制度,几乎都没有变动。

同样,我们仔细观察从清末到民国,再由民国到现在,同样能够找到其间“损益”,并依照规律,去预测未来的政治走势。

在孔子看来,一代代流传下来的典章制度,在每朝每代都有所增删,既不全面继承,也不全面废除,只要礼制的核心内容不变,就能预见出未来社会的运转模式。

【原文】

2.24 子曰:“非其鬼[1]而祭[2]之,谄[3]也。见义[4]不为,无勇也。”

【题解】

在孔子眼中,只有符合“仁、义、礼、智”的“勇”,才是实行“仁”的条件之一,否则就是“犯上作乱”。

【注释】

[1]鬼:古代将死人统称为鬼,在本章中指代祖先。[2]祭:祭祀,一般的祭祀多为吉祭,目的是为了祈求幸福或其他。[3]谄:谄媚、奉承。[4]义:正义的事情。

【译文】

孔子说:“不是自己应该祭祀的鬼神而去祭祀,那是献媚;见到合乎正义的事却袖手旁观,那是怯懦。”

【精读论语】

乱作为与不作为

在孔子看来,人在行事的时候有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不该作为时“乱作为”,一种是“当为不为”,这两种错误倾向,都是应该避免的。尤其是手握大权的官员,对这两种错误倾向要保持高度警惕,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为了阐述这个观点,孔子结合了具体的情况,以“祭祀非鬼”和“知义不为”为例加以说明。“非其鬼而祭之,谄也。”意思是说,不是自己的先祖而去祭祀。作为古代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祭祀是国家和民众的头等大事,而祭祀,依礼应当祭祀自己的祖先和信奉的神灵。放着自己的祖先不祭,而去祭祀别人的祖先,肯定是为了向别人献媚,这就是该做的事不做,却去做那些不该做的事。而“见义勇为”是一种美德,也是君子的义务,如果“见义不为”,便是放弃道义和职责,成为不仁不义之人。

从孔子的本意来看,这话应该是说给执政者听的。因为普通人胡乱作为与当为不为,只会对自己和周围有限的人产生影响,而执政者一旦行为失当,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譬如,当政者“所祭非鬼”,可能引起信仰混乱。在中国,统治者只有在屈膝投降之后才会祭祀别人家神灵,比如后晋石敬瑭称辽国皇帝为“父皇帝”,自己为“儿皇帝”,那就得祭祀“父皇帝”的祖先了。这种为私利而谄媚的行为,便是“所祭非鬼”。当然,当政者还有很多不应该胡乱作为的事情,比如,失信于民、任人唯亲、滥权残民、横征暴敛、穷兵黩武,等等,这些事情一旦做了,必然会导致国家混乱。

至于“见义勇为”,这句话的意思大家都明白,无需多说。孔子在此强调,已在告诉执政者,身在其位,应该勇于担当。比如,如果君主无道,做臣子的应该勇于进谏,不能怕丢官而阿附君恶,那就是为虎作伥,非但不勇,而且不仁;如果朝中有奸臣,忠义之士应该勇于弹劾,不能让恶人当道,否则就是好好先生,是乡愿之人,成为德之贼。还有,如果所做之事能利国利民,但有很大的阻力,也应该勇于推行,因为这是官员的职责所在,否则就是尸位素餐。当面对这些当为之事,缩头隐身,便是“当为不为”,其后果必然是正气衰退,歪风大盛,进而会导致社会黑暗,经济衰退。所以,面对合乎道义的正事,君子当勇于承担,奋力作为。唯有此,才是真正的勇者,真正的大仁大义。

孔子的这番言论,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同类推荐
  • 百家姓

    百家姓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 了中华姓氏的起源、类别、特色、郡望和堂号,以及中华百家姓。
  • 诗传通释

    诗传通释

    本书收录现存元代诗经类文献。在文献整理中,选择一个好的底本,旁搜现寻各种版本进行校勘、标点,同时撰写成各个著述的内容提要,对该著述作者、著作内容、特点及在《诗经》研究史上的地位,做全面的介绍。本套丛书是收录现存元代经部文献的大型丛书,有助于推进元代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学术研究,以及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等不同专门史的研究。
  •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汇编。最为重要的经典,堪称儒家思想第一书。《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
  • 论语今读新解

    论语今读新解

    本书的译注始于2006年,历经六个寒暑。原文以中华书局1980年版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原文作为底本,参照朱熹《论语集注》的经文及注解《论语》的有关著作,对个别章节和标点做了适当调整。
热门推荐
  • 年代记之千年世界

    年代记之千年世界

    本篇作为起点小说《长夜年代记》的资料篇。记录了平行真实地球与小说时代空白千年的故事。以编年体与纪传体两种形式记录了这一千年时间历史的走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散文精读·朱自清

    散文精读·朱自清

    朱自清是我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有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等。朱自清的作品风格素朴缜密、清隽沉郁,语言简约洗练、秀丽和美。本散文集分为抒情、人物、游记、小品四辑,收录《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绿》《冬天》《看花》等近40篇散文。它们都是进入朱自清文学世界的精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全职系统在都市

    全职系统在都市

    世界上就找不到我不会的东西,我的能力包括全世界,甚至是进入...你的心里!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我做不到的。学习?呵呵呵...游戏?呵呵呵...什么?你说还有教课?好吧其实被你看出来了,我真的是都会。
  • 永璇日记

    永璇日记

    身为大清乾隆帝皇子的永璇,一出生便是个瘸子,从小具有严重的缺陷的他,注定与皇位无缘。在经历了荣亲王永琪离世、四阿哥永珹被贬看守皇陵、十二阿哥永璂刺身身亡的永璇,正被最爱的人一步步推向谋朝篡位的深渊而万劫不复。
  • 荒野美食主播

    荒野美食主播

    李烨因为一份自制(叫花鸡)在直播平台收获了一波粉丝后,他就做了一名美食主播。李烨在自家的果园,因为一次意外,捡到了一颗水晶项链。当李烨在唞音平台积累到了100万粉丝后,他激活了这最坑爹,最难激活的系统,获得了一片未开发的荒野,瞬间,李烨的人生不一样了……
  • The Life, Adventures & Piracies of the Famous

    The Life, Adventures & Piracies of the Famous

    The Life, Adventures and Piracies of the Famous Captain Singleton is a novel by Daniel Defoe, who is an English trader, writer, journalist, pamphleteer and spy, primarily published in 1720. It has been republished multiple times. Captain Singleton is considered to have been partly inspired by the exploits of the English pirate Henry Every, who operated in the late 17th century. The narrative describes the life of the Englishman, Singleton, stolen from a well-to-do family as a child and raised by Gypsies, eventually making his way to sea. The former half of the book concerns Singleton's crossing of Africa, the latter half referring to his life as a pirate in the Indian Ocean and Arabian Sea.
  • 九尊之王

    九尊之王

    无垠大陆之主,分列九尊,九尊之王,万物共主,陨落九霄,转世为人唯记尊王身份?曾经尊王今夕粟,重来一世当如何?武修等级制度分为,武力-武者-元武-天师-元皇-元圣-化神境-真神境-修罗境-天尊-神尊。每阶间,分作九度。其中真神境较为特殊分下中上三个阶段
  • 群主驾到

    群主驾到

    穿越到战火大陆山沟沟里的山贼身上,获得类似于灰雾主宰的聊天空间,不一样的聊天群从大剑开始!嘀嘀:附近的人莉莉申请加群,祈愿咒物三眼鬼面石像,贡献灵能:6。嘀嘀:微笑的迪妮莎申请加群,祈愿咒物破旧的古代手扎,贡献灵能:3。嘀嘀:混沌破晓申请加群,无祈愿咒物,精神遍历状态,贡献灵能:13。此时,金发银瞳的大剑战士们还在海外孤岛上斩杀妖魔,她们的故事还没来得及展开,当世界逐渐褪去朦胧面纱,庞大的神秘世界露出冰山一角,超凡之路,当你“瞧见”,当你“死亡”,才是开始!